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含五篇)

时间:2019-05-14 19: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篇: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戚爱华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商贸大会上说,我国四大油气运输管道基本框架已经构成,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据介绍,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经过50多年的发展,管道总里程已从1958年的0.02万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近6万公里.特别是1996年以来,我国进入了油气管道建设高潮时期,1996-20 08年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年均增加约4000公里,2003-2008年年均增加5000公里以上.

戚爱华认为,未来我国原油管道建设将以国内外两种资源为基础,以炼油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原油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配送,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既明确远景规划目标,又提出分阶段原油管道建设方案,合理进行总体规划.

成品油管道建设将结合资源流向,综合比较管道、铁路、水运、公路等运输方式的经济运输半径,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加快完善成品油管道建设;统筹考虑资源、管道和市场的一体化衔接进行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在全国性成品油管道加速规划建设的同时,区域性成品油管道网将加快完善.天然气管网的多气源供气格局将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在局部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气源、多用户、统一管网”的供气格局.随着进口天然气项目的陆续实施和供气管网的建设,国内市场的气源将更加多元化.

24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商贸大会在厦门举行,来自新加坡、日本、斡国、荷兰等地的国际大型石油企业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的300多名代表参加。

第二篇:当前中国培训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档

当前中国培训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类培训机构呈爆发性增长。截至2007年底,培训业潜在市场规模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各类培训机构已达数百万家,英语、it、少儿教育成为培训产业的三大支柱。教育培训各类细分市场,包括从幼儿园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类校外培训、教育技术行业等市场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虽然近年来高层次的培训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中国培训市场上,中、低层次的培训仍然是主流。中国每年有将近1亿人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其中近80%的人参加的仍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中、低层次培训。每年有将近1000万人参加会计、烹调、美容美发等方面的培训。

中国培训业正在走向建设品牌的道路。培训市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实力”、“规范”正成为市场淘汰法则的新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培训机构被淘汰出局,培训机构出现了“集中化”“巨头化”的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市值空间非常巨大。从宏观上讲,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总需求达到1.8万亿元,除去正规的学校教育(大约占60%,折合1.08万亿)之后,市场化培训需求达到7200亿元。7200亿元的需求可以滋养一个庞大的社会培训市场,未来市场上将会出现1-2家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超级培训企业,另外,还会产生5-8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中型培训企业,以及3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上市公司。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各大企业纷纷裁员,越来越多的员工选择各项职业培训进行充电,企业也开始渐渐重视与加强员工培训。中国培训市场将迎来庞大的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未来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而金融危机却使得用工岗位缩减,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些毕业生会选择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这也为教育培训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具体的讲,未来的培训市场将从目前的培训师导向走向更加以参训学员为中心,培训的侧重点将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最终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寻求培训相关的解决方案。

预测一:企业和专业培训机构将形成互相依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解决企业关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代表企业采购培训的经理们在与培训提供方的面谈中不再扮演考官的角色,而是希望和培训专业机构建立一种平等的和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当培训经理们视自己为考官时,他们会刻意隐藏培训需求的信息,对于培训的题目和内容有绝对的导向,留给培训师和培训机构的任务是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双方合作的契合点。

相比之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与专业培训方的合作关系,这体现在信息的透明度增大,培训师更多地参与到问题的诊断和培训需求的确定过程中,以及培训师针对企业情况量身定制课程内容。在这种合作方式下,供应方与购买方的持续和双向的沟通贯穿整个合作过程。而这种合作方式的益处显而易见:双方的灵活性增大了,培训的针对性增强了。

进一步讲,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还体现企业寄希望于通过培训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组织变革。无论是企业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以及行为纲领,都可以借助培训来得到关注和深化。尤其是文化的变革,更需要借助培训这个平台来深入人心,取得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而这种文化对于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常是在行为层面体现的。例如,在与各大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将行为改变的培训方法与企业所倡导的行为方式相融合,在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同时成功地推动了企业的文化建设。随着培训师队伍的专业化以及定制课程能力的增强,我们预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这种战略合作将在未来中国的培训市场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预测二:未来的培训市场将从目前的以培训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参训学员为中心。

