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经验材料(小编推荐)
**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 1910 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距今已有 96 年的历史。期间学校经历了中师教育、师范专科教育、综合专科教育等。2002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为**市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校拥有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 8 个学科,53 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 1.4 万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从去年开始,我院就基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从校园扩建,招生规模扩大转移到科学定位,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当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力以赴加强内部建设,希望能够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更好的发挥基础作用。
一、科学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促进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学院改建为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以后,学校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面临着重新确定学校的服务方向、办学类型、规模、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在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领会到,只有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筹划学科专业设置、从事课程开发,才能够逐步形成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够突显地方高校的地位和强劲生命力。由此,我们确立了“立足**、面向河北,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定位以及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定位,我们确定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稳定现有本科专业,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依托本科专业积极拓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拓宽服务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加快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进展步伐。
在这一基本思路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总体发展思路,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全面审视和调整,以使其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了一批适应**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历史文化挖掘、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需要的专业,撤销了一批实用性差,没有前景,生源差的专业。确定了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并在师资培养进修、教学资料购置、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倾斜,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特色和拳头专业。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就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构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科研方向,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工作积极探索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参与**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扩大学校的影响。加强了与**龙头企业华龙集团、恒利集团、兴达集团、清河羊绒基地等的联系,引导经济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运营策划,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结合**地区中小型企业较多及西部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在区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地域历史文化挖掘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为实现学校由专科教育教育向本科教育质的转变,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加强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对教学管理规章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加强了教学资料室、教学档案建设,规范教学基础行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就业率、专升本比率、考研率、英语计算机过级率、教学基础建设规范程度、科研能力等方面量化教学系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排名与划拨各教学系运行经费挂钩。
采取内培外引、送出去请进来、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名校名师建立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各学科专业聘请知名教授担 任客座 教授,担任本科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学校每年都选派 10 — 20 名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进修,选派干部到重点高校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干部和进修教师带回的经验已经在深刻改变着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改变着我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学科建设、专业改造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加强和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长期在专科层次运行,多年来实行的是集中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的机制体制没有建立。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要在高校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以良好的体制机制为保证,奠定管理基础,只有如此,学校才有可能再一次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学校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构建与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高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形成以教学系为主体,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突出教学系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心地位,实现教学系责权利的统一,激发教学系主动拓展学科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
进行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首先是在全院范围内精简机构,合并处室,压缩冗员,完善各级机构功能,规范工作程序,形成政策导向,引导机关人员向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一线流动,精兵简政,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开始着手实施全员聘任制,逐级聘任制,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逐级落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再次是实施岗位工资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职务津贴为岗位津贴,适当拉大收入差距,逐步建立以贡献、绩效为主的薪酬制度。
结合以教学系为主体,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运行,结合新的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建立了与学校发展以及后勤社会化相适应,以教学系为核心,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辅导员为主导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了教学系实施对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管理的责任,积极探索社会化公寓学生管理模式。
由于地方政府投入十分有限,学校近年来采取贷款、引入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投资学校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实现了学校的迅速发展。但是,贷款和引资所带来的沉重债务负担以及引资建设的餐厅、学生公寓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困扰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和内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合格本科院校这一重大课题的积极探讨,找准位置、培植特色、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新的思维、新的思路,走出学校发展困境,努力实现学校新的发展。
**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 1910 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距今已有 96 年的历史。期间学校经历了中师教育、师范专科教育、综合专科教育等。2002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为**市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校拥有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 8 个学科,53 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 1.4 万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从去年开始,我院就基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从校园扩建,招生规模扩大转移到科学定位,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当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力以赴加强内部建设,希望能够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更好的发挥基础作用。
一、科学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促进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学院改建为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以后,学校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面临着重新确定学校的服务方向、办学类型、规模、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在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领会到,只有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筹划学科专业设置、从事课程开发,才能够逐步形成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够突显地方高校的地位和强劲生命力。由此,我们确立了“立足**、面向河北,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定位以及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定位,我们确定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稳定现有本科专业,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依托本科专业积极拓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拓宽服务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加快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进展步伐。
