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异同
从女性作家的作品
——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异同
【摘要】
从传统文学到当今热门的网络文学,女性文学作品受到热切的关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女性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关键词】
女性作家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异同
20世纪70年代,网络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的第四媒体,象征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文学走进互联网,促使网络文学迅速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与此同时,女性文学的创作和批评始终呈现繁荣的景象,有关女性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发展迅速,批评对象扩展到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而网络文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特质,短短几年间,其势头在当今文坛上已不可抵挡,有燎原之势。女性作家积极踊跃参与网络创作,在网络平台上大展才华,独领一方风骚。
“女性作家”一词屡见不鲜,但为何没有“男性作家”一词?这已深刻反映了一种男女不公平的现象。然而,网络文学的崛起将会猛烈冲击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因为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大众参与的文学。女性的参与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女性作家不再是屈指可数的传统文学作家。吸引更多女性的参与创作是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之一。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也将影响传统文学。虽然网络文学具有许多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质,但网络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物。从女性作家作品的视角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主要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
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体现出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了。早在五四期间,女性作家创作进入人们视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创作蔚为大观。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女》中描写了以卓尔为代表的一类女性。这些女人不仅有行动的自主权,且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奋斗目标,有高薪的职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男性更加强势。然而,她们总会以各种理由辞职,不断去追求她们的人生原则。卓尔说她“不喜欢另类“这个词,因为她天生叛逆,她不入任何一“类”,她“只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但是,我们却能从卓尔的身上看到了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类人。卓尔并不是另类的,因为将会有千千万万个和卓尔一样具有独立自主思想的女性的出现。《作女》仅仅是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作之一,还有许多女性作家的传统文学也反映了这一点,如“新写实”作家——方方和池莉等,她们以自己的女性写作视角,写出了一代又一代有追求目的的、活动着的、有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个人。女性作家在推动传统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同样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杜拉拉升职记》这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是有网络女作家——李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杜拉拉基本就是那么个人:好处是踏实,自然,有理想,善于总结;缺点是心胸不够,乐观不够。” 就是这么个执着中时时掺着小纠结的杜拉拉,却在中国写字楼间成功地攻城掠地,征服了一大批平素骄傲的白领男女。杜拉拉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所有女性的一面旗帜,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具体表现。
正是从李可笔下的“杜拉拉”这个小女生开始,白领们的狂热追捧催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小说门类。“米娅”、“猫猫”、“丁约翰”、“杨小羊”等各色职场人物纷纷出笼,在这一新生派别的畅销书路上飞奔。这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一大区别,网络文学的传染性和模仿性强,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网络文学的创新。
相对于网络文学这一缺点,传统文学由于它的文本的无法参与和改变性,传统文本创作出来后,就具有“特权性”。一般不由读者和他人直接参与和再创造,这一特点体现了人们对作者的劳动成果的尊重。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网络文学也和传统文学一样刻上时代的烙印,网络文学吸取了传统文学的营养成分,在创造上也注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提高。
二、传播模式和受众的比较
(1)传播模式的比较
以书面材料为载体的传统文学,属于单向传播,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收者。作者通过文本向读者输出信息,广大读者只上处于被动接收地位。而且从作家创作到出书,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此传播速度较慢。
网络文学则有双向交流的特征,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受者→传播者(或其他接收者)。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学,属于双向传播。有利于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作品以及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当然,无论怎样的传播模式都不会因作家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但受众却能体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2)受众的比较
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比较还可以从受众这一角度进行。网络文学基本上是30岁以下,经常上网,能较快接受网络。传统文学的读者是各个年龄段、各种人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传统文学欣赏是一种经典阅读,它的受众范围广泛。传统文学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的读者没有一个固定的具体的群体。喜欢张爱玲的小说的人有多情的小女生,也会有意气奋发的男生,还会有知识渊博的人士。可见传统文学的读者群没有很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的阅读。
