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高校与社区团建联动机制的研究
新时期高校与社区团建联动机制的研究
内容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社区成为团建工作重要的基本单位,加强社区共青团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的变化、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和社区自身发展的需求,都为高校与社区团建联动提出了要求。针对目前社区团建工作面临的两大基本矛盾,高校可以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并最终实现社区化的工作方式。
关键词
高校 社区 团建 联动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承担着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大量社会职能。如何结合实际,通过工作载体、领域、方式和思路上的各项创新,不断加强组织、制度和阵地建设,着力发挥整体资源优势,逐步形成“立足社区、活动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成为团建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复旦大学、闸北区和杨浦区团委的访谈、调研材料,探索高校在新时期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团建工作,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一、新时期社区团建工作的契机和发展概况
(一)社区团建的重要性
当前,共青团青年工作中,传统以“条线”为基础的“青年工作链”已不能覆盖所有青年,特别是社区中大量社会待业青年、外来务工青年和两新组织中工作的青年,这就要求团组织建设在机制、手段和内容上适应新的情况。因此,社区团建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成为共青团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立足社区,做好青年工作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加强社区团建,围绕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和引导青年,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点之一。
因此,在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团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基层团组织”,并指出“这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的生长点”,首次提出要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努力构建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充满活力的社区团组织网络,为共青团组织未来的社区团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高校与社区团建联动的可行性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使得现代社会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工作环境变化,要求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进一步贴近青年,服务青年。同时,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需求,带来了高校共青团与社区联动的契机。
其次,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高校共青团与社区联动的活动空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领域逐步形成,这为社会成员实现互助、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这恰恰使朝气蓬勃的高校共青团组织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这也是共青团工作社区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一。
第三,社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工作更好地与社区联动。随着社区功能的完善,社区越来越成为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而择业的多变性和居住地的相对稳定性,使当代青年关心社区的建设,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些社会变革,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在社区的影响力和对青年的引导、服务。当代青年的这种需求,使得高校社区联动成为高校团建延展自身工作领域的又一天地,为社区团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社区化发展概况
1、联谊活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初)
这是共青团工作社区化的初级阶段。此时的活动主要是感情的联络,主要形式为文娱、联谊活动。这种联动往往呈现热热闹闹的场面,但活动的内涵不够丰富。而且,联谊组织完全是自发成立的,往往依赖于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很不稳定,经常会因为人事变动而自行解散。
2、组织健全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
这是共青团工作社区化开始形成的阶段。为了克服组织不稳定,活动质量低等问题,高校共青团在部分街道成立了工作机构,与社区内非所属的各级团组织进行协调,与社区公共事务关系密切的警署、工商所、街道医院等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也成为其成员。这样从组织上保证共青团在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大大推动了共青团工作社区化的进程。
3、深化完备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迄今)
这是共青团工作社区化的发展阶段。共青团成立了社区青年工作委员会。社区青年工作委员会由街道团工委牵头,本社区内的高校、企业、机关等单位团组织参加的区域性社会青年团体。它具有“服务、协调、沟通、发展”四项职能。其主要任务是:立足社区,整合区域内各级团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各单位优势,通过共同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会员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
二、当前社区团建工作的主要需求与高校共青团的优势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当前社区团建工作依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通过对上海市闸北区和杨浦区社区团建工作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当前城市社区团建主要存在着两大矛盾:社区青年需求的多样性与共青团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社区物力与硬件资源相对充足与人才和软件资源的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两大矛盾,是新时期社区团建工作的两个主要需要,也成为高校与社区团建,条块联动,优势互补的着力点。
(一)社区团建活动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务有效
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否能够真正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是开展好整个社区团建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主要课题。由于社区团建的工作对象包含各个不同年龄和职业的青年,组成复杂。社区团建需要根据不同对象群体的特点,开展各类不同的活动,在内容、内涵与形式各有侧重,以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各类社区青年。
1、瞄准青年需要,丰富活动内容
