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1049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与证明
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
g3.1049 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与证明
一、知识回顾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1)常用方法:①直接应用公式进行降次、消项;②切割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③ 三角公式的逆用等。(2)化简要求:①能求出值的应求出值;②使三角函数种数尽量少;③使项数尽量少;④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⑤尽量使被开方数不含三角函数
2、三角函数的求值类型有三类:(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要观察所给角与特殊角间的关系,利用三角变换消去非特殊角,转化为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的关键在于“变角”,如(),2()()等,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求解时要注意角的范围的讨论;(3)给值求角:实质上转化为“给值求值”问题,由所得的所求角的函数值结合所求角的范围及函数的单调性求得角。
3、三角等式的证明:(1)三角恒等式的证题思路是根据等式两端的特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应用化繁为简、左右同一等方法,使等式两端的化“异”为“同”;(2)三角条件等式的证题思路是通过观察,发现已知条件和待证等式间的关系,采用代入法、消参法或分析法进行证明。
二、基本训练
51、已知是第三象限角,且sin4cos4,那么sin2等于()9A
B、C、D、 332、函数ysin2x2x的最小正周期()A、2B、C、3D、4
3、tan70cos10201)等于()
A、1B、2C、-1D、-
24m6(m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已知sin4m15、设0,sincos,则cos2=_____。
2三、例题分析
12cos4x2cos2x.例
1、化简:
2tan(x)sin2(x)4
43177sin2x2sin2xx例
2、设cos(x),,求的值。451241tanx
sin(2)sin2cos().例
3、求证:sinsin
11例
4、已知sin()cos[sin(2)cos],0,求的值。2
2例
5、(05北京卷)已知tan=2,求
26sincos(I)tan()的值;(II)的值. 43sin2cos
例
6、(05全国卷Ⅲ)
已知函数f(x)2sin2xsin2x,x[0,2].求使f(x)为正值的x的集合.例
7、(05浙江卷)已知函数f(x)=-sinx+sinxcosx.
(Ⅰ)求f(225
1)的值;(Ⅱ)设∈(0,),f()=-,求sin的值. 246
2四、作业同步练习g3.1049 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与证明
1
1、已知sin(),则cos()的值等于()43
411 A
B、C、D、 33
2、已知tan、tan
是方程x240的两根,且、(,),则等于()2
2222 A、B、C、或D、或 33333
33cosxx3、化简(1sinx)[2tan()]为()422cos2()
42A、sinxB、cosxC、tanxD、cotx
2sin2cos2
4、(全国卷Ⅲ)1cos2cos2
(A)tan(B)tan2(C)1(D)1
22sin(x),1x05、(山东卷)函数f(x)x1,若f(1)f(a)2,则a的所有可能值为()e,x0
(A)1(B)1,222(C)(D)1, 22
2sin3a13,则tan 2a =______________.sina56、(全国卷Ⅱ)设a为第四象限的角,若
7、(北京卷)已知tan
4=2,则tanα,tan()3
42
8、已知tan()3,则sin22cos2的值为_______。
49、已知A、B为锐角,且满足tanAtanBtanAtanB1,则cos(AB)=__.10、求证:
sin22sin2k(),试用k表示sincos的值。
11、已知1tan
4212、求值:
13、已知tantan,求(2cos2)(2cos2)的值。
3答案: 1sin12sin21tan1tan2.2基本训练、1、A2、B3、D4、[-1,7]
5、3128例题、例
1、cos2x例
2、例
3、略例4、27
52例
5、解:(I)∵ tan224;=2, ∴ tan14231tan
241tantan1tan1=所以tan(); 41tantan1tan17
432tan
46()146sincos6tan17(II)由(I), tanα=-, 所以==.433sin2cos3tan23()26
例
6、解:∵f(x)1cos2xsin2x„„„„„„„„„„„„„„„„„„2分
1x)„„„„„„„„„„„„„„„„„„„4分 4
f(x)02sinx
4)s0in(x24)„„„„6分 2
42k2x
452k„„„„„„„„„„8分
43k„„„„„„„„„„„„„„„„10分 4
37又x[0,2].∴x(0,)(,)„„„„„„„„„12分 44
例
7、解:(Ⅰ)sin251,cos25
f(25)225sin25cos250 kx6266666(Ⅱ)f(x)12x
sin2x
211f()sin22416sin24sin110解得sin
15 813 8(0,)sin0sina
作业、1—
5、DBBBB6、13、34317、-
8、9、
10、略1
112、 5742
第二篇: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1039_不等式证明方法(二)
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 g3.1039 不等式证明方法
(二)一、知识回顾
1、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原结论的正确;
2、放缩法:欲证AB,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借助一个或多个中间量使得,常用的放缩方式: BB1,B1B2...A(或AA1,A1A2...B)舍去或加上一些项;
12nnn1;12nn1n;111
1;n2n(n1)n2n(n1)
3、换元法:三角换元、代数换元;
4、判别式法
二、基本训练:
1、实数a、b、c不全为零的条件为()
A)a、b、c全不为零
B)a、b、c中至多只有一个为零 C)a、b、c只有一个为零
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2、已知a、b、c、dR,sabcd,则有()
abcabdcdacdbA)0sB)1s2
C)2s
3D)3s4
3、为已知x2y24,则2x3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设x0、y0,Axyxy,B,则A、B大小关系为________。
1xy1x1y5、实数xxy,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y13
3三、例题分析:
例
1、x>0,y>0,求证:xy(xy)
例
2、函数f(x)1x2(ab),求证:|f(a)f(b)||ab|
例
3、已知:a2b21,x2y21,求证:1axby1(三角换元法)
223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
例
4、求证:1
例
5、若a,b,c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1a)b,(1b)c,(1c)a不可能同时大于
例
6、求证:1
例
7、设二次函数f(x)ax2bxc(a、b、cR且a0),若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yx和yx均无公共点。x11(判别式法)
