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传统文化作文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1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水饺。吃水饺之前当然要包水饺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水饺,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水饺就要包水饺,这水饺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水饺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水饺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老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老妈以前包水饺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水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水饺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水饺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水饺容易破,如果皮厚了水饺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水饺皮。
哎,像老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水饺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水饺了,老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老妈的旁边学着包水饺。包出一个水饺之后突然觉得包水饺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水饺煮熟。看着水饺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水饺煮熟了!嘴里吃着水饺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2中国传统文化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不少作文里,作者们为中华民族永不改变的传统文化拼命呐喊,竭力控诉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我“遥望”古代诗句而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转化成了一串串饮食文化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间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察觉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知道吃汤圆的时候又到了。
“汤圆呢?今天可是元宵节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让我惊讶又让我纳闷。汤圆汤圆,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团团圆圆的意思。传统文化在不同的节日里,用不同的东西告诉我们。它没有消失,就像大家春节一家要团聚在一起,吃着年饭。不同的人用它们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不仅是流动时间的凝固剂,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实着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善良仁义,乐观信赖,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而现在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人间真情绝缘。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必须做的,是让那余香渐飘渐远下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3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诗词、民族音乐、书法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要讲的,是我与传统文化之一——京剧的紧密接触,还有我的传承故事……
小时候,我就受到了京剧的熏陶,爷爷酷爱京剧,一有时间就会听上几曲,而我则静静地坐在旁边,欣赏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享受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虽然不懂倒也是津津有味。从那时起,我便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等到大了一些,我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京剧,常常到京剧院听戏。看着那华美溢彩的服饰,婉转悠扬的音乐,我总会深深地陶醉。在欣赏的过程中,我逐渐的懂得了它的美。后来,我开始学习京剧。起初,基本功的练习尤为艰苦。唱、念、做、打,云花、开扇……样样都要练上几十遍乃至上百遍,由于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精心指导,加上自己对京剧的喜爱,我终于在一次次摸爬滚打的汗水中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虽然学习过程非常辛苦,但在我与它的紧密接触中,懂得了学习京剧苦中藏乐。接着,便是曲目的学习了,那一曲《贵妃醉酒》,饱含着杨玉环与唐明皇间真挚的感情;那一首《生死恨》,蕴藏着一颗爱国之心,和抗击金军的决心;那一折《霸王别姬》,折射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从每一个音,每一个动作,我渐渐体会到它的情。在一次次紧密接触中,我与京剧终成挚友。
