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时间:2019-05-12 21:1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第一篇:“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摘 要]“数字电路”课程是很多工科专业的通识必修课,尤其是电子类、信息类以及通信类专业,它是这些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课,其对培养上述专业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数字电路”也是我校物理学以及电信专业的通识必修课。从提高主讲教师的素养;把握和整合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给出建议。

[关键词]“数字电路”教学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09-02

“数字电路”课程是与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的一些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入门性质的平台基础课,它的作用类似于数学对于理工科的重要性一样,其对培养电信类专业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学生能否掌握好该课程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数字电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现行人才培养目标,陕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教研室的老师们在汲取国内外高校尤其是国内电类名校在该课程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时着眼于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未来工作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主讲教师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课程重点,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采用多元化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改革,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使得本课程理论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一、“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理论性,轻视知识的实践性;学生则更加重视考试分数的高低,轻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境下,思维受限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佳。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很多高校已经将多媒体搬进教室。除了讲授法外,其他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也被很多教师采用。

对于我校来说,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学校实施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理念的“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将学生按一级学科为主体的大类进行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两年按学科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并完成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教学内容,因此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数量增加,导致每门课的学时数被削减。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电路”的教学工作面临教学学时数减少和教学内容增加的巨大矛盾,给教学实施带来压力和挑战。数字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给“数字电路”课程的任课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超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大范围使用、通过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电路系统的设计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技术逐渐使授课内容变得更加分化和复杂。当前“数字电路”在我校基本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在不断缩减授课学时的前提下,如何将上述知识完整而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且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综合技术、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应该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高主讲教师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字电路”课程具有新知识涌现快的特点,因此要求主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吃透教材的同时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前沿的发展动向,并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依据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案或者课件应直观、生动和形象,利用技术手段(比如添加链接)使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在课堂中的例子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问题的引出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注意每节课问题的引出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让学生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合作,分享不同的视角与观点,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把握教学重点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有效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大力改革,渗透部分研究性教学的思路。比如由“知识点讲解型”向“以问题为导向型”转变,同时教师向“引导者”角色转变,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在课程内容上处理好分立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关系,二者理论上发展现状是分立和集成共存,要淡化分立、内部结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要采取分立和集成的融合方法,但淡化不等于不要,要有适当的涉及。比如在组合电路的设计章节中常见的题目就是根据要求设计出实际逻辑电路,通常就是根据输入、输出列出真值表,这一步是设计的关键,要写出表达式并化简或者形式变换,最后画出逻辑电路图。画出的逻辑图用门电路和模块均可实现,比如全加器可以用与门和异或门等逻辑门组成,也可以用模块74LS138来实现。在课程内容上同时削弱对集成门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侧重讲解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注重学生对实用性的要求。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对于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教学获取新的知识,使得学生有了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有效的知识体系,实验教学是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重新认识认知能力,二者互为促进。很多学校已经把数字电路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而我校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已经做了很大的改进:第一,体现为三个转变。转变实验辅导解答为实验引导启发;转变面向实验结果为面向实验过程;转变实验单一模式为多元模式。第二,实验内容分为三级,分别是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自主探究性实验。其中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自主探究性实验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实验过程。第三,数字电路实验室采取开放式教学,提高实验教师责任心和耐心。实验室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开放,学生除实验课时间外,其他时间也可以自主去实验室做一些有益的实验探究,有问题可以随时向专门的指导教师请教,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改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除了硬件连接错误、接触不良等非设计因素导致的故障需要教师帮助外,还有一些设计性的错误也需要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因此,实验过程指导对于实验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是个很大的考验,而实验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对于学生实验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学院和学校两级每年都举办“电子设计大赛”,让学生践行所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采用多元化成绩评定方式。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整合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革以往单纯的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方法,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重视,提高作业、出勤、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降低期末考试在整体成绩评价中的比重,特别是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比重。以往实验部分只占总成绩的10%,现在提高到至少20%,客观上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从而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过程考核中学生平时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比重,并与课程期末考试相结合,完善考试考核机制,从多方面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而努力。