网络时代的读者,是一群生活在物质发达、感觉器官充分解放、心灵欲求奔放的年代的新人类。为了迎合受众,网络文学的语言加入多钟时尚元素,符合时代特点,易被现代的年轻人接受。有“文字女巫”之称的网络作家饶雪漫,文笔独特,写有“青春爱情系列”“青春疗伤系列”“青春疼痛系列”等等系列作品。她的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各地(含港台地区)畅销书排行榜,是当之无愧的青春文学领军人物。《左耳》、《沙漏》、《校服的裙摆》等代表作讲述的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故事,因此,她的小说受到少男少女的追捧。小说中多以女生为主角,因而,她的读者大多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女生。甚至,小说中的具有个性又有些叛逆的女生形象成为了众多少女榜样,竞相模仿。
三、语言风格的比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来展示鲜明形象和生动的生活图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1)作家的写作功底,影响语言风格
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特别注重文学的表情达意,通过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统文学出现的时间较早,语言形成一定格式,思维有一定定式。传统文学作家的写作功底都比较深厚,写出许多传世的佳作。特别是女性作家心理细腻,创作出的作品语言文字优美富有内涵。张爱玲是传统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以女人细腻心理、奇特语言,描写出了她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悲哀、苍凉的人生。来自张爱玲小说《花凋》里的一段话:“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这是一段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话,把张爱玲“苍凉美”的语言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硕大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它浓缩着作者对人性的剖析,特别是对人世的洞悉,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对人世的一种独到而深刻的体悟。由于张爱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岁背古诗,七岁写小说,八岁看红楼,十岁写章回小说,她的写作功底之深不用质疑,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语言风格别致奇特、苍凉,具有深刻内涵。
传统文学作家的写作功底深厚,作品富有寓意。还有同样身为女性作家的萧红的小说也能体现这一特点。《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小说,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语言简单而优美。
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给人一种轻松随和、诙谐幽默的感觉。虽然也不缺乏一些文字优美的小说,但是,由于许多作者写作功力不足,影响总体水平,很多语言文字经不起推敲。因为,网络写手和受众的年龄倾向年轻化的关系,语言加入了多种时尚元素,“符号脸谱”、“拉丁化语言”等也融入了小说中。这样的网络文学虽然独特创新,受到年轻人的热爱,但却显得不伦不类。
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饶雪漫被称为“文字女巫”,她的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但是相对于她的作品还很青涩与牵强,有点矫情和无病呻吟的感觉,不能登大雅之堂。《左耳》被各界一致认为是饶雪漫的巅峰之作。它生动地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等一批性格迥异的年轻人的形象,并用极富张力的文字完美展现了当下青年人成长时期的疼痛和美好。“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我以为我自己已经忘掉了一个人。我的心就像被一把尖刀划过似的,快闭了气的难受。”这是出自《左耳》里的一段话,“青春的疼痛”的话语受到许多少男少女的喜爱,甚至许多人将其写进自己的“个性签名”中。网络文学存在许多类此“青春疼痛的话语”,这是其一大特点。
(2)写作环境影响语言风格
这里的写作环境主要指的是作家以何种载体进行创作,在创作时是否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传统文学的创作一般都是作家一个人的创作,作品表现的是作家的独特的思想,不受到他人的约束。因此,语言风格具有自己的色彩。
网络文学因为是以网络为媒介,在网络环境自由开放,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年龄相对年轻的网络作家,会模仿其他成名作品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相似程度高,因此导致其作品缺乏创新。例如,安妮宝贝是较早期网络文学作家,她的语言风格别致、不按章法,是许多网络作家模仿的对象。然而,却是一直在被模仿而从未被超越。另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强,受到读者的影响,许多小说的故事脱离的创作者的原始初衷。
结语:本文通过女性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它虽然没有传统文学根深蒂固的地位,但它也有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面对新生事物,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同时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
参考文献:
1.欧阳权友《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惠芬 马元曦《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晓岚《网络,不把文学当回事》 http://www.xiexiebang.com.n/jrwt/486.htm
4.唐哲《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初探》——《作家》2009年12期
第二篇:简析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简析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一、概论
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从汉魏、两晋、南北朝开始以来,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逐渐发展。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日本茶道的目的,并非在于鉴别茶质的优劣、品尝味道的浓淡,而在于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加强和谐、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茶道的内涵不同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标准。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张“和、敬、清、寂”,公开申明“茶禅一位”,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追求禅宗的静寂之美。
(二)两国茶道的规则不同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则更崇尚自然、随和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但其“四规”、“七则”似过于拘重形式,很难让人感受到畅快自然。中国茶文化最初是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的,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颇有渊源,它在艺术层面上强调自然与美学精神,很容易让人感到和谐统一。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便道而无道,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故而说起茶道,往往仍首推日本。
(三)茶道推广的层次不同 茶道推广的层次不同。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层次较广;而日本茶文化则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便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从而使“茶”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而各个民间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相形之下,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茶道的表现形式不同
