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4:5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本站推荐)》。

第一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本站推荐)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

**县政策研究室

高科技园区是当今世界各国推动科学创新的重要引擎,其中美国硅谷、英国剑桥工业园区、日本筑波科学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已经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学习和借鉴这些园区的经验,为广州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风险投资为园区内高科技企业的创办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风险投资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潜力的高新科技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是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世界一流高科技园的发展无一不得益于风险投资机制的支持。以硅谷为例,在硅谷只要有好的市场潜力的高技术产品项目,风险投资家就会乐于投资。同时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还会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和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1995-1999年,硅谷风险投资1518起,投资总额占全美风险投资的15.2%。据统计,美国的6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接近一半在硅谷。硅谷早期的IBM公司和苹果公司等,后期的英特尔、雅虎、网景等公司,都是靠风险投资发

1展壮大起来的。又以剑桥工业园区为例,2003年剑桥地区的风险投资额约为1.5亿英镑,截至2004年上半年剑桥地区共吸引了全英国25%和全欧洲8%的风险投资。其他如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都离不开大量社会风险投资的助推。

2、科研院校为科技园区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基础

硅谷的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它始终坚持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相互依赖、有机结合和高效合作,其中斯坦福大学发挥了核心作用。斯坦福大学不仅通过斯坦福研究园奠定了硅谷发展的基础,还通过制定产业联盟计划,促进大学院系、研究人员与企业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斯坦福大学设立了许多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如允许教授有一到两年脱离教学岗位,专门从事研究工作或到硅谷创办高科技公司,并同意他们每周有一天到企业兼职。对于学生创业,斯坦福大学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创建了惠普、康柏等知名企业。英国剑桥工业园区也有类似的特点,那就是英国剑桥大学是该园的重要技术创新源泉。剑桥大学十分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多世界级的发明和创造,它走在前沿的电光学和计算机辅助技术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过去10年剑桥大学孵化了300多家高科技企业

3、完善鼓励创新政策体系是科技园的发展重要支持力量

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如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规定,区内新办的高技术企业从其产品开始销售起一年内,可以自行选择连续免征所得税5年;企业进口自用机器设备、原料、燃料等可免征进口税,且无须办理免征担保记帐及押税手续;区内企业以产品或劳务外销者,其营业税为零且免征货物税。印度政府也规定,进入园区所有软件企业10年免税,园区企业进口计算机与相关硬件可全部免税,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数据处理、互联网资源开发等信息服务出口实行100%免税,等等。

二是投资优惠政策。对于鼓励发展的一些重要高科技产业,政府以直接投资或优先提供长期贷款方式予以扶持。如硅谷早期的发展就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政府的国防投资很大一部分通过订单以军转民的方式流入硅谷的高科技企业。美国的国防工业甚至多次向硅谷一些高技术研究项目提供联邦补贴,用于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又如新竹科学工业园规定,符合工业园区引进条件的高科技产业,可申请当局参与投资。再如剑桥工业园区,英国政府在剑桥地区建立了国家资助的研究中心,促进了剑桥的发展和壮大。

三是土地厂房租用优惠政策。如新竹园区建设了大量设

施完备的厂房,并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创业企业;对于被认定为对台湾发展有特殊贡献的工业投资,可减免土地租金五年。

四是技术创新鼓励政策。如新竹工业园鼓励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园区资助技术创新开发资金,最高额可达该项目计划所需经费一半。

五是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各科技园区分别制定了吸引人才的各种政策措施。如新竹科技园,设立了创新技术研究开发奖,以资助技术人才研究开发新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回台创业。同时,工业园也十分重视本土人才培养。规定企业雇用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人数不能低于科技人员总数的50%。

4、适宜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环境是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高标准建设科技园区。如日本筑波科学城设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日本的科学研究中心;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自成体系的中心城市;成为一个与周边自然和乡村环境共存的生态模范城市;成为日本功能最为完善的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选择了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精密仪器机械、生物工程、集成电路、通讯光电等高科技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计划将工业园建设成为亚太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制造中心。

