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共5篇)

时间:2019-05-14 14:4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第一篇: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传统的卫生服务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等方法都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收集、分析资料。近10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卫生服务研究领域。定性研究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收集的资料形式通常是文字、声音、图像等,而不是数字形式。本系列文章将介绍几种在卫生服务研究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本文将介绍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关系、定性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优缺点,以后的文章将依次介绍采访、专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1 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和机构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 只有将研究对象放在真实的、丰富的、流动的自然情境下,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比如要采访·位医院院长时,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前布置(经人为干预,非自然情境),采访对象提前准备了发言稿,以大会发言人的角色接受采访。可想而知,这种采访收集到的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必将受到很大影响。相反,定量研究中,尤其是严格的临床试验中,通常要对研究对象施加某种干预措施,用定量的手段观察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因此,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强调要在自然情境下进行。2 定性研究方法更重视研究者与研完对象之间的关系

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人就是一个研究工具。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对象面对面地接触,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不断加深理解。研究者的态度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对象的态度和参与积极性,研究者本身的性别、年龄、信仰、学术背景、世界观等都可能影响定性研究的结果。因此,定性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能力和技巧要求更高。比如在采访过程中随意 ‘断采访对象的谈话、对采访对象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提出批评,都会大大降低研究对象参与的积极性,使之不愿意透露真实的信息。研究者必须』E确定位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研究对象保持平等的对话关系,而不是作为领导或其他身份面对研究对象。另外,定性研究非常关注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需要事先征求研究对象的同意,对他们提供的信息保密,恰当地处理敏感性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研究对象的信任,保持良好的相互关系,从而保证所收集到的资料是真实可靠的。定量

研究中,研究者可以从机构的年度报表、统计年鉴等来源获得资料,也可通过培训当地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不一定要与研究对象面对面接触,研究者的态度、技巧等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相对较小。

1.3 定性研究是一个演化进展的过程

定性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便已经白厂严密的研究设计,甚至已经开始收集资料,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不可能“一次定终身”。有人甚至认为“研究过程本身决定了研究的结果” 定性研究的设计、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是同步进行的,通常一面收集资料,一面不断地对资料加工、分析、理解。这样,随着现场工作的进行,资料收集的内容和方式都将不断改进。相反,定量研究中通常都有明确固定的调查问卷,一旦确定下来则不能轻易改动。收集资料也集中在一段较短的时间进行,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分析是明显分开的。

1.4 定性研究更多地应用归纳法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推理,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线,从犬量的、个别的原始资料中建立分类,产生理论假设,并通过分析比较逐步加以充实和系统化。正因如此,定性研究的结果只适 于持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外推到样本以外的范围: 丽 量 摹 刑常采用演绎的研究思路 在研究之前事先设定一,\理沦假设、在收集资料之后进行量化分析,检验研究者自己 理 假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实任何研究都需要同时使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人的思维必然同时包含了两者。在较大规换的研究中,以同时或交替采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路。由于多名研究人!同时分头组织采访或专题小组讨论,并收集了大量的丰富的资料。每一个研究者不可能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对所有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因此,在完成现场收集资料后,研究小组可以集中一段时间,根据各自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或般设,归纳汇总并形成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演绎的方法,从个别的、原始的定性资料中寻找证据,验证这些结论和假设。当然,在这一一过程中,也可以同时运用归纳法产生新的假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关系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简单地判断两种方法孰优

孰劣。本系列文章的目的也不是为厂证明定性研究方法优于定量研究方法,而是为卫生服务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以更好地理解卫生服务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概括起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之间有如下三方而的关系:

2.1 定性研究可以为定量研究作准备

许多时候,研究者对要研究的领域知之甚少,也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可供参考。此时,通过定性研究,通过观察、采访、专题小组讨论等定性的方法,可以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加深理解。可以积累要的信息,为定量研究作准备。比如,要研究__项卫生政策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影响,可以首先进行一次预调查,用定性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研究者借以了解该政策在哪几个方面影响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用哪些指标可以反映这种影响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在定量研究中设计调查问卷,使之更加合理、准确、完整。而且,定性研究还可以帮助定量研究设计调查问卷时措辞合理,使之容易被调查对象理解并接受。

