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概述
恢复性司法(restorertivejustce)是社会对犯罪的反应方式之一,它力求通过恢复性程序来达到被害人、罪犯和社区复员的恢复性结果。这里所说的“恢复性程序”,是指通常在调解人的帮助下,被害人和罪犯并酌情包括受犯罪影响的任何其他人或社区成员,共同参与解决犯罪所造成的问题的程序。通常包括
调解、和解、协商以及共同定罪量刑等内容。所谓“恢复性结果”,是指经恢复性程序而达成的和解、谅解等事件处理的协议。它可包括对被害人的赔偿、补偿、援助以及犯罪人社区服务和重返社会等内容。
如何既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又能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是当今世界刑事科学领域内的重大难题。近年来,英美等西方国家发起了恢复性司法运动,并且在联合国的推动下,恢复性司法不仅成为刑事法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成为一些国家立法改革的内容和未来司法的发展方向。我国学术界对恢复性司法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这项制度迅速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我国能否加以借鉴并使之本土化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笔者认为,我国既有引进的必要性,也有引进的可能性。
二、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
恢复性司法制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国有引进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恢复司法制度至少存在以下价值取向:
(一)有助于维护被害人权益。在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法》中被赋予当事人地位,享有委托律师出庭代理、辩论、申诉等权利。但立法者在强调惩罚犯罪的同时,限制剥夺了被害人许多重要的诉讼权利。恢复性司法以被害人利益为中心,增强了被害人在解决刑事纠纷中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刑事和解以犯罪人的真心悔罪和有罪答辩为前提,它使得被害人能够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与被告人进行交流,有助于减轻被害人的焦虑与仇恨,尽快恢复心理与情绪的稳定,从被害阴影中解脱出来。另外,在对抗式的传统司法模式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犯罪人对经济赔偿责任的主动承担与履行并不必然导致刑事责任的从轻、减轻或免除。犯罪人在不得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下消极对待经济赔偿责任的承担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而在恢复性司法中,赔偿协议是一个合意的结果,而不再是传统司法模式下的强制判决,被告人履行的最大可能性保证了被害损失的及时恢复。
(二)有助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在传统司法模式的价值追求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责任承担方法的选择上,崇尚恶有恶报、罪刑相,这种司法模式不利于化解矛盾。而恢复性司法要求发挥犯罪人与被害人在解决刑事矛盾中的能动作用,通过双方的协商、让步,从而化解矛盾、纠纷。对犯罪人而言,可以赢得被害人的谅解和改过自新的机会,减轻其标签化效应;对被害人而言,他可以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补偿;社会也因此而复归于平静,从而实现了被害人、犯罪人、社区三者不同价值、不同利益之间的适度平衡;减少了社会矛盾,实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这正是我国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有助于节约司法成本和社会资源。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各类犯罪案件大量增加,司法资源显得越来越短缺,因此,在我国传统的以国家起诉为标志的刑事司法模式或以监禁刑为主的刑罚制度不能完全胜任与犯罪作斗争的多元需要的情况下,势必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资源配置与案件问题展开思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普通程序简易审的探索等都是出于该方面的考虑。如果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恢复性司法制度,“抓大放小”,将一部分犯罪从刑事诉讼中分流出去,则可以快速、合法、有效地解决大量轻微案件,从而将有限的司法资源用于处理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与影响的案件,以提高办案效率。
(四)有助于确立科学犯罪观。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主义的犯罪观,认为: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只有惩罚犯罪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只有保护人民才能更好地惩罚犯罪。从恢复性司法的理念看,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因为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至少应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或不再受犯罪侵害,这可以通过刑罚的预防功能来实现;二是对已经受到犯罪侵害的人民合法权益的实际损害状态进行有效的恢复,而这就不可能通过单纯的惩罚犯罪来实现。因此,要想全面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赋予刑法对损害的恢复机能,追求刑事司法的恢复价值。而恢复性司法的出现正是对传统刑法制度在此方面之不足的最恰当补充。
除此之外,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引进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三、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
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文化底蕴我国“和合”的传统文化观念为我过引进恢复性司法制度提供了文化土壤。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历来倡导“和为贵”,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文化底蕴
第二篇:初中体育教学引进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引进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摘要】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锻炼方式,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对中学生进行体能锻炼、意志力培养、心理能力训练、人格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等,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形式。既然拓展训练对初中体育教学如此重要,那就有必要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做出分析。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4-01
一、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1.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也是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随着我国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体育教育事业也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关于国家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青少年作为未来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因为身体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状态,想干好什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完善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学,以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弱不禁风的高分学生。学校不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数理化”等科目,而忽视体育教育,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全面能力,在这基础上,教育部颁发了一个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仍然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突出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练习,使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并强调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身体、心里、社会适应都良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朝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健康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体育教学手段、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注意学生学习中的情感、行为、态度,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可见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符合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们培训的一段方式,许多企业为了凝聚团队力量进行拓展培训以达到更好的团队协作提高利益,把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人们的兴趣需要。