在这一基本思路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总体发展思路,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全面审视和调整,以使其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了一批适应**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历史文化挖掘、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需要的专业,撤销了一批实用性差,没有前景,生源差的专业。确定了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并在师资培养进修、教学资料购置、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倾斜,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特色和拳头专业。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就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构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科研方向,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工作积极探索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参与**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扩大学校的影响。加强了与**龙头企业华龙集团、恒利集团、兴达集团、清河羊绒基地等的联系,引导经济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运营策划,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结合**地区中小型企业较多及西部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在区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地域历史文化挖掘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为实现学校由专科教育教育向本科教育质的转变,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加强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对教学管理规章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加强了教学资料室、教学档案建设,规范教学基础行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就业率、专升本比率、考研率、英语计算机过级率、教学基础建设规范程度、科研能力等方面量化教学系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排名与划拨各教学系运行经费挂钩。
采取内培外引、送出去请进来、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名校名师建立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各学科专业聘请知名教授担 任客座 教授,担任本科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学校每年都选派 10 — 20 名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进修,选派干部到重点高校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干部和进修教师带回的经验已经在深刻改变着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改变着我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学科建设、专业改造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加强和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长期在专科层次运行,多年来实行的是集中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的机制体制没有建立。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要在高校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以良好的体制机制为保证,奠定管理基础,只有如此,学校才有可能再一次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学校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构建与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高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形成以教学系为主体,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突出教学系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心地位,实现教学系责权利的统一,激发教学系主动拓展学科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
进行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首先是在全院范围内精简机构,合并处室,压缩冗员,完善各级机构功能,规范工作程序,形成政策导向,引导机关人员向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一线流动,精兵简政,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开始着手实施全员聘任制,逐级聘任制,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逐级落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再次是实施岗位工资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职务津贴为岗位津贴,适当拉大收入差距,逐步建立以贡献、绩效为主的薪酬制度。
结合以教学系为主体,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运行,结合新的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建立了与学校发展以及后勤社会化相适应,以教学系为核心,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辅导员为主导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了教学系实施对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管理的责任,积极探索社会化公寓学生管理模式。
由于地方政府投入十分有限,学校近年来采取贷款、引入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投资学校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实现了学校的迅速发展。但是,贷款和引资所带来的沉重债务负担以及引资建设的餐厅、学生公寓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困扰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和内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合格本科院校这一重大课题的积极探讨,找准位置、培植特色、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新的思维、新的思路,走出学校发展困境,努力实现学校新的发展。
第二篇:建设合格地方本科院校经验材料
**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10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距今已有96年的历史。期间学校经历了中师教育、师范专科教育、综合专科教育等。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为**市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校拥有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8个学科,53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1.4万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六届
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从去年开始,我院就基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从校园扩建,招生规模扩大转移到科学定位,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当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力以赴加强内部建设,希望能够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更好的发挥基础作用。
一、科学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促进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学院改建为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以后,学校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面临着重新确定学校的服务方向、办学类型、规模、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在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领会到,只有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筹划学科专业设置、从事课程开发,才能够逐步形成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够突显地方高校的地位和强劲生命力。由此,我们确立了“立足**、面向河北,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定位以及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定位,我们确定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稳定现有本科专业,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依托本科专业积极拓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拓宽服务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加快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进展步伐。