这种转型既包括理念上的转变,也包括培训方法上的创新。具体的转变将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做到以学员需求为中心来量身定制,以及培训师和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实现角色上的调转从而使学员成为场上的中心和“明星”.首先,就培训内容设计而言,纵观培训市场现状,大多数培训课程设计还是无法实现按照具体需求定制化。比如,笔者目前在洽谈与一知名外企的合作过程中得知,该企业在寻求与外部专业培训师或培训机构合作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障碍。其原因是培训师们通常只愿意传授个人擅长的标准化的课程,而不愿研发真正适合企业内部环境或参训学员个人需求的培训课程。事实上,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大多培训课程是标准化的,也就是说,课程的内容和案例是千篇一律的,课程的受众并不能影响课程的设计。而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内训的实效,对培训的针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些企业关注外部培训机构是否能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研发出为企业,甚至是为某些特定的学员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这也就决定了标准化的课程将很难满足未来的培训市场。相反,未来培训课程的设计将转化为以学员需求为导向,要求培训师能够倾听学员的困惑,并且有能力和意愿根据受众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安排和调整培训课程内容。

另外,从角色调转和方法创新的角度来看,培训学员为中心将体现在培训师的“明星效应”将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培训师更多地充当教练和引导师的角色,让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找到“闪光”的感觉。在目前传统的培训模式下,“明星培训师”是通常是培训过程的焦点,他们经验和阅历丰富,善于绘声绘色的表达,案例层出不穷,一场培训下来通常可以赢得满场喝彩,使学员感觉热血沸腾。可是,时间久了,培训经理们却反思,这种培训到底可以对学员有哪些切实的帮助?事实上,培训之后,学员通常陷入希望向培训师

所讲的一样优秀,却苦于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的困境。

其实,培训师可以有选择地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怀揣标准答案的导师,学员来学习的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捷径。另外一种是教练,他们通过观察,挑战,和支持学员来帮助学员朝自己和企业共同设定的学习目标和提升方向靠近。依笔者拙见,未来中国的培训市场,将越来越多地参入目前欧美培训体系中所常见的教练技术。与依靠明星培训师来灌输的传统培训方法相比,未来的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将更多地充当引导师和教练的角色,而更多地将“舞台”让给学员。培训师与学员的关系渐趋平等,培训师鼓励学员之间互相分享和借鉴。培训师干预的方式是通过提问来引发学员的思考,从而帮助学员独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同时,这种教练式的培训方法将关注点放在根据学员现状和自身特点来因人而异地辅导学员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培训师不再是有标准答案的人,而是在辅导的过程中让学员越来越独立和“闪光”的教练。只有这样,学员才真正成为培训的中心,通过培训切实地提升和突破自我。

预测三:未来的培训流程设计将更加符合成人学习特点,即以学员自我认知为先导,实现学员自我驾驭整个学习过程。

目前企业对于培训效果的关注和不满或许可以通过植入新的培训方法和理念而得以改善。成人的学习毕竟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如何使这些学员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索取呢?对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关注或许可以帮助解答这个问题。自我驾驭是成人学习最大的驱动力。首先,只有参训学员本人意识到了提升和改变的必要,学习才可能发生。只有参训学员参与制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有效地在培训中转化为现实。需要指出的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是任何方式的自我提升的第一步。通过测试和其他方式(比如情境模拟)来实现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学员发现差距和可提升空间,从而找到提升的动力和目标。而这些目标的设定通常也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文化价值,胜任力模型、或行为导向为参照物的。当目标的设定来自于学员自身时,学员在受训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充满学习和提升的热情,培训的效果也就有了保障。

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只是自我驾驭的第一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可以允许学员自我驾驭全程。比如说,前面提及的教练技术,当培训师巧妙地将其融入培训过程中时,学员可以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宰,在培训师的辅助下,独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在一个学习周期里,学员自设学习目标,通过体验和实践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总结提升来提炼要点,在获得成功之后重新开始下一轮的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培训师在整个提升过程中,尊重学员的个人决策,尽量减少干预,不轻易出谋划策,真正让学员来驱动整个学习过程。

走向四:未来中国的培训市场将更多地倡导以行为改变为目的,以行动为中心的培训方法。

当今培训市场上众多的传统培训关注更多的是传授知识经验以及提供工具(认知),而忽略的是对行为的关注和行为的改变与提升。曾经有一位朋友从国外参加培训回来,我询问他的感受。他的回答很有代

表性,“培训总体上感觉很好,可是缺少一样东西---教材。”据这位朋友讲,他回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向老板汇报学到了什么,而老板的期望是知识层面的收获而不是其他。

