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稿:论中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出现的财务问题
论中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出现的财务问题
作者:杨哲指导老师:汪伟
摘要 :现代租赁首先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由于其具有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筹资方式灵活多便,能够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既避免无形损耗带来的投资风险,又不影响承租人负债能力等优点,迅速广泛的被社会采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租赁业还处在发展完善阶段。本文从经营租赁的基本概念和优势、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比较、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等方面对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完善措施。我国潜在的租赁市场十分广泛,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合理的利用经营租赁的优势,加快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营租赁财务问题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子,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美国把中小企业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日本把中小企业誉为“日本经济活力的源泉”,那么在我国中小企业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的腾飞翼”。而经营租赁作为中小企业获得经营资本的重要方式,随着现代租赁的发展,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所以研究中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出现的财务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营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
融资难,求贷无门,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难以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标准。出于对风险、收益、成本的考虑,银行往往不愿意对没有足够抵押品的新公司或小公司发放大量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目前,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贷款、上市这两条融资渠道尚难走通,而租赁恰恰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突破点。
(一)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由于租赁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轻松回收、轻松处理以及参与经营等特点,经营租赁对承租企业的资信要求不是很高,对项目的担保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有许多项目还不需要担保,这样就降低了融资的门槛,使很多被银行拒之门外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获得启动资金,抓住商机,占领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消费需求
中小企业在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的紧缺,许多商业计划无法实现,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营租赁可以使中小企业先得到设备,再用设备产生的效益去还钱,可以将闲置设备或二手设备进行租赁或再租赁,既解决购买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可以说是“借鸡下蛋,卖蛋买鸡”。
(三)不承担租赁物余值风险
就租赁物在经营租赁期限届满时的再处置而言,最主要的风险可能是因技术老化而带来的贬值,在经营租赁中,这样的风险,是由出租人承担的。对企业而言,经营租赁能够及时更新技术装备,迅速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经营租赁能改善小企业的财务状况
由于租赁物不作为它的资产,因此,在同样的利润下,其资产利润率会提高。同时,由于租金不记为其负债,因此,小企业的流动比率和自有资金负债率也会提高。对于其现有的自有资金负债率已经达到临界状态的承租人来说,用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入所需设备,而不是直接购买,可以避免其贷款债权人提出苛刻的贷款条件。同时,与融资租赁相比,经营租赁可以使承租人避免因资产的未来市值低于账面价值而作减值准备时所造成的账面亏损。
(五)减轻小企业的税负
由于经营租赁的承租人的租金支出,都是作为当期费用而在所得税前列支的,相当于所得税的抵扣项。因此,其在减轻税负方面的好处是明显的。
二、中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出现的财务问题
(一)经营租赁资产的控制制度不完善
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大多采用了集中一点、寻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但是这也使中小企业形成了粗放的经营管理,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管理死角不少等劣势。这就使中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对租赁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不能做出及时的反映,租赁资产的管 理、记录、核查核对等一系列工作经常是同一个人来做,从而使经营租赁的资产缺损,或纳入私人财产,但企业仍然定期支付租金,造成费用虚增,利润虚减。
(二)商业信用较差,擅自变更租赁合同
我国的一些小企业在主观上不讲信用,资信程度差,由于经营租赁的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主要经营者信用观念淡薄,可能会随时中断租赁合同,那么另一方就必需自己承担损失,存在很大的违约危险。
另一方面,由于交付的经营租赁的租金是计入当期损益,对利润额有很大的影响,中小企业可以在租金上做文章,不按租赁合同的要求按时交付租金。例如,本期的12月31日应付租金60000元,但中小企业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到下月支付,这样当月的费用就减少了60000元,利润虚增了60000元,粉饰了财务报告。同样的,中小企业把下月的租金提前到当期支付,则费用增加60000元,利润减少60000元,少交所得税19800元。
