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商部门在网络监管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范文)

时间:2019-05-12 03:4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工商部门在网络监管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工商部门在网络监管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范文)》。

第一篇:基层工商部门在网络监管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范文)

基层工商部门对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一、“湖北工商网络交易监管平台”诞生的背景。随着互联网普及应用程度不断提高, 网络交易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物机会和便利,逐渐成为重要消费形式和拉动社会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同时也出现了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违禁产品、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现象,网络消费投诉日益增多。

网络交易是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具有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易逃避监管和交易跨地域性的特点。随着网络交易监管的深入开展,工商部门传统的市场监管方式与网络监管的实际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显。为了切实解决网络交易监管中的难题,提高网络交易监管效能,“湖北工商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应运而生。它以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为基础,以网上巡查和专项整治为主要方式,初步实现了对网络经营服务和交易的监管。

二、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笔者所在的梁子湖工商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一是在学习中探索路径。为了使用好网络交易监管平台,我所围绕省局“一网一平台”监管架构,深入学习省局下发的网络监管责任清单,进一步理清网络监管的基本思路,弄清网络监管的基本内容,在不断学习中找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寻突破。

二是强化培训,在探索中寻方法。成立了独立的网络监管工作专班,明确网络监管人员职责。强化对网监平台的操作和使用,通过“找、录、管”等功能掌握网监平台的方法并明确网监工作的主要手段和任务,对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广泛宣传网监政策及法规。

三是突出服务,在监管中寻突破。通过注册登记窗口收集、网络搜索入库、实地巡查核实等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通过发放提示单、行政指导建议书等形式对网络经营主体进行引导,通过网上及上门的方式指导符合条件的网络经营主体申报营业执照电子链接标识并悬挂;依托网监平台,排查虚假网页,重点查处网络虚假宣传案件;密切联系物流、快递、银行等部门,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及网络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同时鼓励网民通过拔打12315电话等方式举报网络交易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扩大案源渠道。

三、我所在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问题。一是网络经营主体的入库方式过于粗糙。一些下发的主体数据判定中的网页很多是无效的,有些网页只是出现了市场主体的个别字眼,如第三方平台中出现的公司招聘信息等,这些推送占用了网监人员的大量时间。仅靠上一级主体数据判定和实地走访难以把辖区的网络经营主体排查完毕,而且仅给网监人员开放上班期间浏览网上商城权限的作用并不大,因为没有目的和方法的在上面查找辖区的网店网址好比大海捞针,效率非常低下。另一方面,辖区内的网络经营主体网站在推陈出新,而网监平台的数据库却是静止的,久而久之,网络监管的力度和效果会减弱。

二是网络监管系统运用技术有待完善。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中的市场主体信息查询导出慢,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和工商系统的其他平台(如业务系统和年报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导致在对一些违法网站进行取证时违法认定困难,也影响了办事人员的工作效率。主流网上商城和搜索引擎经营商存在一定的部门保护主义,和工商网监部门缺乏联动。

三是网络监管难与其他部门共鸣。网络监管在工商系统内部和外部缺乏互联互通,监管脱节、无法形成合力。异地网络经营违法行为在管辖权的确认、跨地区取证和执行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和规章可以遵循。网络监管涉及的部门众多,如工商、公安、质监、税务、银行,缺乏相关的组织协调机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尽管国家正在建设社会信用监管体系,但是监管方向主要针对实体经济。

四是网络监管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网络经营迅猛发展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或修改已经严重滞后,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对于网络监管来说有点力不从心,在执法中的法律适用上存在较大问题。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中规定“为无照经营提供场地方便的也可以进行处罚”,而网络上无照经营的比比皆是,那么为他们提供网络空间的服务商是否可以参照处理?这些疑问导致基层工商部门在进行网络市场监管时常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状况。

四、对于目前网络交易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建议。第一、网监平台要和主流互联网经营服务商建立一体联动机制。要加强与一些大的网上商城(淘宝、京东、苏宁等)及搜索引擎(百度、360等)的信息交流,加强与它们的合作,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授予网络监管人员以本辖区的地名、地址作为索引来搜索发货及生产地址为本辖区的网店和网站的权限,这样可以使网监人员在录入市场主体数据时更加快捷、高效,集中精力搞好对网络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网监平台进行不断创新。要在提升软件使用效能上狠下功夫,力争使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的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要探索使网络监管平台、工商业务平台及年报平台联系挂钩的技术方案,方便对于网络市场主体的一键查询,进而提高网监人员的监管效能。