而事实上,培训经理和参训学员已经开始质疑“洗脑”类的培训的效果。而对于我们所面对的学员来说,通常他们急需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是从“知道”到“做到,”实现知行合一。比如说,在领导力培训中,我们发现,学员大多掌握和熟悉中西方的领导力理论,而最大的挑战是其个人领导力行为的提升,比如说,如何开会才能鼓励众人的参与意识,如何布置任务才能做到既有权威性又不失亲和力,等等。因此,未来中国的培训市场也必须打破目前的照本宣科的状态,更多的关注参训者的行为。对于传统培训来说,只有书本的内容才是至高无上的。培训后培训经理们总是双手合十地祈祷他们的学员回到各自工作中后实践行动会自然产生。这就像空中射箭的理论:尽力把弓拉满把箭射出去,你就可能射中点什么。但是在今天,企业们希望(经理人们的)学习是有的放矢的,箭的目标就是企业目标和学员个人目标的结合。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倡导以行动为中心的培训方式。

总之,发展未来中国的培训市场任重而道远,这需要一支专业和优秀的培训师队伍,需要企业勇于探索和尝试先进的理念和培训方法,需要在培训观念上的突破性的转变,更需要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之间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在不断向国外有成功经验的培训方法和理念靠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本土化的过程,真正使中国的培训走向专业化的正轨,达到切实地服务企业和个人的双重目的。

第三篇:男装发展进入品牌化时期

男装发展进入品牌化时期2012年的资本市场上,将增添一位高端服装新贵——卡奴迪路,这家去年11月初过会的公司主要从事自有品牌卡奴迪路高级男装服饰的设计销售,并代理销售国际一线品牌的服饰、箱包、皮具等产品。十年磨一剑。自2002年设立以来,卡奴迪路不但见证了男装行业颠覆性发展的十年,也充分凸显了公司自身的成长性,不仅业绩增长快,而且门店扩张迅速。财务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公司主营业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04%,2009年~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891.05 万元、33,706.76万元和46,146.87万元。

作为国内较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级男装服饰品牌之一,卡奴迪路此次上市募资将为下一步腾飞插上翅膀。公司拟募资3.8亿元,主要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信息化系统技术改造项目,一旦募投项目成功,未来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业绩成长性好:营收年复合增长47%

对一家服装品牌而言,设计是关乎成败的灵魂,卡奴迪路显然深谙此道。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级男装,产品突出高端形象和时尚品位,其核心设计理念就是“精致、简约、品质”。

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理念,卡奴迪路在设计方面重金投入,公司目前拥有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经验丰富的高级男装设计、研发团队,共24名设计师。为保证产品能够契合高级男装市场的时尚潮流,公司派出一支由设计师、营销策划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组成高效的顾客需求分析团队,快速了解不同地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偏好。

与此同时,公司还派遣设计师定期到国外市场考察学习,并与代理的国际品牌设计师广泛交流,使设计师及时掌握国际高级男装的流行趋势,并将相关元素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结合。

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卡奴迪近年与亚洲著名服装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聘请意大利马拉龙各(MARALUNGA)公司的毛里求奥·巴尔达萨利(Maurizio Baldassari)等国际级服装设计师为公司的常年设计顾问。

这种费尽心思的设计,使得公司设计出来的高端男装品牌不断推陈出新。2009~2011年,公司设计并上市的新品数量分别为1,146款、1,214款和1,226款。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外观设计专利6项。

注重设计的同时,卡奴迪路还非常注重产品品质及服务质量。公司产品采用了杰尼亚公司(Zegna)、伊·托马斯公司(E.THOMAS)等国际知名面料商提供的真丝、超薄牛皮、手摔羊皮等高档面料,德国海莎衬、施华洛世奇水晶扣等高档辅料。

好面料也需要好剪裁。卡奴迪路男装在板型裁剪上融合欧洲前端的设计文化与东方人的体型特征。而公司的代工厂商包括湖州新仲湖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乐活制衣(东莞)有限公司等厂商。高品质的面辅料和高标准的代工厂商,成为公司产品品质优势的重要保障。

一份耕耘一获收获。卡奴迪路的高效投入也获得丰厚回报,自2008年以来,公司主营业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04%,2009年~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891.05 万元、33,706.76万元和46,146.87万元。

一个充分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是不断提升的毛利率。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规模效益凸显,公司产品毛利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96%、62.61%和62.98%。

值得注意的是,卡奴迪路当前毛利率且高于男装行业的平均水平,上半年中国利郎的毛利率为36.4%,报喜鸟的毛利率为54.63%,希努尔的毛利率为43.03%,九牧王的毛利率为56.5%。

