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19-05-13 02:0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篇: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专科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被锐器伤后的心理反应,以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50名专科实习护士。结果 专科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被锐器伤后一周的SAS评分为41.20±7.47,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实习护生被锐器伤后出现明显焦虑,应加强对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心理教育干预,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程度,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 锐器伤;实习护士; 焦虑;对策

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存在较大的职业伤害危险。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1-3],护理人员面临着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和心理社会的多重伤害危险。有报道显示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国外为52%,而我国为63.4%~64.5%[4]。大量研究也表明,护士是发生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主要感染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5]。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的55倍,高于HCV的38倍。医务人员HBV的感染的普通老百姓的5~6倍[6]。美国疾控中心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义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实习护士因为经验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对环境不熟悉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等原因,面临着比在职护士更高的职业伤害危险。锐器伤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不容忽视,由于担心患上经血液传播的肝炎、艾滋病等疾病,整天忧心忡忡、影响食欲、睡眠和工作。因此,为了解实习护士被锐器伤后的心理焦虑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学专业的50名专科实习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以便减轻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的焦虑程度。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在实习期间发生锐器损伤的专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损伤人员来自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上饶分院、九江分院、新余分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共五所学院的49位专科实习生。均已在临床实习10个月,即将完成所有科室实习计划及任务。年龄20~23岁,男性17 名,女性33名,平均年龄为21.31±1.04岁,1

男女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50名专科实习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锐器伤意外后的心理焦虑情况。主要是被锐器伤后1周的SAS评分,内容包括“紧张、着急、害怕、烦躁、惊恐、头痛、苦恼、乏力、恶梦”等20项指标。每人1份,共计50份,回收49份,回收率98%。

1.3 统计学方法将测评所得的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性描述、t检验等。结果

2.1 男女实习生锐器伤后SAS评分比较

表1 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x±s)

组别 男实习生

n=17

SAS评分 43.52±7.07 女实习生 n=32 9.96±7.48 0.09 0.7>0.05 F P

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实习生SAS值的比较F=0.09,P=0.7>0.05,故认为男女两组总体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 实习护士与被锐器伤后SAS评分国内常模比较

表2 专科实习护士被锐器伤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x±s)

伤后时间 专科实习护士

n=49

一周 41.20±7.47 29.78±10.07 10.71 0.01 国内常模 t P

从表2看出,专科实习护士被锐器后SAS评分和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说明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的焦虑程度有所上升。讨论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可达到1000万人。中国是HBV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8%~20%,HCV的感染率也在不断上升。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罪魁祸首是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发生锐器伤后经血液、体液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职业性传染病的危险性极大。据报道,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刺伤或锐器伤后相应病原感染分别为6%~30%、1.2%~10%、0.3%[7]。对此大多数实习护士感到害怕,在受伤后容易引起焦虑。表2示,专科实习护士被锐器后SAS评分和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说明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的焦虑程度有所上升。一是因为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操作不熟练及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实习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机率会相对增大;二是工作需要实习护士常未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病人的处治和抢救,其中也包括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病人,最重要的是目前治疗这些疾病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旦感染,难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等。所以,锐器伤对实习护士造成的心理危害不容忽视。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发生锐器伤的实习护士的心理状况,重视锐器伤潜在的严重危害性,给受伤的实习护士必要的关心及指导。

3.1做好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率。

3.1.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实习护士不安全行为

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工作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实习护士及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其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如套回针帽、分离针头等,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1.2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及实习生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

3.1.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3.1.4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医院应成立锐器伤管理委员会,负责护生安全工作技术、方法的专门培训,制定预防锐器伤指南,指导实习护士做好锐器伤防护工作,修订有利于保护实习护士及环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并组织实施、改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方法,建立锐器伤报告管理制度及完善检测系统,及时处理锐器伤,以减轻其的危害。病区护士长应对护生日常防护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实习护士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及人力资源,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3.2做好心理教育及疏导工作,减轻实习护士心理焦虑程度。

3.2.1 学校应重视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以及心理学教育

虽然学校对实习生进行过一定的职业伤害防护指导,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教育效果并不好。学生在校期间以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重点是如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却忽视了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心理教育。因此建议职业防护课程应尽早开设,让在校护生能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讲述护理基础操作时应尽量结合职业防护讲述。同时也应开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在校护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个了解,重点讲解自我调试方法,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个系统的了解,以便日后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自我发现自我疏导。

