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邓小平理论解析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范文模版]
运用邓小平理论解析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上持续了30多年的紧张局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关系出现了趋于缓和的迹象,各国都把经济发展问题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同时也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尽管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邓小平准确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并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的问题,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观点,因此,只有把握时代的主题,才能深刻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挫折和教训。邓小平对这些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形成新的理论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的实践中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他们所走过的兴衰成败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借鉴。邓小平正是通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借鉴和总结,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实践,它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又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新课题。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理论,丰富的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极大增强的60年。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手无寸铁”、“羊肠小道”、“人背马驮”„„但是,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民族地区就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GDP已达到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7.4倍,比1952年增长了92.5倍。南昆铁路、南疆铁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新。新疆从没有一寸铁路到铁路营运里程达3000多公里,从没有一家像样的工矿企业到先后建成了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克拉玛依油田等一批大型企业。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3万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今天的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农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国内外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成果丰硕的60年。过去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
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已达72711所,在校学生3450.3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35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886倍,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7.14%。民族地区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普遍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挖掘和整理。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超过85%和90%。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已拥有卫生机构达4.7万个、床位45.8万个、卫生技术人员57.9万人,均比1978年增长了近1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地方病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这60年,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60年。从大面积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在新疆,昔日牛拉犁,今日现代农机具飞奔田野;昔日牧民逐草而居,今日在定居点里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新生活。
这60年,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60年。“同心掬得满庭芳”。60年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扎实推进,法制化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于千家万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国务院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56个民族的4000多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回首60年,民族地区经历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巨变。我国民族地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60年的成就辉煌灿烂,6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坚信:只要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阻挡紧密团结的中华各族儿女创造幸福生活的坚定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必将越来越灿烂。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
得的成就 1、2008年8月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参赛运动员 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本届北京奥运会共打破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并破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成为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2、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3、2010年5月1日,我国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4、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在亚运会后举办了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5、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6、2011年11月1日,神州八号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中国从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7、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标志着我国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现代航空母舰,标志着一个强大的海军,也显现了一个国家的海军战略和综合国力。增加中国海军实力,维护了我国领土的安全!8、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飞天的梦想,成功的载人对接任务是建立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是其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的最新展示,同时还将与其日益扩张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相匹配。
9.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11、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12、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13、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14、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西藏有丰富的旅游、矿产、水利等资源,青藏铁路的建成和通车,便利了游客进藏和西藏的资源开发,对于扩大旅游创汇、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意义。
15、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的考察、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全人类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
