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识字教学在小班化中的应用
识字教学在小班化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何借助小班化的春风,让识字与快乐相随?现根据实践的积累,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从教室布置入手,创设快乐识字的氛围
小班化的教室里,学生只坐着三十几个,相对来说自由活动空间占到二分之一左右,依据“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一理念,结合教室的空间和低段学生的实际,在教室布置的造型和色彩以及静态和动态上,都做了整体的规划设计,力求最佳的安排和有效的使用与布置,使学生触目可及、伸手可摸那些陌生而又形象的汉字。
二、以小组合作为主,丰富快乐识字的途径
小班化教育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针对问题对讨论的方式加以指导,让学生逐步明确讨论的实质和意义,最后达到会讨论,会通过讨论进行主动探究。
三、加强自主学习,锻炼自主识字能力。
小班化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识字,更主要的是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
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学会一些偏旁后,我有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识记。
四、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识字应用能力
“小班化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小”,即学生少。这样,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就成为可能,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3分钟的说话为学生提供了海阔天空的说话交流机会,同时又使识字为阅读与书面表达打下基础。
五、课外延伸,拓宽识字渠道
在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均衡发展,当同伴遇到困难时,组员就热情帮助他,直到他学会为止。适时的小组擂台赛,又将小组合作学习推向高潮。
六、走科学评价之路,收获快乐识字的硕果。
小班化教育的“个别化”评价是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的基础上,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采取多种多样的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衡、充分的发展。让学生从评价中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我们相信,在小班化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里,每一粒种子都会生根发芽,开出的将会是更娇艳动人的快乐学习之花!
第二篇: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把握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本人结合近几年低年级小班化识字写字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浅见。
一、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及主动识字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就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从而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呢?
1、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乐学汉字
在小班化识字教学中我始终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拉近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我不仅重视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还重视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用剪贴报的形式,小组形式交流、识记课文中没有的字,通过儿歌、组词等形式再现当天学的生字,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巩固识记效果。引导学生利用广告牌、商店招牌、路标、商标、电视屏幕等识字,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自由地把识字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强烈地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2、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倡要在情境中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激发孩子识字写字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有关春天的词串识字1: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我首先利用美丽的挂图,让学生自由描绘春天的美景。接下来,我根据课文内容特点,指导学生朗读由生字组成的有关春天的词语。词语朗读的设计既巧妙又有趣:老师先把这些词串编成一首小诗,配上音乐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让孩子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这个有创意的设计把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可爱的小诗,于是枯燥的读词语变得十分有趣味。
3、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乐于学汉字
小学生的天性喜欢游戏。所以,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培养识字的能力。如识记生字“谷”时,我就以猜谜语的形式出现,老师说谜面“八人张口”,学生猜谜底。在学生猜谜的同时,很好地识记了字形,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生字记忆得更牢。有时,我还鼓励学生自己编字谜或与小伙伴合作编字谜,让大家来猜。这个过程,不管孩子们猜得出或猜不出,他们都热情高涨,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除了猜谜识字,我还引导学生通过编儿歌、编故事、给生字找朋友等游戏,进行快乐识字。这样做,不但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体验,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地“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要对学生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那么,作为教师刻不容缓的事是要首先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重视书写姿势