2.2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解决定量研究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卫生服务研究的对象包括人、卫生机构及卫生政策,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其中许多因素难以定量分析,定性研究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奇妙难测的。在卫生服务研究中要了解病人肘卫生服务的态度,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反映,因为调查对象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的心理活动、表情、行为是不可能从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相反,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细致观察,与其深入交谈,可以逐步深入其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及思想活动。再如,进行卫生政策分析时,由于多种复杂未知的影响因素(如政策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等)的作用,研究者很难按照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原理随机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很难用定量的手段客观评价某项政策的实施效果,而通过采访知情人及各种利益相关群体,收集定性资料,则可能深入客观地了解政策的实施过程反效果。可见,传统的定量研究也有方法上的盲点,只有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才能客观、真实地研究解决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多个角度阐述问题

要表明一项研究结果的可信性,一条重要的检验标准是看用其他方法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如果三种或更多种研究方法同时运用于某一个研究问题(如问卷

调查、专题小组讨论以及观察法相结合),其研究结果一致,则更有力地表明了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因此,定性研究可以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多个角度阐述同-一个研究问题,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另外,定量研究的结果有时无法得到解释,如某一时期卫生服务需求量异乎寻常地增加,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此时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方法了解需求量增加的真正原因。定性研究的分类

定性研究方法有多种分类,在卫生服务研究领域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3.1 采访(interview)

有时也称为访谈、交谈,是社会学中收集资料最常用的方法之~。研究者利用规范化或半规范化的采访提纲,向被采访者或调查对象提出~ 系列问题,来了解被采访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3.2 专题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

又称焦点组讨论,俗称座谈会。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召集具有相同或相近背景或经历的~ 组人(通常为4~8个),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起讨论研究者感兴趣的某~ 话题。时间一般为1~ 2小时。专题小组讨论主要用于研究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态度,尤其适用于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不甚了解的情况。

3,3 观察法(observation)

研究者以视觉为主,也运用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和直觉等作为辅助,通过直接感知和直接记录的方式,获得由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一切有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信息。

3.4 个案研究(case study)

是通过对个别案例如个人、家庭、项目等进行详尽的调查来认识社会的一种调查方法,要求调查者对被研究的个案作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不仅要了解其本身的现状、历史,还要调查研究其周围的社会背景与各种社会联系。定性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定性研究方法在微观层面上对社会现象或自然状态的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能深入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便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采用高度灵活的方式,可以对研究者不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归纳法自下而上地建立理论,更可能对理论有所创新;注意事件发生的自然情境,更现实地看

待世界,有利于所获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定性研究方法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由于定性研究通常对小样本人群进行深入调查,采用目的性抽样而不是随

机抽样。样本通常不是全部事先指定的,可以随着现场调查的开始而调整,因此所得结果不具备量的意义上的代表性,不能推广到其他地点和人群;其次,由于定性研究方法重视研究者本人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可能使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缺少统一的程序及公认的质量衡量标准,也无法对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准确的测量;最后,定性研究费时费工。尤其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阶段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资料编辑整理:刘照军

第二篇:卫生服务研究 第7章 定性研究方法

卫生服务研究第七章 定性研究方法

第七章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定性研究以问题开始,不管什么形式,最终目的是应用于改善人类环境。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定性资料通常是以文字、声音、图象形式表示,而不是数字形式。当定性资料归纳成一定形式便成为信息,这些信息付之应用便成为知识。

2、定性研究有两个独特的性质,即:

1)研究人员本身是研究的手段或方法,通过他们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目的是了解社会的某些方面。

3、定性研究有以下特征:

①定性研究人员面向自然世界,收集有关感官经历的资料,包括:人们看到、感觉到、听到、尝到和闻到的一切。定性研究不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验或通过邮寄问卷进行,研究人员深入到社会,接触人们的日常生活,系统理解人们的生活经历。

②定性研究人员工作在现场,与人面对面接触。他们通过交互的、人文主义的多种方法如:听、说、看、读等试图理解人们怎样认识他们的世界。这些就是人们所知的的访谈、观察和收集文件的基本技术。研究人员与人交谈、就象人们的亲属一样深入其日常生活聆听人们的谈话、阅读文件、观察人们的居住空间、服饰、工具和装饰等。

③定性研究人员评价人们生活世界的一切,包括凌乱的东西。他们持续关心构成上下文所需要他们的工作,设想通过探索复杂的事物,获得对人们经历的详细理解。研究人员整体地、全面地将社会世界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来观察,而不是以可测量和统计处理的离散变量来观察,并通常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而不是测量和预测。

④定性研究的研究人员本身在定性调查研究中非常重要。研究人员系统地反映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因为他们进入到被调查者的世界,他们可能将被调查-1-

