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海外华文教育,在论述其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同时,分析和探讨了当前海外华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华文教育;华文学校;教育改革
中国人移居海外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目前,约有480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大州。华侨华人虽身居海外,却不忘传承中华语言文化。可以说,有华侨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不同形式的华文教育活动。何谓华文教育,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定义,狭义的华文教育是指海外华侨华人在居住国或来中国接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而广义的华文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海外华侨华人而且还包括非华裔的外国人。若按地域划分,华文教育实际包括海外华文教育及国内华文教育两部分,前者通常由海外华侨华人在当地举办,属于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是华侨华人所在国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后者则是中国面向海外华人以及非华裔的外国人开展的华文教育,属于中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海外华文教育,在介绍其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同时,对当前海外华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加以探讨。
一
海外华文教育是在华侨社会形成后产生的。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至明代海外已出现华人社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为了解决子女的母语教育问题,当地华侨社会便仿效国内教育形式,在会馆、宗祠、庙宇等地开办私塾,教授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以及尺牍、珠算等,海外华文教育由此产生。华文学校是华文教育的主体,最具代表性。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海外华文学校是1690年巴达维亚(现印尼雅加达)华侨创办的明诚书院。18世纪下半叶当地华人又陆续创办了江南书院、明德书院等。19世纪初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先后出现了旧式华文学校,如1819年马来西亚槟榔屿华侨开办的五福书院以及同一年新加坡华侨建立的华文私塾崇文阁都是当地首所华文学校。其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也都陆续办起了华文私塾、书院、义学等。[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到海外谋生的华人日益增多。其间,西方殖民者大肆非法掠卖“猪仔华工”到南美及西印度群岛等地做苦力;北美、澳洲的“淘金热”以及美、加西部大开发和修建铁路吸引了大批华人前往,其中不少人后来留在了当地,成为华侨的一部分。尽管当时海外各国大多推行种族歧视,华人社团不畏强权,通过自筹资金创办华校,使海外华文教育逐步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洋务运动兴起,康、梁维新变法以及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救国图存在国内外开展革命活动。内外压力迫使清政府采取一些新政,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取消海禁,改变侨务政策等,并从关心华侨教育入手,多次派遣官员去海外考察,支持和帮助华侨兴办学校。1905年后,清政府在东南亚多地设立了劝学所,屡次派官员赴南洋“查学”。美国旧金山华人社团在清廷驻美公使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888年创办了北美第一所华文学校-中西学堂。古巴华侨也于1899年建立了华侨中西学校。1907年,清廷又任命梁庆桂为学务专员赴北美兴学,在其鼓励和帮助下,先后有十余所华校成立。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海外各地约有华侨学校100多所。[2]
辛亥革命后,华侨办学热情更为高涨,中国政府也继续支持华文教育,如设立华侨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法规,兴办侨校等,至二战结束,海外华校已达3,455所,其中仅亚洲就有3,260所(东南亚2,781所),美洲110所,其余分布在大洋洲、非洲及欧洲。[3] 华侨教育首先产生于国外,然后向国内发展。20世纪初,受进步思想影响,许多华侨希望送子女回国学习。为此,清政府于1906年在南京创办了暨南学堂,后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此为国内创办的首所华侨学校。1927年南京政府将其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并在抗战期间又兴办了3所国立华侨中学和3所华侨师范学校。国内华侨教育不仅有国家办学,也有华侨捐资办学,特别是闽粤等省的侨胞在国内捐资办学者人数众多,如留美第一人容闳早在1873年就筹资在广东香山县南屏创办了甄贤社学(现珠海市南屏中心小学前身),是海外华侨在国内兴办的第一所学校,陈嘉庚也先后捐资创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4]
二战后,殖民统治土崩瓦解,许多殖民地相继独立。大批华侨为了生存与发展,先后加入侨居国国籍,华文教育也由早先的外国侨民教育转化为居住国少数族裔的母语教育,成为当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东南亚一些国家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对华文教育加以限制甚至取缔。
第二篇:哈尔滨市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总结
哈尔滨市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总结
表彰大会时的讲话提纲
张显友(草稿)2010年1月15 日
尊敬的国侨办xx司长 尊敬的省侨办xx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哈尔滨市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表彰总结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百忙之中拨冗出席大会的国务院侨办文宣司的领导、省侨办的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
十几年来,哈尔滨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在国务院侨办、省侨办的支持帮助下,蓬勃发展,不断壮大。自1998年5月起,我市陆续派出中文、数学、体育、电脑、音乐、幼儿教育等师资39人次,分别在泰国、文莱、菲律宾等国家任教,其中担任华文教学督导2名、教学主任1名,任课教师36人次。市外侨办与哈尔滨中国旅行社北京华文教育学院合作,累计接待了华裔冬令营团组25批,夏令营10批,共计3700余人。