二是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如剑桥科技园为区内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市场信息、产品开发、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服务;帮助园区企业开拓融资渠道和建立企业联系网络;以非常灵活的方式向企业提供办公、研发和生产场所以及会议中心、宾馆、饭堂等服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了保护软件业发展,印度政府专门制定和修改了《信息技术法》和《版权法》等法律法规。对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违法行为及其惩罚作出规定。

5、创新型文化为科技园区的崛起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创新型文化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特征:一是形成鼓励创新和冒险并宽容失败的文化精神。如在硅谷就崇尚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视失败为最好的学习机会。二是形成平等竞争的开放性学习型社会氛围。硅谷人非常注重知识共享,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成为硅谷的风气。三是形成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容忍的态度。在硅谷员工流动和跳槽不受任何限制和谴责,被视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职业行为。

第二篇: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

按照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的要求和成都高新区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围绕“实现一流绩效、一流机制、一流要素、一流环境”的建设目标,为确保2009年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各项指标顺利完成,现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

(一)总体思路

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统揽各项工作,加快发展高新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软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通信、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天府软件产业新城和孵化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聚集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做好企业服务和企业培育,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和国际化水平,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突破。

(二)工作方针

大力强化“产业是高新区生命线”的责任意识,结合现有优势和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外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的关键和缺失环节,着力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企业融资平台、国际商务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着力营造局部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强化“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三段式”企业服务

体系。

二、总体目标

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确保25%以上的增长,实现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85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310亿元。集中建设区产业增加值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完成345.3亿元,完成外贸出口23.1亿美元,全年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不低于50%。合同外资25.07亿美元,到位外资14.5亿美元和市以外内资增长18%以上。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61亿元,增幅15%。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50家,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以上,达到3家,超过50亿元的跨国龙头企业达到7家。在今年国家推出创业板、新三板的前提下,力争在海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新增上市

(挂牌)企业2家。

三、工作任务

(一)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力争聚集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600家,新增双软认证企业50家;开展CMM/CMMI2级以上认证企业60家,新增通过认证企业5家。2009年在软件及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和数字娱乐等领域实现软件产业增加值80亿元,销售收入300亿元,出口2亿美元。做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工作,积极引入NIIT培训机构,逐步建立天府软件园一流的中、高端人才培训及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二是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促进英特尔产品封装测试项目、成芯8英寸芯片生产厂二期等一批竣工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协调和帮助英特尔上海工厂年内顺利搬迁到成都出口加工区。加强国家IC设计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IC设计技术创新联盟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承担国家“核高基”数字电视SOC芯片、安全SOC芯片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发展。加大服务力度,促进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加大投资。扶持本地模组厂的壮大,积极跟踪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力争3年内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积极促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尽快落户。

四是加快通信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省政府的支持,打造西部“通信科技研发与增值服务基地”,推动无线通信研发和产业发展,力争“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实验和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成都高新区。加快聚集通信增值服务企业,拓展通信增值服务内容,积极促进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腾讯客服及网游开发中心、三零瑞通保密手机、国虹3G手机等总投资60多亿元的重点通信产业化项目建设。

五是继续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天府生命科技园、奥泰、赛金、康弘、新荷花中药饮片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GLP中心的扩建,天河信息平台建设、常规剂型中试中心建设,打造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

件。

六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推进翻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整合翻译及相关产业资源向高新区聚集,推动翻译及相关产业发展。

(二)企业培育

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壮大主导产业规模。锁定50家以上重点企业进行培育。建设好企业服务呼叫中心,完善企业评价体系,实施“一企一策”和项目经理制度,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和动能保障,找准关键环节,积极主动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和

支持。

二是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挂牌)辅导和推进工作,促进5—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在今年国家推出创业板、新三板的前提下,力争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2家。

