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

时间:2019-05-13 22:5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

第一篇: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

摘 要 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法律职业院校应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适合各类法律职业资格准入的人才。实现这一目标,法律职业院校必须从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整合与调整专业、完善课程体系、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着力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司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5-0040-0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2014年初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国家要求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作为承担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院校,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司法人才。

一、法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法律职业院校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基层和法律服务第一线,坚定内涵发展之路,多主体、多渠道地开展法律服务。当前,法律职业院校通常以为所在地区以及全国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以“法律知识、法律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并重”为教学模式的定位;以“与公安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实行警学结合”为实践教学的形式。

在我国近几年来法律人才过剩,大量法学专业人才择业难、就业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法律人才与市场对接,与岗位需求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自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后,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生源较之以前大为紧缩,随着总体高中生源的逐年减少,近年生源明显不足,招生质量难以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努力保障学生基本质量,从2008年开始,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涉警专业列为提前批次录取专业,并实行学校全员参与招生的办法,现已取得良好效果。2015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已经开始初步探索实行自主招生考试,共有200余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报到入学。

二、法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法律职业院校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是法学学术研究,而是偏重培养符合司法行政机关实际需要的辅助型技术类专业人员,如司法机关中的行政人员、律师助理、公证员助理等。同时,依法治国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在保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作为政法类人才的培养摇篮,法律职业教育还需要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专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职业化为目标,形成以实务教育和实践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科学论证并精心研究设计各专业和各门课程计划中的教学安排,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有机结合和统一。对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项目、内容、方法程序等作出科学安排,按照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把法律教学中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传授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进行考试考核方法改革,采取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加大法律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二是培养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各行业所需法律职业人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为我国法律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就业途径。这就需要法律职业院校在原有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行业对接。目前,吉林省监狱戒毒系统在面向行业院校有关专业招录人民警察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既满足了基层一线需要,也提高了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进一步争取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人社厅、公务员局等上级机关的政策支持,扩大监狱人民警察、戒毒机关人民警察、司法警察、社区矫正人民警察、司法助理等司法行业内更多的职业岗位面向学校招录人员的规模,进一步拓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使毕业生就业更加直接和便捷。

三是加强对教学研究特别是对直接为司法行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教学、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如,对于一部分在入职司法警官院校岗位前只有基层司法工作经验而没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人员,建议重点进行《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学校管理学》《法律职业专题》和相关教育法规的培训,对于从司法行业外调入司法警官教育岗位而没有法律背景的,重点进行《法理学》《宪法学》《中外司法体制比较学专题》《依法治国专题》《法律教育学》《法律职业专题》的培训。

(二)专业的整合与调整

专业整合与调整首要问题是处理好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与发展规模的关系问题。随着试点改革的推进,相关专业要做到及时调整和完善,进而进行专业建设、专业规模调整及专业群的建设。这需要做好有关调研,确定社会对具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执行类公务员的需求,升学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对人才的要求情况等。

法律职业院校应组织市场人才需求调查,围绕需求在未来五年内全力建设好已有国家级或者省部级重点专业,同时整合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做强有市场需求但办学条件薄弱的法律专业。撤销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根据市场调研论证申报新增专业,确定专业调整、整合、优化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建设的完善与调整

当前,高职法律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课程教育与职业类型严重脱节,课程针对性不足;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教学模式;法律职业课程缺乏宏观建设统筹与整体课程配置优化;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结构不合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实践教学缺乏创新,专业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学校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等。

职业院校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法律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师中树立科学的法律高职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进一步明确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各类专业课课程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和探索,打造既区别于技术类高职、也区别于法学本科的法律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鼓励编写具有法律高职特色的实务型、高水平的特色教材。

(四)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任用,学校中层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20%。为更加有力地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建立了院长全面负责,教学副院长主管,教务处牵头,各系部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配齐了校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用制度管人。按照“择优选拔、重点培养、动态管理”的原则,确定高层次人才后备人选,设立专项培养经费,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参加高级研修班和到省内外访学等多种办法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师。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并且深入人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积极推行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为了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学校每年寒暑假期都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行业基层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培训和顶岗锻炼,专业课教师每年都有2~4个月时间到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实践调研。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相关认证类培训。

第二篇: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监督研究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监督研究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5)01―032―07

