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样例5]

时间:2019-05-14 19:5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

第一篇: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

摘要:家族制管理,在家族制企业的初始阶段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当企业步入成长阶段后,家族制管理明显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让位于现代化企业管理。本文根据我国家族制企业管理转变的实践,总结分析了管理变革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并对当前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管理转变

家族制管理是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合一的,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长为核心、以家族成员为主导、凭借个人权威和经验实施的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家族企业的“初创阶段”,较好的适应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成功过度到“成长阶段”,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企业逐步进入“成长阶段”,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就日渐显现出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已步入“成长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开始尝试和探索变革家族制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一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已成功地完成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转变,实现了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发展。但也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表现出步履艰难,甚至对变革家族制管理产生了动摇,致使企业因此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经历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走向衰退或者倒闭。

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变革家族制管理模式的现状,认真总结转变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积极探索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家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变革现状 1.1家族制管理变革取得的成效

回顾我国在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的实践过程,可以看出,已有不少成功的实例,如正泰集团、红豆集团、华西集团以及方太集团等,这些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家族企业,在进入“成长阶段”后,通过变革家族制管理,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使企业由小到大,成长为现代化的大企业,成功的完成了“成长阶段”的跨越。

①实现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管理。在企业家族制管理变革中,首先实行了产权改革,明晰了私营家族企业的产权关系。随着有限责任公司的陆续逐步建立,在产权归属上,家族成员与创业元老对企业的产权关系更加明晰了。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约有70%的私营家族企业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

②逐步实现了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所谓控制权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和各级经理人员对企业的实际控制程度,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是指企业控制权从企业所有者即创办者手中转移到职业经理手中。同时要从制度上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必须充分体现职业经理的意志。近年来,许多私营家族企业已在实践中充分意识到家族制管理的局限性,并正在逐步淡化这种家族制管理模式,许多第一代成功的私营企业主已开始悄悄的功成身退,主动让位于职业经理人。

③实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首先,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健全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法人管理机构,依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原则,明确这些机构的职责界限,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了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和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其次,以管理团队的科学决策,取代了家长个人的经验决策。随着科学决策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决策活动严格执行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议事原则,坚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制约下进行,甚至还有些企业还聘请了外部专家担任独立董事,以提高企业重大决策的科学水平。三是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组织和科学管理体制。组建了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和组织机构。广泛吸纳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适度地分授予专业经营管理者,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④构建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我国家族企业在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改变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家族企业从只用家族成员和亲友,转变为直接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和社会,不分亲疏,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针对家族制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的弊端,逐步建立起了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主要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管理。1.2制约我国家族制管理变革进程的主要因素和障碍

①家族制管理仍是我国目前私营家族企业最主要的管理模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已有近70%的私营家族企业在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相继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这说明家族管理已开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但是,由于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资本仍占企业资本总量的76%以上,有96%的家族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仍然由私营业主兼任,这表明,我国目前大多数私营企业仍是家族企业。同时,只也意味着家族制管理也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仍将是家族企业持续固守的主要管理模式。

②家族企业主素质和能力低下是制约家族制管理变革的主要障碍。事实证明,中国的私营家族企业,能否健康成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的素质与组织领导能力的高低。当前,在我国家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或不学无术、盲目决策;或任人唯亲、不信任外来人才;或高高在上,喜欢一言堂;或傲慢专横,听不得不同意见;或作风腐败,铺张浪费等,严重者造成了众叛亲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实现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思路和方式①更新观念,提高对变革家族制管理家模式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随着企业由创业向成长阶段的发展,家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认清家族制管理的局限性;认清固守家族制管理是与企业成长规律要求相违背的。在创始阶段,因企业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企业的大量创业活动由家族发动,因此,家族制管理便成为这一阶段企业首选的管理模式。然而,一旦企业步入成长阶段,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相对封闭为特征的家族制经营管理方式,必然被现代化科学管理方式所取代。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必须认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也不容企业长固守这种与其成长相悖的管理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这种管理方式的相对封闭性和排他性,对企业的继续发展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中,家族制企业,随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所以必须尽快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生存和成长壮大的能力。②大力培养现代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原本是中世纪在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力量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曾被资本主义作为社会遗产继承了下来,并得了自己的成功。然而,发展中国家因为制度原因,而缺少这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所谓现代企业精神,其主要内容,一般被人们认为,包括创业者和企业经理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业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主导下,市场经济发展历史短暂,缺少企业精神的社会遗产。目前,我国大多数自主创业发展起来的企业,其创业动机仍停留在脱贫致富的初级阶段,缺乏更高境界的创业理想和抱负。

因此,要实现家族制管理的彻底变革,就要在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中,大力培养现代企业家精神。有专家曾指出,一方面中国当代确实缺乏具有足够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职业经理;另一方面,中国当代也缺乏具有足够的良好企业家道德和企业家行为的企业主。可见,提升现代企业家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③构建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纽带。企业是创业者、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与全体员工参与的利益共同体。发展是企业的根本。只有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实现企业主和全体员工的利益最大化。针对家族企业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企业文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把企业全力营造成“家”的概念,让每一个员工都把自己视为是家族的一员,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其次,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说到底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它要求员工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和支持,遇到困难互相鼓励并及时沟通,善于承认并感谢同事、工友的工作和帮助,在相互配合上甘愿充当配角等,只有具有这种高素质的一流团队精神,才能面对企业所面临的一切挫折和挑战,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第三要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质量。这不仅可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生活热情,而且还能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增进员工与企业情感的融合性,劳资关系的协调性,各方利益的一致性与和谐有序。参考文献:

[1]陈高林.论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J].管理世界,2003,(10).[2]叶国灿.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与内部结构的演变[J].管理世界,2004,(4).[3]李生校,周鸿勇,盛锡红.从人力资源社会化看家族企业转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第二篇: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

《管理学》课程论文

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

[摘 要] 我国私营企业的家族制管理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全的现代 企业制度、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群模式、维持模式等几种发展模式建议。

[关键词] 家族制;管理模式;趋势

所谓家族企业,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发展史专家钱德勒

(A.Chandle)在其管理学名著《看得见的手》中下的定义是:“企业创始者极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享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

一、家族企业及管理方式的演进

家族企业制度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拥有全部所有权的,也有家族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从家族企业的演进历程看,家族企业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发展变化一般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1.原始家族企业阶段。管理方式大都表现为个人创业、“夫妻店”、兄弟合伙等形式。

