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澳大利亚矿业管理及其启示
澳大利亚的矿业管理及其启示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0.2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矿业管理”考察团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对矿产品需求的增长,澳大利亚矿业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在2005——2006财政年度,澳大利亚矿业与石油工业产值占GDP(9190亿澳元)的5%,矿产品出口量约占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量的47%。为研究澳大利亚的矿业、矿山环境保护、矿业与地方发展关系等问题,我们于2007年9月20日至10月4日,先后访问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工业、旅游资源部(Department of Industry Tourism and Resources)资源司,澳大利亚矿业协会(Minerals Council of Australia),昆士兰州矿产与能源局,西澳工业与资源局,力拓矿业集团澳大利亚煤炭生产部、韦帕铝土矿和哈默斯利铁矿等单位。
澳大利亚促进矿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一)各级政府职责分工明确
澳大利亚矿业由联邦政府和州/领地政府(全澳分六个州、堪培拉特区和北领地)两级政府管理。他们的共同职责是:创造一个有利于矿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降低或消除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因素,以合理的投入获得并传播地球科学信息,加强勘探、开发项目审批,安全和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监管等。澳大利亚政府部门不参与矿产资源的商业勘探和开发活动。
联邦政府和州/领地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联邦政府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包括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外国投资导向、国际贸易和关税政策;实施与《公司法》和《原住民土地权法》有关的矿产资源事务管理;负责有关国际协议的签署和执行;海岸线三海里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许可证的审批;行使由宪法赋予的出口权(如北领地铀矿)管理;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和对外事务管理;以及负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审批等。
州/领地政府负责对属地内(包括距海岸线三海里以内海域)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以及与勘探、开发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等的审批和监管。
(二)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审批
澳大利亚依法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管理。澳大利亚与陆上固体矿产开发利用有关的法律包括《采矿法》、《原住民土地权法》、《环境保护法》等。海上矿产和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也有专门法律。澳大利亚《采矿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三种权限:所有权、勘探(包括初步勘探和详细勘探)权和开采权。每个州/领地也有相应的法律。如西澳《采矿法》(Mining Act 1978)规定,矿产资
源归皇家(联邦政府)所有,1899年前转让的自有土地上的非贵金属除外。在澳大利亚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要申请并取得许可证。如果暂时不开发,可以申请保留权许可。每个州的审批情况大同小异。
初步勘探许可证。在澳大利亚申请勘探许可时,必须提交工作计划并详细说明勘探工作方案和资金预算;工作计划必须经过主管审查许可的部长同意。在澳大利亚申请矿产勘探许可,需要在政府公报或当地报纸上发布信息。除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外,其他五个州/领地在批准发放勘探许可证前还要听取公众意见。
勘探许可证。获取程序与初步勘探许可证类似。所有申请勘探许可的地区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勘探许可证签发后批准土地使用期限时,还将进一步增加对环境保护和土地恢复的规划实施要求。勘探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为二到六年。
保留权许可证。澳大利亚的六个州发放保留权许可证,允许发现矿产资源的许可证持有人推迟矿产资源的开发,直到经济上可行。申请保留权许可需要提交潜在经济矿藏的存在证据以及工作计划。保留权许可期限通常为五年,可以续签。
采矿许可证。在澳大利亚大多数州,任何人都可以申请采矿许可证,但勘探许可证和保留权许可证持有人享有优先权。申请人必须提交矿产资源开采规划或详细计划。除塔斯马尼亚州外的其它地区,均要公布采矿申请,并在政府公报或当地报纸上发布。一旦申请在某地采矿,就要通知公众、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复垦管理
矿山开发将对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生物多样性等产生较大影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依据《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1999)》(EPBC)的有关规定,对那些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评估和审批。该法规定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环境事件包括:海洋环境,受保护的世界遗产,国家遗产,加入《拉姆萨尔国际公约》的湿地,国家濒危物种,迁徙物种,涉核活动等。如果涉及到上述内容,就必须经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环境部长批准后才能开展矿业活动。项目申请人获得环境许可证,大致分三个阶段:
提交申请——申请人将开发计划交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环境部长,他在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要按照EPBC的规定进行审批。如需要审批则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评估阶段。
评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环境部长可用多种方法评估,如对原始文件进行评估、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说明书,或者开展各种调查。州/领地的评估也可以视项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程序。
批准——分为批准、有条件批准和拒绝批准三种类型。如果没有得到批准,申请人可以在修改开发计划之后重新申请,但要得到州/领地以及地方政府的同意。
在澳大利亚,矿业企业均要依法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和关闭规划,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在力拓(Rio Tinto)矿业集团调研时了解到,该企业在采矿之初就开始制定矿山关闭计划,并将矿山关闭成本列入支出项目,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一整套指标来考核矿山关闭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标准要求。如果矿山关闭或尾矿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势必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妨碍地方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企业声誉。
澳大利亚还设立了“矿山关闭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的上缴,用于矿山关闭后的生态恢复、设施拆除、产业转型等目的。如果企业按照标准完成了闭坑的相关工作,上缴资金将被返还。我们在考察力拓集团韦帕矿区的尾矿坝、矿山复垦区时看到,本地植物的培育和恢复受到特别重视,受到影响的一些植被已得到恢复,显示了勃勃生机和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条件,这也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矿业税费征收
在澳大利亚申请初步勘探权、保留权及采矿权许可都要付费,但费用不高。访问中我们得知,收取的费用还不足以支付管理成本。在取得勘探权、采矿权后,企业在开始工作前要赔偿地上物品损坏和其它因土地契约终止、通行权受限,损坏的环境改善及合理控制损坏等项费用。在西澳、南澳和新南威尔士,还要赔偿土地使用权损失、收入减少以及其它社会危害等费用。
在澳大利亚采矿,企业要向联邦政府、州政府交矿业税。政府通过法规确定许可证税收制度。矿业税率的形式及税率高低根据矿种、矿山所在地及矿产品分组确定。澳大利亚矿业税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固定费率的许可证税收制度,按单位重量收取;
——从价费率的许可证税收制度,按照产值的一定比例计算税率;
——与利润挂钩的许可证税收制度,也称为资源税租金;
——混合许可证税收制度,按照固定从价制与利润挂钩制相结合的办法征收。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许可证收税标准在各州/领地不同,基本水平如下:
金属矿产:1.5%-7.5%的从价税率,或最高为22.5%的利润税率,并有税收抵扣政策;
煤炭:2.5%-7.5%的从价税率,或最高为18%的利润税率,或固定税率0.04-2.34澳元/吨;
非金属矿产(砂石、石灰石等):0.10-1.00澳元/吨,或产值的2.75%。
从价征收一般以坑口价(mine mouth)或离岸价(free on board)为计税基础,不同计算方法含有不同减免(allowable deductions)。与利润挂钩的许可证税收,不同的州/领地根据矿种确定;并趋向于采用从价制和利润制相结合的税收制度。具体矿种的税率,可以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或矿业协会的相关网站上查得。
与利润挂钩的许可证税收制度以项目为基础,利润计算方式是项目总收入减去各种抵扣后的成本。项目成本包括:经营费用、资产折旧、贷款利息和前期勘探费用等。澳大利亚正在考虑采用世界各国通行的“从净价——收入许可证税收”制度,其中的第一部分采用从价计算,在矿产品销售后计征;第二部分根据利润计征,即在采矿产生利润后,公司要对利润部分缴纳额外的许可证税。
(五)矿业与地方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都能从矿业发展中得到收益。联邦政府收益来自企业税、海岸线三海里外的矿产资源税及石油收入税。州一级政府收益来自辖区内的矿产资源税。在2004-2005财政年度,州/领地政府收取的公司非石油类矿产许可证税,约占矿业总产值的3.5%。地方收益来自于当地居民的就业,企业建设的基础设施以及企地共建的服务设施等。
在矿业与地方发展的关系中,矿业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矿山环境和承担社会责任等。我们考察的力拓矿业集团,在澳大利亚矿业开发中十分重视与地方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成立于1873年的矿业公司,力拓矿业是全球第二大矿石供应商,是中国铁矿进口的第四大供应商。力拓在澳大利亚开发矿业有约50年的历史。除在各种许可证获取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考虑地方利益、重视矿山恢复和环境保护外,还承担较多社会责任,为矿区所在社区开展多种公益性项目。在韦帕铝业公司考马克矿区考察时,我们听取了韦帕镇委员会的介绍,考察了韦帕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随着考马克矿的开发,韦帕镇也得到快速发展,建起了独立运行的政府机构,建设了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社区公益性项目的内容包括,考马克铝矿公司出经费制定计划,提供就业机会,帮助社区建新医院、人员培训、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在该镇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有两人来自考马克矿,这一点与我国矿业城市因采矿兴建的情形类似。
启示与建议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矿山环境保护的管理经验,给我们许多启示:
1.明确职责分工,规范矿业秩序。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对于联邦和州/领地政府的共同职责以及联邦政府和州/领地政府各自职责都有明确规定,各行其责。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探矿权、开发权的审批信息透明,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了解相关信息,申请登记探矿权等手续也很方便。
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改革仍在探索之中。我国实行重要矿产勘探、开发由国家审批,一般矿产由地方审批的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地方出现了随意截留权限、应报上级政府审批而不报的情形;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经常是有利的事情抢着干,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情则互相推诿。其结果导致我国的矿业开发秩序混乱,如同一个矿床被分别批给不同的单位勘探,一些单位拿到勘探权、发现矿后没有申请采矿权就“无证”开采,甚至不具备任何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也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肆意滥采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在明确政府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加强监管,规范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行为,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2.建立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澳大利亚通过法规确定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并有税费之分。例如,企业申请勘探权和开发权要向管理部门交费;采矿前要向土地、道路所有者或地方政府支付补偿费;采矿时要交资源税(给州级政府)和企业税(给联邦政府)。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了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但缺乏必要的税费制度作保证,“国家所有”难以落到实处。我国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但税费收取情况较乱。由于采用固定费率,在矿产品市场低迷时成为企业的负担,而在资源价格上涨时根本起不到调节作用,同时还助长了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制定并实施合理的矿业税费制度,保证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合理利用。
3.矿业企业必须承担矿山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社会许可证(social
license to operate)的提法在澳大利亚已经得到认同,即矿业企业在从事矿业活动时,不仅要满足法律法规等正式规则的要求,还要与社区居民有良好的沟通,通过开展因地制宜的、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各种活动,以获得社区组织和居民的广泛支持。
我国虽然早就有了矿山环境保护的法规,但矿山环境保护和复垦费征收制度刚开始实行不久,各地做法也不统一,特别是法规与政策的执行环节比较薄弱。一些矿业企业追求眼前利益,掠夺性开采、乱采滥挖导致矿产资源采出率极低、浪费严重;一些矿业企业没有矿山环境保护和复垦规划,因而也就没有投入,植被和地下水系统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纠正。因此,必须依法监督矿山企业承担环境保护和复垦的责任。一旦发现企业没有保护矿山环境并进行采后复垦,就必须督促其改正,直至禁止其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活动。还应加强腐败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促进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合理分配收益,带动地方发展。合理分配收益,是企业提高矿产资源采出率、地方政府规范矿业开发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处理好企业与地方关系的关键所在。我国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收益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缺乏保护资源的动力和积极性。如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领域,大型石油企业均隶属中央,资源开发的收益绝大多数归属中央财政和企业自身,归属地方的资源税比例偏低,当地政府和居民收益很少,还要承受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再如在煤炭领域,由于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所产生的收益主要归中央财政所有,塌陷区治理工作往往得不到企业的主动承担,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得地方政府对于当地小企业和个人滥挖滥采行为缺乏严格监管的积极性。因此,应在改革资源税体系,提高资源税税赋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归属地方的收益比例,一方面使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滥采滥挖和采富弃贫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使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所有矿业企业对于所属矿区的环境综合整治、采空区治理和复垦都担负起其本来就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矿业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危机矿山、矿业城市等,应通过各项优惠或补偿政策的实施,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矿业管理考察团
成员:林家彬 周宏春 苏杨
第二篇:澳大利亚矿业展览会邀请函
澳大利亚矿业展览会邀请函
一、展会名称、时间、地点:
展览名称:澳大利亚2013 年亚太国际矿业技术、设备及服务展览会 展览时间:8 月 20-23 日
展览地点: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悉尼展馆 展览周期:两年一届