学了几年后,我开始教一些小同学基本功,每当为她们指导和调整姿势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初苦练的自己。在教小同学练习基本功时的一件事我还记忆犹新,记得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估计小同学们不会到练习室了,想取消训练计划,可微信语音中“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呀”的稚嫩童音,又激励我坚定信念,继续组织她们练习。我知道,这其中支持我的,有我对京剧传承的信念,还有新一代同学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天以后,我更加勤奋地自我练习和教学,只为心中那一个信念。
时隔几年,现在课业的繁重让我暂停了练习,但我的心中依然热爱京剧。在和它的紧密接触中,在传承它的过程中,我与京剧已不可分割。今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还会坚持学习和提高水平,还会继续把京剧传承下去,继续我的京剧故事……
第二篇:我与传统文化
我与传统文化
渐行渐远的石库门,浮现出模糊的轮廓。在我们90后的眼中,她已成为历史的见证,与此同时,她与我们开始陌生„„
可是,我从小就是在石库门里长大的啊,我对石库门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斑斑驳驳的窗户中透出温暖的光亮,窗户上的盆景,屋檐下墙角边的野草,马路两边高大的梧桐,灰色的青石板路夹杂着青苔,冰凉而又坚硬„„这属于我儿时的记忆,抹也抹不去。
那个时候,上海就已经渐渐失去了张爱玲笔下那十里洋场的感觉——繁华而苍凉。那种像老的胶片电影一样的生活,微微泛黄的精致女子的画报,空气中沉浮着“金嗓子”周璇的甜甜软软的歌喉,有些模糊,那旧唱片里布满白色斑点,夹杂着些许噪音,胡琴的抑扬顿挫有一丝怀恋的味道„„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只要放学了,我和伙伴们可以在弄堂里疯玩。我们规规矩矩地玩,玩警察捉小偷,踢毽子,跳橡皮筋。有时候碰到下了班的大人,或者是坐在门口拣菜的阿婆,我们都会拥上去,叽叽喳喳的复述着那永远说不完的话:“小张叔叔,今天我是警察哦!不许动,站好,我要抓小偷了”、“阿婆,这是什么菜啊,长得很像阿黄的头发哦,哈哈„„”那些大人们就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好脾气地听我们无休止的聒噪。伴着我们游戏时疯狂的尖叫,他们放下了手里的包,戴上了围兜开始准备晚饭。这时候,我们从弄堂这头跑到弄堂那头,又从弄堂那头跑到弄堂这头,家家户户的窗外都听得到“嗞嗞”的炒菜声,整条弄堂慢慢弥漫起着饭菜的香。
那个时候,整个弄堂里的邻居我们差不多都认识,我们捉迷藏时会跑到一家人家里去躲起来,那家主人总是很大方得拿出“阿咪”奶糖请我们吃。回家后也总是会被大人骂:“哪能白相了伽晏?疯到阿里去了?都勿要吃饭啊?”弄堂里很普通的饭菜,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记忆里总是特别香。
记忆中,石库门房子的门口好象都有一条槛,进门出门的时候都要跨过去。这道槛在记忆里也特别深刻,它是我经常跳过来跳过去的标志物,也是我从小“跨栏”用的栏杆。这道坎,小时候我每次都调皮的跳过它;后来长大一点了,我就规规矩矩的迈过它。有几次,总听到有大人抱怨那槛太麻烦,自行车推不进,小孩子跑来跑去的容易摔跤。我还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跑得太急了,还真的在这道槛上绊了一跤,摔得我的腿肿了一个星期。后来开始我就一直不喜欢这道槛,觉得它碍事。再后来,我们家搬出了石库门,门槛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今天的上海,因为急于和国际接轨,很多真实的石库门都已经被拆除得一干二净,再看不见一点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又一座的水泥森林,呆板笨拙地隔开了那原本充满生气的地方。现在旧上海的气息和老石库门一样,正慢慢逝去。那曾经每家每户的喧嚣,那记忆中的美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兴业路上的新天地——那些早已经过改良的石库门。昔日辉煌华丽的石库门洋房,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长大以后,我们再也不能放学后在弄堂里和好朋友一起闯来闯去,因为现在的家庭门都锁得紧紧地,肩上的书包有千斤重;长大以后,我们再也不会觉得吃青菜萝卜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身边的肯德基麦当劳数不胜数;长大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而兴奋无比,因为现在我们的衣服一个衣柜都已经不够塞了;从此以后„„从此以后„„没有以后„„
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美丽,却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太多的前卫,太多的科技,却找不回当年的幽雅。如此对立的矛盾,怎么就发生了呢?