三是加强大孵化体系建设和管理,推进各类孵化器加快发展。努力探索建立服务管理专业化的企业加速器,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推进雅驰工业园等民营经济建设企业加速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制定和实施“鼓励人才进区发展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全年吸引创新创业人才300人,新增留学人员和博士企业50家,保持孵化企业1500家左右,汇聚专业人才3万名以上。打造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重点研发企业的研究基地、政府企业联建的公共技术平台为一体的配套综合服务体系。四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聚集,出台相应政策,聚集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力争年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占省、市相当比重。

(三)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聚集创新要素。积极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突出抓好外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工作。力争2009年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达到25家,高

新技术成果达到300项。

二是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通信核心技术及整机集成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支持诺基亚、阿尔卡特、中兴、迈普等扩大研发规模,提升研发水平,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研发中心。促进三〇集团、飞博创、林海电子在安全通信、光网络传输、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大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新高新区软件公共技术平台服务架构设计,完善1+4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技术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国内一流水平,保证在3至5年内满足企业技术要求。推进生物医药平台建设,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支撑体系;促进GLP中心扩建,力争2009年底投入使用,促进天河孵化器公司建成常规剂型GMP中试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立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联盟。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加强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运营商合作,建设SaaS应用孵化平台,为中小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实施“无盲点工程”,加快无线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并投入应用。进一步发挥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的平台和资源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人才产销衔接;引进优质培训资源,提升本地人才培训能力。加快“中欧技术商务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欧盟委员会驻华使团给予“欧盟中心”授牌,打造欧盟项目转移中心,申请加入欧盟企业网络(EEN)。引进欧盟企业和机构15家。加快高新区融资平台建设,完成中小企业担保贷款9亿元,完成银科基金公司的登记注册并开始正常运营,设立2个以上专业化子基金。四是制定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大院、大所、大企在研发方面的优势互补作用,研究制定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实现研发、生产、市场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市场化为向导的科研

运行机制。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上台阶。研究制定高新区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完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并力争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行列。确保2009年专利申请量递增15%,其中发明专利递增20%,每万人拥有专利超过100件,努力实现新增驰名、著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项。以天府软件园为依托,争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产业优秀案例示范点。

(四)环境和载体建设

一是加快专业园区打造和天府新城创新载体建设。按“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全面加快天府新城建设,全年天府新城新开工面积5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保持在建面积不低于120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天府软件园二期、三期及配套学校和生活区建设,实现天府软件园总规模达到137.6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流软件产业园区。采取做强产业、完善配套、打造中心等综合措施,把西部园区提升为特色鲜明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和宜业宜居的产学研新城区。力争促成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70个、竣工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

二是大力营造发展软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确保行政效能位居全市前两位;建立健全高新区13类重点行业(企业)分类管理方案,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继续深化“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工作,力争流程和效率在全市系统领先。力争新增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0家,社区5个;创建市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大气综合环境质量位列中心城区前3名。建设高新区文化馆、图书馆,开展文化服务进园区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1、落实和完善省、市、区共建工作领导机制。作好创建协调工作,及时收集和上报高新区各部门创建一流园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推动召开省市共建联系会议,统一协调解决。

2、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直接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创建工作。

(二)目标保障

1、围绕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目标,分制定年

度工作方案。

2、将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工作要求,列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对高新区各部门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宣传保障

1、开展一流园区的理论研究,结合一流园区、创新型园区的指标,完善成都高新指数研究并适时发布;主办一次有影响力的一流园区会议;开展六个世界一流园区创建工作的对比研究,建立创建定期工作简报制度。

2、积极开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的整体策划、发展研究、包装、宣传、品牌推广工作。围绕一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2个以上专题调研报告;全年相关媒体报道不少于200条,其中,中央级媒体的相关报道达到50条以上。