多年来,这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各级 主管部门积极努力下,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并作为向世界人民宣传哈尔滨,展示哈尔滨,让哈尔滨走向世界的战略任务来抓。要求各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提升到“发挥国家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促进民间外交”的大格局中加以认识。提出了做好海外华文教育就是构筑“侨心工程”和“为侨服务”工作的具体体现。为此,哈尔滨市外侨办、哈尔滨市教育局、密切配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遴选优秀师资担任外派教学工作任务。对于外派师资的选拔,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严格遵照国侨办的指示和海外侨校要求选派政治合格、身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赴国外任教。在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师德人品。工作中,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相关学校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给予积极配合。学校领导要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要以“舍小家,顾大局”的观念,克服师资紧张的困难,积极推举一线教师出国任教。对于选派的外派教师提出,要克服工作环境艰苦,工资补贴不高等不利条件,将外派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完成。
(二)加强出国前培训,确保出色完成外派工作任务。为使我市外派教师在不同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生活环境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出国前,市外侨办、市教育局专门组织“外派教师行前培训座谈会”请市外侨办领导就有关外事纪律、外交礼仪、侨务工作、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训。为使外派教师出国前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市教育局请曾经担任过外派教学任务的的教师现身说法,讲教学、讲生活、讲环境。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培训,使我市的外派教师提高了认识,不仅出色地完成外派教学任务,而且宣传了家乡,广交了朋友,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自己。目前,我市外派教师经过在国外1至2年的锻炼,回国后有三分之一的教师陆续走上学校中层以上教学和行政领导岗位,为学校发展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制定优惠政策,让外派教师安心、放心地在国外做好华文教学工作
我们知道,生长在北方的外派教师远离家乡,在一个陌生的热带国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所付出的艰辛是可以想象的。为此,哈尔滨市教育局制定了一项政策,即承担外派教学任务的教师等同于到我省边远艰苦地区完成支教任务。这既是对我市外派教师辛勤工作所付出代价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外派教育事业的一种鼓励。同时,为保证外派教师家庭生活,使他们在外安心做好教学工作,我们按照国侨 办的要求,在保证外派教师与在职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一致的情况下,要求所在学校对他们的家庭给予多方面的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外派教师在国外的工作、生活状况,市外侨办、市教育局还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07年先后3次派出华文教育考察慰问团赴泰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深入当地华校和华侨华人社团,一是慰问我市外派教师,考核外派教师的工作,二是了解华文教育需求。结交当地重点侨团。此举受到当地华侨社团、华文学校、外派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不仅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做好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也取得了拓展侨务外联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间交流,外派教师成为侨务外联工作的得力助手
一、教书不忘育人 教学成果斐然
哈尔滨的外派教师来到国外,面对着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完全不同的教学对象,给予了每一位外派教师新的考验。对此,哈尔滨的外派教师一方面虚心向当地的老教师学习,观察其教学特点,在工作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我市外派教师孟庆红过去在国内她一直从事高中教学,来到菲律宾初次接触初中教学,因为接触到也是特殊的学生和特殊的教材。开 始给她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她坚持不懈,努力钻研,在教学中总结出“走进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四步教学法”教学成果显著,得到了校方和学生们一致好评。在泰国蒙福学院工作的郭煊鸣老师遇到的问题是:泰国学生年龄差距大、中文基础差,语言不通,对学习中文不感兴趣。曾经在工作中感到有一种“挫折感”。为此她潜心钻研,细心观察其他国家的外教授课方法,用英语讲授中文,并从培养学生学习中文兴趣开始,利用道具、寓言故事启发调动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同时,她还运用体态语言和眼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同学生形成了一种默契,课堂气氛变得既轻松又活跃。一年的工作使郭老师总结出一个道理,用心去爱学生,即使语言不通。心灵也能沟通。又如,我市首批派往泰国南部工作的两位女教师,工作的地点是泰国的边远山区。也是当地的第一批中国教师,承担着开创泰国南部华文教育基础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地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在没有中文教材的情况下,她们根据当地情况,自己动手编印教材,在教学中耐心细致,孜孜不倦地对泰国华裔学生进行中文的启蒙教育,赢得了校方领导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通过她们的一年的努力,使这所学校的中文教学在当地名声大振,带来了大量生源。在次年招生中,该校比原计划多招200余名新生,扭转了多年来该校生源匮乏的局面,在当地华人华侨中产生很大反响。多年来,哈尔滨的外派教师有标准的 语音优势。