2.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理念,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下,虽然体育课程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仍占有很大的比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学生没有自己的自由,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是由于体育课程的限制太多,又缺乏趣味性,导致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现代教育追求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只是给予适时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拓展训练正符合现代的课程改革理念。拓展训练引进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迎合了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丰富了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有利于体验式教学方式进入校园,将有利于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现在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正处于快速发展、大力变革和大调整的多变时期,世界大环境也趋向于多极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全球化,科学技术顶尖化,人才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我国更是处在关键阶段,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体育教育更不容忽视。将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符合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符合了体育课程改革方向,顺应了时代要求,因此,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必要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引进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首先,从总体上看拓展训练和初中体育教学在目的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育教学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的提高,关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它是以俱乐部形式存在,为的是提高培训者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认同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控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在目的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也是可行的。
第二,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使用的原理途径上有很多的相同点。拓展训练采用的内容原理都是以体育教育为基础的,它的内容都离不开体育,拓展训练虽与体育教学的内容在形式上虽叫法不一,但都与体育有关系,都增进了学生的健康。尤其是许多拓展训练项目就是从体育项目中来的,有些经过改进,有些甚至就是采用了体育游戏,只是在教学时侧重不一样,拓展训练非常重视最后的分享,而体育教学只强调学生通过体育达到的健身效果。拓展训练的许多培训原理、途径都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看到它的原型。
初中的体育教学可以为分三个部分,分别是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准备部分的语言简洁,要在开始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带领学生充分地进入预设的情景假设中,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基本部分教师则应以观察者、引导着的角色去观察引导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并作一定的纪录,便于总结时能够提出一些线索去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情境。根据情况以及学生的需要进行提示,在此适当的时候介入,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感受、去体验。如果学生处在某一误区时,要把握时机给予提示,让学生不失去体验的时机;结束部分(又称总结回顾),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想法和问题,回顾本节的重点难点强化记忆并做好整个身体整理活动,此时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给与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吃透”本节课任务。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学习过程,基本上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即是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如体育教学的准备部分就和拓展训练的引导阶段有着相同的手段,目的都是一样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此次课程做好准备。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对应着拓展训练的体验、感悟阶段,虽然在形式上有差别,但都促进学生健康,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结束部分对应着分享总结。这部分在形式上和目的都有一定的区别,拓展训练非常重视分享阶段的教学,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可行性,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关性,大同小异,只需吸收其精彩内容,舍弃不足之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育。所以拓展训练是可以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
参考文献:
[1]张剑锋等,从拓展运动视角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2]黄汉升主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三篇:恢复性司法与我国的缓刑制度
恢复性司法与我国的缓刑制度(1)
一、恢复性司法与我国的缓刑制度概况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结果的犯罪处理方法。所谓恢复性程序,是指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并经过专业人士充当的中立的第三者的调解,促进当事方的沟通与交流,并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所谓恢复性结果,是指通过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生活帮助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因受犯罪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同时亦使犯罪人通过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被害人及其家庭和社区成员的谅解。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采用的是缓执行制度,是附有一定条件,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即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虽然是缓执行制度,但却是在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同时进行缓刑宣告的制度。缓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缓执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的真正目的,确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我国现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三: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即适用缓刑既要考虑犯罪的性质,更要关注不予关押的社会危害性。同样,恢复性司法其固然要关注犯罪人的已然之罪,这就是“顾后”,但其更加关注犯罪人以及一项具体犯罪中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方聚集在一起,共同决定如何消除这项犯罪的后果及其对未来的影响,这就是“瞻前”。此外,缓刑是确实不危害社会的有条件不予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与恢复性司法所强调的非犯罪化的处理方式一样强调刑罚的轻缓化与非监禁化,强调社区的矫治,为此可以说缓刑制度与恢复性司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据估计,截止20世纪90年代末,欧洲共出现了500多个恢复性司法计划,北美的恢复性司法计划有300多个,世界范围内的恢复性司法也仅为1000多个。“恢复性司法”也日益成为西方刑事法学界的一大“显学”。但该项制度设计仍然是一项远未发展成熟的刑事司法理论和刑事司法体制,况且一项制度的移植与建构,需要有历史文化的吻合、观念的准备、经济的基础,其他制度特别是刑法、刑事法的各项制度的协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鉴于缓刑制度与恢复性司法在理念及价值上的共同性,笔者认为我国在适用缓刑制度时引进恢复性司法的相关机制,可以充分的发挥缓刑制度的价值目标,又是对原有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且与我国现有的基本刑事制度相一致。