x2x131.4(反证法)
1112(nN)(放缩法)2232n2(1)求证:4acb21
(2)求证:对于一切实数x恒有|ax2bxc|
四、课堂小结:
1、凡是“至少”、“唯一”或含有否定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2、换元法(主要指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此法若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三角问题.3、含有两上字母的不等式,若可化成一边为零,而另一边是关于某字母的二次式时,这时可考虑判别式法,并注意根的取值范围和题目的限制条件.4、有些不等式若恰当地运用放缩法可以很快得证,放缩时要看准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注意放缩适度.4|a|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
五、同步练习g3.1039 不等式证明方法
(二)1、若x2xyy21且x、yR,则nx2y2的取值范围是()
A)0n
1B)2nC)nD)2n2 32、已知a、bR,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acosbsin22ab
B)acosbsin22ab
C)cos2lgasin2lgblg(ab)
D)cos2lgasin2lgblga(b)
3、设,y∈R,且x2+y2=4,则A)2-
24、若f(n)=
2xy的最大值为()
xy2B)2+2 C)-2 D)4 3n21-n,g(n)=n-n21,φ(n)=
1,则f(n),g(n),ф(n)的大小顺序为2n____________.5、设a,b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b>1; ②a+b=2;③a+b>2;④a2+b2>2;⑤ab>1,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有一个实数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____.6、a、b、c∈R-,a≠b,求证:|ab|a2abb2a2b
2111 abbcac(提示:换元法,令a-b=m∈R+,b-c=n∈R+)
111112221
8、若nN,且n2,求证:2n123n7、a>b>c,求证:
2012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
9、已知f(x)x2pxq,求证:|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少于
10、已知i、m、n是整数且1imn,试证明:
ii(1)niAm; miAn1。2(2)(1m)n(1n)m.答案:DCB
4、g(n)>ф(n)> f(n)
5、③
第三篇: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与证明(教案)
高一(1)部数学备课小组2013年6月4日
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与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能正
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证明求值;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证明求值
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1、两角和与差公式: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tantantan 1tantan
2tan 1ta2n2
2、二倍角公式:sin22sincos,tan
cos2cos2sin22cos2112sin2
1sin2
21cos21cos222sin,cos 22公式变形:sincos
3、三角函数式化简的一般要求:
①函数名称尽可能少,②项数尽可能少,③次数尽可能低,尽可能求出值
④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⑤尽量使被开方数不含三角函数
4、求值问题的基本类型及方法:
(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的角都是非特殊角,解题时应注意观察非特殊角与特殊角之间的关系。
(2)“给值求值”即给出某些角的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键
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
(3)“给值求角”关键是变角,把所求的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
5、证明三角恒等式的思路和方法:
①思路:利用三角公式进行化名,化角,使等式两端化“异”为“同”。
②证明三角不等式的方法:
比较法、配方法、反证法、分析法,利用函数单调性,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利用
单位圆三角函数线及判别法等。
二、典例分析:
题型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2222例1:化简 : sinsincoscos1cos2cos2
2分析:化简时使角尽量少,幂次尽量低,不含切割函数,时时要注意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略。
演练反馈:
xx 44
解:原式
=x 12
2sin2cos22.(全国卷2)(B)1cos2cos2
1A.tanB.tan2C.1D.2
题型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例2
(金版教程例2p144)
解:原式
3,是第二象限角,且tan()1,则tan的值是()
533A.-7B.7C.D.44 例3:已知sin
演练反馈:
1.tan15cot15(C)
A.2
B.2C.4D.cot20cos10tan702cos40443.y=cosxsinx的最小正周期()2.3.已知sin2cos2=a,则cos4=
(4.已知3sin2a4)ABABcos22,osAcos0B)求tanAtanB的值。(c22
1解: 2
5.设cos(
12),sin(),且29232
239 729,0,求 2()cos解:
6.已知A、B为锐角,且满足tanAtanBtanAtanB1,则
cos(AB)
()。
27.若sinAB,且A,B均为钝角,求A+B的值。
解:A+B= 7
48.已知cos()0,tan0,则下列不等式关系式中必定成立的是:(c)2
A、tancos B、tancos C、sincos D、sincos 2222222229、A、B、C是ΔABC的三个内角,且tanA,tanB是方程3x5x10的两个实数根,则ΔABC是(钝角三角形)
题型三:三角函数式的证明
例4:证明
证明略
演练反馈: 1cosxsinx sinx1cosx
1cosxcos
求证: xsinx 1cosxsinxsin
2三、小结
1.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的基本思路是:一角二名三结构,即首先观察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注意角的一些常用变式,角的变换是三角函数变换的核心;其次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关系,通常“切化弦”;再次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点.2.(1)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的基本解题规律:观察差异(或角,或函数,或运算),寻找联系(借助于熟知的公式、方法或技巧),分析综合(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实现转化.(2)三角函数求值问题一般是运用基本公式,将未知角变换为已知角求解.在解题中,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般情况下可先求出,同时要注意观察各角之间的和、差是否构成特殊角,以便化繁为简,从而使求值(或证明)问题化难为易.3.常见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的四种类型:
