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和差异化的深思!!!!
1979年6月,中美建交伊始,美国立即派团来考察中国教育。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有了这样的发现: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才举起右边的一只。中国的孩子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孩子,他们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美国人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勤奋的学生,他们预测20年以后,中国的科技将远远地把美国甩在后面。
在同一年,中国也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他们是这样总结的:美国孩子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孩子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当时中国的代表团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
但是20年转瞬即逝,美国的教育又培养了八十几位诺贝尔获奖得者,并且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双方的预言都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令人深思。下面,我就对这一问题,尝试性地作出解答。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熊丙奇先生撰写的《一个中国“差生”的转变》的案例:
“又是新学期开学,虽然今年教育部确定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但是,还是难掩现实中存在的学生开学不快乐、不幸福。
一个正在加拿大读10年级的学生,向我讲述了三年之前,她在国内读初中时的痛苦经历。那时,她被称为学校的“神话”——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以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每天上学都感觉是煎熬,而回到家里,作业不想做,唯一让她觉得有乐趣的事是,打电脑游戏。
按照通常的说法是,她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以及网瘾。老师多次找家长去谈话,但都找不到办法。她不喜欢数学,可是这是必须学的课程,且学得很难;她不喜欢老师上课从头讲到尾,让大家把手规规矩矩放在桌上,但全班其他同学都听话的这样做;她很喜欢画画,可是学校里没有这样的课,而且,老师告诉她,搞美术的,都是想“曲线高考”……自己想做的不能做,自己不想要的,学校却拼命塞给她,她说,我就像要死了一样,日子过得像鬼一样。“那时,如果有客人到我家里,我会这样盯着她,大家都害怕到我家里。”
初一结束时,父母决定送她出国,这是当初万不得已的办法,而她终于可以离开自己讨厌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也求之不得。而让她父母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年之后,她做出的学习规划竟是今后申请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这是一所在美国名列前茅且享誉全球的著名设计大学,而对此,她觉得有超过九成的把握申请成功。在温哥华,她获得了青少年艺术大赛的第一名,艺术的天赋在三年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施展。
对比国内学校,她说加拿大的学习有四方面不同。一是虽然还是要学数学,但是难度不高,没有没完没了的考试,没有被老师逼迫的感觉,高中只有数学10是必修,数学
11、数学12是选修,不选没关系;二是老师从来不会以成绩来评价学生,更不会打击学生,而是一直对所有学生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她说,老师可能也对她的学习失望,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当着她的面表露出来;三是我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加拿大九年级(对应国内的初三),就有实验性的选修课,学生们可尝试选修,以发现自己适合学什么、做什么,而进入10年级之后,有的学校有多达上100门的选修课程,比如学表演的就有10多门选修课,学音乐的也有10多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都可以作为高中毕业的成绩,她喜欢美术,也就在九、十年级选修了多门课程,感觉是如鱼得水;四是老师的教学和评价很不同,加拿大的课堂,学生们看上去“东倒西歪”的,与国内课堂“井然有序”很不同,美术这样的课,据说在国内,要强调素描,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可加拿大的老师,评价一幅画,就看美不美——技术也只是美的一部分——只要总体感觉很美,就OK。“如果在国内学美术,我也非死不可,我哪受得了那样枯燥的培训?”
根据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申请要求,除了中学成绩之外,还要申请者提供20幅代表作。她在10年级已经画好了一幅,被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个假期,她回到国内,专门去了西藏写生,“在未来两年中,画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画作,我很有信心”。
她的变化,不仅在对学习的态度上,而对整个生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她回忆说出三年前自己“像鬼一样”时,就可看出她已经完全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据她妈妈介绍,这次回到国内,很多熟人都感慨她变成了另一个人,对周围人充满友善,而且,最大的变化是,她在加拿大还准备了礼物,去看原来的初中老师。
2008年她刚到加拿大时,感到终于摆脱了“该死”的环境,心情自由了很多。但语言上的障碍,在加拿大是很明显的。而让她攻破语言关的,却是打电脑游戏,她买了三大叠游戏光盘,从学校回到家里就玩。当时,父母对此也有意见,但看到她回家可以做一点作业,心情比国内舒畅,也就不再干涉。而且,有一位父母熟悉的朋友对她父母说,她其实不是在玩,而是在利用原版游戏,学习英语呢!——就这样,经过半年打游戏,她的英语全部跟上,过了语言关!
