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

时间:2019-05-14 20: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

第一篇: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

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

--红安质监局2014年半年总结

上半年,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工作提速、能力提升、质效提高的工作要求,着力实现“12512”的总体工作目标,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攻坚克难,检测平台建设加快

检验检测平台是提高科学检测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我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加快检测平台建设。

(一)抢进度,建高效工程。工期就是效益,我局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注重施工进度计划的连续性、紧凑性和均衡性,统筹安排,使工期环环相扣,工程进度科学合理。在赶工期的同时,我们千方百计,寻求支持,按规定办理各项施工、报建手续,尽量做到不因手续不全影响工程的进度,确保工程高效。目前,检测楼正在装修,预计12月底完工。

(二)严把关,建优质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我们坚持实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旁检、质检单位抽检,建设单位监督,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严密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我局从“设计、施工、验收、安全”四个方面入手严格把关,狠抓质量管理,确保建设优质工程。

(三)强制度,建阳光工程。在项目建设之初我局就制

定了《红安质监局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红安质监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红安质监局基本建设项目岗位责任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同时,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省管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对凡是需要签订合同的,均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和廉政责任书,按合同约定照章办事。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事,用流程管事,使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正真实现阳关工程。

二、履职尽责,质量安全保障有力

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局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保护国家财产、人民安全为使命,扎实开展监管工作,确保了全县质量安全。

(一)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验与安全监察相结合,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切实将安全监察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角。半年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21家,特种设备715台(套),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6起。由于监管到位,措施得力,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一方平安。

(二)常抓产品质量监管。扎实开展定期监督检查、专

项监督检查、日常监督检查完善日常监管,力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扎实开展公正检验行动,定期分析产品质量状况,发布产品质量报告,全县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半年共抽检样品250批次,合格率为87%。

(三)严抓执法打假工作。利用打假治劣的职能,对新型产业园区、“三线一环”、“一河两岸”等重点工程建设、家电下乡,农资、食品等领域假冒违劣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做打假扶商、护农的贴心人。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1起,涉案金额300多万元,有效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开拓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有为

“服务”是立身之本。红安质监局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拉长服务链条,向多层次、深层次、全方位延伸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

(一)提升质量服务发展。围绕红安产业集群发展,扎实开展“质量三兴”,引导企业采用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帮助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业集聚区质量管理水平。目前,质量兴镇9个,质量兴园3个,质量兴企达88家,共为企业培训各类专业人员180人次,累计帮助25家企业通过ISO9001、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已累计制(修)订168项服务标准,由我局主导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 老

君眉茶》省级地方标准,正在征求意见,预计12月底可完成标准发布。

(二)争创品牌服务发展。围绕红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确定了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恋采依制衣有限公司、皇家动力(武汉)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作为湖北省名牌重点培育对象。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帮助争创品牌。目前,全县湖北名牌产品已达5个。积极引导湖北品上家居有限公司和湖北深蓝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产品申报2014年大别山质量奖。

(三)优化服务促发展。我局以服务为切入点,贴近企业,用真心拉近距离。实行关口下移,窗口前置,主动贴近企业,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拉近与企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半年深入红安娃哈哈等64家重点企业现场排忧解难58次;帮助红信化工等14家能耗大的企业建立能耗数据库,制订节能减排计划;半年强检计量器具0.75万台(件);累计帮助企业取得3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9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免费办理代码证80多个。

四、提能增效,干部队伍建设有效

作风决定成败。我局以此次行风评议为契机,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以效能提作风,以作风建设抓队伍建设。

(一)扎实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根据省市县行风评议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动员、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自查自纠。采取多种方式多次组织学习,提高全局人员政治业务水平;采用自己找、相互帮、领导点的方式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向行风监督员、部门和企业征求意见并上门走访,切实找准、找实、找全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扎实将评议活动推向纵深。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分解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八简两风规定和县委“三不得、三不准、三严禁”,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和“行风监督卡”制度。同时采取分级自查的方式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个人、股室、局机关分别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三)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以制度为保障,以绩效考核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行挂牌上岗、去向留言、文明办公,对来局办事人员实行首接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投诉问责制。严格执行考勤等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问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设立群众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督促干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好务。

上半年,红安局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半年,红安质监人将继续发扬“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紧追梦想,紧盯目标,紧抓落实,续写质监事业新篇章。

第二篇: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成长

在改革中前行 在创新中成长

——文源中学打造幸福乐园教育教学改革专题汇报材料 古往今来,所有改革变革无不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激发教师潜能,创新育人模式,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与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师和学生也必然是改革所不能回避的主体,学生的成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改革能不能被师生所接受决定改革的成败,基于这一认识2013年我校确立了“关注师生幸福,成就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明确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以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切入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把学校打造成幸福成长的乐园。”

