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

时间:2019-05-14 19:1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

第一篇: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

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

摘要: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咸宁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研究和分析咸宁市产业结构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向,对推动咸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咸宁经济;产业发展;问题;建议

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咸宁作为城市圈的一员,进入了全国先试先行的行列,为全市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两型社会”建设内容涵盖面广,需要社会经济各领域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推进,但对于咸宁这样一个欠发达的新型中等城市来说,突破点应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因此,探索咸宁“两型社会”产业发展战略更具现实意义

一、咸宁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咸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相对较慢,有如下几个表现:

1.农业内部结构有待更进一步优化。撤地设市以来,咸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咸宁的茶叶、水果、蔬菜、雷竹等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有一定的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三是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竞争力强的有巨大影响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工业化水平偏低。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原因,大多数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2007年,咸宁市工业化率为37.43%,比城市圈的39.06%低1.63个百分点,低于黄石、鄂州、仙桃、潜江、武汉,位居第六位。工业化水平低的同时也反映成 宁的劳动生产率低。2007年,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员人平劳动生产率1 l9648元,比全省的l 38036元低18388元。

3、投资对经济的贡献较低。2007年,咸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48.1 5%,比全省的49.6%低1.5个百分点,四年的平均投资率咸宁比全省低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系数38.1%,比全省的34.6%高3.5个百分点,四年的平均投资系数咸宁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即四年问咸宁每百元投资比全省少产出2.4元GDP。

4、支柱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2007年,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3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工业增加值1490万元,比全省每个企业的31 16万元少1626万元。同时咸宁市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业增加值1 1亿元,只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 3%,支柱作用不显著。咸宁市企业规模偏小,支柱作用不显著,使咸宁市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5、支柱产业发展滞缓。咸宁市的工业支柱产业从九十年代以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 业、金属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为支柱产业,到2007年纺织业仍是第一支柱产业。与同时代的全国的工业支柱产业比,差距较大。全国制造业中各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纺织业由过去第一位下降到第六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一位。说明咸宁的新产业、新产品增长缓慢,是咸宁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

6、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 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2008年咸宁第三产值122.03亿元,所占比重才34%,反映出咸宁服务业发展缓慢,也反映了咸宁市城市化水平、城市服务水平较低。

二、加快威宁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咸宁在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中产业发展应遵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突出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思路。突出先行先试,注重改造提升,做强传统优势 产业;突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新兴、高端产业;突出产业协作配套,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

1、解放思想,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市场是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优化依赖市场优化。所以,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组织方式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树立大发展的意识,建立创 新的开放体制,只要是有利咸宁发展、有利市场主体和民生发展的就应鼓励,鼓励全民创业。其次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下大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克服本位主义、部门主义,治理不作为和慢作为,建立政府服务市场制度,服务各种经济发展,壮大咸宁经济实力,达到 加快发展的目的。再次要大力优化环境。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要健全和先善服务机制,强化监督机制,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拓宽投资、融资和引资渠道。建立公平、平等的市场体制,提高市场信用,建立一站式服务或办理各种手续服务部,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2、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咸宁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七成,没有农村的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咸宁的现代化。要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规划咸宁农业经济带。把发展安全农、、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示范模式,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通过发展,基本形成基地设施现代化、生产技术高新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农业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3、积极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从目前咸宁的现状来看,产业集群化程度还比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要围绕电力能源、苎麻纺织、森工造纸、冶金建材、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在支持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的同时,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规模的扩张为目标,提升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

(2)实施“产业两型化”,精心培育新兴产业。“产业两型化”是指对现行产业实施“两型”化改造,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技术工艺升级、生产环节补充和产业布局调整,促使企业及相应地区的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达到相应的预设标准。加快优势资产向重点企业集团和 战略产品流动,促进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跨越式扩张,壮大优势企业规模,着力培育一批主业优势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利税贡献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3)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依托,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优化项目布局,推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增强园区吸引力和辐射力。要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办好一批各具特色 的工业园区。要按专业立园、特色立园的思路,在做大规模、增强实力、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咸宁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咸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实现新形势下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两个转变,即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各项服务。

(4)加快市区工业发展步伐,强化项目带动战略。集中精力发展市区(市直、咸安区、开发区)工业,注重发挥市区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龙头拉动作用。两型试验区的产业项目建设,总体上要以“两型” 产业为轴心,重点谋划一批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要建立完善咸宁“两型社会”建设重大项目库。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等重点,继续策划和包装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优化产业项目布局;根据产业升级的方向,多上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项目,优化区域布局。

(5)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民营工业经济。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力争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90% 以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财政、金融、能源、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等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4、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1)发挥区位优势,做大现代物流业。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地区,长江境内里程126公里,目前还没有深水码头,制约沿江经济发展。一是要加快沿江的开发和产业布局,促进码头经济和沿江经济的发展,辐射内陆经济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以三重配送圈 组成的鄂南商贸物流网络、构筑以鄂南为中心、辐射湘鄂赣的区域性农副产品中转批发中心和重要农产品集散地。

(2)提升城市品位,做大旅游业。加快中心城区和城镇建设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城同创” 活动,以城市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突破性的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和旅游

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娱乐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和规模,加快各种旅游资源的椎介,逐步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推进咸宁向旅游强市发展。

(3)大力发展金融业。要加快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以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为重点,发展壮大商业银行;逐步将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金融企业,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要在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创造企业与银信部门沟通和协调的平台。参考文献: [l] 赵昔平.我国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2] 袁宏.札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期.