工作积极热情,业务能力较强,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牵线搭桥,积极为我市开辟外事侨务工作新领域 我市的外派教师除了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中还不忘把中国的发展和哈尔滨这座东方“冰城”介绍给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和华人华侨朋友,让他们了解哈尔滨,了解祖籍国。在华文教学之余,不忘广交朋友,联系侨团,拓展侨务外联工作渠道。并且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充当我市外事侨务的“民间外交大使”。几年来,通过我市的外派教师牵线搭桥,市外侨办与菲律宾、泰国、文莱的重要华侨社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在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工作的马凯老师的引荐,通过市外侨办的努力,使哈尔滨市与菲律宾卡加延市成功的结为友好合作城市。2009年下半年,在菲律宾华侨社团的邀请下,市外侨办组团参加了在马尼拉举办的第10届世界华商大会,结识了一大批世界各国重要的海外华商和侨领。今年冰雪节期间,市外侨办接待来了菲律宾重要侨团-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代表团的来访。期间,哈尔滨市海外交流协会与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成功的签署了《建立友好交流协会关系》合作协议书,为我市进一步拓展侨务外联及招商引资工作谱写了新的篇章。
三、借助优势资源开展寓教于乐的冬夏令营活动 冬季是我市旅游的黄金季节,而夏季的哈尔滨又是我国 著名的避暑胜地。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和冰雪文化艺术的展示,吸引着大批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北方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冬夏令营活动。接待中,我们把最具特色的关东风情介绍给海外华裔青少年师生,并通过举办篝火晚会、联欢酒会、观冰赏雪等形式,给他们提供一个与我市大中专学校学生联谊交友的机会。为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天活动中留下比较深刻印象,市外侨办、哈尔滨中旅社还把师生们在哈尔滨的活动制成影碟分给同学们留作永久的回忆。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冬夏令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国务院侨办和北京华文学院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北京华文学院将哈尔滨做为冬令营永久性校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服务,努力完善哈尔滨旅游基础建设,深入挖掘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同学们来到哈尔滨可以更多地了解祖籍国的历史、人文,国粹,看到更多绚丽多姿的冰雪美景。同时也要让师生们在哈尔滨吃好,玩好,学习好。
同志们,中华文化是凝聚、支撑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炎黄子孙相拥相依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华文教育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和人民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借助中国大发展、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国侨办、省侨办的支持帮助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把我市海外华文教育工作 做得更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三篇:海外华文复习题
海外华文复习题
1、请自选角度,谈谈你对王祯和小说《嫁妆一牛车》的主人公万发形象的理解。
万发是一个人生角斗场中的失败者,他先是与命运角斗,是一个失败者。他与妻子阿好角斗,也是以失败告终。他与闯入者——姓简的成衣商角斗,仍然是一败涂地。万发原以种田为生,因为种不出庄家,种了肺炎草,却被洪水淹没;洗澡时水灌进耳朵成了“三分聋”,只好靠给人拉车谋生,收入甚微;妻子阿好又有洁癖,使得本来就贫困的生活更加贫困。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牛车。为此,他竟默许、容忍妻子和别人通奸甚至公开同居,这是屈辱、认命、无声以对的大悲哀。
虽然万发在一系列角斗中都是失败者,不得不接受种种“安排”,但他其实是抗争了的,或者说面对艰难的生存本身,他还是作过一番挣扎,希冀摆脱“命定”的角色。父亲留下的三四分薄地,他努力种植过;耳聋以后,他努力寻找过工作;流落到当前村庄后,他拉牛车、看墓地、抬棺材等,希望拥有自己的牛车,挣实实在在的钱。
可以说他是一个努力挣扎于半无声世界里的小人物,卑微到极致,却不曾放弃希望,拥有强韧的生命力。万发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六十年代台湾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苦生活和忍辱偷生麻木不仁的心态。
2、请分析白先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形象。
小说勾勒出一个像云像雾又像风一般的尹雪艳,她永远那么年轻,踩着轻盈的步子去靠近一个个财阀老板、官场显贵。在本文里,作者用素白的色调来描绘尹雪艳的形象:“她有一身雪白的肌肤”,“在台北仍旧穿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得了不得。”„„人们认为这种白不是纯洁的白,这种白,白得冰冷妖异,带着邪气。她把一个腐朽的社会阶层更快地引向死亡。对待男人,她像一个高超的猎人般无情地展开捕杀。王贵生为了“用钻石玛瑙串成一根链子”“把她牵回家去”,“拼命地投资,不择手段地赚钱”,最后“犯上官商勾结的重罪,下狱枪毙的那一天”换来了“尹雪艳在百乐门停了一宵”。洪处长为了她“休掉了前妻,抛弃了三个儿女”,在他“一年丢官,两年破产”的情况下,尹雪艳决然地离开了他。
然而,尹雪艳既不是“死神”也不是“精灵”,而是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中的不幸女性中的一个。文本中尹雪艳的身份是经常变化的,有时是上海百乐门的红舞女,有时是尹公馆的女主人,有时是洪夫人,有时是吴经理的干女儿„„静心回味就会发现:“舞女”、“小妾”、“交际花”这些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在的特点,那就是——身份的悲惨、命运的苍凉。在黑暗的残酷的社会的夹缝中,尹雪艳努力地生活着。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通过对生存环境的选择和改造,实现自己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彰显出自己作为女性个体生命意义的行为,被称之为女性的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看,尹雪艳也是努力进行着对自己的救赎。