旧的石库门前,旧时光里的一切和现代的人在时空中交错,擦肩而过。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代人慢慢远离了生命的原乡。从昨天到现在,跨过了长长的时光隧道,记忆里的人和事却依然颜色鲜明的出现在眼前,与今天交汇在一起,倒映出一份温热而缥缈的记忆。
一切被光阴所凝固。一个如梦晕般的轮廓,隔开了时空的距离。在这里,放满了我们的回忆„
第三篇: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1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小时候每次回老家都能感受到这传统文化浓厚的氛围。
春节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传统习俗,比如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等。每个活动都给我带来过众多欢乐与回忆。
大概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老家体验到了这些习俗的意义。那时学校放完寒假之后,回老家过年成了我最期待的一件事。回老家之前,家中会先贴上几个窗花,正好赶上学校里教我们自己剪窗花,我也剪出了几个比较好看的窗花,就把我的作品贴在我的屋里,从里向外看去那窗花好像动了起来,给屋内增添了几分生机。终于回老家的日子到了,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到老家。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拉着爸爸妈妈去超市里买吃的和一些春联,还买了一些鞭炮,为几天后的春节做好准备。我还亲自买了几张红纸手写了几个对联。到奶奶家里后,喝了点水就开始张贴门口的对联了。大门很高,我自己够不到,于是我只负责贴下面的部分。每次贴完总是很有成就感。贴完对联之后就到了玩耍时间了。拿出从市场上买来的'几盒摔炮,开始四处投放,还可以摆在地上做出一个陷阱,等待有人踩上去。摔炮的声音也很好听。从这以后我过春节就离不开摔炮了。最有意思的还是除夕夜了。屋内早早的就开始了布局,就等年夜饭了。通常会有几大盘饺子和几碗稀饭,每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大人们会聊一些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小孩们就谈论谈论平时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吃完年夜饭,大人们经常凑在一起打几局麻将,我也时常参与进去。总之除夕夜绝对是充满乐趣的一个夜晚。
传统文化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传统文化。他们带给我们的快乐,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持久的,但一定会是最令我们难忘的一段回忆。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2
青绘白底,是青花瓷的浪漫;唐诗宋词,是属于古人的美好;昆曲京剧,在悠扬婉转的乐声中散放优雅。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是这些,它更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小生长在北方的我从小是离不开剪纸的,尤其当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们那栋楼门口,楼道的窗,家里的窗都贴上各式的'剪纸,并且每扇窗,只贴一个。每扇窗上贴的,都是精心挑选,有着不同寓意的,又加之推拉窗耍贴成双的,门要贴单个的……
那栋老同房子,住着一群剪纸老人。
姥姥是剪纸狂热爱好者,家里一直存放了把小金剪刀。她剪纸完全不用图稿,就是信手拈来,眼神紧紧睁着手中的红纸,生怕哪一刀剪错了地儿,或用力过猛,多剪了一片花瓣或剪断了花蕊。一连串的“咔嚓咔嚓”动作行云流水。剪的一腿的纸屑也来不及收,短短几分钟就可完成。
传说中的大年三十贴窗花,只需在大年三十当天,坐上车回到姥姥家,便可亲眼见到
这类传说。那凶猛的老虎往门上一贴,那大大的“福”往窗上放,还有那肥大的鲤鱼,处处都有着年味。
我也曾尝试过这新奇玩意儿。但是天生手笨的我,无论如何也碰不了这种细腻,漫长的练习,不是这次剪到手说歇会儿,就是剪错了,哭闹着说不玩儿了。姥姥却是定在那里,一直地在练习,每年大年三十,给我们大家露一手……
正是因为历史的洗礼,剪纸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才更有回味。中国传统文化在等我们去传承!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3
在书柜二层的小角落里,承载着我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首先谈谈香料。青绿色的小陶瓷罐仅有两寸大小,罐身挺立,远看去活像个青苹果,近看去,罐身分八瓣造型,微微带有裂痕。釉色轻裂的缝隙似乎诉说不尽年岁已久。来开罐细品,有八九颗木犀香丸,散出甜而不腻的清香,若隐若现。徐徐微风拂过,伴来一抹甜香浸满书房,嗅久了,稍有些闲乏之意……传统香丸与西方的香水不同,它没有那么多的猛烈与激情来表现自己,而是守候在角落,默默演绎。几时过去,曾经浓烈的香水早已散去,而木犀香仍存……