第三、跨区共管和网络经营信用监管齐推进。按照全国联网、异地案件共管的思路,完善异地协查分配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异地案件的集中指挥、统一调度、分区办理的全国监管平台,实行违法行为发生地协办、违法主体来源地主办的分工原则,并加强与工商、公安、电信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网络经营信用监管体系,杜绝违法主体的死灰复燃。

第四、制定和修补网络监管工作的法律法规。国家应该以电子商务、网络传媒等网络基本服务领域为重点补充专门法律,并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修改,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将其内涵和外延扩大至网络经营行为范畴,增加其对网络监管的适用性,让网络监管的执法能够有法可依。

网络监管是个长期性的任务,要使网络监管高效有序的运行下去,必须以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和提高质量为基础;以强化行政指导、督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履责、引导网络经营主体“网上亮照”经营为辅;以严厉查处涉网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为切入点;以服务网络经济发展为原则,不断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水平。

鄂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梁子湖分局 王斯斯供稿

第二篇:浅析工商部门如何监管网络交易行为

浅析工商部门如何监管网络交易行为

如今,网上购物已成生活的一种时尚,但由于网络交易行为很不规范,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大量存在,导致网络购物消费纠纷逐渐增多。如何对网络商品交易有效监管并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我们工商管理人员不得不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交易的主要形式。

网络交易的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网上购买交易。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如、窝窝团、淘宝网等)向经销商购买所需商品(交易双方是经销商与个人)。这类交易的经销商一般都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了营业执照。二是商家对商家的网上交易。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品交易,并履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行为。双方当事人一般均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合法经营资格。三是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向个人购买商品的交易行为(通常讲的个人对个人)。这类交易的行为主体大多数都没有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属于无照经营行为。但是这类网络商品的交易量很大,目前占居网络交易主导地位,也是引发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难点的主要问题所在。

二、网络商品交易的特点。

应该讲,网上交易和网上购物之所以趋热,是因为其交易形式具有其它交易形式所不能及的特点和优势:一是便捷。广大网民(消费者)通过网上查询,能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称心的商品。检索快捷省时,手续简单方便;二是价格便宜。(网络销售产品)因没店铺投资等成本因素,网络销售的商品价格比一般市场所销售的同类、同款、同型号的商品价格往往低许多,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网上淘宝购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款式新。网上所销售的商品,其款式、设计等往往比较新颖时尚,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四是款项支付方便、安全。主要由第三方担保并监督保证交易,如通过“支付宝”来完成最终的支付交易,即货到付款,也就是消费者验货后付款这种方式,只要操作规范,注意审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网上购物风险。

三、网络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交易主体不真实的情况大量存在。不少诈骗分子虚构合法交易主体,只收钱不交付商品或交付的是伪劣商品;在商品交付过程中,通过物流公司送货,常在先交钱还是先验收上扯皮,消费者付款后的商品交付及质量验收无保证。二是交易主体不合法。主要指以个人对个人的形式通过网络平台而完成的交易行为。这类交易行为的个人商品销售者,基本上都没有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属于无照经营。而这类群体十分庞大,人数众多、量大面广,给工商管理带来相当大难度。

三是利用网络交易,公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有的经营者或个人销售者,在网上展示产品时,公开标明此产品是“高仿品”、“仿品”,而且价格却相当便宜,诱导消费者购买。应该讲,“仿品”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属于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产品。因此,我们工商部门应对这类经营行为加强重点管理。

四是售后服务不到位。对于某些网络运营商(购物网站)无法对售出的商品进行国家三包范围内的售后服务,只能靠销售商自身的诚信和信誉来保证,相关执法机构难以用行政手段加以控制和管理。五是虚假宣传。消费者网上购物大多数是看图买货,在网上看到的物品图片总感觉是精美无暇,但当拿到实物后感觉却大相径庭,无论是外观还是色彩,与网上所展示的图片效果差异很大。