组展单位:北京华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朱海玉TeL:0 1 0-8453 6761 M:1350 137 6500
二、展会介绍:亚太国际矿业技术、设备及服务展览会(AIMEX)由励展博览集团澳大利亚公司主办,创办于 1970 年,两年一届。2011 年在 40,000 余平方米的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举办。2007 年有 519 家澳大利亚和海外的供应商参展,其中中国展商 45 家,展示了矿业行业一流的产品和设备、最新的技术与服务。历经多年的国际知名展会以及多渠道的宣传推广吸引了超过 14,000 名来自石油、天燃气、矿业、电子、电力、电信、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贸易采购商。进过权威调查,有 61%的参观商表示有采购意向,83%的参观商表示非常满意,95%参展商表示会继续参加 2013 年的AIMEX,有 65%的参展商已经连续至少 2-3 届参加 AIMEX。作为矿业大国,澳大利亚拥有领先的技术和服务为全球采矿业提供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其采业正经历自 1960 年代后的最大投资项目。在 AIMEX2011 上,采购商和供应商聚一堂,在互动的商务环境中和业内同行交流关键技术,AIMEX2013 将继续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全球的业内人士参展,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寻求更多的机会和发展,是拓展业务的绝佳机会。亚太地区最大矿业展 2 全球三大矿业展览会之一 是供应商和买家不能错过的矿业盛会 是同时汇聚澳大利亚及亚洲地区买家的唯一展览会 5 全球化参与的展览会选址于国际大都市 为全球及澳洲矿业制造商所提供的集推广,营销和广泛沟通的平台
三、展品范围:
矿山设备及煤矿机械:采煤机、掘进机、挖掘机、起重机械、液压支架、支柱、锚杆、乳化液泵站及胶管、矿山机械配件、冲击钻孔、装载及铲运、采矿自动化、冶金及储运等
选矿及粉体加工设备:破碎机、筛分机、分离机、砂石清洗机、捣浆机、球磨机、磨剥机、干燥机、混合机、磨矿机、磨柱机、粉磨机、压滤机、浮选机、离心机、煅烧、造粒、化验及化工等;
煤炭加工利用技术与设备:煤炭洗选、洁净、储存、加工转化;煤矸石、煤泥;煤质检测;煤矿环境保护等;
施工及提升、运输设备:凿井、凿岩、矿用泵、钢丝绳、压缩机、汽车钻机、锚杆台车、混凝土喷射机、提升容器、设备及综合保护装置、连接装置、输送带、自卸车等;绞车、矿车、重型矿用运输车辆等;
安全防护及消防设备: 防爆器材、瓦斯报警设备、风机及通风测试、传感器、通讯、信息管理系统、除(降)尘设备、降温设施、噪声防护设备、井下照明设备、安全、标志、监测、监控技术及设备、火情预报系统、救火设备、车辆等;
机电设备及矿业勘测设备:柴油机、汽油机、发电机组、减速机、空压机、制氮机、制氧机等压缩分离设备、电力配套设施、防爆阻燃电缆电线、防爆电机、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探矿机、GPS 定位系统等
塞尔维亚国际建筑机械展览会2013年4月16-20日 俄罗斯国际矿业机械展览会2013年5月14日—16日 印度国际矿山机械展览会2012年12月5日-8日
非洲国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展览会2013年9月18日-21日 德国宝马展览会2013年4月15日-21日
俄罗斯建筑工程机械展览会CTT 2013年6月4日至8日 巴西工程机械矿业机械展览会2013年6月5日—8日
第三篇:澳大利亚、新西兰城市绿化启示
澳大利亚、新西兰城市绿化启示
来源:《国土绿化》1998年第03期 作者:常振祥
应澳大利亚亚洲商务咨询公司和新西兰花卉出口商协会邀请,先后对澳大利亚的布里斯本、黄金海岸、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和新西兰的奥克兰、惠灵顿等几个城市的绿化进行了参观考察。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突出的印象是:一,国土绿化覆盖率高,特别是新西兰可以说全国基本没有裸露的土地,山坡、丘陵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或天然次生林,间或也有一些人工林,山与山之间,丘陵与丘陵之间,较为平坦或缓坡地带是广阔的草场,生态环境之好堪称一流。二,城市绿化水平高。这次考察的几个城市除堪培拉外,其余都是滨海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一般都在50%以上。在这些城市里,小公园、小绿地处处可见,街道两侧、建筑物周围、公共及私人住宅区等各个角落,处处有树,有草坪和花木,无处不被绿色所覆盖,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花园。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得益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另一方面也在于人,在于人们的环境意识、绿化意识、法律意识和严格的建设及管理措施。其主要表现是:
(一)、注重城市总体规划,绿地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澳、新两国各大城市在制定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规划出了林带、公园、街头绿地等城市公共绿地,城市的各种建筑也都要因其规模大小、所在位置,因地制宜地规划出一定的绿地,使其与绿地融为一体,努力做到城市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悉尼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发达,为了限制城市无序发展,悉尼市在城市周边规划营造了一条宽4.8-11公里的绿化隔离带。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由格里芬湖划分为南北两个组成部分。格里芬湖是一个长达8公里的人工湖,其周围开辟有400公顷的公共绿地,湖中心有高大的喷泉,既是旅游区,又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堪培拉虽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现代化城市,在它的市区中心看不到高楼林立及强烈的人工雕琢痕迹。市中心与各个居民区呈散布状态。公共建筑结合城市地形大都镶嵌在绿地系统之中,居民区不仅成片地布置在绿化带之间,而且住宅旁大都又有各自的小花园。市中心的几条中轴线两侧都栽植了大的乔木,布置了花坛。城市的外围则保留或开辟大面积国家公园和风景游览区。登山格里芬湖南岸的国会大厦或北岸的山头,俯视堪培拉,尽收眼底的到处是树,到处是花坛和连片的草坪,整座城市的建筑物与林木花草交汇融合,如同一个巨大的花园。