(三)逃避会计准则,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把经营租赁划分为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租赁业务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划分租赁的类型,会计准则要求将租赁适当分类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和债务责任,但这却使租赁的分类标准难以恰当地确定。
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否则是经营租赁: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租赁期占出租财产估计经济使用年限的75%以上;租赁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租赁最低付款额在租赁开始日的现值,等于或超过租赁资产公平市价的90%;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前述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标准弹性比较大,小企业在签订租赁协议时稍作处理,就可以回避这些标准:
1.第一条说的是租赁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凡是转移的,就是融资租赁。可见,只要在租赁合同中没有“租赁资产所有权转移”的明示约定,就绕开了这一条。
2.只要合同约定短于第三条比例的租赁期限,就不是融资租赁。即使接着还想用,完全可以通过租赁资产的再处置(留购、续租)来解决。
3.第五条说的是租赁资产对于承租人的专用性。在多数情况下,论证租赁物不具备对该客户的专用性这一点,并不困难。
4.前几项标准比较容易回避,但回避“公允价值的90%”比较难,通常小企业通过采用比租赁内含利率更高的借款利率来计算租赁最低付款额的现值、谋求第三方当事人对租赁 资产的余值进行担保等方式回避此项标准,从而使本应划分为融资租赁的资产划分为经营租赁资产,达到通过资产负债表外筹资的方式粉饰其财务报表的目的。
可见,虽然目前我国新的租赁会计具体准则,已经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已有的成果,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之尽可能同国际会计惯例协调一致,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如何精确地划分租赁类型,确定适当的折现率,仍然无法解决。所以应加强对租赁的理论研究。如通过研讨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广泛的开展关于租赁理论的研究的学术活动,进一步研讨与国际惯例基本协调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的发展思路。鼓励租赁行业、各企业的会计部门、税务部门等共同研讨租赁的发展方向,使其更加符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又易于操作。
(四)错误地使用“表外融资”
谈到经营租赁更多的是强调“表外融资”的作用。所谓表外融资是指:因经营性租赁的租金可以纳入当期费用,且资产和负债不列入承租人的财务报表内,因此实现“表外融资”。
中小企业通常利用这一点来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举债能力。但是,中小企业在利用经营租赁的这一优势时,还要注意表外融资不等于表格外不披露负债信息,主表中不披露,附表也要说明。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定,承租人对于重大的经营租赁,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支付的不可撤销经营租赁的最低租赁付款额。
(二)以后年度将支付的不可撤销经营租赁的最低租赁付款额总额。
中小企业在很多时候都要向有关部门提交财务报表。如果只提交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表外的内容就容易被忽视。此时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融资,那么有可能实现“表外融资”。但是出资人如果稍微认真一些,要求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连续三年的审计报告,恐怕“表外”的内容就变成“报告”内,融资就不那么容易了。
三、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租赁中出现的财务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应尽快组建租赁行业管理部门,颁布租赁法规加强统一管理,规范租赁业的发展
这种租赁法规主要应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要明确界定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性质、量化的标准,使之有一个可以具体衡量的尺度,并确定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分类所要负担的法律后果;二是规范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关系;三是制定租赁行业规范,对小企业的租赁业务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四是规范监管措施。
(二)加强税法宣传
坚持日常税法的宣传,提高中小企业的纳税意识,使财务人员牢固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偷税漏税违法的观念,让中小企业的纳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诚信纳税”与“诚信做人”一样重要,明白“诚信纳税”与“商誉”一样的有价值。
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宣传,通过会计例会、业余税校等阵地进行经常性税法宣传,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进行专项辅导,促进中小企业纳税人员提高专业知识。通过税法宣传教育,使中小企业业主明白从“诚信做帐”开始“依法诚信纳税”。
(三)建立信用评估机构,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
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估机构,定期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纳税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信用等级,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可以在筹资、借款、纳税等方面获得优惠政策。纳税评估也是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评估中发现不按规定做账、账外经营、做假账的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在稽查中发现做假账故意偷税的建议处以三倍以上罚款。
