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七一”讲话精神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报送稿)
以“七一”讲话精神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九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指出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并且以五个“必须”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一块主心骨,必须坚持以“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提升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提升理论水平。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是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首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成熟度,在开展组织工作时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一是科学地更新理论知识。理论是在历史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具备科学发展的目光,不断学习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的深刻内涵,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立身之本,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在新的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完成工作任务、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二是科学地革新 1
工作思维。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是组织工作日久弥新、不断发展的源泉动力,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组织工作的严肃性与纪律性并不代表组织工作就不能有新举措,不能换新思路。组织工作要想在党建科学化中体现价值,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理念、体制和做法中解放出来,让轻的重起来,冷的热起来,弱的强起来,使组织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组织工作内容,积极创新组织工作方式,善于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如果开展组工工作思想守旧、僵化,没有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新的形势下就不能适应新的任务,也就不能做好新时期的党的组织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和思考,促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勇于实践,开拓奋进,不断在实践中出真知,达真悟。
二、坚持以德为先、重贤惜才,科学培育干部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一是科学地统筹干部选配。组织部门要把优化干部任用调配,选准用好各类型干部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抓住镇、区两级党委领导换届的契机,把近年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运用到换届中去,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老实人不吃亏,投机钻营者无利可图。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地选拔干部,把岗位上有需求、能力上达要求的干部选拔上来,实现能者居之,大有作为的良好局面,增强干部任用效果,实现干部选配科学化。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保证领导班子的长远发展,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到各领域、各行业挂职锻炼,源源不断地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起来。二是科学地谋划人才育留。作为山区城市,韶关在经济基础、创业环境等方面相对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但从科学发展的前瞻性角度来看,韶关却具备竞争较小,发展潜力巨大等自身优势,组织部门要抓住培养和留住人才的这一关键点,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更大的气魄,创造有利条件,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结合“双转移”的良好机遇,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的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政策环境,一方面做好本地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加大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定和出台如优惠、奖励、人财物支持等有利于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有计划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提供良好平台。
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推进基层党建。“七一”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为人民谋利益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科学地促进党内和谐。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组织部门要增强民本意识,立足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民本意识贯穿到各项组织工作的始终,让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标准。近年来,XX区委组织部在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创出新思路,推出新载体。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基层实际的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措施,建立了困难党员互助金制度、农村80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发放制度以及农村“两委”离任(退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坚持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不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实现“三有一无”,即利益有保障、工作有干劲、前进有动力、后顾无忧虑,从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二是科学地开展基层服务。为加大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XX区在全区统一开展了“百姓冷暖我先知”主题活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通过向基层群众下发和收集《百姓冷暖表》,了解人民群众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活动开展三年多来,“百姓冷暖我先知”行动共为人民群众解决的实际困难超过了5000件次,这一创新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可见,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组织部门以及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才能在人心所向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坚持完善制度、弘扬正气,科学谋划自身建设。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提醒全党要警惕“四个危险”。组织工作对于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职责特殊、性质敏感,作为组织部门应该要科学地遇见到潜在的“危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古之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组织部门应及时进行科学谋划,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科学地完善自身建设。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组织部门科学化管理。要始终把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作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目标,完善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组工干部的现实表现、工作实绩和综合素质,着力提高组工干部谋划、服务、创新等能力。要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广大组工干部要端正思想,摆正心态,客观地评价自身在组织工作上的得与失,要慎防因挫折而意志消沉,又要避免因成功而沾沾自喜,更要防止因长年累月的干组织工作而出现精神懈怠。结合组织部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在部门内开展各式评比活动,让步部门内部形成组工干部的良性竞争氛围,增强组工干部的工作热情,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科学地营造正气清风。组织部门要带头弘扬正气,自觉增强防腐拒变能力,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组织部门行使着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就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特别是在当前区、镇领导班子换届期间,组工干部要带头严肃换届纪律,确
保风清气正,严格遵守“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公道正派、公正严明地参与换届工作。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加强基层干部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提高廉洁从政自觉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加强对高危职位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和纪律监督,加大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对违法乱纪行为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切实净化土壤,孕育党的更多新鲜活力。
