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

时间:2019-05-13 18:3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

第一篇:【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

【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

[来 源] 中国教师报 [发表时间] 2010-11-10 23:26:14 [阅读次数] 8

53——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冉隆映

中国教师报记者 刘婷 冯旭 通讯员 王国强

【冉隆映:湖北建始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从事教育事业30多年,曾在教育部挂职。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研究,主编、参编多部教育著作。多次受到国家、省级表彰,2010年被授予“湖北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延武夷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偏僻落后。但就在这片古老贫瘠的土地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教育,最引人自豪的是一批又一批贫困孩子从这里走出去„„这一切,得益于该州狠抓学校保障与后勤管理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如家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学习、快乐学习„„全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狠抓中小学后勤工作,全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用建家园的理念,着力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如今,放眼望去,一所所所美丽的学校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山山水水之间,把恩施州的山乡点缀得格外秀美,广大师生在校如同在家一样,过着温暖而甜蜜的生活。全州学校保障与后勤管理工作为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也为建设美好新恩施、实现教育新跨越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在硕果累累的十月,《中国教师报》采访了恩施州教育局局长冉隆映。

【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建设标准】

中国教师报:这几天我们看了恩施州很多所学校,哪怕是在交通并不方便的大山里,看到的学校都很漂亮。后勤保障和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我们都觉得振奋和感动。

冉隆映:这种感动,我也常有。进入新世纪以来,恩施州和全国一样,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初步实现了学生“有学上”、“有书读”的目标。当“普九”的目标实现之后,当教育的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之后,那么接下来,我们思考的就是要逐步实现让学生“读好书”的目标。学生读好书目标的实现,首要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孩子们读书求学的摇篮。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狠抓全州的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以此来改善学校的环

境和条件。

中国教师报:“狠抓”,狠到什么程度?

冉隆映:统一理念要“狠”,我们的理念定位是要坚持“以生为本”。为适应新时期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需要,我们全州教育系统都将原学校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办公室(简称后勤办),8个县市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办公室,再加州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办公室,一共是9个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办公室。其工作职能由创收型转向服务型、经营型转向管理型。进一步理清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以生为本”的思路,增强了做好学校后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勤办把师生支不支持,拥不拥护,满不满意,作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公益性原则,提供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构筑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廉洁、文明、安全、放心、满意的保障体系。为广大中小学学生尤其是住宿生的吃、喝、住、洗、用,以及如厕、环境卫生、安全、健康、养成教育等方面提供了保障和服务。

中国教师报:冉局长,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两层意思,一层是后勤保障,另一侧层就是后勤管理。你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抓后勤保障的?

冉隆映:说白了,后勤保障就是要搞好后勤硬件建设。我州的学校后勤硬件建设其实是分两步走的,即“‘三改一建’和‘十有八配套’”。

一度时期,我州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缺乏„„尤其是学校饮水难、如厕难、洗浴难、污水处理难等诸多难题困扰着山区教育的发展。要抓好全州的中小学后勤工作,硬件建设是基础。州教育局科学统筹学校建设,出台了《恩施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在“危改”、“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饮水改厕”、“污水净化处理沼气池建设”等各种教育项目中,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合理利用,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抓好学校后勤建设,逐步完善学校后勤硬件功能。从2003年起,恩施州委、州政府站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恩施的政治高度,着力实施“改水、改厕、改电、建沼气池”等“三改一建”,解决学校脏、乱、差、臭的状况。截止2006年底,全州共投入4000万元建设生态校园314所,解决中小学饮水难学校227所,完成314个中小学污水净化处理沼气工程,解决中小学生如厕难学校584所,基本解决了农村中小学“饮水难、如厕难、污水处理难、洗浴难”等困扰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生态校园的建成,学校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减少了安全隐患,解决了广大农村师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节约了能源,增强了学生的科普知识。沼气池的综合利用,增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收入。学校沼气池的建设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我州在创建生态校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从技术上说,我州的生态校园模式适合在全国农村学校推广,尤其是南方地区。受湖北省农村能源办的委托,由州教育、州、市生态能源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的《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技术规范》被湖北省有关部门颁布实施。《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技术规范》被誉为生态校园“恩施制造”标准,为全国、全省在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提供了范本。这是硬件建设第一步。