丰富活动内容,是社区团建满足不同青年需求,加强引导服务的基础性条件。社区青年构成的复杂性造成了社区青年活动需求的多样性。因此,社区团建活动,就必须拥有针对不同群体的吸引力,对活动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闸北区为例,闸北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中,有一些人拥有不同的不良嗜好。闸北区团委通过网络课程、动漫展览、机车维修培训等,将这些群体的“兴趣”从不良嗜好中引导到良性的技能和职业发展轨道上。又如杨浦区团委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凝聚社区青少年,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2005年,该区为社区青少年发放了120张活动优惠卡,由社工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三人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游泳赛等深受喜爱的体育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但是,要实现社区团建活动内容的丰富化,仅仅依靠社区之力,存在着许多困难。如何有效解决青年需求多样和活动内容单一的矛盾,是社区团建的主要问题与需要,也是社区与高校联动的动力之一。
2、针对青年特点,拓展活动形式
拓展活动形式,是社区团建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重要保证。传统团建活动的形式对于当代社区青年的吸引力正逐步减弱,活动内容的丰富也需要与活动手段的多样相互结合。传统内容以新的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会对青年群体产生更好的效果,而新的活动内容更需要通过活动的载体与方式的创新来落实。闸北区通过在社区和“两新”组织的基层团组织中实行各种灵活多样的团组织活动,大幅提高了各类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率;通过在社区青少年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手段以及实现专业方法的“闸北化”,有效开展了一系列社区青少年的帮困、维权、援助、法制教育和刑释解教工作。杨浦区着力推进各类团建活动的机制创新和专业指导。
整体来看,社区团建活动的手段、方法和形式仍需不断创新和开拓,这也需要社区学习借鉴高校的优秀经验,引入智力和能力支持,实现社区团建的要求和目标。
3、围绕青年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提供有效服务,是社区团建活动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在新时期,如何应对社会和青年的变化发展,保证服务的有效性,是社区团建工作的重点。在闸北区的实践中,将团所提供的服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满足社区青年的生存需要,维权帮困,促进就业,做好青少年保护工作;第二个层次着眼青年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青年个性,促进群体交流,为青年群体提供各种机会,支持青年的志愿活动、专业实践和社团发育。杨浦区则十分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维权与帮教。定海社工点对10名青年犯罪嫌疑人开展“诉前考察”,通过法制教育、公益劳动、家庭访问、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等形式,使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服从家庭帮教监管,目前已有七名对象全部通过“诉前考察”。为了体现人性化和保密原则,平时这十名对象,仍然正常的工作与学习。这一从青年利益出发,为青年为着想的举措受到了当事人和家属的欢迎,更使失足青年深受感动,有效地帮助对象告别过去,走向新生。
总的来说,社区团建的各类服务已经起步,但仍需在实践中落实各项举措。社区团组织,非常需要外力支援,尤其是高校的合作与支持,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
(二)社区团建资源需求:软件配套、智力支持、人才交流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下,社区团建所能调用的硬件资源相对充足,软件资源、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则相对缺乏,而这些资源主要集中于高校。因此,通过社区与高校团建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有利于推动社区团建工作,这也是团中央对于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出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重点。
1、软件资源配套是实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目标的基础
随着社区和“两新”组织中,青年教育和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团建工作的知识内涵与文化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团建的各项活动亟需寻找与目标相配套的软件资源,但这正是社区所想对缺乏的。如前文已经说到,闸北区在社区青少年教育中希望开设一系列培训班,这就非常需要高校能够提供各种软件资源,包括教育、师资与文化资料。而杨浦区团区委在落实团市委和市慈善基金会联合推出的“在阳光下展翅”社区青少年技能培训计划时,充分体会到引入高校软件支持的益处。通过与高职中专院校的合作,73名社区青少年进入到桦诚培训学校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学习。在杨浦团区委帮助下,他们在本计划的学习中,补充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增强自我信心,取得一定的学历文凭,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竞争力。总之,通过高校与社区软件资源的配套,一方面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活动质量,真正吸引社区青年,实现对社区青年的服务和引导。
2、专业智力支持对社区团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看,社区将成为越来越多社会职能的基本载体,这需要共青团对社区团建做出长远的规划和先期的理论研究。通过社区的一线实践资料与高校的理论研究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全面、有效的开展社区团建的研究,为社区团建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事实上,地区与高校联动开展研究工作的传统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闸北区近几年来,通过引入和资助高校专家开展项目研究,对当前社区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决策咨询,并对闸北区团建的未来形势展开预研。在新的形势下,社区与高校的联合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使得科研合作更好地指导社区的共青团工作,为社区团建的发展服务。
3、人才队伍交流能为社区团建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作用
在两区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团建人才与干部队伍的缺乏成为社区团建工作推进的主要最大障碍之一。在与闸北、杨浦区的同志座谈中,他们十分希望可以借用高校大量的优秀团干部和人才,实现共青团内部的人才交流和柔性流动。从实际工作看,这种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高校的专业志愿者与社区服务的结合,将是未来共青团人才资源整合的第一个方向。在社会成熟度高的国家,志愿者已成为各类专业社工服务的主体。复旦大学与杨浦区在落实“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之际,将建设社区志愿者服务点作为团建三区联动的主要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杨浦区残联和复旦大学共同创办的“兴家志愿者服务队”,五年来一直坚持为残疾人子女义务家教、智力助残,目前“兴家”的成员已扩展至全上海十多所高校,服务范围从杨浦扩展至市中心10个城区。而复旦团委创造性地将分团委直接建立在“兴家志愿者服务队”上,从组织上保证了高校与社区的合作互助。
高校团干部参与社区团建是人才交流的另一个方向。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较高,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这些干部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而闸北、杨浦的社区团建工作中,尤其是“两新”组织的团建工作中,由于团干部为兼职,使他们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受到了限制。如果建立团干部的柔性流动机制,实施“对口支援”,将能较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对社区团建的顺利发展大有裨益。
