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快生态旅游建设 策应环鄱阳湖战略)
加快生态旅游建设 策应环鄱阳湖战略--靖安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它不仅是江西的发展战略,而且还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全省各地都在积极策应、主动对接。作为鄱阳湖水系之一潦河发源地的靖安,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靖安三爪仑是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靖安虽然因为人口少、经济总量小未被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但靖安的旅游已列入了鄱阳湖十个生态旅游区之一的“西海国际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范围。因此,充分利用好这一发展平台,抢抓机遇,努力推进靖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靖安快速崛起,进位赶超具有重大意义。建议靖安从四个方面策应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一、以生态休闲为方向,科学合理布局,从规划上切合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在今年2月9日召开的全省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省政府拟在全省51个县(市、区)范围内,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示范区内将形成三个旅游圈十个旅游区六个集散中心,靖安被列入其中。靖安既然搭上了这列快速发展的“列车”,就应主动对接《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要突出生态环境优势,挖掘地方文化内涵,调整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围绕休闲度假旅游总体定位,按照“一区一品,一区域
1一功能”的原则,集中建设躁都港背—骆家坪—天崖山—观音岩带状观光、避暑休闲区;橹崖—神仙谷—盘龙湖—宝峰寺—大梓河带状禅宗、养生休闲区;香田—仁首—双溪块状健身娱乐休闲区;金罗湾水上游乐休闲区;仁首古村群落区和两个旅游集镇,以及况种园林和东周古墓两个独立景点,建设百里生态休闲养生长廊。规避景点分散、开发粗放、功能重复、区域主题不鲜明的不足。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包装,从项目上策应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苏荣书记在全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会上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项目可以获得项目,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靖安三爪仑是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科技兴林示范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县、绿化模范县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为此,靖安要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在建设好已引进的一砚斋文化沙龙、恒茂金罗湾国际休闲度假村、华东交大理工学院大学生实训基地、娃娃鱼生态养殖园、中部梦幻城等投资过亿元的大型旅游项目基础上。策划包装好仁首石上国际休闲中心、五O五生态影视城、江南大峡谷虎啸峡漂流度假中心、渣滩休闲度假村、动漫创意产业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同时,结合农家乐、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挖掘、开发、包装一批新的养生、休闲、观光项目,并建立旅游项目储备库,为招商引资提供素材。
三、以保护生态为关键,加大创建力度,从品牌上对接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多年来,靖安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和 打造“中国生态明珠”战略。经过不懈的努力,靖安的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全县的森林复盖率已达84.1%,负氧离子含量达10.914万个/cm3,年均气温13.7—17.5℃(夏季27.5℃),成为了养生、休闲、避暑的好场所。2008年下半年县委、县政府又采纳政协建议着手创建全国生态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靖安县已被命名为江西省生态县,并且有一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乡镇被命名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生态县有着极其严格的建设指标,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必须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县80%的乡镇必须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达到4500元以上等。受建设指标的限制,目前全国仅有浙江安吉等四个县获此殊荣。因此,靖安要紧紧抓住划入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形成合力,加快生态县创建步伐,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达到提升靖安生态环境、经济总量、旅游品牌整体水平之目的。
四、以扩大影响为目的,开展宣传促销,用知名度和业绩融入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靖安三爪仑景区与张家界、九寨沟履属同一张批文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且有着离省会南昌近的区位优势。但由于投入不足、宣传不够,靖安
旅游不仅在全国排不上号,就是在江西也排位靠后。所以,要在加大投入、提升品位的同时,做好宣传促销工作。要加大对内对外的旅游宣传力度,通过旅游主题形象口号、旅游形象标识、旅游标志性建筑物、地方风味主题宴席、特色民俗民风趣事、旅游吉祥物和旅游主题歌曲,旅游形象大使,旅游名片、旅游画册、旅游招贴画、旅游风光片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靖安旅游。要加强与省内外媒体及旅行社的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推介靖安三爪仑旅游。要突出天然氧吧、休闲胜地、禅宗祖庭的主题,打好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娃娃鱼之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国字号”品牌。要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定期举办高规格、大规模的旅游节庆活动,提升三爪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要按照《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部署,通过加强与省内知名景区和温泉类景区的联合,拓展长线市场和冬季市场,使旅游市场时间不断延长、半径不断延伸。
第二篇:关于青云谱区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青云谱区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已有 514 次阅读 2010-8-7 10:59 |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江西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学生联合会等联合下发的通知(赣青联发„2010‟ 19号),今年暑假,我跟随我校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南昌市青云谱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以一名新闻工作者强烈的新闻敏感度,牢牢把握“争当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力军”这一主题,广泛调查了青云谱区城市规划、生态建设、环保交通、低碳经济建设等情况,收集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并最终撰写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相关背景