从2007年起,全州实施硬件建设第二步。即以“十有八配套”为内容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十有”即:有符合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要求的食堂;有与就餐学生规模相配套的餐厅;有与寄宿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宿舍和床铺;有符合饮用标准的水源和供水设施;有水冲式卫生厕所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有洗漱间和洗澡堂;有晒衣晒被场地、晒架及自行车停车棚;有围墙、值班室和消防防盗设施;有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方便的消费服务网点;有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的蔬菜副食生产供应基地。“八配套”即:食堂与餐厅配套;餐厅与餐桌凳及消毒设备配套;宿舍与床铺洗漱间配套;锅炉房与洗澡堂热水供应配套;厕所与沼气池和污水净化处理配套;洗衣间与晾晒场地配套;学生劳动实践与蔬菜副食生产供应基地建设配套;校园道路硬化与绿化美化配套。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设施“十有八配套”建设,是老百姓对“上好学”的客观需求,是落实教育民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今,全州所有寄宿制学校的住校学生睡的床、铺盖统一购置,晚上可就近上厕所,洗澡方便。

【规范管理带来五大效应】

中国教师报:建设难只是一个方面,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应该是更难的课题吧?

冉隆映:说难也不难,但如果思路不清晰,管理不顺畅,就会成为一团乱麻。

我们以创建“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为抓手,促使后勤管理工作上档升级。

近几年来,通过在全州中小学深入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推进全州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上档升级。基本做法是培植典型、创造经验,召开会议、及时推广。我们2007年在鹤峰召开会议,确定了基本目标,总结了基本经验。后来,全州各县市比学赶帮超,争先恐后狠抓后勤管理。全州后勤管理水平一下子就上了台阶。今年我们又在来凤召开现场会,实地参观学习他们的后勤管理经验。与会人员通过参观高洞、绿水等学校后,赞叹声啧啧而起,效果相当好。在这个会上,我们对“四个创建”工作的优秀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授牌。

我们今年又加大了力度,对今年全州学校“四个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市要制订“四个创建”分期达标实施规划;加强实施分类指导,提高创建的实效性;认真组织好申报、考评验收工作,坚持标准,宁缺勿滥;扩大创建覆盖面,所有学校都要开展“四个创建”活动,要以“四个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同时,把“完成4所综合达标、单项达标各5所学校”任务写进了州后勤与县市后勤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中。各县市都在拼起劲了开展创建活动。

建始县就排除一切干扰和阻力,公开招投标,对全县学校超市进行连锁管理,利润上缴国库,由全县统筹进行学校建设。他们统一命名为“家家乐校园连锁超市”,执行“六统一”标准,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店貌(招牌、标识、服装、装修风格)、统一服务。如今的校园超市也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教师报:在恩施州的学校,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校园的满目葱绿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请您谈谈全州在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冉隆映:多年来,全州学校突出彰显“绿色”与“文化”两大主题。

绿色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校园绿化建设中,全州做到了“四有”,即有目标、有标准、在制度、有考核,并实行管护员责任制和班主任责任制双重管理机制。为强化对校园绿化工作的管理,州县教育局与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工作的通知》,并与学校签订《校园绿化工作责任书》,每年对校园绿化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对绿化工作做得好的学校给予奖励。全州以“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以“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无闲置空地,无绿化死角”为标准,充分发挥山区花草、树木、山石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绿化、美化校园。各校按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科学制定校园绿化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地形地貌,因势造型,形成了“一校一景观,一校一特色”的格局。各学校积极动员师生,在学校广泛开展“我为校园添绿荫”、“绿色校园我的家”等绿化创建活动。近年来,州教育局与州环境保护局联合开展绿色学校评比活动,已成功举行三届,全州共评选了绿色合格学校300多所。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全州各学校的绿色覆盖率。据统计,全州学校的绿色覆盖率均在85%以上。

文化最能彰显学校的魅力。一位教育家说过:“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多年来,全州用文化这一“核动力”推进学校的各项建设,丰富学校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许多学校邀请园林设计专家规划设计,文化建设就地取材,特色鲜明,壁画雕塑,曲桥亭台,花木盆景,文化长廊,因地制宜,随势造型,处处彰显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应该说,我州学生的寝室文化的确后看头。我常告诫大家,学生寝室是学生休息的地方,是同学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表现自我的主要场所,寝室的文化氛围、风气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一定把寝室文化的氛围营造起来。

州学校管理办公室引导各学校将管理寝室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经营、管理。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了:寝室成员自己动脑筋设计、布置寝室,制定《寝室文明公约》。寝室名称都是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创作设计的,各不相同,而且有很高的文化涵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寝室名称每半年更改一次,寝室名称的最终确定需要经过演讲大会、论证大会等程序,让设计者阐述理由、寓意,然后从中择优选用,对优秀的命名给予奖励。像来凤县的绿水、高洞等中小学过去的那种“某年级几班寝室”的名称在该校彻底划上了休止符,取而代之的欢乐屋、仙鹤居等,桃花乐园等很好听的名字。

