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影片《一曲难忘》中谈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论文
摘要 钢琴演奏作为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演奏者只有充分体验作品的情感,才能准确地领略到作品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理解并抒发作品情感的目的。
关键词 《一曲难忘》 钢琴 电影 情感表现
影片《一曲难忘》由Charles Vidor执导,影片描写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和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尔后肖邦决心以巡回演出募捐筹资援助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们。直至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此片别出心裁动用了浓艳的色彩,富丽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画面和各种蒙太奇手法。被人誉之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该片中对肖邦的钢琴演奏的场景,着墨颇多,侧面反映了钢琴演奏着如何充分而有序地调动情感心理。激活情感效应,强化演奏者情感体验,提高音乐表现力。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初步探讨。
音乐是一种激发情感传播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也是音乐欣赏者欣赏音乐时必然存在的因素。假如在演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听众听他的音乐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深深的被打动。钢琴作为音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演绎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演奏者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情感与技术有机集合。表现力和逻辑思维结构相互关系、一直到与听众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演奏那个时期,那种风格的作品,首先演奏者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情感和意图。其次是要有完成这首作品的娴熟技术。满足了这三个基本要求。这个作品的雏形已经出现。那么怎样才能把情感通过音乐传达给听众呢?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只有在这个人受到某种特定外界因素的刺激之后,才能激发。假如演奏者能够在演奏中把音乐内容变成一种情感催化剂,再把这种信息传播给不同层次的听众。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射,有了情感反射,就证明音乐作品被听众所接受。也就建立了情感传播的途径。
1821年。在帝俄的侵略与蹂躏下的波兰,凄风惨雨,沉重的脚镣声,马蹄声,枪声,不时响起。这一切深深地印在肖邦幼小的心灵里。青年时代的肖邦钢琴演奏和作曲水平已经相当出色,他积极投身波兰的革命运动,又以高超的琴艺活跃在音乐沙龙里。在一位公爵的家庭沙龙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到波兰的总督坐在下面,他的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一下子站起,走到总督面前,毅然宣布:“我不在沙皇的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昂首阔步走出大门。
演奏作为二度创造,仅仅有理智的分析,具有对原作的忠实,显然还是不够的。在客观理性地研究作品的同时,我们必须与自身的创造个性相结合,注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赋予音符以生命,才能圆满完成演奏的艺术使命。演奏者的创造,首先要求演奏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不能把音乐演奏变成一种毫无生气的机械显影,更不能对音乐作品采取消极冷漠的旁观态度。如果演奏者没有在演奏中投入情感意识和创造热情,那么他表现出来的作品必然缺乏个性。每个作品都是“自在之物”,演奏者应当按自己的心愿来处理它。演奏家要获得成功,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并且在他每处理一个作品时都应当有这种个性。因此演奏者必须把每一次音乐表演都作为一次再创造,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智慧和才能。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首练习曲。1831年创作的这首练习曲是其中流传得最广的一首。个人感觉是最难的一首。这首练习曲,是表现肖邦对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1830年11月,正当肖邦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得知起义的消息之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起程回国。和祖国的人民一起参加战斗。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所说“……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当时,肖邦正在赴西欧的途中。噩耗传来时,他几乎到疯狂的地步。他在日记中写道:“啊!上帝,你还在么?你存在,却不给他们以报应!莫斯科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么?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莫斯科鬼子!……我在这里赤手空拳,丝毫不能出力,只是唉声叹气,在钢琴上吐露我的痛苦。”因此。这个练习曲又被人们命名为《华沙的陷落》。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中,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体现出来的。这首作品虽然前后连贯,一气呵成。但它仍然有着许多细微的变化。练习曲从不协调的属九和弦开始。引出了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分音符。音乐出现得十分突然。因此。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它好像是肖邦内心感情的总爆发,接着,左右手同时并进,两道音流奔腾不羁,犹如千军万马、好浩浩荡荡。突然间高音部出现了一个刚毅的曲调,它清澈、明亮,好像是冲锋陷阵的角号。这段音乐除了表现肖邦内心的愤慨和焦虑之外,还包含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它仿佛是愤怒中的抗争,痛苦中的挣扎。音乐在展开中,越来越趋向紧张。一系列的转调和变化音把全曲推向高潮。