青云谱区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区的南部,“在(南昌)城南十五里”,因境内的“青云谱道院”而得名。区域面积43.17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辖5个街道、1个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共48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民委员会。青云谱区是南昌市一个老工业城区,是南昌市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其规模工业经济总量占市工业经济总量达17%左右,在全市县(区)中列第三位。
青云谱区作为南昌市的“南大门”,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战略性调整和沿海产业“退沿进中”的趋势,以“文化大展示范区,城市繁荣副中心”为目标,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值和增长率以及政务连年位于全市县区前列。
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白炙化,加之能源、环境、生态、土地、资金的制约,青云谱区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政收入质量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中村改造和非农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等等。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而青云谱区正是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青云谱区的发展面临着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抓住这次机遇,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让青云谱乘势发展,实现“文化发展示范区、城市繁荣副中心”的城市定位,是摆在青云谱区面前的重大的课题。
二、调查方式
1、召开社区居民座谈会。共召开座谈会三次,参加座谈人数45人次。
2、深入社区企业,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共计访谈100余人次。
3、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0,有效率达95%。
三、青云谱区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结合青云谱区实际情况,就本地区生态建设、城市规划、环保交通、低碳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发现该区在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协调能力差
(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全区的整体发展
(三)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缺乏环境定位和功能区分
(四)不合理行为导致生态系统质量日益下降
(五)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群众思想观念落后
四、青云谱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学引导
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及带来的伟大机遇,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编制好青云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建立环境绩效考核机制,落实环境生态问责制度。加强对环境自身变化、安全应急以及政策落实的监管能力建设,在全区树立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理念。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依靠工业实力带动全区经济的崛起和壮大。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快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区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依托驻区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挥驻区大中型企业的基础、技术和南昌“南大门”的区位优势,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依托航空、汽车工业,延伸产业链,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通过招商引资,实现“退二进三”;发展肉类制品、蛋制品、啤酒、乳制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和饲料加工业;提高针织服装业竞争能力,扩大出口。要重视打造工业品牌优势,建立青云谱区支柱企业。
(2)加快工业集聚,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三大工业经济区域。通过适当调整井冈山大道以东的洪都集团工业区和迎宾大道、南高公路以江铃、江联、亚啤、南昌印钞厂和阳光乳业为主的工业区的生产区用地、生活居住和配套的生活服务用地的范围,进一步突出这两个工业区主业的发展内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推进土地集约经营和产业链式化延伸、集群式组合为目的,将昌南工业园建成以成套机电设备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针纺织品加工、食品加工为主产业配套程度较高的成长型工业经济区域。
(3)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大中型企业推进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经营管理网络化、营销活动电子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快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加强对重型机械、化工、食品、饲料、纺织等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资源循环,以较低的能耗物耗实现更高的产出水平。
(三)做大做优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旅游名区
开发一批融水景风光、文物古迹和风俗民情为一体,适应国内外不同游客需要,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积极组织推出有影响的节庆文化和专题旅游活动,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重点支持、配合、完善象湖景区的特色景点建设,把龙舟赛、国际垂钓、捕鱼节等办成精品名牌活动;完善梅湖景区的基础设施,抓好绿化、美化、亮化,打造集书画艺术创作、研讨、交流、展示展销为一体的全国名人书画艺术中心以及程允贤雕塑艺术馆、古玩字画一条街、八大山人广场、八大山庄等一批主要景点和与之配套的重点项目,使之打造成为以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核心,以书画艺术为主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中心;着力打造两条旅游精品线路,即:文化景观旅游线路(抚河公园──象湖景区──铁柱万寿宫──八大山人纪念馆──朱姑桥梅村──徐家坊徐孺子故里)和工业科技观摩旅游线路(洪都飞机制造──江铃汽车自动生产线──南昌印钞厂生产线──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气象观测)。
(四)加快城市改造开发,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