规模扩张快:门店年复合增长37%

卡奴迪路业绩的大增与其快速扩张的规模和不断增加的门店数量密不可分。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在一二线城市主要发展直营店,其他三四线城市主要发展加盟店。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开设了营销终端门店共318家,其中直营店175家,加盟店143家。自2008年以来,公司门店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88%

在318家店铺中,卡奴迪路其中开设于高级百货及高档购物中心的门店数为230家,开设于国内主要机场的门店数为22家,分别占连锁店总数的72.33%和6.92%。比如其品牌百货店就有广州友谊商店、北京赛特购物中心、南京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北京新光天地和当代商城等。这些均属国内高端或中高端百货店的标杆店,能在这样的百货店男装销售中排上名次,足以证明卡奴迪路品牌的市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卡奴迪路的直营店销售占比很高。2009年至2011年,其直近三年,直营店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5.80%、77.44%和74.55%,而公司毛利主要来源也是直营店。2009年至2011年,占公司总毛利额的比例分别为78.47%、78.09%和77.24%。

也就是说,虽然公司销售网点规模很小,但是直营店收入和毛利贡献高达八成,这一占比与领军企业雅戈尔接近。截至2011年上半年,雅戈尔拥有零售网点合计2161个,自营的品牌专卖店及商场专柜专厅占比近80%。

而截至2011年6月30日,七匹狼直营终端439家,直营店占比仅为12%。从收入贡献看,上半年七匹狼的经销商及代理商店铺贡献了七成以上的主营收入,直营店收入占比约为3成。

较高的直营店销售及毛利占比无疑有利于控制经营风险,在卡奴迪路看来,借助加盟商进行营销网络的扩张,通过加盟店建设填补直营店留下的市场空白,有利于节约资金投入,降低经营风险。这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已有所体现。

2011年,公司门店的综合平均单店销售收入为165.00万元,较2010年增长15.04%。,单店赢利能力明显优于同类上市公司。

而卡奴迪路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营销网络建设,拟投资额3.445亿元建设186家门店,其中包括15家直营旗舰店、161家直营标准店和10家代理店。,这将有助于加强公司品牌形象的辐射与渗透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全国的营销网络,确保公司渠道优势。

市场空间大:高端男装市场年均增长20%

与上市前的快速增长的业绩相比,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后卡奴迪路的发展空间。这就要看国内高端男装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公司近几年收入大增也与近年高级男装市场的快速增长有关。来自Euromonitor的研究报告显示,2003年到2009年国内高级男装市场零售总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这一期间也是公司业绩大增的时期。

而这份报告还预计,2014年国内高级男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64.08亿元,2010年-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9.6%。同时高级男装销售额占整个男装市场的比率逐步增加,从2003年的7.8%增加至2009年的11.4%,预计到2014年将增加到13.7%。

美国著名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日前发布2011年研究报告也提出,中国的男装市场在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不断上升的消费能力的支撑之下,未来将继续维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成熟的制造行业,其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将逐步显现,高端市场的品牌制造商有望获得全行业最为乐观的成长。该报告还提出,男装市场的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品牌化时期,提供高零售价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牌制造商优势将日益显现,逐渐吞并位于低端市场的杂乱生产者,获得高速的发展以及更大的市场份额。此次募资后,卡奴迪路将新设186家门店,拟建设的门店均位于其所在城市的核心商业圈。这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大中城市核心商圈的门店布局,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这也意味着,募集资金后的卡奴迪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从美国油气管道事故看我国管道运输安全

从美国油气管道事故看我国管道运输安全

聚煤网7月8日讯:管道是油气资源配送的主要方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0等一批重要的油气长输管道陆续建成与投产,我国已形成遍布全国并连接国外的油气输送管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由于输送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油气管道一旦失效,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灾难性事故,如2006年1月20日四川仁寿的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2009年12月30日陕西渭南的成品油管道泄漏污染事故以及2010年5月2日山东胶州原油管道泄漏事故等。

在我国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油气管道系统急剧扩张之际,管道安全更加受到重视。了解国外油气管道事故及其原因,吸取其经验教训,有利于提升国内管道安全管理水平。

作为国际管道运输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非常重视管道安全立法。1968年首次出台了与管道安全有关的法案,2002年通过了管道安全改进法案,2006年又通过了管道检测、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这些管道安全法案的通过,与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管道事故有密切关系。以下介绍的美国近年来的3起影响较大的油气管道事故,暴露出美国管道安全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供国内油气管道在安全管理中借鉴。