从上述两大社区团建的需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高校参与社区团建联动的巨大优势。在新的形势下,通过高校与社区联动,对于加强团的建设,真正实现“条块双赢,共同发展”,更好引导和服务青年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三、实现高校与社区团建联动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社区发展,高校要扎根社区,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联动,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以高校为主体的单一性组织模式向以社区为主体的区域性组织模式转变;第二步,是实现社区化的工作方式。
(一)以社区为主体的区域性团建组织模式
高校与社区的联动,应当是以社区为主体的联动模式,在组织形式上做到个性化,在组织功能上做到多样化,在社会参与上尽可能广泛化,而组织的文化应当是主流化。
1、组织形式个性化
高校团组织在社区的组织形式要适合青年的各种需要,区别对待、按需服务,针对社区青年多样化、个性化的特殊需求,形成具有独特服务、风格鲜明的个性化组织。
2、组织功能多样化
我们认为,一个发展性的高校与社区联动的团组织应该具备基本的七项功能:一是社会福利功能,二是参与建设功能,三是稳定和谐功能,四是素质拓展功能,五是教育开发功能,六是维权保障功能,七是信息整合功能。
3、社会参与广泛化
高校共青团在社区既能为青年自身提供服务,又能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根据高校优势,其服务主要包括:社区文化服务、专业社工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咨询中介服务和行政协助服务。高校团组织通过对社区工作广泛而有效地参与,发挥的各类专业素质,将增强社会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认识,进而发展成为社区事务的中坚力量。
4、组织文化主流化
高校共青团与社区联动组织的文化应体现以下三点:一是时代性,即高校共青团与社区联动组织价值取向应与时俱进;二是传统性,即各种活动内容方式应体协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三是发展性,强调组织发展面向未来,积极引导青年发展。
(二)以社区化为特点的团建工作方式
运用社区化的工作方式,对于保障高校与社区联动的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社区化工作方式,是指根据社区工作特点,运用科学管理手段,设置社区服务内容,使高校共青团工作纳入社区工作体系。
1、网络化管理
高校共青团与社区联动,以网络化管理为支撑。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阵地资源,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全面规划各项工作。整体部署、协同配合、突出重点、典型示范。
2、社会化服务
高校共青团要掌握社区工作需求,社会化服务方针,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立足社区各类平台,建立社区服务基地,实现高校与社区联动的基地化、长期化、人性化。
3、实效性机制
建立一套与实际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是高校团工作走进社区的重要保证。从机制上,高校与社区联动要做到:需求引导,社会协同,手段多样,阵地依托和目标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团建工作,保证高校与社区团建联动的良性循环。
第二篇:高校共青团有效服务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机制的研究
高校共青团有效服务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机制的研究
内容摘要
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新概念。随着上海各个大学园区的建成,大学园区日益成为区域联动的主阵地。高校共青团如何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建立新的工作阵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成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了解目前高校共青团服务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工作机制的现状,分析其服务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从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工作建议。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区域联动 工作机制创新
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推动高校共青团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工作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局限于高校校园之中,工作开展的手段、方法和层次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上海各个大学园区的建成和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这种工作模式已显示出其滞后性和局限性。在这一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利用大学园区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如何建立和巩固一批新的共青团基层工作阵地,最终更好地为团员青年服务,成为高校共青团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以上海松江大学园区为考察对象,综合采用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比较法调查等手段,对于大学园区内各高校的实际交流情况、各高校与周边社区的共建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同时,课题组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华东政法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贸学院等6所高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回收率91.7%。
本文旨在综合调查结果,对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立足校区、面向园区、走进社区,发挥中心辐射作用,有效服务于青年工作区域联动进行初步探索,并就如何利用更广阔的区域资源优势为推动高校共青团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舞台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现状概述
(一)高校自身协作不足为服务区域联动提供了可能
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一个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提法,其目标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青年工作的资源共享,各取所需,实现共赢。随着上海各个大学园区的建立,如何实现相对封闭的园区与相对开放的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逐渐摆上了共青团工作的议事日程。各个大学园区和其中的各所高校都就此展开了有益的尝试,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经过几年的工作,大学园区的区域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各所高校的合作水平,工作机制,协作方法等仍有待进一步改进,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为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提供了可能。
1、大学园区实践基地有待拓展
大学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园区工作服务的对象。在我们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被访大学生对于目前园区的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利用情况表示了不满。大部分人认为大学园区应有的各项功能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自身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