规划先行,拉开框架,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的青云谱镇及农场实现城市化,精心组织十字街、何坊西路等旧城区改造开发建设,加快完成旧城区的开发改造、城区道路组织系统、绿地及广场系统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舒适、安全、社会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人性化的城区。
(1)道路系统规划建设。重点抓好青山湖南大道、广州路二期、墅溪路、上海南路、十字街、建设东路等道路新建、拓宽改造项目。
(2)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着眼于零散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融合、衔接,注重对滨水地区绿色植被的维护,结合铁路干线、铁路支线的防护用地,规划绿地景观通廊,有机构筑纵横交织的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廊道,将绿色渗透到每个居住组团,营造水、绿交融,点、线、面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重点抓好“三湖三河三带三园三圈”(“三湖”即象湖、梅湖、高潮湖;“三河”即抚河、玉带河、护城河;“三带”即京九铁路和南钢专用铁路线防护林带、昌南大道和青山湖南大道及广州路等新修的城区主次干道沿线绿化风光带、五干分渠及其它小水系绿带;“三园”即城南公园、包家花园和以学校、企业、机关、社区及街头巷尾为主的“袖珍公园”;“三圈”即立交桥、农民公寓、城乡结合部)绿化建设。
(3)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防治环境污染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出发点,全面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严格禁止污染型企业入内,并逐步淘汰现有的工艺落后、污染型企业,建立污水排入收集系统,将南莲路、迎宾大道及梅湖以南地区的污水排放引入象湖污水处理厂,将城南片区污水排放引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在全区社区中开展“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改善社区环保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4)旧城区改造开发建设。重视十字街、新溪桥、何坊西路等旧城区的低洼危旧房的改造,提升旧城区规划设计品位和改造价值,以实现良性循环,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增强创新能力 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为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加速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对接与军民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2)加快信息化进程。完善政务信息网,加快政务信息化,推进网上政务公开、网上为民服务。加快企业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加速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普及。
(3)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管理和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办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构筑人才高地。落实科学人才观,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高级技工人才建设工程,从多方面入手,积极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良好环境,建立主要由群众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的机制,建立奖优罚劣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营造爱才、惜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5)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培育和谐文化、创业文化为重点,大力推动全区文化创新,不断营造与时俱进、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扶持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倡导文化娱乐的大众经营,鼓励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适合老年、残疾人特点的文化娱乐项目。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创办文化企业,培育文化市场,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平安青云谱
坚持以人为本,繁荣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扩大社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的方针,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扩大就业容量,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和农民就业、创业及职业转换能力。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和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努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特殊困难群体就业。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突破体制障碍,将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劳动者、在城区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将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建立全区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保覆盖面。(3)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创新机制体制、工作理念和服务内容,用民主、法治、引导的方法来指导和帮助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完善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建设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建立全区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构建联通区、街道、社区三级的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工作站、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健全以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工作站为主体,工、青、妇、残联、治保、老年人协会、社区志愿者等相互配合的社区组织体系。推进民主选举,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逐步提高社区直接选举的比例,依法推进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和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及时、真实、全面。依法保障社区居民和社区成员单位享有的社区事务知情权和对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评议权、罢免权。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社区服务为主线,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将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社区和驻区单位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相互开放服务设施,实行资源共享和管理。