一、幸福品质 成就幸福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观念不断更新。以单一的教学成绩评选优秀教师的评价模式,让诸多教师失去了故有的热情,日复一日地教学,诸多方面的压力,逐渐消磨了教师原有的激情,萌生职业的倦怠。如何让教师幸福的教成为学校管理的新课题,只有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改革才会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学校在实践中寻找、探索幸福教师的发展阶梯。

阶梯一:责任是最大的动力

责任感是动力的源泉,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的演讲《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在教师中开展了“文中发展,我的责任”的系列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教风确定为“倾注一生真情,照亮成长之路”。就是要求每一位文中教师要用责任和爱努力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引者与陪伴者。做孩子们生命中的贵人,这是我们每一位文源中学教师的梦。

从教室到楼道,从校园到餐厅,从校内到校外,只要有学生活动的地方就有我们值日教师的身影,教育无处不在是我们全体老师的共识也是我们的责任。

阶梯二:团队是前行的力量

学校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学校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教师是种子,学校是沃土,稚嫩的种子只有投身于学校这个团队的沃土中才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学校是船,教师是船员,大家只有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学校这条船才能载着所有的人扬帆远航!在工作中,教师的人生价值,也必须要通过团队才能得以完成。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团队建设活动,葡峰山庄徒步拓展活动、教师厨艺展示活动、冬季教师长跑活动、元旦教师文艺汇演、师徒结队、集体备课、大教研活动等系列活动。活动中,老师们有了集团归属感,体会到了互帮互助的力量,团队合作的力量,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阶梯三:课堂是我们的舞台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先后经历了“互助学习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等,2013年9月,我们总结课改的得失借鉴名校的先进理念认真分析学情,组织带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提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即“332”自主导学课堂教学策略。

(1)、解读模式

“332”内涵:三定(定目标、定方式、定时间);三步(一学,二探,三练);两看(看教师拓展,看学生效果)。

三定:定目标、定方式、定时间 三步:

1.“学”——自主学习(第一环节)→解决基础知识 2.“探“ ——合作探究(第二环节)→突破重,难点 3.“练”——巩固提升(第三环节)→检测学习目标 三步得规律:

规律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升华:如:学科知识结构脉络、思维方式的总结、收获、感悟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律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指导学生能够探究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方法,掌握规律,从而达到学习质量的根本提升。

两看:

看拓展(教师):看教师是否基于教材高于教材,但不超出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学生充分想象和联想,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效果(学生):看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看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看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有实际收获。

清徐县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中我校“332自主导学课堂教学策略”荣获优秀奖。

2、策略的实施(1)狠抓常规实施策略

抓常规管理,重在务实。这个“实”,首先是符合实情。定常规,抓管理,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抓住牛鼻子,才会出现“步步上台阶”的良好效果。其次是便于实际操作。教学常规管理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再次是要在教和学的方面收到显著实效,不能为抓常规而抓常规,切忌 形式主义。为此,我们在组织上首先做到了落实,成立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在制度上我们先后出台了《教学常规十条规定》常规管理办法。

在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的同时,我们在具体措施和相关环节上也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在备课方面,我们狠抓了周签字。从形式上说,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在每个星期五之前,要自觉将备课教案送教研组长处签字,组长签后如实填写《教师周备课情况登记表》,并于星期五下午预备前上交教导处,然后由教导处抽查核实。对核实中发现的问题按规定扣分。从备课质量上说,我们签字时,要求组长做到“两看”,一看数量是否够数,是否超前一周备课且只能超前一周;看环节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过关,特别注意检查教师备课时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教法学法,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特别注意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符合课改精神,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着重检查教师的备课中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是否体现了读书、感悟、讨论、合作、积累、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采取让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讲一次公开课的办法,让学校老师围绕一定的教研专题进行公听公评,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文源之星的课堂教学大赛的评比活动,收到好的效果。

在作业批改方面,我们每月进行一次月检查,或普查,或抽查,无论普查或抽查,我们都做到“五看”一看作业量是否符合规定;二看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三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四看教师的批改是否仔细;五看批改记载是否够数。一句话,在常规教学管理上,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卓 有成效的工作。

(2)活用策略

教学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的个性化追求以及创造。教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策略与模式不能包打天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固步自封,保守地拘泥于某种“教法”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更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教学应该是灵活多变,与时俱进并富有个人魅力的。我们鼓励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魅力所在,或稳重或幽默,只不过是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老师也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摈弃不利的因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才能获得最终的“法宝”。

