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
-
麻醉操作规范
麻醉操作规范 一、 临床麻醉工作程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麻醉医生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执行工作程序,与手术医
-
临床麻醉质量管理规范
北京市卫生局文件: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 临床麻醉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京卫医字(2007) 250号) 各区县卫生局,各医疗机构: 为建立和完善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
-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3062689232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规范临床麻醉工作流程,确保病人手术治疗的顺利与安全,根据麻醉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要求,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二、麻醉科应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做好
-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一、 临床麻醉工作程序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麻醉医生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执行
-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技术 (一)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 2.操作
-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一、无效吸氧 (一)发生原因 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
-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一.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二.用物准备: 清洁盘(内铺治疗巾,放流量表、湿化瓶、鼻塞、棉签、治疗碗内盛冷开水、纱布),治疗车(弯盘、剪刀
-
临床技能操作规范-眼科
第七章眼科学 七十二、眼底检查 材料准备 检眼镜 操作步骤 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患者取坐位,检查取站立位。检查右眼时检查者位于患者右侧,右手持检眼镜、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
-
临床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换药术用于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方法】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
-
动脉穿刺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动脉穿刺置管术 (一)操作目的:1、直接监测患者血压 2、需采集动脉血液标本或某些特殊检查 3、急救时需加压输血输液 4、用于区域性化疗 (二)适应症 1、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
口腔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大全(模版)
美 容 牙 科 临 床 技 术操 作 规 范 目录 第1章美容牙科的一般性操作规范 第2章 牙齿修复美容技术 第一节 洁治术 第二节 牙齿修形术第三节 牙齿漂白术 第四节 复合树脂粘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病理学分册》(范文)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第1章 总 则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 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范。 二、医
-
临床操作示范指导规范(5篇)
临床操作示范指导规范临床操作示范指导是指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生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获得操作经验的最原
-
吸入麻醉气体泄漏的危害及预防(2014)教案
吸入麻醉气体泄漏的危害及预防(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俊科 叶铁虎 许幸(执笔人) 吴新民(负责人) 徐建国 一、引 言 吸入麻醉药物的发明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诞生,它极大推动
-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 (一) 目的1、使药液吸入呼吸道,达到解痉、祛痰、消除炎症等治疗效果。 2、湿化呼吸道。 (二) 操作步骤 核对医嘱,抄写瓶签贴,双人核对,置于治疗台上 ↓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五篇模版)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 第1章 总 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范。 二、医
-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感染性休克 第二章出血性休克 第三章过敏性休克 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沐浴
【目的】
使新生儿皮肤清洁、舒适、避免感染。
【用物准备】
处置台或处置车,备有新生儿衣服、尿布、大小毛巾、无刺激性婴儿浴液、消毒棉签、大纱球、75%酒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