所以堪培拉被世人誉为“花园城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多大风,素有“风城”之称,为了防止海风侵袭,使市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市在建市之初,就在城市周边规划了一条宽十几公里的市区外缘绿化带,这条绿化带至今保留完整,市政当局还准备把它完善提高,使其成为一条永久性绿色的墙。同时在市区中心还规划了五六十处面积达400公顷的公园和街头公共绿地,使整个城市繁华中有宁静,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重视投入,城市绿化有一定的资金保障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城市绿化除私人住宅区外,公园、街头绿地等城市公共绿地均由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这是他们的城市绿化得以正常发展和保持高水平高质量的根本保证。建于1816年的由三个小公园组成的悉尼皇家植物园面积600公顷,40多名管理人员,政府每年给公园拨款1500万澳币(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用于公园的建设发展与日常管理和员工工资。除此之外,公园还开办有咖啡屋、餐厅和商场,在园内举办演出、出租场地等,全年创收约400万澳元,这些收入全部由公园自己支配,政府对公园的各种创收一律免征各种税费,以增强公园发展的活力。
(三)、管理严格,把绿化建设与管理当做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新政府及城市当局对城市绿化十分重视,制定有严格的法律、法令、政策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一是在城市里无论搞什么建设,都必须按规划的绿地率留足留够绿地,否则不予批准;二是必须充分绿化,不论是城区街巷还是郊野别墅区,除必要的水泥铺就的硬质地面,其余一律为草坪或种植花卉、树木。悉尼是澳洲最大的城市,其繁华的中心区可谓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巷十分狭窄,即使这样,其街道两侧都栽植树木,这是其一。而悉尼市天兰、水碧的优美环境不仅仅因为在市区栽植了一些树木,更主要的是他们舍得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区辟出相当规模的土地,建设大面积的、组团式的成片绿地,这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所在。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城市公共绿地均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每个城市都组建有一定数量的专门管护人员,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主管部门随时进行检查。私人住宅区绿地,以自理为主,市政部门监督指导,如果管理不好,就会视情节受到警告或处罚。澳、新两国政府对绿化不仅制定有各种法规,而且严格执法,虽然两个国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他们对砍伐林木都有严格的限制和严格的审批手续,澳大利亚政府规定,确属需要,无论什么原因,每砍一株树木,必须新植十株幼树,以保持林木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由于政府对城市绿化常抓不懈,市民的环境意识非常强,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绿化城市,美化家园,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不仅仅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事情,似乎也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私人别墅区,每一个住户不仅对自己居室的房前屋后进行绿化,同时还将自己门前一定范围内不属于自己的土地进行绿化和管理。如果住户外出时间较长,该住户就要委托或雇人对绿地进行管理,如果弃置不管或管理不善,出现草荒等现象,左邻右舍就会投诉,主管部门就要派人进行处理,所需费用则由该住户支付。因此,这些城市的林木绿地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管理状态。市区的公共绿地、街道及高速公路两侧的草坪,无论是人工栽植的还是野草,无一处不是修剪的平整如毯,且草地上绝无纸屑等废弃物,十分洁净。成群的海鸥、和平鸽悠闲自得地在草地上啄食,与游人嬉戏。
二、通过对澳、新两国几个城市的实地参观考察,一方面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也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必须树立强烈地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绿化意识
澳、新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许多全国性的环境保护计划,尤其强调对国民进行环境意识、绿化意识教育。这种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各个城市的公园、风景区的入口均放置着各种绿化宣传材料,免费赠阅,游人可随意索取。惠灵顿的维多利亚公园除了供市民游览休闲之外,公园还担负着为市民重点中的青少年普及绿化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任务,公园聘请大学教授、专家和公园会员,定期不定期的向市民和中小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传授种花、种草的知识。另外,惠灵顿还专门建设了一个栽植本国植物的公园,栽植了新西兰本土生长的各种植物2000多种,被称做国家植物博物馆,以此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的教育,澳大利亚还对外来入籍的移民,在举行入籍仪式时发一株小树苗,要求每人种一株入籍树,十分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全体国民灌输绿化意识、环境意识,使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搞好城市绿化必须把绿化规划放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突出位置,并严格付诸实施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环境保护,绿化美化均严格依据规划行事,每一个城市无论建市时间长短,也无论工商业如何发展,环境始终是优美的,与之相比较,我们的许多城市的绿化规划弹性太大,拿北京来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在市区外缘规划了240平方公里的绿化隔离地区,这是保证把北京建成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分散集团式布局的重要举措,然而,时至今日,240平方公里的规划绿地已锐减到40平方公里,被蚕食,被侵占,被挪作他用了。当务之急是,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和措施索回被占