第二篇:贯彻“七一”讲话精神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认真贯彻“七一讲话”精神
努力提高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水平
“七一讲话”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组织工作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十大主要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另一方面,组织工作本身也要“加快转型升级”,顺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更加多元等新形势,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理念、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效的执行,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基层实际,我们觉得在谋划新的一年组织工作时,必须进一步强化以下六个方面的理念:
一、注重科学规划,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预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一个科学的规划,能起到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推动落实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工作停停顿顿,往往会成“半拉子工程”。组织部门历来十分重视规划的制定工作,近年来中组部先后制定了《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重要规划,提高了组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也为我们指出了努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总的来看,近年来制定的规划中,干部、人才方面居多,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比较少。事实上,基层组织建设的很多工作领域也需要进行很好的规划。省委组织部就十分重视组织工作的规划。比如,2006年省委组织部制定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党的十七大前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今年又提出,职工人数80人以上的企业要建立党组织、30人以上企业要有党员的目标,现在我们市、县两级都在制定规划、细化目标、狠抓落实。从基层来看,有规划和没有规划效果大不相同。比如,新社会组织党建抓了近10年,但效果不那么明显。2008年,我们制订实施了新社会组织“党建双扩工程”规划,提出了“两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2008年底前从业人员15人以上的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会员数80个以上的社会团体等规模以上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2009年底前规模以下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2010年全市80%的规模以上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五好” 要求。目前,在规划的引领推动下,这些目标都能如期或提前实现,并且有406家新社会党组织建成规范化活动场所,占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总数的95.5%。同时,我们还提出了以“三化三有”(覆盖立体化、制度规范化、活动正常化、干事有队伍、服务有作为、工作 有保障)为载体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覆盖的三年规划,到2012年实现50人以上企业基本实现组织覆盖、50人以下企业基本实现工作覆盖、30人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有党员目标。建议中组部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规划制定工作,特别是要分领域制定一些单项规划,更好地使各级组织部门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二、注重基层基础,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持续性。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从基层的实际来看,在落实基层基础工作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多三少”:制度多落地少。无论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还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无论是各种集中性教育活动,还是加强自身建设方面,近年来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推动作用。但有些制度还没落到实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党员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管理等制度普遍落实不够到位。老问题多新举措少。比如,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动了一些脑筋、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对解决农村党员发展家族化、党员教育管理缺位、部分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等一些老问题,新举措不多,成效不够明显。挑战多对策少。比如,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活跃,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对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带来了挑战,跟进措施不够及时;随着党员民主意识的逐渐增 强,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日益提高,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力度不大、步伐不快。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同志觉得基层基础工作量大、面宽、难度大,做起来周期长、精力费、见效慢,热衷于抓亮点,追求轰动效应,抓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精力少,甚至当“甩手掌柜”。二是力量不到位。这些年组织部门牵头抓的集中性教育活动多,牵涉了大量精力,由于力量有限,基层基础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三是指导不到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但是有的党内条例规章比较滞后。比如,中组部1990年颁发的《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对农村户籍人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入党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在实践中就比较难把握。四是责任不到位。对抓基层基础工作的考核力度不够大,抓基层基础的奖惩体系还不够健全。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我们建议:一是严格执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李源潮部长提出的“基层要靠全党抓、党建要靠书记抓”指示精神,把抓基层基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科学的奖惩机制,形成“全党抓基层基础”的良好局面。二是载体设计要务实。在开展各项集中性教育活动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活动载体,使活动与推进基层基础工作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不搞“两张皮”,做到“两推进两不误”。三是政策法规要完善。及时总结提炼基 层的探索经验,在更高的层面上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比如,在发展党员工作方面,我市推行了预审制,除对私营企业主入党要进行审查之外,还探索试行对曾被开除党籍、退党、自行脱党或被党员除名的,曾触犯刑律或曾受治安处罚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7类人员的入党审查。还比如,我们针对组织关系接转回村宽严不一问题,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全市实行了“六问一必查”制度,即问组织关系接转原因、问入党时间、问入党程序、问入党介绍人情况、问组织生活情况、问学习从业情况,必查党员档案,目前已发现外地转入的假党员52名。再比如,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中,我市4809个村中,有75.9%的村采用“公推直选”的方法,选举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今年,在机关、企业、学校、非公经济、新社会等领域党组织班子换届中,大力推行“公推直选”。杭州等地“公推直选”力度比我们更大。我们建议中组部及时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进行修订。
三、注重服务定位,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针对性。“三服务两满意”是中央对组织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年以来,我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鲜明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求,这是贯彻中央部署的创新举措。我理解,第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要义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提出党的基层 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构建起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于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第二,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期盼所在。实践证明,这些年来的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长效机制,凡是那些涉及为群众提供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让群众得实惠的制度,都能够被很好地坚持下来。比如,2001年我市全面推行乡镇“365”服务窗口以来,一直深受群众欢迎,而且不断改进完善,现在市、县两级都已经成立了“365”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要看到,目前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意见最大、反映最突出的,仍然是我们服务理念不够强、服务能力不够高、服务措施不够多等问题,需要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以党组织服务力的提升来增强公信力。