(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突破体制性障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深化国有及区属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机制,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及区属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步伐。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投资权益保障制度,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
(3)推进财经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改革,将会计核算中心逐步向国库集中支付转移,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加强财源建设,巩固财源建设成果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财税经济政策经营,利用财税政策促进增收。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硬化预算约束。加强基层财政所建设,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财政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干部培训、助学优教、扶贫帮困、社会保障、政策扶持等各类专项资金制度。
(4)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备案、核准、审批等不同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基层,放权于企业。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财政、税收、金融等密切配合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5)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明确科教文卫等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调整事业单位结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事业单位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6)加快建立法治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加快构建与公共服务职能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框架,注重规划和政策调控,注重协调和信息引导,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青云谱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近半个月的调研,我们不仅在实践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青云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资料信息,为青云谱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信息参考。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云谱区定能走出一条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来。
第三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研报告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3年7月6号
调研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白鹿镇 调研对象:白鹿镇当地居民
调研主题: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 调研人员: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摘 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具吞吐型通江湖泊和季节性湖泊特点,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享受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确是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恶化。严峻的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的威胁着经济的发展。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抚河、信江下游,东临抚州市东乡县,南接抚州市临川区,西隔抚河与南昌县、丰城市相望,是江西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境内绿色葱葱,山峦起伏,湖泊星罗棋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自古享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关键字:白鹿镇;鄱阳湖生态经济;了解污染;提高素质;投身环保
一、固体污染
我们住宿是在星子县白鹿镇的一所小学中,这里靠近白鹿镇镇政府,卫生情况还不错,但当我们走访到离镇中心较远的偏远地区时发现,这些地方并没有像垃圾池之类的用来堆放垃圾的地方,更不用说垃圾桶和垃圾箱等设施。
他们通常都堆到门外不远的空地上,但最后都集中到了田地和小河河岸边,此处虽离鄱阳湖主湖区有一定的距离,但分支河流的污染必会影响到主河去的水质。我们看到有些垃圾堆地像一座座小山似的,还发出阵阵臭味,难闻至极。通过我们的观察,许多垃圾都是堆放已久的难以或不可降解的“顽固”垃圾。我们走访期间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过当地居民的态度,他们基本上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好多人都认为这与自己不大相关,没有规定的垃圾处理的地方,倒垃圾也不受拘束。由于事先并没有取得当地一些企业的许可,我们并没有走访当地企业。但通过当地居民的观点来看。当地有的企业也存在垃圾处理问题。但我们并没有自身去证实,不可以妄下结论。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越来越多,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把所有的垃圾全部堆放在这里,也不进行任何处理,只是单纯的堆放在这里,于是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人来这条小道上经过,一般情况人们都是绕道而行的。垃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从当地居民了解到他们对垃圾堆积成山没人管的现象相当无奈,同时当地政府也没及时做些措施拉解决这个问题。很希望当地的政府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水污染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人类使用的情况来看,其实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才能被人使用。淡水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大量水体被污染,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严重的影响。
探访白鹿镇的小户人家时,我们也看见沿途的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比较差,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在向当地村民了解情况时,我们得知十几年前这里的水非常的清澈,很多人会在这里洗澡玩耍,现在别说洗澡了,连洗衣服都不会在这里洗了。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并了解了当地水质情况。其中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有些居民对我们的问卷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我们根本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我们还是耐心的去讲解,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我们甚至一题一题的去说明。总体来说还是得到很多热心人的支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问卷的调查工作。