(四)干部队伍保障

按照“创建世界一流园区”需要一流干部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优秀研究生引进计划,强化干部培训,打造高新区干部培训基地,举办“百名专家进高新”专题讲座。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一流园区建设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9]6号 【发布日期】2009-01-07 【生效日期】2009-0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意见

(川府发[2009]6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6个试点园区之一,是推进我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西部领先的高科技园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定位

(一)坚持走创新与发展并重的道路,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战略,狠抓扶大引强和科技创新两个重点,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加速成都高新区南部科技园区和西部综合产业园区的建设进程,打造以微电子和软件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基地,推动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

(二)到2015年,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我省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及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的聚集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源地,成为具有较强内生增长机制、带动作用大的辐射源,成为创造前沿模式、制度、文化的发祥地。

(三)到2015年,成都高新区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业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指标保持持续、较高的年均增长率;努力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相关的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研发、技术支撑、人才教育培训、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优良的创新环境,建立职能明确、精简高效、服务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集聚一流创新要素、构建一流创新环境、形成一流创新机制、实现一流发展绩效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二、支持高端人才加快聚集打造成都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洼地。编制高新区重点产业人才中长期规划及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制定和实施引进、培养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的若干突破性激励政策,以多种方式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帮助其解决落户、档案、居住、生活、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具体问题。对外国专家到成都高新区工作,要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办理出入境、居留、来华工作许可等证件。要充分利用省内教育资源,支持成都高新区产业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培训,促进高校启动相关领域的课程改革,以更好地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优化人才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及大企业、大集团的科技创新资源,支持成都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孵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合作机制;支持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面向省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深层次、跨区域合作。支持成都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等优势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开展园区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引导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向园区聚集,加强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

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积极争取一批国家重大专项、产业化项目及新兴高新技术领域项目定点布局成都高新区,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成都高新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支持做大做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通信产业集群、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精密机械产业集群,以及可以落户到成都高新区的新兴产业集群,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在成都高新区集群式发展。

五、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将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关的审批事项交由成都高新区办理。对可以下放的权限,包括投资额1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审批权等,省直有关部门要下放给成都高新区办理。投资5亿元以下的医药项目(不含化学、生物、生化制药)、投资10亿元以下的电子项目、除别墅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评审批权,由成都高新区办理,报省环保部门备案;其他项目的环评审批,享受市(州)级环评审批权限。对暂时不能下放的权限,包括外籍人士就业证、外国专家证、居住证、出入境管理等审批权,省直有关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直接授权委托成都高新区办理,在省直部门备案。涉及西部大开发政策鼓励类项目确认事宜,省直有关部门应对成都高新区企业给予重点服务。

六、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财税和资金支持力度对在成都高新区投资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对全省产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确定扶持措施。省级安排的用于支持园区项目建设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向成都高新区倾斜。条件成熟时,可按一定比例切块专项支持成都高新区发展。通过贴息、补助或以奖代补等形式用于支持成都高新区科技含量高、项目效益好、社会影响大的重点项目。落实国家关于企业孵化器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成都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建设。在省级科技专项资金、技改专项费、重大产业化项目资金、创新与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产业园区发展资金等相关资金计划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成都高新区企业。

七、加大项目用地支持力度充分保障成都高新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启动和完善成都高新区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报征快速审批通道,缩短项目用地报征审批时间;成都高新区用地指标在成都市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由省单列。根据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提前谋划成都高新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支持成都高新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避免出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项目需求现象,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八、加强电、气等能源保障加大对成都高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省电力部门要研究制定满足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适度超前的电力供应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要确保成都高新区供电、用气指标,对成都高新区重大项目要单独立项、优先保障。在成都高新区加大直购电试点力度,建立园区直购电模式,将符合直购电相关要求和条件成熟的企业纳入直购电试点。

九、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科技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积极支持、参与设立成都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支持成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争取将成都高新区纳入国家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支持成都高新区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在成都高新区开展科技支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试点。