[内容提要]适应司法体制改革这个大背景,加强司法监督,是地方人大亟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以及专题访谈,针对地方人大开展司法监督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建立司法机关特定或者重大案件报告、备案制度,加强司法人员的人事任免监督,建立对司法人员的评议性监督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力图为地方人大加强司法监督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司法体制;改革;人大监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避免其他权力对其的干扰,对于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权力都无法依靠自身内在的约束力来保证自己行为一定会在既定轨道上行进,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审判权、检察权也毫不例外,不受监督的审判权、检察权也不可能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权承担着判断是非曲直、解决矛盾纠纷、制裁违法犯罪、调节利益关系等重要职责,必须健全对司法活动监督制约的机制,让司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

当前,在司法部门和公民的意识中还有几点疑虑:一是面对司法体制改革目标提出的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地方人大的司法监督有干预其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之嫌;二是按照上海等地的司法改革试点方案,将筹备组建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加之目前法院、检察院内部也有相关监督机构,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加强地方人大的司法监督还有无必要,值得研究;三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指出,司法人员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在这些制度框架下司法人员会对自己负责,不会偏离公正轨道,地方人大的司法监督是否应当加强值得研究;四是如何加强和改进目前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方式和手段,推进公正司法,更需要的是顶层设计,地方人大及司法机关需要解决的是执行力问题。以上,既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也需要在理论上厘清。为此,抚顺市人大常委会课题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是设计了《司法体制改革与司法监督》调查问卷,共有35个问题,向市、县区的司法部门发放400份,回收387份。虽然参与调查的基数相对不是很大,但参与者都是从事司法工作的一线人员,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现实状况和心理感受。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87名参与答卷的人中,任审判员(助理)、检察员(助理)、警官的时间,5年及以下、6-9年、10-20年、20年及以上的人数分别为169人、51人、95人、72人,分别占44%、13%、24%、19%;承办案件的年限,始终承办案件、近5年未承办案件、近3年未承办案件的人数分别为248人、63人、76人,分别占64%、16%、20%;对“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活动”,61%人员赞同,28%人员不赞同,11%的人员说不准;对“司法体制改革后人大加强监督的看法”,51%人员赞同,39%人员不赞同,10%的人员说不准;对“哪些措施对司法公正重要”(多选)题中,选择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占79.6%,加强司法监督占62.8%,推进司法公开占66.9%,提高司法能力占57.9%。

这一方面反映出人大司法监督的必要性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不赞同加强人大司法监督的人数相对也不少,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行的人大司法监督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人大、公检法司有关人员,就司法体制改革与司法监督专题座谈研讨,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是专题访谈,就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向专家学者、律师、人大代表等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形成此报告。

一、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依据

(一)人大司法监督的法理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这表明,人大是实现人民民主的组织形式。由人大制定法律并监督其实施,由人大产生司法机关并对其进行监督,从根本上讲,是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而且,人大不独自行使国家权力,而是将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委托给由他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行使,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权力的委托者,人大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使权力的情况实施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属性,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

(二)人大司法监督的宪法依据: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来源于宪法的明确授权。《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一百零四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三)人大司法监督的法律依据:《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的职权。

《监督法》对地方人大司法监督权运行的程序予以细化,如地方人大可以通过执法检查、提出质询案和撤职案,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

小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历史背景下,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紧迫。人大工作重点也就相应地作出调整,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更显突出。

二、地方人大司法监督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监督内容、方式过于原则。《监督法》的出台,实现了人大监督权的具体化,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监督方式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等,内容比较丰富和全面。而相对于行政权,司法权天然具有要求独立的特点,而《监督法》未就司法监督的法定内容、形式作出具体规定,在监督的过程中,地方人大难免心有顾虑,导致“深不得、浅不得、硬不得、软不得”的尴尬局面。目前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方式主要集中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调研等,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等监督方式几乎处于虚置状态,司法监督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有效实施监督与确保司法独立尺度难以把握。由于司法活动的专业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监督法》颁布实施前的个案监督的方式有代行审判权检察权之嫌,而当人大监督的个案中当事人身份为人大代表时,这种监督的正当性就更加令人质疑。问卷调查中针对“领导过问案件全程留痕”这一问题,68%人员表示赞同,27%人员认为难实行,5%的人员说不准。

反映出司法人员反对不正当权力干预司法权的强烈呼声。但是司法监督必然建立在若干个具体案件基础之上,如何在不干扰司法权独立行使的情况下有效行使监督权,精准把握二者间的尺度的确需要认真思考。