以下是我们对问卷的分析和总结: 调查人群中33%是25岁以下的,21%是25-30岁的,21%是30-40岁的,25%是40岁以上的。可见我们的调查人群来自不同的年龄段;有50%的人认为生活中接触到的河流、湖泊的水质一般,38%的人认为较差,8%的人认为非常差。但是问及城镇周边的水污染状况如何时,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有较大的污染,接近四成的人认为有轻微的污染,只有4%的人认为没有污染。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该处的水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
对水污染来源问题,52%的人认为生活污水和垃圾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33%的人认为是工业生产排放,只有15%的人认为是农业活动排放。可见生活污水是罪魁祸首,当地部门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同时当地居民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问及水污染对生活状况的影响时,4%的人认为造成严重的干扰,65%的人认为影响较大,其余少部分人认为影响不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污染已经比较大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了,当地部门应该引起重视,从人们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人们解决问题。
若有排污口向本地河流排放污水时,49%的人表示会关注但是不知道如何采取行动,26%的人会想办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3%的人会向当地或环保部门报告,只有13%的人表示没注意到或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广大市民都非常支持治理水污染问题。但是大家对切身实际加入治理工作比较茫然,不知道如何做起,只有少部分人愿意积极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家对当地政府在防治水污染方面所起的作用,感到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有6%,60%的人认为作用较小,其余的认为没有作用。当地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治理当地水污染问题,肩负起一定的责任,为新建县的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34%的人认为居民个人日常生活对水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向河流中倾倒生活污水,46%的人认为是向河流中倾倒垃圾,只有少数的人认为是在河流中洗衣服。据了解河流中的水已经被污染到不能洗衣服了,但是人们还是向里面倾倒污水和垃圾,可见大家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也能看出大家的环保意识不强。最后,在问及对保护家乡河流提出的建议时,大家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真切想法,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保护每滴水资源,增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希望当地部门采取一定措施,颁布一些处理垃圾及污水的条规,和当地居民共同构建和谐的新建县。
傍晚时分,我们收回了所有的调查问卷。这一天来锻炼了我们和别人交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水污染问题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切实的调查和深入了解,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附近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鄱阳湖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经济生态区。环境问题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首当其冲地应该解决好环境问题。当地政府应该从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认真切实的为人们服务,为当地老百姓解决问题,同时大力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出台一系列关于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条例。赋予环境掩护机构强制执法手段,进步罚款额度鄱阳湖区农村环境掩护执法难的原因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环境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就需要进步环境违法成本,充分施展环境行政处分的经济处分功效,以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的法律严正性。
可以根据迫害程度、污染面积、违法时间,决定处分额度。迫害越大、污染面积越广、违法时间越长,处分额度就越高,避免涌现现实中部分排污企业预先一次性缴清排污费,然后无节制排污的恶劣情况。
可以根据污染事实,加大处分力度,扩大没收环境违法财物的实用领域,对法人环境违法履行两罚制。严格的环境污染行政处分既具有足够的警示意义,又可以进步企事业单位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能动性,优化执法环境。
大力进步环境执法人员素质 要进步农村环境执法队伍的准入标准,可以通过考核把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偏低的人员拒之门外。把好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教导关,建立严格的履行人员监督、考核、淘汰制度。下大力量造就执法骨干,特别是选派执法人员进行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学习,带动和提升全部环保执法队伍的执法程度。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职能、统执法设备的请求,加强环境执法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加大投入,改良环境执法条件,不断进步监测、取证技巧程度和快速反响能力,给予环保执法以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确保执法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农村的环境掩护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湖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将与环境掩护有关的科学知识、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导打算,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消息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情势的舆论宣传与科普教导,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范例,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宽大群众生态环保意识。