第一,园区无法满足低年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大学园区一般都建立在郊区,附近的社会实践资源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目前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低年级的学生得不到所需要的社会实践资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高校缺乏统一协调指挥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各校在服务水平、服务方式上存在差异,高校大多“各自为战”,这样一来,资源浪费和资源利用情况不合理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第二,园区无法满足高年级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基于地理偏僻的原因,园区内高年级的大学生多数倾向于回到市区内老校区就读,以获得更好的求职机会,这一点在打算留沪的外地大学生身上犹为明显。而与此同时,园区周围的创业就业机会却少人问津。
2、校际交流工作水平有待加强
园区内各高校的校际交流是实现园区资源共享的基础。然而,调查表明,目前各高校的校际交流项目主要集中在艺术教育(31.13%)、学术科学(25.17%)、体育竞赛(20.53%)以及社团交流(9.93%)这些方面,其中大部分的校际交流源于学生自发。与之相对的,由团组织出面发起的交流活动所占比例并不高。缺乏统一指导的校际交流活动虽然数量众多,但无论在活动规模还是组织管理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3、大学园区管理机构服务功能尚待完善
各大学园区创建伊始都建立起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现阶段,这些管理机构主要起到一个沟通、协调的作用,实际工作的操作实施仍由各高校独立完成。这样一来,各高校共青团工作也相应仍然处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层面上,服务区域联动的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需求也很难得到实际满足。另一方面,专职负责这块工作的人员在人力配备,行政支持等方面相对薄弱,工作效率普遍不高,实际成效不够明显。
(二)服务区域联动——高校共青团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青年的长期工作过程中,发展出了适合自身工作实际、富有成效的工作模式、项目和方法。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共青团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继续挺立时代的潮头。对于目前的共青团工作,大学生们在基本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从表1中可以看到,现阶段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团组织创新活力不足,同学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表1 团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
团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赞同不赞同说不清
团组织缺乏创新活力,同学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够高83.67%19.33%16.67%
提供的实践机会尚不能满足团员青年的需要73.23%16.53%14.14%
共青团自身建设步伐与新形势要求仍存在差距69.33%21.82%16.00%
共青团为青年成才服务的功能体现不足64.10%24.57%11.33%
可以利用的各类资源不足,开展工作受到一定限制64.00%12.93%3.40%
与其他高校共青团组织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62.18%16.77%10.00%
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工作新思维。入住大学园区是高校共青团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主动有效地服务于区域联动,利用区域资源,不仅能提升团组织的自身活力,加快自身建设的步伐,而且能够为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机制保障。这一切都决定了服务区域联动是高校共青团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选择。高校共青团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中心辐射作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最终形成合力,逐步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完善、和谐发展的目标。
(三)服务的紧迫性——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
高校共青团组织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就是服务在校大学生青年,为其提供各种必要的资源,以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园区内存在突出的三大问题:
1、校际共青团工作交流不足制约联动机制发挥
在问卷调查中,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希望各高校共青团组织经常开展各个层面的交流活动,然而实际交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只有12.42%被访者认为各高校间的共青团工作交流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有45.56%的被访者认为这种交流“停留在部分工作上”,而有27.35%被访者认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交流”。而在对交流效果的评价上,仅有13.67%的被访者认为“很好,令学生受益匪浅”,总计超过八成的被访者认为交流效果不佳。其中,超过35%的被访者认为“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有局限性”,36.57%的被访者认为“合作面过于狭窄”,14.76%的被访者认为“未能体现大学园区的优势”。
2、社区实践基地缺乏不利学生拓展社会经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增长学识、增加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心之一。大学园区的建立预期可以带来一大批新的社会实践基地。然而,我们的调查却发现,园区内各高校与周边社区的共建情况并不理想。仅有4.25%的被访者认为两者“紧密结合,经常开展活动”,有37.65%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学校长期参与社区建设,但“成效不显著”,另有34.77%的被访者认为“很少有合作”。
3、周边社区资源利用不足造成发展瓶颈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即使学校与社区有了共建,社区的众多资源也未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数据显示,目前的社区资源中,除了有半数同学认为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资源被充分利用以外,其他的社区资源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大部分资源未被合理利用”。
高校共青团发展到今日,单
一、封闭的工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只有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发挥社区、园区、校区联动的社会化优势,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互动,利益共赢”的区域性统筹发展模式,变“校区小团建”为“园区、社区大团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的三大优势
据调查,74.17%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过程中能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共青团自身稳定、组织结构完善、工作经验丰富、并拥有数量庞大的青年服务人才和广大的社会资源。这些优势在服务区域联动的过程中显得犹为重要。
1、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