2.纯家族企业阶段。管理者构成表现为家属加亲属,以企业创始人为核心,创业者掌管大权,次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当。

3.泛家族企业阶段。管理者构成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加职业经理人员。

4.现代家族企业阶段。经营者的选择,形成经营权的外化;股份制和股权激励制度的施行,形成所有权的外化。但作为家族企业,家族仍保持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绝对或相对控制。这时家族企业已完成了从狭义向广义的演化历程。

二、我国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评价

所谓企业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在企业中影响企业管理制度最基本的因素,每个企业的这些关键因素是不同的,正是这些关键因素的各不相同才产生了不同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同特征。

1.家族制管理模式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部分私营企业已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陆续进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关键阶段。在私营企业中广为流行的家族制与规模经济、企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 1

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

2.家族制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认为对家族制经营模式的评价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分析家族制经营管理模式应当从私营企业的发展轨迹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历史地去看待其问题,传统文化观念是家族企业和家族制管理存在的重要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国情和制度环境是家族制管理企业的合理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私有企业的家族制管理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制度资源变动的结果,是制度环境和文化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

3.家族制管理模式当前管理问题突出。不管家族制在当前私营企业经营中还起着多大的积极作用,其缺陷已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当前还有其发展的空间,但家族企业要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建立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机制。(2)有效融合社会资本。(3)塑造企业文化。

三、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社科院私营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厚义教授指出:“对于企业来讲,它只会选择对它来讲成本最低的企业模式,管理成本和决策成本最低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素质。企业要走上现代化的管理之路,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处理好领导者的个人权威与完善的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2.企业规模的大小。当企业规模较小时,由于组织结构简单,需处理的问题较少,家长能够胜任高层管理者的岗位。当企业规模较大时,由于组织结构更为复杂,管理难度加大,家长不一定胜任高层管理者岗位,这时可以通过外聘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

3.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在企业创业初期,家族式管理的优势会非常明显,往往比较容易成功。当企业进入成长和发展阶段,这种模式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如当市场竞争要求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甚至需要完全放弃家族控制时,如果家族企业主不能与时俱进,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4.行(产)业的特点。了解和把握本行业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则和演变规律是

确立优势地位、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的产业较集中,在某方面做起来轻车熟路,用家族式管理更适合;如果产业较分散,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则家族的力量往往显得不够,适合请外人管理。另外,如果是高科技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努力程度往往较难测定,则适合用现代制度进行管理。

5.外部环境因素与制度变迁成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规模经济、外部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动或交易费用的节约等原因形成了企业的外部利润,而当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中实现时,企业便会产生制度变迁的要求。但在一个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法治不完备、信用体系缺失的社会里,由于社会交易成本过于高昂,家族制企业向非家族制企业的制度转换,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质性的推进。因此,家族制企业制度变迁,不仅仅取决于家族制企业本身,也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否完善。

四、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未来走向,目前管理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是过渡论,认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根据欧美家族企业的兴衰因而预言其由盛而衰难免有武断之感。第二是特色论,即认为家族式组织管理模式是亚洲经济组织的一种特征,这种特征本身是效率中性的,也就是说家庭组织管理不能与低效率划等号,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比市场或科层制更有效率和竞争力。

参考德鲁克的四条原则,结合我国实际综合研究后,我们认为我国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的未来走向可以有以下方式:

1.建立完全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主要的特征。实现两权分离可以分两步走:其一是提倡家族主动放弃管理权(当然确有管理能力的可以留任),从台前退到幕后;其二是从投资主体多元化入手,最终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实现股东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由专门的经营者对企业进行管理来实现对家族企业的彻底改造。

2.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这种制度模式是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的,指家族(或业主)仍然相对(或绝对)地控股,企业主及部分家族成员仍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家族仍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是企业中很大部分中高层经理人员甚至总经理都是非家族成员,基本实现了社

会化,企业成为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这样一种家族管理模式。

3.家族企业群模式。在一些小日用品行业中,当企业发展规模较少时,专业化中小企业群的形成也不失为中小企业联合的有效模式。

4.维持模式。对于为数众多、规模又偏小的家族企业,在目前市场要素发育程度不高、法治不完备、信用资源薄弱的客观环境下,当暂时不具备建立家族企业群的客观条件时,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仍然是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五、结语

当然,德鲁克指出的只是适用家族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在模式选择上,我国私营企业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当变则变,针对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北京视野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说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当一种现象被社会普遍认可时,其改革必将是艰难和长期的,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是难以改变的。一个企业的改制不仅仅是其内部的事务,还需要社会一系列配套服务的出台,如有关法律的完善、政策上的指导等,所以我们不能期待这一改革立即见效,家族制的改制必将是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第三篇:我国民营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营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民营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来的重要作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自身原因主要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补充能力差,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抵押资产等等,外部原因主要有政府和银行方面的原因。本文最后提出了对策,主要包括民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金融创新等等。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措施

【ABSTRACT】SME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on China's economy sustained, stead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SM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in our country has its own reasons.For internal reasons, due mainly to have their own business situation, the bad ability to add funds, non-standard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lack of collateral assets and so on, the external main reason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Bank has reasons.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service providers,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and encourag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so on.Keywords: SMEs;financing;measures