午后,天色稍暗,云遮往日光,整个书房变为冷色调,昏暗,不妨来点支蜡烛,明亮视线。
请往里瞧,几把折扇。其一,名为“鱼戏荷塘”,也是最名贵的一把。两侧大扇骨木质,镶嵌着牛骨制成的白荷花,扇面上,题写“金榜题名”,意在为中考祈祷。扇子充当了零零散散几本书的背景,显得更加古朴,端庄了
平日里来到书房,轻摇折扇,品木犀香。端来茶碗,随意翻翻老庄着作。日光透过小窗,洒在书桌上,映在书上的几行字上。我心平气和地读着,不求甚解,但度过了安静的午后,也许这就是最愉悦的.生活方式吧。
传统文化,不必要刻意去保留,如果你足够细心,就可以发现它早已陪伴在我们的生活左右。传统文化像中国人的品格,淡雅而不张扬,我也正是这样。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4
我曾浅显的认为,传统文化与我是没什么交集的。直到我真正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才意识到,原来传统文化一直如细雨般润在我的身边。
提到传统文化,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一定就是贴春联了。从小父母就带着我一起在家门口贴春联,起初是让我看着,帮着做些递胶带的活;再大些,他们就开始在旁边指导,让我自己贴春联。起初,我总是将春联粘的歪歪扭扭,还时常会将上联与下联混淆。但是渐渐的`,我也掌握了粘春联的技巧。虽从来没有系统的学过什么关于春联的知识,但在一次次的张贴中,我却早已熟知了春联的格式,春联的意义,甚至春联的意蕴。
再者便是节假日的吃食。尤其是春节期间,老家的吃食可大有讲究。不同于其他地方吃水饺的习俗,老家总是在新年吃元宝,一种个头极大的元宵。元宝中往往裹着红糖,甜甜腻腻的。因为我还小,所以每次吃元宝往往只咬上一两口便足以饱腹,但过年吃元宝的观念却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渐渐的,知道吃上了元宝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的一年的气息。
从初二中午开始,老家的人家要轮流请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庆春节。人们一般会在家门口摆上五至六桌,在饭前还会放鞭炮,轰轰烈烈,好不热闹。我的春节,就是在这样热闹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度过了。
其实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学习过什么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传统文化早已融入了我的生活,融入了我周围的环境,甚至融入了我自己。
正如传统文化本身,代代相传,方得流传千古,不曾消逝。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要说最恢宏的时期,还得是盛世大唐。
从小我就对唐朝的各种文化有所了解,小时候拿到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唐诗三百首》。小时候并不认识太多的字,所以那本书每个字上面都坐着拼音,我的童年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在和它的相处中度过的。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后面唐朝最恢宏的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他们手中,耳熟能详的诗句层出不穷。送别友人的时候,谁不希望说上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在千家万户,随便拉几个孩子,包括我,会的第一句诗,谁的不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等大诗人都已“出道”。其中,李白还是我心中大唐的代表,算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笔法刚劲而又灵活,虚实结合的手法曾无数次抒发他心中的壮志。他的“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让我懂得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人外有人”,并择善而从。遇到挫折,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瞬间点燃心中的斗志。
晚唐时期,小李杜也是竞相开放,写出的诗句完全不同于衰败的晚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看似向往归隐,却认为唐朝尚有无限希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的则是纯粹的无奈。
唐朝的传统文化还大大地影响了日本。我一直希望可以回到大唐,去看一看那万邦来朝的.盛大景象,看一看日本的留学生学到新文化时欣喜的表情,也看一看那些大才子春风正得意的样子。