十、强化领导协调机制在完善现有“省市共建”工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省市共建成都高新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联席会议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省直有关部门、成都市人民政府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为成员单位。省科技厅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建设成都高新区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成都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九年一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张江高科技园区简介

张江高科技园区简介

1992年7月,国家级高新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面积约25平方公里。1999年,上海市委、市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2006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核心园。2011年11月,上海市政府批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张江园区总面积扩大为75.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北区和中区、张江南区、康桥工业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合庆工业园区、张江光电子产业园和银行卡产业园。

张江园区位于浦东新区的中心位置,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上海迪士尼乐园毗邻,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毗邻上海城市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罗山路、龙东大道等城市立体交通大动脉贯穿其中,地铁2号线以及规划建设中的11号线、13号线、18号线、21号线和迪士尼接驳线形成了3横2纵的轨道交通体系。

2012年是张江园区着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张江园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提升,大项目引进、开工有较大突破,园区环境进一步优化,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努力发挥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动机效应。2012年,张江园区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一、经济发展持续加速

(一)总量增长

2012年,张江园区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实现经营总收入3922.4亿元,同比增长22.2%;工业总产值2083.9亿元,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10.6%;合同外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6.4%。

(二)能级提升

总部经济加速发展。2012年园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增至43家,占上海市总量的10%,浦东新区总量的21%。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浦东新区国内大企业总部。总部项目增资对外资引进提供有力支撑,仅空气化工、液化空气、诺华、道康宁等4家总部企业增资额就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8%。IBM、GE、HP、罗氏、杜邦、霍尼韦尔、陶氏化学等一批国际顶尖的科技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陆续落地,张江正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以国际一流科技型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领衔的科技高地和创新集聚地。

优质高端项目持续落户。引进了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的若干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矽感科技、昊信光电、爱德万、超导科技、延锋江森精密磨具、上海电信创新孵化基地、靶向治疗和抗体药物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东方支付等。

二、园区开发建设加速

(一)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2012年5月集中开工仪式确定的拟开工项目79个,总建筑量44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60亿元。截至年底,已开工53个,涉及建筑量300万平方米,投资44亿元。商飞研发中心、HP、上海烟草、盛大彩虹城、复星医药、蒂森克虏伯一期、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项目按节点加速推进。园区“二次开发”试点不断深化,已竣工项目1个,在建项目8个,拟建项目3个。

(二)新兴重点区域加紧启动

截至2012年底,张江中区累计开工地块18个,涉及建筑总量72万平方米,已建成25万平方米,上海科技大学12月份开工,中科院新技术基地、蛋白质科学研究、惠生、莲花、挚信资本、炬芯科技等项目加紧推进中。张江南区加快配套道路、河道基础设施建设及动拆迁等前期工作。康桥工业区威上电子一期、延康汽车零部件项目及国际医学园区西门子医疗器械三期、科文斯等项目加紧推进中。

(三)园区环境加速优化

加大产城融合力度,启动一批商办、休闲项目建设,打造园区宜居环境。诺贝尔湖公园改造项目已开工,曙光绿地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张江体育休闲中心改建、康桥1万平方米健康中心等项目正在按节点推进中;地铁2号线金科路站周边42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加紧前期准备,康桥永乐街和秀沿路商业街项目,国际医学园区酒店式公寓及商业街等项目积极推进中。

三、创新要素集聚加速

(一)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集聚

2012年园区累计认定外资研发机构126家,占新区总量的69%,占全市总量的36%,累计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21家,占全市总量的50%;累计认定新区级企业研发机构43家,占新区总量的41%。2012年园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7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87家,占全市总量的10%;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1项,占全市总量的16%。2012年园区有34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张江示范区加速创新企业。

(二)自主创新水平有效提升

201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专利授权318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21件;软件、著作权授权809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110件。目前园区拥有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专利示范、试点、培育试点企业48家。在完成创建工作基础上,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积极推进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创新人才加快集聚