3、反思提高

注重学习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聘请专家来我校指导引领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理念做法,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氛围;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通过示范课,带动教师群体成长;对照课标试卷分析,人人进行课题研究;认真反思,不断完善“332”自主导学策略,围绕该策略,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好“五个一”:做一堂好观摩课,写一套导学案、一篇反思、一篇论文,取得一个好成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一个懂得享受课堂的教师,才能真正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暑期千人培训、教研室教研活动、省送教下乡、市高效课堂、市心理教师“麦田项目”等培训活动,都有益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春的辛勤耕耘必将享受秋的丰收果实,在刚刚结束的清徐县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我校六位教师灵活运用“332”模式 获得初中组教学能手称号,四位教师被聘为县兼职教研员。2015年1月,县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23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例获奖。

阶梯四:激励评价是保障(1)改革激励评价制度。

参与考核的金额比例大,内容范围广,涉及到了考勤、班主任、工作量、常规检查等方面,尤其是工作量的考核,很好地体现了“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理念,打破了单以教学成绩片面考核老师的旧局面。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心中的好老师 学生家长评教 家长会

(3)人性化管理,老师生病了,领导同事去看望慰问,身体或者家庭有特殊情况的老师会得到大家物质精神的照顾,无不发挥自身优势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保障了课改的深化和顺利进行。

二、快乐学习奠基幸福人生

“努力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的学风。不言而喻,“努力”与“坚持”是每一位孩子绽放学习美丽花朵的精神食粮。针对校情、教情、学情,我们从“渔”入手,重在教学生学习方法,重在养学生学习习惯,重在树学生学习美德。

课堂是孩子们的

我校的“332自主导学策略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坚持“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和“学有兴趣,学有方向,学有效果”的基本要求,凸显“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新教学模式。课堂上,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助,生生互助。我们努力让孩子们不光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提高能力,着眼的是孩子们的长久学习与终身学习。

学校定期举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让孩子们从身边发现学习的榜样,让孩子们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让孩子们在激励自己中幸福自我。

科学安排学生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分层布置作业,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成绩中等的成绩较差的,我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中上的学生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便于优生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收到学习的喜悦。每期一次的“作业展览与评选”就是孩子们成果的展示。评选要求涉及到学生作业的质(书写、格式标准美观)、量(数量不能有缺),作业设计的层次、个性,以及作业的针对性、激励性等。此举的开展,不仅促进了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想。“作业标兵”在肯定中幸福成长,其余学生在学习中进步!

校本课程为为个性发展助力

学校充分挖掘教师个人资源,带领学生策划开设特色课程,我校牢记 “百善孝为先,万事渔始之” 的校训,自主开发了《孝》和《渔》的校本课程,依托各种社团,积极开发适合社团教学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羽你飞翔”羽毛球社团、“毽舞飞扬”踢毽子社团、“梦溪笔坛”书画社团、“欢乐世界9”音乐社团、“爱棋艺”象棋社团、“维博”综合实践社团等10个学生社团都完成了校本教材的初稿。社团活动做到了教师学生人人参与,开展了集知识性、娱乐性、锻炼性等为一体,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

利用多种基地平台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碾底敬老院参加清扫卫生、献小礼物等爱心活动;开展环保、留守儿童、错别字纠正等数十个专题的调查。到武装部参观学习,了解军事历史知识;到文体活动中心参加各种青少年培训;到县档案馆参观学习、清徐县新华书店参加读书活动;“网上祭英烈”活动;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等。

加强了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老师们和学生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丰富了人生,想不开出幸福之花都难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4年中考,199名考生达线人数42人,2015中考160名考生,普通中学录取53人,中间只有一名学生不合格,政治、语文、物理三科超过县均分,这样的成绩可能与我县优秀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却开创了马峪中学的历史记录。我校的其他各项工作都开创了新局面:代表县参加“德育六化验收”;“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被评为良好等级;“全县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课堂能手”评选中荣获团体二等奖;连续两次荣获“清徐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等奖”;;县“崇德向善”演讲比赛二等奖;参加太原市中小学科普双百工程第四届“五小”竞赛;举办“心连心”感恩教育公益活动;评为县级平安校园。清徐报、现代教育报等媒体对我校的相关活动给进行了报道。

三、科学规划 构建多彩校园

文以载道特色办学放飞师生梦想,源法自然爱心解惑畅享幸福人生。这幅对联为我校勾勒了构建幸福多彩校园的梦想,道出了全体教师以生为本,顺应规律,注爱心、办特色,帮助学生实现理想、成就人生、感悟幸福的肺腑之言。

我校校徽由“文源”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WY”为主要元素构成。“WY”字母变形组合,仿佛花瓣绽放于绿叶之上,又好似人向山峰奔跑之形,寄寓了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培育幼苗茁壮成长的美好希望,也象征着全校师生奋力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我校校歌名为《梦想起航》。激发师生带着求知的心、感恩的心去追逐风、追逐梦、追逐理想的动力,唱出了文源中学向上、进步、追梦、幸福成长的心声。