在实际教学中,当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时,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确的姿势。但教师稍不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又五花八门,执笔方法也是千奇百怪了。由此可见,正确的书写姿势学生是知道的,只是平时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把字写得漂亮就行了,于是,慢慢地养成了坏习惯。在小班化写字课上,我的做法是,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书写姿势,以此作为写字成绩的一半。姿势正确的学生,不但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能在课后得到“星级”评价。同时,我还给学生讲 “驼背树”的故事,告诉他们,如果小朋友们不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也会成为“驼背树”的。这之后,每每写字时,发现有小朋友书写姿势不端正,马上会有人提醒了。
2、让学生明确要求,努力做到
在一年级的第一次写字课上,教完执笔方法和坐姿后,我就把书写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示范讲解。为了使学生更加明确地知道所谓“一尺、一寸”的含义,我具体地边做边讲: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胸离桌沿一拳宽,人再坐直就可以了;“手离笔尖一寸长”就是笔握到转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就是一寸了。有了这样的示范与讲解,学生对于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更加明确了,也很快地掌握了。由于是小班化,对每个孩子的双姿的训练也保证了充足的时间,做到人人过关。
3、家校配合,强化训练学生的书写姿势,常抓不懈
正确的书写姿势,仅靠学生在校时间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家庭力量的配合,常抓不懈。家长会上,我把学生书写姿势存在的问题告诉家长。同时要求家长每天在家里督促子女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在“家校联系卡”上注明书写情况,及时向老师反馈。“练字要练姿,提笔即是练字时。”课堂上每次写字前,我都要请学生说说正确的书写姿势是怎样的,等大家都姿势正确了,才开始动笔写,多表扬姿势正确的学生以带动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另外,我还根据学生平时的书写姿势,评出每周书写姿势最棒的,给他盖个“你真棒”的印章。这样,学生的书写姿势表现得越来越好了,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
三、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在小班化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识字的能力。
1、主动探索,自主发现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角色,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涌现出许多识字方法。如:
(1)编故事,记生字。如,“照”字,孩子们编出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深刻地记住这个字形。
(2)加一加,减一减。加一加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已经学过的熟字拼凑在一起,组成新字,如,门+耳=闻,八+刀=分。减一减就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点就是“乌”。
(3)换一换,比一比。如,在记生字“波”时,学生会利用前面学过的“破”,把“破”字的石字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波”;记忆 “阵”字时,有学生拿“阵”和 “陈”比一比,说“阵”字右边是个“车”,“陈”字右边是个“东”。
(4)演一演,画一画。如,教学“看”字,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目)就是‘看’”。还边说边用动作演示,非常形象,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又如“休”字,有个学生先画了一棵树,又在左边画上一个人,边画边说:一个人走累了,就靠在树旁休息。
综上所述,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对于学好语文,对于终生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加强识字积累,促进自主识字
在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那么,如何让学生多识字,加强积累,更好地促进自主识字呢?有经验的老师的做法是利用生字卡片,增加识字量。
(1)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独立识字
(2)同学之间互换卡片,资源共享,扩大识字量(3)通过“买卖卡片”的游戏,激活识字(4)期末在回收卡片中巩固识字
学生通过自制生字卡片,从中不仅积累了识字量,还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低段学生的提前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是识字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识字教学,就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给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让识字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他们阅读、学习、成长的需要。相信我们只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完善,识字教学将散发迷香,小班化语文课堂将焕发光彩。
识字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识字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识字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他们阅读、学习、成长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完善,识字教学终将散发迷香,小班化语文课堂也将因此而焕发光彩。
第三篇: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
《 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
内容摘要:课堂上如果能让识字教学 落到实处,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减少课外巩固的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识字效率,我分别在以下这几方面做了尝试: 识字教学的环境创设、运用多种方法有重点的指导识字、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帮 助识字以及识字与阅读结合巩固识字。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所得与大家做简单 交流。
关键词: 小班化
识字
教学
兴趣
自主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识字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在低段课堂中有效地落实识字教学,使小班化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总结。这里将自己在这方面实践中的点滴收获简单总结做浅显交流。