在这一基本思路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总体发展思路,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全面审视和调整,以使其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了一批适应**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历史文化挖掘、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需要的专业,撤销了一批实用性差,没有前景,生源差的专业。确定了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并在师资培养进修、教学资料购置、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倾斜,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特色和拳头专业。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就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构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科研方向,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工作积极探索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参与**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扩大学校的影响。加强了与**龙头企业华龙集团、恒利集团、兴达集团、清河羊绒基地等的联系,引导经济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运营策划,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结合**地区中小型企业较多及西部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在区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地域历史文化挖掘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为实现学校由专科教育教育向本科教育质的转变,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加强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对教学管理规章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加强了教学资料室、教学档案建设,规范教学基础行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就业率、专升本比率、考研率、英语计算机过级率、教学基础建设规范程度、科研能力等方面量化教学系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排名与划拨各教学系运行经费挂钩。
采取内培外引、送出去请进来、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名校名师建立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各学科专业聘请知名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担任本科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学校每年都选派10—20名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进修,选派干部到重点高校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干部和进修教师带回的经验已经在深刻改变着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改变着我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学科建设、专业改造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加强和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长期在专科层次运行,多年来实行的是集中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的机制体制没有建立。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要在高校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进
第三篇: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8月31日上午,在2013年暑期我校工作研讨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莅校作题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
吴仁华书记在报告中,分析了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明确的四个基本观念,以及工程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校党委书记潘玉腾指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政策解读,也是一次深入的实践指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推动学校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摘选如下: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
一、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
1、产业升级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开始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石油、电力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的引进和使用,使得生产操作一线对技能型基础工种的需求量激增;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机器人“入侵”制造业,很多企业面临机器人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的难求之苦。
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继续降至55%左右,也就是说,比例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需到“灰领”、“蓝领”岗位就业。据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社会进步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和熟练专业人才,需要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从业者。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变化与此背向而行。
一些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加之办学经费与条件所限,大量举办文科类、管理类学科,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既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又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瓶颈难以突破。
因此,对高等学校加强分类指导、分类改革,引导地方新建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工业强国的迫切需要。
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目前,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认识还有不一致,政府对于转型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在当前还迫切需要加强战略发展层面和具体推进层面的研究。
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明确的几个观念 1.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要遵循大学的本质
大学主要有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应用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同样是要实行高标准、高要求,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水平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引入先进实训技术装备、构建先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层次和水平。
2、应用技术大学并非高职高专的延伸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高职高专与应用技术大学拥有自身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服务面向。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高专的延伸或升级,两者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满足社会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定位人才的需求,不可相互取代,更难以简单跨越。
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在本科层次上,强调用开放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办学治校,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其人才培养以知识运用为重点,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应用性技术创新能力。除了人才培养外,应用技术大学还要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
3、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同样要重视科学研究
衡量应用技术大学的水平,是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因此,科学研究对应用技术大学水平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在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大学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培养产业结构需要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应用技术大学更关注“脚下”,积极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围绕服务企业增强技术能力,着力于推动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进步及区域产业升级,同时努力在开展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的推进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向教学转化,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讯息向学生传输,带领学生到地方企业和行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锤炼。
4、应用技术大学更强调关注区域内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技术大学强调的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坚持争取国家项目不放松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与企业、与地方的深度合作。一般意义上,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是教学型大学。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这类大学的最本质任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是这类大学好坏的最重要标志。
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审视现有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或者重新思考专业建设方向,对受到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专业要切实建设好,严格控制专业数量,着力保证每个专业的教育质量都能达到较高水平,深入推进已经确定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起来并努力取得实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上。
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坚持推进学科分类发展,进一步集中资源,将具有一定优势和已经呈现一定潜力的学科建设得更强更好;要大力推进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强化优秀学生参与科研、调动专业教师指导优秀学生积极性等多种方式,创造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地方论坛初期建设经验