我校文化石、书法字画、警句名言、名人启示等等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教学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内涵。,使校园充满了每堵墙说话,每件事育人的特色。从楼道、班级、宿舍、厕所、办公室、活动室等方面处处展现特色,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温暖、舒适、可人环境。

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人们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我们在校园开辟了格桑花园,师生亲手培土种植,亲自浇水,精心呵护,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师生养目、养生、养心的幸福园。

总之,2016年我校将以均衡县验收为契机,大力加强校容校貌建设,硬化、绿化、美化、香化校园,打造幸福乐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届时我校的操场也将完工,学校的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按计划也将改建完成,使我校真正达到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我们文源中学全体教师有信心和决心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成长,把文源中学打造成师生成长的幸福乐园。

第三篇:包头教育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包头教育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1983年9月9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随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1985年包头市开始实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按照国家关于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将中小学管理权限由市管下放为县管,增强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为全市基础教育逐步形成公办、企办、民办“三位一体”,普教、职教多元发展,城乡结合、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奠定了基础。

跨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基础教育始终坚持立足内蒙古,着眼全国,以赶超国内先进地区基础教育水平为目标,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契机,拉动基础教育强势发展、优质发展、科学发展;始终把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入学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特别是2004年以来,随着企业剥离办社会工作开展以来,包钢、北方重工、一机、铁路等原企业学校移交地方之后,包头教育进入了“一盘棋、共发展”的时代。包头教育适时提出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确立在自治区全面争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高中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一盘棋、共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使基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结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多数指标稳居自治区领先位置,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义务教育基础牢

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329所,其中小学249所,在校生16.4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在校生辍学率为0.06%,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80所,在校生8.98万人,在校生辍学率为2.58%。全市小学、初中学生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生升学率等多项指标均优于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数值。

———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1987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检查验收,全市顺利完成普及初等教育任务;1990年、1994年和2001年,先后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包头市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包头市义务教育条例》和《包头市民族教育条例》;1998年,全市9个旗县区全部实现了“两基”达标,昆区被评为“全国两基达标先进区”;2005年,全市9个旗县区中已有8个通过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检查验收,居自治区之首;2007年包头市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了国家的“两基”验收,受到好评。目前包头市累计建成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实验校168所和自治区级义务教育示范校、实验校70所,分别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7%和28%,居自治区领先水平。

———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包头市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精神,2007年春季,全市农村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2007年秋季,全市16.45万名学生都享受了免费义务教育。

———落实“德育为首”思想,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1995年在全市范围组织实施《包头市普通中小学德育工作“5410”工程评估方案》,分别提出了对学生的五项基本要求、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四项基础建设要求和对学校的十项制度建设要求和“七个一要求”,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真正做到了学校德育有制度、有目标、有要求、有序列、有载体、有评估,大大提高了实效性。2008年下发了《包头市中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将《中小学德育规程》规定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教育,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教育、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极大地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

———素质教育成绩瞩目。1997年,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十项基本要求;1998年,制定下发《包头市关于实施〈小学管理规程〉若干问题的意见》、《包头市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估方案》;2000年,出台《包头市教育委员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十项规定》;2002年,自治区在包头召开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2002年9月18、19、20日,《中国教育报》连续3天报道包头市教育系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和经验。2004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载体,将素质教育延伸到课程,使素质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2007年包头市教育局举办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班,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何成保亲自作讲座,并称赞“包头教育吹响了向理论高地冲锋的号角”。

目前,包头市各项体育竞赛成绩居自治区领先水平;在全国和自治区组织的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网球、艺术展演等项目的竞赛中,学生获奖人数及获奖等第均位居自治区前茅,包一中女排勇夺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子排球冠军,并获澳大利亚世界青年女排巡回赛冠军;近年来,在全国和自治区组织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科技、计算机等学科竞赛及科技发明制作竞赛中,学生获奖人数及等第均居自治区前列,包九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包六中两名学生荣获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提名奖。

高中教育质量高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39所,在校生5411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8.49%,其中研究生学历达2.95%;居自治区领先水平。

———质量与效益稳居自治区之首。初中毕业生综合升学率达109.36%,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升学率达76.57%,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从2002到2008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上线率、录取率、本科录取率和重点高校录取率均居自治区之首,并连续4年夺取了自治区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对包头的高中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为“包头模式”。