引 言

当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民营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绝大部分,在产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等方面也都占有很高比重。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中,我国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当年实现利润分别为561亿元和29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和43.6%;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中,我国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当年工业增加值为2558和15547,同比分别增长11.6%矛E1 24.4%。流通领域里民营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90%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业人数占80%:工业总产值达60%以上;外贸出El为68.53%:几乎囊括了全部轻工、纺织、玩具、五金等方面的出口创汇。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几乎是100%,国民收入的90%以上靠民营民营中小企业。总之,民营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正变得日益重要,它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可替代的产业组织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民营中小企业较之大企业的许多竞争优势,使其更能适应现代经济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个性化的特点,更能承受经济周期的冲击,对国民经济起到了“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民营中小企业在经济衰退中较大企业更具活力的现实和意大利通过民营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而创造出的“意大利经济奇迹”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其次,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实践证明,只有民营中小企业的广泛发展,社会的充分就业才有可能,也只有民营中小企业的广泛发展,国民经济才能更快速地发展。此外,民营中小企业是激活市场竞争、增进市场效率、促进社会化专业分工、促进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总体来说,民营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群体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与大企业相比,它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根据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的归纳,全世界的民营中小企业一般存在着五大困难: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信息共存以及科技应用。另外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1BJY052)《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对2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发现53.8%的企业选择资金不足为企业发展最不利的问题。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且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难题。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常表现为一种单纯的经济运行现象。因为,首先,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自身不足,如竞争乏力、管理混乱、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经营变数多、风险大、信用低;其次,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资金的持有者在融出资金时通常十分谨慎,而且民营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对资金需求规模小,故资金零售比批发成本高,这些都决定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不但面临上述问题,而且还遇到体制和制度问题的困扰,这主要是 2 由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不仅会遇到由经济运行本身所带来问题,而且还会遇到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所带来的制约因素和一些缺乏基本金融原则的融资规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入WTO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获得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先后出台了种种扶持政策和措施;在资本市场层面上,2004年6月深交所推出了“民营中小企业板“,为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打开了通道,但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有实际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一个健康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有利于高效率的配置资金,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第二,建立一个完善、有效运行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最重要目的是促进实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扩大就业起到战略性的推动作用。第三,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属于民营中小企业,解决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与方式

选择适合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企业融资的前提。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制于经济体制和资金管理政策,并与企业的产权形式和组织形式密切相关。从现实来看,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1)企业自有资金。企业创办人的自有资金、家族成员和亲属的资金,不仅是企业初创时期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是企业实现发展的主要资金支撑。

2)金融机构资金。它指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的资金,它包括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各级政府和其他组织主办的,如科技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虽其资金实力不及商业银行,融资额有限,但其资金供给方式灵活方便,可作为企业补充资本的来源渠道。

3)资本市场融资。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还无法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但是还有多种间接的方式可以选择。首先,可以采取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的形式,利用大企业的力量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金,但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设立由政府财政牵头,联合大企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创业

投资基金或者风险投资基金;第三,设立科技开发公司或者组织行业控股公司,通过它们进入资本市场。

4)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是随商品交易而产生的信用,除了商业担保以外,大部分商业信用都同具体的商品交易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商业信用以直接的商品交易为基础,是企业获得短期流动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只能解决企业的货币需求,而不可能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创业资本来源,也不能解决服务业的融资为题。

5.民间资金。民间融资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最原始的方式,特点是缺乏最基本的法律保障,只能在关系密切互相了解和信用关系良好的个人之间进行。民间融资一直是个人投资创办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也是民营中小企业最基本的原始资本和创业资本来源,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下尤其是这样。

(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1.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国内融资特点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融资渠道狭窄,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尤其是经营规模小、经营产品单一的小企业更是依靠自身积累来发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很高,但内部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即内源融资匮乏,自有资金不足,使得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创立不久即消失。

2.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对外融资特点

1)民营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规模偏低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条件不利于其间接融资规模的提高,间接融资困难。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机构是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民营银

行,除了这三种金融机构外,近两年各大中城市现已建立了地方民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公司还没有发挥主要作用。民营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少。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中所占比重偏低。尽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了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但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大多缺少贷款所必需的资产抵押或担

保,因而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正规金融体系的信贷支持。

2)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

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含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近几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抵押、担保贷款的方式己经全面推开,其中抵押贷款的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

3)企业法人贷款比重相对降低,自然人贷款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方式

由于企业法人的进入门槛过低,缺乏一定的社会信用和社会经济基础,一些银行在为资 金寻找出路时开始调整贷款方向,决定进一步减少对企业法人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增加对基础设施和自然人贷款。自然人贷款使用个人财产作抵押,其中多以城镇居民住房为抵押,而个体、私营企业主的生产资金和生活资金是混用的,因此这部分贷款相当程度上可视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

4)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现行的证券管理原则和标准对企业已有规模和投资回报的要求把民营中小企业排除在资本市场之外。统计表明,截至2008年4月底,我国沪深上市公司共有1171家,民营中小企业大约占9%;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没有向民营中小企业开放,债券发行办法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且要有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单位担保,这些硬性规定使得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

5)直接融资范围有限,金融机构仍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及容量有限,对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债券的发行受到严格限制,需要较多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有时还要抵押或担保,民营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可望而不可及。上市融资也比较困难,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本金有限,难以达到主板上市的条件,方便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上市的二板市场尚为建立,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被拒于证券市场之外。因此以债券和股票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十分有限。另~方面,民营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仍是金融机构信贷,但各地之间也存在差别。东部地区由于当地多为民营企业,民间资金较为充裕,因此企业自有资金比重较高,来自民间的资金也较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近几年中西部地区民营中小企业虽然改制面有所扩大,但由于企业基础比较薄弱,自有资金的比重仍然较低,加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闲散资金也比较少,因此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

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融资比例过高,拓展空间有限

1994年以来中小型国有企业、城市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正处于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这是因为业主购买股权和企业职工集资的普遍化才造成民营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比例的快速上升和居高不下,同样,民营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受传统观念、自身实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内容融资比例相当的高;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内部融资越来越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1.企业主的个人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赢利状况决定的,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水平不会很高,因此仅仅依靠利润留成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是远 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2.由于改制过程渐趋结束,同时由于缺乏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职工目前所拥有的企业股权难以流通变现,未来希望更多地从职工手中募集资金也会越来越困难。

(二)直接融资的渠道单一,进入障碍较大

首先是由于民营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不高,无法通过大量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其次

表现在股权融资渠道不畅。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明令禁止了企业的社会集资活动,关闭了各个地方的股权交易系统,取消了各类柜台交易。目前合法的股权融资渠道只有深圳和上海的两家股票市场,而这两个交易市场有着严格的上市要求和极其严格的审批程序,只有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获得上市资格,而且周期长、成本高,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这一级市场上融资的比例较小。另外,国内的创业板市场尚未建立,海外资本市场也只有极个别民营中小企业才有实力参与,这些都限制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与特定借款方式有关的费用。与大企业相比,民营中小企业不仅筹资渠道狭窄,而且借款成本也往往较高,表现在利率上,存在所有制歧视。政府和央行对国有大型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对民营中小企业则不实行。在实行浮动利率时,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浮动幅度也比大企业高,少数金融机构还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式,扭曲或变相提高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贷款方式上,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为寻求担保或抵押,民营中小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正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借高利贷。所有这些,都加大了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使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外源性融资中,由于民营中小企业不能像国有大中型企业那样,通过招股或发行债券的形式融资,一般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外源性融资主要表现为银行借款。在以银行借款为主渠道的融资方面,借款的形式又是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信