通过学生的参与管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让学生感受出学校就是自己的家,让寝室成为展示学生自我个性的空间,从而把寝室管理过程变成一个寝室文化建设过程。

我毫不夸张地说:“如今,走进恩施州的寄宿制学校寝室,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床单、豆腐块似的被子、整整齐齐摆放的水瓶和鞋子,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花环、纸吊灯,学生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充满童真志趣的寝室名称,无不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中国教师报:恩施州中小学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破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吃新鲜蔬菜难问题,这个做法很好,请您谈谈具体情况。

冉隆映:农村寄宿学校学生吃上安全的新鲜蔬菜难是农村学校的一个普遍问题。全州各学校着力“两个基地”(指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和蔬菜副食基地)建设。各学校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划拨生均10—15平方米基,另一方面利用校园闲置土地、租用周边农户土地等方式,积极开展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基地。恩施市后勤办采取奖励的方式鼓励学校开展以绿色为主要内容的基地建设,对引导学校基地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恩施市白果初中、盛家初中,咸丰县尖山中学、忠堡小学租用农户土地建设了高标准的茶园、果园、蔬菜园。恩施市白杨坪乡九根树小学建起了20亩茶园,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教师报:恩施州学校的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产生了哪些效应?

冉隆映:带来了五大效应:一是带来了学校生活设施条件改善效应,二是带来了学校环境改善效应,三是带来了资源循环利用效应,四是带来了建立节约型社会效应,五是带来了科普示范效应。中国教师报:请您总体评价一下全州学校的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

冉隆映:老百姓对我们的中小学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非常满意,都投满意票。在去年人大组织的工作评议中,州教育局获得92.5%的满意率,高居榜首。我借用社会对全州中小学勤管保障与管理工作的夸奖做个评价吧:“学生宿舍像旅馆,学校环境如花园,温馨服务胜父母。”

第二篇:用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南部县永定镇初级中学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是学校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如果一所学校宣称学已经有学校文化了,那必须具有全校职员工都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并能将理念付之行动。只有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全体成员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一所学校才真正拥有文化。只有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才会树立立身于社会必须的精神支柱,才会不断取得提升办学水平的源动力。

一、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突出时代特征,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全面功能。

人本性原则。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文化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健康的文化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整体性原则。要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各种文化有机结合,有效开发与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注重学校细节文化,让学校的一切融入文化之中,保证校园文化的协调发展。

主体性原则。要落实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建设者、实践者,师生共建成长乐园、精神家园、和谐校园。

特色性原则。要根据学校发展历史、所处地域的环境和现有的办学条件,突出学校个性和特色,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

二、确立科学的理念文化,形成师生的凝聚力

一所学校,尤其是一所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学校,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认同,那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的其他精神形态和物化形态都是由它而延伸和派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科学而稳定的办学理念是无法构建科学而稳定的校园文化体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学校应十分注重办学理念的树立和宣扬,并把它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是学校在长期运动和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底蕴,确立学校的理念文化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发动师生积极参与,从师生的精神动态和价值取向中总结提炼,生搬硬套的借鉴和强加只能是“魂不附体”,只有被师生认同的办学理念才会被师生广泛的接受。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形成后的理念文化的宣扬,发动师生充分解读,进而内化为师生精神世界的驱动力,发挥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作用。

三、构建有形物质文化,增强理念文化的渗透力

教育是一种文化,是用故有的文化创造崭新的文化,是以成长的文化人塑造新一代的文化人。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重在“化”字上,要用向上的氛围教化人、感化人,使之成就师生高尚的人生,美好的人生。理解这一点对学校管理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树立文化环境具有渗透教育功能的概念。这种概念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就是通过有形又无形的力量去教化,感染和内化我们的学生,其中有形文化形态也称之为物化校园文化,它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环境形式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要紧扣办学理念,充分发动师生积极性,群策群力搞好物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整体设计、统一安排、错落有致、特色

鲜明、高雅和谐,通过设立主题文化区,让物化校园文化格局更加科学和合理,一是在办公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师德修养为主题的“教师文化区”(包括制度文化、教学管理文化等);二是在教学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激励学生向上为主题的“学生文化区”(包括历史经典、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精神价值体验等);三是在建筑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建筑冠名赋义为主题的“建筑文化区”(包括建筑命名、标识、标志、标语等);四是在教学过道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学生风采为主题的“成才文化区”(包括学生心语、学生才能特长展示等);五是在树林花圃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点缀名人故事或爱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文化区”等等。通过建设主题文化区让校园文化更具规划性和主题性。努力实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物一景、一墙一楼都能说话,让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物化环境建设具有暗示特有的文化渗透功能和育人功能。师生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处处都能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校的环境更有品位,让校园文化发挥其春雨潜入夜的教育渗透力和穿透力。