传统文化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我真的想回到大唐去看一看,哪怕是在梦中。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我心中已经悄然开始发芽,并开始越长越高,带我遨游在文化的天空。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6
每年都要过春节,而过春节的传统文化便是放鞭炮了。虽然现在市里不让放鞭炮了,但我对放鞭炮的热爱仍是只增不减。
六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鞭炮。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妈一起下楼,来到楼下的甬道,爸爸拿出红色塑料袋中的鞭炮,它通体鲜红,爸爸把它放到地上,拿出打火机并把它点燃,鞭炮发出“啪啪”的响声,我着实被吓了一跳,我赶紧捂住耳朵逃回了楼道,但又很好奇不甘错过这画面,便透过窗观看,等那鞭炮响完了,地上便留下了很多成片成片的'红色纸屑。
过了两年,我又长大些了,又逢过年之际,爸爸还是拿回来了一个红色塑料袋,不用猜,里面装的绝对是鞭炮,但是这回爸爸说:“这回有惊喜呦,你不用怕鞭炮太响了,我给你买了个小的烟花,拿在手里就能放。”于是我期待了一下午,到了晚上,我们照常来到楼下放鞭炮,这回我早有准备,我提前戴好了耳塞,所以我没有躲进楼道,在外面欣赏完了这美景。终于到了小烟花的环节了,我拿出来它,是一根棍状的,外面包着花花彩彩的纸,我一把抢过打火机,迫不及待的点着了它。确实如爸爸所说,它并不吵,但很美。
几年前,市里不让放鞭炮了,但这仍阻碍不了我对鞭炮的热爱。到了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一早就开车前往可以放鞭炮的郊区,在那里我们可以尽情的放鞭炮,体会年味儿,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我大了,也可以和爸爸一起放鞭炮了,晚上伴着月光,我们一家人在郊外伴着鞭炮的“轰鸣”声,开怀大笑。
鞭炮,不仅承载着我对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也铭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7
在如此现代化的生活中,似乎比以前少了些传统文化气息。
端午节只是吃一次粽子,有多少人会关注屈原的故事,亲手包一次粽子呢?中秋节只是吃一次月饼,又有多少人会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享受明月夜的温馨美好呢?元宵节也只是吃一次元宵,不用问,街上很少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了。文化因为历史的沉淀,才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要说我身边的传统文化,我会想起家乡的社火。
过年时,堂哥带我穿过一个小窄路,来到一个小广场,毛主席像前,锣鼓喧天,一群人穿着戏服,舞刀弄剑。猛地一个人跳出来,挥起方天画戟来打赤红脸的大将,战了十几回合,黑脸的和舞剑的都赶杀进来,四人似走马灯般厮杀。三英战吕布令小时候的我心潮澎湃。四人退下场后,圈子外又蹿出两人,一个赤手空拳,一个手挺红缨枪,鼓点倏地急促了起来,那个舞枪便刺,只见红色枪头里一束银光,在另一个腰间、耳旁翻飞,雨点般戳来,那人身躯一闪,把枪从肋下挟住,两腿一蹬,两人都一个后空翻稳稳的落在地上。人群里一片叫好声,我更是看得眼花缭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从那之后,过年再没有那样热闹的氛围,广场上空无一人,只有毛主席像矗立在那儿,偶尔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心中空落落的。
其实每个中国人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种情愫,五千年的沉淀与大浪淘金,我们自己的文化无比珍贵,我们也更应该珍惜。比起买来的粽子,我更喜欢姥姥和姥爷亲手包的.大粽子,我爱吃枣的,袋子里就都是枣的;比起微信转账,我更喜欢过年时收到红彤彤的,洋溢着喜庆的大红包。我很庆幸,身边的人心中,都有对传统文化割不断的感情。我也希望,那锣鼓声与鞭炮声,能再次轰轰烈烈地响起。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8
我的家乡在济宁,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济宁地杰人灵,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名人志士。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从这里诞生。济宁作为孔孟之济乡,运河之宁都,礼仪之邦,自然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NO·1煎饼
在以前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煎饼可是人们的一大主食,养活了一大批人。制作煎饼的原料可以采用各种粮食,如麦子、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也可以同时混合使用几种原料。在80年代以前,煎饼多以地瓜干和玉米为原料。地瓜干、高粱制成的煎饼色泽浅棕,玉米面、小米面、谷子面制成的煎饼色泽淡黄,大米面、麦子面作的煎饼则呈现白色。
