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输环境
2004年,我所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运管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实施精细管理,努力提升运政监管水平,实现了全县道路运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用道路运输环境初步形成的工作目标,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打造良好的鹤峰软环境发挥了积极作
用。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优化运政监管外围环境,努力开创运政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以更加民主、互动和人性化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所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严格许可、核准、备案、运输经营招投标等市场准入制度以及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州交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州道路运输发展的29条规定,在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宽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实行运政许可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格按照“热情服务要诚,文明用语要响、微笑服务要甜、受到委屈要忍”的服务标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为运政管理相对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窗口服务。与此同时,通过与运政许可责任人、市场监管责任人以及与运输经营者建立三位一体的“三关一监督”责任追究机制,严把经营者资质不达标者莫入市、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者莫营运、从业人员资格不合格者莫从业的三道关口,强化站场的源头监管,防范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及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责任案件发生。二是在行政合同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2004年,我所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合同方面,偿试性的与主要客运企业签定行政合同,以行政合同约定的方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服务承诺,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我们认为,运政管理行政合同作为体现行政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手段,它所蕴含的宽松、非权力的色彩,更易为道路运输经营者所接受,它是《道路运输条例》所规定的“普遍服务”原则的细化,是运输经营者所承担的“普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的互益补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运政管理跟进监管措施。三是建立了运政管理行政指导机制。近几年来,我所通过加强与运输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加强对运输经营者的行政指导,采用具体的示范、建议、劝告、警告、鼓励、洽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并施以利益引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行政指导效果。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重点对中小运输经营者开业前所需要具备的经济、技术、人员条件作出指导意见,指明所缺少的要素,帮助他们完善条件、规范经营。在信息发布、提示方面,及时将运输市场分析、站场规划、运力市场需求、道路运输方针政策等信息公布于众,正确引导行政相对人的行为选择,以此调控运输市场整体发展规模,指导运输经营者优化资源配置。在行政奖惩方面,我们注重通过正面的表彰、鼓励等方式加以褒扬,来引导和影响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违章经营者通过通报等方式加以警示。四是建立和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我所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强化运政监管,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道路运输业质量信誉考核暂行规定》,健全和完善了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并根据企业信誉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企业信誉等级标准分为三类,即规定为守信标准、警示标准和失信标准并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对守信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并享受免于日常检查,提供优质快速服务待遇;二是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对存在轻微信用问题的企业实行警示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三是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把失信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日常检查,实施案后回查、办理运力许可和年审时重点审查、给予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等监管措施;四是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对严重失信企业采用资质降级、经营权取消等措施。同时,我们还把信誉考核结果作为道路运输年度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企业资质评定的主要依据。通过规范的信用管理,使“信用就是市场,信用就是效益”的口号变成现实,使经营者明白不讲信用应负的责任和后果,直至被规则所淘汰,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二、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提高运政稽查效率,贯穿人性化的运政监管思想2004年,我所在以站场源头监管为重点,强化运政稽查,严厉打击各种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稽查监管模式,改变过去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倾向,贯穿执法人性化、诚信原则,注意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运用。一是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在普查工作中,注意通过日常稽查,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有针对性的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车辆等情况调查摸底,分类统计,掌握基础资料,据此有目的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静态监管的力度。二是注意提高稽
第二篇: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输环境
2004年,我所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运管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实施精细管理,努力提升运政监管水平,实现了全县道路运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用道路运输环境初步形成的工作目标,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打造良好的鹤峰软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优化运政监管外围环境,努力开创运政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以更加民主、互动和人性化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所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严格许可、核准、备案、运输经营招投标等市场准入制度以及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州交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州道路运输发展的29条规定,在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宽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实行运政许可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格按照“热情服务要诚,文明用语要响、微笑服务要甜、受到委屈要忍”的服务标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为运政管理相对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窗口服务。