(1)不含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2)含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3)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的值,求与该角有关的三角函数式的值;
(4)给出三角函数式的值求角.解法:(1)发现、挖掘角的某种特殊关系;(2)灵活运用三角公式中切与弦、和与差、倍与半、升幂与降次的转换方法;(3)关键在于“变角”(角的配凑);(4)先解所求角的三角函数,再确定角的取值.
第四篇:2012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59)
2010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59)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要点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从题设的出发,运用一系列有关作为推理的依据,逐步推演而得到要证明的结论,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的推理方向是由
到.(2)分析法:分析法的推理方向是由到,论证中步步寻求使其成立的,如此逐步归结到已知的条件和已经成立的事实,从而使命题得证,表现为,分析法的证题步骤用符号表示为.2.间接证明
(1)反证法的解题步骤:――推演过程中引出矛盾――。
(2)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原命题为真,则它的为真,在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就可以转化为证明它的成立。
(3)一般情况下,有如下几种情况的证题常常采用反证法
第一,问题共有n种情况,现要证明其中的一种情况成立时,可以想到用反证法把其它的n-1种情况都排除,从而肯定这种情况成立; 第二,命题是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叙述的; 第三,命题用“至少”、“至多”的字样叙述的;
第四,当命题成立非常明显,而要直接证明所用的理论太少,且不容易说明,而其逆命题又是非常容易证明的。典型例题
题型一:直接证明的应用
【1】在ABC中,已知(a2
b2)sin(AB)(a2
b2)sin(AB),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已知数列{an}中sn是它的前n项和,并且sn14an2,a11(1)设bnan12an,求证{bn}是等差数列;(2)设cnan
n,求证{cn}是等比数列;(3)求{a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题型二:间接证明的应用 【3】(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2)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课后作业
1.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
2.命题“△ABC中,若∠A>∠B,则a>b”的结论的否定是。3.若两平行直线a,b之一与平面M相交,则另一条也与平面M相交。
4.分别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已知a>0,b>0,求证:abb
a
ab
5.设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1)求证:{Sn}不是等比数列;(2)数列{Sn}能是等差数列吗?
第五篇:2012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like4)
2010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与练(理科4)
数 学 归 纳 法 知识要点
1.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的作用:步骤一是要作为起始值进行验证,步骤二推证当成立时,必须要用到当时命题成立这个归纳假设,否则推理无法进行或无效。题型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
【4】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f(n)(2n7)3n9对任意自然数n,都能被m整除。若存在,求出满足题意的最大的m,并证明;不存在,说明理由。
完成的以上两个步骤,最后应完整地写出结论。
2.数学归纳法的功能:用来证明
例题解析
题型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 【1】(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nN*”时,从“nk”变到“nk1”时,左边应增乘的因式是
(2)证明(122232)(342452).....[(2n1)(2n)22n(2n1)2]n(n1)(4n3)
题型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2】(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足够大的自然数n,总有2nn2”,则验证不等式所取的第一个值为;(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112314
12n
1
n;
题型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
【3】设有n个平面过一点,且其中任意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面不共直线,证明由这些平面把空间分成n2
n2个部分
课后作业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2
an1
1a
n1a
(a1,nN),n1时,等式左边的项是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112
1*
2n
1n(nN,n1)时,第一步应验证不等式
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213
2n
1
f(n)(n2,nN*)的过程,由nk到
nk1时,左边增加了个项数
4、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有关,如果当nk(kN)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n7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A.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 B.当n=6时该命题成立
C.当n=8时该命题不成立
D.当n=8时该命题成立
5、平面内有n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与同一点,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这n个圆将平面分成n2
n2个部分。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2314......
12n1
12n
=
1n1
1n2
......
1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