练习曲的高潮处是一个胜利凯旋的形象,它仿佛是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的片刻幻想,但又不是诗情画意的遐想,而是对华沙起义爆发一瞬间的回忆。在接近结尾的时候,音乐由强到弱,出现了一个悲伤的音调。它像哭泣。悲悲切切:又像诉说,发自肺腑。然而它的背景仍然是起伏汹涌的波涛。这肺腑是肖邦对整个命运的哀哭。乐曲的结尾又回复到自豪、刚毅的形象。音乐在很强的力度下,从高音向低音冲击。并且左、右手八度同奏,气势逼人。最后,在特强的力度下,奏出了大调的主和弦。它象征着肖邦内心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这一切正如德国音乐评论家舒曼评论的那样: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华沙的陷落》正是肖邦用黑白两色键盘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一曲难忘》中,最后有这样几组镜头:当他得知国内革命者急需经费时,不顾身患重病,连续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为波兰人民的解放事业筹集经费。肖邦在掌声。欢呼声中。到罗马。柏林,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一个又一个城市。最后,肖邦在病魔的折磨下、在悲愤的情绪中奋力弹奏着《革命练习曲》,鲜血从他口中喷出,染红了琴键……
第二篇:谈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谈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本文主要探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及教学的一般规律来带领学生欣赏音乐,并且很好的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去体验。使他们明白,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让学生能真正的听懂音乐,达到音乐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如何欣赏音乐
音乐审美实际上有三个过程:创作,表演,欣赏。作曲家将一个作品创作出来,经过演奏家的表演,最后给观众来欣赏。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而鉴赏则是在欣赏的情感体验中再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在欣赏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音乐欣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主观色彩,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
1.遵循学生欣赏心理的一般规律
当最初接触一个作品时,往往是先用耳朵去听,去感受音符和旋律带来的,他们能够理解的信息,然后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发生碰撞,运用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情感来诠释这个作品。例如在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他们对作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作品的演奏速度和音阶的快速跑动而做出评价,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作品情感的内在含义。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首钢琴练习曲左手从上“飞流而下”的快速音阶跑动和右手强有力的柱式和弦分别代表着什么,即使了解到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却无法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发生碰撞。此时,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要非常的细致,从钢琴演奏法到作曲家赋予作品的战斗激情和胜利期望。这样一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便完全上升了一个层次。
2.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
音乐作品有很多种形式,但它们都是由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复调等基本语言要素组成。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说:“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深入人心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音乐教育具有这样强的审美教育功能,当然与音乐语言自身美的特殊行分不开的。就拿旋律来说,作为音乐的灵魂,是表现音乐情感形象的关键,对他的体验也非常的重要。不同的旋律所表现出的音乐情感会截然不同,他的变化会引起情绪上的很大的变化:旋律的走向不一样所表达的情绪就不一样,如旋律平稳则一般心情较平静,旋律上行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旋律的起伏不一样也会使生理和心理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旋律练习,感受各种各样的旋律风格体会他们所带来的变化,并理解他们是如何来表现音乐,以便更好的理解音乐。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
每个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和音乐知识的积累都是不同的。有的对音乐非常喜欢是个乐迷,;有的对音乐的爱好仅仅停留在哼唱几句流行歌曲的水平上。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非常的注意这点。实际上通俗音乐中也不乏有好的优秀的作品。无论是通俗还是高雅,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有教育意义的就是好的值得推广的,关键是怎么样摆脱浅显的通俗音乐的理解方式,进入更高境界的欣赏。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增加学生欣赏的信心和好奇心。教师可适当地找一些与流行元素相融合的音乐表现形作为铺垫。例如在欣赏到歌剧艺术时,找到一些非常有名的咏叹调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著名歌唱家所演唱的视频,让学生们在欣赏到大师的风采之余徜徉在美妙的音乐海洋中。又例如:引用电影《第五元素》中那段外星人所演唱的咏叹调,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了解到音乐的魅力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1、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
