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经济新论[第一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萌芽的准备阶段
1.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市场扩大,贸易量日益增多,商业完全脱离手工业,成为独立的行业。在商业利润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不断发展。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商品数量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刺激了商业的繁荣,地区之间贸易交往的增加促使国内市场逐渐形成。同时,各国的商人开始跨越国界进行大规模对外贸易,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大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分工也开始跨越国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待萌芽。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萌芽
1.科技革命的涵义
(1)科技革命的涵义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其中,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基于此,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简介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三次伟大的科技革命。其中,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60年代达到了
高潮,主要以原子能、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2.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从传统的纺织部门开始。在需求的推动下,为了追求利润,纺织业的机械化水平飞速发展,在这过程中,为了解决动力问题,出现了一个跨时代的发明即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不但解决了动力问题,而且为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创造了条件。接着,蒸汽机应用到其他重工业部门,促进了采煤、冶铁、机器制造等部门生产率大大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可以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过程贡献巨大。
(2)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时间正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独特的历史条件赋予它鲜明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②技术发明领先于理论研究的突破。第一次科技革命过程中的种种发明,都是技术发明领先于科学理论的突破,而且它们大多是由直接参加生产的技术工人做出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发明创造实用性很高。
3.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器代替了简单协作
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原本由人力完成的简单协作被机器所取代,突破了自然体力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生产的精确程度。
(2)根据科学的原理实现了生产过程技术上的统一连续性
依靠科学的原理,应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各
个阶段之间结合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生产过程技术上的统一、连续性。
(3)科学技术把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
蒸汽机的出现,使用机器推动机器,把自然力运用于社会劳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世界经济的萌芽
(1)国际分工的发展
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社会分工取得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工业内部的分工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分工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的基础,进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社会分工迅速跨越国界,向国际领域扩展,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多或少都纳入国际分工之中。
(2)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市场也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基础。国际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又使生产趋于专门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世界市场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就在相互推进中向前发展。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形成1.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概述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新的动力,于是出现了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1)电力的发明
与蒸汽力相比,电力具有更多的优势。电的应用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改变了人们的通讯能力,使人们的通讯能力大大加强;②依靠电,化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利用电解的作用,发现了许多新的元素;③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留声机、电影、无线电广播的发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光明和多姿多彩。
②内燃机的发明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拖拉机的出现为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创造了条件;②汽车的发明、使用和推广使人们看到了公路交通方式的前景,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汽车工业部门;③内燃机的发明使蒸汽动力的应用得到推广,扩大了对石油的需求,促进了石油部门的发展。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显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第二次科技革命从重工业开始,为落后国家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后起国家德国、美国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主导。
(2)基础理论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基础科学领域的理论突破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无穷的创新能力,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内都不断地产生各种发明创造。
3.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经济生活的其他领域如资本、货币也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在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中,世界经济最终得以形成。
(1)科技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变革。交通运输的发展,方便了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掠夺,也加快了资本的跨国流动。
(2)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运输的日益便捷使得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同时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基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从发达的工业国流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必然。
(4)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和资本输出的日益增多,促进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就出现了世界货币,但第二次科技革命才形成以世界货币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以电气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形成了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展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在世界货币的基础上形成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最终形成。
第二篇: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以便于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利弊 对策
我们不能否认,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如何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了在新的世纪里发展中国家能否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能否真正地振兴并立于世界之林.我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少数发达国家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具有不确定性;关键取决于原有基础和现行对策.,所以,发展中国家则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采用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 关系,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率高出发达国家近一倍.发展中国家整体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已从17.4%增加到 19.8%,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也大为增加.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得更加明显.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群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受益者.然而,发展中国家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先天初始条件和后天经济政策的差异使发展中国家个体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在全球化面前把握机会能力迥然不同.少数新兴国家和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借助于外部资金,技术来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东亚地区为例,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导向型,通过大批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不仅有效地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提升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就业,而且充分享受到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效应,打破了本国封闭的技术平台,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加了本地区的出口.1980年该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为21.2%,到1990年已上升到27.3%,到 1996年更是达到1.2%.而同期外国直接投资同出口的比率也由1.6%上升到1996年的13.4%.2, 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 GDP的比重)1985年仅为