六是低价吸引顾客。很多喜欢网购的市民都有这种感觉,网上的物品价格大多偏低,甚至低得超乎想象,网上实物图片还非常精美,但是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便宜其商品质地也会相对低劣,而这些所谓的物美价廉商品往往会通过网络的夸大宣传忽悠一部分消费者。

七是卖家信用等级虚假。网购也有许多的“托”,不少卖家往往会找亲朋好友来当“托”,对自己网上所宣传推销的商品进行点评和留言,当然这些点评说的绝对都是“过年话”,网站根据这些点评就会自动生成“卖家的信用等级”。一般的消费者看到“卖家好评”和“卖家信用”时,会放心的把货款汇到对方帐户,但这个信用等级的水分很大。

四、对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监管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通过制订相关法规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加强网络销售企业、个人自律,接受消费者监督等基础性管理。并着重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

一是规范网络交易主体的资格。首先要把好网络经营主体的准入关,确保交易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是规范网络交易的关键。要逐步建立网络交易主体许可准入或确认制度。凡进入网络交易平台销售商品的企业或者个人,必须要在所在地的工商部门领取“网络交易许可证”后,电信部门或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如淘宝网)方能为其开通电子商务平台,方可进入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合法交易,并实行许可证代码查询制度。通过查询,迅速便捷的查找到销售商的相关真实信息,以方便工商行政监管。

二是规范网络交易规则。要制定消费者网上购物退、换货制度,对进入网络交易的各类主体实行保证金制度,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是规范网络交易商品的给付规则。要借鉴一些网络运营商好的做法(如支付宝),与金融部门相配合,最大程度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四是建立工商、电信、公安联动机制。要建立信息互通管理机制。工商、电信、公安等相关执法、监管部门要依据职责,对所掌握和发现一些销售商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通报,并依据各自职责进行处理。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对销售商的行政处罚。电信部门根据工商部门行政建议,对严重违法和侵权的经销者或个人商品交易的网站平台予以清理或关闭,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公安部门应对网络交易中发现的网络交易行为涉及到犯罪行为的及时予以处理。

五是加强对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督。

(一)要重点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监管。对属于全国性商品交易的网站进行重点监督,对加入其网站的销售者入会会员的经营行为进行跟踪监督,建立网络交易行为监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警示并予以纠正,构成经济违法的,工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同时网站运营商也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二)要定期发布消费警示。工商部门要建立网上交易行为诚信警示平台,定期发布网上购物的消费警示,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案件予以网上公开披露,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交易风险。就目前来讲,消费警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醒消费者网上购物如何规避风险。首先,要从源头上尽量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这就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前要仔细审核交易对象的主体经营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内容。对于陌生的商家,要注意其网址上是否提供详细的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必要时应打电话对经营者的身份予以核实。其次,在支付货款时要注意保留凭证。如果用信用卡支付,最好使用专用的一个帐户,卡内不宜存放太多现金。如果使用第三方交易,也要注意保留相关的交易凭证。在购物时,尽量使用支付宝付款,这样会有一定的保障。

面对网络交易的特殊性,网络交易监管应坚持“依法管网”、监管与发展相结合、以监管促发展、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完善各项网络交易制度和规章,健全网络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任与信心,为网络交易市场的大发展营造健康公平的环境。

第三篇:浅谈基层工商部门在监管流通领域食品的现状[模版]

浅谈基层工商部门在监管流通领域食品的现状

工商部门承担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无论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还是工商部门自身职能的使命,工商系统一直以来把流通领域食品的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工商部门2009年才接管流通领域食品,属于半路出家,在日常监管上体现了很多不足,更多的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监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作为一名基层工商流通领域食品监管人员,我是深有体会,以下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个人浅见:

一、当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对食品监管职责的定位认识不足,日前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当前食品监管体制的广泛讨论,“多头分段”的监管模式被认为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而饱受公众诟病,改多头管理为单一部门管理成为一些学者改善当前食品监管建议的一个重要选项。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对工商部门争取还是放弃、强化还是弱化食品监管相关职能产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包袱,工作量大面广,基层负担重、问责压力大,能划出这个职能求之不得,尚未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已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工商部门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既是掌握流通环节商品监管权的需要,也是把握行政执法“核心竞争力”领域的需要。