二、缓刑制度引进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脏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观意识,缺乏对被告人的平时表现的调查了解,特别是忽略了对适用缓刑罪犯的监管、帮教、改造等客观条件的考虑。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亲属为了能使被告人适用缓刑,免受监禁,表示愿意多交罚金、多赔偿损失,以金钱的付出来体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以至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有些单位组织出于被告人亲属的种种关系,碍于情面,不切实际地乱出证明,一概证明被告人表现良好;有的帮教组织也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少数帮教成员甚至不知道被帮教的对象;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并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给法官提供了种种假象,导致了法官在考虑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时出现偏差。因此说,判断被告人归案后是否诚心悔过,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质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而现行的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以至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职权,搞暗箱操作,盲目地适用缓刑,造成重罪轻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由于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也是刑事诉讼保护的中心人物。在有被害人的案件中,刑事诉讼自始自终都应是围绕着追究犯罪和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因此,如何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是刑事诉讼法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正如有的学者所讲:“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是对立的,双方的诉讼权利保障构成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忽视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
保障人权要求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应给予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充分的诉讼参与权。在以往的刑事司法模式中,国家“偷走”了被害人和犯罪人的矛盾,被害人几乎处于被遗忘的境地,而恢复性司法对被害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抚慰和补偿,减少了被害人由受害方变为加害方的情形。恢复性司法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其所强调的是赔偿和预防,而不是给予惩罚。而所谓恢复性程序,是指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面对面的协商,并经过以专业人员或社区志愿者充当的中立的第三方的调解,促进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并确定犯罪发生之后的解决方案;所谓恢复性结果是指通过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生活帮助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得到补偿,使被害人的受犯罪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当然在此理解的恢复性不能机械地界定为使事态恢复到犯罪发生之前的状态,事实上犯罪所造成的状态损害是全方面的其中就包括了人际关系方面,而恢复性司法的目标也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是要通过被害人、犯罪人与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使得社区人际关系经过整合达到更为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得以更加牢固的境界。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得负责任的行为重新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庭和社区成员的谅解,并使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
(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
第四篇: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与国际借鉴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与国际借鉴
一、设立的必要性
1.1 能有效的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
首先,从表面上看,他是一种被动的事后补救措施,而实质上却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即主动通过减少金融机构的破产来保证存款人的利益。
其次,在金融机构真正无法经营、倒闭破产,无能力支付存款人的本息时,存款人可从存款保险公司得到一定限额内的赔偿,以实际行动保护存款人(特别是中小存款者)的利益。再次是通过使一般存款人增加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减少现金货币的提有,增加其投资储蓄获利的可能性。
1.2 保证银行业健康发展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
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后,如果按《破产法》实施破产和清理,往往会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严重的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动荡,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4]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濒临破产倒闭的银行摆脱自己和财务困境,有利于控制信用危机的范围,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提供自己或促进经营良好的其他银行收购兼并经营不善的银行,同时也发挥金融监督的职能,促使金融机构合法、规范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1.3 可以为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提供有效和安全的途径
存款保险制度通过提供一种有效和安全的市场退出机制,起到防范风险,保护存款者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作用。通过想参加保险的金融机构收取一定数额的保险费,集中一笔巨额的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制度为保护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架起两道防线:一是对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实施自己援救;二是可以动用保险基金进行及时、科学的现金赔偿,对存款人的损害被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护市场退出的平稳性。
1.4 能够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应对入世挑战
在金融竞争中,一些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地位和影响,往往处于优势。存款者认为他们的安全有保障。相比之下,那些小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则可为小银行创造生存的条件,提高小银行参与竞争的能力。[4]从长远看,加入WTO后,尽早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使我国的商业银行获得与外资银行同等的信用支持,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5 使中央银行从保护存款人利益中解脱出来
中央银行间接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主要方式,是向有问题的商业银行提供额外的清偿,这部分额外的货币投放会使正常的货币无法流通遭破坏。另外,中央银行对有问题的商业银行的保护力无确定的标准,是否帮助取决与中央银行关于银行清偿能力的判断和稳定金融的考虑,对减轻保险对存款的保护是自动的,一旦投保银行倒闭,存款人就会得到赔偿,如同给存款人一剂定心丸,有助于金融稳定。
二、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2.1 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
自2003年以来,针对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进金融领域重点行业和机构改革的政策措施,夯实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围观基础,有效地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而且成效显著。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产权制度和内部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历史包袱逐步化解,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一般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顺利完成财务重组。高风险证券公司重组和处置取得明显成效。保险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通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呈现良性循环,其内部控制体系、风险控制和市场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加强,金融市场信心不断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与安全性大幅增强。这使得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同时也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市场环境。
2.2 金融法制体系逐步完善
