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渗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同学们在学习语文中最为难是什么?引出是作文。学生们写不好原因之一,是缺乏真情实感,今天老师教你一招,学会体验,真情流露。再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说出原因?导入新课。
师:在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动物常常演绎出神奇壮美的故事,衰老的母鹿为了整个鹿群的生存,主动殉身于金钱豹的爪下。母狐为了营救在捕兽夹下挣扎的幼狐,朝猎人下跪作揖;野金雕被关进铁笼后绝食身亡。。那么,一群被逼到绝境的斑羚,在危急时刻,它们会进行怎样生死抉择呢?请同学们观看动画,聆听这群斑羚在伤心崖上“吟唱”了一曲怎样的荡气回肠的生命的颂歌。
(二):播放动画给学生看(设置情境,亲身感受)
1.让学生主动说,这个动画片讲述了一个什么的故事。(找一个学生说,如果说不完整,再让其他学生说。相互补充完整。)
2.请再看一遍。此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认真听音乐,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仔细观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的地点在哪?主要情节是什么?结果如何?
(三):师生共练习(引导学生如何用心理感受词来形容斑羚感觉):感人的故事展示了动物的聪慧,动物的也有人性,同学们肯定激情在胸,欲语为快。请同学们前后位自动结组,合作叙述这个凄美的故事。(第一个幻灯片:美丽家园 被逼绝境)
请同学形容一下,自己被坏人追赶时心情如何?再进而想象一下斑羚听到了枪声后,拼命逃跑的心情如何?(此处,老师详细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学生把心理感受写下积累本上)
(四)自选图片合作探究:同学们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片断,把自己当成斑羚,设身处地的想像当时斑羚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请用恰当的词语,用你的真心真情来体验,想象出它们当时在伤心崖上的话。
(展示幻灯片:第二个:惊惶而逃 艰难选择。第三个:斑羚飞渡 获救重生,第四个幻灯片:傲然回视 走向彩虹)
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写下自己的内心体验,然后在分组回答。再评选出最佳写作小组。
1.学生自选图片内容,用恰当的语句描写。这样可以照顾到表述能力稍弱的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如惊惶而逃比较简单,可用害怕,恐慌,恐惧等词语来形容)
此时提问的同学,多照顾到全班中,表达能力,感受领悟能力弱的同学。2.
难一些的画面让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回答。(比如:傲然回视,要能想象出头羊的傲视,对人类的轻蔑,嘲笑等心理)
此时的提问,是可以让那些表达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更好的发挥。
3.师生共评最佳小组:要求这个组每个同学,回答问题参与人员多,而且上片断描写有文采,表达通畅。4.老师小结,同时第放第五个幻灯片
戛洛山的伤心崖上,那一道道双双划出的矫健身影,那一声声空谷回荡的死亡之音,种群延续的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个体牺牲的如此高尚的利他行为,交织成了一曲生离死别,惊天动地的千古绝唱,面对这凄美壮烈的一幕,万物之灵的人类只有目瞪口呆。
(五):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们多角度多层次来挖掘本文所体现的动物精神品质)
同学们说的真好,优美的语言流露心中真情。动物也有思想,也有智慧,也有人的情感。看了这个动画片后,同学们肯定会有很深的感触,从动物身上可折射出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感受到:斑羚对生的渴望,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等。镰刀头羊的英雄本色,它富于智慧,沉稳果断。斑羚面临种群灭绝时,表现出来的群体意识,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我们人类在危难时更应发扬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本文给人类敲响了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的警钟,深深感到人类应善待生灵,关爱一切生命。
。。。。。
(六):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师:斗转星移,物种的灭绝与出现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之一。可是当人类参与到大自然的活动中后,特种灭绝的时间大提前了。300亿年前地球上约有25亿个特种,至 今只剩下1亿个,在已灭绝的24个物种中,有60%的是本纪灭绝的。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现在仅存的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2年灭绝1种,兽类每1年就消灭了1种。
提问:动物的命运堪忧,请同学们简单谈谈我们要如何做?