者的世界以某种方式定型。

⑤定性研究对于个人经历非常敏感。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可能使整个项目定型。从最早的好奇到最后的报告,研究人员的个人经历是一面透镜,凭它来观察世界。研究人员的性别、种族、年龄、政治、信仰等都影响定性研究的结果。⑥定性研究人员试图不对社会世界提出一个刚硬的、先验的框架。他们想了解哪些是组成被访谈者生活的重要问题。在研究之前,往往没有正式的假释,但定性研究人员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这种概念框架可以且常常被改变、修改和精练,或许更重要的是问题被发现。另外,根据对研究的场所、被访谈者的认识和研究者对于项目不断增长的知识,这种资料收集活动可以改变。

⑦定性研究依靠多方面和反复的复杂推理,它在部分和整体之间移动,如:从理论到经验的演绎推理和从经验到理论的归纳推理。定性研究人员传统上是进行从特殊到一般陈述的推理,归纳多于演绎。

最后,定性研究是解释性的。

4、定性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

(1)个别访谈/深入访谈

(2)专题小组或小组访谈

(3)家庭访谈

(4)观察

(5)问卷调查

(6)叙述的收集

(7)案例调查

5、定性研究的用途:

(1)定性研究可以作为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的工具

(2)定性研究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对形成知识有启迪作用

(3)定性研究提供解释现象的新途径,明确信仰和价值

(4)定性研究提供转变社会的途径

6、深入访谈(in-depthinterviewing)是定性研究的一种基本技术。谈话是理解人们对某些问题的想法、感觉和行为的基本手段。深入访谈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个别谈话了解研究对象的经历、态度和行为等。通常,深入的理解通过长谈产生。通过访谈把访谈者带入被访谈者的世界,至少可了解能用语言表达的被访谈者的内心世界。一个熟练的访谈者询问详细的、具体的情况,引出丰富的详细描述。

7、访谈的类型:

(1)非正式访谈(谈话是访谈)

(2)引导性访谈

(3)标准化的开放式访谈

8、访谈的步骤:

(1)策划访谈

(2)确定访谈对象

(3)提出问题提纲

(4)选择和培训访谈人员

(5)准备和开展访谈

(6)资料整理、分析和报告写作

9、专题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是通过召集一小组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议题进行讨论得出深入结论的定性研究方法。它是根据研究目的和预先确定研究主题的讨论提纲,在一个主持人的带领下,一小组研究对象,用1~2个小时的时间,围绕主题根据讨论提纲进行充分和自由的讨论,讨论有记录员或观察员进行现场记录和帮助安排录音。

专题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利用小组的社会动力,在主持人的协调下,鼓励参加讨论者揭示他们行为的潜在原因。主持人最好富有经验,小组以6-12人为宜,讨论是主持人用准备好的提纲向小组所有人员询问全部问题,为保证调查的覆盖面,通常需要几个组。

专题小组讨论使研究集中在某个焦点上并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允许你更深入地探讨要调查的问题和其可能的原因;可以用来为结构式的调查形成适当的问题,因为设计一个好的问卷需要对当地语言和观念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可以对已经获得、但可能不完全或不清楚的有关知识、信仰、态度和行为信息作补充或确认,可以为健康教育程序开发适当的消息,可以探索有争议的或敏感的话题。

10、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

(1)制定计划

(2)决定小组的类型和选择被访谈者

(3)拟定讨论提纲

(4)选择和培训主持人和记录员

(5)进行专题小组讨论

(6)结果的分析和报告

第三篇: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

是非题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设计回归期限时,事件发生频率越高,回顾期限越长 “您去年参加了合作医疗,今年还参加吗?”属于意愿类问题

选择题

“你爸妈是否得糖尿病? A 是 B 否”属于问题设计中哪种错误类型 哪一项属于非概率抽样

名解

health service demand

stakeholder

program evaluation

potential health need

问答

如何测定人群未被满足的卫生服务需求

项目评价的目的项目评价的分类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举例说明,什么研究适宜使用定性研究,为什么 在我国现阶段,仅仅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或需求制订卫生发展规划各有何利与弊?那么应如何制定

第四篇: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

石河子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题计划书

研究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学生姓名年级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号

2012年2 月7 日

研究背景

医疗保障制度是保护居民健康、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途径。在国家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居民医疗保障的数据。