“在加拿大,我觉得学习的主动权全部在自己手上,老师只是引导者,而在国内学校,我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是老师要求我们学习、逼着我们学习,不管你感不感兴趣都得学,而且要达到他们给你制订的标准,才是好学生,这样的学习我觉得很累很累。”一个10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环境的学习之后,得到的感想,值得国内学校教育反思。这个女生说,她感谢自己的父母给她换了一个环境,否则她不知道自己今天会是怎样的一幅模样,什么罗德岛设计学院,她可能听还没有听过。是的,她应该算是换环境成功的典型了,从一个国内学校的倒数第一,到梦想着进世界一流的学府,这是很大的转变。但是,能够像她这样换环境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还挣扎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被自己是“差生”,以及为追求学校、老师设定的“成功”而焦虑。
教育部名为“幸福”的开学第一课,要求学生们幸福,可是,幸福是被要求出来的吗?只有孩子们自己感受到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对此,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给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环境了吗?”
以上这个“差生”转变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有何启示呢?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实际上,这个案例的背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文明与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集权社会的以“分数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民主社会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为什么中国教育要通过分数“把孩子搞死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中国长期都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泯灭个性以整体来压倒个体,培养“场
——依附性“的人格,对人的角色期待为“呆长”,而不是“成长”。因此,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有一个显著特点,一定要从束缚人的“躯体”、弱化人的“情感意志”、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尽管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推翻了清王朝,告别了封建社会,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直到现在还依然严重存在,并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在主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阻碍中国成为现代性的国家。
感谢熊丙奇先生用细腻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中国差生”的转变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在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中的遭遇并向我们昭示了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这是一个今天西方教育已普遍实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从宏观上看,当今世界教育主要有两大教育体系:一种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两百年前创建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体系。中国大陆与台湾当今的教育就属于这一体系,与中国从隋代开始传承了近1400年的科举教育的传统是一致的,以培养善于考试的人为目标,学生们被动接受条条框框的道德知识与书本知识的灌输,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解题训练和考试分数作为中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大多只能成为人类历史的配角与现代社会的民工;另一种是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在一百年前创建的“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教育体系。今天发达国家的教育多数属于这一体系,重视“独立生活能力、体育艺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这三大能力的训练,以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为目标,把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快乐、兴趣、爱好、自信、理想、意志力、问题意识、探索方法与动手操作等作为教育的中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成为各种类型的创造性人才。这里,我们还应该了解,赫尔巴特的课程观是以“知识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杜威的课程观是以“能力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以上这位“差生”转变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由“知识中心”的教育体系转变到“能力中心”的教育体系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灵活多样的鼓励人充分自我实现的教育体系,使得该生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在我看来,中国人要走出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怪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温腾水民族”才能真正活出人的“气象”。要不顾一切地倡导唯心主义与个人主义,要把个人主义的儒家心学、道家哲学和禅宗美学与西方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东方文化将吞并西方文化,创造出人类的一种新文明,天人合一的精神将拯救全世界。我生活在旧金山以南50多英里的美国高科技的心脏“硅谷”地区,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十多万华人,他们多数是电子工程师,坦白地承认,华人的素质属于中等,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主要在生产的第一线闷头闷脑地干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人很难在各行各业突颖而出成为领导者?