———优质高中资源居自治区之首。1978年,包一中、包九中、包头蒙中、包钢一中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重点高中;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1999至2003年,连续5年有规划、有步骤地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实现了普通高中量的扩张,缓解了普通高中入学矛盾;1999年、2001年和2002年,先后顺利完成了包九中、包一中和包四中的初、高中剥离工作,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使优质普通高中总量位居自治区之首;建成国家级“民族示范普通高中”一所,自治区普通示范高中8所,约占全自治区四分之一。建成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3所,占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33.3%。年招生数已达全市当年普通高中招生总数的88%,达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同等水平。

幼儿教育水平高

全市共有幼儿园110所,其中达到自治区类级标准的4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6.4%,市级示范幼儿园11所,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13所,分别占幼儿园总数的10%和11.8%;全市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98.53%,幼儿教育基本满足了城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牧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包头市制定下发《包头市幼儿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包头市幼儿园档案建设目录》;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积极推进类级评估工作,制定并印发《包头市幼儿园类级评估细则》、《关于评定市级示范幼儿园的通知》及评估细则;积极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和示范幼儿园评定工作,推动幼儿园努力改善办园条件,规范保教工作,不断提高办园水平。

通过组织园长岗位培训、教师业务培训、教师论文评比、教师自制玩教具展览、教学能手演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规范完善保教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园质量。特殊教育有成效

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229人;有小学附设培智班7个,在校学生20人;另有在小学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230人(视力残疾学生、听力残疾学生、智力残疾学生),全市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4.76%、100%和96.45%,基本满足了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需求。

2004年5月,成立了包头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格局。

———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2003年,制定下发《包头市特殊教育“十五”规划》,切实保障可以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其他正常儿童少年的同等水平,使残疾儿童少年同样享受到了教育和康复的权利。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功能性、实践性等特点,坚持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开设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课程;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为残疾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青山区培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聋儿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和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先进单位。

———积极组织实施“金钥匙工程”。2001年,各旗县区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摸底筛查工作,对全市57名6至15周岁视残儿童少年建立了档案资料;2002年,成立包头市“金钥匙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金钥匙工程”;2003年1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首次在校学生视力筛查工作,并将初步筛查出的37名学生眼科档案报送北京;2004年,又分别从档案管理、教学环境、教学支持、心理康复、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辅导教师、家长参与等8个方面,对7所学校的8名视障学生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评估。2007年包头市教育局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实施“金钥匙工程”先进单位。

第四篇:立足创新 破解难(中政委培训)

立足创新 破解难题

努力构建基层综治维稳工作新格局

---陕西省甘泉县构建综治大院工作格局一揽子解决

基层矛盾纠纷的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甘泉县近年来也不可避免的进入“矛盾凸显期”。各类矛盾聚集叠加,并呈现出矛盾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多样化、矛盾性质复杂化、聚合方式群体化、处理过程难缠化的特点,越级访、集体访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甘泉的和谐稳定。面对矛盾问题日益多发的严峻挑战,经过多方调研,发现全县近几年年均矛盾纠纷发生总量在400--450件之间,其中95%以上的矛盾纠纷发生在乡镇及村组,针对这一状况,县委决定把创新基层综治维稳格局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乡镇、村组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维稳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的一揽子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综治大院”新格局,有效地提高了处臵社会矛盾的能力。

一、创新性思维,在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上下功夫

科学的理念、鲜明的主题是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一是高位思索明晰理念。开展综治大院建设、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是综治维稳工作的应有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当前综治维稳现实处境的客观需要,是综治维稳工作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工作方针及“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工作性质的具体体-1-

现,明确了“用和谐精神指导综治大院运行实践,以大综治促大调解、以大调解促大防范、以大防范促大稳定、以大稳定促大发展”的工作理念,找准了工作定位。二是把握主旨整合力量。紧扣“强综治、创平安、保发展、促和谐”工作主题,确立“资源整合、职能不变、优势互补、工作联动、服务大局、方便群众”的工作主旨。在乡镇,由党委书记、乡镇长担任综治委主任、副主任,主管副书记兼综治办主任,同时设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主任,吸纳综治、维稳、司法、信访、公安、安监、民政、计生、农经、纪检、土地、退耕、610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在村一级,设立社会管理服务站,由驻村干部兼任服务站站长,村“两委会”、警务室为成员,分别确定各自参与综治大院及社会管理服务站的职责任务。三是强化保障盘活资源。按照乡2镇3的要求配备综治专职工作人员,并按人均3--5元的标准落实乡镇经费保障,腾出了专门的办公用房,配臵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安装了防盗监控设施,乡镇各相关领导、站所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轮流值班、集体办公。参与“综治大院”日常工作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占乡镇机关领导总职数的86%,参与的干部总数占到乡镇干部总人数的61%。镇村两级综治工作机构的不断整合完善,使绝大部分乡镇村组干部不仅参与到了综治维稳工作中,而且肩上有了维护稳定的职责,切实壮大了基层综治维稳队伍,丰富了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内涵,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盘活了综治维稳工作的“资源存量”,优化了资源配臵。