煎饼以它的口感酥脆而有名,新摊出来的煎饼嚼上一口,声音非常有层次感,感觉很清脆。有时再卷上点儿大葱,硬硬的、辣辣的、涩涩的,这就是有名的“煎饼卷大葱”了。现在的煎饼不仅仅有原来的`品种,还出现了咸煎饼,里面放上花生、葱、辣椒,更是好吃。
NO·2方言
在当今极力推崇普通话的年代,方言只被农村人使用,我觉得济宁的方言是象征济宁的,这种方言一直用了上千年。虽说方言又叫土话,但是每个地方都使用普通话就没有特色了。也就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境了。
济宁的方言有自己独特的声调,有些字也有一些不同的发音。这是劳动人民根据平日里的生活习惯总结出来的,人不能忘本。方言与普通话可以同时掌握,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生活,相反,这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热爱我们的故乡
NO·3……
济宁有太多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此我就不再一一列举。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虽然涌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但是绝对取代不了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根基,我们要保护它,重视它。
我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9
要说起传统文化,我到颇有些研究。
每当我离开书桌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事便是把我的枕头立在床帮上,浑身一软瘫进去,拿起爸爸砖块似的黑手机,翻出喜马拉雅广播,找出百家讲坛,听着康震教授,蒙曼教授,王立群教授在广播另一端谈天说地,讲述过去的王朝更迭,贤王昏君。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各个王朝时宫廷内的蕴含着中国古代特色的事物。
这时候的我静静的平躺在我的小床上,两只手交叉着放在肚子上,静静闭上双眼,仿佛躺在一个时光穿梭机上,各位教授通过广播成为了我的向导,带我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宫廷中漫游。
咱们就来说说古代宫廷中的膳食吧,在古代人眼中,膳食是入口的,自然有着很高的要求。宫廷中的菜肴分着众多菜系,有南味、北味之分。南味以金陵、益都、临南、郢都为代表,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沈阳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华贵珍奇,配菜典式有一定的规格。帝王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势,役使世上各地各派名厨,聚敛天下四方美食美饮,形成了豪奢精致的御膳风味特色。尽管宫廷御膳为历代帝王们所独享,但每款美饮珍馔,都来自于民间平民百姓提供的烹饪原料和烹饪技术。如果说,民间家居及市肆餐馆的饮食是中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廷御膳则是中国古代烹饪艺术的高峰。因此,每个时代的宫廷御膳实际上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宫廷菜肴只是其中的缩影,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听了连中国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的讲座之后,我时时会为他所说的“用敏感、高贵的心灵感悟世界”、“赋予人生的高贵:人有多高贵就会赋予世界多高贵!”、“脑际有星河宇宙,笔里有万里波涛”、“拥有人文情怀,建立崇高状态”而感到一阵阵莫名的激动,也许是他的心声正是我的追求吧!
我认为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多一份敏感、多一份多情、多一份清高,看到风霜雨雪会联想到飘落的花朵、摇摆的树木、皑皑的雪山;听到电闪雷鸣会联想到奔腾的江水、辽阔的草原、屹立的山峰;看到月缺月圆会联想到遥远的故乡、远方的朋友、柔弱的小草„„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份敏感、多情、清高,我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命、走近心灵,我坚信:教师走多远学生就会跟你走多远!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对于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而言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学生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因此,我愿意单取古诗文这一古老而又悠久的传统文化来与我的学生共塑高尚灵魂!