1.55%,从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1997年为24.4%).另据资料表明,截止到 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858.77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3, 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以实用技术的进入为例,自1994年以来,加拿大北方电信,美国IBM,英特尔,太阳微,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等知名公司都相继在发展中国家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或实验室.4, 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劳动力超额供给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偏低现象,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5,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资本进入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能够加快现代经济制度的形成.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越开放,其经济转型的进度越快.(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 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极大地损害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稳定.2, 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3,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4, 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最明显的例子如上个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还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6,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的比例,1960年是30:1,1990年增加到60:1,目前已扩大到74:1.全球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7,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家们因此担心,当前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大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国家经济主权的让与方面,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损害较大.8,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制约.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不断扩大,总体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社会的动荡.因此,必须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朝着共存,共赢,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9,它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也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加剧.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的国家10年前是36个,5年前是42个,现在则增至48个.从这个角度
来讲,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财富不断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现在的60多倍;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差距,即“数字鸿沟”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由此看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得与失,已是一个严重失衡的不等式.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另一方面,却使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其贫困人口的生活更加艰难.在过去的10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的收入在全球人口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2.3%降到了
1.4%.(三)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大于弊,又可能弊大于利.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恩赐和施舍,而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己.就各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取决于:对什么是全球化有没有全面的和足够的认识;对全球化给本国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有没有符合实际的估计;对本国融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有没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历史发展潮流,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审时度势,沉着冷静地予以应对.从目前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联合自强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获得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以求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和强化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日益真切认识到联合自强的重要性,亚, 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用地区经济一体化来回击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分重视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竞相发展经济,希望以此为契机,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防止外部因素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吸取金融风暴的教训,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4,适时进行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发展中国家通过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改进和加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参与新技术竞争的条件.通过政府率先推进改革,建立和完善开放性制度,确定进入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步骤和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必需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有效地吸取外来的文明成果,同时减少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确保本国经济安全.
第三篇:世界经济复习大纲答案
1.如何理解世界经济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学研究的是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在内的全球性的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主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以国际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届时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
2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及反全球化的力量组成动力:当代科技革命 市场经济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力量组成:各国的工人 农民 环保主义者 宗教界人士 人权组织和工会代表 中小型企业主以及学者和政界人士。
3当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4解释跨国公司投资动因的若干理论
垄断优势论 寡占反应论 内部化理论 投资的有机构成论
5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各有什麽好处
墨西哥将更多的获得美、加的投资和新技术,改造工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开辟新的市场,并解决长期以来债台高筑的问题;加拿大在贸易上依赖美国程度较深,倘若置身于同一大市场中,减少了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就可能有效的防止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巩固和扩大其美国市场,还可开发墨西哥市场;对美国来说,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具有很大吸引力,在墨投资可使美产品成本降低,而且,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南移,可加速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美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墨西哥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有助于缓解长期困扰美国的墨西哥非法移民涌入美国的问题。同时,美国把墨西哥纳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是为了吸引拉美国家效仿,推动南北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6新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所谓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经济知识化; – 经济网络化;–经济全球化
8如何理解美国宏观经济调节的特点
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间接性,即美国政府没有采取大规模国有化的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也没有用制订经济计划的方法来引导或指导经济发展,而是创造以自由企业制度和平等竞争原则为核心的市场环境,让各种经济活动主体自发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被动性,即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主要是针对市场失效进行的,侧重点是保护自由竞争、熨平经济波动。9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第一,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比较明确的产业政策目标。第二,在支持重点产业方面采取了一整套综合措施,既有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又有立法、行政指导等政治渠道;不仅通过税收、利率等进行间接调控,而且通过财政拨款、进出口管理等进行直接调节。为了使各种政策措施相配合,日本政府的通产省、经济企划厅、大藏省等负责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主要机构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合作。第三,日本政府为了贯彻产业政策而实行的各种措施,对民间企业决策和企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能够比较有效的影响企业行为,使之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第四,强调通过劳资双方、财界与政界之间的人事关系进行协作,通过政府的行政指导和银行的“窗口指导”等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
10比较德国、日本两国中央银行的特点
德国中央银行--联邦德国银行,具有发行货币、执行存贷款政策以及通过最低准备金、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等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并从事国内外清算银行的业务活动。联邦银行在执行指责的范围内具有独立性,联邦政府不能对该行发布指示
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日本的政府系金融机构是在政府大藏省统一领导下的金融机构。大藏省对中央银行具有业务命令权和监督权,并有权对日本银行的人事、组织、政策和业务经营等方面,包括货币发行种类以及发行量等进行监督管理。
11按照结构法发展中国家可划分为那些类型?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最不发达国家
12如何理解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经济结构二元化”?结合中国现状谈谈如何改变“经济结构二元化”?
