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作业设计
10课姓名:
1、根据意思写词语::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本课指随随便便。 :惊慌、害怕。 :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2、课文的作者是,她是李大钊的,文章是年写的 -
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0课《假如》
《假如》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
-
八年级下册第10课组歌
10.组歌 【教 案】31-32 【备课时间】2012.3.26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
-
《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网上除了教案还是教案,为方便对原文的查阅,以此填补空缺)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第三组:深深的怀念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
-
五年级下册第10课 杨氏之子
10杨氏之子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总共5句话,55字。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的第四十三则故事,是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世说新语》一书是一部主要记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懂得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励自己缅怀先烈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组歌(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大全)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惊弓之鸟》教案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同步练习苏教版
陋室铭检测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乐”“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 2、体会文中描写以及语句饱含的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乐”“苦”的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教案
《组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3、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从总理的工作和生活中,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正确、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周练
元峰小学六年级语文周练12
一有划去括号里错误答案。
供品 松脂仿佛 正月 五行 牲畜 分(辩辨 )严(竣峻 )(厉历)害 二根据音节或部首写字组词并用标出整体认读音节。
潮 速通
恋疲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我们即将毕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我们即将毕业 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美术课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制作毕业纪念品和纪念册。 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学的美术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螳螂捕蝉》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螳螂捕蝉》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
-
三年级语文第10课教案(5篇范文)
课题:习作·指导 教案序号:10 授课时间:2014年9月10日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2、在口语交际中把语言说流利,学会写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