第五篇:我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我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悠悠华夏,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无为而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谆谆教导;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美好寄寓到民贵君轻的治国良方;从唐诗宋词的争奇斗艳,到程朱理学如火如荼的发展„„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正如中华世纪坛序中写的那样,“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份豪迈,大概只有炎黄子孙才能了然于胸。我的成长,是一直有传统文化为伴的。所以今天,让我讲我与传统文化的故给你听。
我与传统文化,绝对不是一见钟情。儿时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并没有多美好。那时候,国学还没有红透大江南北,对国学的了解,只浅尝辄止在从小到大的课本间。小小的我像古代人一样咿咿呀呀读着那些并不明白的句子,看着课文背后印着的“并背诵全文”,只觉得触目惊心。想不通究竟什么是“几年离索”,也不明白什么是“欲语泪先流”。不过虽然不懂,好在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起来倒也挺有乐趣。也多亏了那时候的勤奋,以至于到今天,像《长恨歌》一类的长诗,我仍能流利的背出来;偶尔谈起传统文化,倒有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味。
随着长大,我与传统文化似乎更合拍了。犹记得初中时我有一个牛皮纸封皮的本子,上边密密麻麻的誊写着我喜欢的诗词歌赋,偶尔还写几笔自己的感触,配着一两幅插画。读得多了,看得多了,我也渐渐承袭了诗人的多愁善感,变得更加细腻,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有了更多的观察,好多诗词也终于有了自己的领悟。我年少时懵懵懂懂的情感,大多是用诗词承载的。偶尔低吟一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感叹一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昏细雨时想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伤心落泪时的“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这些诗词是我情感的启蒙。那些平平仄仄的诗词曲赋,丝丝缕缕的离愁别绪,都让我感同身受。不过那时候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止步于此,至于其他浩如烟海的文史古籍,只觉得枯燥无味,也懒得去理。
高中时,课业变得繁重起来。不过这并没减少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随着阅读的增加,也终于知道自己当时的理解是多么幼稚浅薄。那些看似描写男女情爱的诗词,竟并非其原意,就好像“画眉深浅入时无”并不是在问自己的妆究竟好不好看一般,那些看似软软糯糯的词句,其中竟蕴含着那样深的家仇国恨,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我记得自己当时一边觉得羞愧难当,感叹自己学业不精,眼界短浅;一边对传统文化更生敬仰,更想要去了解,去体味。怀着这样的情感,曾经觉得枯燥无味的老子庄子,静静读下来,倒觉得醍醐灌顶,齿颊留香。那些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怪诞离奇的想法中,充斥着对自由的向往;那些看似无稽的舌战,却藏着哲学思辨的味道。曾经我以为长得读不完的《水浒传》,竟也在我每日藏在被子里偷偷打着手电的时光中悄悄刻在了我的脑海。我认识了冷静正统的司马迁,遇见了美好无争的桃花源,会晤了以鬼写人的蒲松龄,体味了理学心学的个中趣味,甚至连李贽那《焚书》中零零星星进步思想的影子,都让我为之雀跃。
到了大学,大概是兴趣所在的缘故吧,我对国学的更是爱不释手。因为有了更多的资源,更充裕的时间,我可以真正平心静气的去钻研国学,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起我和《红楼梦》的邂逅。我犹记得高中时第一次读完《红楼梦》,曾经说,那种让人想哭又哭不出来的压抑,让我真的不敢再去读它了。可是到了大学,当看到“《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选修课时,还是情不自禁的选择了它。我很感谢我选了这门课,因为它让我深入了解的,不只是一部《红楼梦》,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称《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些曾经不明白,不理解的段落;那些被我不经意错过的作者精心布下的伏笔;那些频频出现的儒释道思想究竟有什么深意„点点滴滴,越是了解,越是喜欢,越是深入,越觉得有价值。就好像一杯陈年佳酿,香醇爽口,让人沉醉其中。不得不说,透过一本《红楼梦》,折射出的,是五千年历史堆积沉淀下来传统文化光彩,仍熠熠生辉,历久弥新。传统文化以它独特的魅力,召唤着更多的人去品味,去发扬,去传承。它是历史馈赠我们的礼物,是时光留给我们的宝藏。很庆幸,我的故事一直有传统文化为伴。很感恩,这优秀的文化正将我洗礼成一个更优秀的我。那些字里行间隐含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就好像古代圣贤正引导着我一点点进步,让我铭刻于心。
这就是我与传统文化的故事。我相信,未来,我们的故事还会继续。
人文经管学院
董坤
10071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