一、轻松环境,让识字快乐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进入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1、自主分层识字
在小班化课堂上,识字教学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教师只穿针引线。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学习生字,小组合作识字,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你认识那个生字词,就读哪个生字词。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
适度地采用分层次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不同层次,设置分层识字目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用上生字宝宝说句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完成识字任务,注重识字学习的快乐,注重从快乐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喜悦。同时对于相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还可以有提升的空间,这样也有利于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轻松氛围
当然作为老师此时我们还应该深入各个学习小组,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个畅所欲言、勇于思考和创新的开放性学习空间。小组合作识记字形,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在各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讨论的权利,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可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谁认为我是胆子最大的,站起来读。”“谁敢挑战他?”等,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果。同时教师还应引导每个学生都学会倾听,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
3、科学、及时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第一阶段读准字音时老师可以肯定地评价“你读得真好,不但很大声而且还把字音读准了”;第二阶段给生字组词老师可以评价“你真能干,给生字宝宝找了朋友,他一定很开心”;第三阶段用生字说话老师还可以这样评价“你真会学习,不但会读生字还会用生字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还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下更快乐地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使“苦学”转化为“乐学”。以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的分析,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不但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体验,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地“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有的放矢,识字方法多样化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识字教学可以从生字本身抓住突破口,利用字音字形字义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指导生字。
1、同一课文中识字变花样在同一篇课文中我们识字的方法并不需要一致,可以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抓住切口,有效识字。如在一下年级《两只小狮子》的课文中有“狮”、“懒”、“洋”、“整”、“滚”、“咬”、“撕”、“扑”、“苦”等很多生字,对生字集中整理以词语出示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选择容易接受的识字形式学习生字,最后总结汇报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后,教师还要对生字进行有重点的指导。这些指导是有必要的,是在学生初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再次学习和巩固识字。如在指导“狮”和“洋”的时候注意读音的指导;而“整”则可以通过理解词语“整天”来学习;“咬”是形声字可以用声旁和形旁来帮助识记;“撕”和“扑”同是提手旁,可以进行迁移;“滚”则可以用动作来展示;“懒”是可以通过结构和偏旁来认识;“苦”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其中“整”字还可以通过对“整天”一词的说话训练进行巩固;而“苦”字还是要求书写的生字,可以用写的方法加强识记。各个小组里,每个孩子都可以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识记生字,老师主要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
2、总结识字方法贯通使用
当然平时教学中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比如编儿歌“两个小人坐在土堆上”——“坐”;“用手拔掉一根头发”——“拔”;“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用心记,你是聪明的小学生”——“聪”,朗朗上口的儿歌既能让学生容易记住和背诵,又能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还比如动作体验,主要是一些动词,“握”:可以让学生之间握握手;“跳”:和学生一起跳一跳;“飞”:撇和点就像一对翅膀,大家挥舞双手一起飞。再比如归类识字,“腰”、“腿”、“脸”、“脚”等都与人的身体有关,都是“月”字旁;“清”、“河”、“江”、“海”等都是三点水和“水”有关;“蜘”、“蛛”、“蝴”、“蚯”、“蜻”等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另外,对于形近字我们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帮助记忆生字,对于多音字我们则可以比较组词予以区分。
3、识字巩固乐在其中
具体识字时,还要不断变化识字点,有层度地提高学习目标。如先是在句子中或词语中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然后可以单独去掉拼音读,最后还可以拓展组词等。让学生一步一步将识字基础巩固起来。还可以变化形式读,如师带读、学生带读、小组读、指名读或者开小火车读,让学生能沉浸其中,乐于参与。总之,识字要有重点,方法可以多样,抓住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事半功倍。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识字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识字教学,如:摘果子、走迷宫、夺小旗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总之要通过各种活动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所以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多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字。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生字词教学,为学生创设更适合的学习契机。根据不同的课文我们采取的识字形式也各有不同。