第二篇:关于山西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思考

关于山西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思考

内容摘要;准确意义上的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6个省。古人曰:“得中原者得天下”。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进程中,中部却成为政策和经济的凹地,学者们将其称为“中部塌陷”。在完成了开放东部沿海,西部大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中部的崛起已成为影响中国崛起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中部崛起

在2004年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准确意义上的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6个省。古人曰:“得中原者得天下”。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进程中,中部却成为政策和经济的凹地,学者们将其称为“中部塌陷”。在完成了开放东部沿海,西部大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中部的崛起已成为影响中国崛起的最主要因素。

山西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省份之一,有其特殊的情况:

一、山西与中部其它五省的发展状况比较

山西主要经济指标与中部地区相比位次是:2005年山西省GDP为4121.2亿元,占全国比重2.26%,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五位;人均GDP为1228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1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5%,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289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8%,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四位;总人口3355万人,就业人口1475万人,总人口就业率44%,比全国平均数低1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六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口)为2793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93元,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一位;进出口商品总额为55.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0.39%,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五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占全国比重0.46%,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六位;对外经济合作2.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0.83%,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五位。

从第一产业来看,2005年,我省第一产业占全省GDP的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六位。中部其它五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安徽高5.5个百分点,江西高6.6个百分点,河南高5.1个百分点,湖北高4.1个百分点,湖南高7个百分点。如果从粮、棉、油三种主要农产品分析,2005年,中部六省粮食总产量为15053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1.1%;油料总产量为1252万吨,占全国油料产量的40.7%;棉花总产量为173.8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30.5%。但我省贡献份额很低,相应只提供了2.02、0.69、1.81个百分点。

从第二产业来看比重明显偏高,而中部其它五省相对较低,有四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我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6%,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一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中部其它五省,除河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3个百分点外,安徽低5.7个百分点,江西低0.1个百分点,湖北低4.5个百分点,湖南低7.1个百分点。2005年,在我省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增加值占到8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82.6%,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又占92.7%,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非常鲜明。其中,原煤产量为5.54亿吨,占全国25.3%;发电量为1273亿千瓦小时,占全国5.14%,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大省。

从第三产业来看中部六省本处于同一水平。2005年,我省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7.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四位。安徽、湖北、湖南三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山西、江西、河南三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总体差距不大。

二、山西发展政策的基本走向

1、把同东南沿海开展区域性合作作为我省扩大对内开放的重点。中部六省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之间没有梯度,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并不广阔,所以,应该把扩大对内开放的视角定位在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互动与合作上,通过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更新改造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我省经济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同源、同步、同速发展。

2、建立政策共享的发展机制。我省自然条件和矿产分布不同,发展基础也不一样,在政策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同中部其它五省相比,我省虽然不是重要的农业省份,但有不少产粮大县,所以中央支持中部农业发展的政策也适用于我省。我省有许多地方是老工业基地,如太原、大同、阳泉,这些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造成了生态破坏、水资源破坏、地表沉陷等,同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相似性,所以适用于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我省还有不少地方与西部的环境类似,如晋西北、太行山北部等,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又适用于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随着2007年高速客运专线的通车,我省同京津地区的地缘关系将进一步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随着与长三角、珠三角高层互访、部门联络、产业互动的更加频繁,我省的产业发展环境与政策环境也将出现与东部开放政策的趋同化走势,这又适用于中央支持东部的开放政策。

3、建立能源的补偿机制。能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对象,也是我国计划体制退出最晚的领域,在很长的时间里,煤炭价格久放不开,不少年份存在价格扭曲,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特别是能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等并没有计入能源产业的开发成本,我省为能源开发导致的外部不经济付出了沉重代价。能源产业必须建立开发与补偿相结合的机制,增加对煤炭开采综合补偿、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和历史欠账的补偿。

4、大力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必由之路。我省相继提出过太旧经济带、大运经济带、太原都市圈等城市群理念。但同中部其它五省相比,我省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2005年,全省共有城市22个,占全国3.3%,其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为0,200——400万人口的城市有1个,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有1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有7个,20——5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我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只有一个,不仅缺乏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城市,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资源,而且缺乏构成都市圈必需的中小城市群落,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

三、发展对策建议

1、把扩大对外开放置于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区的互动与合作。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是我国最发达的三个经济区,与我省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存在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可能性,要注重对三个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研究,做好产业转移与承接工作。要把长三角、珠三角作为我省最大的合作伙伴,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地区。要注重项目合作,在长三角主要是做好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精品农业、新材料、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在珠三角主要是做好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等领域的合作。要加快国企改革、改造、改组和产权转让步伐,除国家和省政府规定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铁路、民航、大型煤矿、大型电厂等企业外,允许外商对其他国有企业并购和控股,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省内国有骨干企业新上项目要首选合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优势企业和优质资产,特别是省政府确定的“三大方阵”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加快产品开发与营销、技术标准、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强与国内大的证券投资机构的合作,推动省内企业境内境外上市融资。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向外商转让股权、产权和在境内外上市,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统一市场、共同法治、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逐步由“中中”合作向“中中外”合作发展,建立起我省对外开放的新体系。