四、倡导活动主体文化,增强理念文化的鲜活力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所当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而要体现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只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实现。因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让校园文化产生流光溢彩的效果,让学校育人更具吸引力和鲜活力。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的各种活动,诸如:校园广播站活动、校园文学社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活动,校园PPT创意比赛活动,校园书法比赛活动,校园“实践值周”活动,校园体艺比赛活动,文化居室创建活动以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由于这些活动都赋予紧扣办学理念的深刻的文化意念,也能让校园文化富有更多的动态性和鲜活性,使校园文化不只停留在静止的状态,说教的状态,而是处于一个不断活动的过程。

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运作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很多活动从创意、设计、组织、运作和评比等各个环节都由学生会、团委会组织学生自己来唱主角,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强烈意识到他们不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建塑者,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的活力。

五、挖掘校史文化,彰显理念文化传承的厚重力

每所学校都有它的办学历史,这种历史应该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中应充分发挥校史的文化功能,推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个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数十个春秋积淀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学风,也产生了许多可敬的名师和优秀的学子,同时也保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遗产,尽可能地挖掘学校文化中这一不可多得和复制的文化元素。可以举办大型的校庆活动,提出 “感恩凝聚、传承兴校”的校庆方针,举办各届校友论坛和座谈会;编辑校史画册,千方百计,发动各届校友捐献珍贵资料;精心设计有高品位永久性的校史陈列馆,走进校史馆,让每一件物品都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每一张照片都是学校精神的缩影,每一个角落都是学校沧桑历史的沉思,每一行文字都是学校奋斗活力的跳跃,每一束灯光都是学校光辉历程的投射。置身校史馆能让每一个师生都感受到学校厚重的文化和光荣的使命,让校史馆成为学校校园文化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纷繁芜杂的工程,必须注重高度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才能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强大育人阵势。而也只有以符合学校历史传承和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被学校师生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形成具有真正内化力和渗透力的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执笔:周凌

王兴)

(修改意见:本次论文稿要求2000字左右,此文已近3000字。第一

部分从标题到内容都显得突兀,与本文论题结合得不好。建议浓缩、凝炼,或删去。第五部分可考虑删减内容。整篇文章理论色彩重了些,还应加入本校实践层面的东西作为论据,比如第二部分、第四部分。总之应有本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案例作为论据,才会有血有肉,否则就空了些,缺乏说服力。请考虑。

改好后于下周星期一发给我。谢谢。教育股杨勇)

第三篇:用协调发展理念引导社区建设

用协调发展理念引导社区建设

作者:邓建志《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2日 13版)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总书记高度关注社区建设问题。早在2009年10月27日,他在全国部分省区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服务保障作用越来越重要。”2013年8月30日,他在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看望群众时又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2014年11月1日,他在福建调研时强调:“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2016年3月5日,他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可见,在总书记看来,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社区建设是一个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之间平等协商的共进过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只有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于社区建设之中,才能正确处理好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社区建设的良性运行。

一是要尽力拓宽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平等对话空间。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均为社区建设的基层组织,其中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治理权来自于自治权;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其治理权来自于行政权。正确处理好性质不同、权力来源不同的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是顺利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基于我国当前现实,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弱化而街道办事处行政功能强化的特征。在社区建设实践中,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在地位上不平等,两者关系往往由法律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演变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社区居委会也往往对街道办事处存在依赖心理,主体性和独立性不够。因此,需要拓宽两者平等对话空间,理顺彼此关系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力社区建设。首先,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拓宽社区居委会参与社区建设空间。要减少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干预,根本的途径在于落实政府权力下放,实现部分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其次,需要提高社区居委会治理能力,提升其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性地位。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倡导社区内企业捐款资助、提供有偿便民服务、加强财务管理等途径增强自身经济活动能力,以提高自主性。也可以通过拓宽居委会成员来源、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等方式提高治理能力。社区居委会通过在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各个领域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提升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力,反过来提高自己平等对话的能力。