1993年的第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1

5.50%,城市地区为53.48%,农村地区为2.69%,(四类农村仅为1.06%);享受部分免费医疗(如半公费、半劳保、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和统筹等)的比例为12.11%,城市为27.75%,农村10.96%;调查中自费医疗的比例是69.86%,其中城市为27.28%,农村地区为84.11%(经济落后的三、四类农村地区自费医疗的比例达到90%以上)[1]。1998年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4.95%,城市地区为16.01%,农村地区为1.16%;6.5%参加了合作医疗(主要在农村地区);76.40%自费医疗。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和的覆盖人口不足5%,自费医疗比例高达90%以上。与93年第一次调查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享有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人群的比例下降,自费医疗的比例进一步增加[2]。2003年的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仅为9.5%[3]。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增长至89.7%。截止到2008年6月,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到达93.0%[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以来,农民的参合率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体现了新农合的优越性和可研究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 来,新农合制度建设取得快速发展。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以农村为重点,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是保证新农合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制定补偿方案的本质,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尽可能地实现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提供医疗保障,以真正体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保障制度的功能[5]。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及其补偿

(一)农村健康保险补偿测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农村健康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研究。由美国Rand公司资助,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试验项目研究组1988年在四川简阳、眉山的26个村实行了20%补偿比和30%补偿比的试验研究,认为20%是补偿比的有效起点,并提出设计获取保险因子和增加系数的方法。利用保险因子可以预测医药费,根据医药费确定补偿比[6]。

该研究获取的保险因子在我国合作医疗测算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成昌慧等人1997年利用山东省农村居民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人均门诊、住院医药费用的调

查结果,在综合农村合作医疗和健康保险筹资额与补偿比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合作医疗筹资额和补偿比例数量关系模型进行研究,编制了筹资额与补偿比数量关系检索表 [6]。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我国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在科学合理设计补偿方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方法学探讨及实例研究。首先是关于新农合“保大”还是“保小”的争论。一部分观点赞同以保大为主,但要兼顾保小,理由是:如果基金仅用于补助大额医疗费用及住院医疗费用,会导致受益面小,影响未被受益的农户继续参加的积极性;如果不兼顾保小,农民可能会因小病延误治疗而拖成大病;如果只保大病,会导致资金向医疗倾斜,防保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地位降低并影响资源配置;如果只补偿住院医药费,会导致大量的造假住院材料及引发农民小病大治,增加监管难度,浪费卫生资源。另一部分观点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以大病统筹为主,大病冲击对于农户的影响是长期的、严重的,应重点保障大病风险,保小影响统筹基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应改变参保者“人人受益”、“多少保一点”的传统观念。如果采取“保小又保大”虽然可以使更多的参合农民治疗后得到实惠,从短期来看,增加了对农民的吸引力,但减少了对住院的有效补偿,降低了防范和分散不可预测的更大风险的能力[7]。

有的学者提出,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状况,合理选择门诊和住院补偿。在补偿应向谁倾斜方面:一是按医院等级采取不同补偿比例,等级越高,补偿比例越低,目的在于控制病人流向;二是按费用分类采取不同的补偿比例,费用越高,补偿比例越高,目的在于减轻住院病人的负担[7]。在如何确定费用分段方面,有两种方法:一是均补法,即同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比相同,优点是便于农民理解和操作计算;二是递增比例方法,按不同的费用组段确定不同的补偿比,特点是对大病患者帮助较大,但减少了低费用者的利益补偿。

有的研究认为,由于新农合补偿机制中存在的费用分担(起付线、支付比、封顶线等)及补偿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了不同收入人群受益不均的问题,尤其是收入较高的人利用了较多的卫生服务因而获得较多补偿,加剧农民就医的不公平性。有学者提出,这是共付保险的特性,应通过医疗救助为贫困人口支付部分医疗费用,发现除贫困人口以外受益最小的群体(如潜在贫困人口)并采取措施缓解他们支付能力低的问题,或根据不同疾病谱、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用药档次制定不同补偿比例,严格执行用药目录,抑制大型仪器检查费用、检查次数,遏制医疗高消费支出,以减少所谓“穷人帮富人”的现象[7]。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式、补偿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

新农合补偿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只补住院,二是住院和门诊均补,三是门诊、住院和门诊大病均补。门诊补偿模式有2种:一是建立家庭帐户,二是实行门诊统筹;住院补偿有2种:一是按住院机构分等级按比例补偿,二是按住院费

