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1-10-8
安全文化是人们的安全行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方式等,是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人们各种安全行为的原动力。近几年,通过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好转,2004年至2009年,事故总死亡人数从375人下降到264人,亿元GDP死亡率由1.35下降到0.20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73下降到0.04,连续8年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榆林也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榆林调研时,对我市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提出将榆林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我们通过走访有关部门、深入部分事业单位、重点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考察等多种方式,就如何推动榆林安全文化建设、把榆林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上《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扎实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市县区通过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开通了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咨询、举报和监督。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榆林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巡演等载体,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百条安全标语进乡镇社区”、“安全法律法规进企业”、“万人安全生产签名”等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榆林特色、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品牌。城区街道办事处及各乡镇文化站,普遍建立了安全文化角,设立了安全文化宣传专栏。近两年,全市在各类媒体刊播安全文稿1174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3729次,印发安全宣传画册、传单200多万张,张挂标语30多万条,举办各类安全知识竞赛2000多场,组织安全文艺作品巡回演出42场次,放映安全影片487场,向150万个移动通信用户发送安全公益短信70余条,在全市146个乡镇657个自然村、263个企业广泛开展了安全文化下乡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二是组织开展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依托全市各类安全培训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224期,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5000多名。依托各县区乡镇建立农民工外出安全培训基地(室),对3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岗前安全知识教育。教育系统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长分批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在400多所学校开展以“一封信、一本书、一份卷、一堂课、一次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了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结合“文化大市”创建和打造“书香榆林”活动,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读一本安全书籍、创作一部安全文艺作品、写一篇安全生活感言、查一次安全隐患、做一次安全生产志愿者”活动。编写了《中小学生安全生产常识读本》、《外出务工人员安全知识手册》、《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知识百问百答》等安全书籍,推进了安全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传播。三是按照属地和行业主管的原则,对各级、各部门安全文化建设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安全文化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每年初,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到各县区、各部门和单位,加强日常督查,并定期向全市通报;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奖优罚劣,评优树模,兑现安全文化建设奖惩制度。三年来,6个县区、8个部门、3家新闻媒体在考评中受到了表彰奖励,2个县区、1个部门和部分企业受到了通报批评。四是增加安全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各县区将安全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统一纳入了财政预算,各部门也落实了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各类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按相应比例用于安全文化建设。仅2009年,我市累计投入安全文化建设资金达1000余万元。五是开展安全示范点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标准》,指导市、县一批部门和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去年共指导140家单位开展了创建工作。当年11月,在横山县召开了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现场会,交流总结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会上命名表彰了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72个。今年全市确定了396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单位,掀起了新一轮创建活动,促进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全民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县区和部门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理解,不重视,习惯于用老思路抓工作,安全工作的思路不清,方法不多,甚至仅限于开会、发文件,缺乏务实行动。有些县区和部门甚至把安全文化建设理解为搞形式、摆花架子,不下功夫抓安全基础工作。一些单位和群众由于安全意识不强,经常发生行人与汽车抢道,车辆闯红灯、超速行驶、在街区内乱停乱放,公共聚集场所不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不按规定落实安全工作人员,矿井、危化行业不严格执行巡查制度、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这类不良行为往往成为安全隐患。
(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差距。一些基层单位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只为通过验收而搞突击培训,随意缩短培训时间,削减培训内容,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一些单位培训形式呆板,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激发不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培训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评估检查,培训工作和安全管理脱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全市大部分煤炭、天然气、石油钻采等重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到位,工艺装备落后、技术管理较差、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管理滞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城乡公共安全设施短缺、老化,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县、乡水、电、道路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基础设施落后。中、小企业的安全隐患较多,全面实现安全生产还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四)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少单位和企业尚未制订基本制度,安全工作无章可循,隐患很大。
三、对策建议
目前,全市共有党政机关单位716个,事业单位4565个;有危险化学品企业642户,生产煤矿238个,发电企业39户,非煤矿山企业600户,运输企业167户,建筑企业137户;有机动车辆40多万台,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万多公里,等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2万多公里,重大危险源1101处,重要公众聚集场所146处,地质灾害监控点904处。安全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安全生产压力巨大。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安全文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文件要求,早日将我市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一是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安全宣传网络,形成党、政、工、群齐抓共管的安全宣传体系,构建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和基层为支点的安全宣传网络,促进安全文化传播体系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强化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安全事故和各种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增强安全工作的透明度。三是继续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举办安全讲座、播放安全电影、组织安全文艺宣传和“安全生产榆林行”、万人签名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通过广泛印发《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知识宣传画、安全传单、村民安全文化公约等,将安全知识切实送进千家万户。要通过安全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二)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安全技能