二是要积极构建社区居委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合作平台。社会组织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具有非营利性、专业性、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社会组织通过专业服务能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能有效弥补社区居委会专业化不够、资源有限等不足,能发挥政府机构及社区居委会不能发挥的作用。然而,目前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仍十分有限,其中社区居委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合作平台尚未构建起来是重要原因。如果构建起社区居委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合作平台,就能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和社区居委会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首先,要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建立起协商合作良好的社会基础。协商合作的社区建设意味着各主体要通过谈判、对话等形式,在参与、平等、包容、妥协等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能力。只有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能力,才能保证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进行协商合作取得成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对于政府而言,要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的合法性;要加大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力度,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对于社会组织而言,要强化能力提升,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对服务的需求;要强化自身管理,化解社会信任危机,提高自身社会认同度;要坚持服务导向,加强服务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后,要构建协商合作长效机制。比如建立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领导人列席会议制度,邀请对方单位列席参加本单位的会议,增加彼此交流;建立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相互考评机制,增加相互了解;建立工作人员交流制度,提高彼此能力;建立社区服务清单制度,共同制定社区服务标准,提高社区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三是要努力营造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依存氛围。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作为社区居民的利益代表,需要与社区居民保持密切互动以推进社区建设。然而,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由于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沟通不畅、社区居民社区意识不强等原因,彼此不能相互支持和合作,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努力营造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依存氛围,形成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之间相互支持的机制。首先,要加强社区工作制度改革,建立社区居民和社区居委会相互支持的制度基础。比如推进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化,确保社区事务由居民共同决定,避免社区自治演变为社区居委会自治;推进社区居委会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等等。其次,要转变社区居委会工作理念,强化其服务功能,弱化其作为“准政府”的控制职能。最后,培育社区居民公共精神,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居民公共精神是指社区居民主动自觉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关心社区发展,维护社区公共利益的一种精神风貌,是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激发社区居民社区公共精神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感,形成“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文化氛围。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增加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提高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社区居民则自觉培育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意识,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第四篇:用快乐教育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用快乐教育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富裕县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侧记

富裕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60年,校园占地面积二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00人,在校学生2309人,教学班38个。53年的风雨历程,赋予了实验小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内涵。近年来,我校注重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学校的发展,丰富办学内涵,用快乐教育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试图通过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来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省群众满意学校”、“省师德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市级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等荣誉称号。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之“魂”、之“神”、之“力”,它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之道,教学之道,求学之道。2003年,我校基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园生活单调、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工作倦怠的“四苦”现象,凝结班子成员的智慧,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一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享的人文化办学理念。努力使师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品味快乐,在自身的成长中获得满足。这一办学理念渗透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环节之中,同时也统领着我校的一切工作。

一、老师在工作中品味成长的快乐

北京一师附小的张忠萍校长曾说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在教育中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我校让教师在工作中寻找到快乐,让教科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使教师的工作变成一种探索。教师快乐成长的具体目标是:学习着,快乐着;工作着,幸福着。

1.夯实多样的培训行为,体验专业成长之乐

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我校帮助教师科学地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引领教师从人生的高度去理解自己的事业,使教师的 发展始终有目标、有动力,有一个美好的希望。

一是读万卷书。近年来我校花大力气创建学习型学校,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要求教师读好三种书:“理论书”,像《走进新课程》、魏书生的《教书育人漫谈》等;“实践书”,要研读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等;文学名家名篇和时尚报刊。学校每月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师读书心得,再次点燃教师心中的梦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教师读书汇报会。读书想,在工作之余徜徉在名著的世界中,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思考,使生活的繁忙之余也变得美丽充实起来。

二是行万里路。为了让一线教师身临其境学习和感受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学校优先保障教师外出培训的资金,鼓励支持教师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交流、去学习、去体验。培训回来的教师还经常通过网络关注名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和同行交流、把握最科学的教学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我们的倡导下,每到寒暑假,教师们主动与同事或家人结伴外出旅游观光,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和各地不同的教育教学。教师们被激活了,开阔了视野,放松了心情,更新了理念,体验到了快乐人生。

三是听课日活动。为了克服校型大很难大面积听课的弊端,创造更多的领导、教师、学生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及时展示团队研修成果,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训练场,我校开展了雷打不动的每周三听课日活动。每周由一个教研组团队承办听课日活动,每个听课日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产生两节成功的课例在学校展示。执教者精心准备,巧妙设计,或激情奔涌、或润物无声,充分显示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集体备课的魅力。同教研组教师集体参加,其余当堂没课的教师都可以深入其中。课后,教者及时反思,校领导及相关教师倾心交流,共同评课。该活动的持续开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活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网络教研。我校作为省小学数学网络合作体学校,被评为省首届网络教研先进集体。教师们通过参与UC研讨、参加省市论坛活动,在学习领悟、实践反思中,着力体现群体行动智慧,利用网络技术提升研究能力。作为一个县级学校,我校曾多次成功承办了黑龙江省小学数学、语文 UC网络教研活动。网络教研拓宽了我校的教研渠道,提高了我校的教研层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多数教师还建立了教育博客,组建了博客群。