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摘抄一段北京八十中学,高一年级六班学生——宋雪,在一年音乐欣赏课结束后所写下的个人体会:“ 音乐欣赏课给了我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音乐知识,但说实话,使我记忆犹新的并不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传奇的音乐创作经历和脍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乐曲中时那难以名状的感觉,那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心灵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灰烬,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又仿佛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谈,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你尽可以倾吐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诚恳的劝慰和开导甚至超出你所预计的。提起音乐,我总觉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触,但实在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但我将永远不变那颗——爱乐心。”这是一名普通高中生发自内心的话语,个人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获得
那么如何使学生很好的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式: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或者多找一些作品的现场演奏版和MV等等,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来了解作品。在欣赏的同时,老师适当的讲解一些音乐常识,例如不同乐器的表现力和特点、音乐的表情术语的运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风格等。
2).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记得一次公开课,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其中《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是重点内容。在教师简单地对
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容进行讲解后,开始欣赏作品。教室中一片“静寂”,只有音乐在师生的心中翻滚、跳跃。此时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听觉,视觉,感觉,知觉全部被打通,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在欣赏过后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鬼子恶劣行径的痛斥;对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保卫家园的迫切希望与必胜的信心……
3).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例如帕瓦罗蒂与流行歌手共唱的《我的太阳》、《饮酒歌》等。
小型的音乐欣赏会更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自娱自乐,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同学们欣赏水平和品味在不断的提高。台上尽情的表现,台下真情相伴反响强烈,情感投入越多,兴趣就越浓厚。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方面有差异所以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与之相适应,相信会在某一时刻与他们相碰撞并爆出火花。
以上的一些问题都是我对于音乐欣赏及其情感体验的一点认识,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像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学生能否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就要看学生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他们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有所体验了。教师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引导和带领真正学生神圣的音乐圣殿!
第三篇: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
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历史生成
摘要:话剧《茶馆》描述了晚清民国的社会悲剧,不同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其在日常生活中积淀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老舍塑造了常四爷、秦仲义和王利发的人物形象,通过考察他们的文化属性和日常生活,从而构筑了以普通人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社会悲剧。关键词:情感体验;《茶馆》;悲剧;
《茶馆》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之一,老舍以清末民初北京城的一座茶馆为舞台,为观众呈现了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起起伏伏,是一出浸润着血与泪的人间悲剧。传统的研究将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茶馆》主题的探讨、人物形象的分析,却很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活跃在舞台上的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作为一部讲述中国社会“千古未有之剧变”的艺术作品,三个老头分别代表了清末民初社会中满族人、传统文人和底层民众,他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经历正是特定话语环境中中国人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也是《茶馆》悲剧历史生成的关键所在。
一、满族人的悲剧体验
《茶馆》的作者老舍是满族人,作为曾经拥有着“铁杆庄稼”的“上等人”,老舍的祖辈在北京城享受了数百年的惬意生活。“天朝上国”的迷梦陶醉着满人,成就了专属于这一阶层的情感生活。这一切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彻底的改变了,供给满人衣食的清王朝日渐衰落。他们所目睹的不是“从龙入关”时满人豪气凌云的景象,而是面对“洋人”不断卑躬屈膝的腐朽王朝。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冲击,新与旧的生活差距形成了剧烈的碰撞。正是由于此种外来的冲击,才迫使满族人以新的眼光去考察身边发生的一切。