与此同时,通过与运政许可责任人、市场监管责任人以及与运输经营者建立三位一体的“三关一监督”责任追究机制,严把经营者资质不达标者莫入市、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者莫营运、从业人员资格不合格者莫从业的三道关口,强化站场的源头监管,防范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及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责任案件发生。二是在行政合同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2004年,我所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合同方面,偿试性的与主要客运企业签定行政合同,以行政合同约定的方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服务承诺,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我们认为,运政管理行政合同作为体现行政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手段,它所蕴含的宽松、非权力的色彩,更易为道路运输经营者所接受,它是《道路运输条例》所规定的“普遍服务”原则的细化,是运输经营者所承担的“普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的互益补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运政管理跟进监管措施。三是建立了运政管理行政指导机制。近几年来,我所通过加强与运输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加强对运输经营者的行政指导,采用具体的示范、建议、劝告、警告、鼓励、洽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并施以利益引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行政指导效果。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重点对中小运输经营者开业前所需要具备的经济、技术、人员条件作出指导意见,指明所缺少的要素,帮助他们完善条件、规范经营。在信息发布、提示方面,及时将运输市场分析、站场规划、运力市场需求、道路运输方针政策等信息公布于众,正确引导行政相对人的行为选择,以此调控运输市场整体发展规模,指导运输经营者优化资源配置。在行政奖惩方面,我们注重通过正面的表彰、鼓励等方式加以褒扬,来引导和影响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违章经营者通过通报等方式加以警示。四是建立和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我所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强化运政监管,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道路运输业质量信誉考核暂行规定》,健全和完善了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并根据企业信誉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企业信誉等级标准分为三类,即规定为守信标准、警示标准和失信标准并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对守信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并享受免于日常检查,提供优质快速服务待遇;二是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对存在轻微信用问题的企业实行警示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三是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把失信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日常检查,实施案后回查、办理运力许可和年审时重点审查、给予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等监管措施;四是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对严重失信企业采用资质降级、经营权取消等措施。同时,我们还把信誉考核结果作为道路运输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企业资质评定的主要依据。通过规范的信用管理,使“信用就是市场,信用就是效益”的口号变成现实,使经营者明白不讲信用应负的责任和后果,直至被规则所淘汰,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二、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提高运政稽查效率,贯穿人性化的运政监管思想2004年,我所在以站场源头监管为重点,强化运政稽查,严厉打击各种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稽查监管模式,改变过去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倾向,贯穿执法人性化、诚信原则,注意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运用。一是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在普查工作中,注意通过日常稽查,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有针对性的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车辆等情况调查摸底,分类统计,掌握基础资料,据此有目的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静态监管的力度。二是注意提高稽查证据的收集能力。为了减少行政诉讼,杜绝行政败诉,在运政稽查执法办案中,我们特别注意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加强取证的规范性,注重外围证据的调查和收集,形成证据的互相印证。对一般程序的案件调查,坚持遵循“排除合理怀疑”原则进行证据调查,遵循“疑案从无”,不搞“有罪推定”,用证据和事实说话,避免出现“一张笔录定案件”的现象。三是加强稽查监管中
第三篇: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输环境
2004年,我所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运管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实施精细管理,努力提升运政监管水平,实现了全县道路运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用道路运输环境初步形成的工作目标,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打造良好的鹤峰软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输环境。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优化运政监管外围环境,努力开创运政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以更加民主、互动和人性化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所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严格许可、核准、备案、运输经营招投标等市场准入制度以及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州交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州道路运输发展的29条规定,在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宽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实行运政许可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格按照“热情服务要诚,文明用语要响、微笑服务要甜、受到委屈要忍”的服务标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为运政管理相对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窗口服务。与此同时,通过与运政许可责任人、市场监管责任人以及与运输经营者建立三位一体的“三关一监督”责任追究机制,严把经营者资质不达标者莫入市、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者莫营运、从业人员资格不合格者莫从业的三道关口,强化站场的源头监管,防范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及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责任案件发生。二是在行政合同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2004年,我所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合同方面,偿试性的与主要客运企业签定行政合同,以行政合同约定的方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服务承诺,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我们认为,运政管理行政合同作为体现行政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手段,它所蕴含的宽松、非权力的色彩,更易为道路运输经营者所接受,它是《道路运输条例》所规定的“普遍服务”原则的细化,是运输经营者所承担的“普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的互益补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运政管理跟进监管措施。三是建立了运政管理行政指导机制。近几年来,我所通过加强与运输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加强对运输经营者的行政指导,采用具体的示范、建议、劝告、警告、鼓励、洽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并施以利益引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行政指导效果。