第一篇: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册
光盘数:0
定价:798元
优惠价:368元
详细介绍: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详细目录
第一篇:中小学学校创办总论
第二篇:中小学学校的定位与设计
第三篇:中小学学校的营建
第四篇:中小学学样的学校发展规划
第五篇:中小学学校的教师管理模式
第六篇:中小学学校的教学创新管理
第七篇: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模式
第八篇:中小学学校内部管理模式
第九篇:中小学学校经营模式
第十篇:学校特色的评估与推广
第十一篇:各类学校特色办学模式
第十二篇:中小学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第十三篇 相关法律法规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2010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培训与特色教学模式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详细目录
第一篇:中小学学校创办总论
第二篇:中小学学校的定位与设计
第三篇:中小学学校的营建
第四篇:中小学学样的学校发展规划
第五篇:中小学学校的教师管理模式
第六篇:中小学学校的教学创新管理
第七篇: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模式
第八篇:中小学学校内部管理模式
第九篇:中小学学校经营模式
第十篇:学校特色的评估与推广
第十一篇:各类学校特色办学模式
第十二篇:中小学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第十三篇 相关法律法规
全国货到付款,满300元免运费。
第二篇:连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稿)
连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岗位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稿)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效落实《福州市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和有关会议精神,实现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我县教育改革的实施力度,全面提升我县教育质量水平。现结合我县师训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连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稿)》。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培训,为全体教师提供一个及时捕捉课改前沿信息,引领专业发展,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使全体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学习型、科研型、反思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师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师训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师训工作顺利进行,成立连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倪锦平
副组长:林新标 张振英 董学勇 刘国强
成 员:林昌龙 陈功锐 陈先羽 王 旭 林 榕 王通今 王容标 邱宝顺 魏玉平林 岩 方 群 陈 兴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林 榕
副主任:曾少萍
成 员:林 敏 陈爱惠 孙 敏
三、培训形式
1、中小学、幼儿园初级职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集中培训以理论集中学习与“研训”合一相结合形式开展(即“2+2”模式:理论集中培训2天,送教下乡集中教研片“研训一体”2天);自主学习是在进修校培训处统筹下通过学校的校本集中培训来完成(“校本培训”3天)。
2、高、中级职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培训分别根据省市教育学院继续教育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一)集中理论培训
通过训前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困惑,捕捉教师受训需求,而后确定学年师训主题,进而聘请省市名师和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以析疑解惑,同时也作为“研训”活动的理论支撑点,真正做到“课题来自实践,理论用于实践”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实效性强的师训之效果。
(二)“研训一体”培训
1、各负其责,通力合作
要改变培训模式,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达到理论培训与教师教学行为相并进,就要倡导“研训合一”的培训模式,而要保证“研训合一”培训模式有序、有效开展,就必须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
⑴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人事科、中教科、初教科等职能科室支持与指导下,明确“研训合一”培训模式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通过进修校培训处与三科室形成合力,借助督促、2 检查各教研片和基层学校开展研训活动情况,以产生师训的“向心力”。
⑵作为教育业务单位的进修校培训处、中研室、小研室等职能科室,必须树立“以研动训,以训促研,研训结合”理念,在研训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①培训处主要起组织者作用,做好“研训”课题的征求、选定、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工作;②中研室、小研室主要起实施者作用,做好“研训”过程中授课教师的选配与“研训”全程点评、指导等工作,以产生师训的“作用力”。
⑶作为“研训”直接受益者的基层学校,必须明确“研训”是解决教师教学困惑,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佳捷径之一,要指定专人分管师训,全程跟踪学校教师参训状态,强化“参训纪律、听课笔记、作业完成”的环节的督促与检查,以产生师训的“促动力”。
2、认真实施,扎实过程
⑴组建“研训共同体”,追求内涵价值。由片校优秀青年教师、我县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市县骨干教师及进修校教研员、兄弟县(市、区)优秀教师和福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等三级层面教师组建“研训共同体”。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县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市县骨干教师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让受训教师真正感到身边名师的特色与风采,达到“即学可用、用疑可问、问则可效”的目的。
⑵确定“研训”主题,确保目标实施。①将每学年10月份之前,各教研片上报的学年教研工作计划安排中具有共性的、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活动,作为“研训”主题;②利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了解参训教师对“研训”的需求和教学困惑,进而确定“研训”主题;③将教研片教研需求和需要协助解决的课题进行整合,作为“研训”主题;④各阶段考试的试卷质量分析中带有共性的教学建议与困惑。