要强化中小企业审计监督职能,反对“一言堂”,除了建立内审机构外,还可以选择优秀的职工组成监督小组,充分发挥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四)把诚实守信作为中小企业的组织文化
中小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加强相关的道德培训,使组织成员接受这种价值观并强化其认同感。培养和树立典型,为员工提供可以效仿的榜样,从内涵方面加强中小企业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减少企业的道德风险。
(五)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经营租赁资产的控制
1.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控制制度,在租赁资产增加、性质的确定、使用、租金的交付、减少等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从制度上保证操作规范,堵住漏洞,维护财产
安全。
2.经营租赁资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内部的牵制。对资产要定期检查盘点,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惕,及时地反映租赁资产的增加、减少和变更情况。
3.中小企业应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加强对企业各项支出的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及保证支出的合法性,体现财务管理控制的严格性。
4.可以利用GPS进行管理。它可以对租赁物件进行监管、控制和管理,中小企业可以与出租人及时联系,取得租赁资产的情况,不仅可以知道租赁资产的运营情况,还可以知道租赁资产什么时间到期,从而防止租赁资产的损害和丢失。
参考文献
[1] 葛家树.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2] 覃伟.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实施指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余恕莲.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 赵守国、顾颖主编.中国西部中小企业创业与成长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
[5] 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屈延凯.关于我国现代租赁业现状及如何加快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租赁网,2006
[8] 张明学.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财经报,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企业会计准则—租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与单位的补贴、奖金等支出数额达到人员经费的30以上,占国家统一工资标准的40以上。这种状况,应引起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
一、现状及成因分析
纵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及补贴等发放情况,按其内容与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㈠补贴类。含有误餐补贴、不休假补贴、下乡及外勤补贴、加班工资、水煤电补贴、专业人员补贴等。㈡津贴类。含有夜班津贴、保健津贴、岗位津贴、专业人员津贴等。㈢奖金类。含有安全生产奖、考勤奖、考核奖(含条块单项考核)、工业目标考核奖、部门表彰先进奖等。㈣其他类。含驾驶员补贴、差旅费、奖励基金、值班费、劳务费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开支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出多门,越规发放。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发放各种补贴、津贴的有关文件精神,凡涉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含离退休)的工资、福利、奖金、补贴、津贴等方面的财务制度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一律集中在财政和人事部门,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无权自行决定。但是,有些部门(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不是按规定要求执行财务开支标准,而是想方设法做好人,越俎代庖制定财务开支标准。
(二)自立名目,私自发放。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特殊性,擅自随意制定财务开支标准,增加了单位的经费支出(事业支出)。有些单位在自行制定财务开支标准时,强调经费自筹,而一旦既成事实后,就要求财政部门追加经费指标。
(三)淡化考核,固定发放。现行的一些补贴或津贴,文件规定要在量化考核单位每位人员的“勤”况后才能发放。在具体执行中,有些部门或单位怕得罪人,采取“一视同仁”的办法,固定发放。如目前反映较大的误餐补贴和夜班津贴,各机关单位都执行了定额的标准,大体每人每月夜班津贴在25~90元、误餐补贴在60~120元不等。
(四)各垒阵营,超常发放。有些单位与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在自我“创收”、节节高攀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职工福利。他们紧扣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财务开支标准,力争财政多核拨补助资金。如某报社,在人员经费支出方面,除了工资及正常补贴外,设置了“满勤奖”每人每月100元;“量考核奖”每人每月100元;“加班补贴”每人每月60元;“煤气补贴”每人每月50元;“夜班补贴”每人每夜10元;“月度考核奖”主要负责人每人每月约490~500元左右,一般人员均在300元左右。照此粗略计算,该单位每人每月可取得约为800元左右的超常补助及奖金。
(五)竞相攀比,争先发放。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标准的制定政出多门,地区间、部门单位间标准不统一,再加上执行过程中控制不严,造成攀比之风盛行。
(六)上级决定,下级发放。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为了本系统的利益,借助于部门管理的优势,制定行业开支标准,要求在系统内执行。不少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在自行出台新标准时,都加上一条:提高标准、扩大执行范围增加的支出,由地方财政负担。