第三,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时代发展所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纠纷复杂化趋势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加快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从而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础贯彻落实。鉴于上述考虑,我们建议,谋划新阶段的组织工作,必须进一步突出抓好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把服务明确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扎实做好服务发展、服 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工作。要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样,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强力推进,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二是科学设臵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载体。如我省各地创造的“双服务”专项行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办事档案”、“创业承诺”等,都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三是搭建服务平台。要按照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来创新组织设臵,健全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的机制和框架。在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致力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服务党员的工作。比如,我市着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2008年市、县、乡三级全面建立党员关爱基金,累计募集资金4500多万元,全市党员关爱基金累计支出3200多万元,慰问帮扶党员7万多人次,慰问帮扶面达到4.5%,较基金建立前扩大了8倍多,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四、注重双强品牌,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主动性。今年,省委组织部提出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深入开展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活动。我市按照省里部署要求,精心制定实施意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推进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拓展了工作领域,在全市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全面展开;明确了活动目标,提出到2012年全市中型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培育成“双强”先进企业,到2015年努力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基本建成“双强”企业;制定了具体标准,提出了以“五强五好”为主要内容的10条标准(经营 管理强、竞争实力强、人才支撑强、文化建设强、和谐发展强、骨干队伍好、服务作为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保障好、群团带动好);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双强”企业联系点,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重点培育,力求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总结了一批“双强争先”活动典型经验,评选表彰了20名重视党建工作的优秀业主、80家非公有制企业和40家新社会组织“发展强、党建强”示范单位。从目前这项工作运行情况来看,引起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赢得了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人士的广泛认可。透过这个可喜的现象,我们觉得,“双强”提得很及时。一是“双强”定位更准确。发展强、党建强更能充分体现党的执政理念,更能准确反映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对以往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有利于统一各方对加强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双强”目标更明晰。在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发展、党建都要强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和发展作为核心和中心的互联互促关系,找准了两者的结合点。两个“强”字画龙点睛、一目了然,抓住了根本,使基层赶有目标、干有方向、学有榜样。三是“双强”内容更具体。针对“双强”目标,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工作标准,基层易接受、好操作。基层还可根据实际,创新设臵工作载体,形成发展与党建两者相融互动、共赢的良好格局。为此,我们认为“发展强、党建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成功路子,是一个全新 的理念,对于基层党建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建议在总结完善非公有制企业领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可在基层党建各领域全面推广运用。
五、注重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创造性。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非常重视创新,许多创新工作,抓住了关键环节,找准了突破口,符合了群众愿望,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创新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纠缠于细枝末节,有的甚至偏离了方向,群众反映并不好。基层如何抓创新,我们认为,首先是要讲规矩。要坚持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基本原则、主要精神和立法本意搞创新。不能搞出像发展党员中“男同志赋予2分、女同志赋予5分,30岁以下赋予10分、30—45岁赋予8分、45—60岁赋予5分,60岁以上仅赋予1分”的做法,搞出像四川某县撤消乡镇纪委、建立片区纪委的做法。其次是要讲实效。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建立网上支部、实行网上学习交流、网上选举,这些新手段很吸引眼球,但要讲实效,也要重视运用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一些传统办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第三是要可持续。一个新鲜事物出来以后,上级不能急于表态,也不能急于推广,要经过一段时间、一定范围的实践观察以后再作出决定。我们回过头看看前些年的创新,包括一些面上推广的做法,不少都没有生命力了,被基层党员群众抛弃了。第四是要给予保护。不应随意否定基层的创造,要保护基层创新的积极性,既要鼓励创新、更要宽容失败。2004年6月,武义县后陈村建立首 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专家学者甚至指责我们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具体规定。在争议和压力面前,市委、县委态度明确,支持基层搞探索,并在实践中直接给以引导和指导。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这一做法在全市、进而在全省、全国推广,获得了2005年中国“政府创新奖”,并写入今年刚修订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那么,今后一个时期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该从哪些方面切入呢?我们认为,一要把握重点,二要突破难点,三要回应热点。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切身体会。比如,在把握重点方面,我们牢牢抓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联系点的有利契机,探索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拟任人选提名“海推”办法,同时建立“多重推荐”印证机制,将“海推”提名结果与个人署名推荐、非定向民主推荐等推荐提名方式的结果相互印证。在推行“海推”办法基础上,去年以来还探索了副职领导干部“公开比选”提名方式。在攻破难点方面,我们针对村干部特别是村民委员会成员能上难下、在其位不谋其政、群众意见大等实际,探索推行了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度,明确辞职条件,规范辞职程序,畅通辞职渠道,完善了不称职村干部退出机制。在回应热点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加强新兴群体党建工作的措施,回应党员股民的强烈要求,于2009年5月在中信金通证券中山路营业部成立股民党支部,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职业股民”党支部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受到了股民的欢迎,目前已有11名股民向该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全 市又建立了4个股民支部。因此我们觉得,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坚持“三不”原则,坚持尊重群众,不搞“拍脑袋”;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坚持务实创新,不搞“花架子”,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六、注重统筹兼顾,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系统性。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些年来,我们组织部门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从我们的实践情况来看,组织部门的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工作领域越来越宽、范围越来越广、战线越来越长、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既要抓好组织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又要参与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既要抓好牵头抓总的工作,又要配合做好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还要抓好自身建设。