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
一、基础夯实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卑劣(liè)诬蔑(miè)
卑鄙(bǐ)
测量(liáng)
B.疯狂(fēng)
中庸(yōng)
毁灭(huǐ)
锤击(chuí)
C.鼓掌(zhǎng)政协(xié)
黎明(lí)羁绊(jī)
D.蛮横(héng)
赋予(yǔ)挑拨(tiǎo)
彷徨(fáng)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偏辟
登时
燎原
人情事故
B.思慕
严峻
震憾
千呼万唤
C.欺侮
搏击
亢奋
叹为观止
D.吩咐
油馍
斡旋
兴高彩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
B.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C.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
D.手把文书口称敕(shù)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东靠近岩石的边缘向下一看,突然感觉头晕目眩,总觉得眼前的大岩在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也跟着晃动起来。
B.因为疫情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网课,我们应该目空一切,迎难而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C.多读一些书,加上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D.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久久不愿起身离场。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西方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他们不再卑怯、沉默,而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
②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西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
③观察近年来国内舆论中的年轻人形象,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形象越来越转向积极正面。
④有的更以“自黑”的方式调侃——这种“回怼”和“自黑”不仅仅出于自尊,更是发自肺腑的自信。
⑤昔日被加诸年轻人身上的“叛逆”“自我”等标签逐渐被“自信”“担当”等正面评价取代。
A.⑤④②③① B.③④⑤②① C.⑤②①③④ D.③⑤②①④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贺敬之创作的诗歌《回延安),全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时所作,“永州八记”中的一个名篇。柳宗元探访山川河流,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此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
C.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而逻辑顺序则常用于介绍事理。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三、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X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1.第一段中母亲的照片“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中的“一向”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
2.第四段开头写到“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其中“丁艰”一词是书面语,指遭到父母的丧事。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过哪一篇文章也写到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奔丧回家这一情节?第七段中“唯假期归省”与鲁迅的《社戏》中“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两句中的“归省”意思相同,写出这个词的意思。
3.第六段中两次描写了母亲,当作者临行时,先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后写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为什么当作者放假归来时,描写顺序却相反呢?
4.第九段引用的陶渊明诗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是说明人在年轻时容易犯什么毛病?(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
5.“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是深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母亲的形象,这句话贯串全文,重复十次,可见其重要性。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6.本文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还学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写出这篇课文的作者和题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一)答案解析
一、基础夯实
D
C
D
【解析】D.敕(chì)。故选D。
B
D
D
【解析】D.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用的是“兴”的手法。故选D。
二、古诗文阅读
1.白云堆 深林
2.示例一:樵夫无意挑蝴蝶自随,“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
示例二: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解析】1.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2.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体现作者追求随心如愿的自我,表达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三、阅读理解
1.深深的怀念之情。
2.《背影》、回家看望父母或回家探亲。
3.为突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4.不愿听从长辈的劝告(或不全部接受长辈的训诲)。
5.严肃慈爱
6.朱德《回忆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