成为最顶级的发明家与设计师?成为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精英呢?大陆的人不行,因为社会制度落后,过早分科,政治代替人文,学理工科的不懂文科与学文科的不懂理工科,教育的内容苍白无力,个人的潜能达不到有效开发,那么台湾人呢?他们也是自由竟争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有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华人多数也是“温腾水个性”也不行,又怎么解释呢?据我观察,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上都缺一种超越功利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缺一种人文修养和一种“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缺少一种我行我素的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这实际上是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方针长久以来不重视体育与美育造成的。中国大陆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从苏联教育那里学来的;台湾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从民国教育那里继承下来的;都把“道德”作为教育的中心,都倡导“以德治国”,这就是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病根。在我看来,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都属于落后的专制文化,是人类的两大糟泊文化,都是崇尚官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反自由、反平等、反博爱的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重视国家价值轻视个人价值,重视群体轻视个体,重视共性轻视个性、重视集团意识轻视自我意识,甚至千方百计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儒家文化以家长制消灭人的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唯物主义与公有制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在这样文化价值观的社会里生活,个体是被动的、渺小的、被捆绑的、人格是萎缩的,沾沾糊糊活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个人象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那样可怜巴巴,这是官本位社会所期待的人格图景,这正好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价值观相反。这就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不重视体育与美育的根本原因,因为体育与美育讲动态之美,讲自我意识,讲超越,讲个性,讲野性,讲高贵,讲独来独往,这种人不好管,不好统治,与官本位的社会格格不入,水火不溶,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好的政治是最大的善,坏的政治是最大的恶,长久以来,中国社会都是坏的政治在起主导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我的教育思想就倡导“美是教育的本质”,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专制社会最后的掘墓人。要用美的崇高来战胜家长制、战胜唯物主义、战胜公有制、战胜红色专制、战胜邪恶、战胜官本位、战胜说假话、战胜潜规则,战胜庸俗,战胜腐败,战胜走后门。。。把它们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美育是本体,美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的教育很重视体育与美育,这是创造性的全部基础,这是自古希腊开始就形成的“博雅教育”的传统。这就是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花在课本上的学习时间大约只有中国学生的一半,而身体的强悍与个性和创造性都远远超过中国学生的根本原因。
人一定要活在自由中,活在自我意识的感觉中,活在自我实现的生命状态中,不自由毋宁死!对教育的定义说来说去,说了两千多年,其实很简单,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人最本质的力量与创造性是根源于自我而发展出来的,没有自我就没有人权,也没有个人的幸福与个人的创造性。所谓人权,其实就是人天生就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要在宪法的主导下,个体要脱离国家、脱离家庭、脱离学校的监护状态,成为有独立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行动能力的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成为自己期待的那种人。只有这样,个人才有自由度与人的尊严,社会才有更大的创造性,人民才有更多的幸福感。这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的真正魅力,也是发达国家真正的成功之道,因而,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吸引力。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办好,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二是有个人主义的教育文化与“美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及美学导向的“课程、教材、教法”体系,三是有多元的办学机制与灵活多样的管理制度和考试方法,四是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课程计划,五是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与自我实现,六是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可供学生们自由选择。而当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和这六个方面的价值观刚好相反,这就是中国教育为什么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越往后走、越往高处走就越来越缺少后劲的根本原因。“境由心造”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请问,未来中国人的“心”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里,在“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里,努力建设个人主义的教育体系与宪政民主的社会制度吧!