尹雪艳,是一个聪慧的女人,对于社会上的丑恶污浊看得透彻,想得清楚。她明白那些殷勤背后的虚伪目的与险恶用心,所以她对所有的事情都淡然,表现出来可能就是冷漠了。但是她的聪慧也不能让她在这个社会上独立、自由的生活,她只能依附于那些虚伪的权贵、那些纨绔子弟们,必须像物品一样被他们争来抢去。在这样一个道德败坏、人性沦丧的社会,根本不存在真挚的爱,男人们只是把她视为玩物。社会无情,她也无情;社会不存在爱,她的心中也无爱。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到尹雪艳离开那些或家败或人亡的“靠山们”时,还 会再一味地气愤尹雪艳的无情、狠毒吗?如把视角聚焦在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再与那些权贵们的丑恶动机相比较,反而会让人们觉得尹雪艳已经做了她应该做的了。
3、请自选角度,谈谈你对李昂《杀夫》这篇小说的理解。
女作家李昂的《杀夫》对封建势力摧残女性的罪恶给予了无情揭露与痛击,更以极其凌厉的姿态宣告了女性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抗。在这个男性权力统治的世界里,叔叔为了换取长期吃肉不要钱的“肉票”,可以把林市卖给野屠户陈江水为妻;陈江水因为掌握家庭经济权力和男性役使权力,可以任意对妻子进行原始兽性的性虐待和性掠夺,并屡屡以食物作为充满病态快感的奖惩工具。而林市这个弱女子,为求免于饥饿,惟有默默地忍受男性施加给自己的性暴力。情欲、暴力和食欲这些人类原始本能在男权社会中的交织,把女性变成了可以任意买卖的物品,供人泄欲的工具,服侍男性的奴隶。林市在父权统治下经济不能自立的生存凄凉和自我被物化的悲哀,写尽了旧时代里“生为女人不是人”的女性悲剧。林市被逐步非人化、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过程,赤裸裸地见证了传统架构下男性权力的狰狞面目。
小说最后,林市变得精神恍惚,一气之下将酣睡中的陈江水斩成肉块。这种忍无可忍的“性反抗”和以弱杀强的原始性突围,蕴含的正是对男权秩序的颠覆精神。她所杀的这个夫,不只是女主角的夫,还有男权社会加诸于她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一切父权、夫权、男权的象征。李昂赋予林市觉醒的能力及变动勇气,让她跳脱传统妇女角色,不再是典型化的劣势者。透过林市杀夫的彻底抗议行为,《杀夫》其实是彻底表达女性自求解放的作品。李昂在十几年前安排杀夫的结局,公然挑战旧社会价值观,备受争议。她是一位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站在女性立场来看男女不平等问题的作家。所有大男人主义加诸于女性身上的迫害都要被终止,女性也要认真正视自我的需要,恶性循环要停止运作,就像林市挥刀斩去过多不平等一样。
4、七等生的小说《我爱黑眼珠》如何体现了存在主义思想?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它首见于萨特所著的《存在与虚无》,是指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
首先小说开篇提到“李龙第想着晴子黑色的眼睛,便由内心里的一种感激勾起一阵绞心的哀愁。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望出窗外的他„„”想着这个勇敢地负起维持活命责任的女人,憧憬着他们见面的情形,那黑色的眼睛,总会让他油然而生一种苦闷!但后来李龙第在房顶上奋力救妓女看到另一双熟识的眼睛,这唤起李龙第曾经的感觉,让他顿生一种怜惜之情。然而,纵观全文,他爱晴子、爱妓女,但他更爱的还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自己的行动才能证明自身存在的必要。而妻子和妓女,只不过是他完成自我价值的一个桥梁。李龙第甚至希望她死去而排除自己价值实现的障碍,而他和那个妓女之间,可以说没有爱情可言,她只不过给了他一个重新构建自我的机会,在这个时期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而小说题目《我爱黑眼珠》可以说是主人公李龙第内心的独白,是他体现自我的另一隐性表达。
其次我们可以借用李龙第面对晴子的咒骂而呈现的心语来理解:“我必须选择,在现状中选择,我必须负起我做人的条件,我不是挂名来到这个世界上获取利益的,我须负起一件使我感到存在的荣耀之责任。”对李龙第来说,晴子是他鸿沟彼岸的理想,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得李龙第自我价值无法体现。而面前的妓女,则是他现实中的责任,当鸿沟难以逾越时,他会理所当然的选择妓女来证实自己的存在。从这个方面来讲,妓女还是给了他一个自身价值实现的桥梁。而李龙第送走妓女之后打算去寻找晴子,仍然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以,在这篇小说中,李龙第是以一种自爱的方式,在妓女与晴子之间选择了一个能使他体现自我存在的载体。
5、请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李碧华的爱情观。
李碧华的小说《青蛇》讲述的是《白蛇传》的配角——小青眼中的人世哀怨缠绵。她借小青的目光来看“人”的爱情,感受让世间男男女女在爱欲中沉溺如斯的爱情。对于小青这个尚未定性、活泼顽皮的小青蛇而言的“爱”,只有百般好奇,纵使尝试,也是如孩子般纵情任性、不顾后果。白蛇与许仙的爱情使她眼见了爱情忠贞的易变,懂得了人性的善变与自私。法海使她感到人生沧桑的惘然与困惑。她引诱法海动情,为的是使他放过白蛇和许仙,不想反而自己动了情。她本不可以爱上这个与自己永远不可能是一个世界中人的他,但她还是大胆率性的爱了,而那爱中多少带着少不更事的天真与挑战,只是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着比姐姐的爱情更为浓重的无望。
李碧华是个清醒而深刻的女子,她相信爱情,又不相信爱情。她笔下的痴情男女,无一幸免的遭到了爱情的戏弄,肝肠寸断的情感往往无疾而终。她描绘出各式各样的爱情模式,作品中充满了一个个对爱情至死不渝的痴情女子的形象。但这些另类女子,历来为传统文化所唾弃。然而,她却刻意以一种同情的态度来表现她们,不仅是因为她们身世堪怜、美貌情深,更主要的事她们身上映射出的现代社会所匮乏的真情真爱,映射出的这种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古典爱情观。她以独特的情感把握和艺术创作,在这些女子身上折射出了一个时代、一代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状态。
6、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金庸武侠小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从1955年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问世迄今,其作品的发行量已逾亿册!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和荧屏。时至今日,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们仍是中国银幕、荧屏不可替代的观赏热点,为各个不同阶层的观众所喜爱。上至文人墨客、学者教授,下至农夫、民工、小贩,从中国到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
(2)金庸武侠小说具有高超的艺术性
a.设定真实的历史背景,并很少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金庸小说大都对历史本质有真实、深刻把握,以增强其真实感,让读者并不觉得故事的虚幻而是感到读武侠小说好像就是在读中国的历史。同时它的作品更多地考虑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倾向于推动民族和睦与团结,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