1、集中识字
一般生字较多、课文较长时,可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4个之多,就可以集中起来识记,在字词集中学习时还可以根据生字所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分类。如这课生字中虫字旁的字“蝌”、“蚪”、“蜻”等就可以和其他生字分开列,有助于学生根据这部分字的特点识记这些生字。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主动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同时可以节省识字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讲读课文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生字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还可以多一些识字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将字词按一定规律或找特点分一分,以小组为单位赛读,或者开小火车等多种形式展开识字巩固。
2、随文识字
而一些篇幅短小而生字不多的诗歌之类的课文则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二年级上册第9课《欢庆》是一首小诗,课文内容少,生字也少,在第一部分的前四句诗句中涉及生字5个。可以在对句子的朗读指导中进行识字教学。如其中一句“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通过朗读体会“洁白”这个形容词,引出生字“洁”再进行换偏旁帮助记忆,还可以通过形容词拓展训练说一说“洁白的什么”来巩固识字,最后在句子的朗读中加深对“洁”的记忆。
3、段落学习中落实识字
除此以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处理,创设识字契机,如选择重点段落,在课文段落中识字。这样的方法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有充分地预设,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教师伺机从阅读中把识字教学落实进去。比如,一下年级《两只小狮子》一课,课文第二段主要讲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让学生抓住不同表现去读这个自然段,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生字。如何能把这个段落读好,了解到两只狮子的不同点,首先要识字,轻松地把学生引如识字的氛围中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小班化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四、贯穿始终,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低段的语文课文大都浅显易懂,不管是文辞优美的儿歌、小散文,还是语言生动活泼童话、小故事,阅读的前提当然是识字。但又不能将识字孤立,而应渗透进阅读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还是需要阅读来帮助提高和巩固。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这个环节与课文的教学孤立起来。单独地读读拼音记记字不能让学生对字义有很好地体会。字词来源于课文,就要为课文所用,识字教学要有意识地为阅读服务,比如选用所学习的生字词说一句话,既巩固识字有语言的训练;还可以选一个词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话,这样的训练就可以结合到课文的阅读,使得识字有所提升。在上二年级下册的《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在识字环节接近尾声,我让学生用上所学的生字词说说与课文用关的话。有学生选了“讨厌”一词,说“丑小鸭很丑,大家都讨厌它”,这样的训练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要求,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有一定的理解,也便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古诗的教学当中,这点更能凸显。如二年级下册《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有“含”这个生字,在读准字音,记忆字形后如何理解巩固这个字就要放在对诗句的朗读指导上。窗户和西岭以及山上的雪景如何配置,从画窗简单会意“含”字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与“有”、“见”、“里”等词的意境,体现“含”字的妙用。再回到朗读诗句,进一步感受“含”字的韵味,加深理解。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课标》提出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把要求写的字写好写对的基础上能更好更快地进入阅读阶段。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拓宽阅读范围,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为了巩固识字,提高识字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识字的方法,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识字情境,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利用已有经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教师应做好舵手,有重点地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发现,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我们要抓住过程而不仅仅是看结果。识字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识字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识字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他们阅读、学习、成长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完善,识字教学终将散发迷香,小班化语文课堂也将因此而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北京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4、《小班化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5、《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第四篇:夸奖式教学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夸奖式教学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慈溪市乾明学校 任春