“经济结构二元化”就是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甚至原始的经济成分与先进的甚至现代化的经济成分并存。只出现在正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是一种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二元经济必然要向一元化的现代经济转化
13名词解释
EC 欧洲共同体G7 七国首脑会议、七国集团(美、日、联邦德国、法、意大利、英、加拿大)G20 以巴西为首的20国集团协调组埃居(ECU)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体系的核心泰罗制:通过对工作时间的研究,对工序操作进行观察分析,删除不合理的劳动操作所占去的无效劳动时间,选择最好的操作方法,制定出工作时间标准。OECD即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成员国关系,促进成员国合作,经常为成员国制定国内政策和确定在区域性、国际性组织中的立场提供帮助。南北关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产业“空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高技术工业的同时,把劳动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或“夕阳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本国的纺织、钢铁、造船、煤炭等基础性工业日益衰落,使高技术发展处于“悬空状态”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对外依赖加深。产业结构软化:狭义,指在各产业的发展中,有形产品和资源等硬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降低,而知识、技术、服务和信息等软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提高,在各产业的投入量迅速增长;广义,产业结构软化可概括为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国际化。“10+3”会议:东盟10国加上中国、日本、韩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通过 [东亚合作的共同声明] 同意加强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对话协调和合作。
金砖国家:近年来,发展态势出众,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一组新兴市场大国(其中有四个综合发展型发展大国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禀议制:指决策方案最初由经济企划厅的主管课进行充分讨论后提出,然后逐级呈报,最后经最高决策者拍案定夺。
审议制:主要是依法成立各类审议会,一般采取合议制,它本身并无决定权,其职能包括 提供咨询 参与审查 调停制定标准和行政处理
14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划分为那些类型
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划分:传统农业型、工业化类型、第三产业开发型 根据工业发展模式划分:进口替代(内向型工业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出口替代或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根据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政府集权控制、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15南方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有那些
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转嫁危机和国际商品、资本主义市场动荡的因素,但其基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自身在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上的问题。
1.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2. 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3.国民经济严重失调4.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5.社会问题加剧
16比较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17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的发挥比较优势、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挑战:可能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更大程度的“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对其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主要进行了那些调整
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强化政府监管 进一步调整或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其他对策与措施(充分认识自身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被动性,协调好开放多的步骤与速度。增强国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9以俄罗斯和中国为例,分析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
“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shocktherapy),即一步到位的改革方式,毕其功于一役——它认为经济改革是一个严密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零敲碎打的做法会造成许多摩擦和矛盾——如分布、渐进改革,则经济发展会长期低效率,甚至会扭曲价格信号,改革成本越来越大——因此,“深渊不能分两步跨过”、“长痛”不如“短痛”、“长痛”是钝刀子割肉。
“渐进式改革”认为,这种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政府选择成功系数较大的领域进行改革,使投资者愿意投资;个人、企业和组织有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培育竞争性市场、界定产权都需要时间——总之,“只有十月怀胎,才能一朝分娩”。20“休克疗法”的主要措施有那些?他在俄罗斯受挫的原因是什麽
主要措施:(1)采取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贷规模,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以此抑制社会总需求,强制地消除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并以此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2)放开价格,取消价格补贴,形成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
(3)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国外“进口”一个真实的价格体系。
(4)取消经济控制,尽快打破某些行业垄断,放弃对私有部门的各种限制。
(5)尽快实行私有化,改造国有企业,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萨克斯,1993)。
受挫原因:(1)“休克疗法”需要企业对政府的货币政策和市场的供求作出灵敏反应,而这种反应只有在竞争性市场下才比较灵敏。
(2)俄罗斯“休克疗法”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而自由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要前提,与俄罗斯原来国有经济比重大的特点不相适应。
(3)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与俄罗斯原来经济的高度计划性不相适应。
(4)在商品短缺和非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一次性全面放开价格,在生产下降的条件下实行财政货币紧缩政策,在缺乏原始资本的条件下推行大规模私有化,在外汇枯竭的条件下放开汇率,这蕴含着高风险。(5)“休克疗法”的推行者把成功建立在依赖大量外援的基础上,而西方国家却“口惠而实不至”