(三)人事任免监督程序化。著名学者哈耶克说:“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 司法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司法人员的选任以及对其工作的评判意义十分重大,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也应放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之上。不同层级的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如《宪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地方组织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六)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由它选出的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然而长期以来,人大对司法人员的任免存在走过场现象,更多只是履行法律程序,缺少实质的监督和把关,削弱了人大的监督权威。

(四)监督缺乏专业支持。人大的司法监督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需要监督者既要政治素质,同时又要业务素质。但从市县两级人大的人员组成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从人大代表的角度来看,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很少,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法律专业人员也不多。以抚顺为例,本届329名市人大代表中,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有27名,占8.2%;4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法律专业人员只占7.5%。在问卷调查中在“对人大司法监督请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一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提出“外行如何能够监督好内行”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思考

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不仅仅是对司法权力的制约,更是对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支持与保障。

问卷调查中,对“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存在问题”(多选),选择形式监督多的占58.4%,方式单一的占44.2%,监督刚性不足占37.7%,监督权威缺失占37.0%。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多种方式,增强监督的时效性。

(一)建立司法机关特定或者重大案件报告、备案制度。知情权是行使监督权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司法机关向同级人大报告重大工作情况制度,包括司法机关重要文件报送、重大事项报告和特定案件备案。对于要求报告事项,应当随时报送,以司法机关特定案件备案为重点。由于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数量庞大,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对重点案件的了解,突出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所以称之为“特定案件备案”。

特定案件备案的方式,是由司法机关按月将案件的相关法律文书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一月一报,具体工作由内务司法委员会负责。

调研过程中,司法机关负责人对此项制度的建立十分赞成,但是普遍建议为了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应该明确界定“重大、特定”的标准。课题组认为重大案件应该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如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可能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案件;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容易受到干扰和阻力的需要人大给予监督支持的案件,人大常委会及上级领导批办要求答复的案件等。

特定应包括如判决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的公诉刑事案件、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决定再审的案件等,这些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社会比较关注、影响较大;又如,要求检察机关报送发出立案监督通知书的案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决定撤销的案件、抗诉后改变原判决结果的案件等,这些案件可以有效反映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和法院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情况以及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情况。

备案报告制度能够进一步畅通人大与司法机关的信息沟通渠道,强化监督司法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抑制办案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不正常的干扰,有力支持司法工作。

课题组认为,可以借鉴义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司法机关的重要文件及时报送制度,借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机关重大事项和部分案件呈报备案的规定》的内容,制定《辽宁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机关重大事项和案件报告、备案的规定》。

(二)加强司法人员的人事任免监督。建立司法人员任前公示和报告制度。公示期间,对于监督、举报意见所反映的问题,责成提请机关调查并报告调查情况,或由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并提出书面意见。经查属实且确实不适于承担司法工作,不予任命。对于公示期间无法查清,需进一步调查的,暂缓提交审议表决。经查不实的予以任命,任期从公示期满开始计算。任免前,由提名、审批机关的领导到会作提请报告,介绍拟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表现、任免理由等,保障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情权。

建立和规范供职发言程序,审议表决前,拟任命人员作供职发言,表明对此次任命的态度和想法,对拟任职务的基本工作思路等。建立和规范颁发任命书、宣誓及公告程序,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便于任职人员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发生严重违法行为的司法人员,依法免职。

课题组认为,新宾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完善任免程序,创新工作机制,严把任前审核、任中评议和任后监督“三关”,不断提高人事任免工作实效的做法,可复制、可推广,全省各级人大可以借鉴,适时制定关于“两院”人员人事任免办法。

(三)建立对司法人员的评议性监督机制。新形势下,人大司法监督既要进一步加强又要避免不当干预。应该转变思路,转移监督的关注点,对人不对事,不直接针对具体案件,而是加强对法官综合素质的考评,对经过综合考评优秀的司法人员支持奖励,鼓励其发挥潜能,同时也对其他司法人员有示范作用;对考评中发现的违法失职行为及时制止,予以警告、惩戒,减轻不良后果。

一是建立司法人员履职评议制度。人大常委会对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公正执法情况开展监督,对法官、检察官进行履职评议。

履职评议对象的确定。做法是按照一定的条件确定人选范围,采取电脑随机产生确定当年被评议对象。已经参加过评议的,次年不再列入人选名单。在评议初期,鉴于人大人力有限以及相应制度处于探索阶段,可以将评议对象范围限制在部门负责人范围之内,待条件成熟适当扩大。