2、围绕十大领域构筑未来产业新框架

要围绕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确定的十个重点产业领域,构筑我省未来发展的产业新框架。我省“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旅游、高新技术、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提升改造。建立新的产业框架,要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注重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的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传统产业的发展主要放在质的提升,量的扩张放在第二位,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把传统产业的发展同增长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的治理、高新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产业的新型化。新的产业是从我省有潜在优势的领域选择出来的,有的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新的产业发展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要注重以开放的思路和精神去发展,要注重同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好的地区去合作。

二是要注重处理好城市集群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系。要把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在产业集群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集群化。要注重研究和学习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联带和城市群落的发展模式,以产业关联性为纽带,建立城市之间稳定互动的发展关系。要注重国际产业精细化、专业化的趋势,加快产业的细化与集群效应。要在产业细化的过程中,在一些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塑造和发挥能够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的品牌效应。

三是要注重处理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关系。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带有全局意义的支柱产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具有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走开放的道路,要特别注重同国内国际的顶级企业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合作,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要注重学习借鉴战略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观念,加快吸进、消化与吸收,提升在开放条件下发展产业的能力。

四是要注重处理好我省生产力布局和国内国际产业布局的关系。产业选择与发展要考虑我省的自然资源背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省各地区的发展必须坚持全省一盘棋,组织协调好全省的生产力布局。要注重从全国的角度,做好我省的产业定位与生产力布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我省能源基地的作用。要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从国际分工与市场中考虑和谋划生产力布局,逐步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知识贡献率,塑造我省未来发展的新形象。

3、把城市群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一是要做好城市群建设的规划。城市群规划是生产力布局的一种反映,要注重全省城市群的规划与布局。城市群建设要同产业紧密关联,在产业布局特别是主导产业布局上,要防止一哄而上,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区域的合理布局。城市群内部要实现产业政策、市场政策的一体化,步调一致,强化分工与合作。不同城市群之间要注重产业的梯度,要保持相应的特色。有条件的城市群要努力纳入国家的规划,在全国的城市布局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是要加快太原及周边大城市的发展。要强化太原市的中心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上逐步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换,把太原建设成为我省未来产业构架的代表。要围绕做大做强太原城市群,进行周边城市的功能设计与配套。要消除共同发展的障碍,实现城市群内部的资源要素的无壁垒、无障碍流动,建立起共同的市场和法治平台。要做好太原与榆次两个城市的对接与发展,形成比较大的产业集群基地和城市群落,形成我省城市群发展的新优势。

三是要注重城市周围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位于城乡结合部,关系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度。县域经济要注重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龙头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注重在生产力布局中,与周围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要增强相互之间的纽带关联作用。

4、注重做好中部崛起的“两个政策引领”和“五个政策共享”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我省必须做到两个政策引领和五个政策共享。做好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补偿两个政策引领。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央能源支持政策的基本走向,要在能源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煤电联合等新型发展机制探索、能源可持续发展新形式研究等方面,成为全国能源产业改革的试验田。除了能源,在铝土、钢铁冶炼等方面,也要注重研究政策走向,做好原材料发展政策的引领。我省是全国污染严重的省份,大气质量在全国以至全世界都是比较差的,有的地方甚至被评为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在生态环境补偿,特别是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破坏补偿、大气污染补偿、煤炭采空区治理等方面,要站在国家的角度,参与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做好五项政策共享。这五项政策分别是枢纽政策、东部老工业基地比照政策、西部大开发比照政策、粮食基地政策和社会事业发展政策。

一是粮食基地的政策共享。要把保护耕地与稳定粮食生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商品率。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继续安排资金支持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要争取中央对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旱作农业的投入。发挥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落实对内资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所得税暂免征收的政策,重点建设一批优质、专用、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深化农村信用社会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枢纽政策的共享。加强同国家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部门的联络,争取从中部地区大的层面上,在我省布局一些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民航等建设,形成同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同京津地区的快捷交通体系。要争取一些大的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和开发性新线建设,加强现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及复线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煤运通道,推进铁路站场建设与改造,完善铁路枢纽工程。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及扩容改造,加大省际间公路干线建设和国省道升级改造力度。扩大太原等地机场,增加中小型机场。省内规划的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也要争取国家支持,通过努力,把“四塞之地”建设成为四通八达、货通天下的新山西。

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共享。研究和探索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和接续产业,逐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对重点资源枯竭型企业关闭破产、分离办社会职能、职工安置、沉陷区居民搬迁给予支持。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选择太原等地,争取国家在增值税转型、厂办大集体改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政策支持。

四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共享。加快我省两区调研,争取国家对山老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增加支援欠发达地区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在扶贫开发、金融信贷、建设项目安排、教育卫生事业等方面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

