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必修三第一单元学案
-
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一、1、重点字词: 阜盛fù:(人家)兴盛;阜,多。 厮:小厮,未成年男仆。/ 厮认,互相认识。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嬷嬷mïmo:旧读mā,年老妇
-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阜盛(fù)敕造(chì)歆享(xīn)模样(mó)
B.朱拓(tà)呜咽(yâ)绾者(wǎn)嫡亲(dí)
C.炮烙 -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
-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1、(1)黄土高原
(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 -
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单元学案第一课时 《桥边的老人》学案 学习目标: 1、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即“冰山”理论)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学
-
数学必修三学案
数学﹙必修三﹚学案高
一
数
学
备
课
组2011.2 -
人教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框:体味文化 学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 :文化的概念 ◇理解:文化的内涵能力目标: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
-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 一、选择题 1.(2011·济南1模)“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
-
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
-
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一单元导学案[模版]
Unit 1 Words and expressions 预习案 TaskⅠ词性变化 1. science (n. )科学 → _____________ (adj. )科学的 →____________ (n.)科学家 2. conclude (vt. & vi. )结束;
-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4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4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目标重难】 重点: “师夷”与“制夷”的关系;
-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学案(大全)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5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结构整合】 1.背景 【目标重难】 2.兴起
-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第 5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结构整合】 1.地理因素:以______为依托,彼此____ ____,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
-
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第3课学案(大全)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 四 单元第13课编写( 唐琳 ) 审订( 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结构整合】 【目标重难】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
-
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
-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 ”)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 )(2)一 其致一也( ) 悟言一室之内 (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词类
-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