(七)渠道多样,隐蔽发放。我们江苏省通州市部分单位已由银行代发工资及奖金,其发放数额全部打入银行代发的职工工资信用卡中,而原始凭据上既无领款人签名,且无具体支出项目名称,给财务检查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为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对主要内部科室实行经费双包干制度。这样,有些补贴、津贴、奖金等支出及审批,全部在科室收支包干中“明正言顺”地列支了。
二、对策及整改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财政部门应抓住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关于财政重要论述的有利时机。按照财税“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调整好新时期财政的方向,把重点转到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改革上来,走出注重“分钱”的偏狭圈子,切实加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为了有效地控制经费支出规模,建议对各项开支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要重申:各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必须由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出台开支政策。凡上级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出台的支出政策,必须由本级人事、财政部门发出通知后,各单位方可执行,不可自行其事。凡是违反人事、财政部门规定的开支项目、范围和标准,必须一律取消。
(三)规范程序,立即报批。财务开支标准的出台,除要经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定外,还要报上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后方能颁布实施。具体程序办法是:制定新的费用开支标准时,先要通过本级有关主管部门及人事、财政部门联合审查,报本级人
民政府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本级政府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在接到下级财政部门报来的财务开支标准申请时,先审查新增开支项目的合理性,然后审查该地的财政财力状况,凡对地方财政不能平衡的新增开支标准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同时,还要照顾到相邻周边地区的情况,考虑到地区平衡问题。
(四)完善制度,合规运作。对于少数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开支政策观念比较淡薄的乡镇和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新《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帮助和指导各预算单位建立并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建设,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以促进事业发展为前提,要从全局出发,根据财力可能,合理确定支出项目,切实压缩单位的经费开支规模,缓解地方财政平衡压力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Bkr
民政府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本级政府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在接到下级财政部门报来的财务开支标准申请时,先审查新增开支项目的合理性,然后审查该地的财政财力状况,凡对地方财政不能平衡的新增开支标准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同时,还要照顾到相邻周边地区的情况,考虑到地区平衡问题。
(四)完善制度,合规运作。对于少数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开支政策观念比较淡薄的乡镇和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新《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帮助和指导各预算单位建立并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建设,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以促进事业发展为前提,要从全局出发,根据财力可能,合理确定支出项目,切实压缩单位的经费开支规模,缓解地方财政平衡压力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Bkr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与单位的补贴、奖金等支出数额达到人员经费的30以上,占国家统一工资标准的40以上。这种状况,应引起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
一、现状及成因分析
纵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及补贴等发放情况,按其内容与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㈠补贴类。含有误餐补贴、不休假补贴、下乡及外勤补贴、加班工资、水煤电补贴、专业人员补贴等。㈡津贴类。含有夜班津贴、保健津贴、岗位津贴、专业人员津贴等。㈢奖金类。含有安全生产奖、考勤奖、考核奖(含条块单项考核)、工业目标考核奖、部门表彰先进奖等。㈣其他类。含驾驶员补贴、差旅费、奖励基金、值班费、劳务费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开支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出多门,越规发放。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发放各种补贴、津贴的有关文件精神,凡涉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离退休)的工资、福利、奖金、补贴、津贴等方面的财务制度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一律集中在财政和人事部门,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无权自行决定。但是,有些部门(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不是按规定要求执行财务开支标准,而是想方设法做好人,越俎代庖制定财务开支标准。
(二)自立名目,私自发放。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特殊性,擅自随意制定财务开支标准,增加了单位的经费支出(事业支出)。有些单位在自行制定财务开支标准时,强调经费自筹,而一旦既成事实后,就要求财政部门追加经费指标。
(三)淡化考核,固定发放。现行的一些补贴或津贴,文件规定要在量化考核单位每位工作人员的“勤”况后才能发放。在具体执行中,有些部门或单位怕得罪人,采取“一视同仁”的办法,固定发放。如目前反映较大的误餐补贴和夜班津贴,各机关单位都执行了定额的标准,大体每人每月夜班津贴在25~90元、误餐补贴在60~120元不等。