日本茶道有严谨的礼仪规范,主客之间、客人之间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茶道演示的各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更有甚者,日本茶道还有人对物行之礼。而中国茶道更注重的是品茗和欣赏,没有太多规定性的礼仪规范。在崇尚自然上,日本的茶室插花和茶点上的图案表现了明显的季节感,如春天用樱花、秋天用红叶、冬天用茶花为主装点茶室,并配上各个季节相应植物图案的茶点。中国茶道在表现自然的同时,也注重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分茶的恢复,使中国茶道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现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也可以表现各种社会现象,让人们在享受到茶道乐趣的同时,又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增进友谊。
(五)茶的传播途径不同
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 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 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而日本在这一点则截然相反。茶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 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 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 上行下效, 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 形成社会共识。
(六)茶文化的精髓不同 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茶文化以最初的药用到饮用最后发展成为人的精神活动,强调崇尚自然美,但是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并且只有广泛性和大众性。它的精神理念是“和、静、怡、真”。“和”是中国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文化修行的过程,是“释道”精神的统一;“怡”是愉悦的精神与情感的表现,在饮茶的过程中,养成谦恭的行为习惯;“真”是茶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日本的“和、敬、清、寂”之四谛始创于村田珠光,400 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日本的久松真一先生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日本茶道的精髓在于“和、敬、清、寂”。“和”,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敬的思想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清即清洁,整齐,是受到日本人民极大推崇的修养要素。“清”更多的是指对灵魂的洗涤。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如前所述,茶道四谛中的“和”主要是指主人与客人的和合,没有隔膜;“敬”是相互之间尊敬的感情;“清”是必须保持心灵的清净无垢;“寂”要求茶人忘却一切,去创造新的艺术天地。四谛的根本在于“寂”,它可以被表现为佛教中心的涅槃、寂静、空寂、寂灭,在积极意义上是“无”,即“主体的无”。由此可见,和敬清寂四谛是以“寂”为根源,以“寂”为最高层次而体现的法则,也 可以说四谛归结于“寂”这一谛。
(七)茶艺的不同
1.茶叶的不同
日本茶叶多用蒸汽杀青,再在火上揉捻焙干,或者直 接在阳光下晒干,这样的茶色保持翠绿,茶汤味道清雅圆润。日本蒸制而成的茶叶可分为:煎茶 玉露 番茶 抹茶 粗茶等。中国炒制成的茶叶可分为:龙井茶 碧螺春茶 等绿茶。青茶即半发酵茶中,典型的是中国茶的代表之一乌龙茶。他结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制法,乌龙茶和绿茶的原料相同,唯一不同的发酵的过程。基本加工工艺是萎调,做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五道工序,乌龙茶综合了红茶和绿茶的优点,既有绿茶的清新芳香,又有红茶的鲜醇浓郁。中国的茶叶种类较多,多于日本的茶叶类型。中日制作技巧的不同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炒制与日本的蒸制。两国虽都以绿茶为主要茶饮,但在绿茶的划分上的不用也很清晰的看出。由此可见,中日在茶叶的制作技巧上体现了两国的茶叶种类的不同。
2.饮茶习惯的不同
饮茶习惯的不同
茶人对水的品鉴,往往与某些传统文化理念紧密相连。综合分析历代茶人的品水理论,可以归纳为一个“品水五字诀”:清、活、轻、甘、冽。日本人对于以上茶叶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也很严格,相比较中国而言不差毫厘。茶器原指制茶的器具,铁观音价格,后来专指煮茶泡茶的茶具。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影响茶汤的质量,更因为饮茶艺术既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领域。随着茶文化逐步走向繁荣和精致,茶具文化形成了,并且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茶具有三种,分别是陶瓷茶具、紫砂茶具和玻璃茶具。品茶的室内环境,总的要求是温馨、舒适、简洁、高雅,当然也讲究意境的深远。茶室最忌狭窄、昏暗、凌乱、俗气。好的茶室应当明朗宽敞,充满生命的气息,使人置身其中心境宁静、开朗,身心得到放松。而日本茶道对于茶室的要求明显比中国的严格。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别致的茶室里进行。室内有珍贵古玩、名家书画。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炉、茶锅(釜)。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规矩比较讲究,友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恭候。待宾客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然后在炭炉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沏水泡茶,依次递给宾客品饮。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示对主人茶品的赞赏。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洁净的纸擦干茶碗,仔细欣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仪式结束,客人鞠躬告辞,让人跪坐门侧相送。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敬、和、清、寂”的精神。
(八)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却经历了相反的过程,即首先得到确立的是其精神文化,而后普及至实用。中国茶最早是用于药,然后才用于饮用,780 年陆羽著《茶经》才给茶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日本的茶文化却截然相反。日本高僧将茶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
15、16 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而不是茶的实用性。
(九)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中国道教的养生思想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相关联,并由此升华到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在完全形成后的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因此,较之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饮茶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善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十)两国茶文化的载体不同
