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率探析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初探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红华龚建民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学生人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如何使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在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就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稳定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就业,就业稳定率;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学生人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如何使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毕业生是介于中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之间,就目前在企业就业的各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高职毕业生既没有中专生定位服务一线,踏实的工作心态,又没有本科生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学历,怕吃苦、急于取得名利,所以“高不成低不就”频繁跳槽成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常态。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使其稳定就业,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让高职毕业生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成功就业,稳定就业,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外,也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因素的分析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高职毕业生正是他们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与企业用人的反馈却并不理想。毕业生对一线工作不感兴趣,入职后,又频繁跳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择业心态,好高骛远。
高职毕业生表面上看比中专生学历较高,却没有中专生定位服务一线,踏实的工作心态;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却又没有本科生过硬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历,因此,在择业的过程中好高骛远,一味的向往大企业、公务员、管理岗位,对小企业不感兴趣,对一线工作不屑,对现实不满,成为其频繁跳槽的原因之一。
2、眼高手低,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学校的学习与企业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差距,所以需要毕业生到岗后应根据岗位实际需要再学习,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由于从事的是一线技术性工作,更需要他们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但很多高职毕业生对一线工作不屑一顾,在岗位上遇到困难后,不是通过学习解决难题,而是选择离开。
3、盲目攀比,不能合理定位。
在一线工作后,由于很多一线普通员工学习都不高,有的甚至只有小学凭,对于这种现状,高职生不能正确面对,合理分析,而是认为和他(她)们一起工作降低了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因此,在工作中缺乏创新和自身优势的发挥,导致不能更早的被单位提拨,是他们跳槽的另一个原因。
4、择业时随大流,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在校园招聘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关系好的同学应聘一家单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去合理的选择企业。真正被录取后,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才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但是对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也是一无所知。跳槽便是他们最后的选择。
二、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建议
1、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从大一开始,针对不同阶段和专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能力,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素养,遵循职业选择的规律,遵循职业发展的规律,科学理智地选择好第一份工作,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减少因为盲目选择就业单位而出现的跳槽。
2、应聘前和应聘后的培训。
对于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到校来招聘,对报名参加招聘的毕业生应该提前做好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选择单位,不要盲目的追求大公司、大城市、高待遇,越是企业规模不大,对人才的需求越急切,从而个人的发展空间越大,越能受到企业的重用,个人价值越能体现,从而就业更稳定。
3、提供高质量的企业,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应该尽可能多的联系对口的高质
量的企业供毕业生选择。
高质量的企业能为学生提供更有福利保障及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用利毕业生的成长,因此,跳槽的机率越低。
4、进行合理的创业教育。