老舍的父亲是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的“庚子事变”阵亡的护军,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给人浆洗衣物和做伙计的微薄收入。幼年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的体察砥砺了老舍的心性,使得他对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茶馆》中描绘的“常四爷”是一个有着侠骨豪情的满人,在他的身上融合了满人的自恋、男儿的血性,以及面对清王朝腐朽“怕他完了”的复杂情感。这正是童年的老舍成长经历中最为深刻的体验,也直接影响了成年后的老舍对社会的价值判断。很多研究者认为老舍创作“常四爷”是为了展现满人的正派形象,力图还原满人刚直不阿的民族性格。这种认识陷入了误区,现代人对于满族人的“刻板印象”主要是晚清以来反清人士的宣传造就的,并非满族人的本来面貌。他们当中的确有游手好闲之徒,但更多的满族人依旧保持着优秀的品质,尤其是他们对于清王朝的“热爱”的确是发自真心的。因此,老舍对“常四爷”形象的刻画绝不是为给满族人正名,而是要通过这个角色阐述社会剧变对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带来的冲击。
常四爷: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从西方传来的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代表着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前进方向。但这些西洋事物反倒是使常四爷发出“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的担心。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不同程度地迈入到现代社会,身居其中的人却往往受本人社会属性和文化定位的影响,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常四爷对于西洋器物的拒斥就隐含着满族人对于国家衰弱的隐忧。常四爷的态度是作为清王朝建立者的满人,在面对自己的王朝遭遇挑战时独有的情感体验。他们很少从文化正统地位去考虑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那是属于汉族知识分子所要完成的文化使命。因此,满人更为关注的是大清朝是否会灭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常四爷”的耿直是令人敬佩的,却也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当他将内心的隐忧“大清国要完”讲了出来,便犯了忌讳。满族人是将孕育“西洋”器物所背后的文明视为毁灭清王朝的根本原因,必欲除之而后快。但老舍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社会剧变,他将西方文明视为新文明、将清王朝视为“旧文明”的代表,“新文明”代替“旧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一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深知“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也是一份野蛮的记录。”[1]p359
常四爷的形象是晚清社会所独有的:他不是汉人、也没有接受过儒家文化熏陶,他对于清王朝衰落所表现的“痛心疾首”和他对西洋器物所表现怨恨不是对于旧有社会制度的批判,而是作为统治集团底层一员在大厦将倾之际的无力感。因此,常四爷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国传统社会在遭遇到现代文明冲击之际,既有生存模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但老舍并不愿意看到满人就此消沉下去,他为常四爷设定了“自强不息”的发展轨迹,一句“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道出了无尽的悲凉,却也寄托着些许的希望。
二、士大夫文人的悲剧体验
清王朝的覆灭不仅冲击着满族人的生活,也影响着依靠帝王制度生存的士大夫文人。传统社会中“习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的生存法则不再使用,他们需要面对社会剧变带来的冲击。一部分人转而投身革命,他们试图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新的时代。老舍在《茶馆》中没有直接描写这一群体,但从第二幕中提及的军阀混战,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群体试图改变社会的努力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另一部分则成为“民族资本家”,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手中掌握的资源与外来的文明相抗争。老舍撷取了这一群体中的代表者身上的诸多特征,成功地塑造了“秦仲义”。
这一身份仅仅他在经历了转型之后的社会角色,他的人生角色在《茶馆》中经历了多次变化。在第一幕中,秦仲义是王掌柜的房东,享受着作为阔少的美好生活。根据剧本内容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就发现秦仲义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我们能够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传统文人的书卷气,他对社会的卖儿卖女有着天然的厌恶感;另一方面,秦仲义表现出了力图改革,渴望革新的愿望。他和王掌柜商议收回房子、“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都是为开拓事业筹集资金。常、秦二人对待“洋货”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前者表现出极为反感的情绪、后者则投身其中,他们的选择正好说明了中国社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分化。当一部分人试图活在历史中,另一部分却选择了追寻希望。
正是西方的商品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性,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旧与新,中与西,于是乎难分难舍。[2]p217-218
老舍描绘的正是西方文明不再以单纯的武力方式侵入中国,转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现代文明所创造的商品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这是一段缠绕着痛苦的挣扎和甜蜜的希望的生活体验。常四眼的反抗不足为奇,秦仲义试图变卖产业兴办实业的举动,则说明了他对于西方商品的认可。“当这种现代器物召唤又是与西方对中国的强暴侵略和对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残酷摧毁相伴随时,当然会在一个哪怕是普通百姓心中也造成深厚的痛苦体验。”[3]p33他代表了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文人身上复杂的情感,他的内心并不愿意承认西方文明超越中华文明,但他必须面对西方商品的优越性。