⑶探索“研训”模式,力求扎实有效。以“研究小现象,解决真问题”为“研训”的出发点,以同学科或同年段为一次参训主体(小学语文分三个学段,数学分为二个学段),以“研训共同体”中的成员为“研训”活动的示范者、实践者、指导者,以上午学习、下午交流研讨为一个单位时间,拟通过以下几种模式开展“研训”活动。
①课例研究:一是“一课多上”(针对同一课题通过不同层面教师进行上课、研讨;再上课、再研讨,进而升华为同类课型一定的授课模式);二是同题异构(针对同一课题通过不同层面教师采用“媒体”或“农远资源利用”与“常态”不同方式授课,而后进行研讨,升华为同类课型较好的授课模式);三是同题会课(针对同一课题通过不同层面教师进行三级会课,而后进行研讨,总结名师教学方法,学习名师精湛教学技艺),通过研讨,拉近名师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对话,分享名师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②“有生+无生”课堂:针对同一课题通过不同层面教师进行班级授课,而后再针对这一课题通过不同层面教师进行说课与片段教学示范,最后通过名师、专家针对“有生+无生”课堂实录,以“记者见面会”形式进行点评,做到现场质疑析惑,共同提高。
③集备组织:针对同一单元通过不同层面教师,就本单元的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资源整合、习题(试卷)编写等方面分别阐述不同的观点,而后通过研讨,以明确如何有机整合教材、学生、课堂、社会等资源,使课堂效益最大化,以提升教师教材处理能力和试卷编写能力等。
④案例论坛:针对教师教学行为中常见的某一问题,训前一个月左右提出,让参训教师事前收集相关的案例,而后以论坛形式开展“研训”,通过交流研讨,达成共识,最后由名师或专家进行归纳性总结。
⑷强化“研训”管理,追求培训效益
①每次“研训”活动,各校分管继续教育的负责人应负责带队,做好“研训”过程组织与管理,特别是交通安全、伙食安排等方面的管理。
②参训教师应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研训”活动,踊跃发言,做好笔记,随时备查(进修校教研员或培训处人员下校调研时验查)。
③进修校培训处安排参加“研训”活动过程管理的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考勤过程管理与考勤记录,并于当天公示考勤情况。同时要检查笔记,若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带队负责人沟通解决。
④人数较多的学科以教研片为单位开展“研训”活动,人数较少的学科以县为单位开展“研训”活动。
(三)校本培训
1、正确定位,制定计划
各校应充分认识校本教研对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重要作用,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同时制定出每学年校本培训计划,于每学年11月6日之前上交一份进修校培训处备案(校本培训计划应附有月进度安排表)。
2、抓住热点,确定主题
作为校本培训,应以教材研究、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为培训重点,针对本校各学科日常教学行为遇到的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作为培训主题,组织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法研究、个人反思、教案分析”,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集体备课”与“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赛课”等活动,以培养教师解决问题与个案研究能力、思维与实践能力、批评性自我反思与不断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优化管理,共同实施
⑴根据各校校本培训计划和月进度安排,充分利用进修校教研员下校调研契机,指导、参与学校校本培训活动。
⑵各校在实施校本培训计划过程中,若遇到问题时,可适时通过进修校培训处邀请相关名师、教研员进行指导,协助开展活动。
⑶每次校本培训活动均应有出勤情况、活动记录、学习笔记等材料,以随时备查。
⑷每学年结束后,学校应上缴一份活动情况总结,每位教师应根据以下内容结合“研训”与校本教研,任选其一撰写一份材料,方认可完成当年的校本自主学习学时:①听课心得;②教学反思;③教育教学案例;④教育教学论文。材料各校汇总于每学年结束(6月底)前上交进修校培训处备案。
四、管理考核
1、过程督查制度。县教育局和进修校对培训工作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对各校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并作为学校过程性考核评估内容之一。
2、资料建档制度。各校应按年级或学科分类建立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各种资料档案,以便查阅。
3、表彰激励制度。由县教育局和进修校联合对培训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每学年评比一次,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与学校评优、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挂钩。
二00八年十一月五日
第三篇:中小学特色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特色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是“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优质、整体、稳定的文化传统、办学风格与社会认可的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具体而言,特色学校应具备独特性、优质性、整体性、稳定性等主要特征。
独特性。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特征,独特即指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确立独特的食虫植物猪笼草的研究模式:阅读质疑——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交流发表。学校组织猪笼草研究小组,经常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猪笼草的生长特征,如让学生观察猪笼草瓶盖上的蜜腺,让学生研究猪笼草pH值,让学生明白保护珍稀野生猪笼草资源已刻不容缓。这一独特的成果发表在《大自然》上后引起“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的许多专家参与讨论,发表在国际食虫植物学会会刊《食虫植物时事通讯》(CPN)上后引起世界食虫植物专家的关注。
优质性。“特色”是指优质事物的规定性,它是区别于优质事物与非优质事物的依据或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拥有8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城,培养了二十多位首相和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悠久的剑桥创造了足以影响整个21世纪的三大发明:原子、电脑、DNA,出现了牛顿、霍金、达尔文、凯因斯、拜伦和
79位诺贝尔奖得主。
整体性。首先,任何特色学校的创建都是以发挥本校优势,以点为突破口而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整体、特色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为了片面的发展学校特色而牺牲其它部门,同时其它部门也应支持特色部门的发展。其次,特色学校的特色不能只停留在某点或局部,而应通过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形成整体的综合的特色。