一、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第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强立法工作,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及时地将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成法律。13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125件法律,对56件法律进行了修改,通过了7件法律解释,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监督工作。13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不断加强。关于法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先后进行了50多次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关于工作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40多个专题工作报告。关于对计划和预算工作的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
第三,不断完善选举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1995年对选举法进行了修改,进一步完善了选举制度。1991年制定了代表法,对各级人大代表的职权、工作方式、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以及对代表的监督等,做了具体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同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建立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制度,在作出重大决议、决定,审议法律草案时,征求有关代表的意见;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不断改进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工作。
第四,进一步完善民主程序,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充分发扬民主,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草案,如合同法、婚姻法修改等草案,在报纸上公布,征求全民的意见。认真总结审议法律案的经验,进一步实行三审制,不断提高审议质量。通过对地方组织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人大的自身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13年来,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和修改了有关法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各项制度。第一,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正式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进行了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居民自治组织,推进依法自我管理的基层民主。第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劳动法、修改了工会法,从劳动者权利方面,对劳动者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权利作了规定。扩大基层民主法律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伟大实践。
三、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时地修改宪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93年和1999年两次对宪法的部分内容做了修改。主要包括:第一,在宪法的序言中,增加规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二,在宪法序言中增加规定“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在宪法序言中增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第四,在宪法第五条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宪法中写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在宪法第六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制订关于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法律规范”。近10多年来,我国在民商和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五、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宏伟目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现在,我国已经有现行法律200多件,国务院制定通过的现行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8000多件。从总体上看,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六、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取得新的进展。
13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三个在全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三个普法教育的五年规划。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学习法律,中央政治局先后举办了12次法制讲座。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建立了法制讲座制度,近5年来,已经举办了28次法制讲座。有8亿多人民群众接受了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普法教育,人民群众增强了遵守法律的自觉性,提高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是: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是历史形成的,是全国各族人民所公认的,并且明确地载入了我国宪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对国家事务的主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成为人人都要遵守的法律和国家意志。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责,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实现对国
家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第二,坚定不移地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是一致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根本着眼点是为了保证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联系人民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同发展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以法治为保障,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治国理政的法治水平。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征程中,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与时俱进,再接再厉,做好立法、监督、执法、司法等各项工作,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顾昂然同志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
第四篇:我国行业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前景
我国模板行业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前景
我国模板、脚手架的技术进步和在建筑施工中起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模板行业从无到有得到较大发展;模板、脚手架的品种规格不断完善;模板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模板行业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模板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全国建筑施工用各种钢模板、各类钢脚手架和钢跳板、钢支撑、钢横梁等的用钢量达到3260多万吨,木胶合板模板使用量达到1200多万m3,竹胶合板模板的使用量达到400多万m3。2007年我国各种模板的年产量总计约达8亿㎡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模板生产大国。
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建筑市场也十分巨大,给我国模板行业提供了巨大商机,促进了我国模板行业的发展。我国模板行业为保护森林资源和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做出了巨大的成就。1 我国模板行业取得的成就
1.1模架企业的数量和产量不断增加