大学生具有不可思议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具备创业的潜能,正确引导,再通过一定的实践,他们就能成就一定的事业。而且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为他们提供创业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增加学校的就业率,而且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5、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进行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根据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和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引导他(她)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最终能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作好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心理转变,真正做到人职匹配,理想就业,快乐工作,从而减少盲目跳槽。
6、建立长期的跟踪回访机制。
根据作都所在学校的一项对500名毕业后工作一到3年的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问卷显示,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内跳槽人数在45%以上,工作二年的跳槽率在35%,工作三年以上的相对较稳定。通过调查让我们了解到跳槽除了企业的原因外,更多的是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在学生毕业生三年内是他们思想不稳定,对工作认可度较低的一段时间,很多毕业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因此,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定期到企业看望毕业生,特别是节假日,深入到企业去看望他们。持续的关注和指导他们,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对他们提出的困难,学校出面与企业协商解决,不仅可以帮企业留住人,又提高了学校就业稳定率,7、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大学生对岗位的理性认识。
学校有规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对口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在校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提
高在校大学生对岗位的理性认识。通过实际的工作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位臵,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科学合理的定位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更加理性的选择职业。
【参考文献】
[1] 刘晖.郭小溪.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6(3)
[2] 张传忠.周敏.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研究,2007(3)
[3] 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第二篇: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学生就业稳定率
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学生就业稳定率
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学生就业稳定率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除了学历教育以外的另一种主要的教育方式,也成为了提高人们就业能力、提高人民素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教育方式。
但是,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培训好的学生再就业是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能生本职工作的学生不安心干工作,大多数学生就业一段时间后不打招呼就就不干了。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之间造成了很多不必要麻烦。以上问题的发生是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与学生家长四方面因素缺乏沟通造成的。只有切实处理好则四方面的关系各司其职,才能达到职业高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然职教事业的路会越走越窄,迷失方向。下面我对如何利用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稳定率进行分别阐述
首先,学校方面因素
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里的管理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是对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如何对待工作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
第二,提高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与授课过程的1
责任心。一方面,提高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才可能带出技术一流的学生。所以要从教师方面入手,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教育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技能水平。提高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这对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稳定率有好处。另一方面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专业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以保证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授课的成功。最后反应出来的将是学生就业的稳定,事业的成功。
第三,建立、健全学生技能水平考核制度,真实反应学生技能水平。教考分离,杜绝人情分、面子分,切实做好技能鉴定工作。
建立专门的考核机构,选拔专家级的的考核评委,建立专用的考核题库,健全考核制度,使技能鉴定考试统一化、规范化、系统化、客观化。真实反映学生技能水平,以便于用人单位以客观的态度选择所需要的人才,保证学生的就业成功。