2、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面广量大,就目前的监管体制和人员配备而言,根本无法做到不留死角的全方位动态监管。基层工商食品监管人员(特别是农村)几乎都是疲于奔命,举个例子我有个同事所管辖的区域有近200户个体户从事食品销售,按一天检查20户来算,就一次突发性的食品专项检查要10天才能检查完,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

3、从绝对的意义上看,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从相对的意义上看,由于各种食品自身的特性、食品销售的区域不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潜在风险也呈轻重缓急各不相同之态,平均投放监管资源、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缺乏风险管理理念,容易造成日常监管盲目无重点,出现问题应急被动,因此,必须进行风险管理,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对象进行重点监管,做到预防在先, 从被动走向预防,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最大化。

二、适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

1、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法律要素重复且规定不统一。虽然我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多,如《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但是却出现分段立法、条款分散、调整范围较窄等等缺陷;其次公众报以厚望的《食品安全法》并没有覆盖食品安全的众多问题,配套的法律法规仍未形成;再次,从现有的法律来看,也经常会出现矛盾之处,如《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在许多规定上都是重复的,经常出现针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执法主体依照不同执法标准,处理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2、《食品安全法》仍不完善,相关条款规定不合理。《食品安全法》采纳了国际上一些先进法律制度包括食品安全危机应急处理、召回、赔偿、重大事故处理等制度。但在具体法律制度上仍然存在问题,在实践中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其不足之处,例如 “十倍赔偿”制度,单一的确定的数额不能适应经济生活中多样化的要求,比如一瓶1元钱的矿泉水,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索赔也就是十元,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低价的食品成千上万种。在生产经营者不愿付赔偿金的情况下,相对较少的赔偿金额很大程度很少有消费者会为几百元的商品而启动繁琐的诉讼程序,更不用说几十元甚至几元的商品或服务了。而对于价格高的食品,虽然能起到惩治生产经营者的目的,但是生产者、经营者也会通过提高价格等手段来弥补利润上的损失,最后还是转嫁到广大消费者身上。

三、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执法力度的均衡

近年来,我国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主要表现为:多部门联合监督执法,专项执法检查,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以及对食品安全违法大案、要案的查处,但这仍不能掩盖当前食品监管中的诸多问题,首先是惩罚力度较小,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对食品安全的责任处理是: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根据不同的情形,处以 2 千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或者按照货值的 2 倍以上 10 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国外相比,我国法律法规对问题食品的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则显得比较低下。其次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城乡执法力度失衡。在我国,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例如,“大头娃娃”事件的受害者大多为农村地区的消费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的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弱于城市的执法力度,导致大量的不安全食品在农村泛滥。多年来的调查报告都可以说明这一事实,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市场仅有33.6%配置了农残速测仪等设备,而且只有21.8%市场的有效使用率在80%以上。调查还发现农村市场监管不到位,散装食品卫生、假冒伪劣、过保值期食品等问题仍是农村市场最主要的安全问题,生熟食品不区分销售,钱币和实物不分开,卖鲜肉的案板2—3天才清洗一次等仍是正常现象。因此,农村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场监管缺位,加上农民购买食品时多数人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再次是以罚代刑,食品安全案件查处率低,移交率更低,经常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追究。

第四篇:工商部门监管电子商务问题分析思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工商部门必须对互联网依法实行管理,在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科学监管。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是:“通过电子通讯网络进行产品的生产、广告、销售及分配”。

我国电子商务专家杨坚争教授则认为:“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二、电子商务的模式

1、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即b2b模式)。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是指商业机构(或企业、公司)使用internet或各种商务网络向供应商(或企业、公司)订货和付款。电子商务的商务行为表现为: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需求调查-以电子表单的形式调查原材料信息,确定采购方案-生产-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广告并进行网上销售-采用电子支付或以电子货币的形式进行资金接收-同电子银行进行货币结算-商品交接。

b2b结构模式是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交易金额巨大,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2、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模式)。b2c电子商务结构是指以internet为主要服务提供手段,实现公共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与其相关的付款方式的电子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它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有:礼品、书籍、计算机软件等商品和服务。如:amazon.com(亚马逊书店)上。