制定安全教育规划,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初步形成较为健全的全民安全教育体系。将安全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鼓励榆林学院、职业教育中心和其他专业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设安全专业课程,加大安全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加强对政府及部门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监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农民工、社会民众的培训教育工作,努力创建更多的安全示范县区、乡镇、农村、企业、校园等,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要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基本安全知识,由“我要安全”上升为“我会安全”。
(三)完善法规制度,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安全工作信息管理制、安全工作督查督办制,推动安全监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安全信息评估、信息发布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安全形势,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要成立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督查组,采取定期检查、明查暗访等方法深入各县区、各部门进行全面检查,定期向全市通报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要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列为单位工作年度考评范围,严格兑现惩奖。通过安全法规、制度建设,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
(四)加大投入,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
应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榆林文化大市建设和“书香榆林”建设中,同步安排、同步部署、全面推进,加大政府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与此同时,广开渠道,积极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拓宽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渠道。要通过加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安全设施设备,使之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安全需求相适应,从而实现本质安全。
(五)突出重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路作用,全面开展乡镇、社区、企业、校园安全文化示范点建设工作,构筑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平台。二是实施安全品牌战略,以“安全榆林行”、“安全在行动”等安全品牌为依托,以全民关注的安全事项、安全专业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文化产业,生产安全文化名牌产品,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三是突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煤矿、水电建设、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高行业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煤矿要坚持每班岗前先上好安全教育课和矿长带班下井的制度。四是各类重要节庆、纪念、宣传等公众活动,要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制订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实行“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确保公众活动安全有序。
(六)加强领导,全面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规划部署,检查落实,在分解落实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时,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制。市、县政府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专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或安全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促进发展;市、县主管领导每季度要检查督办一次安全工作,促使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安全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明确职责,做到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提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文化水平,力争在三年内将榆林建成全国安全文化示范点,使全市安全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推动榆林物流业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推动榆林物流业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1-10-8
根据市决咨委的要求,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们先后去绥德、神木、榆阳、靖边等县区,就榆林物流业跨越发展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调研,与市发改委、商务局、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进行了座谈。调研报告征求了西安、北京特邀顾问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榆林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近几年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国第一产能大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客观上要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而发展物流业对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调研情况分析,我市已基本具备物流业跨越发展的条件。
1、交通快速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十一五”以来,我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迅速增加,仅交通运输就投入237亿元。2009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46.4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30.3%。公路方面,到2009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60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3公里,国道673公里,省道680公里,县道2640公里,乡道3479公里,农村公路24053公里。特别是青银高速、榆神高速公路的通车,使我市的公路运输能力大大增强。铁路方面,包西铁路改造工程和太中银铁路榆林段全线开工建设,加上原来建成的神延铁路、包神铁路、神朔铁路,使我市的“一纵两横”铁路大动脉初具规模。空航方面,榆阳机场建成启用,航线不断增加,改造扩建工程已提上议事日程。一些煤炭货运站的建设,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2、物流载体快速增长。能源化工产品作为我市的主要物流载体,近年来快速增长。据统计,2009年全市生产原煤20929万吨,原油852万吨(原油加工量226万吨),天然气100.7亿立方米,原盐39.5万吨,焦炭799万吨,精甲醇129.9万吨,聚氯乙烯树脂17.4万吨,电石78.3万吨,金属镁14.1万吨,铁合金10.9万吨,烧碱16.6万吨,水泥100.1万吨,平板玻璃734万重量箱,发电量293.5亿度,巨大的能源产出,推动着我市能化物流与综合物流快速增长。另外,随着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大量的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使商贸物流进入快速增长期。
3、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完成客运量5401万人次,货运量2.52亿吨,其中公路客运量达5279万人次,货运量5893万吨;铁路客运量达59.59万人次,货运量1.93亿吨;榆阳机场旅客吞吐量63.18万人次,增幅在全国支线机场第一;货邮吞吐量327.36吨。全市物流总费用达170亿元,物流成本占的比重为17.8%,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据测算,全市货运量年增速为35%左右,客运量年均增速为30%左右,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4、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全市现有专业物流企业74户,其中运输、货运、配送企业33户,工业、商业涉及物流企业41户。部分物流企业,如三愚、东洲、金桥、三辰、邮政物流等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正在成为我市物流行业的骨干企业。绥德物流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西铁路和太中银铁路在园区设立铁路货站已通过铁道部批复。榆阳区万象、聚能、塞北等物流项目正在加紧实施。神木、靖边、子洲等县的物流项目正在进行。同时,榆阳、神木、靖边、绥德等县(区)物流信息中介企业不断涌现,仅神木县就有上百家信息中介企业,全年中介业务量高达数十亿元。
5、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物流园区建设正在紧张进行。随着全市能源化工产业的迅速崛起,榆阳、神木、靖边、绥德四大片区初步形成了以能化工业为主导,并与各自不同特色产业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模式。榆阳片区正在形成“能化工业物流+中心城市综合物流”模式,神木片区正在形成“能化工业物流+建材汽车装备制造综合物流”模式,靖边片区正在形成“能化工业物流+农牧加工综合物流”模式,绥德片区正在形成“能化工业物流+商贸综合物流”模式。物流园区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万象物流中心占地830亩,总投资1.7亿元,计划今年投资8000万元,建成建材市场、大型停车修理及专线铁路等基础设施和部分主体工程;聚能物流中心占地1800亩,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神华榆林大保当物流园区项目,占地面积5494亩,总投资15.9亿元,分两期建设,计划2013年完成一期建设,当年货物周转能力达到1726万吨;2015年二期竣工,货物周转能力达到2526万吨,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以工业能源产品为特色,兼顾社会化物流服务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在建的绥德物流园区,一期计划投资24.5亿元,占地3050亩,远景规划为万亩物流园区。目前园区已完成项目备案、第一批次土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前期审批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二、我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市物流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缓慢现代物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周边地区有很大差距,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
