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案
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班级
日期
课题
几分之一
知识类型
执教
设计时段
新授
教材简析
课标
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物、图形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理解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单元
目标
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分数。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学情确定“应该怎么教”)
三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转变磨合中,初步已经进入了中高年级的学习状态,数学语言表达也比较规范,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几分之一的认识,可以借助实物操作,同桌讨论,小组探究等方式来学习,通过切实的操作,体会分数的产生,进而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
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物、图形的等分活动,感悟分数产生及其意义,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分数。
3、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的基本属性。
育美课堂目标
(从教学内容出发提炼教学中渗透培育“智慧美、文化美、人格美”的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准备
多媒体、纸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教学过程
教
师
学
生
设计意图
评价方式
一、情境导入
1、故事引入
春天来了,学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小朋友带了很多食物跟大家一起分享。
根据图片(出示图片),列算式,引出平均分,并用一句话说一说。
将xxx平均分成2部分,每人分到x个xxx。
2、巩固“平均分”
二、活动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现在,小胖和小丁丁只有一个披萨,该怎么分?
把一个披萨饼平均分成2部分(板书),每一部分是这个披萨饼的多少呢?
(1)认识:
二分之一
(2)二分之一的读写
(3)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2、进一步探究二分之一。
(不同物体或形状的二分之一)
质疑:为什么它们的一半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3、认识四分之一
(1)折一折
写一写
拿出小圆片,用它来代替蛋糕,找出四分之一。想一想要找出四分之一,第一步先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对折?
(2)
写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再次强调书写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
4、认识几分之一
(1)一次对折是二分之一,二次对折是四分之一,三次对折是多少?(猜测、验证)
(2)进一步认识: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一个整体等分以后,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5、小结:
(1)这些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都可以看作整体,那么我们可以说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个部份,每一部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板书)
(2)分数的产生
通过刚才分一分的活动,我们发现当我们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所分出的数量没有办法用我们所学过的整数来表达时,就产生了分数(板书︰分数)。二分之一就是其中的一个。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几份,今天我们所学的分数分子都是1,所以代表取其中一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6、简要了解分数的由来
三、巩固运用
1、书P44页4、52、辨一辨
(1)把一根绳子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三分之一。
()
(2)九分之一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一份。
()
3、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4、看视频,找几分之一。
四、拓展提高
1、猜一猜哪条彩带更长?
五、收获总结
谈谈收获,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看图说话
(我把xx看作整体,xx是其中的部分。)
根据题目口答
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写一写
巩固练习
复习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整体可以是一群、一堆,也可以是一个。
通过逐一的口答练习,过渡至1÷2,当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要用分数表示,顺其自然地引出分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是一个全新的认识,等分活动就是分数的基础,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掌握,所以用“平均分”来替代,首先通过圆的平均分,在面积、形状上都统一,来表达分数,进而再到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图形的平均分(面积相等,形状不同)。把三年级学生只注意到整体被分成几块,而没有注意到每一块是否相等这一难点突破,强化“平均分”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使用分数前首先判断其是否等分的习惯,以逐渐把握分数“整体——部分”的意义,明确只要平均分,每一份就能用几分之一表示。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以此感受我们的古老文明。
体会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处不在。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
几分之一
披萨饼
披萨饼
二分之一
一个
整体
平均分成几份,每一部分是这个
整体的几分之一。
圆
圆
八分之一
像1/2、1/4、1/8……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线……
……其中一份
……平均分的份数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些整数知识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次接触分数,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细细品读了教学参考,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四个苹果两人平分、两瓶水两人平分、把—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多少”.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帮助学生强化了“平均分”的意识,同时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半个蛋糕叫做这个蛋糕的1/2,也就是1/2个蛋糕。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步认识1/2积累经验。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1/2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步认识1/2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个分数的前提,所以在教学开始,我通过旧知,紧紧抓住”平均分”这—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从整数引出分数。通过2次分蛋糕,引出了“—块蛋糕2人平均分,结果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激起了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2.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建立概念。
把二分之一的教学做为教学重点,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通过电脑演示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折—折、涂一涂、说一说等环节,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到把—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不同形状的纸片折—折,并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的含义。接下来我进行类比迂移,认识四分之一.请学生继续用纸片表示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通过操作,使学生进—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在感悟的基础上1/5、1/6、1/7、1/100等等,学生很轻松的就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分数,同时也进—步明白分数的含义。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折纸的同时.还要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几分之_。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4.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在认识几分之一后,通过发现生活中的几分之一,让学生感悟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5.练习层层推进,适当拓展。
练习以基础知识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以基础知识为扩展。同时在最后的看视频找分数中,渗透了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由平均分而感悟到多一些“关爱与分享”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整节课上完后,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我设计的练习也多,为了夯实对于二分之一的认识,时间浪费的比较多,导致后面练习中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在这—节课中完成。在折纸片环节中,没有充分考虑,运用不同大小的纸片,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确1/2表示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1/2个(当分数带有单位时)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这一难点。这些还有待我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