中国近代出现的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日本茶文化的载体主要是茶室。随着中国近代茶馆业的兴起,更是将饮茶与文化联系到了一起,有评书茶馆、京剧茶馆和曲艺茶馆,老舍还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创造出经典剧作《茶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大众性。而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程序,在日本讲究的人家中都设有茶室。茶室注重古色古香,摆设极为讲究,关于日本茶室的古典建筑亦是一门学问。
三、中日茶文化的相同点
(一)两国的茶文化都注重精神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人饮茶注重“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当作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而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是“和、敬、清、寂”,他们将日月星辰、花草鱼虫邀入茶室,将人对自然的敬爱体现于对器物的万般呵护之中。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国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进行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文艺活动,由此,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美丽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茶道,便无法理解日本的文化。
四、结语
中、日茶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是“和”,都强调人与自然、物的和谐和睦相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理和文化集成,从而与西方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中国茶品种多,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茶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受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文化综合影响;而日本茶品种单一,茶文化就是茶道,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核心为禅,强调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日本茶道自成体系,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因此中国的文人学者更倾向于把茶道叫成“茶艺”。中、日茶文化都受各自民族文化的影响,展现了各自特有的民族性情。
第三篇:传统贸易采购与网络贸易采购异同(本站推荐)
作 业1:发布采购信息:阿里巴巴发布信息链接:http://caigou.china.alibaba.com/buyoffer/detail.htm?offerId=6432932
作 业2: 请谈谈传统贸易采购与网络贸易采购的异同:
一、含义:
1.传统贸易采购:传统采购是企业一种常规的业务活动过程,即企业根据生产需要,首先由各需要单位在月末、季末或年末,编制需要采购物资的申请计划;然后由物资采购供应部门汇总成企业物资计划采购表,报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最后,所需物资采购回来后验收人库,组织供应,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2.网络贸易采购:是以网络媒体和网络技术为载体,将网上信息处理和网下吃力采购操作过程相结合,通过网络这种成熟、便利的工具寻找资源的一种新的采购模式。这种采购模式是网络时代增强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模式。这种采购的主要目标是对于那些成本抵、数量大或影响业务的关键产品和服务订单实现处理和完成过程自动化。当前的网上采购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许多的企业出于自身业务的急剧增长或竞争需要,纷纷对网上采购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包括对企业原有的ERP系统改造或自行构建新的商务系统。
二、相同点:
1、相同目的为采购,都需要付钱购买
三、区别:(效率)
1、资金安全, 结算及时:
网上采购相对于传统的采购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网上采购采取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应用为工具,把采购项目的信息公告、发标、投标报价、定标等过程放在计算机网络上来进行的,采购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实现了电子化方式。
2、方便快捷, 计划性强
网上采购作为一种先进的采购方式,主要体现在:大大减少了的采购需要的书面文档材料,减少了对电话传真等传统通讯工具的依赖,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采购项
目形成了最有效的竞争,有效地保证了采购质量。可以实现电子化评标,为评标工作提供方便;由于需要对各种的电子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汇总,可以促进政府采购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规范采购程序的操作和监督,大大减少采购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更加符合信息时代对政府采购的要求,促进政府采购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如网上招标,网上竞标,网上谈判等。人们把企业之间在网络上进行的这种招标、竞价、谈判等活动定义为B2B电子商务,事实上,这也只是电子采购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子采购比一般的电子商务和一般性的采购在本质上有了更多的概念延伸,它不仅仅完成采购行为,而且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采购全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有效地整合了企业的资源,帮助供求双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卖方众多, 货源充足与灵活交收, 保质保量:
电子采购使企业不再采用人工办法购买和销售它们的产品,在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下,随着买主和卖主通过电子网络而联结,商业交易开始变得具有无缝性,其自身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传统采购模式下,企业采购流程非常复杂,包括采购申请,信息查询发布,招标投标评标,洽谈签约结算,物流配送交割、协调相关部门等在内环节全部手工操作,浪费了极大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过程效率低下。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的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也不可能实行前瞻性的采购管理、建立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新审视采购模型、供应商合理化运作等等。
个
采购流程包括:自主寻找商机和采购商发布求购信息
第四篇:探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
比较探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
经过教学,反思探究性教学与我的日常教学方式,发现二者在情境,任务、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存在异同,阐述如下:
(一)体现在情境创设上的异同:
无论是探究性教学,还是我日常所用的授导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都设计有“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即都重视创设情境,注意情境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二者的相同点。但是,二者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探究性教学的情境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它是虚拟的项目或仿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我所使用的传统的授导型教学情境,只是教学活动开始时设计的简单的导入语或开场白,进入教学环境后,它就消失或不存在,因而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体现在任务上的异同:
我日常所用的传统授导型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展开教学活动,因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学。而探究性教学的任务是学生如何通过探究方案中的问题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或者特定的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两者的不同。不管是探究性教学任务,还是日常授导型教学任务,均是以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综合素质为己任。我认为这是二者的相同点。
(三)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异同:
探究性教学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教学的问题,以问题活动为主,发挥的是学生的主体教学作用。而我所使用的传统日常教学,教师是主角,在讲台上津津乐道,学生是观众,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教学,是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权威,从形式上限制、影响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二者的相同点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均要达到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这个层次。
(四)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异同:
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传统日常授导型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为教学主人的教学方式,所探究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答案并不唯一,更能发挥学生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此为不同。教学方式的主体都是学生是它们的相同点。
(五)体现在教学资源呈现方式上的异同:
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资源是由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而获得,这本身就经历一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得到的。我日常教学时,所用的教学资源是由教师提供、呈现给学生,这是学生被动接授教学资源的过程,此为二者的区别。二者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是保证学生掌握相应学科知识是其相同点。
(六)体现在评价方式上的异同:
探究性教学的评价方式为多元化评价,有小组内生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同时提供评价量规,使评价有目的,有指向,从而激发学生的教学潜能,更有效的教学。我在日常教学中,评价学生时,方式单一,多为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评价,缺少相应的量规评价。此为二者之异。无论探究性教学,还是我的日常教学,评价的对象都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都具有促进学生教学成长的激励作用,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综上所述,我体会到:探究性教学具有极强的学生自主教学的特点,重视探究程序的科学性、典型的实践性,从教学方式,学生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均优于我日常所使用的授导型教学方式,应大力提倡,推广到教学实践中去,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第五篇:试论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异同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前 言
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是指设在Internet上的金融站点,他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需通过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进入站点就能够在任何地方24小时进行银行各项业务的一种金融机构,又被称作“虚拟银行(Virtual Bank)。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具备Internet或其它电子通讯网络,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消费者。
这种全新的为客户服务的方式,可以使客户不受地理、时空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够在家里、办公室或旅途中方便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了解各种信息及享受到银行的各种服务。在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网络银行将取代现有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而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经营手段,这将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银行优势明显,一是能极大地降低经营服务成本,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二是业务开展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业务规模;三是业务运作只需上网“点击”,节省银行和客户的人力资源;四是使资金流随物流的速度加快,减少在途资金损失。
本文就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和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进行了试论
试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
试论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异同
自1995年美国诞生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以来,网络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作为传统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银行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银行都将发展网络银行作为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本文对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确定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异同及优越性。
§1网络银行的特点
网上银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不同于传统银行的特点。1.1虚拟性
网上银行的虚拟性主要体现在网上银行经营地点和经营业务,以及经营过程逐步虚拟化。经营地点虚拟性表现为网上银行没有实体的营业厅和网点,仅仅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经营业务的虚拟化是指网上银行经营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属于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且其产品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而经营过程虚拟化是指网络银行经营的过程全部通过数字指令实现。1.2超地域、时间性