二、深层次创新,在健全流程、规范运作上下功夫

流程设臵是否科学规范,决定“综治大院”能否正常运转。

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完善了“12345”的工作运行模式。一是建立“一套组织”,确保有机构“管”事。在县上,不断充实县综治办工作力量,每季度召开一次综治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汇总分析综治大院上报的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全县维稳形势。在乡镇,增强月例会、周小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对上汇报、对下指导的准确性。在村级,社会管理服务站实行挂片包干的办法,在村民小组设立了综治信息点,在群众中选定了治安中心户长,在家庭选定了治安责任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网络。二是落实“两字要诀”,确保有方法“处”事。“综治大院”处理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措施,可简要概括为“分合两字”:“分”即性质轻微、简单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由大院主任按管辖指定有关部门分流调处,做到“应分则分”;“合”即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由大院主任组织成员单位合力调处,“当合则合”,确保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三是实施“三调联动”,确保有机制“调”事。深入推进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引导群众把调解作为第一选择,使三大调解既能发挥各自职能,又有机衔接配合,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四是建立“四项机制”,确保有能力“办”事。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对整合后的“综治大院”工作人员,经常性的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建立全方位的管理机制。横向与职能部门数据交换、资源共享,纵向延伸到村组,形成“上下连接、左右联手、整体联动”的信息网络交换格局。建立一站式的服务机制。按照“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受理登记、分流调处、跟踪督办、报结反馈、回访总结”五个环节,实现了群众来访“一条龙”服务、矛盾纠纷“一体化”调处、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方便群众促进和谐。建立规范的调处机制。采用矛盾联调“六步工作法”,即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采用简易程序调解法,分流调解法、部门调解法、联合调解法、仲裁或诉讼调解法,每一环节都力争成功调处,并限期反馈结果,“综治大院”全程跟踪,逐一建立台账,直至案结事了、定纷止争。五是明确“五项职责”,确保有目标“干”事。按照“治安联防、矛盾联调、乱点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五联机制,赋予“综治大院”收集信息民情、调处矛盾纠纷、组织群防群治、管理重点人口、治理问题隐患五项职责。

三、硬指标考核,在落实责任、强化奖惩上下功夫

着眼于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健全工作制度,确保排查、调处、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都能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考核有据、追究有责,使乡镇由矛盾纠纷案件的“中转站”转变为解决问题的“终点站”。一是建立督察督办制度。根据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情况,抓好一般矛盾纠纷的调处、落实,强化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督查督办,并实行跟踪回访,对处臵不合理或群众不满意的,继续调处并做好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流程、细化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人员,明确责任追究情形,细化责任追究形式,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和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按照刚柔并济、奖惩并重的原则,实行重奖重罚,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多视角印证,在彰显功效、服务发展上下功夫

乡镇“综治大院”建立以来,基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部门履职尽责,相关单位协调联动,基层综治维稳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组织协调实现了由“松”到“紧”的转变。成员单位及基层综治维稳组织的职责更加明晰、任务更加具体、步调更加一致,抓平安稳定由“份外事” 转变为“份内事”,组织协调由“临时性”转变为“一贯性”,工作运行由“被动参与” 转变为“主动配合”。二是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网络体系实现了由“疏”到“密”的转变。专业体系与群防体系的有机整合,改变了以往“单线作战”、“单兵突击”的工作方式,形成了交叉配合、信息共享、“兵团作战”、联合推进的工作局面。三是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现有资源实现了由“散”到“聚”的转变。解决了过去解决矛盾纠纷各职能部门“互设壁垒、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合力不够、处理不当”一两个部门“孤军奋战”、多数部门“袖手旁观”和遇事“临时抱佛脚”、“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被动局面,产生了“五指并拢”的拳头效应。乡镇“综治大院”真正发挥了“接待中心、稳控中心、指挥中心、协调中心、化解中心、宣传中心、预测中心、处臵中心、督办中心、反馈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的作用。四是基层群众解决问题的思维实现了由信“访”到信“法”的转变。乡镇“综治大院”成立后,在受理群众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时,严格运用分级调处、包案调处、联动调处等方法,将“三调联动”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调处,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了“综治大院”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树立了基层党委政府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群众的观念也逐步实现了由信“访”

到信“法”的转变,“综治大院”成了党委、政府的“减压阀”,发挥了社会矛盾“化解器”、党和人民群众“连心桥”、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剂”的作用。2011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2件,调解成功155件,成功率达95%,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至96.09%,增幅2.21%,位居全省27位。甘泉县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综治大院”建设为甘泉综治维稳事业向省市先进行列跨进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第五篇: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