比如干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严、操作越来越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既要做好机关、学校、农村等传统领域的党建工作,又要抓好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党管人才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需要协调的事项多。连续多年开展的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载体多、要求高、时间长。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更加需要我们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推进工作。另外,从基层组织部门的实际来看,还应把握好几点:一是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要着眼于组织部门的自身职能,坚持分工负责,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攻坚克难;而不要出现职能错位,去干属于其他部门工作范围内的事,不能种了“责 任田”,荒了“自留地”。二是既要常充气,也要减减压。组织部门面临的工作任务重,组工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大,组织工作又是社会舆论非常关注的焦点。各级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不仅要加强工作指导,营造良好地组织工作环境;还要给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减压减负”,确保组织部门持续、高效运转。比如,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问题,需要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去“唱群戏”,而不能光靠组织部门“唱独角戏”。三是既要马儿跑,也要马儿多吃草。组织工作的要求很高、年轻干部多,不断对组工干部提出新考验,组织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要增加一定的编制,目前组织部门编制紧,人手少,与繁重的任务极不相称,比如区委组织部与老干局、机关工委合署办公,行政编制总共才12个。尽管我们发挥“五加二”、“白加黑”、“车轮战”精神做工作,但仍感来人手捉襟见肘。相比之下,纪检部门的编制就比组织部门要多一些。比如,中纪委对县市纪委的编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县级纪委行政编制数不少于30人,我们建议中组部也给地方组织部门增加编制,以利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三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3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许宁书记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好。下面,我讲四方面的意见。
一、认真总结组织工作的基本经验
2007年,全市组织系统按照“把握一个总体思路、强化六种理念、健全和落实六项机制”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注重思想引领。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为组织工作注入新动力。牢固树立“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创新务实、统筹协调、固本强基”六种理念,高标准谋划推动工作,促进了组工干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把公平正义理念贯穿 于 干部工作之中,换届中坚持“五看三不用”标准,实行“四个延伸”考察,采取“两看三对焦”选人方法,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圆满完成了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任务,换出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 的发展局面,换出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受到中央和省委换届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在组织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工作中,利用新闻媒体和党建网公开报名、考试、面试程序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了公开、公正、公平,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理念新了,思维层次高了,组织工作的路子也就越走越宽了。
(二)牢牢把握重点。始终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工作,抓重点、抓难点,掌握工作主动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整体功能。大规模培训干部,加大外出培训力度,培养各级干部的开放意识和战略眼光。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并实施“年初建帐、年中查帐、年底要帐”考核方法,形成了正确的激励导向。大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解决宗教村党建工作难题,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绿化和“增绿添彩”工程,协调推动“两提一优”和亲民教育活动,为优化发展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把握大局、突破重点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上实施突破,活跃工作全局。
(三)推动工作创新。把创新作为破解工作难题、增强工作活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实际,建立健全了“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激励关爱机制,从根本上解 决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县乡换届中万全县委采取常委会 票决制、下花园区委采取全委会票决制,在提高选人用人科学性上作了积极探索。下花园区、怀来县创建“共产党员创业基金”,康保、阳原、赤城等县创办“共产党员创业园区”,为发挥党员主体地位作用进行了有益尝试。县区工会主席同级配备、农村干部“新三有”机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党建带动工建、“推优”工程、党建网建设等项工作,得到了中组部、团中央、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的充分肯定。创新激发活力,创新是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必须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四)健全工作机制。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在过去形成的各项工作制度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新任务,不断健全落实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引导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机制、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机制、教育党员永葆先进性机制、人才工作机制,促进组织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是提升工作水平、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把机制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充满活力、规范有序、运转协调的体制机制。
(五)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型、学习型、效能型机关活动,大力弘扬和谐组工文化,倡导学习和读书风气,形成了团结向上、凝聚实干的良好精神风貌,组织部门的凝聚力、影响力有了新提高。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健全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尽心竭力为党员干部和基层服务,增强了组织部门的亲和力和公信力。从严要求才有形象,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以优秀品质、优良素质、优质服务,树立可信、可靠、可敬、可亲新形象。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前进方向,为组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更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在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到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把握主线、全面推进。”习近平同志 要求我们,“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我们在工作中,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总体布局,以 更 宽广的视野认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要用战略的眼光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是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重要前提。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 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能源、资源、人才等进行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广泛而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国执政党对自身的执政方式、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不仅面临着全球经济、文化的激烈竞争,而且面临着制度生命力、政党凝聚力、政权向心力的相互比较。从国情看,党的十七大和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对未来五年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促进党的执政理念发生重大调整,公共服务职能成为核心,维护公平正义成为价值取向,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型转变,从而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党情看,我们党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程,拥有7000多万党员,作为一个长期执政党,党员队伍日益扩大,新老干部交替不断进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 诸 多新课题新考验。