器重环境掩护的基础教导与专业教导,组织编写相干宣传材料以及面向社会各层次的科普读物。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公益运动,进行多种情势的生态环境教导。勉励工会、共青团等各社会团体和国民积极参与环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圈建设。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法人、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掩护知识培训。通过宣传教导,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防治湖区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再者我们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和垃圾,我们更应该加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大家从小事情做起,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的再利用,不随便丢弃固体物质,也不随便向河流中倾倒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积极的投入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活动中去。只有人民和政府都积极的投身环保事业中去,我们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信在星子县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星子县的环境问题肯定会得到改善的,我们期待着堆积如山的垃圾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稻麦,人们不再用绕道而行,小道上能听见人们嬉戏的声音,湖泊的水质变好了,人们又能喝到甘甜清澈的水。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
【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调研问卷(及统计结果)
1、您的年龄:25岁以下(33%)、25—30(21%)、30—40(21%)、40岁以上(25%)
2、您的学历:小学及以下(9%)、初中(20%)、高中(40%)、大专(13%)、本科及以上(18%)
3、您的主要收入来源:种植(6%)、打渔(0%)、养殖(3%)、在企事业单位上班(38%)、个体户(53%)
4、您对生活中接触到的河流、湖泊的水质怎么评价:非常好(0%)、良好(4%)、一般(50%)、较差(38%)、非常差(8%)
5、您所在城镇及周边的水污染状况如何:严重(4%)、有较大污染(54%)、有轻微污染(38%)、没有水污染(4%)、6、这些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可多选):工业生产排放(33%)、农业活动排放(15%)、生活污水和垃圾(52%)、7、目前水污染对您的生活:造成严重干扰(4%)、影响较大(45%)、有轻微影响(40%)、没有影响(11%)
8、如有排污口向本地河流排放污水,您的态度是:向当地政府或环保部门报告(13%)、想办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6%)、会关注但是不知道如何采取行动(49%)、没有注意到(2%)、无所谓(11%)
9、你认为本地政府在防治水污染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大(0%)、较大(6%)、较小(60%)、没有作用(34%)
10、您认为本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较大(7%)、影响较小(44%)、没有影响(33%)、不了解(16%)
11、您周边存在居民个人日常生活对水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向河流倾倒生活污水(34%)、在河水中洗衣服(7%)、向河流中倾倒垃圾(46%)、其他(13%)
第四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调研)
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罗湾乡政协工作组组织委员及相关人员就罗湾乡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罗湾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多地少。2001年由原来的罗湾库区、官庄乡、石境乡三乡合并为一,辖区内有北港和南山两个国有林场,两个钨矿和一个瓷土矿,是省定贫困乡,共有10个村委会,150个村民小组,3300余户,1.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0071人。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起步于2006年,到今年已有5年,共有17个建设点进行了新农村改造,涉及6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87户,2229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约占全乡农村人口的1/4。
2010年,罗湾乡有哨前、合路、桥下、楼下、阳垅、水尾6个组被列为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有农户193户,706人受益,截止目前,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巷道、入户道硬化总里程15.6公里,通达率100%,改厕193户,完成100%,整修房屋25160平方米,拆除旧房2980平方米,改栏完成100%,当年新栽阔叶树2000余棵,聘请保洁员27名,严格实行垃圾
了以前“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的现状,很多自然村为了争取到明年的新农村建设点,提前启动了项目建设。二是每月编印一期新农村工作简报,工作重点是反映新农村建设点的工作进度,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和工作中不足之处,做到取长补短。三是在新农村建设后备点申报时,做到精心选点,大力宣传“四个优先申报”和“四个坚决不搞”的原则,四个优先申报:即被评和谐平安示范村民小组的优先申报;农民自筹金提前交纳的优先申报;提前启动了项目建设的优先申报;成立了理事会,理事会办事得力的,制定了各项规划的优先申报。“四个坚决不搞”:即群众自愿未达到98%以上的坚决不搞;没有产业发展的坚决不搞;地方群众不团结的坚决不搞;经济基础太薄弱的坚决不搞。
3、群众参与,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群众做到不等不靠、团结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展义务劳动,进行清沟排水、清除路障、清理垃圾等。如南村村水尾组李师冬,免费提供价值8万余元外墙涂料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原县国税局退休干部谢基芳,现已光荣退休,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听说老家要建设新农村,他却主动放弃休息回到水尾组,带头拆除自家旧栏,主动让出自家旱地作集体公共活动场所,腾出自家房屋作为活动室,主动铲
包村工作组、各新农村建设点,通过严格的考评,四个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了点看点、村看村、你追我赶的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助推剂”。同时,每次督查排名倒数第一的新农村建设点,理事会长要到党委书记作检讨,提出下步工作整改书面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1、全家外出与弱势群体问题。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多,全家外出的家庭也不少,形成空心房,如何开展好这部分家庭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是一直我乡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因种种原因,我乡贫困弱势群体还较多,这部分群体的房屋大多较破烂,同时又没能力出工出资金,村集体又没有足够能力扶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力度。
2、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狭义理解,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硬件“建设”,集中盖新房,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从生产、生活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同步走。