第四,就业前对就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形成调查报告,反映真实情况。
就业前对就业单位实地考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用人单位的地理环境。交通是否畅通,地理位置是否偏僻,治安情况如何,用人单位的规模如何
二、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单位的经济状况、工资发放情况、产品的生产情况。
三、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及奖励标准。工资待遇标准,奖励标
准、保险标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福利待遇。
四、用人单位所招员工的标准。
五、用人单位信息的真实性。是否适实体公司。
第五,就业过程中对学生与就业单位签的就业合同进行审查,备案存档。防止学生在无知的情况下签不平等合同、虚假合同、无效合同。使学生的正常利益得以保护,避免因合同原因使学生上当受骗就业失败。
第六,学生就业成功后,对学生进行信息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就业成功、就业稳定。
学校建立就业学生信息查询平台,定期更新学生工作信息、生活情况。信息的获取方式为学校定期向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索取。对因个人原因引起的就业失败,学校以公告的形式在平台上发布。避免因学生原因给用人单位和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对因用人单位造成学生就业失败的学校负责出面处理,处理结果在平台上发布同时把书面材料发个学生和学生家长,保障学生利益。对因学校原因造成学生就业失败的,学校直接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发布到网上,同时把处理结果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发给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此做法是为了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更好的进行沟通。保障职业高中培养的学生就业成功的最好的、最有效、最透明的方法。
其次,学生的因素
第一,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学生上理论课的秩序,制定严格的处罚
条例。使学生养成行为规范化、学习过程标准化、可视化、学习态度端正化的良好习惯,进而保证学生就业成功。
第二,建立严密的实践课行为规范,杜绝不按标准操作、不按程序操作,使学生养成正规的操作习惯。避免发生因操作习惯不标准引起的事故。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在本职工作中扬长避短,稳定就业。
第三,学生在技能考核时要实事求是,拿出自己的真实本领,让主考官给出客观的鉴定结果。使学生在就业岗位得心应手、力所能及,就业稳定。
第四,学生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向其他同事学习,适时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知识水平。杜绝就业之的个人主义、自高自大、不停领导话。要处理好与单位、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
再次。就业单位方面因素。
第一,就业单位要严格按合同约定条款执行所聘人员的工资标准、福利待遇、保险标准、奖惩标准,不已非法手段占有员工的合法所得,保证所聘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就业单位要对所聘人员负责,包括人身安全、个人利益、生活情况、工作情况等方面负责。
第三,按时把企业的信息提供给员工的家长和员工的派出机构。信息要真实反映情况,让员工的家长和员工的派出机构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保证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效果。
最后,学生家长的因素。
第一,家长要在学生培训过程中经常与学校沟通,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影响培训效果,造成培训失败。
第二,家长要在学生就业时与学校沟通为孩子选择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就业顺利。避免由于岗位学则不适应,引起的就业失败。
第三,家长要在学生就业后,定期向学校和用人单位查询孩子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经常与孩子保持信息沟通,让孩子安心工作。同时要引导孩子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自力更生、如何艰苦奋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用人单位或学校联系,把异常情况处理在萌芽之中,避免出现重大事故,保持学生就业稳定。
以上四个方面因素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处理的不好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烦恼,也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与人事管理上的重大损失。同时也会给学校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招生影响、事业影响。处理得好学生、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得到了经济效益。学校得到社会认可,社会地位,人们的认可,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篇:成都铁路局高职毕业生就业补充协议
高职毕业生就业补充协议
甲方(用人单位):成都铁路局乙方(毕业生本人):
为规范双方行为,经双方协商一致,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基础上,自愿达成如下补充协议:
1、甲方只录用全日制统招的高职(专科)毕业生,如乙方不属于录用范围的毕业生,双方所签《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无效。
2.乙方因个人原因不能按期取得毕业证书,甲方有权拒绝乙方报到,双方所签《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高职毕业生就业补充协议》无效。
3.乙方毕业后须按甲方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报到,若超过报到截止日期且又未向甲方说明原因并取得谅解的,甲方有权拒绝乙方报到,双方所签《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高职毕业生就业补充协议》无效。