何为夸奖?夸奖就是赞美与欣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等行为表现给以高度评价,用夸奖的语言对学生给予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夸奖孩子、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艺术。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夸奖式教学呢?下面,我就数学课堂中的夸奖式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夸奖式评价:
小班化的数学课堂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就比较广。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回答问题的要求,如果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时给予夸奖式的评价,就会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如在教学《合理分配》一课的练习设计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四年级四个班有182个同学,学校提供两中车型,大客车每辆可乘坐38人,中巴车每辆可乘18人,如果让你来租车,你打算租几辆车?思考之后学生们积极踊跃汇报自己的方法。有两辆的,有三辆的,有四辆的,还有六辆的。见此情景,我没有急于进行评判,而是接着对学生说:你们的回答都很好,看来大家今天都在认真听讲,专心思考,但是你们想过你们租的车子,对学校来说是不是最合理,花钱最少啊?同学们听了我的一番话,心里都美滋滋的,开始独立思考,然后回答出自己的设计,在学生的谈论与争辩中,合理的分配方案便脱颖而出,在对比中学生们很快发现了既经济而有实惠的租车方案,圆满的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
又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你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时你发现平时不怎么举手发言的,学习成绩也不怎样的一位同学把手举得高高,你非常高兴,马上请这位同学回答。可是这位同学回答以后,文不对题,同学们都笑了,此时,作为教师,若加以批评或否定,无形就给这位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对后来发言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我们应该采用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点拨他,让他觉察到答案中的错误,紧接着作为老师还应表扬他积极勇敢发言。这样,既不会打击这位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亲切感,使师生感情融洽,从而让课堂情绪愉快轻松,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二、夸奖学生时要发自于内心
生活在赞美中的学生,将比他周围的小朋友更活泼开朗。受夸奖的学生,会感到备受尊重,进而能激起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每个学生都该得到这种感觉,这是我们为人师表的责任。
记得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使得每位老师对他的印象都不好。而他也从来没有受到过老师的表扬,有的只是无休止的批评,数不清的唠叨。有一次,我在上《乘法运算定律》的时候提出来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乘法交换律,那谁能够用文字来表述一下乘法交换律?猛然间我发现他将小手举得高高,我高兴的叫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小脸涨的通红,说:“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下面的学生听了,哄堂大笑。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否定他的答案,只是用很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点拨他,此时他也觉察到了答案中的错误,紧接着我还表扬了他积极勇敢发言。同学们也对他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使他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整堂课都听的非常认真。以后,我也抓住机会不时给予表扬,这样一来,他的学习兴趣大增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事后我在想,如果那次我的夸奖没有发自内心,而任意加以加以批评或否定,无形就给这位学生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对后来发言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实际上,每一个学生总是有优点的,只要老师真正从内心去赏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老师自豪的。
由此可见,赏识学生应该发自内心,从学生本身出发,不要总在学生之间比较,而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只有把学生当作一个平凡的人,当你在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时,你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他。当你发自内心地赏识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注视着孩子,温和地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无限真诚。
三、夸奖需要讲究艺术:
夸奖学生也是有学问的。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把夸奖、赞赏儿童的方式分为三种:个人取向、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而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词来表扬学生,但我们的学生不知怎么了,他们不吃这一套,他们有的沾沾自喜,有的依旧我行我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成为一种麻醉剂,不能激励学生进步。那么该怎样表扬学生呢?
在教学用《不同的方法解应用题》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筑路队要浇筑一条长6000米的路,前5天浇了150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然后说: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飞思维的翅膀,在不同组内讨论这道题有多少种解决方法? 一语激起千层浪,大家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举起小手。
很多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先求每天架多少米,再求一共架设的天数,最后求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这时班长站起来说:我是用倍数关系来思考,先看6000米是1500米的多少倍,那么所浇路的天数就5天的4倍,然后再减去4天,列式是:(6000÷1500)x5-5,或者先求剩下的米数是1500米的多少倍,然后再乘以5,算式是:(6000—1500)÷1500x5。
这时,我对班长说:“不错,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们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想法吗?”这样一来,同学们对班长的表现表示了很高的赞赏,同时也开动脑筋开始了新的思考。如果这时我的表扬是“真了不起,不愧是班长。”那同学们就认为班长做得好是应该的,自己也就不开动脑筋想其它的方法了。这样,班长从此上课再也不敢积极举手了。他害怕自己做错了,有愧于班长这个称号。