具体步骤。整个履职评议工作持续6-9个月,大体包括准备动员、调研走访、集中评议、整改落实4个阶段。

二是建立司法人员履职档案。履职档案可以包括受理申诉中发现其履职的线索、其他司法监督工作中掌握的履职情况、“两院”报送的考核材料以及参加履职评议的评议结果等,并将履职档案作为司法人员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而实现对司法人员监督的常态化,进而增强监督时效性。

三是设立独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借鉴葫芦岛市人大的做法,在人大机关内成立控告申诉委员会,受理社会对司法人员的投诉,对司法人员违反法律、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以包括上面提到的组织履职评议,制作履职档案等。

(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司法活动。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

完善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司法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的监督制度。督促司法机关虚心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拓宽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权的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认真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建立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制度,进一步规范旁听行为。对于旁听庭审,不打招呼。相关案件的诉讼内容、裁判结果在媒体上公开。

建立和完善制度,推进司法公开力度。督促司法机关公开权力清单,对审判(执行)公开、检务公开、警务(狱务)公开的情况开展监督,并将监督情况在媒体上公开,保障社会各界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社会监督落到实处。对于依法受理的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强烈的有关司法机关的案件和问题,积极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视察、询问、质询及引入第三方评估等监督形式,增强人大司法监督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五)加强人大司法监督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地方人大常委会要根据司法监督工作实际,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人员与司法人员的交流,既增强人大工作人员的司法工作实践经验,监督时有的放矢;又使司法人员了解人大司法监督的流程和重要意义。对新招录的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人员,要增加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要求。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对聘请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组成人员,建立科学的动态聘用机制,规范管理、考核办法,吐故纳新,充分发挥专家熟悉法律业务的优势,增强监督的深度和力度,逐步解决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善于监督的老问题。

司法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司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改革也是在为全面深化改革“立规矩”。孟建柱最近指出,司法权是中央事权,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必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有序推进,确保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目标符合中央精神。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能简单套用一个模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的实际情况积极实践,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推动制度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司法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司法监督,不能单靠等待上级部署、全部依赖顶层设计,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在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司法监督机制上进行积极探索。

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这是在新形势下,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行动指南。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定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履行职责,创新思路,加强和改进司法监督工作,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课题主持人:张国刚,男,抚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课题组成员:侯玉林,男,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副校长

罗贵雨,男,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副教授(执笔)

高 彤,男,抚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综合调研处处长

翟春春,女,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副教授(执笔)

基金项目:辽宁省人大理论研究会2014年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LNRDYJ201425。

责任编辑/刘顺宝

第三篇:(民法)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范文模版)

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论文

《结合基层立案工作实际谈我国“立案难”问题的成因及改革途径》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量在急剧增加,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在基层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中得以最直观的体现,大量纠纷涌向法院,甚至不同程度上的出现了“诉讼爆炸”的局面,基层法院及法官因为沉重的案件量甚至都有些不堪重负。法院在如此尽心竭力的受理案件、解决纠纷,为什么人民群众还是反映“立案难”呢?立案难到底难在哪里,为什么难,如何解决“难”,显然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对五常法院近三年来立案数及立案工作情况的调研分析

五常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省辖县级市,哈尔滨市代管。总面积7512平方千米。总人口仅有88万人(2010年),辖11个镇、10个乡、3个民族乡【1】。五常市法院立案庭负责五常全辖区范围内的案件受理工作。在这样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县级市,2011年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4216件,年收案总数较上年增长12%;2012年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5189件,年收案总数较上年增长23%;2013年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7821件,年收案总数较上年增长50%;2014年截止4月末,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2733件,预计今年总收案数至少会突破9000件。就近三年我庭的受理案件数量来看,案件受理总数呈逐年上升态势,平均年递增率达到28%。2011年至今,我庭立案差错率为零,立案变更率为零,实现了案件立案审查准确率100%。【2】

就近三年多来的工作而言,五常法院立案庭一直是在努力提升法院立案庭工作水准,全力服务和保障民生,为市域经济发展司法环境严把窗口关做着积极的贡献。

(一)努力提高立案工作效率,保障立案工作质量

立案工作不仅关系到法院形象,而且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因此,做好立案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五常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两级法院有关立案工作的制度和规定,依法开展立案工作。