1.华盛顿州汽油管道爆炸事故

1999年6月10日下午3:00左右,华盛顿州Bellingham的1条406mm汽油管道发生断裂,约89.7@104L汽油泄漏并流入1条小溪,扩散长度约850m,30min后,小溪中的汽油因被点燃而发生爆炸,两名约10岁的儿童和1名18岁的年轻人死亡,8人受伤,1户居民住宅以及1座城市水处理工厂严重损坏,直接财产损失45@106美元。

管道泄漏的直接原因是:在1处管道划痕处产生了69mm长的裂口,事故后检查包括管道断裂部位在内的5.5m长的管道,发现33处划痕,裂口起源于其中之一。实验室检查表明:这些划痕的外表面残留有高铬合金,这是一种典型用于挖掘机械铲斗齿上的合金材料,可见这些划痕是挖掘活动所致。

发生事故后进行的水力分析表明:管道断裂时该处压力约为9.88MPa,小于其最大允许操作压力9.93MPa。可以认为外部损伤造成了管道承压能力的下降,导致事故发生。

这次汽油管道的损伤和断裂是一连串事件共同造成的:

首先,管道公司疏于监督,没有发现并及时修理管道的挖掘损伤。事故发生前的1993-1994年,事

故发生地附近水厂有过1次改造,在水厂泵站的建设过程中,挖掘机械碰伤了附近的管道。尽管管道公司知道水厂改造工程并在现场派了检查员,但并不知道管道附近的所有挖掘活动,也未及时发现管道损伤,因此,对水厂改造工程缺乏充分的监督,给管道的安全运行留下致命隐患。

其次,管道公司没有对管道的内检测结果进行充分评估。1991-1999年,该管道进行了3次内检测。第1次是在1991年9月,采用常规分辨率的漏磁检测器,没有发现异常。第2次是在1996年3月,管道公司执行5年一周期的检测,采用了与1991年相同类型的检测器,这次检测记录显示出断裂管道附近有几处异常。第3次是该公司应州能源部的要求,于1997年1月,采用几何测径工具进行了管道检测,检测出管道断裂处附近有1个明显的凹陷变形,并报告给管道公司。这3次检测显示事故管道是在前两次检测之间受到了损伤,但管道公司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因此又一次错过了发现管道损伤的机会。

此外,管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第一,管道上游新建终端设置有过压保护装置,一旦管道压力达到9.65MPa,将自动停泵,而管道断裂时的压力为9.88MPa,高于过压保护装置的限定值,说明管道公司没有将安全装置调试到合适的压力限定值。第二,新建终端中的截断阀曾多次意外关闭,但管道公司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校准;正是截断阀的意外关闭,导致了事故时的管道压力意外升高。第三,管道发生事故当天,正在进行管道SCADA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的开发调试,影响了调度人员对管道运行状况的分析和及时响应。

综上可见,管道公司在这次事故中的责任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疏于监督,没有发现并及时修理管道的挖掘损伤;二是没有充分评估内检测结果;

三是没有调试好新建终端的安全装置;

四是没有调查和校准多次意外关闭的截断阀;

五是没有调试好管道的自动控制系统。

2.新墨西哥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

2000年8月19日上午5:26,美国NewMexico州Carlsbad附近的1条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造成12人死亡。该管道属于ElPaso天然气公司(ElPasoNaturalGasCompany,EPNG),建于1950

年,管材X52,直径762mm,厚度8.5mm,事故发生时,管道运行压力约为最大允许运行压力的80%。

内腐蚀引起的管壁严重减薄是造成这次管道事故的直接原因。通过现场观察,发现管道底部存在严重的内腐蚀,最大深度达管道原壁厚的72%。内腐蚀是管道内部的微生物、湿气、氯化物、O2、CO2和H2S等腐蚀性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导致管道因积水而产生严重内腐蚀并未及时发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事故管道积水的原因是由于事故发生处上游排液口堵塞,管内液体无法排出管外,存留在管

道中,在低点处长期积聚并导致腐蚀。

第二,由于设计原因,清管器不能通过事故发生处的管道,因而不能定期清出管内积水和其它固、液沉淀物。

第三,管道公司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充分监测和控制进入管道的气体性质。这条管道上游有十几处供气点,管道公司完全依靠与气体供应商签订的气体质量标准合同(只考虑了水、H2S、CO2和O2在内的几种有害成分,但未规定这些污染物的上限值),没有在供气点设置气体成分检测装置,因此无法确定进入管道中的天然气所含有害成分是否超标。同时,这次事故也暴露出在管道安全监管方面的疏漏。从1990年6月至1998年8月,美国运输部(DOT)的管道安全办公室(OPS)以问卷形式对EPNG进行了18次安全检验,每次检验,关于EPNG在遵守内腐蚀控制规章一项均填/满意0。2000年4月EPNG加入了OPS的/系统完整性检验试点程序0,其中的8次检验也未鉴定出该公司在管道内腐蚀控制程序方面存在不足。在事故发生后,OPS修改了检查表内容,其中包含了更详细的关于内腐蚀的检查项目。