地方论坛初期建设经验
地方论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明确在各阶段的任务,才能取得更好的突破。
一、品牌,建立地方论坛,如果你还没有形成垄断的发展格局,最忌讳的是取名为地方名+论坛两字,任何地方的论坛基本不会只有一家,如果在初期没有品牌观念,以地方名为论坛名,在以后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无法让本地人重点记住自己的网站。
二、推广
首先要明确目标,抓住主次。比如:乐行街,以“乐行街”为品牌名,以百度排名为初期发展方向,先通过优秀质量的文章和外链,把搜索引擎排名做上去。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阳新论坛”这个关键词做到首页,并把相关关键词,如“阳新交友,阳新BBS,阳新社区”也全部做到百度首页。在做百度seo的过程中,同样慢慢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本地朋友,一起来建设这个论坛,把论坛的各个板块的版主,以各自兴趣为基础,进行分配负责。
其次分配任务,想一个人建立好论坛,基本是不可能的,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展,是你的荣幸,所以珍惜每一位有兴趣做论坛的朋友。每天汇报论坛的各种进步,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征询大家的意见,才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论坛管理层团结一致,那么在任务下达后,就会更好的执行。何为任务,以e阳新论坛在发展的初期,有专门征求意见,对论坛进行改进的版主,有每天进行高质量更新原创的版主,有每天在各大问问手动采集本地问题的地方互助版版主,还有每天在各大论坛发外链的版主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开会讨论,分配各自任务行动的结果。
三、发展,论坛要发展,做seo肯定不够,怎样让别人记住你的论坛,或者有发帖的欲望,才是站长应该思考的问题。那就应该在论坛版块,与论坛特色方面下功夫。e阳新论坛的版块不多,结构清晰,给人以非常清爽的感觉。版块不多,是为了集中论坛的热量,也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需要注意的是,论坛特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结合本地的特点,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本文由 乐行街(http://)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如果抢占先机,将很有可能迈向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成为与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并肩的应用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发展,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观望、讨论、论证要不要转、何时转、如何转。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做到“少说”“多学”“多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实事求是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01-0012-03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如何转的问题。为此,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观望、讨论、论证要不要转、何时转、如何转。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存在这种问题,都处于这种状况,光说不做,或多说少做。我们要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在实践中摸索前行。更何况,我们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大学发展模式和路径。?Y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要做到“少说”“多学”“多做”。
一 “少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我国2400多所大学中的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其余的主要归省级政府管理,中央部门与地方共建的高校一般以地方管理为主,可以说,地方高校占了大学的绝大多数。而地方本科高校中大部分是1999年以后成立或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2000年至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67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55.6%。[1]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关注和讨论,是始自2014年1月教育部在黄淮学院举行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会议期间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同年,各相关教育团体组织、各相关高校几乎都举行了各种规模的关于转型发展的讨论,但是真正大力有效推进转型发展的高校并不多。其实,很多高校都确定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办学定位,但是一直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推进,甚至有些学校在10年前,或者更早就确立了走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
很早就确立建设应用型大学目标的高校,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或令人满意的成绩,的确可惜。究其原因,其中就有:对应用型认识不清楚,在国家政策没有明确前,不敢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一直在讨论怎样做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去行动;学校内部意见不统一,致使有措施也难以推进;不识人,用人不准,缺乏得力助手;不信任下属,不培养下属,事必躬亲,导致无足够时间和精力专注转型发展;魄力不够,一味求稳,只是等待上级文件推进;在管理学校时没有抓住转型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疲于应付学校日常事务;主要精力用在处理校内日常事务和各种关系,与社会接触少,与政府、企业合作交流更少;在文山会海中办学,缺乏调研,不了解社会需求;对于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有时为了协调关系不敢推动,缺乏管理智慧;主要领导威信不够,缺乏领导艺术,班子不够团结,没有形成大力推进转型发展的一致意见。
必须正视的问题是,现在有些高校不敢闯、不敢为天下先,有些想闯、敢闯,但又不知道往哪闯,有时还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多说少做,不行;光说不做,更不行。必须是少说多做。不应该出现提出了要建应用型大学而迟迟不采取有力措施去做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者思想观念保守。为此,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首先让领导解放思想,让广大师生转变观念。思想观念不转变,转型就无从谈起。然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等于就一定会采取有力措施去转型,或者说,即便采取了措施但也不一定有成效,我们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多学”――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抓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走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道路
转型发展,对于很多地方院校来说都很迷茫。这主要是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应用型并不是一个新词,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在应用,而且办的还很成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对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国际竞争力位居前列的国家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调研而形成的。因此,各地方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有必要充分学习、借鉴德国等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国内有些高校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中已走在前列,待转型的高校也要积极地对这些高校进行考察、学习、交流。这里的考察、学习、交流不能仅仅是主要领导,还要整个领导班子或所有决策者,以及实践者,只有相关人等都有所触动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大力走向应用型大学。
先进经验对于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高校转型发展也要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但有了先进经验还不够,还得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发展,还必须结合社会来发展自己。高校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它必须要满足社会需求。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点显得特别重要,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前在高等教育界,取得的共识是,地方一般高校在学术研究上很难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要有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就是比较适合的道路。建设应用型大学,强调的是应用、学以致用。应用主要是应用于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办学必需坚持实事求是,紧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依据社会需求办学。各地有各地的社会需求,只要各地的高校以当地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自然有地方特色。
抓住关键环节:德育为先,能力为本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容易提高,而在未进入社会之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则可以先入为主。一旦进入社会后,受到各种价值观冲击,如果再进行道德教育,其效果必不如未接触社会之前好。另外,道德坚守,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持久的必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这里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效果比较好、让广大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培育。现在普遍采用的德育方式值得令人反思,要想真正达到德育的目标,我们尚需不断创新培育方式,进行多角度培育。能力提升则相对道德培养比较容易,能力作为一个人生存就业的保障,很多学生都愿意为此付出,但要做到卓越则同样需要付出刻苦努力。但无论是提高道德还是专业技能,都必须以增长知识为基础。作为应用型人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专业知识等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以提高素质为前提,着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要以提升能力为根本,注重提高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其中要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其他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印象最深刻,也最易接受。
三 “多做”――?W⒅鞫?,勇往直前
向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少说”“多学”之外,更要“多做”。而做还得注重方法,抓住关键。笔者认为,走应用型发展道路,理应从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方面:党政领导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