2013年9月9日于美国旧金山
第二篇: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
现在大学里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入了大学之后没有了昔日备战高考时的压力,整日过的很轻松,甚至无事可做,或者要么玩网络游戏,要么天天逛街,要么谈谈恋爱,最后都感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很空虚;逃课现象严重,即使上课也不听课看小说,平时整日里玩,到考前一周甚至一天才开始突击背书应付考试,或者连书也不看考试时直接作弊,最后还都拿了高分,而临时所背的内容一考完就忘,四年就这样一直下去,到了大四毕业时混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却感觉四年下来一无所获,什么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
我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在于大学的考评制度。一学期的课业内容评价都决定于一次期末考试的一张卷子,这是大学考评制度的非常不合理之处。在此制度下虽然也有平时成绩,但这都是虚的,要么大家分都差不多,要么就是仅凭几次课下应付的毫无价值的作业来稍微拉开点档次,或者就凭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来定。不过现在有一些重点院校实行这样一种考评制度,就是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很大比重,平时作业都是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这样一来即使期末卷面成绩考满分但平时成绩若不好也可能过不了关。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认为目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现在大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就是毕业论文,而近年来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论文不是学生本人自己创作的,内容东拼西凑,毫无新意,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大学四年都在玩,而到毕业之际临时拼凑一篇论文就能顺利毕业的现象。
总而言之,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一定要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多善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决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思维局限于课本、盲目迷信课本,应该对学术问题多进行探讨,多进行善意的学术批评,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学术的创新与进步。
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教育体制完全不同,整个课程很短,上课需要做的功课也不多,但回家的作业是相当恐怖。每节课最后的投影上面所显示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是一本本书的名字,学生的作业就是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出来,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之后,全班讨论这些书„„在中国,学生们往往在学校呆很长的时间,每天上七八节各种各样的课,但回宿舍后,除了写作业没有什么太多的任务。但在美国的大学,一个学生一天在学校顶多上个两三节课,可是老师在下课时所抛下的一黑板借书单和一篇论文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可不比在学校上一天课少。正是由于大学这种对阅读高水准的要求,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美国人坚信,只要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好,他就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也就可以弥补在其他方面的缺陷。
美国大学没有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师生互相介绍,是每位任课教师第一次上课时约定俗成的习惯,表明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重视,以及学生对整个教学的主导和参与。此外,师生在仪表和衣冠方面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大多教授着装休闲,学生穿着更是随意,穿着拖鞋、背心、短裤、短裙上课者不乏其人;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喝咖啡、茶、果汁等饮料,甚至可能把早餐带到课堂;因故迟到,可直接入座,不必经老师许可;上课时若有疑问,学生可不必举手随时向老师提问,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无需等到老师讲完一节课的内容。课后问题,也可以通过Email向老师请教。
美国大学课堂上普遍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一个老师对应大约20来个学生,和小班教学差不多,课堂氛围比较轻松。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研究主题和一系列子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由3至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各小组就教师布置的问题逐个讨论,每个学生依次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加入任何一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争论,在某些方面向老师提出改进意见,甚至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批判。此外,课堂演示也是常用的教学形式。通常由学生单独或者几个学生一起,按教师的要求就某一专题做准备,或去图书馆找资料或去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上作演示。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资料或真人表演等,分别就该专题作生动、直观的演示。演示完后,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通过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以及学习资源的互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
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是课堂的决定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和中国课堂最大的不同。
对比美国和国内的一些名牌大学课堂,美国的教学总时数大约只相当于国内大学的60%,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己学习上,而不是听课上,也就是说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上课时间。在课外,学生不仅要读书、写文章,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选的课程每学期一般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几次PUBLIC PRESENTATION(主题发言),为了准备这个发言,学生常常要在图书馆查阅很多资料。有些课程在结束时,只要求提交PAPER(论文),学生更需翻阅大量的书籍。有些课程也要求考试,但成绩只占总分数的50%,平时的“发言”或“论文”都是考查内容。准备PAPER、PRESENTATION的过程,恰恰是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老师们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学习、锻炼和提高。