目前,园区留学归国人员5000余人,外籍从业人员3300人,合计外向型人才逾8000人,占园区就业总人口比重超过5%。园区已有83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占全国3%,其中创业类41人,占全国7.7%,占上海市70%;68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占上海市22%,占浦东新区70%,其中创业类37人,占全市60%;8人入选浦东“百人计划”,占总量的72%。

服务人才高地建设,深入推进“两个1000”工程。张江园区年内新增人才公寓800套、共12万平方米;创业工坊一期24套、2000平方米物业出租率已达80%。

四、科技金融融合加速

(一)加快金融机构及资本集聚

吸引风险投资入驻,据不完全统计,园区80余家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逾22亿元,有效推进了科技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园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80余家。张江金融广场初具规模,包括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担保、投资、银行等25家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办公面积近2万平方米。

(二)初步形成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格局

推进企业上市,2012年园区新增3家公司上市,目前园区已有上市企业31家,另有8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华岭集成电路、科新生物、点客信息、白虹软件、宇昂新材料5家园区企业成功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另有25家企业在进行上板准备;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2月15日正式开业,截至2012年12月底,共有48家企业挂牌,成交2482万股,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

(三)加大债权融资力度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新发生担保业务59笔、担保发生额近3亿元,中期票据业务6.7亿元,年担保总额近9.7亿元;积极开拓授信合作渠道,目前有12家银行给予总计29.3亿元以上的担保授信额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成6笔合计5810万元;通过绿色通道,对园区千人计划企业贷款担保近亿元。启动张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融资思路,重点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五篇: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路径探析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路径探析

内容摘要:我国高科技园区已成为经济增长较快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确立了其重要战略地位。但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都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内外两方面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更好的发挥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科技园区 风险投资 钻石模型

高科技园区,一般是指一批大学、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集中,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教学—科研—生产有机综合体”。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高科技园区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概况

我国早在1996年底,53个国家高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3722家,职工总数1143295人,年技工贸总收入已达2300亿元,年利税240亿元,年出口创汇40多亿美元。近年来,有600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在高科技园区中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自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区内产品总额的80%以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而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年平均增长率在50%以上。近20年来我国高科技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充分体现出其强大生命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及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基地。实践表明,我国高科技园区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创办高科技园区的时间较短,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正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尤为重要。

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建议

(一)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外部环境建设

纵观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风险投资对促进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风险投资环境是发展高科技园的必要条件。

1.准确定位。政府在风险投资及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应定位为:营造风险投资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制定相关风险投资启动的政策,同时政府出资介入风险投资,管理不干预、参与不控股,以提供税收和政策优惠方式逐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坚持按市场化机制运做。

2.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培养合适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通过制定法律来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根据我国情况,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专利法》、《合伙企业法》等;另一方面应尽快制订《风险投资法》和与之配套的《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政府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和监管法规,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为其良好运转提供法律保障。

3.制定合适的税收政策。我国现行的一些税收政策,包括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反映在增值税上,由于高科技产品附加值高,消耗的原材料少,因此允许抵扣的进项税就少,加上技术转让费等不能抵扣,从而造成高科技产品高税负的现象。这样现行的增值税征收办法使高科技产品反而比一般产品税负高,不利于其发展;表现在投资收益所得税上。国家对高科技企业虽然已有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如15%的所得税税率),但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风险资本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所得的股息或分回的利润要双重征税,投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又大,因而难以有效地促进广大投资者参与风险投资。

4.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在风险投资成熟的西方国家,资金来源多元化,而我国风险资本90%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和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风险资本而没有得到应用。