用的规划绿地,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堪培拉的城市规划是20世纪初确立的,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城市的各项建设发展很快,但却没有违“规”(划)现象。如规划规定各种建筑一律不得修围墙,至今堪培拉的机关、工厂、店铺、私邸均以绿篱为墙,各国驻澳使馆概莫能外,堪培拉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
(三)、搞好城市绿化必须严格执法,严格管理
澳、新两国的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新西兰的奥克兰市有一个很有名的“一树山”公园。该园的得名是因为几十年前,公园里有一株古松,正在被人锯伐时被发现制止,伐树人被判处二年徒刑,市政当局对此树采取了抢救保护措施,使之得以成活如初,为警示后人,市政当局在园内立了一块碑,并将此命名为“一树山公园”。对搞好城市绿化与管理,我们的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也制订了一系列法规、法律和管理办法,《北京城市绿化条例》都有明细的规定,然而为何破坏、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归结到一点,则在于我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管理软弱,因此,必须根据我们的大城市人多、车多的国情,严格执行各项绿化法规、条例,同时还必须发动全社会力量,动员全民搞绿化,全民管绿化。要认真落实绿化门前三包,把城市绿地按照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分片包干,明确责任,有奖有罚。否则,仅靠几个专业部门、少数专业人员很难有所作为。
(四)、搞好城市绿化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绿化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既有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因此,绿化的投资主体应是各级政府财政。要加快步伐,要提高水平,没有相对稳定的投入,规划就难以实现。目前最为突出的是,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经费不足,许多地方出现了有钱搞绿化,没钱进行养护管理,城市住宅小区尤为突出。有些城市绿地虽然有养护资金,但微乎其微,如同杯水车薪,绿化成果得不到有效巩固。由于养护管理资金不足,造成了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甚至发生失管、弃管现象,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相应提高养护管理补助费标准,加大绿地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第四篇: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示
澳大利亚新西兰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示
3月底,笔者随市委文明办组织的城市管理考察团一行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考察,期间走访悉尼、墨尔本、澳克兰等城市,实地参观悉尼市BVRWOOD区和澳克兰市HOWICK区。沿途参观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城市建设,一路走来,让人耳目一新,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碧海蓝天、郁郁葱葱的树林和连片的草坪,整个国家俨然是一个大公园,一幅山水画。生态、有序、洁净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城市市容的共同特征。尽管澳大利、新西兰两国与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自然与地理条件不同,但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理念和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完备的国家法律体系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两个国家完备的法律体系。每部法律的制定都广泛地征求居民的意见,因而可操作性很强。所有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法律,事无巨细都由法律来规范。如私人别墅区,每一个住户不仅对自己的土地进行绿化,同时还需将自己门前一定范围内不属自己的土地进行绿化与管理。如果住户外出时间较长,该住户就要委托或雇人对住地进行管理,如果弃臵不管或管理不善,出现草荒等现象,左邻右舍就会投诉,主管部门就会派人进行处理;私人房子最高只能建8米,规划设 1
计都十分科学、考究,使得整体城市建筑富有层次感和良好的海景视线;住公寓楼的不得养宠物(会扰民);螃蟹和鱼该多大才可捕捞,每次捕多少都有规定;企业和个人随意丢弃产生垃圾一经发现将会受到重罚甚至起诉,更不用说乱闯红灯,破坏公物了。而且其违法代价很大,如违反规定抓捕小于15公分的螃蟹处以500澳元罚款,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罚款900澳元,更为主要的是像逃票这类违法处罚并非处罚了事,事关公民诚信的丢失。公民一旦有诚信污点,那么其在以后的就学、就业、信货、创业方面就举步维艰。正是因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严格的执法,造就了他们市民较强的法律意识。
完善的城市设施配套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完善。密集的灯控指挥系统,醒目的路边停车标志,确保了城市道路畅通和安全;在人流集中的商业街、公园、车站都可轻易找到洗手间、直饮水机、果皮箱;在户外允许吸烟的地方设有烟灰筒;在市民休闲的公园里还建有天然气的户外烧烤灶台和桌椅,只要自带必需的食物就可以制作美味,悠然地欣赏美景和享受生活;所有可以开展水上运动和垂钓的地方,在其岸边都设有从安全须知到保护生态的标识;供市民休闲锻炼的森林氧吧都有不同路段长度的指示标志;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更让人敬佩,从红绿灯指示杆的导盲发音器,公交车台阶的升降器到专门的通道,洗手间等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个特殊群体的需要。总之,整个城市设施的配套十分人性化。