(七):结束语:(幻灯)在瑰丽的蓝天、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神奇的深邃的大海以及杳无人烟的荒漠,你是否已触摸到动物们“人性化”的一面?这些充满无穷魅力的动物生活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些朋友!真真切切去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生活空间!与它们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生读)
送大家一句名言:“每种生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同样完美,卓尔不凡各具魅力,都是这个星球上独具内在价值和天赋的,具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创造物。--------(美)珍妮。古道尔。”(幻灯同学们一起朗读)
(八):作业:任选一个 1。你就是这群斑中的一员,或是镰刀头羊,或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或是勇于献身的老羊。。。请以斑羚的口吻写下这个故事,要求体会出他们的恐惧,惊慌,沉着冷静。多用心理描写,动作,景物描写等。
2. 假如你是那头即将飞渡的老斑羚,此时会想些什么?会对那些年轻的斑羚说什么?(尽量用心理描写)
3.当镰刀头羊成功的指挥了那群斑羚集体飞渡成功后,孤零零的站在山峰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的翅膀,写一则百字作文片断,展示它复杂的内心世界。4.写下上这课的内心感受,注意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是什么?心理感受是什么?
(九)教学反思:这节课上的很成功,课堂活跃,学生在情境之中,感受真情。实现了预设目标。但也有个别同学上课时不敢当众发言,词语积累不够,以后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积累。
七、预期效果 1.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用一颗真挚的爱心来尊重别人,尊重世间的所有生命。所有学生都能感到动物对生的渴望,学习它们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等等。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让所有的学生,学会并利用换位思索。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学生尊重别人的感受,培养很好的与人交往能力。
八、教学特色 1.很有创新性。把一篇课文,抓住让人震憾的情感力量,改编成一节作文课,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延伸了原文所体现的情感教育。而且能从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技能。
2.符合新课标中的理念,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创新改编,恰当的挖掘出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升华了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目标。
3、课课堂环节设计合理科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能抓住中学生心理特点,来设计这节作文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别人的情感,学会了将心比心,调动自己所有的人生体会,人生经历,去体验真情。这样就是学会了换位思索。
5.老师自做课件,课件制作精心合理,图文并茂,条理清晰,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情绪体验,充份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情绪,把学生带到情境中,使学生的内心感受与作文指导完美结合。
一:教学内容:作文指导课:体验真情
珍爱生命
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我自己依据《斑羚飞渡》课文,创新改编一节作文指导课。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第六单元“关注动物、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为主题的一篇文章。求生的欲望,牺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擎天撼地的人性美,悲壮美,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在以往的教课中,老师们就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新课改中,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不只是把原文中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更应创造的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使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内心的健康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有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设计理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有着健全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语文教学主要运用三种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节课我就在写作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渗透。学情分析: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是作文教学。好多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文假大空,原因之一,有些学生不会调动感官,调动情绪,调动自己有过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悲伤,恐惧,绝望,激动,失望,彷徨等心理)来写作文。
第二篇:渗透心理教育的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渗透心理教育教学设计
广西桂平市垌心乡中心小学
陈超琼 陈华清
一、设计意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必须经过教育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需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得以渗透。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小学语文教学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现代精神理念”塑造的使命,在引领学生解释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人格完善。要把握渗透契机,积极促进文化知识的积累,让“现代精神理念”,“现代价值观念”在学生心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课文。但在教学时,应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1.会认“饶、屿”的10个生字;会写“蓝、披”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五、教学难点: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美丽富饶。
六、教学方法:以读为主,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七、学法指导:读中想,读中品,读中悟。
八、教学准备:搜集课文有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词。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它像祖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把守着关口,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漂浮于碧波之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的西沙群岛。
(课件出示祖国版图,并触发点出“西沙群岛”。)
2.板书:西沙群岛。
(设计意图:板书课文题目的其中一部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疑问,留个悬念,激励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延续学生最佳学习状态。)
3.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沙群岛感受它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课件播放西沙群岛精美图片。)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下子就调节到最佳状态,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心理自由安全的境界中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快乐感。欣赏精美的图片最能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了。)