基于中国国情,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关键在人,在决策者,在党政主要领导。党政主要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心、积极专注,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将不可能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成绩,更不用说建成应用型大学。光有决策者推动还不够,还需要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应该说,拥有一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才是最关键的。学生都是教师培养出来的。一般而言,理论与实践皆优的教师可以培养出相应的优秀人才。然而,教师是关键,也是最大的阻力,因为改革、转型必然侵犯其利益。现在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在短时期建成还是比较困难的。理论和实践皆具皆优,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很难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在两方面都做得很突出,当然也不排除两方面做得都很优秀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现有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实践经验较少,甚至没有,一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也要相应地转变,这对于部分教师而言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要获得实践经验,也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完成的。因而,为了推进转型发展,需要从用人单位聘请兼职教师,解决应用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制定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体系和计划,加快教师培训的步伐,让教师尽快具有实践经验,例如可以让教师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去学习、交流、顶岗、挂职一段时间。由于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职场也瞬息万变,一些培训过的教师终将再次脱离社会,因此可以考虑减少专职教师人数,压缩人力成本,多聘用社会贤达和企业精英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教学方面:着力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最终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高校要建设应用型大学,学生要具有应用实践能力,就必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依据产业链建立专业集群,及其相应的课程集群、课题集群、应用型的教学支撑体系。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生存之需。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因此,课程设置必须接地气,以应用型课程为主。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此,要格外注重课程教学效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老师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启发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师徒制教学,让老师成为导师,让一个导师带若干个学生,手把手教,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校外各聘导师,分别为学生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兼顾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两条腿走路。
设置应用型课程,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因此,还要制定通识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素质。通识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心灵上的问题,让学生内心强大,让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坚卓刚毅”、“胜不骄,败不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等。通识课程应主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以文史哲为主,兼有体育、外语等课程。另外,鉴于哲学与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以考虑将哲学和数学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支配、引导着人的行为,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说,思维决定着行动,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哲学和数学的地位,把哲学和数学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而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没必要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可以作为一门一般性的课程,甚至可以考虑作为一门选修课,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外语几乎就用不到,很多人是一生都几乎用不到,这是目前最大的现实。如果仅在接受学历教育时学习外语,那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极大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彻底改革,使之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走应用型转型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加强科研。只不过此科研内容偏向实践应用,更加注重为社会服务,为此,转型高校应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体系。科研是必需,是崛起之需,发展之要。高校科研可以与企业的研发部门协同合作,共同研发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同创新,达到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目的。
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深入合作,请合作单位优秀人士来为学生授课,学生到合作单位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双方协同育人。这里,政府的角色应该转变,不能成为纯粹管理者,甚至是命令发布者,而是提供服务者,提供政策者,要为高校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规范合作。高校同样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高校必须把握一点,即凡是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都要积极有为,不应为此设置诸多门槛,更不应高高在上,孤芳自赏。企业追求利益,在与企业合作时,必须让企业有利可图,努力做到双赢,如此方可持久,持久方能见效。高校还应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全方位做到协同育人。例如可以把过去在企业内部设置的培训机构放置在大学里,大学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等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学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等资源,实现双赢。文化方面:着重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以求实向上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体系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是学校的长久之需。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依赖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推动自身转型发展。同时,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转型发展提供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具有自己的校训、精神,但很多都形同虚设,如自办学以来,校训就换了好几个,精神也变了几个,而且有些校训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制定的政策、措施很多都没有考虑校训、精神、理念,有些甚至是与这些相悖。可见,这种公布的文化与实际的文化并不一致,甚至截然不同。大学存在虚荣心、“讲面子”是很普遍的,而且已然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不正常文化氛围。这是一种不好的文化氛围,?@种氛围是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实,有校训、精神、理念不依,形同虚设,甚至相悖,这显然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转型高校要转型,首先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态度,继承和发扬“求实”、“求是”精神,崇尚实用。要运用求实、求是精神祛除与此相悖的文化。有校训而不秉承,甚至违反,让校训形同虚设,此时还不如不设。既然提出了,就应当贯彻执行。
学校转型发展,必须要与地方相结合,为了学校发展具有持久动力,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以求实向上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体系。每所高校都处于一个地方,因此其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有地域性。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每所高校理应适应这种地方文化特色,并形成自身的校园特色文化。所谓特色是人无我有。有些高校因为有师范传统,后升本后成为综合大学,最终提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这是存在问题的。师范教育在全国有很多学校都有,甚至还办得更好,从严格意义讲,这并不能算特色,而应当是传统。将特色与传统混为一谈并不可取,传统并不一定就是特色。出现这种问题,就是没有认清“是”。当自以为“是”时,还搞一言堂,不虚心听取建议、集思广益,这种认识对学校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对于学校“人无我有”的真正特色却并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以致于没有形成鲜明特色,的确让人遗憾。因此,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一种实事求是、求实向上的文化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与国家意志一致的。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已是势在必行。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如果抓住时机,抢占先机,将很有可能迈向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成为与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并肩的应用型大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高校必将重新洗牌,必将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可以大胆地预言,谁专注主动、谁求是创新,谁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参考文献
[1]贾国锋.新建本科院校的一面镜子――评《在服务地方
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价值[J].新华网,201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