网上银行的虚拟性直接导致其能够具有全天营业、不限地域和多服务手段的特征。网上银行的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数字手段使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使得办理银行业务变得更加便利、快捷,同时银行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中国银行的企业网上银行在实现网上银行与后台业务系统自动联机处理的基础上,能为客户提供实时高效、覆盖全国、7 × 24小时的财务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和现金管理服务。1.3创新性
创新性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的紧密结合。网上银行本身是随着网络这一新技术而产生的,因此其自身就要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吸收新技术。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直接改变了银行的经营和服务方式,这就要求必须对银行旧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进行调整和改革,从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随着网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手段和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也产生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和压力。1.4服务的广域覆盖性
通过网络技术,网上银行能够将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集中在一起,使后台为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表现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满足面,有利于营销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利用网上银行这个渠道,整合银行的资金、信息、客户群等方面的优势,配套提供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服务,将使银行由原来单一的存贷款中心和结算中心演变为无所不能的“金融超市”。
1.5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由于网上银行大量采用自动处理交易,因此其服务具有高速和高效的特性。客户可以在提交交易指令后立即得知交易结果,大大提高了效率。网上银行可以同时处理成千上万笔交易,且错误率极低。网络的快捷性使得网上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客户迅速推广和介绍产品和业务,同时也可以使银行的各项通知迅速正确地传递到客户手中。1.6资源共享性
由于网上银行要求其业务通达的各实体银行(分支行)必须具有统一的、电脑可识别的编码和基本信息,因此客观上就要求这些行必须实现信息的同步和共享。同时网上银行的远程性和跨地域性,又使其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成为现实可能。因此,在实际中,各家银行均对网上银行实现的全部或部分的资源共享。1.7低成本性
网上银行的虚拟性和超地域性,使网上银行的运营中心可以集中人员、硬件,也可以远离昂贵、繁华的商业中心,同时网上银行的自动处理功能可以承担大量原传统银行的柜台业务,从而节约传统银行的人员和营业面积,从而使银行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自动服务也大量减少了人工服务的错误,减少了银行的损失,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根据英国艾伦米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的调查,利用网络进行付款交易的每笔成本平均为13美分或更低,而利用银行本身软件的个人电脑银行服务为26美分,电话银行服务为54美分,银行分支机构服务则高达108美分。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相比之下 3
试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
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1.8互动性
网上银行支持服务的互动性。客户可以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交易逐个在网上银行进行,同时在短时间内就能根据交易结果随时调整自身的决策,决定下一交易。而这在传统银行基本是不可能的。1.9个性化服务
相对于传统银行,网上银行的客户散布于不同的终端之前,传统的大众营销方式,已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在网络银行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上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银行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从中发现重要价值客户。通过对客户行为偏好的分析,细分服务市场,利用互联网交互性特点,制定投其所好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对产品进行金融创新,从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2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
网上银行是以传统银行为基础,结合新兴的信息科技发展起来的;网上银行是对传统银行的超越。
2.1传统银行业务是网上银行业务的基础
网上银行业务均是以传统银行业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无论是业务原理还是产品,或是服务对象、功能均是以传统银行业务为基础的。同时我国目前的网上银行,其实现均必须依赖于客户首先在营业网点开户,并主要使用网上银行进行原有的传统业务及金融衍生服务。网上银行以传统银行业务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了比传统银行更为方便、安全、快捷的服务渠道。2.2 网上银行业务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
除实现的技术和渠道外,网上银行的服务对象、功能覆盖、产品范畴等均与传统银行基本重合,但网上银行又对传统银行业务进行了延伸。网上银行不是简单地将传统银行业务搬到网上来做,而是将银行业务从柜台的延伸到任何可以使用互联网的地方,使银行业务不再有地域限制;同时,使银行业务从营业日的工作时间扩展到7×24小时的全天服务,使银行业务不再有时间现在;而且还可以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经济新闻等),投资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务等(包括网上商城、网上金融超市等),使银行业务的产品线获得极大的扩展,使客户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享受安全、准确、快捷的银行服务,也提升了银行的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3 网上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
网上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时间、地域限制,可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搜集、挖掘和运用海量的信息,使银行能在更广的地域和范围开发、服务客户。网上银行可充分利用网络与客户进行交互式沟通,从而促使由以产品为导向的传统银行营销活动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网上银行营销活动;同时网上银行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创新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2.4 网上银行的流通货币有别于传统银行
传统银行的货币形式以现金和票据为主,而网上银行流通的货币为电子货币或称为E货币。这种货币大大提高了金融效率,加速了资金流动,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各种人为差错。电子货币流动性强的特点取消了传统货币的划分方式,更不可避免地导致银行对流动性需求的改变。