3、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认为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肯定会拨钱下来,因此水渠堵塞了等上面拨钱修,通村公路靠找上面要钱建,农田整修等上面安排,社会事业发展等上面给政策,从而忽视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健全城管长效机制)
健全城管长效机制 加快建设美好靖安
——关于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调查报告
工交、财贸工作组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地方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城市品位。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全力把靖安打造成“中国生态明珠”,营造“人居佳地、和谐福地”,这也对县城城市建设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市管理状况,找寻不足和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我县城市管理水平,近期,县政协工交和财贸工作组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如何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美好城市建设步伐”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专程赴武宁县、奉新县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县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状况较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总体水平得到提高,初步建立了正常运转的城市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不断加大,与2005年
城区集贸市场网点少、专业市场布局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且增加了管理难度。
马路市场沿街叫卖,流动摊、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等现象屡禁难绝。如我县新大桥头、南门口等地方,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人车通行。夜宵餐饮店出户经营,人行道上油污遍地;街区成加工厂,居民区开KTV厅,早晨双溪中学喇叭训话声音太大,噪声扰民,影响民生;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设施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
3、城市交通设施不完善、停车比较混乱。交通标识标线不够或不明显,主要交通路口没有交通指示红绿灯,造成交通通行混乱,经常出事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私家车大量涌现,导致城区大街小巷、门面旁、人行道几乎处处都是“停车场”,非机动车的停放更是随心所欲,也给交通安全、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隐患。
4、城市公物管理工作难度大。
城区垃圾箱、东门广场石雕、沿街行道树及绿地等公物人为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如沿街桂花树在金桂飘香的季节常遭人“辣手摧花”,公共绿地也不时被休闲的人们“火烧赤壁”,广场石狮往往惨遭“断头之痛”。
5、市政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补补凑合用。
7、整体联动工作机制缺乏合力。
虽然政府明确城市管理工作由县城管局牵头,但城管局也只是政府职能部门之一,较难协调城市管理中涉及到的卫生、工商、质监、公安、环保、交通等其他政府部门,存在城市管理资源多但缺乏有效合力,运转不够畅通,推诿扯皮的现象,造成谁都能管,但谁都管不好,甚至谁都不管。
三、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的意见及建议
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必须研究新思路、建立新体制,采取新措施,力争实现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1、理顺城管运行长效体制。
一是县里设立城市管理热线,全天候收集市民意见和建议,作为城管工作决策的参考,并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采取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城市管理高位协调机制,研究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沟通部门间配合,真正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二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制订、组织协调、执法监督上来,通过完善考核办法、改进考核方式、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优罚劣等举措,充分调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是整合资源,拓宽宣传教育网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结合部门、社区的宣传教育职能,最大限度调动各部门、社区运用广播电视、墙报传单等手段宣传的积极性,形成部门参与、上下联动的宣传教育管理网络。县电视台要设专栏,联合城管部门坚持每天播出城管节目。
二是明确目标,针对进城新市民、外地务工者等重点对象, 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如散发“温馨提示卡”、“告新市民书”等,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浓厚氛围,引导市民改变旧有的不良习惯。
三是组织策划形式新颖的群众宣传主题,丰富宣传手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四是在中小学校开展文明意识教育,从小培育良好的习惯。
4、建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一是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乱摆摊点占道经营的问题。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加强集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管理,引导沿街摊点“进厅入市”,严禁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及摆摊设点,恢复城市道路功能。
二是改进城市保洁管理方式,运用市场手段,积极探索卫生保洁的新模式,综合考虑利责关系,尽快配齐僻街小
人管理,事事有人负责。
二是按照建设部关于执法人员数量占城市人口比例的要求,增加城管大队事业编制,招聘素质较高人员,考取执法资格。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城管人员执勤前每天半小时课训制,采取网格化管理,分区块负责,强化城管队员责任。
三是要实行人性化执法,坚持管理为主,执法为辅,注重罚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执法更加人性化。如新大桥头乱摆摊问题,城管人员可提前到达管理区,在农户放下菜担前进行劝阻疏导。
四是提高执法效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完善群众投诉处理机制。
7、建立县镇社区三级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门、城镇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中承担的基础性作用,明确其城市管理中的卫生管理、文明单位一票否决等必要的城市管理事权,真正落实沿街门前三包管理措施。
二是增强城镇、社区自身的区域管理、社区服务、文明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充分调动党团员积极性,不断将各社区、村(组)的责权利统一起来,强化基础管理,这样,有利于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