4.乙方报到时须参加甲方统一安排的就业前体检,若乙方患有精神病、身体残疾等职业禁忌症,或听力及辨色力不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低于5.0以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应相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的,甲方有权拒绝乙方报到,双方所签《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高职毕业生就业补充协议》无效。
5.甲方根据岗位需求及乙方所学专业安排乙方工作岗位,乙方应无条件服从安排。
6.高职毕业生实行定期服务制度,服务期为5年(包括培训期、试用期),乙方到甲方所属用人单位报到后,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首次合同期为5年。
7.乙方主动提出解除《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伍仟元,因“专升本”而无法履行协议的可凭录取通知书办理解约手续,无须支付违约金。
8.甲乙双方所签订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及《高职生就业补充协议》(一式二份)将作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9.其他事项:
乙方完成专业培养后,需持原高职(专科)院校颁发的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以及西华大学安德校区颁发的《专业进修合格证书》,方能到甲方报到。
甲方(用人单位)代表:乙方(毕业生本人):
年月日年月日
第四篇: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同学:
你好,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财经类高职学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为了更好的了解财经类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及问题,及在同学们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次调查。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和配合,本问卷不对外公开,请如实填写。
调查内容: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
2、考取大学前你来自()
A 城市B 乡镇C农村
3、到目前你是否找到工作了?()
A 是B 否
4、到目前为止你签约了吗?()
A 是B 否
5、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如何找到的?()
A 学校推荐B 参加人才交流市场C 依靠关系
D 自己创业E 网络求职F 媒体招聘G 其它(请写明)
6、你找到第一份工作花费多少时间?()
A 毕业前B 一个月内C 三个月内
D 三至六个月E半年至一年F一年以上
G 其它(请写明)
7、你目前从事工作的单位性质()
A 固有大型企业B 国有中小型企业
C 小事业单位D 国家机关
E 私营民营企业F 自己创的企业
G 外资企业H 其它(请写明)
8、你对就业政策、形式的了解程度()
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不大了解D 完全不了解
9、就业时,你比较看重哪些人的意见?()
A自己B父母C老师D同学E 亲戚朋友F其它(请写明)
10、作为财经类高职大学生,你觉得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A 公司规模或名气B 专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
C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学校有良好的声誉
E 其它(请写明)
11、求职过程中与其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你认为自己的学校有什么优势?()
A 专业符合社会需求,易就业B 专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多
C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学校有良好的声誉
E 其它(请写明)
12、你认为财经类高职大学生在就业中有什么优势()
A 社会需求多,易就业B 薪酬高
C 个人发展空间好D 其它(请写明)
13、你能接受的月收入水平是多少?()
A 500-800B 800-1000C 1000-1500
D 1500-2000E 2000-2500F 2500元以上
14、面试时你的主要困难是哪些?()
A 缺少面试技巧,心理紧张B 专业知识能力差
C 语言表达能力差D 计算机,外语水平欠缺
E 知识面狭窄F 其它(请写明)
15、如果找到的单位不理想,你会怎么办?()
A 先就业,再跳槽B 不就业,自谋职业
C 毁约,再找其它单位D 其它(请写明)
16、你是否参加专升本?()
A 是B 否
17、你专升本的主要原因()
A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B 找不到就业单位,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C 受家人影响D 其它(请写明)
18、你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是()
A 很满意B 较满意C 不太满意D 很不满意
19、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你的就业中的作用有多大?()
A 很大B 一般C 很小
D 根本没有E 其它(请写明)
20、你最希望学校加强哪类服务?()
A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B 就业心理咨询
C 就业政策、形势分析D 就业信息发布
E 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
F 组织校园供需见面会E 其它(请写明)
21、经过择业,你认为自己最需要加强哪些课程的学习?()
A 公共课(英语、计算机)B 通识类课程(文学、历史、管理等)
C 应用技能课(财经课程及模拟实验、相关财经法规课程等)
D 专业理论课E 其它(请写明)
22、就业中,你的主要烦恼有哪些?()
A 新学专业社会需求太少 B 用人单位学历要求太高
C就业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D 就业信念缺乏E专业不对口
23、到目前,求职中你已经寄发或递送了多少份简历?()
A 5份以下B 5-10份C 10-20份
D 20-30E 30份以上
24、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参加了多少场人才招聘会?()
A 3场以下B 3-5场C 5-8场D 8场以上
25、您为择业大概花了多少钱?(包括路费、资料打印份、服装费等)(A 100元以下B 100-300C 300-600
D 600-1000元E 1000-1500
F 1500-2000G 2000元
26、你认为周围其他同学的就业状况如何?()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
D 差E 很差F 其它(请写明)