五是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共享。要利用好国家对中部地区人才引进的倾斜政策,注重引进高级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要加快人才队伍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要落实完善城镇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服务范围,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专项转移的支付力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各类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与计划生育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第三篇:论文(调研报告):对东、中部省份产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对东、中部省份产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东、中部省份三次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从全国、中部省份、东部发达省市三次产业比重来看,已经进入“二、三、一” 阶段,北京、上海、海南、广东已迈进“三、二、一”的“高服务化”阶段。产业结构的演进确实存在着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特征顺次变化,由“一、二、三”向“二、一、三”、“二、三、一”转变,最终进入“三、二、一”的“高服务化”阶段。但目前,海南省因气候原因,出现了特例,产业结构呈“三、一、二”。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工业发展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精深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等四个阶段;服务业向独立化、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并随着社会分工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可能逐步从一、二次产业中分离出来,不断产生新的服务行业,也可能再次与其他产业融合。三是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上看,则表现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演进顺序。四是从产出效率来看,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并向更高附加价值演进。

二、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议(以安徽为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按照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对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提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档次,不断提高安徽农产品的诚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成发达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一是按照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计划,做大做强林果、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整合品牌资源,做大传统品牌,集聚现代品牌,以大规模、大批量、高质量,与苏浙沪发达地区对接,为苏浙沪发达地区配套建设“大粮仓”、“大肉库”、“大菜园”。以品牌、产业化为抓手,加强农产品流通业,大力开展鲜活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大力开展皖字号农产品进军苏浙沪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展销、促销活动,把皖字号农产品打入苏浙沪发达地区,打进国内外市场。三是鼓励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把农业产业化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二)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安徽要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是其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成为重要课题。一是把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铜陵、宣城等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公共安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新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伏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成为安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二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最终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通过重点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整体素质。在煤炭、电力、汽车、建材、家电、化工等主要行业,形成能代表安徽工业水平、能与国内及国际大公司相抗衡的企业集团,成为安徽工业经济的支柱和行业排头兵。积极扶持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小企业专业化配套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企业同大中型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培育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三是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适时适度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项目,力争在国家支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通过项目建设抢占新的制高点,巩固已有的优势。四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发展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 “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导,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积极跟踪和关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新方向、新举措与新政策,充分利用国家逐步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帮助相关企业申请项目资金。制定引导企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培育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和渗透力,逐步将服务业培育成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

一是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规制、环保政策等,根据全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沿江及省会合肥等工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要通过紧密的产业关联、共享的资源要素、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有效的竞争机制、融合机制,重点培育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如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创意产业集群等的形成和发展,借助集群促进服务业内部企业之间知识和技能的相互渗透,形成产业共同进化机制。

二是皖江城市带既是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重化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与长三角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要重点以马、芜、铜等重点城市物流中心为支撑,加快在沿江、交通主干道发展一批专业或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物流企业,尽快形成沿江现代物流快速通道。以蚌埠、阜阳等交通枢纽城市为中心,积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力争将两市建设成面向皖北、服务整个淮海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围绕建设合肥经济圈,充分发挥合肥省会城市综合优势,以三县和开发区为重要节点,逐步将合肥培育成长全

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三是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安徽设立金融分支机构,引导和支持徽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企业,适时组建农村村镇银行、专营贷款公司、信用合作组织等农村金融机构。加快推进省属大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加快研究制定具体支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促进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国家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产品,要积极争取在安徽先行试点和推行,鼓励和支持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行业创新合作模式。

四是积极引导内外资投向产品设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省内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外资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合作,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服务技术、定制化技巧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包括软件服务、银行服务、产品设计、营销服务和网络服务等,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分工体系,促进安徽制造业竞争优势由本地区向国内再向国际市场转变。

五是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积极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等经济鉴证类服务,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鼓励发展经营多样化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培强做大农产品流通企业。

六是科学整合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精品旅游线和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用好旅游扶持资金,塑造旅游品牌。支持和推动皖南特别是黄山、池州、宣城三市在文化旅游结合、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四篇: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以广州市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求调查为例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徐新豪

摘要:社会工作事业在广东、北京、上海蓬勃发展,广州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立足于社区,服务创设和服务质素的提升依靠科学的社区需求调研,如何开展社区需求调研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对广州某街道的需求调研为例,从比较性需要、感觉性需要、社区公共问题分析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的策略,对家庭综合服务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专业社会工作以独特的专业价值、“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助人自助”的根本宗旨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并逐渐被广大居民认可、接受。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政府政策影响下,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十分迅速。2011年,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中要求:“到2011年底,全市所有成熟的街道要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到2012年上半年,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至2014年,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71间,财政支出逾3.1亿元。

如此多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何有效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如何设置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主要服务板块儿与内容,开展适合在地社区的专业服务?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根据需求来设计服务内容,有了基本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设计,这是保证服务的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作为覆盖整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何把握社区和居民的真正需求呢?是不是做调查一定要发放调查问卷呢?同时,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项服务的创新、服务质素的持续提高需要持续的社区和居民需求调查作为基础,因此,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社区需求调查是一项十分紧迫也十分重要的任务。

