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治蜀”谈企业管理中的奖罚艺术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2011C235 曹桂芳
《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法正谓亮道:“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距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观其望上。”亮道:“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客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这是一段描述诸葛亮在扶佐刘备治理蜀国时采取的管理策略引发的问答。原文大意是: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时候,采用了制定法纪、严格执法的政策,引起不少人有怨言,于是有人向诸葛亮提出说:“汉高祖入关时,约法三章,宽以待民,原秦朝民众因此而感谢汉高祖的仁德。而今天你诸葛亮假借刘备的威力,这样严厉的对待众臣,就不能把刘备的恩惠施予众臣。”
诸葛亮回答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王因为无道、对众臣和民众太为严苛,众臣和民众都有怨气,因此才有匹夫起义,使得秦失去天下。到高祖治国时,他采取宽容的政策,民众自然会感恩。而刘璋弱,一直以来对众臣宠纵有加,导致文法羁縻,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国威不再。君臣之道都被破坏。所以我们现在治国,一定要严格执行法纪,按照法纪执行的,当然会给予加爵,大家自然就感到荣耀。这样荣恩并济,上下有节,才是治国之本。
诸葛亮是汉朝末年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被后人一直传颂;他在蜀国政治、军事、以及治理国家方面的理念和管理思想,对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日,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诸葛亮制定章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治国管理思想,联系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就是针对企业的现状,在进行企业诊断、有效梳理的基础上,对于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多年未解决又突然暴发的问题,首先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然后根据解决的效果固化结果,最后,把有效的方法形成制度。接下来,就需要在严格执行制度并且一视同仁上下足、下深功夫,执行制度,最重要是施法的人要奖罚分明。
诸葛亮治国治军一向以赏罚严明而著称。他的赏罚不是随心所欲、凭个人的好恶行事,而是遵守法度,以功过而论。“进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劝戒明也”。这是引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可谓恰如其分,内中总结了诸葛亮在进行赏罚时坚持的原则,运用的谋略,达到的效果。现在读来也感到受益匪浅。他这一整套赏罚谋略的应用,对巩固蜀国政权,取得南征北战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奖罚的目的在于处罚违法之人,奖励守法的人,这个法即是公司的规章制度,用以激励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奖与罚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历代治国治军重要的手段,而用得象诸葛亮这样“刑政虽峻而无怨者”的却不是很多。往往不是宽严失度,就是为赏罚而赏罚,赏罚不肃,处事不公,就难免人心不平,失去了赏罚的激励作用。国内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的实践。
有这样一个事例:
有一家管理秩序井然的民营企业。在该企业中,总经理的亲弟弟任某部门副经理。
有一次,总经理的弟弟犯了错误,总经理召集中层干部开会,讨论对他的处罚措施。其间,总经理的弟弟当众表态:“我身为总经理弟弟,应该成为大家的表率,这次犯了错误,请求从重处罚。”
总经理的弟弟没有想到,他“从重处罚”的请求,非但没有获得总经理的表扬,反而招致新的批评。总经理严厉的批评道“你请求从重处罚,这违背了奖罚公平的原则;实际上,你从内心深处,还把自己置于特殊地位。这说明你在工作当中,没有真正地以普通员工自居。你有这种思想,工作是做不好的。你‘要从重处罚’的错误,比你工作中的错误还要严重。工作错误要罚,‘从重处罚’是新错误;新错误也要罚,并且通报批评。”
该企业经历此事之后,上下员工立刻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管理政策是奖罚分明的。奖罚只会是与工作效果、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相挂钩。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由此而提升了一步。
应该说,有效利用奖罚手段是高超领导艺术的体现。奖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人本管理思想”、基本目的还是激励、理论基础应该是需求动机理论,而奖罚的实践活动则非常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包括方式方法,也包括对奖罚本身“功能的强化和扩展”。一般说来,奖罚应遵循以下几点:
1.多奖少罚。奖罚的要义是:鼓励好行为重复再现,而不仅仅是消除不良行为。下属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种:好行为、平常行为、坏行为;仅仅消除不良行为的组织,是业绩平平、没有活力的组织;奖励的作用在于鼓励良好行为重复再现,处罚的作用在于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再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多奖少罚。
2.奖罚分明。其含义是:敢奖敢罚,有奖有罚。对于好行为要舍得奖;对于坏行为要敢于罚。经常运用奖罚以充分调控下属行为,使之与组织目标一致。
有的领导碍于面子,对下属的错误不敢处罚;还有的领导,气量狭窄,对于有功的下属不给予奖励;这都是与奖罚分明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3.奖罚公平。奖罚公平的含义是:奖罚只与工作效果、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相联系,而不能与其他事情如感情、关系等相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领导者都能够接受奖罚公平的原则;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却常常不知不觉地违背这一原则。这种违背,并不是故意造成的,而是由于对奖罚公平理解不够深刻而造成的。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能真正地贯彻奖罚公平的原则,就会给下属的行为导向提供一种矛盾的信号,导致下属行为混乱。奖罚公平的原则,虽然已被研究、实践了几千年了,无数先哲、史书谆谆教导后人——领导工作要奖罚公平,然而后人在实际执行中,却难以严格遵循。
4.奖罚规则尽量明确。即把奖罚的规则尽可能形成明文的规章制度,以防止奖罚的随意性。随意奖罚,就可能使得奖罚产生不公平。随意奖罚,对下属行为导向的信号往往不明确。当然,我们在这里说“尽量明确”,就意味着——有部分奖罚,是不可能用规章制度的形式事先明确表述的。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领导者不可能事先预知下属在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行为。但是,我们要求尽可能地把奖罚规则事先清楚地设定。
5.奖罚应指向具体行为。奖罚应该和下属的具体行为相挂钩,使他们明确的知道:什么行为是被领导所欣赏的、需要被加强的。比如,有的领导给下属发一笔奖金,并且表扬下属说“你的工作很出色,给你100元奖金。”这样的奖励效果就比较差。因为奖励没有和具体行为挂钩,奖励失去了行为导向作用。类似“你的工作很出色”的界定,含义模糊,指向不明。当然,还有一种更加糟糕的奖金发放方式,习以为常地出现在许多企业员工的工资单上,往往出现若干元的奖金数额,却没有说明。这样的奖励方式就属于“投资大、效果差”,同样的道理,处罚也应指向具体行为,才能使下属具体知道:什么行为是要被抑制的。
奖励有利于激励工作人员在获得精神和物质满足的前提下,能够积极创新,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新的业绩,同样,惩罚有利于组织或个人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发现改进意见,以避免类似错误现象的出现。奖罚,是领导工作当中调动下属积极性、调控下属行为,使之与领导意图相吻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掌握的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