——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小平的创新思想更自始至终是贯穿于小平理论的一根红线。小平在1978年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91年南巡讲话又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无论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还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无一不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结果。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创新的观点和论断已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和发扬光大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条创新的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创新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还没有成为普遍趋势,但创新却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作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创新是实现小平指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促进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要以观念创新为基础,方法创新为手段,机制创新为保障,人才创新为核心,全方位的开拓创新。

一、必须树立和坚持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创新观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解放思想的精髓又在于勇于创新。不唯书,不唯上,在求是、求实中创新,这是邓小平创新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没有思想的活力,就没有改革和建设的动力;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不管做什么,思想保守僵化肯定没有生气和前途,生气勃勃也必然思想开放活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夫子说:“日新之为盛德”,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到天天都创新,那是最高的道德了。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无一不是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结果。从中国历史来看,“创新”使中华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历史巨人,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也无一不是创新带来的成果;从世界历史来看,“创新”产生了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创新”促使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力学三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众多发明创造和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正是对“创新”不断追求的结果。

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但关键因素是观念问题。旅游业要有大的发展,首先必须创新观念,树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源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旅游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旅游业僵化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解放思想,发挥创新能力,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无数生动的实例表明,旅游业作为产业,如果只讲发展而不求创新,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与扩大;只有大力并实现创新,坚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的思想,摆脱思维定式、突破深层意识、实施观念创新,才能促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目前,旅游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旅游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旅

游方式已经从过去的观光旅游过渡到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并存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主要旅游形式。旅游者的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更新,这些都对旅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旅游业“旅游产品单一”的一大弱点还没有彻底扭转,一些旅游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卖到90年代,又卖到了21世纪,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硬伤。发展旅游业,就应该以变制变,及时更新观念,实现市场策略创新。通过树立国际大旅游市场的营销观念,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精心研究市场的新需求,加大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的力度,做好旅游市场细分,合理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和品牌,适时发现和创造具有新特点的旅游新产品,以多样化应对多元化,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精品,从而为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观念创新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以“三个有利于 ”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努力做到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保守思维为开拓思维,变滞后思维为超前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展新思路,寻找新视角,提出新的创见,能动地、灵活地认识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创新。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废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要用创新的思路,不断解决前进中发展中的新问题。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破解旅游发展中诸多难题的锐利武器,成为建设旅游业美好未来的永久“通行证”。

二、必须探索和运用标新立异、求变出奇的创新方法

小平同志创新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必须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小平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 完全可以说,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从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就无法实现。

方式方法创新是创新的手段。创新不是空谈,创新旅游工作方法,必须要研究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把握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掌握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工作方式和手段的革新,推进旅游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旅游业必须要在方法的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以旅行社发展为例,西方国家旅行社采用的是批发、代理与零售旅行社“垂直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信息化与规模化的分工与合作体系。而我国旅行社在分类体系上采用“水平分类”,即按照从事国内旅游业务和从事国际旅游业务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一直保留到现在,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它导致我国旅行社形成“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旅行社业发展不畅。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旅行社业面临国外大型旅行社集团的进攻和压迫。因此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上就有多种选择。发展联合体就是规模整合对抗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一种方式方法的创新和选择。旅游联合体是指旅游企业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谋求更大利润为目的,通过一定形式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而组成的共同体。其实质是实现由现行“作坊式”旅行社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化旅行社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旅游联合体就是通过整合中小旅行社向专业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的旅游联合体转变,使中小旅行社纳入专业化分工体系与网络化、规模化经营。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方法创新。方法创新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借鉴与独创相结合。不会借鉴就不会有创新,只会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比如旅游营销有多种多

样形式,新闻媒体宣传、各种广告、参加旅游交易会、到客源地举行旅游推介会、制作和散发各种旅游宣传资料、赠送宣传性纪念品等是常见的、传统的形式。对传统宣传促销形式的大规模运用、组合式运用或是采用新的宣传促销载体,就是旅游营销形式的创新,它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因此,旅游营销在形式上的创新和竞争,除了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经济实力的竞争,也可以表现于智力的投入。海南在旅游营销上,同样是借鉴利用“旅游大蓬车”的方式宣传促销,但海南的创新在于精心选择时间和巧妙安排线路,专在有关省市举行旅游节庆或地区性旅游交易会时赶到。这种“赶场”和“捧场”式的“旅游大蓬车”,其新意在于利用人家搭的“舞台”唱海南旅游的“戏”,在于将海南旅游营销变为给有关省市的活动“捧场”。这样,既增强了营销的效果,又降低了成本。这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创新。