3.2.2 临床带教老师应提高锐器伤防护的带教意识以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临床教育是职业防护持续教育的关键时期,而临床带教老师是学生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巩固和发展的启蒙老师。带教老师应在护生进入临床后根据各科操作特点,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流程及习惯,在发现学生操作不熟练或错误之时应给予相应的指导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如发现实习护士发生锐器损伤,应主动关心,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了解其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锐器损伤后一个星期,实习护士多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应多开导关心她们,让其了解只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不是想象的可怕。同时上报医院有关部门,及时给予心理咨询。

四 小结

护理实习生是护理临床工作的新生力量,是护理事业的未来。临床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锐器伤。我们应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防护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减轻锐器伤对护理实习生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危害,让护理实习生从刚接触临床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促进人们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凌岚,陈平,何江龙,等.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7(23):1.2.曹艳冰,戴红霞,朱文娟.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3.毛宠珍,邵翠颍,翁国勤.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护[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4.谢红珍,聂军,白杨,等.医院间护士锐器伤分布差异的多因素研究.护理研究,2004,18:8.5.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2-424.6.周益秋.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6(18):34.7.杨淑玲。经血传播疾病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5-18.8.郭美宜.实习护生医疗锐器伤教育现状分析[J].现代护理, 2007,13(21): 1988~1989.9.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10.王海燕,胡艳,赵君健.实习护生针刺伤及伤后心理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 237-238.11.沈燕,王珏.护生自我防护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上海护理,2007(7):1.12.高国贞,刘桂卿,倪娟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6(18):1672-1674.13.刘红玲.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04, 33(12):1100-1101.作者简介

张玲(1973—),女,江西省高安市,主管护师,本科,护士长,主要从事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

详细通讯地址: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张玲邮编: 330800

第二篇: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损伤情况调查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损伤情况调查与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手术室锐器损伤的防范措施。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损伤情况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年限1年以上的护士均发生过锐器损伤,32名有效调查护理人员中共发生锐器损伤事件106次,人均发生率3.3次,锐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术中配合50例次(47.2%),术后清洗17例次(16.0%),其他情况39例次(36.8%)等。

结论:锐器损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较大,应加强防范措施,预防锐器损伤事件的发生,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手术室锐器损伤调查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87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1-02

锐器致伤是最常发生也是最容易导致职业暴露的一种不良事件。部分锐器损伤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乙肝、梅毒及艾滋病等职业暴露事件[1]。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进行调查,以了解锐器致伤发生率及致伤原因,为临床防范锐器伤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我院3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工作期间包括术中配合、术后器械清洗及其他情况下的锐器致伤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份。32名护理人员中位年龄33岁(21~54)岁;大学本科学历11人,大专17人,中专4人;护士12人,护师12人,主管护师8人。

1.2调查方法。采用锐器损伤调查表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锐器致伤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职称、参加工作时间、是否发生过锐器伤、损伤部位、锐器种类、致伤环节、致伤大致时间、伤后是否进行上报、是否发生血源性感染等职业暴露、伤口处理方式等。调查表由1名护士统一发放,并统一收回。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为91.4%。32名有效调查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共发生锐器致伤事件106次,人均发生率为3.3次。

2.2损伤原因。锐器损伤原因主要为术中配合50例次(47.2%),术后清洗17例次(16.0%),其他情况39例次(36.8%)。具体损伤情况及原因2.3术中致伤与手术类型关系。手术配合过程中锐器致伤共发生50例次,其中,骨科手术17例次,神经外科3例次,普通外科11例次,泌尿外科9例次,妇产科6例次,其他4例次。

3讨论

3.1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风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年医护人员发生针刺等锐器损伤事件高达上百万例次,部分医护人员因锐器损伤而感染如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2]。锐器致伤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十分常见,也是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之一[3]。手术室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空针、手术刀、剪刀等锐利性医疗器械,最容易遭受锐器致伤事件。

3.2锐器损伤原因。本研究中,3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共发生锐器致伤事件106次,人均发生率为3.3次,几乎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100%发生过锐器致伤事件。结果提示,锐器致伤在手术室护士中十分普遍。提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日常工作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分析锐器损伤原因,术中配合50例次(47.2%),术后清洗17例次(16.0%),其他情况39例次(36.8%)。由此可见,术中手术配合是锐器致伤的最主要原因。