稳定性。特色学校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色学校的特色成熟后便相对稳定下来,这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特色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确立将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它不会由于学校人员主要是领导者的变动而改变,当然也不会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轻易的发展变化,具有一贯性;特色学校的特色形成后在社会上能够产生较长久的正面影响,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不会有质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是特色学校的名牌效应。
二、“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环节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环节包括挖掘特色资源、凝炼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等。
(一)挖掘特色资源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前提。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潜在优势在哪里,即挖掘特色,寻找突破口,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起始点。重庆市人民小学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琳任首任校长、贺龙元帅任董事长,学校秉承办学传统、从小主人社团活动开始、坚持进行了的主动教育特色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形成了独特的经验。
(二)凝炼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管理者应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主流文化元素,引导学校全体成员沿着符合价值主流方向发展,然后采取有效的举措,培育学校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内涵,构建独特的学校文化模式。日本江户川学园用孔子的《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凝炼特色文化,成绩斐然。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位于茨城县,它的校园主流文化元素是学会做人,所以在学校办公楼上方赫然写着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按照学会做人的文化定位,学校校长高桥键弥先生用《论语》向全校师生进行德育教育。他认为用《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先学会做人。他认为,人有三个要素,即知识、情操和意志。有美好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人的知识可以从无到有,最终成为栋梁之才,否则知识再多都可能成为社会的废人。
(三)打造特色教学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小学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教学特色建设,首先要建立与特色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其次是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构筑发展中小学特色的核心工程。国内改革开放后产生的许多品牌学校都是通过打造特色教学从而建设好特色学校的。洋思中学学校文化就是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核心价值,同时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形成了学校文化
“先学后教,当场训练”的操作要领,形成了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正是这一教学理念成为洋思中学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成为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四)“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所以通过挖掘特色资源、凝炼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后,特色学校建设就应该从模式和理论上提升,形成带规律性、规范性的实践操作模式和具有指导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引体系。
遵照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育人目标、优化学校教育内容、优化学校教学方法、优化学校组织系统从而实现学校全局优化,形成学校特色,打造目标特色优化型、内容特色优化型、方法特色优化型和系统特色优化型等的特色学校与品牌学校是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也是塑造校园文化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色教育的理想追求。
第四篇: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与问题(范文)
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与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全区人口2130.8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0%以上。汉语占近40%,汉语和维吾尔语是我区主要的社会交际语。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民族接触和语言的双向交流的条件下,加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因而存在比较广泛的双语现象,有丰富的双语资源。
在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中,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构建和谐新疆服务。‛双语教语是促进新疆社会和谐与和平发展的头等大事。截至08年底全区中小学‚双语‛班达11988个,学生39万人,在中小学双语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的教育模式,双语教育多元发展格局形成。
一、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
1、以母语授课为主,加受汉语(每周4-5课时)的传统双语教学模式
这样模式是新疆和平解放以来长期采用的模式。目前这一模式下举办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数量仍然非常庞大。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有2830所学校仍完全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占民族学校总数的74.9%。
2、过度性教学模式
此教学模式小学阶段以母语教育为启蒙教育,加授汉语口语,初、高中阶段完全采用汉语授课。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新疆的一些小聚居区和杂散居住的少数民族学校,比如伊犁的锡伯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及文化,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汉语水平。