(6)俄在经济上推行休克疗法,在政治上推行全盘西化,所以休克疗法在推行过程中无法避开社会震荡和政治斗争的干扰。
(7)苏联解体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国民经济体系遭到破坏,给俄的生产带来极大困难;俄的大部分企业已纳入“经互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它们的产供销受制于“经互会”成员国。“经互会”的解体,使俄的这些企业原料无来源、销售无市场。
第四篇: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主要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了解共同语、方言、基础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了解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
三、现代汉语方言
了解方言形成的原因,掌握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一般掌握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成因及相应代表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而且要识记某一方言的代表话。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掌握现代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特点,能够分别从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来加以举例说明。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了解现代汉语的地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一、历史的回顾
了解20世纪50年代中央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掌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主要任务。了解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了解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范。北京话中的异读、土话成分等不能成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北方话中的使用范围小的词汇也不能进入普通话中。了解规范化的意义。
三、推广普通话
了解20世纪50年代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即“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了解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的四项工作。
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一般掌握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课程的主体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部分构成。
第五篇:货币银行学[第六章其他金融机构]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范文模版]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其他金融机构
1.政策性银行
(1)指由政府设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经营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2)主要特征包括:组织方式上的政策控制性;行为目标的非盈利性;融资准则的非商业性;业务领域的专业性;信用创造的差别性。(3)职能:信用中介,经济结构调节,执行政府经济政策。
(4)我国现阶段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2.投资银行
(1)指专门从事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美国,称为投资银行;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在中国、日本等国,称为证券公司。
(2)业务范围:证券承销、金融顾问、证券代理交易和自营买卖、财务顾问、投资顾问、公司购并中介、资产证券化创新、新工具开发等。
(3)职能: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推动证券市场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竞争和集中。3.保险公司
(1)保险公司指代理保险业务,在风险发生时对投资人或被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予赔偿或支付的金融中介机构。
(2)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保险公司可以划分为:法定保险公司和自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
(3)保险指集合同类危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危险的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财务转移机制。既是分摊意外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又是一方同意补偿另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一方损失的合同安排。
(4)保险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5)职能:分散危险职能;补偿损失职能;监督危险职能;积蓄基金职能。(6)保险的种类:按保险性质可以分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
按保险标的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
按危险转移层次可以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
按实施方式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其他分类方法还有按经营主体分为公营与私营,按保障主体分为个人与团体,按承保危险分为单一危险、综合危险和一切险,按保额确定方式分为定值保险与不定值保险等等。4.投资基金
(1)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
(2)其特点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
(3)作用:投资基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小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通过把储蓄转化成投资,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4)分类:投资基金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成长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以及平衡型投资基金等等。5.信托公司
指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投资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等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6.租赁公司
(1)指经营租赁业务的金融机构。
(2)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方法,租赁公司所经营的租赁业务可以划分为: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综合租赁三大类。其中融资租赁有杠杆租赁、转租赁、回租租赁等等。7.信用合作社
(1)指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
(2)其基本的经营目标,是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
(3)信用合作社按照地域不同,可以划分为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