用贷款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一直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在借款期限上,中

小企业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若以固定资产投资或进行科技开发为目的申请中

长期贷款,则常常会被银行拒之门外。

(四)信用难题

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离不开其他经济实体的帮助及合作,融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而信用是促成合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民营中小企业一般置身于两类信用体系中:一是与 银行的纵向信用体系。以国家信誉为基础的银行一般在贷款给民营中小企业时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并且这审查一般都是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为标准,按等级的高低来配给贷款额度。虽然现在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关系借贷”,其实它依然是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为基础的,只不过这种信用是在长期交易关系中形成而已。二是企业之间的横向信用关系,这包括民营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和民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例如支撑外源融资机制的民间借贷就是横向信用关系,其主要依赖社会成员的自律和相互约束。因而,横向信用关系实际上都寄生于企业的交易活动中。虽然民营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生产是纵向合作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是为完成经济交易,提高专业化水平才合作,没有行政命令的色彩,所以我也把其归入横向信用体系之列。此外,民营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机构还不是很发达,大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又有所有制和规模方面的歧视,故纵向信用体系也不是很发达。这就使民营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信用困境。

三、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银行贷款作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和来源,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翘首以待。相反过去,国有商业银行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了贷款程序,提高了贷款条件。而且只要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不变,就不会单纯为了满足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降低贷款条件。实际上民营中小企业能否获得银行贷款,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银行,而是在与企业自身。

(一)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补充能力差

按照国家财政部流动资金管理规定,原有工业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从留利中拿出10%-30%补充流动资金。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制约,地方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民营中小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在支付了各种成本后,利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不具有自我补充流动资金的能力。折旧率过低,无法满足民营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折旧制度,并且在折旧率的计算上只考虑设备使用中的有形损耗,而没有考虑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无形损耗,相当一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重置投资能力因此大大降低,维持简单再生产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积累足够的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了。

(二)企业管理不规范,自我积累意识差

相当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自我积累意识较差。至于个体和私营性质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人员普遍水平不高,经营管理上经验化、粗放型倾向比较突出,往往缺乏长远打算和长期积累规划。税收过重,加大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负担。地方国有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非国有企业自然成为基层的征税重点,因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赋往往重于一般纳税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

(三)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

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在抵押贷款的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抵押贷款的难度较大。此外,民营中小企业向银行争取贷款的实际成效,往往还因资产评估等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足,导致抵押资产评估作价难,资产处理损失大,“以资抵贷”资产变现难、管理费用增长快,“以资抵贷’’过程交易费用高等现实问题而受到制约。

民营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资产少、负债务能力低,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软件企业其净资产大都偏低,人力资源又都偏高,在贷款时,往往少有抵押资产;创新中的民营中小企业,虽有较高的失败率,但成功的创业将带来高额的创业收益,如果发展中的小企业以银行融资为主,银行承担了融资风险,银行信贷融资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

收益,而不能分享企业成功带来的高收益,导致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降低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动力,使得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抵押困难较大。

(四)治理结构不规范

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中小企

业在设立就存在先天的缺陷,近年来虽然都已经历了企业改制,但大量企业的改

制流于形式,其结果自然是产权不清和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样的企业在进行股权

资本融资时,经常是陷入内部人为纷争,使得外部的股权资本不敢进入或无法引

入,粗放式经营加剧融资矛盾。

(五)信用等级偏低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信用包括个人信用等级普遍偏低,这是我国金融体系健全的瓶颈之一。我国的市场环境建设正处在一个破旧立新,百废待兴的状态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并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仅信用等级这一条件,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就不能列入银行信贷支持的范围之内。还有其他诸如借改组转制之机逃债、废债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以套取银行信贷资金,逃避银行的监督检查;相当一部分企业间的交易经常采用现金形式,多数没有交易合同,造成银行审查资金用途和回笼资金困难等等,更加影响了银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动快、内部财务制度 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和稳定,使民营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普遍不高。

(六)存在过高经营风险

一些银行管理人员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民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破产或者消失,近60%在4-5年内破产消失。民营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状况,使向其放款的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此外,贷款偿还的高违约率也是银行不愿向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我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中发现,民营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违约率。虽然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由大企业的所占的存量比较高,但向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也同大企业的不良贷款比率相差不多。

(七)政府融资服务方面的原因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虽然颁布了《民营中小企业促进法》,但尚存在 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是约束民营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行为的专项法律法规

不完善。少数民营中小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消费者和其他企业利益,市场经济秩

序有待进一步整顿;其次是金融法制不完善,贷款出现市场性风险或信用风险时,对债务人的惩罚没有,而对债权人特别是贷款签批人的责任追究却十分严厉;再次是法律执行环境差。“法律白条”大量存在,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比较低,民营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难以完全杜绝,这样就加剧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恐贷心理”。

2.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有关配套措施不完备、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有很大关系。一是缺乏统一的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目前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都负有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责:二是专门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三是高水平、权威性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社会征信系统没有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四是担保机构发展较为缓慢。基层性民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健全,目前包括一些省会等大城市尚无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中介机构。另外,全国或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尚未建立,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难以有效分散和化解,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完整的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金融政策上来看,还未形成完

整的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多数社会资源都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

流向了大企业,银行的大部份贷款也是贷给大企业。这几年来,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贷

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政策,诸如要求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总行成立了民营中小企业信贷部,央行颁布了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的信贷政策等,但是还

未形成完整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

然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八)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从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情况来看,其稳健原则与民营中小企业的高风险特点存在矛盾。首先是相当

一部份民营中小企业尚在处在初创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往往大于收益,尤其是高新

技术企业。其次是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比大企业高,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数额不

高,但发放程序、经营环节缺一不可,据测算,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

均高于大企业的5倍左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银行当然乐意做大企业

的“批发”业务。三是银行放贷的坏账损失与信贷员个人责任挂钩,使信贷员感

到压力沉重,不敢轻易贷款。四是政策导向使银行面临微利经营局面,银行更缺

乏积极性。此外,银行的风险准备金预提只有1%,与国际惯例3%差距很大,在 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自身利益,不得不放弃一些资信较差的信贷

业务,以致弱化了金融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

2.所有制歧视。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淘汰率比大企业要高,银行贷款

给民营中小企业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加之受传统观念以及历史遗留的影响,民营中小企业