b.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作品主人公大都是丰富性与多面性相结合的立体人物,正邪不一,如义薄云天的乔峰、阴险毒辣的慕容复、诚朴质实的郭靖、伶牙俐齿的黄蓉、卖国求荣的杨康、深情狂放的杨过、摇摆被动的张无忌、淡薄名利的令狐冲、嬉笑人生的韦小宝等,这些形象令人刻骨铭心,爱恋难舍。
c.情节结构曲折跌宕,具有创造性。他的小说基本上就是描写冲突的,像两种力量的冲突,两种观念的冲突,或是命运与人之间的冲突,所以,“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设计的情节,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没有多少雷同的地方。d.不拘泥守旧,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法。他常常以传统手法为基点,大胆引用外来表现技巧,如电影蒙太奇、意识流等,并融于民族风格之中。他想象力丰富,语言传神优美,兼具传统文学和新文学的长处。
(3)金庸武侠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他的文学融合了医、佛、道、儒、乐理、历史、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的思想,不仅给人一种知识上的极大满足,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格调,特别是金庸小说中的侠客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的伟大的同情,对公平和正义的执着的追求,对恶势力的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朴直、直率的气质和谦逊、无私的品德,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共鸣,并为中华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扬。
7、请比较黄孟文小说《再见惠兰的时候》与鲁迅小说《故乡》之间的异同点。
小说与鲁迅的《故乡》之间便有着诸多值得比较的相似之处:两作中“我”的儿时伙伴都是那么的聪颖灵戆活泼可爱,他(她)们又都是因为生活的贫困而失去了本来可以有的美好前景。尤其是惠兰的那一声“黄先生”与闰土的那一声“老爷”一样,不但在“我”与童年伙伴之间划下了一条无法弥补无法逾越的情感鸿沟,而且也同样深深地震颤着读者的心灵。
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两作之间的差异:《故乡》所描写的是一幅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像,闰土这一形象的意义主要在于揭示出那个时代的中国农民由精神上的摧残导致的麻木。而《再见惠兰的时候》写的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马来亚农村的贫困现实,惠兰的意义则主要的表现为贫困对才华的夭折,而且,我们还可进一步这样认为,在现实中《故乡》之于人们的意义只具备鉴赏和了解的作用。而《再见惠兰的时候》则直接逼近了当时马来亚农村社会存在的贫困和失学问题,具有着普遍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作品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的价值。
8、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王润华诗歌特色。
一是直接从我国的神话、传说、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取材。例如组诗《远国异人说》中《厌火国》、《丈夫国》等诗,皆取材于《山海经》。诗人将原故事作为诗歌的主干,然后在这主干之上“添枝加叶”,用精彩的意象描写与细节展示,使那些奇异而简单的故事,变得丰满圆润,且富有诗歌意味。
二是中国古典意象或词语的频繁运用。我国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的“三千佳丽”、“皇帝驾临”、“册封”、“贵妃”等意象和词语也出现在《红毛丹》一诗中,使得那些生长在热带丛林中的自然物也浸染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色彩。
三是因我国古文字而引发想象。在《象外象》中,王润华以学者的睿智和诗人的灵感,对于“河”、“武”、“女”、“早”、“暮”、“东”、“秋”、“井”这几个象形文字,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诗的“连释”,这些诗不仅具有意境美,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四是中国历史和文学典故的化用。例如《在王维隐居的惘川别业》,诗人在抒写进入车惘川山谷的情景时,把王维《鸟鸣涧》的意象,连同诗题,一并融入诗中,并进行艺术改造,使我们在诗歌提供的景致中,读出了悠远的历史韵味。在《访鲁迅故居》一诗中,鲁迅先生的重要著作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恰切而自然地融合在诗人的情感流程之中,历史与现实得以穿插交织,情感与理智得以升华。诗歌不仅庆祝了自己的景仰之情,也映现了鲁迅的永恒光辉,具有深广隽永的意蕴。
9、请分析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小渔的形象。
主人公小渔是典型的东方女性的代表,在她身上汇集了所有东方女性的优点。她具有安徒生童话中小人鱼的善良和自我牺牲精神。严歌苓呼吁善良这种美德不该被埋没,不该被鄙视的。当命运的拳头向她袭来时,这个弱势女子既不逃避也不迎接,以自己的身体和温暖养育这躁动的生命,使其在宽忍的环境中静静地汲取营养生根发芽,完成个体的生长成熟。她也是严歌苓笔下一系列的弱者形象的典型代表。小渔以一个弱者的姿态,容纳了人世间的不幸和悲哀。当她扛起男友江伟的“委屈”,为意大利老人捡回在风中飘散的琴盒里的钞票时,刹那间绽放的人性光辉,涤净了人性的肮脏。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作家对人性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和理想。在她的认识里,小渔那返璞归真、简单、自然的心灵,是救治这个充满痛苦、磨难,充满了挣扎和堕落的世界的一剂良方。她歌颂着这样的一种人性和关爱。
严歌苓的作品不仅有着对纷繁芜杂人性的揭示,而且她能在复杂的人性中寻求美好的闪光点,寻找令人感动的地方。尽管她的叙述笔调尽量保持着冷静和不动声色,但是文章中描述的美好感情却让我们为之动容,常常会使读者感到温暖难忘。
10、谈谈你对郑愁予《如雾起时》的理解。
诗中人表面上是水手,实际上是情人,但是一路写来,海上的景色与陆上女友的面容艳态却互为虚实,相映成趣,其中意象的交射互补,灵活而且生动。
诗歌共分三节,第一节的内容是现实中的场景,而作者却使用了“空白”技巧,在结构中导致虚与实的位置间隔,造成了一种总体上的朦胧意象。“你”问“我”航海的事儿,“我”跳荡开去,“仰天笑了„„”,环顾左右而言它,这切断了原来曾被预料该有回答的阅读期待。而未定的答案则在“如雾起时”一句的起始中表现出来。第二节流露的是“我”对“你”的想象与思念。这一节连用了四个比喻,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使空间对应形式不断地解体、组合、变异,从一个女孩的个人特征跳到航海的历程上来,形象上二者自然形成一定的联系。在由人及景的情感流露之后更是一种由景及人的情感表达:雾中的海在情人眼中是爱的境界。“我”在海上每日寻找的经纬标尺无非是以“赤道”、“子午线”为准,而也正是他们在指引“我”回到“你”身边。第三节“我”从想象中再一次回到现实中来。“我”归来了,看到了朝思暮想的“你”,表现的情感更加深沉,人与景合二为一,实现了意象的重叠。但“我”面对思念的人却不敢将情感宣泄而出,担心“你”是否像“我”爱“你”那样爱“我”,在小心的试探中,诗歌戛然而止,但意象的感染力还在延续。