3.3锐器损伤防范措施。如何防范术中锐器损伤是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的关键。手术护士术中配合应谨慎操作,严格按护理操作规范流程进行手术配合,避免锐器损伤。同时,手术医师手术过程中应避免不恰当的危险动作,切实降低术中锐器致伤风险。研究结果提示,骨科手术术中锐器致伤的发生率最高(34%)。分析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中使用锐利器械较多有关。因此,与骨科医生术中配合时,应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术中配合应小心谨慎,避免锐器损伤。

综上所述,日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等可能导致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较高,且护理人员对锐器致伤事件的危害认识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宣教工作[4],切实降低锐器损伤致职业暴露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谢红珍,聂军,白杨,等.医院间护士锐器分布差异的多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8,8(1A):9

[2]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6,37(8):633-634

[3]侯美凤,江利秋,陈云超.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原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6-167

[4]金美娟.乔美珍,吴琛,等.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50-1751

第三篇:实习护士怎样预防锐器伤

www.xiexiebang.com

实习护士怎样预防锐器伤

刚进入临床实习,要学会做好自我防护。锐器伤包括针刺伤、玻璃割伤以及刀割伤等,是引起临床护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护士,有时也是会被针扎伤,还会被刀片划伤的。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锐器伤?

第一招:单手复帽

第二招:巧用锐器盒

第三招:那些你不知道的注射器

(一)第四招:那些你不知道的注射器

(二)www.xiexiebang.com

第五招:玻璃安瓿的正确折断方式

第六招:采血针的正确打开方式(请一定使用持针器)

第七招:如何顺利取下手术刀片

www.xiexiebang.com

第八招:手术残局如何收拾

锐器伤的危害很可怕!但是,预防也可以很简单!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的同时请照顾好自己,避免被这些救人治病的锐器伤害。

第四篇:医务人员锐器伤防范与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范与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

2010-11-29 10:08:54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推荐

作者:韦美爱,胡素英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 53 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和职业暴露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45% 的锐器伤与职业暴露发生在护士,发生 原因前三位是输液注射结束拔针时、手术和抢救病人时、在处理医用废弃物时。锐器伤和职业暴

露后均进行紧急和进一步处理,追踪半年,未发现感染个案。结论

增强职工职业暴露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发生损伤和暴露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感染。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暴露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损害,常导致医务人员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我国

是肝炎的高发区,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由于医院特定的工作 性质,使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国家卫生部 2004 年 4 月发布了《医务人员艾滋

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和护理工作中预防 HIV 感

染的警惕性,同时对具有暴露危险的医务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防范意识和了解防范措施。

医院职工对职业危害越来越关注,笔者就我院 53 例锐器伤和职业暴露调查追踪结果作如下报告。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 年 1 月~ 2007 年 6 月医院在岗职工,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保洁 员、行政后勤人员等。

1.2 调查方法

医院职工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后填写医院设计的《锐器伤与职业暴露登记 表》,登记表内容包括暴露者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工作类别、工作年限等,以及暴露情况,如暴露原因、方式、利器类别、损伤程度、处理方法等。

1.3 统计方法

计算构成比。结果

2006 年 1 月~ 2007 年 6 月共收到锐器伤和职业暴露报告 53 例,其中锐器伤 46 例,7 例为

黏膜暴露。

2.1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

见表 1。表 1 53 例锐器伤与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

2.2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人员工作年限

见表 2。

2.3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原因

见表 3。

2.4 刺伤锐器种类 依次为输液头皮针 20 例

(43.48%),注射针 14 例

(30.43%),血糖仪针头 4 例

(8.70%),缝合针 3 例

(6.52%),手术刀片 3 例

(6.52%),玻璃划伤 2 例

(4.35%)。

2.5 锐器污染情况

HBV 阳性 14 例,HIV 初筛阳性 8 例(最后确诊阳性 1 例),HCV 阳性 2 例,HCV 阳性合并梅毒 2 例,未发现血源性传染病 17 例,未做检查 10 例。