向银行贷款还受到“所有制歧视”。一般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首先是优先保证大中型企业的需要,如有剩余,才会适当照顾国有民营中小企业,然后才是集体企业,至于私营民营中小企业就屈居末位。

3.信贷审批权制约了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

险,提高信贷质量,加强了内控机制建设,普遍实行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强

化了总行一级的法人地位,大部分县、市基层行的贷款权、承兑权等被上收或部

分上收。基层行没有真正的贷款审批权,每发放一笔新贷款需通过二级分行或省

分行批准。这种信贷授权制度对于减少贷款失误、防范信贷风险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但却加大了分布于农村的乡镇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4.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落后。我国目前中小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相

当部分的机构面临着亏损和支付风险的压力。表现在:第一,多数农村信用社经

营状况不佳,不仅缺乏良性资金循环的融资条件,而且也无力解决农村民营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第二,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没有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角度来改革

股权结构、失去了部分信贷约束,加之结算、清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形成功能

不全、直接影响经营效率等原因,导致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不力、主营

业务萎缩;第三,中小金融机构由于没有强大的国家信用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

剧了原本潜在的金融风险向现实风险的转化,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妨

碍了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

5.缺乏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

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

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我国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

业银行,但资金实力根本不能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匹比,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

济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有与民营中小企业相匹配套的地方性中小金融中介机构。

(九)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方面

1.正式资本市场上难以获得上市资格

在正式的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通常都有一个最低发行量的资本规模要求,该规模一般都高于民营中小企业的资本需求,甚至超过这些民营中小企业的资产总规模,而且发行费用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讲也是比较高的。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加上管理日趋规范,民营中小企业已经很难像资本市场建立初期那样靠虚虚实实的“捆绑上市”获得上市资格,无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2.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

民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民营中小企业借贷无门,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求融资渠道,如进行民间私募资本等。近年来,在有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股权交易的柜台市场和所谓“第三市场”。与正规的资本市场相比,这些市场在上市规模、利润、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均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减弱了民营中小企业寻找资金的难度,特别有利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但是,由于政府过于担心这些市场的风

险问题,以及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所有的这类市场在制度上都居于非法地位,这使得主要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资本融资服务的渠道出现了堵塞现象。国家在整顿“乱集资”以后很多有能力集资的人不敢去做,从而导致资本有效供给和资本需求脱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十)缺乏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

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近几年来为了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是从实际看,担保机构的作用发挥并不好。首先是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政府财政资金一次下拨而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制和来源,基金风险只得采取简单的分担摊派而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再次是由于财政、经贸委、银行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不够密切,使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影响了担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十一)缺乏必要的融资工具

缺少融资工具和融资品种的创新,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普遍现象,相对美国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局就有20几个贷款种类,商业银行贷款种类也相当多。民营中小企业的情

况复杂,不是一刀切就能解决的,需要不同针对性的手段,有针对现金流的贷款,有针对自然人的贷款,需要有一些新的工具来满足,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太少,很难满足百花齐放的民营中小企业实际情况。

四、完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

(一)建立和完善民营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观念的加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当前社会信用环境,搞好制度设计是现实的选择。国家应尽快专门设置标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民营中小企业信用级别评价机构,该机构通过设立一系列评价指标,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级别做出真实而公正的评价。信用评价机构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定期发布民营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信息;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系统,定期发布民营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指数;逐步采取市场准入制度,凡不能提供可信信用信息的企业应在年审年检过程有所淘汰。对信用等级较高的民营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办理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信贷业务。

(二)发展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体系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普遍素质较低,无论在生产经营还是在财务管理上都需要指导。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各种金融服务公司、企业诊断公司、企业顾问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愿意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同时,应加大现有部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服务深度和广度。

(三)完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在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

由于担保项目的金额各异、期限各异、反担保措施的落实程度难以确定,造成担保项目的离散性很大,无法精确计算出担保费率。目前我国对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仍是一种带有政策性的业务,风险和收益是不相匹配。要保证这项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应避免成为政府的“出纳”,最后的责任全部由政府来承担;应当采用“政策性基金,市场化运作,法人化管理”,政府对担保机构和担保业务进行宏观指导并加强管理,尽量避免和防止过多行政干预。

2.建立完善的民营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建立民营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实施优惠贷款条件,甚至可以给予无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对于信用差的企业,不予贷款或提高贷款条件,或必须有反担保措施。

3.完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首先,尽快出台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填补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督管理、风险处置、市场退出等方面法律规范的空白。其次,尽快建立再担保制度。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该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和规避企业风险,降低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提高担保倍率。适时组建作为“最后担保人“的全国性再担保机构,使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置身于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信用安全保障网中。再次,加强担保业务规范,提升业务运营能力。要实现担保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担保业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关键是要拥有一套完善的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第四,建立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制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自身风险很大,如果仅依赖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补偿基金是难以为继的,应当由政府支持,或者政府、银行和企业的联合支持,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最后,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担保机构应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根据业务的进展,按比例逐步提取准备,用于冲抵代偿支出和弥补呆帐、坏账损失。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只靠收取少量担保费无力维持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政策性担保机构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财政为担保机构出资补偿导致机构的部分损失,看起来增加了财政支出,实际上通过担保机构商业化运营,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

(四)增强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

民营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拥有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是必不可少 的,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讲求信用。树立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增强企业讲求信用的能力,对提高民营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条件,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会计资料处理方面,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具体规则办事,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无误。会计报表的编制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违背计原则的违法犯罪事件发生。资金占用上,既保持资产有一定流动性又保持资产有一定盈利性,兼顾两者之间的关系。严格按合同办事,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要按期还本付息,即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要尽一切努力确保还款。在与其他企业或者单位的经济往来中形成的应付账款也同样讲求信用。

(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思路

1.正视集体土地产权的问题

我国90%以上的民营中小企业都建在县域内或乡镇,厂房用地多是集体用地、宅基地。房地产抵押是当前银行发放贷款通用的一种担保方式,也是担保公司防范

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虚位和错位,使实际工作中集

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很难确定,经常以行政权代替土地资产经营权,带来集体土地

流转过程中各主体的土地产权“边界纠纷”,后果就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难抵押问题。《担保法》规定:“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抵押”,“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的错位,已成为当前民营中小企业难融资、金融机构难变现、担保机构难担保的死结。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严格区分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经营管理主体和监督主体,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权能。