1、思想观念陈旧,对发展现代物流业认识不到位。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在功能、运作、理念、价值实现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从以运输仓储为主要功能的传统物流阶段转入以物流组织和管理体制创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多功能、集成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阶段。调研中我们发现县(区)一些领导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工业、轻服务业”、“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发展观,对现代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大物流理念,而把现代物流当作一般的流通、传统流通抓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领导热衷于上工业项目和生产项目,急功近利,使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往往被忽视或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市、县很多企业对专业物流服务发展观念滞后,认识不足,对第三方物流在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作用存有疑虑,对专业物流服务质量缺乏信心和信任。一些企业只注重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而忽视物流成本,岂不知我国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在20-40%之间,丧失了很大一块利润空间。不少煤化工企业认为,物流丧失可观的第三方利润,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物流成本更高。还有个别企业以物流为名,行圈地之实,有搞房地产开发或炒买炒卖土地的嫌疑。
2、管理体制和机制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瓶颈。中、省是由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来研究协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和政策。省上及其他地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发改委,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另外各县(区)普遍没有明确物流业主管部门,有些县虽然明确,但不统一,有的是发改委(经发局),有的是商贸办,有的是经贸局,由于部门职责所限,组织协调力度不强。绥德物流园区管委会机构已审批,但目前编制、人员均未落实。长期以来,物流管理体制职能相互交错,涉及发改委、商务、交通、铁路、航空、邮电通讯等部门,造成物流组织布局分散,部门、企业间缺乏横向联合,许多物流设施只为某行业、某部门服务,综合性、社会性服务水平较低。此外,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而这些问题的管理又分不同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还未能真正建立,多头管理和条块分割问题日益凸现。
3、物流业发展的环境不理想。一是物流硬环境制约,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2009年,我市地方煤炭70%通过公路运输,公路堵车屡屡发生,堵车长龙数十公里;铁路运力紧张,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物流需求,增大了物流成本;榆阳机场年设计旅客吞吐量35万人次,但今年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就达19.47万人次,增幅69.61%;货邮吞吐量119.5吨,增长463.65%。物流技术与装备落后,缺乏现代化的装卸、仓储设备和信息化辅助设备。二是物流软环境的制约。物流业运行网络不健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大型超大型能化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偏高,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社会物流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物流业务绝大多数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新兴的物流业务比重很低。
4、物流业发展规划滞后,物流园区建设缓慢。目前市上的物流行业管理因存在机构、人员、职责等方面的缺陷,致使一年前制订的《榆林市物流业发展规划》至今没有发布。县(区)大多数都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物流园区建设普遍缓慢,没有实质性进展。据调研,物流园区建设主要有两大制约因素,一是土地审批,二是融资困难。按土地法规省国土资源厅每一批次只有500多亩审批权限,超过这个数量的要报国土资源部审批。绥德物流园区一期占地3050亩,只完成了一个批次的审批,第二个批次省国土资源厅至今未批下来。由于我市未能建立与榆林物流业相适应的物流金融体系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绥德物流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约需资金2.2亿元,现无着落。还有一些园区也有类似问题。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直接影响到物流企业入园。
三、我市物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现代物流产业作为高新技术改造和综合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在全国范围迅猛发展。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实现我市现代物流业跨越发展?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深化认识,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和产业意识。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现代物流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清醒地看到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推进榆林区域经济跨越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09年,我市一产、二产和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66.1%和28.5%,从表面看似乎三产增加值比2008
年有大幅提高,但实际是因金融危机二产增加值下降的结果,绝对值不会提高这么多,三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应在16-18%左右。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榆林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完善榆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有利于改善榆林投资环境,有利于平抑物价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而切实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替代产业来考量,接续产业来培育,支柱产业来扶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工业、轻服务业”、“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发展观,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明确市、县(区)政府在促进物流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三是要增强现代物流产业意识,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专业化,物流已不再是生产、流通派生部门和辅助手段,而是相对独立分离出来的大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狠抓物流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真正改变目前“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服务业太弱”的状况。同时,市、县(区)政府还要注意解决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识不足的问题。
2、明确定位,强化措施,加强对发展物流业的具体领导。今年年初我市已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全国被列为示范城市共有47个),说明了我市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重要地位及国家寄于我市的厚望。《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陕北要围绕能源化工物流和农畜产品物流,加快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等一批物流中心建设。”“陕北现代物流业聚集区,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抓好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中心、绥德物流园、延安物流中心建设,形成区域物流体系。”“以榆林为中心辐射带动陕北物流区域”,这就是省上对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定位。我们一定要明确定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具体领导。一是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榆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并认真抓好《规划》的启动实施。二是要强化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根据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领导小级应及时召开有关会议,分析形势,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确保我市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鉴于市级机构改革及政府换届,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不少领导更换,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成员部门组成人员,并对此项工作加强具体领导。