2.6 处理后追踪观察结果

例锐器伤和职业暴露患者受伤后 1 周、3 个月、6 个月追踪检查

乙肝两对半、血检五项,均为阴性。表 2 53 例锐器伤与职业暴露人员工作年限表 3 53 例锐器伤

与职业暴露原因原因分析

3.1 医生和护士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护士是发生针刺及感染经血源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 群体 [1]。本次调查发现护士是医院锐器伤最多的工种,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这与锐器接 触率有关,护士承担各种注射、整理利器等工作。其次是医生,在医院,医生和护士是维持医院

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职业暴露的主要群体,管理部门在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学习标准 预防知识、监测职业暴露人群时,应重点关注医生和护士。

锐器伤高发生率在低年资职工,发生 的原因与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有关。

3.2 针刺和锐器伤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

职业暴露包括经皮损伤暴露和黏膜接触暴露

两种,其中又以经皮损伤暴露为多。本次调查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中,皮肤、黏膜接触暴 露 7 例,针刺和锐器伤 46 例。这一结果与国内针刺伤发生率报道 [2] 一致。表 3 显示,医护人员

发生职业暴露时正在执行的操作多与针头和锐器有关,大多是在工作中不慎被针头、刀片、玻璃

等锐器刺伤。其原因除工作忙、不小心、操作不规范外,还与处理锐器环节不合理、不使用防护

设备有关。因此,如何科学地调配和应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医院相关领导的重视和介入是关键。

3.3 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协

本次调查锐器污染情况发现,超过一半确 定为含传染病人血液、体液,有些患者出于保护自已的隐私权而拒绝检测,无法确认其感染状况,难以采取针对的预防治疗措施,对暴露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本次调查追踪观察结果 53 例暴

露者目前暂未发现被感染现象,但有些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潜伏期数年,对发生暴露者的心理影响 有时是长期的,甚至影响到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及时给予关心和心理疏导,承

担相关的治疗检查费用,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范

4.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职业暴露的防护关键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目

前,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个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3],不同层次 的医务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因此教育培训应具有针对性。

4.2 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锐器伤的重要环节 锐器伤虽然不可完全避免,但有 62% ~ 80% 是

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预防的 [4]。推广 “

标准预防 ”,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 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遵守安全操作和指引。科

室应备足防护用品,包括眼罩、口罩、手套、隔离衣等,操作时做好防护。

4.3 暴露后处理

所有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均按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 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中的职业暴露处理措施进行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

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果有伤口,在伤口四周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然后再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再以 75% 酒精或 0.5% 碘伏消毒创面。伤口紧急处理后,再根据病

人感染情况及伤者自身机体免疫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对于受 HBV 污染的锐器伤者,接

受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被 HIV 污染针头刺伤者,应及时向 HIV 职业暴露安全药品 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必要性方案。

4.4 加强针器废弃物处理及丢弃过程的管理

锐器伤多发生在操作后的整理用物和处理使用 过的针头的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的针头尚未放入针器收集盒时、回套针帽等,为避免针刺伤的发 生,护士在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及时放入密闭式的锐器收集器,严禁回套 针帽操作,强制性要求使用锐器收集盒。

尽管防护用品及锐器箱等是成本性支出耗材,但使用这

些产品可增加安全性,科室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与发生 1 例导致血源性感染疾病职业暴露所致的

人力财力损失相比,使用安全产品的花费要少得多。

4.5 建立预防体系

常规对新职工进行上岗前体检,并做好疫苗接种。在职职工定期体检,除 HBsAg 阳性及抗-HBs 阳性外,其他医务人员按计划进行常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高员工的

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

4.6 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管理体制

医院根据相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锐器伤和职业 暴露的报告、处理、跟踪及反馈制度,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职业暴露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发生

锐器伤后应立即做紧急处理,填写锐器伤登记表,报告感染管理科,查找病人资料和尽可能收集 病人血液标本并检测,根据锐器种类、污染状况、受伤程度以及伤者自身免疫状况等进行针对性 的预防治疗并追踪观察至少 6 个月,锐器伤档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管理。

第五篇: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精选)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1、锐器伤的预防

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锐器伤的预防:

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禁将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2、锐器伤应急处理

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 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樃,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

① 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② 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Ab、肝功能。

③ 暴露源为HIVAb(+)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IVAb(-),经进专家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1年: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查。

3、上报流程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min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h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h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情况、暴露源情况、现场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等。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由护士长组织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3份,科室、感染管理科、上级部门(医务科或护理部)各留1份备案。

下载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科实习护士锐器伤后焦虑程度的调查与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