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实施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依据,也是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金融法制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批重要的金融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和修改。随着《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破产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信托法》和《合同法》等一系列金融法规的颁布实施及进一步修改,使我国金融法制体系渐趋完善,金融监管有了规范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正进一步细化并完善规范金融业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动重要金融法规早日出台,这其中包括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相关的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构筑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2.3 金融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存款保险制度的可持续运作需要有全方位的、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近年来,我国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为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逐步得到完善,而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的创新则进一步促进了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对于银行业监管而言,银监会成立后,学习和借鉴了国际通行的监管制度、标准和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明确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积极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确立并始终遵循“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银行业监管有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银行业监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存款保险机构的有效运作提供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2.3 银行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根据资产风险权重计算风险资产是一切确定评级标准、保费收入等技术性工作的基础,也是基于风险监管、防范和处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银行业从2008年起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使得银行业更加全面、系统地规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银行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也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的会计制度逐步趋同,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用性,这不仅有利于分析和评价金融风险状况和财务成果,而且有利于开展各项银行监管工作。银行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可以使得银行类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规范,信息披露更完全、更透明,从而能更真实地反应其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这也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借鉴
从世界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安排来看, 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存款保险制度模式, 不同国家的制度设计与基本运作过程各具特色, 但从整体上已出现了某些规律性的趋势:第一, 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一种趋势, 更多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还承担了部分监管的职责;第二, 对单个存款人而不是存款账户实行限额保护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第三, 采用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已成为国际趋势。[5]不过, 考虑到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 在借鉴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还应选择适宜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路径。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
在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上, 可借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做法,采取央行再贷款垫付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或发行特别国债等设立存款保险基金, 以建成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性框架。在存款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上, 可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理事会作为存款保险基金的最高决策机构, 并在其下设存款保险公司作为具体事务运作的执行机构。存款保险基金正式运营后, 央行再贷款、财政资金和特别国债可通过保费收入逐步偿还。
4.2 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
在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方面, 应秉承“成本最小化”原则和“风险最小化”原则, 负责存款保险基会的征收、赔付和运用, 拥有对投保金融机构缴纳保费、损失情况以及相应的风险状况进行管理的基本权利, 并参加问题金融机构的撤销、破产清算工作。
.3 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
在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方面, 考虑到我国银行业正处于转轨时期,金融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因此,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要保护存款人利益, 更要配合以审慎的金融监管以发挥市场纪律(Market Discipline)和监管纪律(Regulation Discipline)两种机制的作用, 强化市场约束, 促使存款人、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以及监管当局都来关心银行的风险防范。同时, 还应加强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如制定存款保险条例等, 使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和执行有法可依。
4.4 存款保险的投保原则
在存款保险的投保方面, 应当采取强制性原则, 即采取国家为主导、银行类金融机构全部参与的方式。因为如果采取自愿投保方式, 通常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即低风险的机构嫌保费过高不愿加入, 而高风险的机构即使加入, 一旦发生非谨慎经营导致支付危机, 国家仍将不得不对其进行救助。存款保险的费率确定
在存款保险的费率方面, 可以通过向各投保金融机构征收差别保费的办法来规避, 即在初期依据投保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及资本充足率实行简单的差别费率, 以利于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待条件成熟后, 再逐步过渡到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风险评级差别费率。
4.6 存款保险的范围确定
在存款保险的范围方面, 应侧重于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目前, 我国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比重高达90%以上, 如果这部分存款有了保障, 银行压力就将大为减轻。同时, 根据巴塞尔协议, 对越来越多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本外币业务也应纳入存款保险的范围之内。
4.7 存款保险的赔付原则
在存款保险的赔付方面, 考虑到全额保险不仅会增加国家的经济负担, 而且会弱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为充分保护绝大多数中小存款人利益、促进存款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的原则, 保险理赔最高额可暂定为10万元, 在这一额度内给予100%的赔偿。因为根据央行2005 年的调查显示, 存款在10 万元以下的存款账户数占全部存款账户比例为98.32%。超过这一标准的增加额按递减比例赔偿。这种全额赔偿和部分赔偿相结合的方式, 可以促使存款者谨慎选择银行, 同时督促银行业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 增强银行竞争力, 促使其稳健经营。
第五篇: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内容摘要:清朝历史的惨痛教训早已告诉世人,闭关锁国政策必将导致一个国家无法适应世界潮流,处处挨打,最终失去生存空间。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给中国营造了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空间,加快了我国企业发展的脚步,不断具备国际竞争力,国内市场早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才是当今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必经之路
经济全球化
对外贸易
一、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分析
清朝时期,当局政府实施了“闭关锁国”政策,虽说其目的是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其弊端日益显露。它使中国长期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严重阻碍着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这种“作茧自缚”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更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虽说我国打破了闭关锁国,但是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私企国有化的进程,任然阻碍着中国企业的发展。直到1978年,邓小平同志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企业才真正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前,“引进来”战略是过去我国对外开放的侧重点,在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基础上,我国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模仿,使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都站稳了脚跟。企业不断的发展使得国内相对饱和的市场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通过实施“引进来”的策略,我们不断获得世界先进一流的内容,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我国迈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国际背景分析