2.倡导新的融资方式

第一,拓宽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应主要包括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前者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后者则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我国更需要后一层面的资本市场。因为二板市场仍位

于证券交易所的框架之内,很难摆脱证交所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限制,同时由于容量有限,上市成本相当高昂,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将难以进入该市场进行融资。要发展多层次市场就要发展多市场主办主体的场外交易市场,如类似于NASDAQ的场外交易市场和有中国特色的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也就是三板市场。

第二,设立与发展多层次的专业性民营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来源。一是建立政策性的民营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民营中小企业。政策性投资机构应以财政出资为主,也可由现在成立的省地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出售其拥有的国有资产而出资。二是建立民间合伙制的投资公司。

在我国,与大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惜贷”现象正好相反,民间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活动却异常活跃。特别是在私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民间融资与加上各种手续费后的银行融资的费用差别不大,而民间融资又具有灵活方便、效率快捷等许多优势。从国外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历程看,在政策和制度上都留有非正式金融制度发展的一定空间。鉴于此,我国可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使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在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合理分布。

第三,鼓励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一是放宽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条件,支持开办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融资租赁不失为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好办法;就某些产品积压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促进销售、拓展市场的好手段。二是进一步推广综合授信、买方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出口创汇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为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大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经济行为,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从规范的角度出发,认真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现行的一些法律、规章和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六)降低银行贷款单位成本的思路

1.银行组织结构的改善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按行政区域布局的,这种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是效率较高的,但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却很容易导致大型商业银行结构臃肿、效率低下,与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灵活性与短期性产生严重冲突。而且一旦总行因为关注贷款风险而上收了基层银行贷款权或大量裁撤分支机构,又会造成县域经济真空并激化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矛盾。

与传统的层级制组织相比,基于BPR的扁平化组织的典型特征是:围绕业务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建立组织结构,具有充分自主权的以任务为导向的流程小组成为基本的构成单位,纵向管理层次简化,企业资源和权力侧重于基层,受顾

客需求驱动。扁平化管理有利于拉近管理层和市场的距离,提供更准确及时的信

息,帮助快速决策,有利于严密监控分支机构,控制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2.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的特点,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信贷经理的努力。通过其努力,获得关于所在社区民营中小企业的各种“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对做出正确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决策作用更大。而目前大银行普遍存在“惜贷”、“慎贷“现象,基层信贷经理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与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密切相关。为强化资产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各商业银行纷纷上收信贷管理权限,了解民营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只有推荐权,却要承担完全的收贷收息责任,一旦出现问题,收入待遇受到严重影响。信息、标准与责任的严重不对称,使基层信贷员对民营中小企业“恐贷”,一些前景好的民营中小企业被挡在贷款门槛之外。因此若要提高信贷人员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放贷主动性与积极性,应进一步完善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

3.参照“格莱珉银行模式”成立中国特色的“穷人银行”

2006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66岁的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建的格莱珉银行(也称孟加拉乡村银行),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

会发展所做的努力”。格莱珉银行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其最为世人瞩目的贡献是创造了一种小额信贷的模式,有人称之为“格莱珉银行模式”,或“GB模式”。该模式旨在满足在传统金融机构中难以获得贷款的最赤贫者的信贷需求,穷人贷款不需要抵押、法律文件、团体担保或者连带责任。所有的贷款者都必须属于一个5人小组,目的是关注每个人的行为,并且确保不会有任何人发生偿还贷款的问题。格莱珉银行在商业上也是成功的。贷款者的贷款偿还数额超过40亿美元,还款率为98.89%,这是一个传统商业银行无论如何难以想象的数字。至今,格莱珉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己经被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效仿。我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灵活的小额信贷部门,成立中国特色的“穷人银行”,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强小额贷款机构的影响以及对产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宣喻、储小平.信息披露机制对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3 1.39

[2]王召.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8(2):47.50

[3]李哲、赵芳.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6(8):141.142

[3]赵自强.第二届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综述[J].经济纵横,2008(4):57.59

[4]丁瑞玲.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33.36

[5]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8(1):10.18

[6]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8(4):3.10

[7]李扬、杨思群.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02—118

[8]谢妹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2):47-48

[9]钟投.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访吴晓灵[J].中国投资,2008(2):17.19

第四篇:企业_5S_现场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

企 业 “5S” 现 场 管理 模式的 思考 Enterprise “5S” on-site management mode/ZhonghuaRen 【 摘 要 】 “5S” 是 指 “ 整 理 ”、“ 整 顿 ”、“ 清 扫 ”、“ 清 洁 ”、“ 素 养 ”。本文 作 者 试 从现 场 管理 的角度 来 解 析企业 “5S” 管理 模式 的 概念、执 行 步 骤、推 行要 领 及 配 合 “5S” 活动 之 管理 技 巧 ,期 望 对提 高 我国企业 特 别 是 我国的 工 业 企业的现 场 管理 水平有 所 裨 益。

【 关键词 】 5S 管理 模式 现 场 管理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nterprise “5S” on-site management mode.引言

“5S” 管 理 模 式 是提 高 企 业 现 场管 理水平的有 效 手 段 , “5S” 管 理 模 式 在 日本 被 视 为 每 个 企 业 特 别 是 工 业 企 业 推 行 的 一 套 最 基础、最 实 用 的 管 理 法 宝 , 在 美 国, 在 西 欧 也 被 广 泛 应 用 ,而在我国企 业 “5S” 管 理 模 式 并 不是 很 普 遍 ,我国有 关 “5S” 管 理 模 式 方面 专 门 研 究 远 不多, 这 方面 的 文 献 也 十 分 的 零散 而有限, 大 多 都 集 中在 实 践 阶段 , 尚 未 系 统 化、理 论 化。本 文 对 “5S” 管 理 模 式 进 行 系 统的 综 述 , 希 望 对 深 入、系 统 研 究 “5S” 管 理 模 式 有 所 帮 助。1.“5S” 管理模式 研究 的发 展 与 现状 “5S” 管 理 模 式 的 研 究开 始 于 日本 ,最 先 重 视 和进 行 这 方面 研 究 的是从 事 制 造业 的品 质 管 理 专 家。上 世纪四 五十 年 代 以 前 , 日本 制 造 的 工 业 品 因 品质 低 劣 , 在 欧美 市场 上 也 只 能 摆 在地 摊 上 卖 , 日本 制 造 的 工 业 品 面 临 着 被 市 场 淘汰 的 命 运。为 此 , 日本 企 业 认 识 到 只 有提 升产品品质, 抢 占 国际 市场。这 一 时 期 , 日本 的 质量 管 理 专 家 纷纷 从现 场管 理 的 角 度, 提出了 许 多有 利 于提 高 产品品质的 实 质性 做 法, 这 些 做 法 包括 : 1.1各 种 物 品 按 规定、定量 摆 放 整 齐。1.2经 常对 实 物 进 行 盘 点 , 区 分 有 用 的和 没用 的, 没 有 用 的 坚 决 清 除 掉。