(四)各垒阵营,超常发放。有些单位与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在自我“创收”、节节高攀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职工福利。他们紧扣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财务开支标准,力争财政多核拨补助资金。如某报社,在人员经费支出方面,除了工资及正常补贴外,设置了“满勤奖”每人每月100元;“工作量考核奖”每人每月100元;“加班补贴”每人每月60元;“煤气补贴”每人每月50元;“夜班补贴”每人每夜10元;“月度考核奖”主要负责人每人每月约490~500元左右,一般人员均在300元左右。照此粗略计算,该单位每人每月可取得约为800元左右的超常补助及奖金。
(五)竞相攀比,争先发放。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标准的制定政出多门,地区间、部门单位间标准不统一,再加上执行过程中控制不严,造成攀比之风盛行。
(六)上级决定,下级发放。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为了本系统的利益,借助于部门管理的优势,制定行业开支标准,要求在系统内执行。不少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在自行出台新标准时,都加上一条:提高标准、扩大执行范围增加的支出,由地方财政负担。
(七)渠道多样,隐蔽发放。我们江苏省通州市部分单位已由银行代发工资及奖金,其发放数额全部打入银行代发的职工工资信用卡中,而原始凭据上既无领款人签名,且无具体支出项目名称,给财务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为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对主要内部科室实行经费双包干制度。这样,有些补贴、津贴、奖金等支出及审批,全部在科室收支包干中“明正言顺”地列支了。
二、对策及整改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财政部门应抓住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利时机。按照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调整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方向,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改革上来,走出注重“分钱”的偏狭圈子,切实加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为了有效地控制经费支出规模,建议对各项开支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要重申:各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必须由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出台开支政策。凡上级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出台的支出政策,必须由本级人事、财政部门发出通知后,各单位方可执行,不可自行其事。凡是违反人事、财政部门规定的开支项目、范围和标准,必须一律取消。
(三)规范程序,立即报批。财务开支标准的出台,除要经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定外,还要报上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后方能颁布实施。具体程序办法是:制定新的费用开支标准时,先要通过本级有关主管部门及人事、财政部门联合审查,报本级人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文章标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与单位的补贴、奖金等支出数额达到人员经费的30以上,占国家统一工资标准的40以上。这种状况,应引起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
一、现状及成因分析
纵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及补贴等发放情况,按其内容与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㈠补贴类。含有误餐补贴、不休假补贴、下乡及外勤补贴、加班工资、水煤电补贴、专业人员补贴等。㈡津贴类。含有夜班津贴、保健津贴、岗
位津贴、专业人员津贴等。㈢奖金类。含有安全生产奖、考勤奖、考核奖(含条块单项考核)、工业目标考核奖、部门表彰先进奖等。㈣其他类。含驾驶员补贴、差旅费、奖励基金、值班费、劳务费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开支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出多门,越规发放。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发放各种补贴、津贴的有关文件精神,凡涉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离退休)的工资、福利、奖金、补贴、津贴等方面的财务制度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一律集中在财政和人事部门,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无权自行决定。但是,有些部门(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不是按规定要求执行财务开支标准,而是想方设法做好人,越俎代庖制定财务开支标准。
(二)自立名目,私自发放。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特殊性,擅自随意制定财务开支标准,增加了单位的经费支出(事业支
出)。有些单位在自行制定财务开支标准时,强调经费自筹,而一旦既成事实后,就要求财政部门追加经费指标。
(三)淡化考核,固定发放。现行的一些补贴或津贴,文件规定要在量化考核单位每位工作人员的“勤”况后才能发放。在具体执行中,有些部门或单位怕得罪人,采取“一视同仁”的办法,固定发放。如目前反映较大的误餐补贴和夜班津贴,各机关单位都执行了定额的标准,大体每人每月夜班津贴在25~90元、误餐补贴在60~120元不等。
(四)各垒阵营,超常发放。有些单位与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在自我“创收”、节节高攀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职工福利。他们紧扣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财务开支标准,力争财政多核拨补助资金。如某报社,在人员经费支出方面,除了工资及正常补贴外,设置了“满勤奖”每人每月100元;“工作量考核奖”每人每月100元;“加班补贴”每人每月60元;“煤气补贴”每人每月50
元;“夜班补贴”每人每夜10元;“月度考核奖”主要负责人每人每月约490~500元左右,一般人员均在300元左右。照此粗略计算,该单位每人每月可取得约为800元左右的超常补助及奖金。
(五)竞相攀比,争先发放。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标准的制定政出多门,地区间、部门单位间标准不统一,再加上执行过程中控制不严,造成攀比之风盛行。