各级组织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组织工作肩负的任务,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把组织工作置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以奋发有为的勇气推进组织工作,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用服务全局的眼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党的建设提 出 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党的建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必须注重培养党员干部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党员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就必须使各个领域、各个层次,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统筹兼顾和持续发展。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明确了我市的发展战略,许宁书记在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提出,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协调发展,建设活力、魅力、实力张家口的奋斗目标,对组织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树立统筹协调理念,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组织工作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统一。
要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研究组织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四个多样化”不断发展,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就业进程加快,要求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员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更好地坚持和体 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实现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提出了新课题。我们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改革创新本领,在做好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在突破重点难点上下功夫,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使组织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
要用历史进步的眼光深刻认识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新期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组织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群众满意不满意应该成为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当前,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要求组织工作进一步提高民主、公开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求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改进思想作风;人民群众对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期望,要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人民群众期待的多元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和水平,等等。我们要针对群众的新期待,改进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努力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把组织部门真正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使组织工作让党委放心、让人民满意。
三、奋发有为地做好今年组织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我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奋发有为地做好今年的 组织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努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关于今年的工作,会上已经印发了《2008年组织工作要点》。下面,我着重强调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理论武装,努力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中心组学习,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水平。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从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破 除 思想和体制障碍,把思想解放到“有胆、有识、有为”上来,树立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大规模、多形式培训干部,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最近,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征求意见中,归纳提炼出影响科学发展的3个重大核心问题、8个重要问题,其中“干部队伍素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人才机制不活、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健 全”3个问题,正是我们组织工作要破解的难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务求取得实效。
(二)大力加强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干部工作是组织工作的核心。要根据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着力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一是精心做好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工作。要从 推动改革发展和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的高度认识换届选举工作,以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严谨作风、严密措施,组织好换届选举工作。目前,各县区“两会”基本结束,市“两会”即将召开。各县区要加强对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培训工作,教育他们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认真负责地参与选举,积极支持党委的主张,确保换届选举圆满成功,确保省委批准人事安排大格局顺利实现。二是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绝不让老实正派的人吃亏,绝不让投机钻营的人得利。在选干部、配班子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既考虑专业、能力结构上的合理性,又考虑个性特点、工作阅历上的互补性;既大胆 选拔 优秀年轻干部,又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干部,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整体能力和 综合素质。三是加大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和具体意见,及时做好调整补充,加强动态管理,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强跟踪考察和培养锻炼,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成长,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改变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单
一、经历单一状况,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制度保障。要坚持选人用人标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努力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更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民意。要逐步完善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干部任用决策制度,提高选人用人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努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二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手段,把阶段性考核与经常考核、定量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加强重点项目考核和优化发展环境考核,使各种考核结果相 互补充、相互印证,力求考核准确、评价客观。要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培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干部考核与干部培训、选拔、任用相衔接的良性机制,真正考出导向,考出动力。三是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建立干部选任工作档案,加强对《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工作环境。加强干部选拔程序、职数、结构宏观管理,保证干部队伍富有生机活力。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落实好老干部政治、生活各项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组织基础。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对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一是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县区委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和县区委常委联系农村、社区、企业党建示范点制度,将党建述职制度扩大到市直部门,增强管党意识,落实管党责任。二是全面落实“新三有”机制。“新三有”机制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重要举措,要加强协调和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激励农村干部争做群众带头人、贴心人、放心人。