《如雾起时》敏锐地捕捉到了海上似梦非梦、亦幻亦真的雾中一瞬,正因为其朦胧与炫丽激发了诗人无尽的想象与思念之情,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首爱情诗在表现手法上摆脱了旧有的模式,纯用感情和意象进行表达,读之蕴藉丰富。
第四篇:海外华文教育认同问题研究
海外华人认同问题研究
——浅谈“中国寻根之旅”和“中华文化大乐园”对海外华裔青少年关于文化认同的影响
“日久他乡即故乡,晨昏须上祖宗香”海外华侨华人不论身居何处,都保持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保留着和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今天“寻根”和“学习中华文化”不再只是唱响于海外老华侨老华人之间的主旋律。海外的华裔青少年已经从祖父辈手中接过这一接力棒,担当起传承的重任。他们有的一波接一波地踏上祖辈们曾经生活的热土,有的则在居住国积极参加学习中华文化的活动,体验着中华文化的瑰丽多姿,追溯深植于海外游子心中的故土情结,他们祖祖辈辈根系华夏,情牵中华。
不远万里来相会——同根之旅,共筑乐园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 为帮助广大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裔青少年的交流,而在寒暑假期间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主要内容有了解中国武术和民族艺术、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常识、参观文化名胜古迹等。
“中华文化大乐园”是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继“中国寻根之旅”系列夏、冬令营活动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旨在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的品牌活动。国务院侨办每年邀请3万余名华裔青少年回国寻根,但对于海外数百万华裔青少年群体来讲,实为杯水车薪,更多华裔子弟或受年龄限制,或因假期不同,或囿于经济条件,错失回国学习中华文化的良机。”2012年国务院侨办进一步调整办营方案,扩大办营规模,共组派274名教师分赴15个国家、31个城市办营。时至今日,“中华文化大乐园”共有世界20多个国家的2万名营员参加。不论是邀请海外华裔青少年回国,还是把中国文化精品课程送到了孩子们的家门口,这不远万里的“引进来,走出去”,有着非凡的背后的意义。
中国国务院侨办每年都会同地方侨办,通过驻外使领馆、海外侨团、华教组织邀请 一定数量的华裔青少年来华参加夏(冬)令营活动。活动过程以 “游教结合、寓教于游、加强协调、热情服务”的工作方针为指导,让广大华裔青少年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改革开 放的成就。1999年,国务院侨办正式推出了以“中国寻根之旅”为品牌的系列夏(冬)令营活动,受到海外侨胞尤其是华裔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从 2001年开始,华裔青少年参加“寻根之旅”的人数逐年增加。据中新社的采访,他们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对中国感到新奇和惊叹的同时,逐渐加深对中华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知识的了解,以身为华人而骄傲,也开始对汉语产生想接触、学习、掌握的强烈欲望。例如: 2004年12月中国侨办及湖南师大主办“第二届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华民族舞蹈及中华武术冬令营”活动。参加这次冬令营的印尼华裔子弟有80多名,他们来自雅加达、万隆、巴厘、北干巴鲁及锡江,大都不会讲华语。这次“拜师学艺”的活动使他们产生学习华语的强烈愿望。2006 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展开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有来自世界45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和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5000 余人参加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开营仪式、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名胜、中华文化精粹观摩、海内外华裔青少年联欢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国务院侨办直属的华侨大学是“中国寻根之旅”的著名营地之一,并且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也是“中华文化大乐园”的发源地。华侨大学十多年来坚持着“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为参加寻根之旅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提供营地,为“中华文化大乐园”培养优良的外派师资。
寻根之旅,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结伴回归故里,拉近了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地山水、文化的距离,文化乐园,在居住国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学习和感受优良的中华文化,更能从中获得 “我们”这种强烈的归属感。通过亲缘与地缘连带的亲缘关系认同、祖籍地认同、方言认同,或者说是宗教信仰认同、生活习俗认同,达成了文化价值的认同。
正式这种认同感的积极作用,使得华文教育虽然在海外面临资金、师资匮乏等诸多困境,但仍不懈前行。而且从不缺少海内外各个组织及个人对华文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奉献。在菲律宾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慈善家陈永栽一直大力呼吁振兴华文教育,一再出资开展“挽救行动”和“留根工程”。在整个菲律宾一百多所华校中,几乎每所都有陈永栽捐建的教学楼。不仅如此,陈永栽以其父姓名命名的图书馆和基金会,对当地华文教育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从2001年起,陈延奎基金会组织菲华学生参加“中国寻根之旅”——“菲华学生厦门汉语夏令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个人财力资助华裔青少年夏令营。
中华文化多姿彩——寻根中华 乐在心中
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多姿多彩的风景和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深深吸引了海外的华裔青少年,他们对这片土地留连忘返,他们对这里的文化兴趣勃勃,亲身感受到寻根与文化乐园的意义所在。
中国寻根之旅,注重实地文化体验,突出文化氛围的熏陶。其中“游教结合”的方式是文化教学上的创新,也是展现中华文化多姿彩的不容忽视的条件。
在广东清远的民俗村,古色古香的驳岸小桥、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庄重威严的古祠堂……这一切对于来访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来说显得格外新鲜。而展示旧时居民生活百态与市井民风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活泼的铜像以及旧时的油灯、茶壶茶桶、竹制拉绳风车等古旧物件都成为营员们争相拍照留念的“道具”。