27、你认为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同层次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其就业情况(A 不如普通高校毕业B 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差别不大
C 有自身优势,不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差D 其它(请写明)
28、你对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的看法()
A越来越差B 一般
C 较好D前途一片光明
E 其它(请写明)
29、你认为目前财经就业形势如何?()
A 相当严峻、就业难B 还好、就业不算难
C 好,就业容易D 不清楚
E 其它(请写明)
30、你有过创业吗?()
A 有B没想过
31、在就业中你的选择情况是()
A 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挑选B 有很大挑选余地,选择用人单位
C 其它(请写明)
问题调查结束,再次向各位毕业生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五篇: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几率
华电就业
在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数月,通过与用人单位高层招聘人员的接触,同时亲自参加多场宣讲会、现场招聘会,大型双选会,通过宣讲会和招聘会上的所见所闻,加上平日里与就业指导中心各位经验丰富的领导和老师的交流,对毕业生找工作有一些初浅的体会,整理成文,希望对毕业生找工作能有所帮助。
毕业生:再大的诚意也不为过
正如某招聘主管所言,求职有诚意,求职就成功了一半。他眼中的诚意是对自己求职意向的坚定。在招聘的过程中,如果应聘者犹豫不决,在他这里就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个机会。(因此,即便你犹豫,也请表现坚定)。在与其他单位交流过程中,我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诚意”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于是我总结了各单位口中诚意的几个方面,并附以事例以做说明。
一、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是作为毕业生体现诚意最关键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学习成绩。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同样也是对未来工作期许的“诚意”体现。广东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健生副主任在谈到筛选简历的关注点时谈到,毫无疑问,学习成绩是广东电网在筛选简历时最看重的因素。而所有单位都无一例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三之列。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是否担任学校、社团、班级干部,是否拥有特长,是否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也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注重的因素,这些也同样是学生体现诚意的众多方式。这些诚意的体现需要毕业生在四年里一点点的积累,绝非一时的技巧可以改进。
二、求职资料
国电华北电力公司在招聘时,人才资源部的一位主任在看一份简历后,只用了不到五秒针便就将这简历放入了非候选名单之列,后来跟他交流,他说道:有时候看简历看得是一份诚意,这个学生的求职材料只有两页纸,没贴照片,并且没有附带成绩单,说明他压根就没有想进我们公司,充其量只是来试试手。后来经过我的观察,带一两张纸作为自己的求职资
料的学生大有人在,康老师笑称这是“一表人才”找工作,事实也证明,“一表人才”求职的人,成功率极低。通过与单位的交流,他们希望看到的求职资料应该包括封面、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推荐表、个人简历、自荐信、学习成绩单和在校学习期间所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以及资格证书的复印件。还有两点是毕业生比较容易遗忘,一个是要贴一张看起来比较精神的照片,虽然我们谈论不可以貌取人,但不可否认,用人单位招聘时会考虑到形象问题。我接触到的某些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甚至会从“面相学”上做一些考量。第二个是在注明专业的时候,应该注明所学专业的课程和专业方向,有一些职位的要求的专业,但是也有其他专业的课程学习可以符合招聘岗位的要求,专业方向也是为了便于招聘单位参考。
三、简历制作
1、简历应更具针对性。毕业生要根据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需求来突出重点,比如科研岗位,简历中应重点强调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文章;营销岗位,则可以突出自己的沟通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参与组织的活动,其间展现的沟通协调能力,总之,招聘单位的招聘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简历就向企业展现自己这些方面的素质,以便最快的时间抓住招聘主管的眼球。
2、简历要懂得杨长避短。简历上的叙述信息一定要真实,但可以扬长避短,毕业生某些不具备优势、甚至会拖后脚的非关键项目可以不出现在简历上。同样是水利八局的一个事例,当时有一名学生打电话给我说,他们专业其他二名学生都得到了面试的机会,他的成绩、表现各方面都不比他们差,为什么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因为他也是湖南人,特别想回湖南的公司,通过我跟臧部长的推荐和交流,最终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在面试中,他也的确表现非常优秀,最终应聘成功。最后臧部长跟我说,这孩子是不错,当初没有选他入面试的原因在于他的身高,他在简历上注明身高是161cm,他直接过滤了他的简历,简历应该重点突出自己的优势,如果是劣势,可以在简历上避开这个项目,避免因为此类非关键因素失去一份心仪工作。
3、简历要注意招聘单位的特殊要求。有时候单位在公布招聘职位的时候,为了了解毕业生的一些信息,会附带要求下载单位自己制作的表格,比如说上海中电投公司,在他们宣
传结束后,单位收取的简历当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份的学生没有下载事先规定的表格。当时人力资源主任表示:“现在招聘单位多,招聘期间学生也比较急躁,甚至没有静下心来看完整个的招聘信息”。而这些无疑也会给单位留下诚意不够的印象。
4、携带资料应更加齐全。毕业生应聘除了携带规范的求职资料,还应该携带成绩单、证书原件以供招聘单位查阅,细心的同学还应该带一只笔,有可能需要现场填写一些表格甚至填表,填表格的时候也有细节需要注意,有的学生会忘记填日期、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负责任的表现。除了简历,什么都不拿就来应聘,或者带的不够齐全的同学,同样会给人留下没有诚意的印象。