3.PrudhoeBay原油管道泄漏事故

2006年3月2日,美国阿拉斯加PrudhoeBay油田1条863mm原油管道发生泄漏,发现时估计管道已经泄漏5天以上,泄漏原油76@104L,覆盖面积约1个足球场,污染了此处的冻土和湖泊。这是阿拉斯加PrudhoeBay油田30多年开发历史中最大的一次泄漏事故。1996-2004年,该油田每年都会报告500多次泄漏事故。

该油田隶属于大型跨国能源公司BP,此次泄漏事故发生以后,该公司立即隔离并关闭了这段管道,由于该管道连接油田西部两个集输中心,停产导致油田原油产量每天减少11.6@106L。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在管道沿线至少又发现6处腐蚀。这次事故招致公众对BP公司管道安全管理的强烈批评。

2006年3月15日,为了使公众和环境不受PrudhoeBay管道事故的影响,OPS要求BP公司实施包括内检测在内的各项检测。2006年8月6日,BP公司在实施管道内检测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严重腐蚀和小泄漏。为处理这些问题,BP公司再次宣布管道停运,准备更换其中1段管道。但管道一旦停产将导致该油田每天减少原油产量约43.9@106L,占美国国内原油供应量的7.5%,总原油供应量(包括进口原油在内)的2.6%,势必引起美国能源市场的强烈反响。8月12日,在与OPS一起核查了检测数据和州的规章后,BP公司决定,不立即停止油田生产,并采取其它措施增加石油的供应量。

在BP管道意外发现的严重腐蚀和泄漏问题,以及PrudhoeBay油田突然停止原油供应,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和对联邦管道安全规章的质疑。

事故对美国管道安全管理的促进

这3起事故在美国油气管道同期事故中影响很大,对美国的管道安全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4.1管道的完整性管理

上述管道事故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管道公司均存在管理上的失误,即没有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进行管道损伤的预防、识别和及时维修,保持管道的完整性。

在1999年华盛顿州Bellingham汽油管道泄漏和2000年新墨西哥Carlsbad附近的天然气管道爆炸以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5管道安全改进法案6,这是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最重要的立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执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程序,即要求管道运营商定期采取内检测、压力试验和直接评估方法评价管道系统的完整性,并要求建立一套程序化的管理体制[8],最大限度地确保管道安全。

4.2防止第三方破坏

Bellingham汽油管道的泄漏事故,说明第三方破环对管道危害的严重性。多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由第三方破坏导致的管道事故的比例甚至超过腐蚀对管道的影响,但这不是管道行业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从立法的高度协调各方面的行动。2006年美国通过的5管道检验、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6在防止管道第三方破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法案首次授权DOT处理防止挖掘损坏管道的问题,将防止第三方挖掘损坏管道的程序提升到联邦一级水平。

4.3管道内腐蚀控制

Carlsbad天然气管道事故说明了内腐蚀控制在天然气管道中的重要性。内腐蚀控制包括监测入口的天然气质量,减少管内液体的积聚,定期检查管道排出液体的有害成分,定期清管等。NACE后来发表了/管道内腐蚀的直接评价方法0的技术标准。

4.4低应力管道的安全监管

联邦规章49C.F.R.k195.2中将环向应力低于管材最低强度的20%的管道归类为低应力管道,这类管道当时并未列入联邦规章的监管范围,BP在PrudhoeBay的管道就是这样的低应力管道,由于当时未被列入联邦管道安全规章的执行范围,BP没有被要求对管道进行周期性内检测,因而没有发现管道遭受到的严重腐蚀。由于PrudhoeBay管道事故,促使OPS修改了关于低应力危险液体管道的安全规章,将环境敏感地区的低应力危险液体管道也纳入了联邦规章的监管范围。