所以,我们表扬应该针对具体的行为和事物,而不是对人,同时,更应对学生的付出和努力进行表扬。这样,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使他们保持热情,增强自信。
总之,夸奖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在其它活动也可以运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夸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夸奖,给学生以鼓励,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夸奖式教学法,教育教学工作被动局面就可以打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可以实现。
第五篇:浅谈汉字学理论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汉字学理论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颜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对汉字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一花一世界,一佛一菩提”。那么也可以说,“一字一文化”,讲解一个汉字就是讲解一部文化史。可见讲解汉字文化对小学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儿童本身的特点,以及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三个方面浅要谈谈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必要性
“蒙养之时,识字打先”,小学识字教学是语言教育的基石。是小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进行阅读和作文。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关口。与此同时,就整个教育来说,识字是学生从运用口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而书面语言记载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学生只有识了字,以字词为中介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经验,才能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并在记忆中以字词的形式巩固已认知的成果,甚至加以传承。因此,在基础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把识字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集中解决好识字的瓶颈,为学生其他和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识字教学又是一项费力费时的工作。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善,感觉发展还没有完成,认识事物比较模糊,对于一些差异较小或细微的东西很容易忽视,这给认识汉字增加了困难。加上汉字难认难写的特点,更加大了识字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学时方法至关重要。随着现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识字教学的方法也日渐丰富多彩起来。然而,低年级孩子在识字过程中仍显现出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教师本身的汉字文化意识跟不上,教学评价刻板单一,使得汉字文化在汉字教学方面存在着意蕴的缺失。而事实上将汉字的相关知识渗透入到识字教学当中是很有益处的,本文将在识字教学的现状上;小学生的特点;如何使用汉字学理论指导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果方面浅要谈谈汉字文化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
首先表现为语文课程目标对小学生在识字方面的要求较高。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汉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数量上一目了然,质量上对“认识”和“会写”也有明确的涵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这样解释“认识”: “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 在本课认识, 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对“会写”这样解释:“会读, 会写(指默写), 了解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小学生识字的压力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对于上文所述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多采用机械记忆的儿童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汉字的记忆是信息编码、储存和检索的过程。信论原理告诉我们,在信息传送过程中,一种是新信息,一种是冗余信息。新信息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或目标,是信息量;传递的超出了最低所需信息量的那部分信息是冗余信息,信息量为零。所以要想学习的新内容越少,越容易掌握,就得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的冗余信息,将其运用于教学。汉字造字原意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资源。虽然掌握造字原意不是教学目标,但有助于学生掌握字形和读音,从而高效实现“认识”和“会写”目标。如“鼠”字底下前两个竖提上都有两点,后一个斜钩上没有。要想避免学生因受前面笔画的影响而在斜钩上也加上两点。若运用古人造字原意,就不会出错:“鼠”是个象形字, 其小篆底下前两个斜钩是老鼠竖起来的两只脚,两点是爪子。后一个曲笔是老鼠的身子和尾巴,当然没有爪子。隶变、楷化后变成斜钩,也不可能有两点。在这个例子中,关于“鼠”字的冗余信息是学生经验中早已具有的,将其运用到汉字教学中就能减小识字质量的难度。同时,根据会意字的造字原理,批量识字则可以减小识字数量的难度。
其次,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写错别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错别字的普遍存在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很头疼的问题。它的出现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思考。一是小学生本身感知能力低。小学生观察事物比较模糊,感知字形的能力很低,识字时只能记住字的粗略轮廓,常常对相似或相近的字不善于辨别分析其异同,观察不仔细,产生感知失真,如:将“自己”写成“自已”;“已经”写成“己经”;“今后”写成“令后”;“布置”中 “置”下面少一横;不善于通过字义来区别,如“应该”写成“因该”;“再来”写成“在来” 等等。二是教师机械性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自学认读和快速书写,没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把一些易混淆、易错的字分清楚。其实,从汉字本身来说,虽然形似的字特别的多,但只要掌握其意思还是不难区分的。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接触汉字的初始阶段,通过分析汉字的构字理据,进而渗透我国悠久的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让识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识记汉字效果更好,亦可使学生的国学底蕴变得更深厚。另外,通过分析字形,探究字源,就可以辨析形近字。如:“弛”与“驰”这是两个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二者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形旁。在古代,贵族子弟要学习“六艺”,其中,“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驾驭马车的技术。这两项技能与上面的两个字有很大联系。“弛”的形旁是“弓”,是指弓箭的松弛状态;而“驰”是“马”旁,因其本义与“驾驭马车”有关,是“马疾走”之意。倘若教师教学时这样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区分了。