4.这么美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课文是怎么样来描述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并注意听清你预习时圈出生字的读音。(播放课文录音)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读的生字,指名让学生读,检查预习情况。2.借助拼音来品读生字,让学生齐拼读。
3.有哪个同学还认读不出来的吗?请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你。
(设计意图:运用语言信号暗示法,让还认读不出来的学生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这样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上感到的是帮助而不是老师的责骂。语言信号从而起到传递、感染、激励等作用,增强学生自信心,调节自卑心理,让他们更有信心继续学习。)
同学们,大家预习得很好,这些生字都可以认读出来了。课后大家也要多读,这样学到的东西才会记得更牢。
(三)学习文中要求正确读出的词语
老师现在加大难度了,把课文中重点词语给请出来了,你们还能正确读出它们来吗? 1.课件出示词语,请小老师领读。2.小组接龙读词语。3.理解词语意思。4.用这么些词语说句话或说个短语。(四)进入课文内容学习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大家把字词学习得那么好,现在把字词放回到课文里,大家来读读课文。(1)老师和大家先来接读第一自然段。(接读一次,问答读一次)(2)问: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物产丰富”是指那里物产很多,可以用哪个词来换呢?(富饶)(4)补充完整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题。
(5)西沙群岛不单美丽富饶,它还是我国重要的海防前哨,所以我们要保卫好美丽的西沙群岛不受侵犯,保卫好祖国领土不受侵犯。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2、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这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描写了它的哪些方面呢?(课件出示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组来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同学在读时你要注意听,并试着找找提出问题的答案。(2)指名让学生说,教师板书:
风景优美 : 海水 五光十色 美丽 物产丰富 :海底 珊瑚 海参 龙虾 鱼群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海鸟 富饶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找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可以体现自主的作用和师生平等,学习会更主动更积极,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保障。)
(3)五光十色的海水足见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珊瑚、海参、龙虾、鱼群„„.足见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3、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请大家齐读第一和第七自然段,并找出与“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意思一样的词语。(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安排学生阅读,针对本文的教材安排,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增强他们个性阅读求知欲,使他们实现最自由,最愉悦,最幸福的个性阅读旅游,并培养读中悟的良好习惯。)
2.风景优美——美丽;物产丰富——富饶
3.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都是讲到了西沙群岛有什么特点?(美丽、富饶)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有着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4.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都总概括了西沙群岛的特点——美丽富饶,所以这两部分属于什么写?(总写)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和海岛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这部分属于什么写?(分写)由此可见课文是按“总——分——总”结构来写的。这样安排文章结构,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明确了作者写西沙群岛就是为了赞美他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在今后的习作中,你们也要学会用上这种写法,是自己的作文更完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是为了用,要学以致用。这样他们就会更用心去学。)
4、练习题
本文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记叙了西沙群岛的_____和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学会归纳、总结。)
(五)学习课文要求会写的生字
1.课文的生字词大家会认会读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了解了,那课文要求要写的生字呢?你掌握了吗?(课件出示生字)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大家仔细找找看。2.指名让学生说。3.动笔在练习本写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要善于思考、善于去发现的良好习惯。学习是一个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一节课下来,学生动脑思考了动口读了说了,动手写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七、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海鸟
鸟蛋
鸟粪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有识之士预言:“21世纪是心理学世纪”。如今,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可发展性,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提供各种舞台,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从而使其成为21世纪的一代新人。
第三篇:学会和老师交往心理渗透教案
《学会和老师交往》心理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2、树立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往的意识。
3、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冲突,学会与老师友好交往。教学重点: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请有关老师录音
教学过程:
一、话老师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个关于老师的话题,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板书:老师)
2、指名回答:
3、你过去、现在或者你看到的老师,还有什么行为让你无法理解或感到不满的,请你写在纸上。学生独立书写。
4、全班交流:
二、理解老师
(一)漫画启示
1、过渡: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我。与在坐的同学一样,我这里有几位同学对老师也很不满。现在请同学们以法官的身份来评判一下。
2、(出示漫画图)你觉得图中同学的想法合适吗?
3、小组讨论。
4、小结:老师自有一番爱,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或许有时候处理问题过于简单、粗暴,让同学们无法接受。但我想,对学生的一切都不闻不问的老师绝不会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当然,有的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太恰当,伤了同学们的心,在此我先代表我们老师向同学们道歉,请同学们接受我这一份歉意。
(二)老师的心里话
1、连接语: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我们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但同样,老师也希望能够获得同学们的理解。你们想听听老师的心理话吗?