五是加强科研引领。我校的研究氛围极其浓厚,班子成员是带头人,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困惑问题;通过“带题授课”、“教学联谊”、“送教下乡”的方法,教师带着个人专题进行有目的日常教学,使教学实践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由于我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队伍中除了已经形成良好运行模式的“学科教师团队”、“年级教研组”之外,又交叉组建了23个“课题研究组”、4个“校本课程开发组”、2个“名师工作室”。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教师中省、市、县级教学骨干、能手、名师、梯队成员占总数的47%,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点燃了教师的工作激情,使其从中体验到了教育的快乐。

2.着力常态的教学行为,体验职业成就之乐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常态课堂教学,是教师享受人生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分担痛苦、一起拥抱快乐,教师就会消除教学中的焦虑和烦恼。我校要求教师必须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将“主动、探究与合作”变成教学方式的主旋律,体现对生命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随着我校教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教师体会到了精彩课堂的幸福和喜悦。教师们发自内心感慨:感谢新课程课堂,让我们把心中的爱通过文本满满地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感谢新课程课堂,让我们在孩子们生命的航程中留下最温柔的回忆;感谢新课程课堂,让我们在成年之后再一次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3.凸显科学的管理行为,体验人文关怀之乐

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做法。为了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的治校方略,激励广大教职工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我校专门修订了《实验小学制度汇编》,大到校务会,小到一草一木的管理,都建立一整套细密严格的规章制度。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每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都是鉴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制度局限性或者是教师反映不合理的地方,由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讨论完善形成初稿,分发到各教研组由教师充分讨论,然后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在全体教师会上举手通过方能实行。教师们觉得公开、公平、公正,执行起来大家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且在具体实施中有检查、有落实、有记载,常抓不懈。学校还真心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都尽量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如,减免了几位身体不好的老教师的部分学习笔记、教案;给予孩子在高中或初四上学的教师提前一节课下班的方便政策;每逢教师生病住院或者是结婚生小孩,领导都亲自登门看望;为普通的退休教师举办庄重的葬礼等。这样的事虽小,但教师享受的是幸福,感到的是温暖,这样的人文关怀更能引导教师安于平凡,乐于奉献。

我校坚持科学可行的制度管理与细致入微的人心管理相结合,践行着“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管理理念,激发了教师努力建设学校的责任心,教书育人的进取心。如今,我校的教师们在民主、尊重、交流、碰撞、探讨、激励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着、工作着,体验着实现人生梦想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学生在学习中品味成长的快乐

打造一所快乐学校,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这是全世界教育理想的共同指向。我校归纳出学生快乐发展的具体目标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拓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差异价值,促进学生特色发展。这目标正是我校快乐教育办学理念的核心所在,让孩子情趣盎然地参加所有的活动,从中体验到努力了,进步了,成功了,快乐了~

1.开展细致的道德教育,体验服务助人之乐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德育,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上。“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注重从细微处入手。比如,“储蓄好习惯,快乐伴我行”、“弯弯腰让校园更洁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开展捐助救 灾活动,对学生进行奉献爱心的美德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又如学校为每个班级设计定做了造型新颖的“红黄蓝快乐书柜”,建立了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各具特色的读书角,学生自备的书籍供他们交流传阅。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开展持续的读书活动,我们还有更多道德层面的考虑,那就是让孩子在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也要关注别人,与大家分享快乐,懂得爱护公共物品。

2.打造鲜活的生命课堂,体验自主学习之乐

课堂是学生学知识、掌本领、展风采的舞台。在我校的课堂上,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语文课上,恰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数学课上,操作验证、合作讨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美术课上,学生奇妙构思、挥笔毫墨,提高了学生鉴赏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音乐课上,唱、演、跳,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所有学科所有课堂,无不创设最佳氛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之乐。