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全国分为6个州和两个地区,各州有自己的议会、政府、州督和州总理;国家政治管理体制为三级纵向层级架构,澳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防、外交等事务,州政府拥有立法权、税收权等,有一定的自主权,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管理社会事务,是基层服务性民选政府组织,其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上。政府的工作十分透明,市民可以对政府工作进行批评和监督,甚至把政府告上法庭,使得各级政府更努力地从公共需求出发,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他们高标准的城市管理水平从细节可见一斑:在悉尼歌剧院沿海岸边的景观灯,其灯顶设计了一束状如花蕊的铁丝,其目的就是防止众多的鸟儿栖息灯上,鸟粪弄脏灯泡而增加清洗的麻烦;在考察的沿途看到不少牧场,我们发现所有的奶牛耳朵都挂有一个牌,一经了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所有的奶牛从出生就有“户口”,所以在他们的国家,餐桌上的任何一杯牛奶和一块牛肉都能找到源头,如此严密的食品监管体系,就难怪“三聚氢氨事件”在他们的国家无立足之地了。他们的垃圾管理更是科学生态,家家户户都有碎骨机,剩饭菜经过碎骨机后流入生活污水管道,其他垃圾实行源头分类,政府为每户居民提供两种类型的垃圾容器,即黄颜色盖的可回收物桶(240升)和绿颜色盖的回收其他废物桶(120升)。路面清扫实现机械化,并设有碎树枝设备,掉下来或修剪的树枝直接打碎放臵于树杆下,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减少垃圾量,而且这些小树皮,数块可以起到防尘保湿、防杂草、变养料等多种功能。
市民文明素质的培养
澳大利亚、新西兰都为移民国家,尽管各自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但都致力于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诚信建设。对未成年人,在学校就从小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不影响他人,不妨碍社会的良好行为习惯;对新移民,利用社区组织、语言学校和民间团体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掌握本国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公共道德准则,使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因而体现出较高的市民文明素养。路上很少看到警察,主要道路口也没有交警,市民在室外公园等公共场所桌椅吃完水果等食物后都会自觉打理干净;公共设施不仅保持干净、整洁,而且鲜有损坏丢失;市民遛狗也是一景,主人都随身带着塑料袋,随手拎走狗的粪便丢到垃圾桶内。其诚信程度更是让人惊讶,有的超市从选购、买单都由消费者自己完成。在参观新西兰一个展示土著人文化的火山公园里,居然找不到售票员,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游客按标识自已把钱放入一个蓝子里自己取票,人们的行为举止更多的是靠自律。整洁的环境、绿草如茵,郁郁葱葱的树木、鸟语花香,悠闲自得的鸟儿在草地上啄食也无人打扰,靠的是完备的法律、严厉的执法和良好的市民素养作支撑。
第五篇:澳大利亚人才发展战略的启示
澳大利亚人才发展战略的启示
启示一:职业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
澳大利亚培养人才,着眼于终身培养,长远发展。澳政府除了抓好基础教育外,下功夫抓好职业教育,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受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更好地提升才能,做好工作,竞聘更高的职位,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澳政府加强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也成为其教育出口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特点有:一是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教育体系。在国家层面建立了被称为ANTA(澳大利亚国家培训总署)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家、州和地区层面建立ITABS(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在制度上保障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以及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联系。其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简称TAFE),TAFE实施的是多形式、多层次、多学制、多对象的职业教育,它不仅适合于人们进行职业教育,也适应于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目前,全国有TAFE学院250所,由政府资助的在校生有130万人。二是先进的资格框架体系和教师选择机制。澳政府建立了全国认可的内在一致的证书、文凭和学位框架,即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AQF),通过不同种类和层次课程的相互关联和学分互认,基本形成了互相连接的教育通道和就业通道,使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内容。另外,推行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同时应该是职业实践者的理念,使教师成为专业或行业技术协会的成员,有效增强了授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合理的职业培训与就业联动机制。澳大利亚较好地解决了职业培训既适应产业部门的需求,又满足受训者个人需求的问题,使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澳大利亚TAFE学院,除开设正常课程外,还专门建立“就业指导部”,其职责包括:与产业部门联系,提供用工信息;向产业部门推荐毕业生;定期发布用工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可选择机会等。