2、播放录音
(1)我也想整天笑,但我不只是老师,还是母亲、妻子。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怎能时时面带笑容呢?
(2)学生们都希望老师是朋友,可当我站在讲台上,有的同学还吵吵嚷嚷,首先就是不尊重朋友的表现;另外,作业乱涂乱画,你说“朋友”能不生气吗?
(3)你们知道老师每周要上多少次课?改多少本作业本?处理多少烦心的事吗?有时候难免脾气不好,真希望同学们能够谅解。
(4)我也用尽了办法,可学生总还是没有好转,万般无奈只好用高压政策来试试,我心里也不愿意呀!
3、深入分析:听了心里话,你是否对老师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同学们写了对老师不理解、不满的行为。现在你能否为老师找理由,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找到了理由,你能否理解老师?理解的打上*;非常理解觉得老师的确实是为自己好打上* *;还是不能理解的就不打 *。
4、学生填表。(可小组交流)
5、交流。
6、请理解老师的举右手,不理解老师的举左手。
(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1)若还有较多的同学不能理解老师,可以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请其他人谈谈老师的优点和自己的看法。
(2)若学生已理解老师,可以出示课题:“学会与老师交往”)
三、学会和老师交往
(一)情景体验
1、看来同学们已不同程度地理解了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老师批评你时,你一定会接受批评,当老师误解你时,你会谅解老师。如果遇到下例情景,你觉得怎么做最合适?
2、创设情境,学习交往。(小组选择一件讨论)
A、老师正在给另一位同学讲解题目,而你也有问题要问老师。
B、你上课一贯认真听讲。一次,同桌找你讲话,老师批评他时,也批评了你。C、你考试时作弊,放学后,老师找你谈话,直到天色已完,才把你送回家。
3、交流:
4、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与老师交往,(板书学会和交往)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能理解老师,谅解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与老师交往,在交往中真正学会和老师交往。
(二)我想对老师说
1、教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能写下来吗?
2、学生写话,交流,总结。
3、在《每当》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三)课后延伸
让老师过最愉快的“教师节”
第四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四会市会城中学 陈洁玲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它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自我评价、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性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挑战。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好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一、善于借助读文教学激发学生情绪
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比较平坦,而当他们独自踏入社会后,就会发现现实跟以往大不一样,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常常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多让学生接受各种情绪体验,以便将来更好的应付。例如:沿海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狼》,说的是一个屠夫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老师在进行读文教学时,就应该引导学生解词、释句,进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文章揭示了狼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屠夫对它一味的妥协是徒劳无功的。通过课文释义,从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启示了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敌人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必须坚决与之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又如教学《她找到了一个新行业》这篇课文时,应该使学生树立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经过不懈努力,自力更生,仍然能获得成功的意志。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授课前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时代背景,课后组织学生搜集抗美援朝的事迹,举行故事会,进一步激励学生热爱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情绪。初中的语文教材内容很丰富,都可以在各种心理品质上给学生以启发,教师要善于通过“语文”形式对学生进行情绪激励,真正地使学生从“文”中学到“道”。
二、巧妙利用写作训练调节学生心理
学生的习作是其思想的反映,从他们的习作中可看出他们对人、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我提倡每个学生围绕身边的人和事,善于观察,每个星期至少写一篇小作文,这样既可以练笔,也可以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当我从他们的习作中,发现他们心理的起伏或矛盾时,就与之进行笔谈,对他们进行心理调节。学生把自己所思所想写在文章中,就表明他们愿意把内心秘密向老师倾诉。为此,语文老师应巧妙利用写作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自我激励。
三、积极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性格
科学家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外向型的人比内向型的人更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对于初步呈现出内向性格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呢?各种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另一阵地。其形式有课外阅读、朗诵会、故事会等。有一个男生今学期从海南转学过来,他本来就比较内向,对新的学习环境不熟悉,而且不懂粤语,在沟通上与老师和同学有一定障碍,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言。为了帮助他克服性格上弱点,我除了课堂上多让他回答问题外,还特别注意利用语文活动对他进行训练,让他敢于开口说话,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我结合沿海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学习目标“发问与答问”,请他与老师做一个配合,老师提出问题,由他来回答,举行了一个介绍“我的家乡”的别开生面的问答会。他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海南优美的风光。我还针对他普通话标准这个优点,由他来组织朗诵会,逐渐地他消除了胆怯的心理,慢慢地改变了内向性格,变成一个敢于发言、勇于提问、热心助人的开朗的学生,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我还特意进行课堂一分钟的演讲训练,把机会分给每一个学生,一些不敢讲的学生也慢慢地敢于开口,口头表达能力也逐渐加强,通过不断的口头训练,学生们性格也变得开朗、合群。只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都得到肯定,他就会产生满足感,自然而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信心。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很幸运的。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它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有机地渗入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不能不说的话】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时间地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对“心理健康”问题谈虎色变,所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极度紧缺,要在短时间内使大部分的学校师资配备实现到位,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负有很大的使命。