1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求调查的策略

(一)性质

雷杰等著,《探索回顾展望:广州市政府购买家庭综合服务分析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页。第一,社区需求调查首先是一项社会研究,它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经验的、科学的而非自然的、思辨的、判断的。第二,侧重结构性视角。需求调查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对方法论原则的取舍只是造成定量与定性的不同方法,调查目的也对调查工具的选择产生影响。目前社会调查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用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社会工作性质的调查则侧重于宏观、结构性视角。第三,社区调查是个综合概念。社会工作性质的社区调查必须考虑社区硬件、软件等社区资源,社区群团组织,即必须考虑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比如只有注重对社区的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比较性需求和规范性需求的调查分析,才能从宏观上把握社区的基本情况,设计符合社区需求的服务方案。

(二)调查任务与重点——对社区基本情况和资源做了解,绘制社区资源地图,为创设适切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打基础。

社区需求调查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比较性需求

简单来说,比较性需求就是因为某个社区有此项服务,而与之类似的社区没有,后者便会有因此比较而产生的需要。与社区基层组织紧密联系,了解社区的名称和发展历史,弄清楚社区地理位置和周围生态环境(不能只看地图,要做社区漫步);向基层政府了解社区的人口结构、数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职业分部;了解社区组织或单位资源(机团单位、民政科、共青团、妇联、残联、文化站等)。通过社区漫步了解社区硬件,包括活动场地、公园、绿地等能够开展社区活动、社区宣传的地方,社区环境和周边情况。与其他相邻社区做比较,有哪些资源优势,有哪些不足和欠缺。

2、表达性需求

当一项服务的需求人数增加使得供不应求时,那么社区就会对这种服务存在需求。这种由居民的实际需要表达出来的需求,也叫“表达了的需求”。

选定观察点:公园、广场、街道等。收集资料维度:社区居民行为体现的资源不足状况等。

观察老年群体:晨运、广场舞、太极拳等的大概数量,黄昏时分绿地和室外健身区域的使用情况;居民交流的场地和基本状况;辖区内有多少个居民类型社区组织比如老年协会、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日常活动的情况。有无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医院能否满足老人的基本需求。

观察青少年群体:辖区内学校、运动场所使用的基本情况,青少年聚集和活动的频率。

④观察儿童群体:辖区内的幼儿园、绿地公园活动场地的使用情况(儿童活动场地主要观察母子互动的情况。观察残疾人群体:辖区内有无工疗站、康复社区医院等。共青团、妇联、残联主要开展哪些服务,现有服务是否可以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等。

3、感觉性需求

也叫感觉到的需求。是指大多数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和期望不能得到满足并且把它说出来的需要。这些需要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不切实际,要区分开来。

观察后开始接触,寻找乐意接受陌生人访问的居民,交谈、访谈、自然形成的小组、基层社区协助下组织的焦点小组等进行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和居民对社区的感受,居民希望提供怎样的社会服务等。结合家访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等重点了解居民感触最深的受到困扰的公共和群体性的问题。

4、规范性需求

政策要求和标准化建设使得社会工作服务有质和量上的标准,当社区中的一些资源不符合标准规范时,就会产生规范性需求。

社区的学校、医院、超市、图书馆、运动场、文化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道路、桥梁等各类设施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直接相关,社区资源不足、设施落后就会产生众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5、社区问题

社区调研需要重点了解和关注的问题有两个层面:

第一是社区公共性问题分析。所谓公共性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在某个公共生活领域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的、个体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社区公共问题影响了某个群体的生活,它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它的解决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在过去的各方面协调中由于矛盾纠结太多太深未能解决,从而成为历史的、公共的、困扰各方面的难题。

第二个是社区群体性问题分析,可以是某个群体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社区高龄老人的日间照顾问题,幼儿入托问题,残疾人康复问题,低保家庭能力增长问题,外来工社区融入问题等等)社区资源缺乏或者其他原因,成为没有办法解决的群体性问题。

(三)方法与步骤

如果时间充足,调查就可以严格按照调查研究的方式步骤进行,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时间紧张,来不及做充分的准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找到社区真正的需求呢?有一个比喻来形容总体调查思路:有点类似医生“望闻问切”。第一步,进行社区漫步(一眼望去),对整个街道的地理分布、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有宏观性的把握;第二步,与街道、居委沟通,并选择驻点社区作详细的交谈,了解社区服务开展状况,过往的“病历”,处理方法等等,以听(即“闻”)为主;第三步,对社区关键人物进行拜访,比如老党员,群防群治治安岗人员,与居委会人员上门探访低保户、长者、残疾人等,以及派发问卷,随机街访;第四步,撰写评估报告,即找出问题“切”入点,开药方。

所以,可选择的具体方法可以是:以质性研究为主,定量调查为辅。

收集资料方法:焦点小组、座谈会、入户访谈、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社区漫步、街头调查。

(四)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社区需求调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希望一劳永逸。其一是因为人性是复杂的,其二是因为需求是有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会发生变化。第二,科学的调研方法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社会世界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现实条件限制。第三,社区需求调查本身就是一个整合资源的过程,要有效整合资源。在社区需求调查过程中,调查员需要接触街道等政府职能部门、广泛接触各类群体、社区各类社区组织,在调查的过程中,会整合政府政策资源、社区组织资源、社区人力资源等。第四,整合资源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与各种组织建立信任与合作伙伴关系。