三是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目前我市物流行业管理部门杂乱、职责不清,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物流业管理部门的名称、业务功能、职责范围、考核标准,达到上下级部门的有效衔接。四是建立高效协调机制。效仿中、省建立和完善我市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部门、单位关系,推动物流资源的整合,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格局,发挥市、县(区)政府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五是各县(区)要结合本县(区)实际,尽快实施物流业发展规划,要象抓重点建设项目一样抓物流园区建设,定期不定期召开物流业项目建设推进会和工作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六是尽快组建全市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物流企业依法规范经营,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3、实施宏观管理,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营造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把物流业纳入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根据当前全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税费征收、金融投资、信息网络等方面尽快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吸引投资者积极投资物流产业。建议市上设立物流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物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支持,对企业进行的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发给予科技专项资金的扶持。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
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已注册开展营运的物流企业要进行严格考核,规范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服务水平低、运营能力差、管理混乱的物流企业要从严处罚,规范运营秩序。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管力度,要防止个别企业借“物流”之名,行圈地之实,一旦发现企业转移和改变土地用途,搞房地产开发或炒买炒卖土地的,要予以坚决打击,及时收回土地,并作出严肃处理。三是营造物流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引进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吸收外地先进物流管理模式、物流组织方式、物流技术和服务理念,推进物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我市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全市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
4、加快网络通道和现代物流通道建设。一是加快市场网络建设。要加大现代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企业市场化运作,推动商业网点和物流节点建设,逐步形成全市三级商业服务网点和以榆阳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节点布局,促进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二是加快现代物流通道建设。要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航空枢纽为核心,海陆空衔接、大小路连通、干支线配套、客货运快捷、集疏运高效的公路、铁路、航 空、管道、水运一体的物流体系。在公路建设上,力争早日建成以榆林为中心通达周边城市的“一日交通圈”,覆盖市、县的“两小时交通圈”,以及连接乡村通畅的立体交通圈;在铁路建设上,要全力推进太中银、包西复线榆林段两条干线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东西、南北两条运输大动脉;在民航建设上,要强力推进榆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运。同时,要注重多式联运网络建设,构筑与天津、青岛等港口的直接运输联接,畅通我市的出海通道。
5、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抓好传统物流的创新转型,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一是要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当前要集中力量建立和完善榆林市公路运输公共信息系统、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仓储公共信息系统,加快整合商务、金融、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工商管理,实现公共信息网络政府部门与企业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同时抓紧建设电子商务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化带动货物流通、商务运营现代化。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的快速、准确的流动,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要充分利用市政府对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的建设资金,加快信息网络布局和传输覆盖范围。发展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物流市场新模式,加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增加市场交易量,以最低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抓好传统物流创新转型。要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邮政和航空物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打破行业、部门、区域界限,加快向第三方现代物流转型,尽快形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骨干物流企业。三是重视培育物流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和支持现有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入股、重组等形式,组建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逐步解决市、县(区)物流企业小、少、散、弱等问题,提高物流业务的聚集度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壮大我市物流产业。
6、构筑资金融通平台,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推进榆阳、绥德、神木、靖边物流中心和各县(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当前,特别要构筑资金融通平台,加快物流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抢抓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县超工程”等项目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二是积极吸纳利用民间资本,大力支持市内外民营企业参与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三是对列入省、市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应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部分项目要积极争取
列入国债贴息项目。四是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同时,要引进物流金融产品,引导和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库存商品和订单融资业务,不断增加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
7、市县要高度重视绥德物流园区建设。绥德是陕北的旱码头,是陕西四大交通纽之一,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县级交通枢纽。绥德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是省政府先后三次发文件确定的重点项目,是绥德县的翻身工程。园区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直接或间接通过拉动消费所产生的GDP将超过50亿元,每年利税达3亿元以上,园区可提供14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园区将对我市南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促进作用。因此市、县两级要高度重视绥德物流园区建设。鉴于园区建设原市上包抓领导已调离榆林,按照市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包抓园区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绥德物流园区建设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市政府考虑,物流产业作为全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中、省在这方面有不少专项资金,市上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争取。同时近年我市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有了较强的资金实力,可否为绥德物流园区安排或拆借较大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从今年起在“扶南资金”中安排较多的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企业尽快入园创造条件。
第三篇:关于加强榆林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榆林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