4.5管道安全与能源供应可靠性的关系

油气管道,特别是长输油气管道,往往与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考虑管道安全性的同时,应兼顾能源供应的可靠性。BP油田管道停运造成美国原油供应丧失很大份额的事实,凸显了管道安全与能源供应的关系,这就要求OPS的安全规章不仅仅要保护公众和环境不受管道危险的侵害,而且要确保重要管道设施不中断运行,因此,在制订联邦规章时明确考虑管道的重要性,将是OPS传统职责的一个变化。

第五篇:当前我国农业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前我国农业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新阶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一、当前我国农业改革进入新阶段

1.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演化的新趋势:从分强统弱、有分无统,转向以分为基础、强化统一经营,真正实行有分有统、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分”这个层次上,以超小规模的纯务农户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和不同规模的专业农户。2000年以来,我国兼业农户占农户总量的比重相对稳定。到2009年,全国兼业农户比重为46.3%。其中,以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户的比重为26.8%,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户的比重为19.4%。发生显著变化的是纯务农户和专业农户的数量。全国纯务农户的比重从2000年的47.2%下降至2009的37.2%,全国经营耕地规模100亩以上的专业农户从2006年的43万户迅速增加到2012年底的 270多万户。2011年,黑龙江省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6.75万个,经营土地2200多万亩,户均320多亩。2012年,江西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1.17万户,共承租耕地207.37万亩,户均117多亩。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到2012年底,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在“统”这个层次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成为“统一经营”的重要主体,使得传统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统一经营”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2000年的不到3万家发展到2011年的11万家,目前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销售收入突破5.7万亿元,提供的农产品及 ① 本报告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12(总第七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特征》(0052012028-4)资助。在所内学术交流会上,秦富所长、王济民副所长、吴敬学研究员对研究报告初稿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以125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1万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10万多家中小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产品涵盖种植、畜牧、水产多个领域,经营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多个环节。目前,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总数的98%以上。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万多家,其中最近5年的发展数量相当于之前28年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的3.7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覆盖全国91.2%的行政村,实有入社成员4300多万,覆盖全国17.2%的农户,每个合作社平均有近80名成员。根据农业部的专项规划,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覆盖率将从现有的17%提高到45%以上。从各地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从忽视农业公益性服务,偏向农业经营性服务,转向在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的同时,重视发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建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2年8月31日通过了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提出完善公益性服务、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组织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项目,用3年时间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着力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机制。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国14个省、176个县、815个改革基本到位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启动条件建设试点,实现了多年来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支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突破。到2013年底,中央财政投资乡镇农技机构建设将实现全覆盖。

3.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在中央层面,通过建立多种涉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等国务院专门委员会,加强农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协调;在地方层面,重庆、广东等地进行了“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完善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央政府加强了农业多部门管理的合作和协调。2004年成立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近年来继续在全国农资打假中发挥统一领导作用。为 应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2007年底建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2010年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在地方层面,出现了进行“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行农业大部制的典型。重庆市积极探索“大农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在2008年将原农业局、农机局、农办与农综办合并,成立重庆市农委。广东推广顺德的“大部制”经验,在全省29个县(市、区)完成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将在全省推广“大部制”改革,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原则,行政决策、执行、监管三分制的要求,加强对农业、林业、渔业、畜牧等农业领域工作的统一管理,组建“大农业”管理部门。

4.国家农业政策改革趋势及新内涵: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力度。农业政策目标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政策手段的多样化和综合运用趋于成熟,农村扶贫政策得到优化。在国家农业政策取向上,坚持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多予”,就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扶贫开发政策、生态建设投入政策,尽力向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放活”,就是搞活农村经营机制,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在国家农业政策目标设计上,农业政策的多元目标体系趋于完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不仅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农业的增产、增 收、增效目标,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家农业政策手段设计上,注重经济手段、科技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突出经济手段的运用,加大农业财政投入、补贴和奖励的力度,调动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改善行政手段的运用,推行绩效管理,提高农业行政效能;重视农业立法和综合执法手段的运用,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提高农业法治水平。在农村扶贫政策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当前我国农业开放进入新阶段

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趋势:贸易总量和逆差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贸易结构升级。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标志着我国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保持双增长的格局,但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556.2亿美元,在2007年的水平上翻了一番,与2010年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是2007年40.8亿美元的8.4倍。2011年,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农产品进口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均创历史新高,进口首次超过了出口,出现历史上的首个贸 易“逆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011年的报告称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和逆差继续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7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较快增长, 自2005年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紧随美国和欧盟之后,位居世界第三,表明我国不再仅仅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而且已经成为农产品贸易大国。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看,近年来农产品进口以土地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大规模增加进口大豆以替代进口豆油;出口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中水果制品、果酱、茶及水产品中的鱼类加工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产品出口贸易沿着垂直产业链向实现农产品升值增效的方向发展。