三、必须培育和建立适应市场、壮大市场的创新机制

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主张对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提出过具体要求,他根据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大胆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20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要发展壮大市场,必须 要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这是增强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途径。发展壮大旅游业也必须遵循市场原则:一是培育市场主体,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帮助和引导企业实现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企业朝着国际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产业的内在动力,培育出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旅游大企业。二是转变机关职能,建立新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旅游行政机关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是“保安”和“保姆”式的服务型角色,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把精力和财力集中在公共环境的改善上,以市场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调控、服务、监管,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搭台造势”。

四川乐山在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的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建立景区管理体制和充分利用外资、民间资本的多元化、国际化、社会化的投资新体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在景区管理上,峨眉山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取代了多年的条块分割,创新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引进ISO9002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两个体系标准,使峨眉山景区成为全国风景旅游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通过两个体系认证的单位。2002年,峨眉山管委会旅游收入2.6亿元,是10年前的38倍。在投资体制上,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强旅游资源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放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经营准入限制;所有非法律禁止的涉旅行业向民间资金开放;资源国家所有,政府依法管理,企业开发经营;编制旅游项目库,供投资者“下单”,营造各路热钱流入的“洼地”。2001年至2003年6月,乐山旅游总投入为16.63亿元,其中6亿多元来自本地民营企业、东部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6亿多元相当于前10年乐山市直接旅游投入总和!乐山旅游发展得益于逐鹿资本市场,吸引和转化资金为资本要素以创造物质财富的机制,这就是体制创新的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四、必须培养和使用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创新人才

要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大胆培养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小平指出:“我们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要按老规矩办事,要想到这是百

年大计。” “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小平同志深刻洞察到:创新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人才创新就是资本。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才体制和用人机制的竞争。中国的改革发展就是要创造一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和人才制度。

众所周知,农业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劳力和土地的概念,工业经济是资源和资金的营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过去以物质、资金为资本,今天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得到恰当的运营就是资本。知识经济兴起于迅速发展、并成为未来经济主流的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作用的日益深化。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处在人力资本最高层次的人才资本,是能够在更高数量级上创造利润的最宝贵的资本。人才资本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第一资本。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世家靠产业资本成为百万富翁,用了近百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资源资本成为千万富翁,用了50年;而电脑奇才比尔•盖茨靠人才资本成为百亿富翁,只用了十几年时间,这就是人才资本的魔力!当记者问李嘉诚:为何几十年的成功积累还不如比尔.盖茨的几年暴富?李嘉诚在感慨“后生可畏”的同时,承认比尔.盖茨掌握了这个年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创新精神。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者队伍学历偏低、人才开发工作的不平衡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强旅需要强才,在当今旅游产业增长方式已经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由要素和资本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的时代,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在旅游发展中起座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平同志早在79年就指出:“ 旅游局要用人得当,要有一些有闯劲、有干劲、有办法的人,只凭资格不行。”按照世界上公认的创新人才标准,有五类人才是旅游业需要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一是把全部产品引入市场的旅游人才,二是能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旅游人才,三是第一个采用新的经营方式的旅游人才,四是开创一个从来没有的市场的旅游人才,五是创造出有别于其他人的企业组织形态的旅游人才。这五类人才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你只需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要更换铁轨了。”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大胆选拔和使用开拓进取的创新人才,营造出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氛围,旅游业就必然会攀登上新的高峰。

开拓创新,时不我待。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发展旅游业,出路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只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锐意进取,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业就一定能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下载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

    选举制度:在改革中完善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选举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党中央指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坚......

    在改革中调整 在巩固中提高

    在改革中调整 在巩固中提高 摘 要 本文对该院在工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之后,如何把握住改革的机遇,不断地在改革中调整,在巩固中提高,降低成本,增强医院的发展后劲等方面进行了探......

    员工破框创新

    如果在周邊設下柵欄,大家就只會像一群綿羊─威廉〃麥克奈特(William Mcknight),前3M總裁,一八八七∼一九七八 威廉〃麥克奈特在一九○七年進入明尼蘇達礦業製造股份有限公司?(M......

    在服务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范文大全)

    在服务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在柜台工作已经有半年时间,回想这半年,我经历了从茫然不知所措到有方向有目标再到热爱这个岗位三个阶段。柜台工作是最平凡的,很多同学问过我是否后......

    创新发展,中源腾飞

    创新发展,中源腾飞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最基本规律。谁能不断否定自我,革故鼎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谁才是永远的赢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如果一个企业仅满足于现......

    宣传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宣传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钻二生产服务分公司宣传保卫干事 徐万彬当前,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浪潮下,经济社会快速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多元、多样、多变,意识......

    转型发展破难题

    邯郸市峰峰矿区再就业工作经验材料转型发展破难题 统筹就业天地宽中共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邯郸市峰峰矿区人民政府(2004年8月28日)邯郸市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麓,面积353平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