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重点对中小运输经营者开业前所需要具备的经济、技术、人员条件作出指导意见,指明所缺少的要素,帮助他们完善条件、规范经营。在信息发布、提示方面,及时将运输市场分析、站场规划、运力市场需求、道路运输方针政策等信息公布于众,正确引导行政相对人的行为选择,以此调控运输市场整体发展规模,指导运输经营者优化资源配置。在行政奖惩方面,我们注重通过正面的表彰、鼓励等方式加以褒扬,来引导和影响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违章经营者通过通报等方式加以警示。四是建立和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我所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强化运政监管,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道路运输业质量信誉考核暂行规定》,健全和完善了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并根据企业信誉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企业信誉等级标准分为三类,即规定为守信标准、警示标准和失信标准并实行分类管理,工作汇报《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输环境》。一是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对守信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并享受免于日常检查,提供优质快速服务待遇;二是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对存在轻微信用问题的企业实行警示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三是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把失信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日常检查,实施案后回查、办理运力许可和年审时重点审查、给予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等监管措施;四是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对严重失信企业采用资质降级、经营权取消等措施。同时,我们还把信誉考核结果作为道路运输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企业资质评定的主要依据。通过规范的信用管理,使“信用就是市场,信用就是效益”的口号变成现实,使经营者明白不讲信用应负的责任和后果,直至被规则所淘汰,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二、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提高运政稽查效率,贯穿人性化的运政监管思想2004年,我所在以站场源头监管为重点,强化运政稽查,严厉打击各种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稽查监管模式,改变过去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倾向,贯穿执法人性化、诚信原则,注意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运用。一是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在普查工作中,注意通过日常稽查,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有针对性的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车辆等情况调查摸底,分类统计,掌握基础资料,据此有目的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静态监管的力度。二是注意提高稽查证据的收集能力。为了减少行政诉讼,杜绝行政败诉,在运政稽查执法办案中,我们特别注意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加强取证的规范性,注重外围证据的调查和收集,形成证据的互相印证。对一般程序的案件调查,坚持遵循“排除合理怀疑”原则进行证据调查,遵循“疑案从无”,不搞“有罪推定”,用证据和事实说话,避免出现“一张笔录定案件”的现象。三是加强稽查监管中的教育作用。为了实现运政监管的长效管理,我们坚持把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对首次违法的从轻处罚,对屡次违法的从重处罚,并采取训诫、责令保证等方式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的心理约束,同时,把握好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做到处罚额度与案卷所载情节相适应。特别是对态度恶劣,甚至威胁、谩骂乃至殴打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人,只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能够使其态度转化,转变认识,写出诚恳的书面检讨和保证,均给予从轻处罚。近几年来,在公安部门多次对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人进行治安处罚时,鉴于其认识态度好,我所都出面担保,对其减轻或免予了治安处罚,使他们消除了对立情绪,增强了对运政监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执法管理思想,融洽了运管部门与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关系。
三、优化运政监管外围环境,提升运管形象,保障运政监管工作顺利实施。运政监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在于执法环境差,甚至连运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根本保证。近两年来,我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加强自身运政监管队伍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外围环境。一是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好报,争取党委、政府对运管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政府加强了对我所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领导。2004年,县政府多次就运管工作召开交通、公安、城建、工商等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会、协调会,强化了对运管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与公、检、法、司及其他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配合,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有力打击和威慑了抗拒执法、威胁运政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的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者。近两年来,我所经常与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及交通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在实施运政监管工作中,只要我们找到有关职能部门,他们都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三是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与社会各方面以及与道路运输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广泛深入地宣传道路运输方针政策,积极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争取社会各界对运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所有道路运输经营者一视同仁是我们顺利实施运政监管工作的一大法宝;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协调、化解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是保证我县道路运输市场稳定的基本经验。运管部门与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鱼水关系,使我所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运管部门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良好、和谐的执法环境。2004年,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县的道路运政监管工作有序推进,全县以民营化为主体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全行业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发生一起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投诉责任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公路三乱”、执法错案和行政诉讼案件,道路运输全行业形成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浓厚氛围,保持了和谐、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了良好的信用运输环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为促进全州“一主三化”进程和鹤峰县“六大一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深信,在州、县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全所干部职工继续精诚团结,克难奋进,开拓创新,2005年,我县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优化环境 提升水平