三、结语

数字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层出不穷,给任课教师和传统的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笔者及笔者所在课程组正在对“数字电路”教学及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希望既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希望他们掌握系统的方法;教学既突出理论和概念,又强化方法和技术。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孙丽君,张晓东,鲁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67-68.[3] 王勇.“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的课程设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6-7.[4] 王国新,张桂凤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73-74.[5] 王宝英,袁勇,卢静,毛小群.新评价体系推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6] 席兵.MATLAB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7] 伍立.《脉冲与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4).[8] 常建.“三步实习法”与维修专业教学效果初探[J].职业技术,2005(9).[9] 叶海芹,王学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10] 付金会,宋学锋.高校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与激励机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责任编辑:钟 岚]

第二篇:数字电路实验课程小结

课程小结

这学期通过九周的数字电路的实验,既对门电路、译码器、触发器、计数器等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又锻炼了自己实际的操作能力。在已有的课本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使同学们在传统实验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得到体现,同时又巩固了对数字电路的掌握,激发了我们的学习数字电路的兴趣。

首先在做实验之前要要有充分的准备,弄懂实验原理,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就必须回顾课本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自己的正确性。

在写预习报告时,会通过仿真,提出问题并试着通过网络找资料自学有关知识以及与他人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思维时间,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为在课堂上的进一步理解应用打下基础。

同时将两个人组成一小组,再将几小组组成一个大组的形式很好,增强了大家的互动性。无论是在课后还是课上,大家都可以不断交流,互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遇到不懂的地方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开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学们在实验中表现出了积极的主动性。在实验中应思考如何去掌握和运用物理方法,如给定了实验原理和一些条件要求(如相关的芯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进行操作,得出结果。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许多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创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掌握物理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实质,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学习数字电路实验这门课程,要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数字电路》课程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级)

1、认真履行校聘关键岗相应等级的基本岗位职责;

2、熟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承担起《数字电路》课程及其实践课程建设的领导任务,全面负责《数字电路》课程的体系规划、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做好本课程建设。

3、承担教学任务,每学年主讲《数字电路》等系列课程,累计课时不少于112学时,其中必须承担《数字电路》理论课程的全过程讲授以及一周或以上的数字电路实践课的指导工作,教学效果好,教学评测成绩优秀。

4、负责《数字电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课程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1-2名,有明确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指导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实践关、科研关”,教学水平有显着提高。聘期内每年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以上。

5、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立切实有效、可跟踪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选用高水平优质课本教材,积极组织编写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特色的教学辅助教材。

6、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拓展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每学期在课程组范围内至少召开一次教学经验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上走在全省的前列。

7、主持1项省级教改项目的研究,项目建设取得较大成果,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并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教研教改论文一篇以上。

8、作为主持人承担至少1项省级科研项目。平均每至少正式发表1篇科研论文。

9、完成教授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

10、服从学校、学院其他教学工作的安排。

(二级)

1、认真履行校聘关键岗相应等级的基本岗位职责;

2、熟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承担起《数字电路》课程及其实践课程建设的领导任务,全面负责《数字电路》课程的体系规划、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做好本课程建设。

3、承担教学任务,每学年主讲《数字电路》等系列课程,累计课时不少于112学时,其中必须承担《数字电路》理论课程的全过程讲授以及一周以上的数字电路实践课的指导工作,教学效果好,教学评测成绩优良。

4、负责《数字电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课程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1名,指导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实践关、科研关”,教学水平有显着提高。聘期内每年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

5、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选用高水平优质课本教材,积极组织编写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特色的教学辅助教材。

6、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为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每学期在课程组范围内至少召开一次教学经验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主持1项省级教改项目,项目建设取得一定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并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教研教改论文一篇以上。

8、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聘期内至少正式发表2篇科研论文。

9、完成教授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

10、服从学校、学院其他教学工作的安排。

(三级)

1、认真履行校聘关键岗相应等级的基本岗位职责;

2、熟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承担起《数字电路》课程及其实践课程建设的领导任务,全面负责《数字电路》课程的体系规划、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做好本课程建设。