在西安开营的武术冬令营也吸引了百名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被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所打动。来自巴拿马的14岁营员郑星宇说,此前他对梦想已久的“中国武术”的理解仅停留于“功夫片”,有了此次专业武术教练的指导,回去后就能与身边的朋友分享经验与感悟。
此外,书法和剪纸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华裔少年。祖籍福建张慧珍自称是“中国迷”,在参加于华侨大学举办的夏令营时她还特地把自己的妹妹也带上。在她喜爱的剪纸课上,心灵手巧的她频传“喜讯”,不一会儿就剪出来一个“双喜”,而且造型精巧别致。经过了解,原来她是一位“行家”。
缘来还是一家人——唤醒身份认同
长时间生活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成长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必然感受到文化的冲突以及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而通过“回家”,他们正在渐渐走出这些困惑。
东南亚华族因其历史原因,在中华文化的认同上迷茫甚多,尤其是当今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华裔子弟,其中不少不但不懂中文,而且对自己的族群亦毫无归属之感。
华裔青少年是未来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族群意识,促进他们传承中华文化,不仅是老一辈华人的责任,也是中国政府和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各国的华族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压、歧视甚至被强迫同化,其中以印尼为甚。曾对华人采取歧视及高压政策: 严禁华文报纸和书刊发行,解散华社团体,禁止华文教育和华语学习,禁止华裔公民庆祝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出于保护华族后裔的目的,在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里,老一辈的印尼华人,不但不敢教授子女后辈华语,就连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姓氏也被迫放弃,华族后裔被强迫同化。50 岁以下的华裔不懂华文的现象较为普遍,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及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更是知之甚少。同印尼一样,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国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排华运动,最直接的后果导致华文教育遭受致命打击,华族失去了语言环境,甚至连华族家庭内部也很少用华语进行交流。现今华文教育虽然解禁,但是缺乏语言环境,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
部分国家地区排华的历史事实证明,脱离了华语、祖籍、习俗,海外的华人将难以保持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华族后裔也就自然丧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事实也证明,除了祖籍地为中国、皮肤及外貌特征与中国人一样外,持有中华文化的认同并会讲华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了促进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帮助他们找到文化归属,必须大力发展华文教育。然而,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由于老一辈华族逐渐作古、华文教育人才有限、教学方式落伍、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资金有限,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华文开放,华族子弟并没有在语言、思想、传统 礼仪、族群精神上发生多少改变。如何实现这一突破,实现华裔青少年族群意识的恢复、华族文化的认同、华语能力的掌握及华语水平的提高,数年来一直是老一辈华族、中国政府及华文教育者所思考的问题。中国国务院侨办“寻根 之旅”和“中华文化乐园”的推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这一难题的极好途径。俗语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寻根之旅”就是培养文化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开展此类活动,可以让华裔青少年身临祖籍国,通过耳闻目睹,解决祖籍认同问题,而“中华文化大乐园”以学习文化为乐趣,增加学习热情,培养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恢复华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而自觉地担当起华族优秀文化学习和传承的重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华人。
参考文献: [ 1]《中国寻根之旅与文化认同及华文教育之关系》 王治理 蓝莉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第33卷 第5期
[ 2]《菲律宾华裔中学生族群文化认同的调查研究》章石芳 卢飞斌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第6期 [ 3]《缅北地区华裔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王保山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 第27卷 第7期
第五篇:期末论文潮汕华侨华人与海外华文教育
潮汕华侨华人与海外华文教育
导言
自从上了海外华侨华人这门课程,我对华侨华人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对在海外各地区的华侨华人现状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引起了我对潮籍海外华侨华人的情况的兴趣。因此,我便搜集资料,对海外华侨华人与海外华文教育做了一个调查。
正文
兴学重教,是潮汕侨乡的优良传统。自唐宋至明清特别是汕头开埠以后,潮汕地区许多民众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向海外各地移居。潮汕华侨华人中许多人原来在故乡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们在居住地辛勤劳作和艰苦创业的同时,继续发扬祖籍地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结合实际需要,积极发展华文教育,培育人才,弘扬中华文化,在华侨华人教育史和海外各地教育史上谱写光辉的篇章,深受中外各界人士的赞扬。