优化环境 提升水平
霍城县工商局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霍城县工商局把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从抓好队伍作风建设、优化发展质量入手,努力提高认识、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服务经济跨越发展的一个个铿锵音符,奏响了一曲曲与时俱
进的奋进凯歌。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们每天都在琢磨,工作怎样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县工商局党组书记说,“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工商局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有了些新的突破。” 我们在今年大力倡导创新、拼博、奉献、实干四种精神,全面加强了学习型机关建设,以班子的学习型建设带动队伍的学习型建设,党组班子率先垂范,从理论层次延伸到实践经验,中层领导向党组班子看齐,成为了工商业务的行家里手,在每月的科所长联席会议上全面实行了课件汇报工作,不断在创新中谋求新发展,全局干部勤勤奋奋,任劳任怨,把务实、扎实、落实之风体现在各个环节,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年活动,努力构建工商“大服务”格局,在推进霍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中充分展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明显地位。
2010年,截止目前,已有5838户个体工商户参加验照,参加网检企业612户,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帮助农村经济组织培育、注册商标,提高了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水平;我局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起,主债权金额240万元,抵押值467万元;办理动产抵押变更登记2起,主债权金额830万元,抵押值1050万元,调解合同纠纷1起,挽回经济损失0.5万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群众创业,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准入手续;加大了对非公经济在政治、经
济、行政上的支持服务力度,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就业和创业。
积极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农资商场环境,对于工商部门,更是责无旁贷。我局全面实行“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规范农资市场巡查制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农资经营中的“傍名牌”、制假售假等农资违法行为,突出抓好重点季节、重点商品、重点行为的整治,并将行政指导引入农资市场监管,制作了《霍城县工商局农资市场规范经营行政意见书》,统一规范,逐户发放。已查处一批典型农资案件,有伊犁某农药连锁配送有限公司伪造10家危化证复印件骗取营业登记案;马某未经工商部门核准擅自经营农药案,查封农药300箱,涉案案值48万元,查扣闫某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甜菜种子50千克,案值0.55万元,查扣张某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磷肥17.85吨,案值
3.57万元,促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的形成。
面临着当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满怀信心和激情,将会在县委、政府和州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个统一‟和„创新型工商‟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为实现霍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新的跨越发展做出
新贡献,奋力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继续谱写服务发展新篇章。
霍城县工商局法制科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五日
第五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运政执法水平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运政执法水平
——榆林市运管处召开全市运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今年是交通运输的大转型之年,也是交通行业管理队伍大建设之年。多年来自收自支的体制,导致了运管系统人员结构问题突出,文化水平偏低,管理素质不高,人员包袱越背越重。在全市运管统一纳入财政这一转型时间,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运政执法行为,6月28日,榆林市运管处召开全市运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既是一个执法队伍建设会,也是一个培训会、打基础会,各县区运管所所长、主管稽查领导、稽查股股长,恒泰集团、长运集团、东方集团、佳日公司负责人以及处机关副科长以上领导和稽查支队全体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运管局副局长龙浩仔、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安欣、法规科科长苗庆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董兴利等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
与会人员观摩了市运管处稽查支队的内业资料和执法文书档案,观看了由市处稽查支队运政执法纪录短片《创新引领发展》,府谷县运管所、横山县运管所还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要求各县区运管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全市运政执法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从基础工作抓起,从队伍建设抓起。一是要认真组织运管人员学习《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开展岗位练兵。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让运管人员真正弄清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差距是什么,通过学习和练兵提高队伍综合业务素质。8月份市处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一次以学习《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二是要狠抓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基础工作、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内部管理进行规范,逐步消除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大、棚架现象严重、工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三是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从制度和纪律上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话难说”、“脸难看、事难办”以及粗暴执法等不正之风,坚决禁止公路“三乱”行为。四是要突出抓好外勤执法队伍建设。具体地说要做到“三个统一”、“三个落实”、“三个加强”。统一成立案件处理室,专门负责处理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统一执法文书的使用;统一暂扣凭证的使用,全市各稽查大队必须统一使用市上印制的暂扣凭证,原
来县上使用的暂扣证一律作废;落实源头治超巡查机制,各县稽查大队要与货运股配合根据货物装载单位数量成立适当的巡查队,对辖区内一般货物装载单位实施巡查监管,对特别重要的货物装载单位实施进驻监管,对车辆维修企业实施监督检查。要根据本区域源头单位数量及分布情况,采取“一日多查、一日一查、隔日必查、不定期抽查、重点进驻”等多种监管方法,主要查验货运源头单位装载登记情况、治超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装载货物车辆过磅单、煤炭运销单、焦炭运销合同等相关资料,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执法人员,着全省统一的运管制服,仪容整齐,并出示合法有效证件;落实案件查处罚缴分离制度;落实稽查信息抄报告制度;加强交叉稽查联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强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五是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市委深入推进“三明两创”活动要求,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大讨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严格自律与强化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杜绝下达罚款指标和目标任务的作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全市运管机构“工作态度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工作纪律明显加强”(段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