与中国高校课堂教学相比,美国大学课堂教学体现出宽松活跃、丰富多彩的显著特点。中国大学课堂教学气氛严谨肃穆。许多大学定有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如上课及下课前由班长或值周干部叫“起立”,教师鞠躬答礼之后,学生方可端正坐下或离开教室;师生要仪表端庄、衣冠整洁,不得穿拖鞋、背心、超短裙或赤脚上课;师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要文明得体,不得吸烟吃零食;学生要认真听讲,有问题须等教师讲完一节内容之后方可举手示意,经同意后再起立提问;学生因故迟到,须经教师同意后方可入座上课等。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多为“单向传授型”,或曰“讲座型”,即教师站在讲台前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讲做笔记。教师充当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充当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处于受动地位。整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洗耳恭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很少有课堂上的相互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相较而言,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形式则显得丰富多彩。一般多为“双向交流型”,即侧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或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不单充当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不光充当的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美国大学两种典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讨论和演示。
美国大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每节课结束前,教师将下节课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补充材料和讨论问题布置给学生,供学生准备下节课学习讨论。一般先由教师作引言和概述,然后分小组讨论(五、六人一组),教师可加入任何一组。各小组就教师布置的问题逐个讨论,每个学生依次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全班集中,每个小组推举代表陈述本小组的观点,或自由发表意见,或向教师提问。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有时也随堂放录像,然后就录像内容进行讨论。十几个人的小班则不分组,全班围坐成一圈,由教师引导讨论。总之,中国重视教学规范,强调课堂教学秩序与纪律,美国则重视营造自由、宽松、随意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国突出“教”的作用,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处于主导地位,“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关系为单纯主客体关系,而美国则突出“学”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交流,教学关系互为主客体。这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既生动地折射出中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深深地植根于这一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中。因为中国人多,中国年龄两极化正在变大,再加上中国家长长期沉淀下来的传统思想,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还需要时间,并不能着急。如果太急于表面上成果,只会是情况更加糟糕。说说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应试教育并没有错,问题的跟本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的上,填鸭是的教学方式只是灌输,并不是学习,学习是一个动词,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行为,但是我国现在的教育管理模式把学生变成了被动的,甚至有一部分变成了叛逆的。社会中失
业的越来越多,能就到业的越来越少!为什么?在从小开始的教育中就被忽视的问题!如何学习!学习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学习新的社交,学习如何学习的更有效率,如何使自己更能适应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生存的社会!虽然现在的学校要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这种扭曲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应该尽早拿到台面上来说说了!应试没有错,需要改变的是从小就应该开始的教育管理方法!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回答,原话我有点记不清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把他从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都忘记了,那么,在他身上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就是一位伟人对于什么是教育最精辟、最直白的概括。以我的个人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就是当下我们整个社会所最关心的素质教育。非常简单,也非常明了。在爱因斯坦眼里,一个人素质到底有多高,与其在什么学校学了什么,甚至取得了那些成就,都没有直接关系。反之,如果把这些表面所罩的光环统统去掉,比如什么院士、博士硕士、几级画师、几级琴师、什么专家学者等头衔都去掉,在其身上所沉淀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真正素质的水平体现。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全愈的儿子黄矿岩七岁来到美国,二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研究报告,而且至少要有三个问题,写满两页纸,为了完成这个作业,矿矿从图书馆借了十几本书,完成了作者一生所见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先不说论文的内容,就这次研究的经历,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个收获比研究报告本身更具有价值。这种研究报告式的作业一直贯穿小学、中学,只不过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资料,独立提出问题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这些研究报告里跳动的是孩子们充实而活跃的思维。当中国的孩子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原地踏步走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却已在操场上四处奔跑领略创造的快乐了。我们在嘲笑美国的基础教育不扎实的时候,人家的科技却发达了。教育与科技是一个正比的关系,人家科技发达了,教育也一定先进。中国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那就要先从教育下手,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成才。但每一个人成的“才”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适合做技术工作,有的对绘画感兴趣,有的对写作感兴趣等,这些个性特征素质不完全因为教育的环境、位置的锻炼等外在的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减轻学习负担那么简单,而应是因人、因材施教,使特定的孩子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特定基因所决定的素养,发挥其特别潜能,从而对国家、对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笔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就要尽可能多地开设素质教育课(如文学、艺术、手工等),建立学生兴趣学习小组,因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分班,并对教师进行提高发现天才儿童能力的培训,使有特别天赋的天才儿童的天赋有机会去尝试,有机会被发现。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级少年文化宫、少年体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各类超常天赋的儿童,对其给予特别培养。
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当今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高校赢得的诺贝尔奖却是世界上最多的。创造力不同于智力。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第三篇:入世对中国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论文