要大力选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典型,今年重奖100名市级“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激发农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要从延伸党政干部基层培养链、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认识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工 作,认真做好首批选聘大学生管理、培养、使用、服务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不断改进方法,做好第二批选聘工作,力争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三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抓好“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加强宗教村党建工作,大力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围绕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推进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统筹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完成今年终端站点建设任务,建立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形成辐射乡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五)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才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宽阔的视野实施好人才兴市战略,在人才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抓战略思想,抓总体规划,抓重要政策,抓创新工程,抓重点人才,抓典型案例,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与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年内召开全市人才工作 大会,大张旗鼓地开展“张家口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重奖有突出贡献人才,彰显人才地位,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认真做好市级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激励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才在职深造,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完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柔性引进机制,面向北京引进 国家部委、院校、企业高层次人才到我市 挂职锻炼,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积极实施“增绿添彩”和中心城区绿化工程,不断拓展组织工作领域。“增绿添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心工程,是组织部门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在提高城市品位、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干部群众生态意识、凝聚发展合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认真总结“增绿添彩”工程成功经验,加强密植和景点建设,搞好后期管护,完善景区配套工程和服务功能,提高绿化效果和水平。大力组织实施大二期工程,协调督导参建单位完成115万亩荒山绿化任务,扩大市区周边绿化成果。在协调督导桥东区、桥西区、高新区做好主城区绿化工程的同时,指导赤城、康保、尚义、怀安、阳原、崇礼、宣化等县委组织部和宣化区、下花园区委组织部开展城区绿化活动,发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绿化行动,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美化家园做出新贡献。
四、努力建设党委放心群众满意的组织部门
习近平同志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赋予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使命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要求我们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创新能力、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工作方法等方面都要达到新水平。”中组部统一部署,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国组织系统广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把主题实践活动与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创建“三型”机关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组工干部队伍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使全市组工干部做到最讲党性、最重品行、最作表率,进一步树立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的可信形象,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可靠形象,创新求实、锐意改革的可敬形象,团结和谐、真诚待人的可亲形象。
讲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组工干部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讲党性重点是要增强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提高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坚持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坚决贯彻党的组织工作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委意图实现。要树立强烈的大局观念,始终把组织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推动。要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反对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对违纪违章的人和事敢于碰硬,对拉关系、搞歪门邪道的行为勇于抵制,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广大组工干部要切实增强党性修 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正确看待权力,慎重使用权力,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
重品行,恪守清正品格。胡锦涛同志强调:“衡量一个组织工作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干部群众看组织部门的形象,也是首先看这一条”。做到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组工干部为人要正、处事要公、作风要廉、品行要端。为人正就是要有好的人品,为人忠诚,堂堂正正做人。处事公就是要做到公道、公平、公正,凡事出以公心,客观公正地评价和使用干部,公道合理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作风廉就是要廉洁自律,防微杜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不断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品行端就是要提高思想境界,言行一致,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
作表率,弘扬奉献精神。要作勤奋学习的表率,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生活方式,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完善人格品质,做一个有科学思想的人,做一个有实践能力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作遵守纪律的表率,做到“五先”: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先不干。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做到会前酝酿不跑风,会上讨论不漏气,会议决定后不讨好。要作求真务实的表率,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注意克服浮躁情绪,把做好本职工作放在第一位,自觉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要甘为人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职级待遇面前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看淡荣辱得失,看轻功名利禄。要任劳任怨,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评价,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经得起委屈和挫折,受得起误解和非议,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怨无悔地为党工作,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工作出色。要作改革创新的表率,把调查研究作为推进工作的基本方法,围绕工作重点每年确定几个重点调研课题,深入调研思考,形成一批调研成果。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不断从基层和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创新灵感,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措施办法,努力取得创新成果。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好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和构建和谐张家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推荐学习。。。以法制化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
以法制化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
核心阅读:
法制化是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保障。法制化建设是组织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建设,是保证组织工作稳定性、连续性,避免随意性的根本,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加强组织工作法制化,必须强化法治化理念,在实践探索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制度创新,在整体谋划中进行总体设计。组织工作法制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创新,在建立制度、完善创新制度、落实制度上下工夫,以法制化保障组织工作的科学化。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把法制化作为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保障”。这是不断深化对党的组织建设规律认识提出的新要求,是促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组织部门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保障。组织工作法制化建设,就是把组织工作的成功经验用规则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律己、管人、治事。实践证明,法制化建设是组织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建设,是保证组织工作稳定性、连续性,避免随意性的根本,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高度重视法制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才能不断促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结合宁夏组织工作实践,以法制化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加强组织工作法制化,必须强化法治化理念。组织工作法制化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既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也是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模范遵守宪法和党章,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作为法制化建设的总要求。在制定党内法规和组织工作规范时,自觉依据党章的规定,体现法律的要求,遵循科学的原则和程序,切实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履职、依法律己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来分析组织工作、思考组织工作、认识组织工作,注重组织工作各项制度与法律之间的契合,将法治理念贯穿于组织工作法规政策建设之中,将依法办事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按照法规制度办事,不超越程序、超越职权,做到合理合法,有根有据。对违法的事敢于抵制和纠正,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保证组织工作的高效运转。党的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把依法依章办事作为履行职责、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要求。
加强组织工作法制化,必须在实践探索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是法制化的前提、基础和重要内容。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组织工作的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组织工作科学化进程。但仍然存在着组织工作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有的法规制
度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有的法规制度过于原则、抽象;有的法规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进一步修订完善;有的与基层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落实起来有难度;有的制度相互衔接不够,新出台的制度规定与已有制度规定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出现互相抵触的情况等。这表明组织工作法规制度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加大法规制度建设力度。
对经实践证明为成功的改革成果,要通过国家立法或党内法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使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实践急需而条件基本具备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对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规范;对带有方向性,还不具备推广条件的,要循序渐进地试点,在试点中研究完善,创造条件。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最基本的特点是实践性,这些年推行的许多组织工作制度,都是先有基层突破取得经验,再经过总结提炼上升为普遍推行的制度规范。实践无止境,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就无止境。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本质上是一个在组织工作实践中认识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科学的有生命力的制度是既紧密联系现实,符合组织工作实际,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加强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就要贴近实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实践一线总结经验,多向实际工作者和基层干部群众请教,从新的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提供源头活水。近年来,宁夏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组织工作规律的把握,先后建立了从基层一线遴选公务员、建设银川“人才特区”、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星定格”等一系列制度,促进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加强组织工作法制化,必须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根据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探索新做法,总结新经验,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制度从单个角度看是科学的,但由于缺少配套的条件,它就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比如,在干部工作方面,解决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能“下”能“出”的制度就不很明确;民主推荐中既重票数又不唯票数,何时“重票数”,何时“不唯票数”,就存在着操作空间。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组织经费不足、历史债务沉重的状况没有改变;如何做到“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党建工作格局,也还未破题等等。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强研究、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制度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原则,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创新制度要以组织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汇集基层群众的聪明智慧,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注重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使组织工作更加充满活力,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组织工作法制化,必须在整体谋划中进行总体设计。组织工作法制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管用、完整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进行总体设计,要用系统思维审视各项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相互有机联系的整体,有效衔接;既要有实体性制度,也要有程序性制度,还要有相应的监督制度;要重视基本的法规制度建设,又要重视具体的实施细则;要重视组织工作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又要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使各项法
规制度彼此衔接、互相联系,真正发挥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的整体合力。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曾经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党和国家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根据这个构想,到2020年我们应该形成一套比较定型的中国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和组织制度,今后10年是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结合宁夏实际,在已有组织工作法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总体设计,使制度建设沿着预定目标前进。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李源潮部长在最近举办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班上的讲话精神,通过深化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交流回避、监督、退出等制度改革,形成以基层历练为重点,教育培训、岗位锻炼等相结合的干部培养体系;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体系;形成重点突出、考核科学、要求严格、奖惩分明的干部管理体系;形成有利于干部干事创业、廉洁从政、健康成长的干部优化配置体系;形成有效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保证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监督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队伍动态调整体系。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要以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制度为重点,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类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建立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机制。在人才工作方面,以健全完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为重点,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紧紧抓住“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提高人才素质,盘活人才存量,引进急需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机制。