一是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作出立案决定。对于较为常见、案情简单的离婚案件、民间借贷案件我们基本上能做到受案当日完成全部立案工作,对于相对较复杂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工伤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合同纠纷案件等,虽然法律规定立案审查期限为7日,但是该院基本都可以做到3日内合议并通知当事人是否立案。

二是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认真做好释明工作。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法律要件上不符合,对于这类案件,该院立案庭法官会认真向当事人解释法律问题,让当事人能够明明白白的息诉止讼;第二类是政策要件上不符合,目前比较突出的案件类型是企业改制、动迁安置和土地纠纷类案件,在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这些纠纷不宜进入司法程序解决,会采取预立案方式做好案件登记工作,然后认真说服指导当事人去相关部门处理解决。

(二)积极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提升便民服务质量

就法院工作而言,立案工作是接触人民群众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因此,立案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思想认识,通过优质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温暖。

一是制定规章,从制度上严控服务质量。五常法院先后制定规范了立案工作职责、服务承诺、司法救助、立案公开等规章制度,组织立案庭干警认真学习贯彻并作出承诺,定期考核履职情况。立案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从咨询、审查、审批、开具受理通知书到领取交费通知、退费办理,都能在立案大厅的两个窗口办理完成。这种一站式服务的真正实现了高效便民。二是小处着眼,从细节上实现设施便民。五常法院立案庭自筹资金为立案大厅配置了便民休息椅、便民意见箱、便民小药箱(备有各种应急药物,及针线包、文具等物品),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满足群众切实所需,及时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群众寻求司法公正的同时能感受到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

三是文明礼貌,从态度上表达亲民爱民。五常法院立案庭窗口接待法官坚持文明接待,使用规范服务语言、礼貌用语,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来访群众能感受司法的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

四是体问民情,对生活上困难的、政策制度上规定可以减缓免诉讼费的群众主动照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五常法院立案庭在立案咨询环节如发现来访群众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主动指导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办理诉讼费减交、缓交、免交手续,减轻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的诉讼负担。三年间,共为当事人办理缓交诉讼为110万元,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习总书记“绝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的指示。

二、“立案难”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分析

用五常市法院2013年共新收立案件7821件的数量和五常市不足百万人口的居民基数进行对照,用法律规定的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规定,和五常法院立案窗口80%以上的案件都可以完成3日内立案甚至是当日立案的工作效率进行对照,我们不难得出一个较为宏观的结论:立案不难!基层的立案工作开展情况,也并没有大家奔走呼吁的那么糟糕!可是为什么媒体和人民群众仍在喊立案难呢?这个问题的原因应该从人民群众期待的个体司法公正和法院立案工作面对的实际困难问题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一百减一等于零”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后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体公正与个体公正的关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取向。【3】从法的制定和法的实行角度,执法者更看重的是整体公正,因为法是由人制定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制定的法律永远无法前瞻性的穷尽所有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此外法也是由人执行的,由于执法者对于法的理解存在差异再加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必然导致在不同的地区会发生同案不同判。所以以公权力维护法点,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保证政体公正。但从社会个体而言,他们将自己的纠纷诉诸法律,已经是在寻求最后的权利救济,并且从社会民众的角度而言他们的纠纷是唯一的,如果他们在这个纠纷中没有感受到司法公正,那么他们对司法公正的否定就是全局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一百减一等于零”,我们的执法者极尽所能的维护了99件案件的公正,但是因为一件案件没有做到让群众满意,再加上一定程度上的媒体扩大宣传,对整个社会的负面效应就是全局性的。

(二)立案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以五常法院为例,近三年间受案总数已达到19959件,案件数量逐年激增是法院立案工作面临的最实际的挑战。案件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矛盾问题的凸显。

第一、人民群众的维权期待与法院审判工作局限性的冲突问题 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纠纷当事人会根据法律的规定按照自身利益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纠纷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以及司法的最终救济效力,使得大量人民群众都直接选择法院作为维权途径,可法律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用性毕竟是存在局限性的,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激烈,各种矛盾均涌入法院,法院不但无法承受更无法解决,当个别人民群众通过诉讼维权的期待受阻后,就会大呼“法院立案难,法院不作为”,事实上我们法院立案庭的工作绝对是以立案为原则,不立为例外的,这从三年来的受理业务量及增幅也可见一斑,对于所谓的“立案难”,法院也有法律实行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难处。