一、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举办华文教育的发展轨迹 综观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各地所举办的华文教育,大致经历19世纪末期以前初步发展、19世纪末至二战前蓬勃发展、二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二战后短期恢复发展和先后遭受各种限制,以及20世纪90年代起重现发展新曙光,共5个时期。
从19世纪开始至19世纪中、后期,海外各地潮籍华侨华人兴办的蒙馆、私塾或学堂不断增加,他们所举办的海外华文教育获得初步发展。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少有识之士积极斥资献力办华文学校,使潮汕华侨华人所举办的海外华文教育蓬勃发展,这是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的黄金时期。
二战期间,东南亚各地遭受日军侵略,绝大部分华文学校遭到封闭,华文学校教师有的被逮捕,有的被驱逐出境,有的惨遭杀害,使潮汕华侨华人致力发展的海外华文教育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
二战结束后,海外各地潮籍华侨华人积极恢复和发展华文教育,各地恢复发展的时间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是在短暂恢复发展以后,先后遭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但他们仍千方百计采取应变的办法,力求使当地的华文教育不致断根。他们这种在困难的条件下,仍在居住地保持华文教育的可贵精神,是很值得赞扬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与许多国家经济贸易和友好交往不断发展,世界性华文华语实际需要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少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逐渐纾觧对华文教育限制的政策,使海外华文教育重现发展的新曙光,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举办华文教育出现发展的趋势。
二、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的途径
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潮人社团办学、潮人慈善机构(或信托慈善机构)办学、潮籍热心人士私人办学和潮籍华侨华人与其他各帮华侨华人联合办学共四种,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的种类
随着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对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的种类有所增加。他们不仅重视发展基础教育,而且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
四、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各地发展华文教育,意义深长,作用重大,概括起来有如下5个方面:
1、为居住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如泰国是潮汕华侨华人聚居人数众多的国家,1938年泰国华侨华人在泰国所办的华文学校约300所,1946年达五六百所,其中潮汕华侨华人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华文学校占70%以上,可见潮汕华侨华人在泰国发展华文教育,对泰国教育事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潮汕华侨华人在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所创办或参办的华文学校,数量也甚为可观,他们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2、培养大批各地需要的人才。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各地所办或参办的各级各类华文学校,为各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如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十多年来为泰国社会培养的专业人才达10000多名,其中许多人成为泰国各行业的专业骨干。新加坡潮籍华侨华人参与创办的南洋大学,办学时间虽不长,但该校的毕业生很受东南亚各地的欢迎,不少聘任单位都称赞“南大的毕业生很实用、能干。”马来西亚柔佛州潮籍华侨华人参与创办的宽柔中学,认真贯彻“德、智、体、群、美”的办学方针,教育质量高,历年来毕业生升学率都达80%以上,毕业生的足迹遍及亚、欧、美和澳州许多地方。
3、支持中国的正义事业。主要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上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遭到日寇疯狂侵略的时刻,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所举办的华文学校广大师生,与祖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纷纷奋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活动,捐献大批款物支持中国军民抗日。
4、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潮汕华侨华人在海外创办或参办的各级各类华文学校,都重视开设中国语文、历史、地理、书法等课程,不少学校还举办华语演讲、华语歌曲演唱等竞赛。
5、增强潮汕华侨华人乃至各帮华侨华人的凝聚力。潮汕华侨华人为了坚持和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同心协力,共同作出贡献,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团结。马来西亚柔佛州各帮华侨华人都认为:“我们‘五帮共和’(意思是当地潮州、广肇、客家、福建、海南五帮华侨华人共同团结协作),共同办好宽柔中学,弘扬中华文化,更使我们五帮亲如一家。”这就是发展海外华文教育能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凝聚力的生动表述。
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我只对其中两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主要是华文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重大意义。我觉得作为一个潮籍人,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些进行了解。正如在上面第五点里说的那些意义一样,意义深长,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洪林著:《泰国华文学校史》,2005年泰国泰中学会出版。
2、陈骅著:《潮人在新加坡》,2003年公元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3、徐名文、沈建华著:《潮人在柬埔寨》,2005年公元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4、安焕然著:《本土与中国》,2003年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