第一,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稳定,工作能长期坚持、代代相传。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6.56%的被访者认为组织稳定、工作能长期平稳开展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的最大优势。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一项需要长期经营的系统化工程,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的组织结构、工作方针等相对稳定,能保证开展工作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第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高校共青团是青年之友、青年之师、青年之家,团组织在这一群体中所拥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可小觑。同时,青年大学生又是区域联动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工作不仅将得到广大同学的热烈拥护,更能在服务青年方面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2、高校共青团的人才高地优势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聚集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8.22%的被访者赞同高校共青团服务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机制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人才资源库。高校共青团应该努力把人才高地的优势转化为服务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重要支撑点。
3、高校共青团的社会优势
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重要的优势之一。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不是高校一家之事,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高校共青团服务社会多年来赢得的社会声誉将在其开展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思想认识要到位
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顺利实现首先需要有各高校在思想认识的一致。然而,部分高校虽然入住大学园区已有几年,但旧的共青团工作思路仍未转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入到区域化大团建中的重要性,团建阵地仍然局限于校区和社区内,忽视了园区这个重要的过渡地带。同时,部分学生社团、学生组织本身缺乏交流和共建的热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各社团的资源配置情况存在失衡。
2、工作实效需提高
据调查,有40.14%的被访者指出青年工作区域联动需要注意的最大问题是“工作停留在表面,服务青年实效性不足”。由于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各方面因素,只有各环节真正做到彼此紧密衔接,才能最终产生出实际效果,否则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起不到真正的服务作用
3、保障机制待加强
青年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仅需要有效的组织、顺畅的交流渠道,更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必要保障。23.30%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资金和其他技术力量方面的必要保障”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面临的最大挑战。缺乏物质保障的区域联动工作是无法想象的,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已是当务之急。
4、管理协作机制要完善
青年工作区域联动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协作机制来促进。有数据显示,超过二成的受访者认为管理协作机制不健全束缚了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推进。健全管理协作机制可以有效地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从而推动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科学化、正规化。
三、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区域联动。因此,高校共青团要面向园区,大胆走进社区,建立覆盖部分地区的联动网络,从社会当中寻找宣传教育的新载体新方式。
(一)建立“三区”服务网络,完善联动工作机制
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一个牵涉到各方利益的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灵活多样,整合校区、园区、社区等多方资源的网络式服务体系。
1、以大学园区为核心,设立区域联动常设机构
大学园区不仅仅是校区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沟通校区与社区间的桥梁。目前大学园区内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共青团机构,高校各自为战,既浪费了资源,又难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大学园区管理机构对于区域性共青团工作的管理协调作用又显得相当有限。为了达到共享区域资源,整合各方力量的目的,就必须依靠园区力量,以各高校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建立起常设性共青团机构。制定工作章程,设立专门部门,明确职能分工,形成固定会议机制,统一处理牵涉到园区内外多方利益的共青团事务。该机构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统一调配园区内外的社会资源,更有利于联动工作决策和落实的效率。
2、以周边社区为依托,建立区域联动基层阵地
社区共青团工作近年来在上海各区蓬勃开展。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区域联动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周边的社区资源,建立健全一系列基层社区工作阵地。包括社会实践基地、社区创业就业服务基地、社区科研基地、社区德育教育基地等等。通过培育品牌合作项目,为团员青年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素质拓展空间。同时,进一步发挥高校共青团服务社会,教育青年的优良传统。品牌项目的培育,不仅能扩大共青团工作区域联动的社会效应,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其他合作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力。
3、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优化联动区域资源配置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们出于共同的兴趣而自由结合的青年群众组织,它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校园影响力,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期下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不少学生社团已经成立了团支部,团建工作日益成为学生社团工作的重点。鉴于目前各校学生社团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以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协调沟通,整和区域内学生社团的资源配置,以谋求“多赢共进”的局面。高校社团一起参与,共同探讨,总结经验,研究社团的最优化运作机制。在这一互通、互动、互补、互惠、互利的过程中达到效益的最优化。在各社团共同开展活动的同时,寻求到自身发展的最佳立足点,也一并完成了职能的系统化改革。
(二)加快“电子团务”建设,构建网络服务平台
信息化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变化,同时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共享信息资源能使自身服务体系更高效、更便捷。