(六)上级决定,下级发放。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为了本系统的利益,借助于部门管理的优势,制定行业开支标准,要求在系统内执行。不少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在自行出台新标准时,都加上一条:提高标准、扩大执行范围增加的支出,由地方财政负担。
(七)渠道多样,隐蔽发放。我们江苏省通州市部分单位已由银行代发工资及奖金,其发放数额全部打入银行代发的职工工资信用卡中,而原始凭据上既无领款人签名,且无具体支出项目名
称,给财务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为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对主要内部科室实行经费双包干制度。这样,有些补贴、津贴、奖金等支出及审批,全部在科室收支包干中“明正言顺”地列支了。
二、对策及整改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财政部门应抓住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利时机。按照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调整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方向,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改革上来,走出注重“分钱”的偏狭圈子,切实加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为了有效地控制经费支出规模,建议对各项开支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要重申:各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必须由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出台开支政策。凡上级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出台的支出政策,必须由本级人事、财政部门发出通知后,各单位方可执行,不可自行其事。凡是违反人事、财政部门规定的开支项目、范围和标准,必须一律取消。
(三)规范程序,立即报批。财务开支标准的出台,除要经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定外,还要报上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后方能颁布实施。具体程序办法是:制定新的费用开支标准时,先要通过本级有关主管部门及人事、财政部门联合审查,报本级人民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与单位的补贴、奖金等支出数额达到人员经费的30%以上,占国家统一工资标准的40%以上。这种状况,应引起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
一、现状及成因分析
纵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及补贴等发放情况,按其内容与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㈠补贴类。含有误餐补贴、不休假补贴、下乡及外勤补贴、加班工资、水煤电补贴、专业人员补贴等。㈡津贴类。含有夜班津贴、保健津贴、岗位津贴、专业人员津贴等。㈢奖金类。含有安全生产奖、考勤奖、考核奖(含条块单项考核)、工业目标考核奖、部门表彰先进奖等。㈣其他类。含驾驶员补贴、差旅费、奖励基金、值班费、劳务费等。
身特点,在自我“创收”、节节高攀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职工福利。他们紧扣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财务开支标准,力争财政多核拨补助资金。如某报社,在人员经费支出方面,除了工资及正常补贴外,设置了“满勤奖”每人每月100元;“工作量考核奖”每人每月100元;“加班补贴”每人每月60元;“煤气补贴”每人每月50元;“夜班补贴”每人每夜10元;“月度考核奖”主要负责人每人每月约490~500元左右,一般人员均在300元左右。照此粗略计算,该单位每人每月可取得约为800元左右的超常补助及奖金。
(五)竞相攀比,争先发放。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标准的制定政出多门,地区间、部门单位间标准不统一,再加上执行过程中控制不严,造成攀比之风盛行。
(六)上级决定,下级发放。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为了本系统的利益,借助于部门管理的优势,制定行业开支标准,要求在系统内执行。不少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在自行出台新标准时,都加上一条:提高标准、扩大执行范围增加的支出,由地方财政负担。
(七)渠道多样,隐蔽发放。我们江苏省通州市部分单位已由银行代发工资及奖金,其发放数额全部打入银行代发的职工工资信用卡中,而原始凭据上既无领款人签名,且无具体支出项目名称,给财务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为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对主要内部科室实行经费双包干制度。这样,有些补贴、津贴、奖金等支出及审批,全部在科室收支包干中“明正言顺”地列支了。
二、对策及整改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财政部门应抓住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利时机。按照财税工作“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调整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方向,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改革上来,走出注重“分钱”的偏狭圈子,切实加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为了有效地控制经费支出规模,建议对各项开支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要重申:各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必须由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出台开支政策。凡上级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出台的支出政策,必须由本级人事、财政部门发出通知后,各单位方可执行,不可自行其事。凡是违反人事、财政部门规定的开支项目、范围和标准,必须一律取消。
(三)规范程序,立即报批。财务开支标准的出台,除要经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定外,还要报上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后方能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