70年代初,我国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施工用模板以木模板为主。80年代初,各种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现浇混凝土结构猛增。由于我国木材资源十分贫乏,在“以钢代木”方针的推动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组合钢模板先进施工技术,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木材,钢模板使用量曾达到1亿多㎡,推广应用面曾达到75%以上,钢模板生产厂曾达到1000多家,钢模板租赁企业曾达到13000多家,年节约代用木材约1500万m3,取得了重大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又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兴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铁路等飞速发展,对模板、脚手架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模架体系,同时也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当前,我国以组合钢模板为主的格局已经打破,已逐步转变为多种模板并存的格局,组合钢模板的应用量正在下降,新型模板的发展速度很快。全钢大模板是1996年后得到大量推广应用,现有全钢大模板厂150多家,年产量达到460万㎡。竹胶合板模板是90年代末得到大量推广应用,现有竹胶合板模板厂500多家,年产量达到270万m3。木胶合板模板是1997年开始大量进入国内建筑市场,并得到迅猛发展,现有木胶合板模板厂600多家,年产量达到997万m3。桥梁模板是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现有桥梁模板厂180多家,年产量达到800多万㎡。
60年代以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其使用量占60%以上,是当前使用量最多的一种脚手架。但是这种脚手架的最大弱点是安全性较差,施工工效低、材料消耗量大。目前,全国脚手架钢管约有1000万吨以上,其中劣质的、超期使用的和不合格的钢管占80%以上,扣件总量约有10~12亿个,其中90%左右为不合格品,如此量大面广的不合格钢管和扣件,已成为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
8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多种型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是新型脚手架中推广应用最多的一种脚手架,在许多重大工程中大量应用。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企业引进和开发了多种插销式脚手架,由于这些新型脚手架是国际主流脚手架,具有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省材料,在国内一些重大工程已得到大量应用。目前,国内有专业脚手架生产企业200余家。
1.2模架的品种和规格不断完善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模板材料向多样化和轻型化发展,模板使用向多功能和大面积发展。80年代,我国模板工程以组合钢模板为主,90年代以来,由于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模板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钢模板
除组合钢模板外,已开发了宽幅钢模板,全钢大模板,轻型大钢模,63型钢框钢面模板等。
(2)竹胶合板模板
最早使用的是素面竹席胶合板模板,现已开发了覆膜竹帘竹席胶合板模板,竹片胶合板模板,覆木或覆竹面胶合板模板等。
(3)木胶合板模板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素面木胶合板模板,应提倡使用覆膜木胶合板模板。
(4)钢(铝)框胶合板模板
最早使用的是55型钢框胶合板模板,现已开发了63型钢框胶合板模板,大型钢(铝)框胶合板模板等。
(5)塑料模板
目前,有不少企业开发了各种塑料模板,如硬质增强塑料模板、木塑复合模板、GMT塑料模板、楼板塑料模板和塑料大模板体系等。
随着模板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模板规格正向系列化和体系化发展,出现了不少适用于不同施工工程的模板体系,如组拼式大模板,液压滑动模板,液压爬升模板,台模,筒模,桥梁模板,隧道模板,悬臂模板等。
60年代初,扣件式脚手架在国内得到大量应用,至今仍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脚手架。7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和开发了门式脚手架,方塔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量现代化大型建筑体系的出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已不能适应建筑施工发展的需要,国内一些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了多种新型脚手架,如各类圆盘式脚手架、U耳插接式脚手架,V耳插接式脚手架、方板式脚手架以及各类爬架等。
1.3模架设计和施工技术不断进步
60年代模板工程施工都是由木工进行放大样,施工设计比较简单。70年代以后,随着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一般都是由技术人员用人工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90年代以来,模架施工设计进行了重大改革,设计手段又有了新的飞跃,一些模板公司开发了各种模板设计软件,已有不少模板公司和施工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板施工设计,计算和绘图,不仅速度快,节省人工,而且计算精确,还可节省模板和配件的置备量。
80年代以来,我国模板施工技术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如台模施工方法已开发了立柱式、挂架式、门架式、构架式等多种形式的台模。爬模施工技术是80年代初在上海开始应用,现已从人工爬升发展到液压自动爬升,爬升动力从手动葫芦、电动葫芦发展到特殊大油缸、升降千斤顶,从只能爬升施工外墙发展到内外墙同时爬升施工。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核心筒、大型桥塔等工程。全钢大模板施工技术是70年代北京首先应用,到90年代才大量应用,并从“外挂内浇”施工工艺发展到“外砌内浇”及“内外墙全现浇”施工工艺。电梯井筒模施工技术也发展很快,已开发了各种形式的筒模。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铁路、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桥梁和隧道模板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进步。如桥面箱梁一般采用预制工艺,在高速铁路和公路的桥梁中,已向大体积大吨位的整孔预制箱梁方向发展。在现浇箱梁的施工中,已大量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及挂篮。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架、轻轨、高速铁路和公路桥施工。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已广泛使用模板台车,近几年模板台车不断创新,从平移式发展到穿行式,从边顶拱模板发展到全断面模板。目前模板台车主要有穿行式全断面模板台车、平移式全断面模板台车、针梁模板台车、穿行式马蹄形模板台车、非全圆断面模板台车等。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的隧道施工。
1.4 模架在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费用、劳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工程的技术水平及工业化程度。随着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大批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体系相继建造,其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复杂,施工进度要求快。模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好坏及工程成本。当前,许多现浇混凝土工程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因此,对模板的质量和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80年代以来,推广应用组合钢模板使现场施工面貌起了很大变化,模板的装拆施工由过去木工的锯、刨、钉的传统操作,改为用扳子、锤子等工具的简单操作,现场清洁、整齐,实现了文明施工。采用大模板又使模板装拆施工实现机械化吊装,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和施工速度。采用爬模、滑模工艺的工程一般可减少模板用量60%左右,采用早拆模板技术一般可减少模板用量40~50%。采用新型脚手架不仅施工安全可靠,装拆速度快,而且脚手架用钢量可减少30%以上,装拆工效提高2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显下降,施工现场文明、整洁。新型模架和先进模板施工工艺在各地重点工程和全国大部分示范工程中已大量应用,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我国模板行业发展的建议
2.1积极开发新型模板技术
当前,木胶合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的发展速度很快,与钢模板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散装、散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施工技术落后,费工费料,材料浪费严重,不是新型模板技术。积极开发新型模板是施工技术和模板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应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模板材料的应用研究,研发轻质高强、环保无污染、可再生利用的模板材料;
(2)应根据不同工程需要开发不同种类的模板体系,适应各种建筑结构的要求;
(3)积极开发水平模板体系和水平模板施工方法,大力推广应用早拆模板技术;
(4)提高木(竹)胶合板模板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2.2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
多年来,扣件式脚手架坍塌事故每年发生多起,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新型脚手架是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十大新技术之一,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是解决脚手架施工安全的根本措施。目前应抓好以下工作;
(1)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施工企业采用新型脚手架;
(2)高大空间结构的脚手架应采用新型脚手架,限制使用扣件式脚手架;
(3)对扣件式脚手架的产品质量及使用安全问题,应大力开展整治工作;
2.3大力推进模板工程施工专业化