摘要:加入WTO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而又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将产生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进一步说,入世意味着中国的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将出现一系列的发展趋势:教育竞争的全球化、质量标准的国际化、教育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更加开放、教育功能的全面提升、终身教育的全方位展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教育结构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20XX年11月11日,我国终于结束了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取得了WTO正式成员资格,这意味着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入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产生直接而又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将产生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的教育将进入全球化竞争阶段
首先是对生源的争夺。现在的生源争夺主要在国内,即国内各校之间。其中争夺最激烈的是高等院校和高中层次。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参与我国的生源争夺主要是通过各类出口中介组织进行。入世后,国外教育机构将以教育服务的形式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兴办各类教育事业。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压力。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到国外办教育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此,我们主要是应对而不是出击。
其次是对教师的争夺。对教师的争夺实际上是人才的争夺。现在国内的争夺已经如火如荼。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各高等院校之间。各校为了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不惜重金高价“收购”,如优厚的工资待遇、宽敞的住房条件、高额的科研经费及安排家属工作与子女上学等。入世之后,此类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是对教育资源的争夺。教育资源既包括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也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品牌,还包括各种新开发的教育软件。入世之后的教育资源争夺主要将表现在教育市场的争夺。通过市场化运作,教育资源将重新配置。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民办学校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很可能成为争夺的首选对象。其原因在于目前的民办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强的问题。我们的不足很可能成为外国教育机构的突破口。
二、教育的质量标准将趋向国际化
教育质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多年来与国际标准不接轨。而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标准与计划经济的标准大不相同。这里主要是按什么样的标准培养人,即人才标准问题。计划经济总体来说是卖方市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而市场经济则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尽管我们现在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在质量标准问题上与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培养的实际目标是科学家,课程设计的高精尖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形成极大的反差。为此,我们必须尽快调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改变现在的“五重五轻”现象,即重传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守业轻创业,重单干轻合作,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培养模式。
三、教育产品将走向产业化、市场化
教育在WTO中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贸易将迫使我们的教育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教育产品、教育资源、教育服务将以生产要素的形式出现。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完全可以理解。有人担心教育市场化会给政府减少投资提供借口。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教育毕竟是一种产业,有产品,有市场,有供求,有价格。教育需要经营。学校的校长是直接的经营者,学校的教师是直接的生产者,学生是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校长和教师,学校教育的成败主要看学生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必须对社会有用。大中专学生必须到市场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大中专学生的质量高低,只有到市场上才能得到检验。目前学生报考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就业问题,这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四、办学体制将趋于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办学体制单
一、办学规则僵化、办学模式刻板、办学环境封闭、教育资源分散、管理模式滞后,这与入世很不适应。
首先是办学主体多元化。市场经济国家除了国家办学之外,有私立学校、股份制学校,同时国家对这些学校一视同仁。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如招生计划、毕业文凭不能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当然这里有民办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问题,但更主要的是法律上没有真正确立民办学校的地位。
其次是办学规则的灵活性。我们现在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教育政策。统一课程、统一大纲、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考试,这对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学校的自主权太小。如招生的指标由国家来定,从宏观上讲,有利于总量控制。但从微观上讲,不一定完全符合各校的实际。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是一个大趋势,尤其是高校。再如统一考试,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也应有所区别。用一张试卷衡量几百万考生,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规律。
第三是办学模式多样性。同类学校同一办学模式,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缺乏多样性是我国教育的一大弊端。专科学校与本科院校一个模式,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校一个模式,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一个模式,职业技术学院与普通大学一个模式,这就是我们的现实。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各类学校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教育学院,它的任务是培训在职教师。其重点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及教育管理的培训,学历教育是职前教育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学院现在普遍办成了普通师范院校,严格地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位。
五、办学模式将更加开放