3.创建和谐的环境文化,体验赏心悦目之乐

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根本。走进我们的校园,两座教学楼宛如一对孪生姐妹,相依而立。校园内划分为教学区、游戏区、体育器材区、休闲区、生物园区、学前教育区等六个区域。每到夏季校园内绿草茵茵、鲜花烂漫、彩蝶飞舞,石桌、石凳分布其中。西侧新楼建好后,我校的环境文化将更上一层楼。我校还十分注重细节,在廊道建设、教室装饰中体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办学特色,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大厅和各楼梯半处是色彩艳丽的风景写意画,并将我们的教育格言巧妙融入其中,让人耳目一新。主楼是以“儿童漫画辉煌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特色漫画,突出了“儿童漫画从这里起航”、“高素质的漫画创作群体”、“全国漫画名家大师云集实小”、“酷爱漫画的孩子们和他们眼中的世界”四个篇章。置身于连绵不断的漫画长卷中,不仅让人领略了我校漫画22年的风雨成长足迹,又使人仿佛遨游在漫画艺术的海洋。还有东楼古色古香的古诗词画卷 以小学生必备的70首古诗为蓝本,共收录了近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营造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时时刻刻都在熏陶和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走廊墙壁上随处可见学生中的小明星照片,所有张贴和悬挂的高度都以学生观赏的视线为标准,处处体现“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走进教室,还有师生们精心设计、亲手布置的各种活动园地、读书专栏„„增加了校园的人文氛围和文化韵味,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精神愉悦。

4.创建成熟的课程文化,体验参与实践之乐

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我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规定,抓实抓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尽力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课时,保证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学校特色建设中,我校还开发了古诗词吟唱、师生礼仪教育等特色项目,与儿童漫画品牌校本课程构成了我校多元的、立体的特色课程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与所有家长的愿望,我校安排每班每周一节儿童漫画校本课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作为“全国儿童漫画教学创作基地”,我校酷爱漫画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把进行儿童漫画创作当作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学生中知名的“小漫画家”不断涌现,多名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漫画比赛中获大奖,作品在多种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几家报刊还为我校提供了专版,发表学生的漫画作品,使学生大大体验到了参与实践,勇于创新之乐~

5.开展丰富的特色活动,体验张扬个性之乐

有选择才会有个性,有个性才会有快乐,为学生提供有选择的成功教育,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校,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主参加少年军警校、鼓号队、红领巾广播小组、童星合唱团、美术特长小组、英语口语沙龙、数学兴趣小组等特长社团,其成员已成为学校的小明星。他们曾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和各种大型活动中获奖,受到了社会 各界的一致好评~另外,我校还开展多项特色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舞台:如坚持多年的校园艺体节、阳光健身活动、英语活动日、书画大赛、朗读比赛、故事会、大队委的竞选、周末大舞台演出等等。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既活跃了校园生活,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又使孩子们的身心与个性和谐发展,成长与快乐并行。

6.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体验交往合作之乐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老师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有了爱心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小学生虽然自控能力差,但是可塑性非常强,我校要求教师不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努力用爱心使孩子们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实施多元评价,让学生快乐成长。在我们学校,早晨是不允许教师批评学生的。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帮学生整理衣服,已成为老师们的习惯动作。教师们说“我要蹲下来与花心语,聆听花开声音”。当然,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也不逊色,他们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这样平等交流、平等相处,让学生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感到幸福、感到快乐。

如今,走进实验小学的校园和课堂,最令人欣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和欢乐的笑声。这里已经成了教师乐教、善教,成就人生梦想的沃土,这里已经成了学生乐学、会学,放飞美好童年的乐园。这是因为我校多年用快乐教育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学校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篇:“建梦想操场,让梦想起航” 用音乐传递理念

“建梦想操场,让梦想起航” 用音乐传递理念

从2014年起,台铃“铃基金”梦想公益就向全社会征集《梦想操场》原创少儿流行歌曲,组委会最后选出意义励志积极、曲风健康活力的《梦想操场》、《伸出你的手》《愛的守望》等九首作品制作成MV结成专辑,并在2016公益节上特制纪念版发布。

当下中国儿童歌曲基本都是保持以往的童谣风格,主题简单顺口,曲调单一,节奏较为轻缓活泼。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音乐在不断发展,流行音乐元素不断渗入我们生活每一方面,小孩子对音乐的需求早已不同于往。

这次《梦想操场》原创歌曲MV专辑里面的音乐就是以梦想公益活动为主题,将流行音乐与儿童歌曲相结合,并且演唱者演唱水品也属于高品质,MV内容结合演唱者参与公益活动以及留守儿童生活,配合清新健康,积极活力的流行曲风,总结而成了这张制作精良的专辑。

2014年5月20日,“台铃梦想公益”公布了《梦想操场》这首公益助学主题曲,希望用音乐去呼唤更多的人來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心灵的纽带,更是这个世界的共同的语言,是可以到达每一个人内心港湾的船只。《梦想操场》以音乐为指引,走进孩子们内心情感世界,解读他们对梦想的渴望。