-----------------------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 日期:2012-2-1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突出,只讲加强水利建设的问题。中省市各级分别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因此,我们围绕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就榆林水利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思路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 期间,全市继续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市齐治水”战略,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2.69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资16.01亿元,市县投资16.13亿元,群众筹集0.55亿元)。重点水源工程李家梁、瑶镇、采兔沟水库建成投运,神木县城供水工程、榆阳香水供水工程全面完成,王圪堵水库、定边引黄续建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黄河东线大泉引水工程前期有序推进,水利设施供水能力由6.33亿立方米提高到9亿立方米,总供水量达到6.9亿立方米。农村饮水安全和城市供水条件改善,从2007年开始,举全市之力,采取板块推进,集中解决了以白于山区为重点的166.39万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子洲、清涧、米脂等县城供水开辟新的水源工程,对11座县城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基本农田49.52万亩,到2010年全市基本农田达651.37万亩,农业人均2.2亩;新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658处,定惠渠、织女渠、雷惠渠和三岔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相继立项实施;榆阳区、子洲县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水保生态防护体系逐步完善,坚持抓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小流域坝系工程等水保重点工程,到2010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2.17万km2,治理度达到58.8%,水保治理区域林草覆盖率达到38.1%,陕北黄土高原正在由“黄”变“绿”。抗旱防洪减灾能力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城区段堤防工程投资4.2亿元,建设堤防工程80km,防洪标准提升到30至50年一遇。但水利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水源工程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榆林原本就是一个水资源匮乏地区,加之水源工程建设滞后,能化基地建设跨越推进对水的需求快速增长,造成工程性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现仅有水库87座,可向工农业、城镇进行调蓄供水的中小型水库仅8座,能对河流来水进行丰枯调节、解决大旱之年缺水的水库仅4座。预测今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水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因素。调查中靖边县一工程项目负责人形象地讲:你靖边有多少水,我就落地多少项目,水流的有多快,我的项目资金就到位的有多快。目前虽然建成了李家梁、瑶镇、采免沟水库,但水的调蓄能力和统配水平仍然很低,“有水时留不住,用水时引不来”。黄河在我市涉境近300公里,至今未建黄河干线引水工程,黄河取水指标尚未充分使用。长期以来,我市用水方式粗放,工业用水成本较低、农业用水大水漫灌、生活用水不加珍惜,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并存。
(二)主要灌渠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支撑粮食生产的农业灌溉设施薄弱问题突出。全市主要灌区大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期以来,只用不修,任其老化,功能衰减,保灌能力下降。水利统计口径反映,全市有水利设施灌溉面积170万亩,2010年实际灌溉面积仅130万亩,占应灌溉面积的76.5%,并呈逐年下降趋势。28条国有灌区设施灌溉面积为35.99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1万亩,占37.7%,渠系完好率大都在30%-50%,干渠、支渠、斗渠长度分别为762km、229.89km、985.1km,砌护率分别仅为38.1%、30.4%、7.7%。榆阳区尤家峁、红石峡、石峁、中营盘4个水库灌区,三岔湾、榆高渠2个自流灌区和南郊抽水站灌区,设施灌溉面积为11.3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5.36万亩,占应灌溉面积的47.2%,灌溉水利用系数0.3-0.48。绥德县二定渠、跃进渠、织女渠和绥惠渠4个自流引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69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1.95万亩,占应灌溉面积的52.8%,所有渠道以土渠为主,衬砌率不到15%,灌溉用水系数不到0.3。子洲县有自流灌区4条,全长107km,衬砌完好率仅18%,渠系建筑完好率仅20%,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实际仅灌溉0.5万亩,占应灌溉面积的15.6%。
(三)大规模的矿区开发、无秩序的地下水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突出。调查中群众反映,长城沿线风沙滩区,过去下挖2-3m就可取到地下水,现在怎么也在20-30m以下,有的地区要在百米以下,并且传统的海子、湖泊大都干枯,在一些矿区、塌陷区地下水渗漏问题更突出。据市地下水监测总站1992年—2010年监测数据表明,北六县地下水位下降较快,年均下降0.043米——0.39米,其中榆阳区风沙滩区下降速率为0.06米/年,最大下降区主要集中在榆阳区沙河一带,下降速率为0.61米/年;神木县风沙滩区下降速率为0.043米/年,红碱淖区域下降最快,平均下降速率为1.07米/年;横山县风沙滩区下降速率为0.39米/年,最大下降区主要集中在白界乡苏庄则与羊圈梁村,下降速率分别为0.48米/年和0.6米/年;靖边县风沙滩区下降速率为0.27米/年,最大下降区主要集中在梁镇庙畔、东坑村及硬地梁村,下降速率为0.46米/年—0.63米/年;定边县风沙滩区下降速率为0.08米/年,最大下降区主要集中在白泥井镇一带,下降速率为0.35米/年。目前,全市有大小河流583条,其中3/5断流。
(四)病险库坝多,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全市有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淤地坝2.1万多座,由于原建筑标准低,多年来缺少维护加固,并且管理责任又没有落实到位,现在80%以上都是病险库坝,长期带病运行,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横山县有淤地坝2350座,其中1800余座处于病险状态,占76.6%,并大量出现跨塌、决口、毁坏。子洲县有淤地坝1107座,其中病险坝有678座,占61.2%,水毁问题呈逐年加剧的趋势。米脂县有淤地坝1647座,其中70%存在安全隐患。
(五)投入不足,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突出。横山、米脂、子洲等县由于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直接影响到争取中央投资项目实施,争取到的项目也不能按设计批复完成建设任务,加之没有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无法开展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储备。绥德县为解决灌区问题,通过调研,由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制定的灌区改造方案,概算投资1.93亿元,由于资金没办法筹措,项目难以启动;正在实施的县城供水补充水源工程韭园供水工程,概算投资2300万元,目前拖欠已完工程款560万元,尾留防渗墙工程和设备采购安装工程需投资315万元,没有办法筹措解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县城供需水矛盾无法化解。清涧县争取到中央黄河粗沙区建设项目,设计投资2亿元,要求按3%筹措前期设计等费用,争取到的延安引黄供水清涧县城供水项目,需前期设计等费用300余万元,现在无法筹措,项目难以启动。
(六)基层水利队伍建设薄弱,人才短缺和管理问题突出。由于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财政只承担70%,30%由所收取的水费解决,但收取的水费低,只能勉强保障日常维护费用,根本不能解决职工的工资补贴,基层人才非常难留,也招聘不来可用人才,基层水利服务队伍力量非常薄弱。子洲县能够承担完成业务任务的工作员,只有几名老同志,多年来再没有新招进专门技术人才。横山县水务系统基层有职工251人,按现行工资制度,与同类人员相比较,人均年工资低1万多元,专业技术人员断层严重,特别乡镇一级既缺编制又缺人员,技术和管理岗空缺严重。榆阳区非国有灌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加之管理人员不固定,不懂专业,造成灌区设施损毁严重,水利用率低。
二、全市水情特征与水利改革发展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社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水。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解决好水的问题是榆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是榆林持续跨越发展的命脉。要从榆林百年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对加强水利建设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要围绕全市经济社发展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对榆林水情认识,要理清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
一)全市水情基本特征。总的看,全市水资源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时空分布不均将长期存在,用水量将呈刚性增长态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受水旱灾害、水体污染、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等影响,水生态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全市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管理性缺水同时并存。
全市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地上水包括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两部分。外流水系主要有“四河四川”,即: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石马川、清水川,属黄河中游水系,由西北流向东南在市境内汇入黄河;清涧河以及延河、洛河、泾河上游支流流出境外,进入延安市。黄河从河曲到无定河口,流经本市东界270km。全市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河道共有109条。内陆水系分布在定边、靖边、横山、榆阳和神木5个县区北部的沙漠闭流区,主要有定边八里河和神木县的红碱淖海子,在沙漠区内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海子200多个,其中红碱淖海子水面面积47km2,总蓄水量3亿立方米。地下水包括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潜水,第四纪黄土裂隙潜水,中生界基岩裂隙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其中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潜水,贮量较多,开发利用价值较好。并根据分布和水的地质条件又分为:河谷区潜水,主要赋存于无定河等河川的一级阶地和高漫滩中;平原区潜水,主要分布于定边、靖边平原区;沙漠滩地区潜水,主要分布于榆阳、定边、靖边三县区北部地区;黄土斜坡区潜水,主要分布于定靖平原南部及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区部分地段。单井涌水量,因富水性相差悬殊,小者每日不足1吨,大者达1000吨以上。天上来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且地理、时间分布很不均匀,雨季多集中在7.8.9三月,多为雷阵雨或局部暴雨。