用分段,按比例补偿;门诊大病补偿有2种方式,一是定额补偿,二是纳入住院补偿。在选择合作医疗的补偿模式方面,农民均首选“保大病+乡村门诊”,其次是“保大病+体检”或“大病+预防保健服务” [8]。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起付线和门诊封顶线。起付线一般只针对住院补偿;宁永功主张参照各级医疗机构平均医疗费用的2倍设置起付线,并建议在规定起付线的同时设定最低补偿额,防止出现过低补偿。关于设置门诊封顶线宁永功认为要结合补偿范围、起付线、补偿比、筹资标准、大额费用人数及总额等综合指标考虑。门诊统筹封顶线一般为个人缴纳费用的3~5倍为宜;住院封顶线以农民人均收入3~5倍为宜。在具体的测算方法方面,宁永功和邓波提出的方法一致。测算封顶线首先要对调查范围内的住院病例进行排序分组,按选择的报销比例测算,扣除不予补偿的起付线下的部分,测算出该需支付的总费用,再选出分组中最大费用病例按比例报销计算后所需支付费用,以此为依据测算封顶线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比例。一般的观点认为,补偿比超过医疗费用的80%,就可能造成费用失控;补偿比低于医疗费用的20%,对患者意义不大,甚至不能称作保险。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教材延用了90年代眉山、简阳健康保险试验的保险因子数据,该方法在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近来也有观点对保险因子应用的时间性、区域性等问题提出质疑,有研究表明我国2004年新农合试点县的医疗费变化并未显现出该保险因子的水平。该研究在理论上考虑得较全面,但实践中需作大规模人群抽样调查,且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9]。

受政治、经济和农村地区特有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机制不可能沿用一般社会医疗保险的理论和方法。上述有关新农合补偿机制的研究大多处于理论探讨,尚未形成对不同类型地区建立适宜补偿机制的指导性理论和方法。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新农合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10]。今后合作医疗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向农村开放;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制度支付的目标应为重防、保大、顾小;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向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发展,实行社区管理型医疗和尽快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农村居民新农合补偿机制的补偿方案及其基金使用和运行情况进行分类研究,探讨新农合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新农合补偿机制更好的为农民健康服务提供借鉴。以促使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使有限的基金能更高效率的使用,最终实现有效减轻疾病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的目的,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二)研究意义

研究新农合补偿机制,了解补偿机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机制中不足之处,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要;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新农合的筹资情况

2.农村居民对新农合补偿机制的认知情况

3.实行的新农合的实际补偿情况及其主要补偿模式

4.探讨新农合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方法:大量检索并阅读文献,通过阅读文献了解所研究课题的现状

2.现况调查方法:抽样,先进行预调查,收集并分析预调查资料,校正问 卷,进行现场调查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将调查后的有效问卷,利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然后运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

(四)质量控制

在设计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慎重筛选指标。设计 好问卷后,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并做预调查,以检验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 性,在现场调查过程中由当地卫生行政人员负责协调工作,收集问卷后进行审 核并校对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分析报告,1993年

[2] 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1998年

[3]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2003年

[4] 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2008年

[5] 王燕.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6] 罗家洪,黄兴黎,李晓梅等.寻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3):179-181

[7] 张笑天,王保真.医疗保险原理与方法[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269-280

[8] 葛恒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经

济,2006,25(12):5-7

[9] 王靖元,邵高泽等.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割机制与补偿比例[J].中国农

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7):19-21

[10] 左适莉,胡替联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与家庭帐户模式的比较

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12):19-21

第五篇:6.第五章卫生服务研究

第五章卫生服务研究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 目前卫生服务研究的主题与卫生改革的主旋律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反映医疗服务需要量的指标主要由两类指标组成。

3. 反映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卫生资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 卫生人力需求的预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合而成的。

二、选择题(单选):

1. WHO 在哪一年提出了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A.1974B.1975C.1976D.1980E.1985

2. 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A.1980B.1981C.1982D.1985E.1991

3.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展过几次全国范围的卫生服务总调查?()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4.近年我国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约为()

A.8%B.6%C.4%D.3%E.5%

5.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属于()

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6. 为了验证社会预防措施的效果常采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

A.分析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理论研究D.综合评价E.描述性研究

7. 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应计算:()

A.直接卫生费用 B.间接卫生费用 C.两者都包括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其他

8. 以下哪种属于资源分配适宜()

A.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不足,卫生服务利用率高

B.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C.资源充分,医疗服务需要低,卫生服务利用充分

D.资源充足,利用良好,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E.卫生服务需要量低,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低,卫生资源投人过度

9. 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B.卫生服务的价格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E.以上都是

10. 下列答案哪一项不是反映医疗需要量的指标:()

A.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B.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C.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人数D.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

E.每人每年休工日数

三、名词解释:

1. 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 research)

2. 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needs)

3. 卫生服务需求(health demands)

4. 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5. 费用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四、问答题:

1. 简述卫生服务研究的基本原理。

2. 国家卫生研究纲要(ENHR)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 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指标有哪些?