由此可见,秦仲义试图以“实业救国”的理想是在诞生之初就种下了悲剧的种子,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并不是秦仲义经营策略的失误,也不是他的人生追求有何偏差。当传统文人从“重道轻器”的思维中抽离出来,以自己创造的器物谋求中西的平衡,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器”与“道”二元对立的认知误区中。我们在秦仲义的身上感受到了传统文人的觉醒,他们已经走出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不仅抛弃了认为中华之道远高于西方的传统认识,更积极地区追求“器”的创造。当秦仲义将自己人生与“实业救国”联系在一起,他的悲剧也就注定了。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对于本民族发展方向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的,厚重的历史在为他们理解世界提供精神资源的同时,也成为了束缚他们继续前进的阻碍。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4]p307鲁迅所谓的“粹”就是传统,对于秦仲义来说,他身上的粹远甚于常四爷。
老舍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传统文人身上特殊的品质,他们正在从传统文化的价值模式中走出来,为拯救孱弱的国家、贫穷的民众不懈努力。但他们最终的结局却是无法改变现实,甚至于无法改变自己被时代抛弃的命运。这不是个体生命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投射在个体生命的日常生活,并最终凝定为个性化极强的情感体验。
三、底层民众的人生悲剧
老舍塑造的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不同于常四爷、秦二爷的另一类人,他的身上既有城市中小市民的势利和圆滑,也有着普通人的朴实和勤劳,更多地则是生意人的精明和“算计”。当他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茶馆,他的眼光就不曾离开过北京——这所融汇着中国人所有情感纠葛的城市。在他的眼中,曾经不可一世的旗人逐渐地落寞了、信心满满的实业家消沉了、清王朝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城头上一次次变换的旗帜则预示着军阀的更迭。有的研究者将这些描述视为清末民初社会的真实记录,是极为精当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王利发的情感体验来审视社会转型对于他个人人生悲剧成因的影响。
在《茶馆》的第一幕中,王利发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茶馆,他似乎是怀揣着无限的向往试图在这里大展拳脚,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但他生活的全部只有周旋,或者是与算命先生唐铁嘴的周旋、或者还没有落魄的旗人,更有将他的茶馆作为生意场的人贩子、宫中的太监。他所见到的就是清王朝统治者自诩的“天朝上国”,似乎是无尽的享受、无边的福分,但那些都是属于老爷们的,绝不是康
六、唐铁嘴之流的老百姓。他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完全是一幅逆来顺受的态度,既没有抗争、也没有太过强烈的反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浑浑噩噩中渡过每一天。王利发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不是没有同情心,根本就是“自顾不暇”。如果说第一幕中发生的一切还不算是悲剧,当第二幕拉起时,王利发的生活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的茶馆已然“改了良”。一句简答的话省略了太多的变故,也浸润着复杂的社会变革。此时的王利发正在劝说茶馆跑堂的李三留下来,他巧妙地拒绝了李三涨工钱的要求,又努力劝说他留下来。这是一个乱世中挣扎的小业主为了自己的产业艰苦奋斗的身影,他必须努力维持这份不大的产业,这是他安身立命的寄居之所,也是整个家庭的生计来源。但他分明地感到力量的薄弱,当他试图维持这一切时,更多的挑战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首先是巡警的刁难,然后是常二爷要收回了一半的房子,还有各种在茶馆中插科打诨的小角色。他们所上演的每一出闹剧都是王利发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是构筑他情感体验的主要来源。然而这一切却不是偶然,或者说仅仅发生在他的茶馆中,而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无所不在的。
当整部话剧上演到第三幕后,社会的变革对王利发生活造成的冲击显得愈发明显起来。尤其是秦仲义的产业先后经历了日本人的“合作”、政府的“逆产”和没收,他的人生陷入了彻底的毁灭,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王利发的茶馆。剧本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常四爷,在没有了铁杆庄稼之后“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却必须面对“一事无成”的晚景。传统的认识上,将三个老头撒纸钱的场景解读为埋葬了旧时代。这固然是不错的,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悲剧不正是无数个个体生命的悲剧融汇而成吗?作为一部以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为背景的话剧作品,老舍在《茶馆》中塑造的人物所表现的社会深度、广度都是超越同一时期作品的。其核心在于作者抓住了构筑人类悲剧情感的核心——情感体验,命运、性格等因素固然是悲剧的构成要素,但没有行为主体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作为感受的载体,任何形式悲剧都是疏离的,那仅仅是悲剧作家的创作。当身处其中的人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去接触周围一切,他们的生活就是构筑人生悲剧的唯一来源。
参考文献:
[1]本雅明:《爱德华·福斯、收藏和历史家》[M]《单行道和其他作品》伦敦.1979年.第359页.[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7-218页.[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第33页.[4]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7页.
第四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论文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情感的创设、挖掘,它能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性”的目的。而情感需要双方互相走进对方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如何挖掘、创设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呢?