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全面加快“电子团务”建设,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通过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团的办公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借助网络优势,更广泛更有效地团结、教育和服务青年团员,提高新形势下团组织开展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网络服务的开放性很好地解决了区域内信息资源不对称的难题。例如,团组织可以建立一个规范的园区论坛,在论坛中,及时公布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安排,做到组织工作的透明化;广泛征求团员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开通电子信箱,做到有信必答;发布各类实用信息,有效服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共青团还可以开展网络讲座,网络理论学习,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使更多的同学能享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服务。由于电子信息便于管理查询,共青团的服务工作就受到广泛监督,使共青团自身组织更为规范。
(三)加强专门人才培养,推进团员意识教育
1、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区域联动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调查中,有超过四成的同学认为,高校共青团要更好地服务“三区联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在资金、人才等软硬件方面予以充分保证”,而这其中,人才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区域联动中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他们是服务于区域联动的核心力量。为此,各高校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专门服务于区域联动的优秀青年团干部,使得人才队伍不断得到系统化充实和结构化完善。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团干部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同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工作的专、兼职团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设立从事这方面工作专、兼职团干部的评价体系,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系统化专门人才培训体系。
2、推进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营造社会化大团建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要求之一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切实解决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大胆尝试,这一工作的开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制约目前高校共青团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这正契合了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要求。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访者认为区域联动最终受益的对象是青年。因此,我们要结合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推动高校共青团服务区域联动,进一步强化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团员青年,多听取团员青年的意见和建议;还应充分运用团属宣传阵地和各类媒介,组织学习,开展实践活动,力求在主题教育中强化团员青年参与到区域联动中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研究
摘要:新形势新任务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部署,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研究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握好领导班子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努力使高校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目前我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同时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给全党提出了警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对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外部环境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挑战。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必然引发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的全球化交融与碰撞。高校作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因而也就必然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首选目标。这对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冲击。
二、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
方式方法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活力源泉。首先,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伴随高校学分制、弹性学制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年级、班级概念逐渐淡化,以“系、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的管理要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应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社区,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在教师支部设置方面,由于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学校合系建院,传统的教研室被合并或撤销,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应结合学校学科重组、院系调整以及科研工作的实际,依据党员人数和利于开展活动的原则,以系、所、中心为单位组建教职工党支部,构建教学科研、管理和建设相结合的党建机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四篇: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摘要:我们党历来关心、爱护、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高校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使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德育 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十分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笔者认为,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
1.重塑德育新理念