5.完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投入之后畅通的资金撤出渠道是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后股票转让被认为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理想途径。但创新企业多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通常规模小、历史短、风险高,难以达到普通公司的上市要求。在国外主要是通过建立二板市场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实现成功的退出,如美国NASDAQ市场、英国AIM市场及日本的第二店头市场等。它们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低于主板市场,有利于那些有长远发展潜能的风险企业上市,并使风险企业实现资本退出。这些风险企业的成功上市,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跃性与流动性,又为吸引更多风险资本提供了更成熟的条件。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宜早不宜迟,其上市条件应在现行《公司法》和《股票发行和交易暂行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有所放松,以期高科技风险企业与证券市场紧密联系起来,让大量的社会流动资金进入二板股票交易市场,使风险企业发展获得资本支持。

6.建设高素质的风险投资管理队伍。风险投资涉及到科技、金融、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同时还要有建立在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远见卓识。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家队伍,大部分来自政府、券商、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部门,基本都是中途发行从事风险投资,既缺专业知识,又缺从业经验,成为阻碍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加快教育体制和学科建设的改革,推动高校与企业通过联合培养、选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对风险投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等方式,培养精通金融、投资、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国外优秀人员来华工作。

(二)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内部建设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波特在《国家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决定国际竞争的钻石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情况以及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在某一行业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在外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提出决定高科技园区发展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

1.要素禀赋。波特把要素禀赋分为基础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人口等)和高级要素(如通信设施、掌握高科技的熟练劳动力、科技设施和技术诀窍等)。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是最为重要的,与基础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公司和政府投资的结果,这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同样适用。

2.需求状况。创建高科技园区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所在行业或开发

产品是否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切忌为了政绩或其他因素去建立高科技园区;或是单纯考虑欲投产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忽略其市场需求。

3.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产业集群理论对于我国的高科技园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从1992年掀起开发区热,全国建立了大量不同级别和种类的高科技园区,投入了大量土地、资金和人力,但是许多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我们传统的政策支持往往立足于要素供给的优惠,虽然土地、税收和基础设施的在短期可以形成开发区的比较优势,但从长期看,开发区间的竞争会抵消这些优惠政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大多高科技园区并未建立真正的产业集群,这种企业的空间集聚不是以其内在的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的,区内的企业集聚主要是被优惠政策这种外力吸引来的,而产业集群的真正内在机制,如与本地企业结网、相关产业的相互支援等尚未形成。许多高科技产业只有相关配套产业并行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才能有力地促进其发展。

4.文化氛围。内部文化,即高科技园区某一企业或科研机构的管理部门一定要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营造一种勇于创新的文化和环境,鼓励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行动,营造一个“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同时鼓励平等竞争;外部文化,高科技园区要努力建立起企业与企业之间、科研机构与科研构之间、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和协同的交流合作文化氛围。此外,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凡成功的高科技园区都有一个完善的人才流动体系,它在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促进整个园区的发展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德等编.风险投资业(美)B.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国安.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园区发展研究.科研管理,2003

下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自主创新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精选5篇)

    探索自主创新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王德禄2006-07-25建设世界一流园区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新使命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探索具有中国......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着眼一流着力创新[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找范文请到那一世范文网.] 高科技园区成立于年月,位于腹地,规划面积平......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着眼一流着力创新××高科技园区成立于*年*月,位于××腹地,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成立以来,经过近××年的开发......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着眼一流 着力创新[本文来源于文秘写作-www,wmxz.cn,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 **高科技园区成立于*年*月,位于**腹地,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着眼一流着力创新**高科技园区成立于*年*月,位于**腹地,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成立以来,经过近**年的开发建设,成功构筑了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

    园区经验材料612

    精心打造“集中区党建综合体”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中连片发展 产业集中区是集聚非公有制企业的载体和平台,是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的核心区域。XX,是四川省培育成......

    园区建设经验材料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几点探索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几点探索目前,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成功实施4000亩,园区规模基本呈现,园区建设取得......

    建设一流化工园区经验交流材料

    项目突破务求实效只争朝夕全力打造一流化工集聚区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实施“靠大项目支撑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