随着各国之间不断的交流,不断的往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首次展现在世界面前。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资本形态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其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选择就是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不断成长。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也慢慢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新格局。到1998年为止,全球有六万多家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有五十多万个分支机构,总共占全球产值的25%。随着入世谈判的进展,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加快了开启的速度。国界对国际竞争的屏蔽作用越来越小,国内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还面临着丧失本土生存空间的可能。同时就业的压力、资源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比以往更为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都在提醒着我国企业应打开国门,把企业发展到国外去。
二、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一)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经之路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的总称。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就是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把促进出口和推动国际贸易平衡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加速推进外贸战略结构的转型,尽快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二)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够将我国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之中,在激烈的世界竞争潮流中,不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以此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过大企业的规模,达到企业发展的兴盛。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中国企业有必要通过国际化经营向境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可以使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为国内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企业扩大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需要。目前的中国市场,通过各项数据表明,如果只是发展国内经济,企业只停留于国内,那么中国的发展将出现停滞状态,所以中国需要发展对外经济。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扩大出口,那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也难以长久地占领已有的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在国外投资办厂是一个使其持续经营的重要策略。在国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由于境外加工贸易的内在特征,利用得好,就有可能成为我国扩大出口贸易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五)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不仅可以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做出相应贡献。因为中国企业投资向东道国输入资本和的技术,能够增强其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可以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另外,中国企业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因此企业对外投资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还可以增加两国的贸易来往,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感情,进而加强两国间的关系。
(六)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够减少我国因出口而引起的贸易摩擦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在世界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据数据表明,中国近几年的出口总额排名很是考前,2011年世界排名第二,这就说明中国在世界中出口趋势很强,这就会引起其他进口国的高度警惕。为了保护国内经济,进口国肯定会设立重重贸易壁垒,进而有可能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比如美国就多次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增加对中货物的进口关税。但如果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直接设立跨国公司,结果将大大不同。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平衡表中表现为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能够绕过贸易壁垒,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直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易于获得商业情报信息。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可能性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0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向中央政治局通报“三讲”情况的讲话中,在全面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把“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2002年,在党的第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中,又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十八大之后,中国将会相应调整对外经济战略,更利于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纵观最近的全国人代会,都高度关注“走出去”战略,因此,这一战略是可行的。
(二)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推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者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为我国提供了较低的成本,这也就使我国出口的劳务、商品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每年吸收的外汇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因此外贸顺差和外资的流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这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常年的贸易顺差是我的人民币趋于上升趋势,这将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但与此同时,外国的资金价值较人民币来说就变得相对便宜,这将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海外并购的发展。
(三)加入世贸组织为“走出去”战略推波助澜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将会直接和全面地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有步骤地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是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四、总结
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获取境外自然资源和先进技术,突破贸易壁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需要选择科学的战略模式。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的风险与成本状况、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各种适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对于“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国际、国内障碍,需要政府、企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相互配合,共同克服。只有这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才能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才能不断发展我国国内经济,是中国走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