1、法律规定门槛高,司法解释政策限制多,具体操作缺少地区性细化规范 首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院在实际立案工作中常常遇到原告不是本案利害关系人要求立案的,原告无法出示本人身份证明的,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真实姓名,送达地址的,原告不向法院提供证据材料的,原告诉状中诉讼请求不明确收案人提示修改拒绝的等等情况。立案庭是对当事人提供的诉讼材料进行程序性审查的业务窗口,法官的任务是指导告知当事人提供符合法律规定、满足诉讼需求的有效的材料,但是当事人本身不配合、拒绝配合直接导致了很多简单案件的立案困难。但如果没立上案,当事人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会直接认为是法院在难为他!法官对当事人的遭遇是理解同情的,对其维权的想法也是支持帮助的,可是执法者能做的只是依法审查,退回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诉讼材料。

其次,一些司法解释和文件规定了一些案件法院不予受理。司法解释规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主要涉及土地和企业改制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6号)第一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12月3日 法释〔2003〕1号)第三条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类案件不予立案主要是因为这类案件通过诉讼很难实现维权效果,反而会给当事人造成诉累,因此不宜通过诉讼解决。此外上级法院出于政策问题的考虑,下发了一些法院不予受理案件的文件,如城市拆迁纠纷开发商“五证”不全的,无法办理产权证书,不属于法院民商事案件主管范围。这些规定涉及的纠纷当事人到法院维权法院不予立案。

再次,哈尔滨市辖区内法院乃至黑龙江省辖区范围内的法院对立案工作缺少统一细化的操作规范,导致当事人立案困难。以较为常见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为例,法律规定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事故发生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有管辖权的任一法院提起诉讼。但一些法院制定了内部规定,仅以这三者之一为收案标准,当事人会因为这些内部规定多次往返于几个法院之间,难免会觉得法院和法院在“踢皮球”。这样的规定往往是基层法院收案量太大的无奈之举,但对于当事人而言这确实是不应该有的艰辛。

最后,法院虽然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并不能包揽所有纠纷,许多纠纷是不具有可诉性的,有的也明确有法律规定不归法院受理,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7种不予受理的情形:行政前置的、约定仲裁的、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不得重复起诉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婚姻案件已经调判在没有新事实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均不予受理。但是有些群众只要有纠纷就会想到上法院,也有些群众去了有关行政部门维权,但个别行政部门该履职的未履职,故意引导当事人走法律程序,这给法院立案工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2、行政评估标准严格、信访责任追究压力,导致部分案件立案审查时间较长

首先是因上级对基层法院法官工作的绩效考核目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年结案率,这一比率是以每年12月份末上级法院规定的年结算日为节点的,那么要保证“率”就先要保证总数上不新增。所以每到年底立案庭的工作形式就显得较为严峻,业务庭室不希望再有新增案件,可是老百姓不理解我们的考核要求要求立案,我们只能尽力与来立案的群众沟通暂缓立案。这种“年底立案难”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望各领导单位部门能够在考核制度上加以调整。

其次是因受信访追责机制的影响而导致的“立案难”。在我国当前信访机制的影响下,部分当事人认为法律并非解决纠纷的最后渠道,在通过法律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后,将上访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因此,有的案件不管是否立案,都会面临当事人上访的风险;而一旦发生上访,不仅是责任倒查,更是承办人直接包案息访。在这种情况下,即有可能会产生立案后不服裁判导致的上访重于因不立案导致的上访的思维,在这种“信访担责风险评估”的思维下,立案的风险直线上升,给我们立案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

第二、基层立案庭室的法官配备、基础设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要求

还以五常法院为例,立案庭现有7名干警,庭长一名,副庭长两名,助理审判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两名。其中一名副庭长常年在北京接访,实际参与能够参与窗口业务工作的仅有6人,立案工作十分繁重。以去年为例,五常法院去年审查立案案件7821件,去年法定工作日为249天,也就是说立案庭干警去年日均审查受案数量为31.4件,并且据不完全统计我院立案窗口日均接待咨询20人次以上。尤其去年根据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要求全面使用数字办公系统之后,对每个案件的立案工作中又增加了扫描、上传、生成电子卷宗,电子审批、电子分案等大量的工作内容。此外,立案庭还要从事协助送达、诉前保全等多项,现在的立案庭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就基础设施而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中规定,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分为侯访服务区、立案服务区、调解服务区、信访服务区和综合服务区5个诉讼服务区。目前,五常法院立案窗口面积小,办公条件拥挤,没有配备打印机、复印机等常用办公设施,当事人如果没有带齐复印件就需多次往返法院与复印社,这也不免使当事人产生立案程序上很困难的感受。