3、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即c2c模式)。双方通过网站提供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如:淘宝网。网上拍卖是这一商务模式的典型。如拍拍网、e-bay就是代表。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模式外,还有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即c2g模式),企业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即b2g模式)。

三、工商部门监管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1、电子商务急需确认网上经营者的身份。市场经济要划分交易各方的责、权、利后,才能交易,而划分责、权、利的前提就是确定每个参加交易的当事人的身份。网络交易都是在交易双方事先不了解、其间不见面的网络虚拟环境下完成的,也使得准确核实网上经营者的合法身份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然就成为帮助电子商务确认经营者身份的最佳人选。以此,工商部门不仅能够帮助电子商务突破这一瓶颈,还能为自已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2、电子商务急需公平竞争秩序。当前电子商务中许多问题直接出现在人们熟悉的领域,如对广告的管理、对合同的管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网络传销行为的打击,这些都为工商部门介入电子商务后留下了很大的监管空间。

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电子商务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务院2011年新颁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主要职责第三项的规定:“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据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进入网络市场对网络市场的交易行为进行全面监管。

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主要职责

1、对网络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监管

根据国务院2011年新颁布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规定的工商部门第二项主要职责为:“负责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并监督管理,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责任”。

因此,对网络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准入登记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网络经营主体办理网络市场准入登记,核发纸质或电子营业执照的监管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成为监督电子商务主体和市场准入、合法经营的综合性执法机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准入监管是工商部门在电子商务监管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工作内容。

2、对交易商品和服务的监管

对电子商务经营客体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特许经营商品与服务准入监管、交易商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依法从事经营。对需要经过卫生、公安、环保、新闻出版、药监等部门专项审批方可经营的商品与服务必须经过审批,取得相关行业许可证方可从事电子商务经营。

3、对经营行为的监管

对侵犯企业名称和商标专用权、虚假广告宣传、网络传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对于种种扰乱网络经济秩序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照《商标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我国《合同法》将电子商务,特别是电子合同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为工商部门对电子商务实施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涉及企业名称、字号专用权和商标专用权的侵权行为则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查处。主要的侵权行为表现是两种,一是网站名称造成的侵权,二是中文域名造成的侵权。

4、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不管是在传统有形市场,还是在新兴的网络市场中发生的交易行为,都应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随着网络市场的日益发展,网络消费纠纷越来越多,传统的维权网络、机制、办法等在处理网络消费纠纷过程中,已无法满足监管工作需要。

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对策、措施

一是建立“网络经济户口”数据库,实现对网络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监管。通过与信息产业局的合作方式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自主开发适合监管需要的网络搜索引擎,制定手机号码段、邮编或区号、ip定位等搜索策略,通过对查询关键字的匹配对比,来建立辖区网站数据库(辖区内的所有网站,含非经营性网站)、经营性网站备案库(含通过广告链接营利的网站)、企业信息查询库数据库(辖区企业建立的经营性或宣传性网站),通过网络市场主体备案管理功能,逐步建立武汉乃至全省经营性网站“网络经济户口”。

二是对网络市场交易客体及行为的监管。通过常见违法行为关键字词库比对(比如:药品、印刷、住宿、第一等关键字对交易客体及交易行为进行监管)、企业商标包装装潢数据库比对等操作,实现搜索并且分析网上涉嫌违法的经营行为等功能,增加巡查日志详情及线索核审分流等程序,将网站定位、巡查日志、统计分析等辅助功能逐步完善,将网络市场商务行为监管工作流程固定化,格式化,规范化,有效地提高监管工作效能。

三是建立第三人制度,保证取证合法。征对查处网络市场违法案件时存在的电子证据取证及保全难的问题,可根据电子证据数字性、高技术性、脆弱性、表现形式多样性等种种特点,可通过在第三人作证的情况对证据及时进行打印保存,或请公证机构对证据进行公正,保证执法办案活动的合法、高效、公正。

四是健全机构,落实监管队伍,进行职能整合。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保障:一是完善机构。首先是配备业务骨干组成项目开发组,调研互联网商务监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监管软件技术需求,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其次是专设监管机构,在省、市局设立网络监管(监控)中心,承担网上集中巡查和复杂取证任务;三是明确省(市)、县(区)两级检查支(大)队和工商所负责互联网商务监管的任务,形成三级监管网络。