1.1德育工作者要有大德育观。在网络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德育的角度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心理学角度去解决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弄清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上出现的误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改进我们的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地改进教育工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自觉自律、心理健康的人。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1.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模式偏重道德说教和自身的社会工作性价值,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普遍存在空洞说教、知行脱节的现象。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层面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因而,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式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判断、抉择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从“顺从性道德教育”向“选择性道德教育”转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1.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趋势,在德育工作中容纳并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中不顾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纳入到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
2.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带给人们的主观反映往往是不同的。有的深刻、全面、由表及里,也有的浮浅、片面、歪曲甚至颠倒。德育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向人们传播科学真理,即帮助人们拨开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因为只有真理最客观,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任何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只有真理最具说服力,它不怕诡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真理最实惠,人们一旦掌握它,利用它,便会带来无穷的利益。我们的德育是党的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
主义真理,宏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天经地义的职责,坚定不移的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宣传不力学生听起来感到“乏味”,甚至不愿听“大道理””!究其原因恐怕不能一味埋怨学生觉悟低,也不能说“大道理”本身没有说服力,主要还应从德育工作者自身多找原因。
首先,德育工作者自身理论修养的高低,对真理的科学涵义是否弄懂吃透,直接关系着宣传的效果。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灵魂、行动的指南,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更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以使我们宣传的真理更丰富、更具时代性。否则,自己云里雾里,又如何能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宣传真理。阐述真理必须准确全面,说明真理必须实事求是,宣传真理必须有的放矢,坚持真理必须与时俱进。断章取义、老生常谈、形式主义、装腔作势、大而化之、避重就轻,习惯于“放空炮”、“一锅煮”、“一刀切”,对于广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说不清、道不明、绕开走,只能抵消真理的力量,是宣传真理的大忌。
再次,宣传好真理要注意选择好的表达方式。要讲究“四性”:一是逻辑性。听起来主题鲜明,条理清楚,过度自然。二是真实性。多用接近的、典型的事例、数据说话。避免从原则到原则,从概念到概念。三是平等性。不能给人以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感觉,应以平等地位、热情的语调与听者交流。四是艺术性。善于用浅显明白的事理、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诙谐的语言,把重要、深奥的理论讲清楚,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顺耳,容易接受和理解。
3.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
既然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感情的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就不能不重视情感的力量。“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即以自己的言行引起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春风化雨,启迪心灵的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情为民所系”。作为党的干部,专职从事学生德育,从事人心的转化工作,更应当心系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关心学生的冷暖,与学生实现情感相通,心灵互动。那种对学生的疾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凭你苦口婆心,但激不起一丝感情的涟漪,甚至连一点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德育的。所以说,做德育的人首先是个“有情人”,要学会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人。了解人,是指熟知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心态。要真正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之中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既当有心人,又当知心人,真实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做好思想化解工作。尊重人,是指尊敬和重视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般来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同先进学生的感情交流较为容易,同后进学生则容易产生感情上的隔阂。因此,对后进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热情诚恳地对待他们。因为得不到别人重视和尊重的人,不仅自尊心往往最强烈,而且逆反心理最重。只有通过真实情感的双向流动,才能消除思想上的隔阂,使之自尊心得到激发,进而把党的主张、正确的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注入他们的心田,实现其思想的转化和提高。关心人,就是要真诚地关怀和体贴学生,尽力帮助其排忧解难。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然,以感情人不等于感情用事和放弃原则。它要求的是情真理切,情理交融,融情与理,以情示理。
4.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
德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叫做典型引路。毫无疑问,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就是德育工作者自身。“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哲理名言,深刻地说明了德育工作者自身思想作风修养,对于保证德育取得实效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德育工作者良好的人格力量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表明,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这样大家才会心悦诚服。否则,你不讲原则,不顾及人格,“说起来像钢条,干起来像面条”,不但没有人会听你的,而且会失去你自身,失去你在学生中应有的威望。实践中,我们有些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收效不大,往往不是因为教育的内容失当,而多半是因为一些处在领导地位的教育者,缺乏令学生敬佩和认同的人格力量。如说的多,干的少;说和干的不对号;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贪图安逸,害怕艰苦;见好处就上,见困难就推;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已是自由主义;尤其是一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的严重腐败现象,正在严重侵蚀着党的德育的人格力量,动摇着德育的根基,以致形成“台上他说人,台下人说他”的现象,这是当前德育苍白无力的主要原因。