当前,混凝土工程中已实现了混凝土商品化,钢筋加工安装专业化,模板工程施工专业化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模板工程施工专业化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模架利用率,培养熟练技术队伍,降低施工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等。目前应抓好以下工作;
(1)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尽快设立模板专业承包的企业资质;
(2)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有技术特色的专业模板公司,如桥梁模板公司,隧道模板公司,爬模公司,滑模公司以及各类脚手架公司等;
(3)要提高劳务模板专业公司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适应模板工程较高技术特点的需要。
2.4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
当前,我国模板行业中,大部分扣件式脚手架都不合格,已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的严重隐患,大部分木胶合板模板为素面脲醛胶的胶合板,只能使用3~5次,已成为木材资源浪费最严重的产品。目前应抓好以下工作;
(1)对脚手架和胶合板企业应进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以堵住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源头;
(2)施工和租赁企业必须选购有“产品合格证”厂家的产品,租赁的模架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和检测证书,以堵住不合格产品的流通渠道;
(3)由质量监理部门负责对施工中采用的模架进行质量监督,对不符合质量要求和施工安全的模架,有权责成施工企业停止使用,以确保模架的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五篇:我国“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原因及意义
我国“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原因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涵盖了党中央对“十一五”时期的评估,以及对“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并提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指导方针、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勾画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确立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全面部署了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下,中共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勾勒出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会议指出,“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第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第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第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其发展目标的制定,决定着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水平是否提高,决定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更上一个台阶,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够在2020年总产值翻一番,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此次制定的 “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目前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提出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认真解读并努力实施 “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与时俱进的五年,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大踏步前进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恐怖主义猖獗等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战胜了非典等突发灾难,有效地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归结起来,我国“十一五”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规划刚一开局,“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就开始考验国民经济。此后,通货膨胀以及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就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2008年,近百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依然保持着增长。
二、东中西部共同前进,实现统筹区域发展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东部毫无疑问是领跑者。但是,东部的一花独放换不来全面的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5年来,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春光。5年中,西部大开发加速向前推进。近7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额1万余亿,项目覆盖交通、能源、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加上“十一五”,西部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十一五”区域经济硕果累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一步步在缩小。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
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走在东部的前面。
三、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年里,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攀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就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随着一批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超过4亿、新农合8.3亿,覆盖面超过12亿。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45.5%下降到41.0%。此外,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在扩大,市民居住环境在改变,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走过“十一五”,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于科学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并对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对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统领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总体布局时,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科学发展观都发挥着统领和统帅的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对我们从事各项具体工作有现实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最新发展和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那么,我们在实际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候,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日常工作的时候,必然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了更好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把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18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把邓小平的相关理论称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称、或者明确地称为邓小平理论。这次十七大,把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党的指导理论,统统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些成就,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正如邓小平说过的:“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上的一个长久性的主题,对它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思想,成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一定能够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