地理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变化趋势是东南部较多,西北部偏少。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76.3毫米,其中西北部为339.8—418.7毫米,东南部为523—654毫米。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2.01亿立方米,其中自产地表径流22.9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4.78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15.67亿。另有入境客水9.45亿立方米,黄河过境水量2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980立方米,亩均占有381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1300立方米、亩均799立方米的平均水平。较全国人均2300立方米、亩均1750立方米的水平差之较远。并且时空分布不均,北部风沙滩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地下水易开采;南部丘陵区,水资源较贫乏,地下水埋藏深,开采量小,开发利用难度大。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六县区,水资源总量为26亿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500立方米(其中榆阳区人均占有1596立方米,神木县人均占有3393立方米,府谷县人均占有2769立方米),是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总体分析,全市水资源较为贫乏,水资源量占全省、全国的比重与煤炭、天然气、石油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及不相匹配,水不能满足榆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2.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7.2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52亿立方米,重复量为2.05亿立方米。2010年,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量为6.92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54%。其中地表水4.11亿立方米,地下水2.81 立方米。按用水行业分:农业用水4.92亿立方米(农田灌溉4.48亿立方米),占71.0%;工业用水1.3亿立方米,占18.6%;生活用水0.7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0.59亿立方米),占10.0%;生态环境用水0.03亿立方米,占0.4%。于2000年比较,总用水量增长53.3%,其中农业用水增长4.25%,工业用水增长160%,生活用水增长35%;于1990年比较,总用水量增长81.57 %,其中农业用水增长 15.1%,工业用水增长190%,生活用水增长65%。用水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呈持续增长的趋势,预测到2015年、2020年、2030年总需水量将分别达到15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和30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将大幅增长,用水将由农业向工业和生活用水转变。
(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首先,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提出10年投资4万亿元用于水利建设,并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水利基金、吸引社会投入、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了扶持政策,特别是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将给予倾斜。省上提出要建立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机制,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部分,在现有1亿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要求市县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用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煤油气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等收费权为质押,贷款50亿元用于农业灌溉设施建设,这为我们集中力量建设大项目,改变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第二,国家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实施南水北调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同时,支持缺水地区跨流域调水。省上提出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引汉济渭和陕北黄河引水等10项水源工程和10项中小水源工程,突出解决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问题。并通过引汉济渭增加渭河水量,由渭河在黄河陕西段的下游补水黄河,通过水量置换,为陕北从黄河陕西段的上游取水提供用水指标,支持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同时把定边引黄河二期、王圪堵水库、大泉引黄工程列入规划,这对我市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有助于我市推动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市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能力。
第三,国家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将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这些都与我们多年来想解决我市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愿望是一致的,给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如若争取得好,将得到国家和省上更多支持。同时国家加大水利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力度,有利于我市健全水利发展的保障机制;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之,未来一个时期是加快我市水利建设的最好黄金时期,是破解水瓶颈的最有利时机。
(三)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市齐治水”长期不动摇。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基本治水原则。以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为突破口,破除体制性障碍,破解深层次矛盾。以水策划项目发展,以水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化水利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水利投入长效机制,着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供水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保障体系,水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推进黄河大泉引水项目,着力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建议在全面完成王圪堵水库,朱盖沟水库,榆神工业园区供水等在建重点水源工程项目的同时,突出抓黄河大泉引水项目实施。这一项目已列入省规划重点项目,将得到省上重点支持,项目建成后,可为榆林新增供水5.87亿立方米.将满足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区、窟野河河谷区、榆神工业区三大工业园区的用水需求,从根本上扭转我市大园区建设、大项目落地缺水的困局。一定要采用非常规手段,加快前期工作进程,要成立专门班子,落实人员和投资,争取在2015年前主体工程开工建设,近早发挥效益。并且积极推进黄河大柳树引水,黄河碛口引水项目的争取,这两个项目可为榆林新增供水7.9亿立方米,力争成为我市黄河干线引水新的骨干水源工程。若这些重大项目能够变为现实,全市工程性缺水将得到缓减。
二)积极实施病险库坝除险加固项目,着力破解水安全隐患问题。建议结合水利普查,开展病险库坝调查和风险评价,建立病险库坝管理系统,制定病险库坝实施方案,一坝一策,全面完成列入“十二五”规划的1100座淤地坝,26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同时认真落实已除险加固中小型病险水库的管护责任,充分发挥水库效益。加强防洪能力建设,建立12县区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推进榆阳区南沟、府谷木瓜川等14条山洪灾害治理工程,基本消除山洪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加强重点河流治理,2012年前全面完成孤山川、黑木头川和驼耳巷、淮宁河、芦河、马湖峪沟建设任务;2015年前全面完成佳芦河、小理河等18条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力争开展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榆溪河、大理河的综合治理工作,基本消除重点区段防洪隐患,筑牢安澜屏障。
(三)突出建设重点灌区灌溉设施修复改造项目,着力破解农业灌溉设施薄弱问题。建议大力实施对现有灌区水利设施的修复配套,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大力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使渠道衬砌完好率达到90%以上,渠系建筑物完好率达到90%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大力加强小型水利建设,坚持“三水”(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齐抓,“蓄、引、提”并举,恢复一批,改造一批,建设一批。因地制宜地发展机井、塘库、水窖、抽水站,推行高效节水。
(四)推进水务一体化,着力破解人才短缺和管理问题。水务一体是为适应城市化日益加快进程,与国内外先进水资源管理方式相衔接的一种管理制度,是水利部近年来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榆林城区供水仍然实行分部门管理,即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供水与排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污水处理由环保部门管理。为了切实解决榆林城区供水、排水、治污分散管理和投入不足问题,建议按照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原则,将涉水事务统一划归市水务局管理,逐步理顺能源化工基地、城市(城镇)及城区周边乡村供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关系,整合市县区水务经营机构,构筑协调有序、高效运营的水经营体系。同时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乡镇水利公益性服务,把国有灌溉管理单位纳入财政全额供养,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承担现场报汛、水情观测、供水服务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