再次,俗解汉字现象大量出现造成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误解。
俗解汉字是指根据现行字形而对形义关系作非造字原意的随意解释的现象或做法。一般也称之为“俗文自学”或“新说文解字”等。俗解汉字源远流长,集大成者可谓王安石。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 其主要特点是,解释汉字形义关系时,不顾古人造字原意,“不问‘六书’把一切汉字都看成会意字”,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进行主观臆测,其结论穿凿附会,荒诞不经,如,“波者水之皮”、“诗为寺人之言”等。虽然俗解汉字费从王安石开始,也非至王安石而终。直到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存在,甚至在现代识字教学中也广泛被运用。虽然在汉字经过多次改革,很多字形已经看不出造字原意的今天,俗解汉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但这依然掩盖不了其短处。运用俗解汉字识字在将来影响、干扰学生对于汉字造字原意、固有形义关系的认知,尤其对进入中学后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文言词汇较多保留字的本义,而分析造字原意是获得本义的重要途径。同时,运用俗解汉字解释文字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思”字,现在看是有“田”和“心”组成,好像说心田是进行思想的,有人由此断定中国人早先不知道思维的器官是大脑。其实,“思”最早的字形下面是“心”,上面是是“ 囟”,“囟”是象形字,像头盖骨的汇合处。由此可知,“思”不是指“心田”,而是指头和心的相通。
二、识字教学的对象——小学生的特点
汉字,作为我国的法定通用文字是学生的必学课程,同时掌握好常用汉字也是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基本技能。而低年级孩子在识字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识字量大,相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较抽象,教学中难以引起注意;学会了的汉字也容易遗忘;掌握的生字不会灵活运用等。面对种种困难,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借助汉字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辅助学生完成识字目标。
首先,针对汉字的学习比较抽象,难以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是因为小孩子在注意方面有很多别于成人的方面。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发展受儿童的主导活动所制约。并且儿童的注意与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相联系。有意注意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有很大的成分。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是更多的还是注意具体直观的事物。儿童的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注意的范围也比较小。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 必须在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上下功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必须充分利用无意注意, 对于组织教学至关重要。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直观的图片、模型实物, 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汉字有一个直观鲜明的印象。然后再一一演示汉字的形成过程.现在多媒体教学走入课堂上后, 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如老师在讲“羊”字时可以先出示一张喜洋洋的图片。孩子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形象出现,自然特别高兴,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教师顺势引导,“谁能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羊?”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可出示“羊”甲骨文字样,然后利用动画课件形式一步步演示“羊”字的变化历史,这样的话孩子们肯定会迫不及待的记住字形。这种教学充分利用孩子的无意注意,唤醒孩子的兴趣, 使孩子喜欢汉字,乐意学习汉字,同时又准确理解了汉字的原始意义,对于提高汉字识字教学至关重要。除了图画汉字, 溯源对照, 抓住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规律进行汉字教学,还可以在教学时穿插汉字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注意。
其次,学生对已学汉字容易遗忘。这是由于儿童知识经验少,意义记忆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很多时候儿童只能运用机械记忆来记住学习的知识,这样的记忆往往增加了记忆的负担而且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研究表明,不同材料遗忘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其中无意义的材料是最容易忘记的。所以,面对毫无联系的单个汉字时,学生就容易遗忘。这就启发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中应设法用儿童已经理解的内容将新学的无法理解的或无意义材料联系起来,或者给予学生能够理解的解释。也可以设法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同时针对人类记忆的内部过程,认知心理学家们从现代信息加工的角度试图探讨过。信息加工学者认为,人类的记忆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其中,对信息的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核心。编码就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和整理等过程。输入的信息经过编码后就变得有条理,容易查找。