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应在扩宽思路、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强组织、保障落实上下功夫。扩宽思路,就是职业教育不仅是初次教育和少数人的教育,而是终身教育、全社会有工作能力的人的教育。明确方向,就是不把职业教育当文凭教育、学历教育,而是能力、思想、工作态度等方面的教育。突出重点,就是针对当前人才紧缺的行业有重点地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加强组织,就是有关单位、部门、学校搞好协调,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好职业教育。保障落实,就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保障职业教育健康推进。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足但技术技能欠缺的情况,当前,职业教育应认真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一方面,可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只有通过职业培训,将农村人力转移到非农行业,为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奠定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启示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低成本解决人才紧缺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澳大利亚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以及地方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01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宣布实施一项为期5年、耗资30亿澳元的“强化澳大利亚能力”的人才计划,进一步吸引海外人才,为澳未来建设和发展服务。该计划由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组织实施,其中主要项目有:建立优秀人才中心,扩大目标领域招生名额。澳研究委员会建立了信息和通信技术优秀人才中心、生物工艺学优秀人才中心,大量培养和广泛吸收优秀人才。此外,把尖端研究、信息技术和技能开发作为目标领域,有针对性地在这些领域增加大学招生名额。澳研究委员会每年在大学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再分配2000个目标名额给各个大学; 建立较为完善的助学金(贷款)、奖学金制度。政府为鼓励学生报考研究
生,把贷款直接拨到学校和研究机构,每年约有2.5万研究生受益。还建立了博士后奖学金和联邦奖学金。每年由澳研究委员会负责向优秀的研究人员颁发,这些举措不仅培养和留住了本国的优秀研究人员,也吸引了杰出的国际人才。为解决本国培养人才周期性长和行业性人才紧缺的矛盾,澳大利亚政府将技术移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十几年发展过程中,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这种直接引进国外技术人才的方式,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市场及劳务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澳大利亚整个社会的进步。技术移民比自身培养人才成本低,见效快,是解决人才紧缺的一条捷径。技术移民还缓解了澳大利亚人口老化问题和为澳大利亚带来先进的技术。澳大利亚议会政治完善,政党斗争激烈,但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朝野政党经常互相攻击,但在重视技术移民方面却十分一致。
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紧抓“第一资源”不放松,高度重视、合理利用人才,创造宽松环境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合理使用,实施“人尽其才工程”。孙中山先生曾讲过,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一定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应该看到,目前一些地方在“人尽其才”方面还有差距,不少地方、行业、企业和单位,一方面喊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本身拥有的人才又得不到合理使用,存在人才浪费。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要大胆使用人才。二要强化人才的交流力度,将合适的人才配置到合适的位置。三要以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为突破口,凸现人才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四要建立政府人才数据库与人才供需网站,为供需双方提供选择。其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澳大利亚的经验表明,引进比自己培养同类同质量人才成本低、见效快,是一条捷径。各地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引进人才政策规定,营造良好的引才环境,搭建起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在这个问题上:一要树立大人才观,引进一切适合本地建设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要敞开大门,降低门槛,讲学历而不唯学历,以本事用人,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二要对人才实行“国民待遇”,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国籍,给予平等待遇,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增强亲和力、舒适感和安全感。三要有宽阔胸襟,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情感、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人才,营造拴心留人的氛围,善于从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体贴人才,使他们乐于在本地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