第五篇:工商部门监管电子商务问题分析思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工商部门必须对互联网依法实行管理,在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科学监管。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是:“通过电子通讯网络进行产品的生产、广告、销售及分配”。

我国电子商务专家杨坚争教授则认为:“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二、电子商务的模式

1、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即b2b模式)。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是指商业机构(或企业、公司)使用internet或各种商务网络向供应商(或企业、公司)订货和付款。电子商务的商务行为表现为: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需求调查-以电子表单的形式调查原材料信息,确定采购方案-生产-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广告并进行网上销售-采用电子支付或以电子货币的形式进行资金接收-同电子银行进行货币结算-商品交接。

b2b结构模式是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交易金额巨大,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2、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模式)。b2c电子商务结构是指以internet为主要服务提供手段,实现公共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与其相关的付款方式的电子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它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有:礼品、书籍、计算机软件等商品和服务。如:amazon.com(亚马逊书店)上。

3、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即c2c模式)。双方通过网站提供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如:淘宝网。网上拍卖是这一商务模式的典型。如拍拍网、e-bay就是代表。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模式外,还有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即c2g模式),企业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即b2g模式)。

三、工商部门监管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1、电子商务急需确认网上经营者的身份。市场经济要划分交易各方的责、权、利后,才能交易,而划分责、权、利的前提就是确定每个参加交易的当事人的身份。网络交易都是在交易双方事先不了解、其间不见面的网络虚拟环境下完成的,也使得准确核实网上经营者的合法身份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然就成为帮助电子商务确认经营者身份的最佳人选。以此,工商部门不仅能够帮助电子商务突破这一瓶颈,还能为自已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2、电子商务急需公平竞争秩序。当前电子商务中许多问题直接出现在人们熟悉的领域,如对广告的管理、对合同的管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网络传销行为的打击,这些都为工商部门介入电子商务后留下了很大的监管空间。

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电子商务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务院2008年新颁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主要职责第三项的规定:“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据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进入网络市场对网络市场的交易行为进行全面监管。

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主要职责

1、对网络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监管

根据国务院2008年新颁布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规定的工商部门第二项主要职责为:“负责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并监督管理,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责任”。

因此,对网络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准入登记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网络经营主体办理网络市场准入登记,核发纸质或电子营业执照的监管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成为监督电子商务主体和市场准入、合法经营的综合性执法机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准入监管是工商部门在电子商务监管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工作内容。

2、对交易商品和服务的监管

对电子商务经营客体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特许经营商品与服务准入监管、交易商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依法从事经营。对需要经过卫生、公安、环保、新闻出版、药监等部门专项审批方可经营的商品与服务必须经过审批,取得相关行业许可证方可从事电子商务经营。

3、对经营行为的监管

对侵犯企业名称和商标专用权、虚假广告宣传、网络传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对于种种扰乱

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基层工商部门在网络监管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工商部门在网络监管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工商部门创新监管工作的建议

    如何落实“五摒弃、五树立”——基层工商部门创新监管工作的建议晴隆工商局注册股---刘军华基层的工商部门是代表国家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方面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

    工商部门如何处理好监管与服务

    基层工商部门如何处理好监管与服务 基层工商部门作为主管市场行政执法的一线机关,必须依法加强监管,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保障合法经营主体的权益,促成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因此严格......

    从实名制浅谈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2(推荐5篇)

    从实名制浅谈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 2010年7月1日起《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在网上开店的个人,必须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

    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范文

    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一些年轻干部还存在了解基层情况不够、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解......

    基层组织工作实践中的微思考

    微博客(Micro blog)、微电影(Micro film)等一系列以短小精炼作为传播特征的载体组成了“微时代”,它们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但愿笔者的“微思考”,能提高党务工作......

    工商部门监管电子商务问题分析思考(5篇范例)

    工商部门监管电子商务问题分析思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基层工商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层工商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若干思考南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塘分局万会成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纲领性”法律,对食品安......

    基层工商部门行政方式转型促发展方式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基层工商部门行政方式转型促发展方式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2010年2月3日至7日,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