3、部分课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部分理科课程用汉语授课(数、理、化、生及英语等),部分课程(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用母语授课。1992-2004年这种模式主要从部分民族中小学开始实验,2004年9月以后,作为主流教育模式已较快地推进到了各民族中小学,并且这种模式正在向除母语外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过渡,成为今后最有可能大面积推广的双语教学模式。
4、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双语教学模式
①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国务院自2000年开始在内地、部分发达的城市开办新疆内地高中班。从2000年开始逐年扩大招生,使在校人数超过两万人。除此外新疆部分地、州(阿勒泰、和田等)也与内地(湖南、浙江等)开展教育协作办有内地高中班。内地高中班是‚双语‛教学的创新,对‚双语‛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②2003年9月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参照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办学模式,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等八个经济和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办区内初中班。2004年9月已招生1000人,2005年9月招生2000人,到2006年9月招生扩大到5000人,将逐步使在校总数达到15000人以上。
这一模式是先后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即在小学-初中阶段以民族语文教学为主,进入内高班、内初班的全部用汉语授课。这一举措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好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归目标,制定容易落实难。将‚双语‛教育所制定的目标和现实实践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双语‛教育制定的目标与实践结果有相当大的差距。何来的差距?这是因为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二、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重视不够,对‚双语‛工作抓而不实
领导是做好‚双语‛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例如和田皮山县、墨玉县,虽然县委、政府教育工作领导对于每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较为重视,也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但没有深入下去,抓而不实,措施不到位,往往流于形式,不能从组织机构上给予保证,缺乏计划性。特别是‚双语‛教师培训落实不好,参加培训人员少,对培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对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跟不上形式的需求。课程没有开足,完成不了教学计划;有相当数量村级小学甚至没有开设汉语课;阿瓦提县部分学校与条件也未开设‚双语‛班。
2、学校管理上的缺陷
绝大部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管理人员不是依照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科学的管理,而是单纯靠个人意志和狭隘的经验进行管理。学校缺乏对教师教学环节上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案、备课情况没有审查监督制度。部分学校对教师管理不善,教师脱岗、请假现象严重。而学校对‚双语‛教学认识有偏差,空余的课就加给汉语教师,汉语教师严重超负荷工作。如和田罕艾日克中学,居然有一个班一天四节课都是汉语课的情况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
3、师资问题
① ‚双语‛师资不足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数量紧缺,如阿瓦提县08年‚双语‛教育汇报总结中指出该县有9所学校和3所幼儿园开办‚双语‛班,有‚双语‛学生2096人,民考汉学生1148人,仅有‚双语‛教师147人,现有师资远远不能满足该县‚双语‛教师编制问题得不到解决,工资待遇低,有个别教师自动离职现象。
②教师资源配臵不合理 学历高,授课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双语‛教师大部分被抽调到市、县直中、小学及周边学校任教,并且有教师超编现象。而距离县城较远的乡村小学普遍缺少‚双语‛教师,或有‚双语‛教师但学历层次较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
③师资队伍素质差 ‚双语‛教师98%是民族教师,这部分教师(除汉语教师)他们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但部分教师不能以自身的汉语水平驾御‚双语‛教学工作,他们只能说是具有某一学科执教能力,但不具备某一学科的汉语执教能力。而2%的汉族教师,他们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但部分教师不懂学生母语,对于抽象概念无法形象地解释,这样‚双语‛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民族汉语教师在回到自己母语环境下从事教学工作,汉语水平往往会下降,以致于不能胜任汉语教学。要培养出‚专业—汉语‛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是‚专业—汉语‛复合型教师。
④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质量差 就和田罕艾日克中学而言,教师带小孩上课,教师请假给孩子喂奶,空缺的课由他人代上;民族教师汉语不备课,抄教案,出现初中学生‚音乐‛仍在读“yīn lè”;为应付检查,除‚双语‛班外,普通班学生汉语练习册由老师在黑板上写答案,学生集体抄;在汉语课上完全没有开设听力训练;语音室形同摆设,在语音室上课如同在普通教室上课一般,教师仍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以一见百,诸如此类的教学比比皆是。
4、教师与教材的不协调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这一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环节。而教师则是教材的添加剂,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
目前新疆民族中小学是采用新疆自编教材,这套教材全部由方校华教授主编。在编写思想上和方法上吸收了国内外语言教学的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汲取可汉语文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材满足了交际、长期目标、真实性及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但教师对这套教材领会甚浅。大多数教师把新教材作为语言材料的堆积,而没有把它作为训练能力的材料,把本来贴近生活的实际话题教得枯燥无味。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没有旧的容易教,具体表现在边远农牧区的学校,学生在接受汉语教育之前没有基础,学起来自然不容易,学生口语能力差。此外,教师习惯翻译法,大量使用母语教学,而新教材的要求直接用汉语听说,对教师来说困难大。因此,教师与教材间存在着不协调,而造就这一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教师素质不到位。