4. 试述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及其相互关系。

5.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卫生服务研究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平效益质量

2.疾病的频率(度)指标严重程度

3.门诊服务利用指标住院服务利用指标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指标;

4.卫生人力卫生经费卫生机构装备和供应知识和技术

5.城乡配置不合理层次配置不合理

6.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服务目标法人口比值法

7.卫生服务需要量卫生资源投入量卫生服务利用量。

二、选择题:

1.C2.B3.B4.C5.A6.B7.C8.D9.E10.D

三、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 research):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服务组织、实施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居民健康状况的关系,探索改善卫生服务系统的功能以及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的途径。

2.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needs):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依据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以及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3.卫生服务需求(health demands):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4.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在成本效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果都用货币单位计算,用效益成本比值表示。

5.费用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投入成本按货币单位表示,产出的效果则以健康指标或卫生问题的改善来表示,实际是研究资源消耗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用成本效果比值表示。

四、问答题:

1.主要从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利用的内涵(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即通过调查了解居民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利用情况及影响利用的因素,研究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满足程度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寻求合理组织卫生服务的方法。

2.ENHR是应用卫生服务研究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分析卫生服务的现状、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策略,ENHR是将研究、组织管理和决策相结合的策略,其目的(内涵)是促进卫生发展建立在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本地区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卫生资源的效益和

效果,改进卫生策略和管理。ENHR的内容综合了流行病学、社会学和行为医学研究、生物医学研究、卫生服务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内容,是多学科、多部门协作研究,特别注重对贫困人群、高危人群的服务供给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关注。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协作研究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卫生问题。

3.反映医疗服务需要量的指标主要由疾病的频率(度)指标和严重程度两类

指标组成,疾病频率(度)指标有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失能率;疾病严重程度指标有两周卧床率、两周休工(学)率和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卫生服务利用可分为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及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等几方面,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包括两周就诊率、两周患者就诊率和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住院服务利用指标包括住院率、人均住院天数和未住院率。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等。

4.卫生服务需求由需要转化而来,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只有转化为需求,才

有可能去利用卫生资源,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并不是人们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需求。需要能否转化为需求,除取决于个体自身的需要外,还与个体的收人水平、家庭人口、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风俗习惯以及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医疗需求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卫生服务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卫生服务的供给量。事实上,由于卫生资源有限、配置不合理,以及存在服务质量差、效率低、资源浪费等现象,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都难以得到全部满足。

5.卫生服务需要量是人群健康的客观反映,凡是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

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群医疗服务需要量,主要有下列因素:人口年龄及人口性别,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地理条件,家庭与婚姻,心理行为因素,医疗保健制度。

下载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性研究论文 老乡会的研究

    东北电力大学“老乡会”现象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 内容摘要:“老乡会”是当今所有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在校大二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收......

    课例研究方(范文)

    课例研究方案一、指导思想 围绕“县域性教师行动研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县域教研和学科教研为依托开展教师行动研修,推进研训合一,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

    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如何定性探讨与研究

    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如何定性 [案情] 被告人王某(男,32岁)于2006年11月21日,驾驶夏利小车从汕头返回漳浦途中,由于技术不熟练,目测不准,采取措施不当,汽车右侧后视镜将骑自行车靠......

    卫生服务研究 第22章 卫生服务公平性(5篇模版)

    卫生服务研究第二十二章 卫生服务公平性 第二十二章 卫生服务公平性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发现差别并探索形成的原因 (2) 为卫生改革政策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3) 监测卫生政策......

    服务创新研究

    创新服务理念 用好“乘除加减” 亮化温馨工程 引深“五型”创建 ——凤矿工会开展“怃恤金”、“助学金”入户活动汇报材料近年来,凤凰山矿工会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工会创建“......

    服务创新研究

    创新服务理念用好“乘除加减” 亮化温馨工程引深“五型”创建 ——凤矿工会开展“怃恤金”、“助学金”入户活动汇报材料近年来,凤凰山矿工会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工会创建“五......

    研究阶段心得体会方文

    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因研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方文 在我们的传统课堂上,经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却非常少见,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010年度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总结

    一、XX年年全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的简要回顾XX年年,是实施新余地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市地方税务研究会在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社科联的指导下,在各设县、区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