(五)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破解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建立主要河流和县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取水总量控制,加快制定重要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逐步建立市、县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指标体系。健全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限制高耗水项目的布局。大力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探索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建立并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严格水功能区的监督,实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实现水功能区达标管理。建立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核定地下水开采量控制指标,探索建立地下水应急战略储备制度。
(六)坚持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水保生态环境。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市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被列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要控制开发强度,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淤地坝。要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要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过牧,实行封山禁牧,恢复退化植被。要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强对能源和矿产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加大矿山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此南六县要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有序推进雨水集蓄利用,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高西沟模式,打淤地坝,建小水库,修宽幅梯田,广种林草,发展旱作农业,实行舍饲养殖。留住天上水,蓄住地表水。实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林草遍野,群羊满院,生活富裕。
(七)大幅度提高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按照全市“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完成今后十年全市水利建设规划任务,需要总投资300亿元,其中“十二五”重点项目总投资150.3亿元。因此,必须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拓宽社会资金渠道,形成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要大幅度提高财政对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对骨干水源工程、大中型灌区改造及新建工程、水资源保护等公益性水利工程,必须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要拓展财政性水利建设投资的来源,加大煤、油、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和新的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并足额征收到位,集中用于水利建设。要以县为单位统筹整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集中安排各类水利项目。要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积极性。加大依靠市场机制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力度,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战略合作,推动供水走向市场。支持水务企业以BOT、TOT等方式,解决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融资问题。
第四篇:榆林七只羊调研报告
关于七只羊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这是我在榆林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期间做的市场调研报告,让我简短的做一下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服装厂,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崛起的一颗新星,公司经过暂短十几年的发展,已由原来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上千台电动缝纫设备,600多人的中型企业,并且拥有了各种先进的生产、检测、专用设备,年生产能力可达100万件,营销网络遍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西藏、河南、山东、江苏等20多个省市,创造了年销售额近亿元的骄人业绩。
为了公司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为了更多的了解棉服装的面料、款式、结构造型,为了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更多的素材,我们在公司的安排下对榆林各大商场进行了为期2天的市场调研工作。现针对所了解的情况作一个总结。
在调研中我们分别对鸭鸭、雅鹿、冰洁等品牌服装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对榆林本地的品牌:羊老大、九牧羊、蒙赛尔的服装进行了探讨。一些观点可能不够全面,有什么不足之处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在几天的调查中发现,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冬季服装多数还是以羽绒服为主,其款式变化不是很明显,与近几年的流行趋势基本大同小异。在面对资讯泛滥、更多可选择性,人们追求简单和本真的生活方式,人们向往有更多的时间在大自然中惬意地呼吸,享受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运动休闲风格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引领了时尚潮
流。在色彩上受天然植物染料的影响,面料将更多的青睐简单大方的单色或拼色风格,摒弃了反复与陈黯,告别了凝重和束缚,变得明朗而轻盈,简约且欢快。回归自然是近几年服装领域的主题。色彩中透着鲜嫩的气息,柔和的质感包裹着浅淡的甜美色,花卉、水果、植物、昆虫成为重要的图案表达。对于咱们公司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根据2011的流行趋势自己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花色图案,让其具有本公司自己的色彩风格,例如在图案中添加公司的LOGO,或加入QZY的英文字母,也可以以榆林的风景风貌为设计元素,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产品亮出特色,打出风格。还有我们可以将现有的面料作一些拼色。虽然我们公司面向的消费者大多都是中老年朋友,但是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很多老年人也渐渐开始接受一些前卫和潮流的东西,他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舒适和保暖效果,也希望无论色彩还是外形能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并且可以有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特色服装,所以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应用各类流行元素,使我们的产品更有特色。
在如今众多的服装款式造型中,中式服装,欧式服装,韩版服装一直占领者市场的主导地位,在2000年中国的唐装一时风靡全球,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在服装行业,一件产品最吸引人眼球,给人最直观,最醒目的地方就是色彩,所以我认为公司在面料开发和采购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服装的造型轮廓我们可以根据面料色彩、图案作出一定的变化。
对于本公司与其他品牌服装的优缺点,我认为我们的优点在于我们的产品定位明确,具有针对性,面向的人群都是中老年人。但是也因为这样使我们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来说我们的产品就显得有点不适合了,所以我们可以开发一些其他年龄段的款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客源,大大增加我们的订单量。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个人意见,可能不够全面,希望大家看后多提宝贵意见,多多出谋划策,让我们一起为了公司今后的发展努力。
第五篇: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 日期:2009-1-14 16:23: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就如何发展榆林文化产业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榆林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绿色生态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三大战略目标,在依托能源资源,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复了榆林古城步行街和古城墙,维修了凌霄塔,再现了塞上榆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风采。新建了世纪广场、凌霄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以及全面展示榆林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的榆林市展览馆。全市各县普遍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或者新建文化影视大楼,对境内有名的文物古迹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白云山、二郎山、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维修,并正在建设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文艺演出业、电影业、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民间艺术业(石雕、剪纸等)、网络文化业、文博旅游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书报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产业产值收入4.78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0.7%。