组织工作法制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善于把握规律,在建立制度、完善创新制度、落实制度上下工夫,以法制化保障组织工作的科学化。
第五篇:服务大局推动发展努力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服务大局 推动发展 努力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组织工作的始终,紧紧围绕服务大局,着力解决组织工作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开阔思路、拓展领域、创新机制,才能全面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区乡党委换届的组织领导,真正选配出能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换届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换届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换届工作负总责,既“挂帅”又“出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协调,亲自解决重大问题,亲自督查落实情况。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性,带头重品行,带头作表率,真正把换届工作的要求落在实处,圆满完成换届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充分扩大民主。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断创新举措,进一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代表候选人推荐和考察过程中的民主,代表产生要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纪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要不断扩大人选推荐中的民主,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
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
保证风清气正。坚持教育在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信谣不传谣;坚持警示在先,把“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换届纪律作为高压线抓实抓细;坚持预防在先,强化组织监督、制度监督、民主监督,把提名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环节都置于组织、干部、群众有效的监督之下,切实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免疫力”。同时,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形成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强大威慑。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机制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工作实绩与德才素质并重的选人标准。制定并运用《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把应对突发事件、完成重大任务、关键时刻作为考察和识别干部的重要时机,坚持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考察干部、在解决民生问题中识别干部、在项目建设中发现干部、在维护稳定中检验干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中的比例,切实做到好中择优、优中选强。从探索组织工作信息公开领域入手,扩大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打破干部工作神秘感。认真抓好考核与经常
性考察工作,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进一步完善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等制度,扩大预告、公示范围,增加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切实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加强对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日常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组工干部联系领导班子制度,抓实考核工作,针对班子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实性反馈”工作。加强对领导班子运行情况的日常考察,综合运用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考核、日常考核、重点工作考核、警示谈话等多种形式,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着力解决班子当前存在的心态浮躁问题,激发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的内在动力,以班子和谐引领队伍和谐。
不断强化干部监督工作。要把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程化、经常化、制度化。认真落实考察预告、任职资格审查、任前公示、廉政谈话、任职试用期等制度,着重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的监督。严格落实与执法执纪综合监督部门联系制度,加强组织部门内部工作机构的协同运作,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工作合力。积极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和测评机制,加大测评结果运用力度。
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强培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要按照“高层次人才优先培养、中青年人才大力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的原则,围绕我区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中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采取与兄弟县区、域内外培训机构及大中专院校联合的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外派进修、技术支持、挂职锻炼等形式,为优秀中青年人才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抓好重点项目,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大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力度,不断提升党政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抓经济、抓项目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优质项目”,着力发展一批农产品经纪人、种养技术能手和综合性服务人才。加强与市区两级劳动就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在提供技能型人才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信息交流,拓宽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扶持,推动和激励创业就业。
完善机制,激励人才发挥作用。建立“一把手”责任制,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抓人才的责任,把各单位人才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着力形成“第一资源支撑第一要务”、“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良好局面。继续加强对人才的评选表彰工作力度,结合《辽源市市管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建立并运行更加符合我区实际的拔尖型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并实施各类人才层层选拔办法,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激励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围绕科学发展开展“创先争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和
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争创目标,积极投身到项目建设、招商引税、民生工程、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中来。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努力把“五个具体化”目标和服务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大典型的培树和宣传力度,精心选树一批在推动科学发展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通过召开表彰大会形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围绕科学发展夯实党建基础。要坚持分类指导,强化党建基础,提升工作水平。农村党建工作要以“三项工程”和“划档分类、升级晋位”为抓手,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打造一批领富、带富能力强的“项目支书”和党员致富队伍,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发挥党组织引领扶持作用。街道社区党建要继续扎实推进“三有一化”工程,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从理顺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入手,探索组建“两新”组织党工委,有效解决有人建、有人抓、有人管的实际问题。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我为发展献一策,我为项目办件事”大讨论活动,为党员领导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营造浓厚范围。
围绕科学发展整合党建资源。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互帮互扶机制,促进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真正使组织资源、组织优势和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