3、承担教学任务,每学年主讲《数字电路》等系列课程,累计课时不少于112学时,其中必须承担《数字电路》理论课程的全过程讲授以及一周以上的数字电路实践课的指导工作,教学效果好,教学评测成绩优良。

4、负责《数字电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课程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1名,指导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实践关、科研关”,教学水平有显着提高。聘期内每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以上。

5、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选用高水平优质课本教材,积极组织编写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特色的教学辅助教材。

6、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为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每学期在课程组范围内至少召开一次教学经验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聘期内作为主要人员参加1项省级教改项目,项目建设取得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并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教研教改论文一篇以上。

8、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聘期内正式发表1篇科研论文。

9、完成教授或副教授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

10、服从学校、学院其他教学工作的安排。

第四篇:《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摘要:《中国音乐史》是高校音乐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学生了解中国几千年音乐发展史、感知中国音乐的时代风格,并初步把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以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在大多数的院校中,学生普遍厌学情绪严重,只为应付考试,根本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音乐 教学探索 课程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授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音乐史》中因为涉及古代史内容,在20世纪末的教学中,因缺乏丰富的音像资料,被教师们称为“哑巴音乐史”。现在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课堂所需的音像资料早已不再是难题。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以上问题提出下面几种解决方式。

一、改变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不管在什么年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如何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是授课教师首要的任务。

(一)课堂引入中,要有一定的技巧,少讲大道理,更不要生搬硬套,应该寻找一些历史中的小故事引入会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春秋战国中的音乐家韩娥的故事,就可以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

(二)课堂内容的安排也没有必要照教本顺序讲述,可以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先来讲,再根据前内容一一引出后续的内容。例如在讲唐代音乐的时候,可以先讲皇帝唐玄宗,根据唐玄宗的成就再引出唐代音乐为什么会有这样发展的原因。教师对每节课讲授的内容要进行精心设计,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自然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作为音乐专业课程,不能忽略音像资料的使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抽象的想象音乐的形态,应该尽可能的寻找音乐、视频、图片等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尤其是一些谱例,教师应该安排课堂互动,通过真实音响的体验,感受中国音乐风格之美。在讲到中国文字谱和减字谱的章节,更应该对照简谱和五线谱,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和印象。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的联系。《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中大量的涉及古籍和诗词歌赋的内容,作为授课教师要清晰准确地解释和引用。课堂中要努力发现在各方面功底较突出的同学,课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和互动,引发同学们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五)授课教师讲课要保持激情。不仅仅在课后认真积极的备课,更要把课堂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去完成。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最好能够脱稿完成讲授,要做到胸有成竹。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教师的讲述中,让课堂气氛活跃不死板。

二、根据现有条件重新整合新教材,适应社会要求

随着院校对《中国音乐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材的编写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很多院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现在教师们可用的教材很多,如果仔细选择也有十几种之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著述特色,不易割舍,但不能要求学生全部购买阅读,最好的方式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和目的、教学时间编写教材。

现在院校中使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内容基本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很少涉及到中国当代史的内容,即使有也是寥寥几笔,不能满足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需求。根据现在学生的年龄及时代对他们的要求,为学生选择一本值得他们可读并且喜欢的三合一的好教材。

在整合教材的时候,一要注意图文并茂,尽量加入准确的谱例和引文。二要合理安排章节内容,要前后联系,注重整体性。三要重点突出,知识点线索清晰,容易记忆。四要语言优美,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字之美。