2.农业资本跨境流动的新趋势:在继续重视农业利用外资的同时,开始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农业引进外资方面,到2011年末,农、林、牧、渔业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数6993户,比2007年增加了998户;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为37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143亿美元,注册资本为233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86亿美元,其中外方资本202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84亿美元。除了外商企业投资,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金开展减贫与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山西、湖南、安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1995~2010年,全国在扶贫领域直接引进利用外资接近14亿美元。在农业对外投资方面,2011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8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4.2亿美元。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呈现5个特征:一是投 资主体多元化,从以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和中牧集团等大型国有农业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发展。浙江农民外出开发农业的足迹已遍布乌拉圭、俄罗斯、巴西、美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农业对外投资区域日趋广泛,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油棕、剑麻、木薯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三是农业对外投资领域覆盖面扩大。投资领域涉及粮食与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森林砍伐、农产品加工、渔业养殖及远洋渔业捕捞等。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农业企业以独资、合资或参股等多种形式租赁土地种植、购买捕捞许可证、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贸易等在境外从事农业开发与合作。五是农业对外投资发展不均衡。目前,河南、江西等内陆省份“走出去”的步伐相对落后, 而黑龙江、浙江等沿边沿海省份的农业“走出去”的势头良好。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阶段演进

1.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这个时期的农业发展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长期短缺为背景,以解决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和提高人民的食物营养水平为基本目标。通过持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广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释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改革初期的3亿吨相继迈上4亿吨和5亿吨两个台阶。谷物产量从1992年开始稳居世界第1位,肉类产量从世界第3位上升为第1位,甘蔗产量从世界第7位上升到第3位,水果产量从世界第9位跃居世界第1位。人均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18.7公斤增至1996年的414.4公斤,人均猪牛羊肉产量从1978年的9.1公斤增至1996年的人均33.3公斤。棉花、油料、糖料、茶叶、水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分别从 1978年的2.3公斤、5.5公斤、24.9公斤、0.3公斤、6.9公斤、4.9公斤,增至1996年的3.5公斤、18.2公斤、68.7公斤、0.5公斤、38.2公斤、23.1公斤,农产品供给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终结了我国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并且使得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2.第二个阶段:1997-2007年。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连年丰收后,出现全国性的销售不畅和积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向扩大。农业加入WTO后特别是在2004年过渡期结束后,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突出重点、以质取胜、产业整体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建立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比重,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这一时期,通过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加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积极发展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组织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方面,到2007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和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基本形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棉花、甘蔗、苹果、柑橘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0.7%和54%。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到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2.3%、61.6%、47.1%、70.3%,苹果、柑橘优质化率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35%、30%。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在农业结构升级方面,主要农产 品加工转化率由1997年的不到30% 提高到2007年的45%以上。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方面,“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比“八五”高出10个百分点,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约48%。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2004-2007年, 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7.5%,走出了1997-2003年均增长4.6%,连年在低位徘徊的局面。2007年农民纯收入增速达9.5%,达到这个时期的最高点。3.第三个阶段:2008-2020年。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加快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农民收入增长虽然走出了低位徘徊,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自2002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在3倍以上。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一,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持连年增产的态势。2008-2012年,我国将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不低于98%的水平上,同期实现了其它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其二,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连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8年的3.36:1回落到2012年的3.10:1。其三,农业现代化进程有了重大突破。到2012年,全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实现程度、养殖业规模化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 产业化组织带动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比重、以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值均超过50%。

(参考文献略)

课题主持人、执笔人:朱晓峰

下载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4-3-24 18:35:00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生态性旅游发展思路以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一直......

    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研究报告(定稿)

    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研究报告 市委政研室 2000年以来,西安经济在较高平台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达14.1%,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时期。今年初,省委书记赵乐际......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情况分析了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带给我国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银行;全面开放;......

    后奥运时期我国羽毛球市场的发展研究

    后奥运时期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market in the post Olympics period 摘要:为了正确指导我国羽毛球市场在后奥运时期的发展......

    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高峪乡中心中学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发扬“苦干不苦熬,奋力争上游”的泗水精神,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树......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推进新农村快速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推进新农村快速发展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推进新农村快速发展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

    农民教育助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农民教育助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为加强为民服务力度,推行干部一线工作法,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年活动。实现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

    我国汽车保有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1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消费需求旺盛。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 十一城市汽车保有量过百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