1.3确 定 放 置 场所 , 规定 放 置 方 法。1.4对 工作 场所 经 常进 行 打 扫 , 清 除 脏 污 , 保 持 场所 干 净、整 洁。

在 这 一个 时 期 , 显然 “5S” 管 理 模 式 的 系 统 架 构 尚 未 形 成 , 有的 只 是 一 些 零散 的 方 法与 措施 , 但 这 对 “5S” 管 理 模 式 的最终 形 成 和发 展 提 供 了 前 提条 件。

2.“5S” 管理模式 应 用 与 推 广 对我国 企业 的 现实 意 义

在 1999《 财富 》 论 坛 上 , 我国 著 名 企 业 家 张 瑞 敏 曾 将 海 尔 管 理 模 式 概 括 为 :日本 管 理(团 队 意识 和 吃 苦 精 神 +美 国 管 理(个 性 舒 展 和 创 新 竞争 +中国 传 统 文 化 的 精 髓。其 中, 仅 就 海 尔 吸 收 的 日本 管 理 模 式 而 言 , 实 际 上并 不 限于 团 队 意识 和 吃 苦 精 神 这 两 个 哲 学 层 面 , 还 可 以 细 化 到 具 体 的 操 作 层 面。海 尔 在 今 井 的 “5S” 管 理 模 式 的 运 作 上 有 加 了 一 个 “S”(SAFETY , 一切 工作均 以 安 全为 前 提, 成为 海 尔 “6S”。通 过 “6S 大 脚 印 ”(“6S 自 查 站 ” 贯彻

这 套 制度。“6S” 成为 海 尔 优 化工作 环境, 提 高 员 工自 身 素 质、技 能 , 不断 自 我 改 进的 一个 重 要 手 段 , 也 成为 海 尔 OEC 管 理 法的 重要支持 , 而 海 尔 的 OEC 管 理 法 恰恰 是 海 尔 文 化 理 念 得 以 具 体实施 的 重要 操 作工 具。因 此 , 我 们 引 进 国 外 一 些 先 进的 行 之 有 效 的 管 理 手 段 和 模 式 , 对于提 高 我国企 业 的 整 体 管 理水平, 增 强 我国 企 业 的国际 竞争 力 有 着 十 分 重 大 而现 实 的 意 义 , 主 要 表 现在:

第 一、有 利 于 改 善 我国企 业 现 场管 理 现 状 , 提 高 我国企 业 的 整 体 管 理水平。我国 大 多 数企 业 , 特 别 是 广 大 中 西 部 地 区 的企 业 , 管 理 水平还 十 分 低下 , 很 难 实 现企 业 的 长 足 发 展 , 就 更 不 用 说 参 与国际 竞争 , 与 世 界 级 的 强 手 过 招 了。通 过大 力推 行 “5S” 管 理 模 式 , 就 能 有 效 地 改 善 企 业 的现 场管 理 , 是现 场变 得 更 加有 利 于 管 理 , 让 企 业 的 一切 都 处 在 管 理之 中, 从而 从 整 体上 提 高 我国企 业 的 管 理水平, 增 强 我国 的 综合 国 力。

第 二、有 利 于提升企 业 形象 , 提升 员 工 的 归 属感。“5S” 工作 做 得 好 得 企 业经 常 成为 兄 弟 企 业 参 观 学习的对 象 , 一传 十 , 十 传 百 , 企 业 的 美 誉 度 得 到提升, 知 名 度 也 随 之 跟 上。同 时 , 企 业 的环境 也 就 是 员 工 生 活 与 工作 的环境, 推 行 “5S” 能 让 员 工将 企 业 视 为 自 己 的家,有 一 种 高 度的 主 人 翁 意识 , 激励 员 工自 发地 实施 “5S” 工作。

第 三、有 利 于提升企 业 的 综合效 益。推 行

“5S” 工作 , 能充 分 利 用 与 配 置 企 业 的 各 种 资 源 , 减少 不 必 要 的 浪 费。使 员 工 都 规 程 办事 , 降 低 了 安 全 事 故 发 生 的 概 率 , 使 员 工 的 生 命 与企 业 的 财 产 得 到了有 力 的保 障。工作效率 大 幅 度 提升 实 践 证 明 ,通 过 坚 持 不 懈 地 推 行 “5S” 工 作 , 能 有 效 改 进产品品质, 提 高 服务 品质, 提升 企 业 品质, 最终 实 现 员 工 品质的 飞 跃。中国 正 在 成为 一个 “ 世 界 工 厂 ” , 作 为 工 业 生 产 型 企 业 , 光 靠 目 前 低 价 的 人 力 成本 是 无 法 长 期 与 别 人竞争 的。必须 通 过 提升 人 的品质 及 灌 输 科学 的 管 理 思 想 培养 出 良 好 的 工作作 风。而 “5S” 管 理 模 式 就 是 一 种 科学 的 管 理 思 想 , 能 培养 出 良 好 的 工作作 风 , 能 有 效 地增 强 企 业 的国际 竞争 力。

3.“5S” 管理模式 研究 存在 的 主 要 问题 与 不 足

随 着 “5S” 管 理 模 式 在 全 球 范围 内 的 广 泛 应 用 , 迫 切 要 求 “5S” 管 理 模 式 的发 展 及 其 应 用 方 式 与 前 景 进 行 理 论 上 的 研 究 , 使之 建立 在