三、认真梳理整个课程内容,力求让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有整体的认识

笔者在多年的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这门课程虽然知识点庞杂繁多,可是仔细梳理以后就会发现,是有一定的线索贯穿起来的。我们音乐史现在采用的教材大多数是以朝代更迭来划分音乐形态特征,也即以“编年”的体系进行编排。这样编排能清晰地展示音乐事件的历史背景,发现音乐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但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采用这种编年叙述的方式来讲解,对各朝代的音乐事件罗列阐述,忽略了同一类音乐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与连贯性。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音乐史发展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从古至今,音乐的发展有其自身一以贯之的内在规律,虽受历史时代背景的影响,但与朝代的更迭并不是完全吻合,教学中用朝代作为音乐发展的界限是有一点局限性的,今天我们的音乐史教学中主要是以古代史、近现代、当代为线索的教学做法,现在看来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居其宏先生写文章批评这种古今割裂的做法,认为其危害在于“因缺乏历史观照的整一性和相互衔接的有机性,学生因无法触摸到中国音乐血脉的整体跳动而常怀瞎子摸象之憾”。笔者认为,如果将中国音乐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单独的陈列和展示,则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中国音乐史,只有对其各部分特征的发展沿革进行整体的历时的把握,我们才可见一部全面的鲜活生动的中国音乐发展史。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对音乐史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中侧重音乐历史的发展轨迹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中国音乐史》课程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学生的普遍学习认识等因素,导致了该课程成了学生最怕最不喜欢的课程,对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对课程的认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国音乐史对自己专业的作用和对自己音乐修养的好处;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因地制宜;此外,作为教师还要努力了解该学科教育的前沿,保持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中国音乐史》课堂得到学生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喻林.律、调、谱、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应把握的四条主线[J].音乐时空,2014,(05).[2]居其宏.不敬父兄 遑尊乃祖――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古今贯通与厚今薄古[J].音乐探索,2011,(02).[3]汪毓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人民音乐,2005,(04).

第五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旨在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分析和设计能力,是计算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思维,更新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革;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网络通讯技术、管理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有很强的应用实战背景,深入的理论知识含量,具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实践应用等诸多特点于一身。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感觉学习枯燥,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职高专教育下学生情况主要可以概括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学习情绪化严重;对专业性强的课程兴趣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根据此情况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安排应尽量合理化,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大部分章节的理论性很强,操作性比较弱,内容抽象。因此,为了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可以将理论内容进行比较、拓展、总结等,并通过举例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其认识与记忆。例如在讲解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应用时,除了介绍定义及思想外,还将系统工程在我国古代的经典应用的小故事如都江堰建造、田忌赛马穿插在理论内容中,运用视频与图片讲故事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系统工程的现实作用。

(二)项目教学法。《管理信息系统》中除理论课程外还包含一部分实训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巩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教师要合理安排项目内容,监督项目进度,使之与教学相适应。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快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做到学有所用,从而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课程实训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项目,如:开发学生管理系统“选课系统”等。学生以3人为一小组,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模块设计->详细设计,体验一个项目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整个项目的完成贯穿着整门课程重点知识,紧扣理论教学主题,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既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又提高了彼此的协作能力。图1对课程各个部分典型的案例与项目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

(三)改进考核方式。成绩的评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高职院校,我校非常注重学生多方面技能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期总成绩不再以期末的理论考试为主。成绩的组成分散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由平时成绩、项目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比例为2:2:6。在平时与项目实训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团队的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在评定范围内,这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方法已经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通过案例、项目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中学生乐于接受的事例作为题材,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综合。使课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考核评定方式的改进更加能准确的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莉蔚.(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37

[2]付长青.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7)

下载“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与电子学 (一) 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

    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双语教学的内涵和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根据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双语教学的关键是优质的双语教学教师,最终......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探索刘 斌1.引言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物流开始受到重视是在 90 年代初,其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但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的重知识传......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黄深泽 (湖北经济学院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摘要:本文从管理运筹学的特点和性质出发, 分析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由于近些年Linux操作系统得到迅速的推广,各大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都纷纷开设了Linux系统管理等相关课程。该文对Linux系统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并对情景式教......

    落实课程新理念探索教学新思路

    落实课程新理念 探索教学新思路 ——浅谈“八步教学法” 自从去年我校创立并实施“八步教学模式”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研教改蔚然成风,课堂气氛更加活......

    中职《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探索

    中职《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探索摘 要:针对《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的特点,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

    浅谈新形势下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构成基础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位置,而这个过渡就是通过二维和三维空间创造形态的能力训练来实现的。现在多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