现在有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好多学校搞封闭式教学。有的已经把学校办成了类似的“劳教所”,学生与社会隔绝,看不到电视,见不到家长;学校、家庭、社会不能有效地沟通;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学生不知道,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中小学实行这种办法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打破这种封闭式的环境,走开放式的道路。在中小学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太开放,我们太封闭。适度开放是我们应当研究的课题。教育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物质资源主要是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比如教师,入世之后很可能每个学校的固定教师并不多,而更多的是兼职教师。就像现在大学的外教一样,尽管不是本校的编制,但可以在本校兼课。人员流动、资源共享是个发展趋势。管理模式将趋于个性化。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入WTO,我国将出现一大批股份制学校。股份制学校的出现将对目前的管理模式带来冲击。股份制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选举董事长,董事长聘请总经理,总经理行使管理职能。这种学校的校长相当于总经理。他不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任命,而是由董事长聘任。要求校长是职业管理者。当然不是说,所有学校都是实行这种管理体制,但总有这样的体制出现。
六、教育功能将全面提升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功能。过去我们更多地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劳动生产相结合,最近一个时期又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的产业化、教育的市场化。从国外的情况看,现在各名牌大学提出教育应当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应全方位提升,不可偏废,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面对入世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用旧的框架同化新问题,而是要在肯定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同时,认真研究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属性。
七、终身教育将全方位展开
终身教育是世界性的趋势。我国目前职前教育任务很重,学历教育任务很大,职后教育、终身教育刚刚起步。面对入世,终身教育将提上议事日程。今后的教育有两块任务要加强:一是职业教育,二是终身教育。现在人们普遍对职业教育有一种偏见,认为职业教育不如普通教育。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职业教育将成为一个热门。过去我们用人看什么学校毕业,是否名牌学校毕业,现在则不同。受教育者只有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教育中成人教育将有一个大发展。教育学院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大发展。山西省撤销省教育学院是与教育发展趋势直接相违背的。因为省教育学院担负着全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大任务,这个任务仅仅靠师范院校的成教处是远远不够的。
八、高等教育将走向大众化
从世界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高等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5—15%为精英化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而我国尚处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阶段。这个阶段高等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们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曾经有人把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拉动经济的动力,试图由教育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走出低谷,这种观点虽然值得商榷,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确实很大。这一方面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国外教育机构大面积进军中国提供了机会。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很可能成为国内外教育机构争夺的主要战场。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九、教育结构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教育结构包括学历层次结构、办学规模结构、教育功能结构、专业和课程结构等。教育结构必须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一方面,合理的教育结构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科学的教育结构可以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地实行经济结构调整,但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结构。一方面是大量的技术岗位缺乏实用人才,另一方面是大批的大中专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人才供给与需求发生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调。因此,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结构(人才结构)的调整。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很可能出现国外教育机构乘虚而入。也就是说,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市场有可能丢失。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速度。在不放松高级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应当指出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目前,在高等院校模仿普通高等教育附设的职业技术教育或将中等专业学校简单地提升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很值得商榷。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可能成为历史的败笔,从而造成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四篇:谁来教育中国教育
谁来教育中国教育
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报告说:“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飞意味,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摇去。”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有意思的是同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考察后也写下了自己的见闻:“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这样写到——“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茹贝尔·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第五篇:教育的深思和反省(范文)
教育的深思和反省!
今天经过校长介绍看了一部《小孩不笨》!回想我们80后生长学习的年代,社会环境,学校以及家庭教育怎么样呢?可以说是很‚好‛吧!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网吧;没有网络游戏;没有发达的通讯工具—手机;绝大部分孩子是来自农村,农村在当时就是一个代名词—‚贫穷‛。所以这些问题在当初几乎不会发生,社会还是很尊敬教育的,因为穷,所有的人都想通过教育来改变贫穷的面貌!大家连吃都成问题,哪里还有时间做其他呢??
而现在呢?这些基本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所有的农民都可以进城当‚农民工‛,每月都能那个2K左右没有说明问题。所有产生的后果是:——很多人包含农民都不是很重视教育了。认为念书不念书结果都一样,可以生存!他们哪里知道‚生存‛与‚生活‛之间有多么远的距离!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能生存,但是到现在很多人都还不能很好生活为什么???或许........很多人都不在乎!‚老子‛农民每月5,6K多潇洒!是,我承认你现在够酷!不过像你这样的农民工兄弟又有几个呢?
接下来!发生说明了呢?社会因为通讯急速发展,故衍生了许多问题!