值得注意的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人的遗忘可能并不意味着信息的丢失,而更可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提取线索而无法提取信息。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在整个记忆过程中,编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记忆的核心。由这些观点,我们很容易从中得到启发,学生之所以容易遗忘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汉字作为读写的工具,而忽视了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识。使其不自然的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抽象的符号。今天的汉字教学注重字形的识记,从传统教学中承袭着机械式的识记方法,使学生处于长期反复紧张的记忆状态,致使产生记忆疲劳,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尽管现在的汉字教学在识记汉字时往往利用游戏、儿歌等有较强趣味性的形式,但其实质仍然是对字形的机械识记。因此,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汉字表意性的特点和造字规律以及原始意义涉入到教学中,就能很好的完成信息编码过程,从而使学习的汉字系统化,不再容易遗忘。
最后,关于学生对学过的汉字不能灵活运用的问题其实是小学生的思维问题。只要在准确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下,加强对字、词、句、篇联系的认识,掌握基本语法规律就很容易解决。
三如何使用汉字学理论指导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1汉字构造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汉字是通过构形直接记录语义,间接记录语音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古老的汉字形体承载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将汉字文化涉入识字教学中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汉字完整的信息是有形、音、义复合传递的,三者缺一不可。了解汉字中蕴含的文化能更好的将汉字形声义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
(1)汉字表意性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有其相对于表音文字来说独有的特点。作为“表意文字”,汉字形义的联系非常紧密,将其运用于识字教学中便产生了“字理识字法”。“字理识字法”是由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老师于1991年首先发起,其基本思想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着手,把识字建立在对汉字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据形系联,以形索义,探求汉字的字本义,并加深对词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学习“武”字之前,先学“止”和“戈”这两个象形字,通过古文字字形知道“止”表示脚,有行走义,“戈”为古代的一种兵器,一个人手持兵器在行走、巡逻,故“武”字之本义为威武、英武,全副武装的兵士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故词义上可引申为战争(动武)、武力等义。同时,通过字形演变规律,可告诉学生“戈”字中的一撇位移到左上角变成一横,这样,学生绝不会在写“武”字时误加一撇了。
(2)汉字结构单位
现行的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笔画起笔与落笔的写法是将汉字写正确写漂亮的关键,因此教师对笔画的强调也是识字教学的一个既重要又基础的部分。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汉字数量很多,然而部件却有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7年12月1日发布、1998年5月1日实施的《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所收20902个汉字共有单一部件560个。可见实际上很多汉字的部件其实是相同的。因此,分析和研究汉字的部件,对于汉字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同时只要对部件的文化意蕴加以分析就不难得出拥有相同部件的汉字的意义,从而达到形意的完美结合。如与“人 ”有关的部件。“人”字的字形很简单,由一撇一捺两个笔画构成,但它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内涵。“人”的甲骨文形体是面朝左立着的一个人,上端是头,向左下方伸展一笔是手臂,中间是身子,身子以下是腿。这个字形记录的是人的侧面站立形象。在现代汉字中,人部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在字的左边加上一个亻旁,这些字大致可以分为:名词,表示人的类别,如俊、儒、侠、仇等。形容词,表示人的德性,如傲、俭、仁、侈等。动词,表示人的行为,这一类字很多,如仰、伏、侍、依、伸、借、使等。这些具有相同表义部件的字与表义部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以“人”字为基础,古人还创造了许多与“人”有关的字,如“从”是两个面朝左侧立的人,一个跟从一个,表示前后相从之意。又如“化”左边是一个面朝左侧立的人,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倒立的人,这是个会意字,表示颠倒了。“颠倒”了,也就有了变化。可见,了解部件所表的含义,以之为圆心扩散则可以认识与之有意义联系的一系列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
(3)汉字的构造规律来
了解汉字构造规律是很重要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提到“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并对其一一作了解释:“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根据许慎的说法不难看出,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进行小学识字教学是很可取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象形字的教学。象形字是独体字,有很强的构字能力,且本身就表示着一定的汉字文化。小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的很多独体字都可以运用象形的特点对字形与日常事物想联系,加强记忆。如,日、月、鸟、鱼、鹿、人、手„„等等。又如会意字的教学。会意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组成,同时组成的复合体又表示新意。如上文所提到的相同部件所构成的汉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除“人”旁外,还有很多。如:“宀”“广”本义是房屋,作意符与房屋或居住有关。以“纟”“糸”为意符的字与丝帛纺织有关。以“方”为意符的字如“旗”与旗帜有关。“瓦、缶、皿”为意符的字与陶瓷器皿有关。以“贝”为意符的字与钱财有关。以“ 页”为意符的字与人的头部有关。“ 又”的本义是右手,所以以 “又、手、扌”为意符的字与手有关。“隹”本义是短尾鸟,所以以“隹”为意符的字与鸟类有关。由此可见,只要掌握了会意字各部件的意思,就可以结合会意字中各部件之间联系,引导学生掌握这类字的意义,从而提高识字效率。2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