《梦想操场》这首歌曲的曲调舒缓明亮,节奏轻缓,抒发了留守儿童追求梦想的真挚情感,不是热烈而是渴望,不是童真而是懵懂。这首歌曲风没有悲伤,有的只是积极健康,充满活力。面对未知世界,孩子懵懂地追求梦想就应该是励志活积极地面向世界抒张自己的梦想与期待。

迎着明亮轻节奏地曲调,歌词语言配合儿童需要通俗形象,结合情感具象化。意义上,《梦想操场》视角选择以孩子出发,开篇以面对未知的世界出发,表达孩子坚强自信的情感,是内心最深刻的追求。

将梦想与愛结合,愛无限可能为主题,表现出孩子对未来梦想的期待,抒张自己对未来的梦想的渴望。这首歌是让人能够感受留守儿童们追逐梦想渴望的心灵之歌。演绎这首歌曲的“非常童年合唱团”五位小歌手更是来到贫困地区柳河小学,去与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接触交流,來更好地演绎这首歌曲。

2016年底,铃基金“梦想公益”组织了来自贵州毕节梦想学校的三个留守儿童来深圳参加公益活动“梦想变形记”的录制,为了演唱这首《梦想操场》。在去专业录音棚录音以及到摄影棚录制MV之前,“非常童年”的梅子老师对三个毕节留守儿童进行了音乐知识的培训和专业的发声训练,之后更是参加了非常童年基地组织的“非常童年音乐沙龙”,与深圳的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分享自己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梦想公益所能。

在深圳,他们与这首歌原唱小歌手们一起,时隔两年之后,再度翻唱录制了这首歌的MV,让这首充满深情励志的原创歌曲,真正具有了更具原生态意义的正能量意义。

经过音乐的交流,毕节与深圳的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携手合唱,通过彼此的交流更好的去理解这首公益歌曲,用音乐表达出真挚而朴素的情感。

两年过去,我们的梦想公益在成长,我们的志愿者的小歌手们也在成长,时光流逝和成长的足迹,在这两首MV的画面对比中更加意味深长。

岁月永恒,大爱无疆。对于留守儿童的热爱和帮助,台铃铃基金竭尽所能,只是希望能唤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的力量。一首歌曲,一支MV,童声稚嫩,真诚满满。

真正的公益,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或投机,需要的锲而不舍的坚持和不忘初心。台铃梦想公益已经跋涉4年,用一路走来的光辉业绩向世人证明,常态化的公益坚持是一个负责任的良心企业的品牌基因。

本期通过对一首MV的两个版本不同时期的制作回顾,做一次对铃基金梦想公益之旅的小小总结,如同在一个驿站,留下一个勇气的记号。也希望借助这纯真的童声,带给在公益中前行的大家温暖的火种,守护的力量。

下载【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度访谈】用建家园的理念去建设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食品安全用安全食品建康乐校园

    讲食品安全用安全食品建康乐校园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多年......

    用科学理念规划工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

    用科学理念规划工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科学理念规划工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用全局理念谋划未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秦淮社区居委会2006年3月29日秦淮......

    用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资源节约型抚顺

    用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资源节约型抚顺 (刘士全) 近年来,抚顺出现了煤炭资源相对枯竭,其他能源材料等相对匮乏的问题。因此,抚顺市委和市政府非常重视废弃资源再利用。把发展废弃资......

    用高度责任建设平安家园--安全生产演讲稿

    用高度责任建设平安家园--安全生产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 站在这个讲台,我心怀感激,感激公司在安全生产月给了我担当吹鼓手的机会;感激在坐各位评......

    “创绿色校园建清洁家园”活动宣传标语[5篇]

    “创绿色校园建清洁家园”活动宣传标语 1、人人遵守社会公德,个个爱护公共环境! 2、促绿色消费,做绿色村民! 3、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 4、营造绿色环境,净化生存空间! 5、......

    群策群力加强统战工作 促建和谐校园建设

    群策群力加强统战工作 促建和谐校园建设 统一战线工作是我们党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始终认真地学习和......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校园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校园建设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的重大任务。为了适应我国改革......

    红旗下的讲话稿 —用行动去美化我们的校园

    国旗下讲话稿:用行动去美化我们的校园 (合读):老师们、同学们,大家 早上好!今天我们讲话的题目是“用行动去美化我们的校园”。 (佳琳读):我是一年3班的赖佳琳。 (静宜读):我是一年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