三、优势与不足

以社会工作视角开展社区需求调查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从整体的宏观视角看社区把握整体情况,能够从结构性视角看社区分析社区结构性问题。避免以片面的、局部的眼光缩小社区需求的范畴。第二,以表达性需求、发展性需求、感觉性需求等为重点调查领域,能够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设计出发重点关注社区需求和居民需求,能够为以后开展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能够促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与其他社区组织的合作与信任。第四,能够促进社区居民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了解和理解。

不足:第一,一般情况下,整个调研时间比较紧张,有走马观花之嫌。第二,收集的数据资料以群体性资料为主,单个样本的基本信息不突出。第三,收集的数据资料有限,受定量研究质疑。

四、案例

(一)基本过程(按10个工作日算)。

1、初步接触、充分沟通,组建团队、准备进入。(两天)2011年10月中旬,机构收到邀请,进入广州市某街道开展社区需求调查,时间限定为一周,任务是调查社区需求。接到邀请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充分的沟通,洽谈调研具体事宜。第二,达成合作意向后,着手组建调研团队,制定调研计划,准备调研资料。调研团队中主要由督导老师、一线社工组成。根据时间、人力、调查目的及街道办事处提供的基本资料选择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确定研究对象,如调研地点的选择按照地域分布、人口数量、居民构成、社区环境、软硬件资源情况选取,通过以点带面、有重点的深入理解社区。

与之同时,需注意与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沟通,他们作为社区组织一方面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合作伙伴,一方面也有自身的需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可以提供特定的服务。与街道、居委会沟通的具体的方式主要是召开座谈会,了解基本情况、获取基本资料和基本信息。

准备调研资料,主要包括设计访谈提纲、需求调查表、调研日志表等。见附件。

2、进入社区、广泛接触,搜集资料、深入理解。(4天)

按照原先选取的调研地点,通过社区漫步,尽可能的多方面搜集资料,调查员全身要动起来,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记录、用身心感受。与社区的各个层面进行广泛的接触,通过焦点小组、座谈会、个别访谈、需求调查表、照相机、录音设备等收集各种形式的资料,为撰写调查报告打基础,为深入理解社区打基础。

3、总结特点、分析需求,设想服务、撰写报告。(2天)

根据社区基本情况,总结社区特点,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进行服务设想。这是需求调查最重要的一环。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统计分析、对比,科学的总结分析,注意不放大、不缩小,合理的预估、计算需求规模。然后根据需求和服务设想来撰写调查报告。

4、反馈、沟通,修正、完善。(2天)

调查报告完稿经过初步修改后,可交由相关方面提出修改意见。提交街道相关部门、居委会、居民代表、督导等。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修正完善报告。

沟通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没有良好的沟通,将会给调研增加难度和不必要的麻烦。

(二)调查举例

1、结合基本资料,总结社区特点,分析社区需求。

经过社区漫步、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与社区中各类居民(一般居民、商户、老年人、中青年、中小学生、残疾人、低保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等)访谈,总结出了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社区所在地属于老城区,有城市老城区的基本特点,如管道老化、年久失修,公共活动设施差等。另外,从软硬件资源情况来看,该街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社区硬件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辖区内社区居民的需要。目前社区内虽然有党员活动室、星光老年人之家等硬件设施,但是却不能持续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的要求。如有的星光老年人之家,文体活动室和社区图书室“共处一室”“亲密接触”,体育设施因为场地不足、空间不够而没有能充分利用起来,且放置在三楼不方便居民使用,社区图书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和记录表明图书被高效率的借阅。第二,社区软件资源利用相对较好,但与社区居民的更高专业化、规范化要求回应不够及时、深度略显不足。辖区志愿服务氛围比较浓厚,义工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第三,文化资源丰富,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分析需求。

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社区需求,针对整个社区的,如社区公共问题分析。一类是居民分群体需求,如老年人需求、青少年需求、社区居委会需求、家庭需求等。一类是特殊需求,如街道和居委会有社区工作者培训需求,社区中特殊个人和家庭的需求,如有重病患者家庭的需求。

举例:居委会需求。居委会工作人员作为社区工作的服务提供者,对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在社区资源的掌握与运用、政策法规的宣讲、行政业务的办理、居民需求等,居委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居委社工的访谈是贯穿整个调研的,因为居委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区的需求。居委社工对调研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很高兴有人来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访谈与实地工作陪伴,居委社工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居委社工表示,他们也了解现在居委社工与专业社工的区别,作为社区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切实感受到居民对服务的新要求和新期望,他们同样希望能够提供切合居民需求的专业服务,但居委更多时候承担着行政服务的任务,根本无暇顾及,这无形中就造成了居委服务提供偏重行政与居民多元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居委社工的主要有减压的需求,团队建设的需求,专业技术培训的需求等。