一 整 套 理 论 体系 的 基础 之上 , 让 其 成为 有 源 之 水 , 有 本之 木。一 直 以来, “5S” 管 理 模 式 是 日 本 进 行 质量 管 理 的有 效 方 法。但 日本 人 从来 没 有 一 套 完 整 的 管 理理 论 或 工 具 来 支 撑 “5S” , QCC 有 几 个 控 制的 工 具 和 PDCA 循 环 等 , 但 “5S” 除 了 5个 日 语 拼 音 都 以 “S” 开 头 的 日本 文 字 外 , 并 无 任何 系 统的 方 法 可 依 照。在 实 际 应 用 来 看 , “5S” 管 理 模 式 实 践 的 手 段 与 措施 也 是 十 分 的 单 调 , 其 实 践 的局限性 主 要 表 现 在:(1 5S 活 动 的 推 行步 骤。在 实 际 应 用 中, 特 别 是 要 成 立 5S 推 行 委 员 会, 让 其 在 整 个 过 程 中 全 面 领 导 企 业 的 5S 活 动。

(2 5S 活 动 的 推 行要 领。要 注 意 一 些 数据 和 表 格 的 使 用 , 让 5S 活 动 得 到有 效 的 监 督 和 控 制。

(3 辅 助 推 行 5S 活 动 的 管 理 技 巧 , 在 推 行 5S 活 动 中, 如 何 有 效 地 运 用 目 视 管 理、颜 色 管 理 等 管 理 技 巧。

综 观 已 有企 业 的 “5S” 管 理 模 式 研 究 , 可 以发现, 这 些 研 究 大 都 局限于 实 务 方面 的总 结 与 探讨 , 而 且 十 分 零散 , 深 入、系 统 研 究 的 并 不 多。另 外 , 尽 管 “5S” 管 理 模 式 是 一 种 有 效 的现 场管 理 方 法, 这 种 方 法 也 已 在企 业得 到 广 泛 的 运 用 , 但 目 前 这 方面 的 研 究 还 没 有 形 成体系 , 没 有从 社 会 学、心 理 学 的 角 度进 行 深 入 的 剖 析 , 也没 有从 人 性 假 设、组织 行 为 等 角 度 去 挖 掘 , 使之 变 得 缺乏 理 论基础 , 显 得 苍 白 无 力 , 就 实 践 谈 实 践 , 还 没 有 真 正 提升到 理 论 水平的 高 度, 这 也 正 是现有 研 究 者 还 无 法 逾越 的 瓶 颈。参考文献: [1]今 井 正 明 :现 场管 理 [M],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 2000.[2]安 东 尼 保 罗 :中国 海 尔 的 威 力 [M] [3]东 莞 德盛 公 司 :5S 培 训 手 册 [M], 2000 [4]香 港 五 常法 协 会:5S 培 训 手 册 [M], 2002 [5]周 三 多 等 :生 产 管 理 [M],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 1998.[6]佟 军、安 涤 :推 行 “5S” 管 理 模 式 [J], 企 业 管 理 , 2001(1.[7]才 蓉 :优 化 与 改 进--5S 现 场管 理 模 式 [J], 空 运 商 务 , 2002(15.[8]张 奇 刚、童 艺 川 :论 车 间 5S 管 理 的 应 用 研 究 [J], 科 技与 管 理 , 2001(1.[9]余 柏 林 顾 琴 :加 强 生 产现 场管 理 [J], 柴 油 机 设 计与制 造 , 2001(4.[10]王 士 斌 :一切 都 处 在 管 理 中--肖 志 军 谈 5S 管 理 [J], 企 业 管 理 , 2002(6.作者简介:任 中 华 哈 尔 滨 商 业大 学 MBA 教 育 中 心 工 商 管 理 硕士 研 究生。

(作者单位:哈尔 滨商业 大学 MBA 教育 中 心

第五篇: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除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外,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能否立足内外环境、结合其组织特点,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有力推动着国民经济增长。中小企业解决了大量社会就业,对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灵活、成本低,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我国65%的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外,中小企业还负担重要的出口任务,1

是市场活跃的基本力量。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中小企业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同时,现在,我们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资金、管理、人才和政策。据调查表明,我国有76.1%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比较紧张。在西部城市,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的更是达到80%以上。

1、从资本市场融资障碍

在我国如果公司想发行债券或股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门槛设置过高;特别是股票,必须进入公开市场,不允许柜台交易的存在。

2、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信度低、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变数多、信用能力较低,银行会觉得风险太高而产生对企业惜贷现象.3、企业难以利用其他融资方式

我国的商业信用并不发达,在企业向大企业销货时,大企业往往延期付款,而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购货时,大企业往往要求中小企业预付定金,使小企业苦不堪言。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1、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

要求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财政支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法规方面也有突破。提出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以及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均可以平等进入。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重建我国企业信用必须立法先行,加以规范。如规范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授信行为的立法、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的立法等。在立法过程中,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以书面形式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什么程度的失信应该得到什么程度和形式的制裁。通过这种法律意义上的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做到“闯红灯者受罚”,加大企业失信的成本,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尤其要完善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对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赔偿和惩罚规则,以确保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并强制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

3、实施科技创新

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基本,在市场中丧失个性就无法

3生存,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特色战略、将市场定位于个性化、独特化的产品领域,生产和经营差别化的产品,并采用富有特色的营销手段来重塑其市场竞争力。加入WTO,市场将进一步细化,中小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自己的经营特点,集中兵力于细分市场,开发独特和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中小企业通过精细耕耘区域市场,树立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就能博得顾客的信任,赢得竞争优势,并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4、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放宽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放手发展中小企业。要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扩大市场开放,实现市场准入公平待遇。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实现市场准入公平待遇。平等对待国资、民资、外资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完善招投标机制,简化审批手续,改革资质资格管理。壮大专业服务机构,加大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对非公企业的服务供给力度。政府还应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帮扶。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企业发展为导向,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扩大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运用税费减免、组建技术

4联盟、鼓励企业联合转型等手段,使中小企业体会到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燕.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

[2] 黄盈盈,陈明尧,邬祖根.浅析当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5)

下载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讲解[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 凡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民营经济三十六条》的出台使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

    化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及其融资现状,分析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即增强信用观念、改善金融服务、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09-6-4信息来源: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

    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对提升我国企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力起着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而中小企业的发......

    对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的思考

    对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的思考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立的组织管理模式......

    对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摘 要】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着核心竞争力弱、可持续发展......

    探析新建本科院校学院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问题,即学院制的建立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学院制的必要性;然后阐明了学院制的三种类型;最后指出建立学院制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关键词......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讲解

    《经济师》2010年第 10期 ●理论探讨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 摘要: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不断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