可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较前有所发展,但还非常薄弱,尚处在起步阶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产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摆不上位置。工作考核上,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六顶硬帽子”,文化产业建设实际上成了软任务。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认真研究和作出一些大的策划和举措。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涉及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统一的文化产业领导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及制度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有的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有的职能转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我市虽然对“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作出了一些好的安排和设想,但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十一五计划”中也没有列出文化产业专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不够清晰,以致全市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文化资源优势、市场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先后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陕西省也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陕西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文件。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市广电局提出在广告方面没有任何扶持电台、电视台的扶持政策,相反有很多制约性的规定限制发展。广电网络公司提出现在推广的数字电视也缺乏政策支持。
(五)缺乏文化产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人才整体上素质差、水平低。现有文化人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文艺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有的甚至流到外地,而使榆林始终未能涌现出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一个全市上下抓文化的推进机制
榆林文化资源与榆林能源资源共同构成榆林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作为有形资源,只会越挖越少,直至枯竭;无形而有神的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多,永续利用。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要持续,社会发展要和谐,必须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实力。从社会发展的本质上讲,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从榆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文化产业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所以建议市上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繁荣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每年定期研究讨论几次文化产业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考评系统,落实项目,扛实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举措抓文化繁荣,从而将文化产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和指导文化、广电、旅游、新闻传媒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托市直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等院校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一个“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榆林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榆林文化产业上台阶。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并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大,要重点制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并分别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等,使榆林文化
产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盘子,成为榆林发展的新亮点。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为根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我们榆林有好些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作出规划,使其进一步彰显,走向市场。陕北民歌就是一个著名品牌。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各地乃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一方面,可组建大型的陕北民歌演唱团,实行名人领办、自愿组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推向校园、工厂、社区、农村、饭店、广场、庆典等各种场合,推向全国以至国外;另一方面,可将陕北民歌资源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如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资源品牌,就可通过规划实施转化为产业品牌。陕北秧歌剧,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品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北秧歌剧在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年排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形成文化产业。我们榆林还有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等文化品牌,都应规划并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要立足本土特色,围绕长城、黄河、黄土地做文章。我市境内有800多公里长城,镇北台与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三大奇观”,嘉峪关、山海关早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镇北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统万城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都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凶奴都城,所以应尽快规划开发。在黄河上应规划实施黄河飘流旅游项目。为充分展示我们榆林的黄土地特色和黄土风情,应规划实施“陕北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新闻传媒产业规划,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别制定规划。
(三)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政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征用等方面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求所有文化产业单位都要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和目标,鼓励民营实体积极参与,可以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经营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就没出路。所以,我们榆林也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向,坚持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要注意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把那些突出的人才放在领导岗位或其他有利其发挥的重要位置,并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使发展文化产业真正走上人才推动之路。
(五)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如同搞经济建设一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应确定实施镇北台旅游景区项目。应修复镇北台两侧的1.64公里长城,修复款贡城以及迎宾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其与红石峡植物园、古城步行街形成榆林旅游的第一大亮点。二是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文物局已提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立项申报,如能申遗成功并经过开发,其旅游产业效益将不亚于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效益。三是陕北民俗文化村项目。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该项目应定位在佳县白云山附近,使其形成像深圳的“中国民俗村”、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那样的具有震撼力的旅游品牌。四是黄河飘流项目。按照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特点,飘流距离不宜过长,应以神木县天台山景点为起点,以佳县白云山景点为终点,约需飘流2小时左右,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五是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要组织精干力量,以陕西民歌为主,依据榆林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够引起轰动的文化艺术产业。
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列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还可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金领办文化产业,或在文化产业入股、参股,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