社区公共问题分析。可以针对社区的特点,寻找1-2个社区公共问题作为突破口,打开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局面、推展服务。具体路径:第一,公共问题的分析和需求评估要采取结构取向,社会工作从“人在情境中”出发,聚焦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去理解问题。个人的问题、社区的问题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和社会系统有密切关系的。要关注的是社区环境与现行的制度、各种规定如何影响了社区居民某群体的社会功能发挥,有哪些资源或者权利的缺失。第二,介入公共问题要注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良好互动就我国目前能够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分析,绝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处理好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是政府的责任。社区公共问题对社区群体困扰大,往往是居民投诉上访的焦点问题,也是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头疼的问题,政府也很希望有专业力量的介入。社工在介入公共问题的过程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信任关系,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和资源,促进公共问题更好地解决。第三,介入原则:同理心、尊重、聆听。家访策略—培训先行;协调策略—启发倡导;宣传策略—善用公共区域。采取的具体策略是:多方协调,梳理职责;以点带面,柔性推进;聆听收集—分析评估。行动目的就是促进问题解决。(限于篇幅,举例略。)

3、服务设想。

根据街道需求调查,长者服务设计了资源服务——给长者提供一个场所,给长者提供一份报纸或者杂志,给长者提供一个畅诉心扉的渠道,增能计划——针对低龄老年人(男60-70岁,女55岁-65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需要创设。康乐活动,日间照料,探访与互助,义工服务,特殊服务、紧急服务和转介服务等服务。

五、参考文献

1、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

2、《今年年底将有105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凤凰网,广州站,凤眼看穗,2011年10月14日。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

4、徐玉祥主编,孙莹副主编,《社区工作》,2004年10月第1版。

5、雷杰、罗观翠、段鹏飞、蔡天著,《探索回顾展望:广州市政府购买家庭综合服务分析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第五篇: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也存在产品单

一、缺乏特色,基础设施薄弱、可进入性差,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规模小、产业链短等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从政策体制、产品升级、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营销创新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全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概念

(一)全域旅游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其《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讲话中对全域旅游做出了这样界定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运作和建设,实现景点和景区内外一体化的大旅游。

全域旅游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资源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多时空、全过程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需求。总而言之,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不再一味追求旅游数量的增长,而是注重旅游质量的提升。全域旅游应当立足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以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旅游产品升级;充分运用“旅游+”和“+旅游”思维,实现旅游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

(二)乡村旅游

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不同。王兵(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林刚、石培基(2006)通过对已有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地域,以乡村田园风情、农业生产活动、农家生活和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休闲、观光、游览及度假活动。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不一,但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方式之一。

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性、文化性、生态性以及体验性,其中,乡村性为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乡村性的内涵体现在地域条件、旅游资源特性、社区参与、旅游产业本地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二、以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一)乡村旅游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发力点

在2016年国家旅游局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乡村旅游成为最易实现全域旅游实践进程的旅游形式,而乡村无可厚非是全域旅游非常重要的载体,而且是实践全域旅游最佳的地理空间。乡村旅游较之景点旅游有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其未遭破坏,未受污染,较易规划。一方面,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产业体系、服务设施、参与主体等符合全域旅游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地域范围较小,有利于统筹全局,把握旅游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践行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即从实践的角度,以乡村作为全域旅游目的地,其无论从空间还是可行性上均最为适宜。

(二)全域旅游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引。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出发点大多数出于“脱贫”,而“脱贫”这一目的自然会把经营的矛头指向短时间内大量获取经济利益,很显然这种经营方式无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正在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关键所在。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综合协调、系统科学发展,以全域旅游作为新的理念指引,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

(三)乡村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页,共7页

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及配套服务水平,营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很好地契合了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为全域旅游的实现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导致乡村旅游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

乡村旅游数量众多,但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基本上都停留在农家采摘垂钓、农家饭菜、棋牌娱乐上,很难突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每个乡村当地的民族特色、乡村文化和乡土民俗等,浓浓的乡情或乡愁很容易被淹没。乡村的悠久历史、原生态的农耕文化、手工技艺的传承者、特有的民俗,这些都是乡村旅游最具吸引力和最能体现乡村性的地方,它们的缺失,造成了乡村资源的巨大浪费。产品创新不足,尚未充分融入商务、研学、康体运动、中医药养生等活力元素,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娱乐活动少、活动方式单一且雷同,缺乏创新性,让旅游者来过一次不想来第二次。

同时,旅游项目很容易被复制或模仿,旅游产品雷同现象尤为普遍,给游客一种不悦的“相似感”,逐渐减少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好奇心,大大减少了游客的数量。亟需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跳出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避免千村一面的局面,真正体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差

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各项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石,更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备,可进入性差;住宿、餐饮和娱乐方面安全与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大多仍停留在家庭服务的水平上,很难吸引高端消费人群到乡村进行旅游体验。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乡村旅游目的的形象。

(三)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够规范

乡村旅游以农业和农村为基础,从业和经营管理人员主要为农户,大多采用

第2页,共7页

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以及专业化、高素质的综合服务能力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不周到的服务,往往使游客慕名而来,失望而归。同时,在“互联网+”和“旅游+”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个体农户缺乏宣传营销意识,依然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对外宣传较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旅游经营规模小,旅游产业链短