四、熟悉企业的情况
毕业生应该对求职的单位有所了解,特别是自己有意向的单位要事先进行较为详细地了解,弄清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岗位要求。前来我校招聘的大唐国际某单位人力资源的主管反映有一部分来应聘的学生对单位地址、情况完全不知情,甚至连宣传板上的内容还需要人力资源的主管重复给求职者,这样的行为会被认为是没有诚意的表现,被录用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详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有很多益处,一方面可以避免排队两小时后发现人家宣传版上注明了不招女生的尴尬,也可以防止毕业生到招聘会漫无目的地海投,特别是集团一起过来招聘,投多家单位会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了解企业相关的信息,可以在与招聘人员接触的第一面体现出自己的诚意,给招聘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细节决定成败
在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细节不仅能决定毕业生的一份工作,毕业生个人求职的成败,有些细节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1、求职资料填写需更谨慎。在招聘会的现场,我会偶尔看看同学们的简历,有些简历甚至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诸如:**:汗,政治面貌:清白。当然还有一些细节能让求职者有更大的胜算,比如在大唐国际宁德公司在面试后有个同学还留下来询问情况,当时见人力资源主管携带的东西比较多,这名学生主动帮主管把东西拿回了宾馆,后来主管跟我聊天时,说在路上就已经决定签下这名学生,主管笑谈,虽然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是
这孩子很让人喜欢,而能让人喜欢是件有天赋的事情。
2、保持通迅畅通。在我们通知毕业生面试、甚至是与用人单位签定三方协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无法联系到学生的情况,包括手机关机、手机无法接通、手机没有带在身上甚至手机欠费停机,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联系毕业生,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会因为通迅问题丧失机会。
3、高质量的提问。招聘单位在宣讲会结束之后会设置毕业生提问的环节,人力资源的主管会解答同学们对于公司的疑问,而招聘单位也会特别注意到提问的同学,问题问得好,会给招聘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他们会更喜欢一些了解公司信息、对岗位有所了解的同学,提高也能表达诚意的问题,比如:“我对贵公司某职位关注已久,您能方便谈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吗?”。同样,有些问题不太适宜毕业生,一方面是不要问太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不要问太大的,与自己目前阶段完全不相关的问题,比如有同学说,“听说贵公司资产重组了,对公司有些什么影响?”或者给公司开药单:“我觉得贵公司在某某方面做的并不尽如人意,应当如何”或者给公司建议:“我觉得按行业标准来说,贵公司的薪金待遇应该有所提高”等等,还有就是在签定三方协议的时候同学会询问关于薪金、保险各方面的问题,是完全可以接受,但是也有同学会问傻问题,比如有一个在最后在填三方协议的同学问单位,“您单位的协议是签三年吗?”单位予以肯定,此同学询问:“那我能签二年吗?”这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单位取消与跟此同学签约,单位主管后来坦言,“即便他二年后离开,我也没有任何办法,但是他现在就流露他的心思,我们不愿意把他花两年时间培养出来后,换来的不是他为公司做贡献,而是成为他的跳板。”
4、着装仪表和等候态度。在学生求职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学生的着装仪表和面试前等候的态度。人力资源部的部长们在招聘的时候会认可西装革领的毕业生,他们会认为他的态度端正、认真。面试前等候的态度,指的是求职时所做的各种小动作和流露出的不耐烦情绪。这是一个我从湖南威胜集团人力资源部人员于北京某大学招聘时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力资源部的主任在门口无意中听到两个男生在聊天,一个称今天来的人不是很多,另一个称,当然,这是威胜集团,你以为是微软啊?虽然后来这两名同学均认可公司的薪金待
遇,该人力资源部主任也觉得他们的专业、成绩各方面都符合岗位需求,但是最后找理由婉转谢绝了那两名同学。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不加注意,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求职,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1、及时回复单位。有的同学会在考虑之后选择不去该用人单位,但是会亲自跟用人单位说明情况,并感谢单位的赏识,这样也能博得单位的赞扬,但同样有学生选择一味回避单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与我们学校的某学生达成一致意见,签定三方协议,有学生会在取三方协议的过程中改变心意,但是并不通知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不会跟用人单位说明情况,久等不来,打电话不接,需要老师通过多种途径来确认。另一种情况刘健生副主任提过,前期已与企业达成签约意向的同学,不接用人单位电话,打第二次会关机,发短信不回,同样不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这不单会影响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还降低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信心,同样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信誉和名声,影响学校整体层面的就业工作。
2、“试手”同学过多。在招聘会现场,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单纯为了增加自己的面试经验,同学们将这种行为俗称为“试手”,有很多同学试手的单位甚至属于自己“瞧不起”的单位,试手同学过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同学的利益,也影响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信心。有某单位来我校招聘期间,一共决定同我校十五名学生签定三方协议,但最终只有三名同学签约,据我了解,这里面多数同学属于“试试看”,容易让单位产生“无功而返”的心情,不利于增加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认可度。
当今的年轻人有梦想不容易,预祝大家先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