注重高校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新形势下德育对领导干部素质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学生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应有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既要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又要成为党纪国法的模范遵守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既堂堂正正做人,又实实在在干事;既能做到一心为公,又能做到办事公道;这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才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说话办事才有感召力、引导力和说服力。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迟成勇,杨湘红.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2]张志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 2005.[3]彭永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4] 陈友放.网络时代高职德育应突出“三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7)[5]赵道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赵
[6]杨文华.高职生德育现状及面临的新情况[J].中国成人教育, 2006,(11)
第五篇: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研究
社区党建就是在街道辖区内,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所有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区域性党建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组织社区党组织成员和居民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加强党组织的自身
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它主要包括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社区党建工作不是行政体系的扩展,而是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加强对城市社区的组织和引导。
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主法制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大量出现,对党提出了如何通过社区加强对这些组织的领导的新课题;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使社区在城市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对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政权建设中担负政治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改革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原来由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趋向社会化,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活动趋向多样化,社区工作已经成为党组织开展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社区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密切党群关系、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领域、新途径。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现实需要。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适合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工作机制和指导思想
1、行政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占用了社区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资源。
随着上级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社区越来越多地执行着上级部门通过街道办事处一级机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城市管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文化娱乐、居民教育、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日常行政性工作量日益增加,且类别复杂,这些工作占用了社区工作人员90%以上的工作时间,无暇顾及社区党建工作。
2、党建工作具体目标不清、任务不明,且可用人手紧、资源少,面对庞大的服务对象,社区党建工作者力不从心。
目前,就中南街道辖区四个社区看,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目标不清,任务不明。需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上级部门没有明确的指示,而大部分的时间只是完成政府交办的大量行政性工作和任务。党建工作又没有工作上的硬性指标,工作弹性大,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做不好有什么惩罚都没有规定。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做起工作来好坏都无所谓,应付过关就行。中南街道辖区青云、映山、西门、福柳新都四个社区的在职党员共计30多人,而整个辖区的党员有700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退休党员,面对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社区党建工作者工作起来有心无力。
3、企业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后,责权利观念没有跟上。
企业退休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后,大量退休老党员归属到了社区,一时间身份的变更让老一辈的党员很难适应,需要社区做更多的工作来安抚他们,管理他们,让他们找到归属感。但由于责权利不统一,退休党员管理难度大,出现隐形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党员,不愿过组织生活的党员等现象。组织党员活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慢慢的,党员们感觉不到组织的关怀,觉得组织忘记了他们。他们的党员意识越来越淡薄,给社区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素质急需提高
1、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
目前各个社区负责党建工作的名义上是有3人,书记,副书记,以及一名协管员。社区工作者来源较为复杂,大多是以前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后经转岗或工作变动等原因才开始从事社区工作。协管员有很多是在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维护社会稳定而启动的“四零五零工程”中进入社区工作的,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文化、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只是在工作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工作经验都较为缺乏。
2、社区党建工作者的结构分析
从总体上看,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能适应社区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两个“接近一半”和两个“绝大多数”:年龄结构上,40周岁以上的34人,接近一半;性别比例上,女同志50人,占绝大多数;文化结构上,中专及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