乡村旅游大部分地区缺少整体规划,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规模小,较为分散,与周围景点缺乏有机联系,这极大拉低了乡村旅游的层次。缺乏信息的有效沟通,使得相邻乡村旅游发展产生了恶性竞争,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同时,乡村旅游是一个融合度极高的产业,它不仅涉及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更涉及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的加工业(农产品的加工和农村特色手工艺品的加工),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服务等。然而,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度并不高,不能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助,旅游产业链短,需要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更新乡村旅游开发理念,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引,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分割,注意发挥旅游产业的核心优势,培育区域旅游的增长极。全域旅游要求将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融合,规划、整合和合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基于“创新”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突破传统乡村旅游模式,创新乡村旅游形式,适时引入文化创意,因地制宜的发展民宿旅游,从而更好留住游客,让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和原真性。比如,开展农耕生活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经历稻谷的播种、管理和收割,果蔬的种植和采摘的过程。

基于“协调”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要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软硬件的协调;要不断培育乡村旅游地域特色,实现景区内外的协调。比如,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推进农村的厕所革命,营造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

第3页,共7页

基于“绿色”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发展应注重保护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发绿色、有机、无污染的乡村美食,在游客体验种植、采摘食材乐趣的同时可以品尝到农家菜的别样味道。同时,以自然、优美、干净、清新的乡村环境为依托,积极开展养生康疗乡村旅游项目。

基于“开放”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要打造大旅游的格局,实现乡村旅游区域化协调发展。

基于“共享”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施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民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

(二)体制创新改革,政策引导发展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包括当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等方方面面,其中的利益关系也错综复杂,要实现多方面的共同发展目标,政府必须牵头,对全域旅游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对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以及政策的引导支持要求更高。一方面,应当进行体制创新改革,理清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建设乡村旅游综合协调发展机制、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综合执法机制以及乡村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另一方面,应当提供财政政策支持,统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政策引导多规合一,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计划合理安排,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三)转变经营机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乡村旅游要融合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和拓宽乡村旅游产业链。比如,跟第一产业农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农业劳动方式体验项目、农田风景游览观光项目、农产品采摘项目等);跟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美食特色旅游纪念品、乡土风情手工艺品;跟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服务等相融合,以科技作为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以信息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旅游服务,以交通运输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要优化道路交通

第4页,共7页

线路,完善进入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标牌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通达性;注重积极推进乡村的生态创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优美、乡土味浓郁;改善乡村街道的硬化、绿化和美化工作;改造农村水电、网络等设施,切实提高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加强乡村厕所、餐厅、购物、娱乐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

借助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推进乡村旅游智能化。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公共信息共享及服务平台,引导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信息化”模式,让游客在乡村也能体验到旅游生活的便捷。

(五)加大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乡村旅游由于本身的季节性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很难吸引高层次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亟需加大对乡村旅游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此外,可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模式,打造乡村旅游高素质管理和服务团队。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以高薪、高待遇吸引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愿意扎根基层,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展开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管理者和从业者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其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现代化。此外,注重乡村旅游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使他们掌握新技术、新理念,从单纯靠农业生产生活到农副一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进行全媒体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营销宣传推广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优秀的营销宣传推广,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应当整合线上线下旅游营销方式,进行全媒体营销,以提升乡村旅游品牌价值以及综合竞争力。一方面,可以进行事件营销策划,通过微信、微博、互联网等进行造势宣传,引爆旅游市场,继而带动各大电视广告、报纸杂志等进行正式推广,结合传统媒体营销和新媒体营销,达到全方位营销目的。另一方面,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建设乡村旅游网站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挖掘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五、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乡

第5页,共7页

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生态良好发展等国家级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全域化的思维去面对乡村旅游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迎来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新华网[EB/OL].http://travel.news.cn/2016-02/09/c_128710701.htm,2016-02-09.[2] 李金早.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N].人民日报,2016-03-04007.[3] 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4]吕俊芳.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9):52-56+64.[5]胡晓苒.城市旅游: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上)[N].中国旅游报,2010-12-08011.[6]汤少忠.“全域旅游”规划实践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5-07-10A02.[7]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79.[8]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8+73.[9]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 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10]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A].亚洲大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亚洲大学,2004:14.[11]张集良,邬秋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研究——以长乐村、宏村、三山岛为例[J].旅游论坛,2009.6.[12]何玮.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3]黄蔚艳.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14]白然.全域旅游视角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7.[15]黄华芝,吴信值.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兴义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3):27-30.[16]丁爱琳,柳光露,孟芷卉.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7,(01):253.[17]刘俊梅,闫敏.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以昭苏县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31-33.[18]吴恒,马华泉.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5):66-68.第6页,共7页

下载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视角下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互联网+”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探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基础上,从文化旅游、传统媒体、非遗传承三个方面分析贵......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语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C视角下的超市营销策略分析.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8年第 2期 一 、 4C 营销理论的提出 20世纪 90年代 , 美国北卡罗林纳大学著名的营销理 论专家罗伯特 ・ 劳特朋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 —......

    ESP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策略研究

    ESP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商务英语,作为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了社会、高校及学生的重视,但是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的发展步调却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

    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吕明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由于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相对低下,使黔中城市群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群,这要求周边城......

    读者视角下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考5则范文

    读者视角下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考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文化内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变的只是技术手段和主动服务的理念。因此,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上应当更加重视的是......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摘要:“十二五”时期,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通过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反思当前常有的一些规划建设观念,并以河南小......

    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的思考 [摘要] 本文试从现代教育视角下反思我们的课堂,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构建有效教学的框架,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贯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