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节
-
高中化学必修1
内容详尽,知识准确。共98页。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 -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作者: 熊小波 (高中化学江西南昌化学三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617发表日期: 2008-07-12 10:18:33
一、教材、学情与教学目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 高一年级 杨 慧 本课时二氧化硅的学习既能体现元素存在的普遍性,又能体现应用的广泛性和时代性,既有亲近
-
高中化学必修1学期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1学期教案: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 学习目标分析(一)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必修模块要求 选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
-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钠的性质教案(优秀范文5篇)
金属钠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钠与水的反应,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
-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必修《化学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主要根据物质的组成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如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教学设计 化学组 王波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记住钠的物理性质。 2、能描述钠与水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从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一百多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叙述有关的是
-
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
必修1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每章知识点总结[精选]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
-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目的要求】: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重、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
-
高中化学必修1模块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
高中化学必修1模块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在化学 1 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 :我们在必修 1 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中主要的问题既要有几下几点:一是课时少。 二是深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练习
人教版〔2021〕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质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A. CO2
-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1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1
一、景观生态学主要内容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 -
《高中化学必修2》课程纲要
级化学组2014重庆市长寿中学高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2《必修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年第三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007人教版 ◆授课时间2年:
-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化学必修一专题二
1、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B、碘水C、氢氯酸D、氯化钾溶液
2、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90mL水中应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 -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