5、语言环境的局限
在汉语人口较多的地区(如乌鲁木齐、石河子等)汉语显然是强势语言,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交流工具;在民族成分较为复杂的城市(如伊宁市、库尔勒市等)汉语则与当地的主要民族语言并行,共同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主要交流工具;而在地狱广阔、汉族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农牧区,当地人使用民族语言作为主要交流工具是必然的。而在这样的单语环境下,学生除每周4—5课时的汉语课外,几乎就封闭在本民族的语言环境里,接触汉语的实践机会很少。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呼声喊了几十年,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民族教学多年来以一种地区性的、相对封闭的单语教学为主,使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高缓慢。
总之在‚双语‛教育的道路上问题重重,道路坎坷。2009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我区‚两基‛迎国检的重要一年,亦是‚双语‛教育发展任务重、事情多的关键一年。大到政府、教育机构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双语‛教学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小到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不遗余力地促进‚双语‛教育事业。让我们为构建和谐新疆、和谐社会,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第五篇: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试题与参考答案(A)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试题与参考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理论是由哪一位学者提出: A.斯金纳 C.班杜拉
2.“范例教学”理论起源于: A.德国 C.中国
3.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4.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是: A.保证学习时间 C.老师教学水平高 5.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B.及时强化原则 D.运气
B.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D.不断加以练习B.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B.美国 D.俄罗斯 B.奥苏伯尔 D.布鲁纳
6.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小组活动 C.及时反馈
B.教师讲授 D.学生自学
7.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注重学生什么能力的培养: A.想象能力 C.言语表达能力
8.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 A.承认学生试错的价值 C.关注教学的重要性
B.注重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D.注重学生的练习B.自我调节能力 D.记忆能力
9.下列哪一种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B.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10.“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是由哪一位学者提出: A.斯金纳 C.布鲁姆
B.奥苏伯尔 D.布鲁纳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不同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2.观察学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3.发现式教学的结构原则:指整理并组织各门学科最基本和最佳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基础,教给学生的知识结构既简明扼要而又有利于进一步思考学习。
4.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5.抛锚式教学模式: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类似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教育者对问题的巧妙设置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达到了学习知识、提升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简述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1)激发学习动机;(2)复习旧课;(3)讲授新课;(4)巩固运用;(5)检查评价。
3.简述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提出问题与要求;(2)独立自学阶段;(3)讨论交流阶段;(4)启发引导环节;(5)过关练习检测。4.简述范例教学的教学特征?
(1)综合性;
(2)开放性;
(3)系统性;
(4)动态性;
(5)实践性。
5.简述发现教学中应当要贯彻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反馈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你认为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否就是填鸭式的教育,请结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予以说明。答案要点: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并不只是老师呈现知识、学习进行记忆这种死板并且低效的教学模式。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一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二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2.这一学期某学校要求教师开展关于“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并组织教师去外地取经,回来后照搬了一套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予以实施,认为这就是最佳、最优的教学模式,但老师们运用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有效教学模式? 答案要点:
(1)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最优的;(2)只有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3)需要了解每一种典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