孩子从不吃奶那天起,几乎就当以个有爸妈的‛孤儿‚。为了RMB,白白牺牲了孩子的未来、快乐、心灵的安慰......我就给大家 I
讲一个故事吧。A为了让父母能看自己的演出,就去偷钱买身总经理的爸爸的一小时的时间!!????是社会要我们作为父母的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吗?难道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为了孩子将来所做的吗?他们从小缺少父母真切的关怀,很少聆听孩子的心声......真的,我看得很感动!也很震动!我想我一定要把这部电影存起来,以后当父亲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去关心自己的孩子,聆听他(她)的心声!
同时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也应该反省一下,不要意味的骂!实际我最想教育的就是小学生,因为呢他们没有被‚格式化‛过,拥有最大的创新能力。我相信我没有用偏执的观点看待我的所有学生,没有简单以成绩衡量一切!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更关心你们我的孩子们!同时也告诫孩子们,不要让父母有离别的方式教育我们才会印象深刻!因为代价太高!太高!
2010.5.1
2情殇
爱情曾经被神化到超越一切的精神食粮。在先古有牛郎织女相隔银河,载载七七鹊桥会;在遥远的古代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近代私奔是一大(过去)的时髦,追逐真爱;......为了谁你是谁?为什么叙述的伟大爱情都在建立在同样失败的缘分上,或者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呢?
不值反思:难道在缘分,社会环境都优越的环境之下伟大的爱情没有见证之例吗?
一旦拥有了以上优越条件了,他们的爱情道路将一路顺风吗?不,不会。既然不会自然就产生不了伟大的爱情史诗。
于是我们就不仅问什么样的爱情才可以铸就‚爱情史诗‛呢?据个人分析得出:‚至少具备以下条件:自由恋爱受到强烈的阻挠(阻挠来自家庭或者社会文化);且强烈的爱情敢于与之搏斗;还需要有至死不渝的忠于爱情的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爱情终于被这场‘强烈的阻挠’扼杀。‛当然为说的是至少,因为这些都是所有爱情史诗的‚公因式‛。
我们不得不反问:‚为什么,具备了优越的条件为什么反而无法成就伟大的‚爱情史诗‛呢?‛
就是,本人思考良久,终于有一点眉目了!
原因:1.没有‘强烈的阻挠’就无法衬托出《爱情的价值》。(简单的说:就是越容易得到的感觉其价值越低。这是政治上的理论:价值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当我们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爱情的价值》就越高。伟大爱情史诗几乎都付出了巨大【至所有,包含生命】时间,故自然有其无可比拟的价值优势。)
2.人不是神,天生就具备‚利己性‛;当然后来有了‚利他性‛。(我斗胆下一结论:所有的爱情都因为:‚利己性‛与‚利他性‛达到不可调和时生病。)
(1)‚利己性‛是天生具备的所以无需培养、学习就会,近似于非条件反射;而‚利他性‛则不然,需要后天的培养学习,教化。例如:经常父母教小孩子:‚乖乖!拿点你的东西给XXX吃,XXX很爱你......!‛等一番劝说,结果呢?不一定小孩子会拿出来与XXX共享。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孩子抢他人东西用,甚至占为己有。
(2)‚利他性‛与‚利己性‛达到不可调和,受伤的是《爱情》。一对恋人在生活相处中难免会有冲突。什么是冲突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总起而言就是:A的利益损害了B的利益。(就A得到利益时,B失去了一部分利益)就是冲突和冲突的产生(当然这里的利益包含两个方面:意识和物质。爱情主要是在意识方面)。
每一次在‚利他性‛与‚利己性‛冲突时,爱情都充当牺牲品。轻则感冒、发烧;重则肺炎、皮炎;不及时检查就可能积累为--癌症;甚至可能患上心脏病——一蹴而就。
实际《爱情》的抵抗力很差,很容易患些不起眼,但会害死她的小病。因为我们没有谁怀疑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原理和厉害程度。为了保持健康我们要做定期的身体检查,及时排除病根。同理可得:《爱情》她以更为柔弱的身躯显示:更需要定期做全面检测,及时排除体内病毒。方是长生之计。
虽然拥有的是抵抗力很差的身躯,但却是唯一可以长生不老的身躯。关键看她的守护神在怎么保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