【正文】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抛开很多功利的成份,思考一下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会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维纳说:“一个天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精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事实上他就是个失败者。”所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
我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刚从加拿大进修了三个月的英语老师,回到深圳,问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略思片刻,答曰:“自信。休闲的牛仔、T恤,衬托出一张张充满自信的脸,那种高贵的自信,学都学不来。简直令我等又羡慕又嫉妒。”这位老师的感慨,再次坚定了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尝试的决心。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树立学生成功的自信
试想,一个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一个极少享受过成功喜悦的孩子,怎么可能在长大后,有一个“自信”的形象、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可实际情况又是: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能力优劣悬殊。为此,我在教学中,有意“分层设置”:问题有深有浅,作业有易有难,任务有轻有重。比如,《捞铁牛》一文学完后,我布置一个口头作业:复述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海滨小城》的作业是:背诵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或做一个小导游,介绍一下海滨小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我还常常利用班主任的权利,在班里开展“请你露一手”之类的活动;班里的墙壁更是学生大显身手的“舞台”,贴满了孩子们自以为“佳作”的作品,让更多的学生有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培养他们的自信。
二、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取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每学一篇课文,都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这样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但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去动脑,去说。这样可以让他们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广泛阅读,对塑造学生的人格也起着重要作用。萨克雷说:“读书能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我深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引导,因此,每接手一个班,我都精心挑选图书,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高尚的人,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他们带到美丽的世界,领悟人世间的真、善、美,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启迪他们稚嫩的心灵……
三、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合作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种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解决老师的问题时大都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组,小的只有两个人,多的有十多个人。一般按问题的难易,分成各种小组进行讨论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不仅问题越讨论越明朗,表演课本剧也必须分配好角色,劳动更需要分工合作……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合作的可贵。
四、拓宽知识,培养能力
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对已学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有悬殊。利用语文活动课,对课文知识进行巩固和发展,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使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因此,我精心设计语文活动课,使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升。《三味书屋》中有个关于鲁迅的“早”字的小
故事,对同学们颇有启发。为此,我设计了“名人轶事”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讲述收集到的名人小故事,情形十分活跃。最感人的一次语文活动课莫过于学完《小珊迪》一文后的“珊迪死后”的故事续说了。记得课文讲完后,有个学生问我:“老师,小珊迪死后,他的弟弟小利比后来怎么样了呢?”这一问,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心想:何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故事续说下去?“珊迪死后”的活动课便由此产生。学生想象力的丰富令人吃惊又难忘。事实证明,语文活动课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五、调查研究,培养心智
每年的寒、暑假,双休日,国家法定节日……都是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好机会。其实,让小学生作调查,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作一次,他们就会觉得比写作文要有趣得多。去年五一节,有几个小学生为了调查人们都喜欢做些什么,便来到热闹繁华的繁荣街。一个上午,陆续问了五十多个行人,最后得出结果:四成人会选择旅游,两成人喜欢购物,两成人愿意呆在家里享清闲,剩余的两成人则有五花八门的选择。这几个学生的调查不仅得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也越来越高了”,而且,从这次的调查中,切身体会到与人打交道的滋味。学生的调查可谓是丰富多彩:小区居民对上网态度的调查,小摊、菜市场、超市蔬菜价格的调查,家长、学生、老师对减负看法的调查……这些有益的调查,不仅使学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他们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在学校各科教学中,都积极充分地挖掘其蕴含着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有尊严地健康发展,那么,不久的将来,世人也会在我们的脸上读到那令人羡慕的“高贵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