§3网络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3.1降低银行业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是资本、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全方位的竞争。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手段,如:电话银行、自助银行、ATM、客户终端等。据美国权威机构调查和预测,由于利用了互联网络,减少了服务人员,网络银行的服务费用仅为普通营业费用的10%。有了网络银行,人们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享受到支付、转账等银行服务。而且,网络银行能够提供比电话银行、ATM和早期的企业终端服务更生动、灵活、多种多样的服务。同时,与营业点相比,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了由于个人情绪及业务水平不同而带来的服务质量的差别,可以更好地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3.2降低银行软、硬件开发和维护费用
网络银行的客户端采用的是公共浏览器软件,不需要银行去维护、升级,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银行的客户维护费用,从而使银行专心于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手段的挖掘。由于客户使用的是公共Internet网络资源,银行避免了建立专用客户网络所带来的成本及维护费用。
试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
3.3降低客户成本,客户操作更加生动和友好
客户只要接入Internet便可使用银行服务,真正实现了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银行服务。异地的客户通过网络银行服务还可以节省国际、国内长途电话费用。客户使用公共浏览器就可以享受到图文并茂的客户服务。另外,网络银行可以实现银行的广告、宣传材料及公共信息的发布。例如,银行的业务种类、处理流程、最新通知和年报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发布,这是网络银行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网络银行还可以实现客户在银行各类账户信息的查询,及时反映客户的财务状况,实现客户安全交易,包括转账、信贷、股票买卖等。由此可见,网络银行是银行拓展服务空间、提供新的金融服务的一种手段。在美国,目前约有450万个家庭每月至少使用一次网络银行功能或在线支付账单的功能。这个数字在2005年将上升为3350万,占美国家庭总数的31%。
网络银行的好处还有:如果人们搬家的话,也不必更换金融机构了,因为他们的银行能够提供在线服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因此,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Internet很可能成为保证大多数银行不断增加收入的一个稳定因素。不仅如此,建立网络银行还可以给银行自身注入新的运行方式和新的活力,促使银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创造新的利润,拓展服务空间。
§4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巨大
4.1削弱传统银行业的优势
过去,传统银行业的优势在于拥有遍布全球的机构,代表实力象征的办公用高楼大厦和本土人才,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只要在国内有一个支付网接口就可以在网上向几乎全国的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服务,如美国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只有几十名员工就可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4.2改变传统银行业的营销方式
在信息社会,网络是寻找客户群的最便利的途径,网络银行运用网络这一交易双方沟通、中介的渠道通过在网上聚集的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相互促进、融通,使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使银行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业务量大大提高。而传统银行的人员促销、网点促销方式不得不彻底改变。4.3转变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
以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作为银行信誉象征,以铺摊设点、增加银行人员与客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户面对面的接触服务经营理念将被以高科技、高安全性,更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不直接见面的服务所取代。4.4调整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战略
使传统银行业的经营以产品为导向,向以客户为导向转变。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量身订做的个人金融服务需要,迅速改变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压缩银行分支机构网点,投资构建先进网络、网络设备、系统和软件产品。4.5引起银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传统银行曾在支付中介业务中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当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电子化的相对落后给竞争者提供了绝佳的市场进入条件。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会因为银行网上支付的不支持而停止。很多非专业性机构,包括工厂厂商和非金融企业都在试图分享这一市场。比如早在1994年微软就曾投标收购专长于家庭财务软件的“直觉”公司,虽然失败了但它已经向银行业发出了警告:银行在支付业务中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改变。世界各国的银行都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威胁,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已从同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多业进入银行业更多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使竞争更加多元化、复杂化。
试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
结 论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并已挂牌运行。我国的网络银行尚处于起步,应加快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伐,培养和建立网络金融问题的专门人才,加强对网络银行业的发展研究,研究对网络银行业的监管问题,为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物质环境。
同时,各商业银行要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把网络银行作为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追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网上银行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的投入到网络银行的建设中。
总之,和传统银行比较,网上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网上银行不仅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点,而且是金融发展新的增长点,是未来金融业的出路。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1].周虹 《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2006 [2].李成 《当前我国网络银行技术风险问题研究》.中国金融电脑2003 [3].方琢 《网络银行的经济解释》.北方经贸200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