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传递成功希望的情感信息,教师要恰当把握无声的语言——目光的运用,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而给以激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胆小的同学不爱发言,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以情动人。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教师的这种情感经情感的感染功能的作用,会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
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电影、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自己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更透,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关系
首先要运用情感感染功能,满面春风上讲台,以教师自己的快乐、饱满、振奋情绪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信息。若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忧心忡忡,或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心理闭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
其次要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尤其是不可歧视后进生,为他们倾注更多的爱,给他们“雪中送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能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产生更强大的上进心和极大的成就动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中学生自尊感强烈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施教,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发言时,多用鼓励性语言,允许他们答错,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泯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和人伦差异,为教学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健康心态与宽松环境,这样就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生快乐。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诱发论文
教书必须育人,这已是教师们的共识,而育人则必须先从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入手。要培养美好的情感,首推语文科。任何一篇传世之作,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为快”的产物,无不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凝聚。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诱发学生的情感呢?我认为:
一、教师须怀情而教,以情激情
语文教材所选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典范文章。教师在深入钻研和具体讲授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然会受到深浅程度不同的感染,动情于衷,激起情波:或赞颂,或批判;或褒扬,或诅咒;或爱恋,或愤恨等等。教师怀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去与学生交流,用倾进鲜明浓郁情感和评价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对他们进行是与非、爱与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中。
教是为了激情,即用教师本身的情感来感染、打动学生。教师可通过富有激情的话语、神情、动作等对课文、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尽量缩短,达到一种“情感效应”,使学生潜在情感浓化、纯化、深化、强化,丰其量而高其质,即从优化情感的角度来实现“教书育人”的全人教育。
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情境
1.据课文内容、图片资料、录像等课件或以故事导入或展示实物或设置悬念等手段创设情境。
2.语文教学实际是语言的教学,充分发掘语言因素,也是引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掘语言因素,就是紧扣语文的词、句、段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升华,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启发形象思维,唤起想象和联想,有如闻其声,如见其貌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忘我境界,使学生、教师、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与和谐。
三、进行角色换位,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和感情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心中有景,入景始为亲”。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想,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去感受。这样,不仅做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入情入景,被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所打动,表现出或喜或悲,或笑或怒,或怜或气;适当时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剧,要求有感情,有表情,有动作。凸现人物性格。
总之,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情感,鉴赏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感情的参与,“情感只能被情感所打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适当合理地诱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定会有片片的情感绿洲,青少年们的情感发育必将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