三“立案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立案是法院审判工作中的一项程序性工作,是入口,也是民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防线。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要求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往往也都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选,所以诉讼对于他们而言是决定权利是否会受到保护所能走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对于民众这种对于公平正义的最后一次努力,我们每一个法律人都有义务去保障他的实现。现实中的困难是实际存在,所以寻求解决办法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法院必须严格依法立案。法院立案庭必须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不得制定内部规定掐紧案件入口、限制收案数量。对于当事人材料不齐的必须一次性告知,最迟七日内做出是否立案决定,并告知当事人。不得以收完案不通知交费、不对诉讼材料进行扫描上传录入等方式变相拖延审查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向当事人出具不予立案决定的书面材料。

二、上级法院对立案工作能够实行与工作性质及内容相适应的考核评估机制。首先,法院立案窗口除了法定节假日以外,肯定都是要对外开放的,开门办公就意味着随时会有新收案件。每年年底都是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集中到法院进行诉讼的时间,可是这一时间也是法院计算本新收案件及结案率的时间,如果立案庭大量新收案件转给业务庭室,而业务庭室年底前又无法办结该案的情况下,必然会直接拉低“年结案率”,这种拉低本身反映的情况是不真实不客观的,所以上级法院如果继续以年底统一计算“年结案率”的方式对法官进行考核,那么年底“立案难”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建议上级对法官工作绩效的考察能以办理案件数量和每件案件的平均结案时间为参考依据。其次,立案本身就是程序性审查,但上级法院却要求严把立案关,建立信访评估机制,力争做到案结事了。所以在立案过程中,立案庭法官对被告是否适格、能否保证诉讼时效均需考察,甚至连原告是否能够胜诉,诉讼后是否会上诉上访都需要进行考量,这对于当事人立案是一种障碍,对于立案庭法官更是无法承受的任务。所以建议上级法院取消信访评估机制,因为个案由于当事人自身原因及其他各种可能发生的介入因素根本无法准确“评估”出上访上诉可能性,再说“案结事了”当然是执法者能追求的最好的办案效果,但是法院毕竟是专业的审判部门,定纷止争、裁断是非才是法院最主要的功能,所以不应政府对纠纷社会效果的追求强加到法官的身上。

三、应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普法力度。如上面成因部分谈到的,现在有一部分“立案难问题的”

【1】百度百科 五常 引用自2014年3月18日 【2】《五常市人民法院关于开展立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4年5月14日 【3】法律教育网 吴波 《司法公正:法律不是文字游戏》2004年9月28日

第四篇: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危机教育

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危机教育

遵义供电局李荣宇【563001】

当前,电力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安于现状,忘记了“不进则退”的自然规律。革,2003年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将在“十一实施危机教育,让员工正确认识到企业现在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国务院刚刚通过的《关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恶劣、各种挑战不断的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现实,认识到我们的电网还很薄弱,电网建则明确指出,继续坚持主辅分离,在“十一五”的后三年进行输配分开改革试点。对一个市场化的企业来说,残酷的竞争使它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危机,如果这些危机的压力全都集中在管理层、不进行层层传递,那么责任就难以落实到位,大家都看不到困难,结果是在一片歌舞升平中,会有部分员工“死于”安乐——被淘汰——当环境突变时,他们手足无措无法及时应对,既没有这个心里准备,也没有这个能力。而那些经受过危机教育的员工则能从容应对安稳度过。古时有未雨绸缪之说,今有“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只是范围更加广泛而不局限于雇员而已。也因此盖茨才会不断地告诫他的员工: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任正非才会警告:华为的冬天很快就要来临!危机教育并非是要危言耸听,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时说“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则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必须居安思进。那么,什么是危机教育呢?“人们通常把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且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称为危机”。危机教育就是以曾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危机为剖析对象,进行危机感知、危机确认、应变原则、处理方法与技巧等危机管理环节提高人们应对危机的能力。现代管理中,危机教育越来越广泛地被许多企业引入到雇员培训中,它在不断的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是做好危机教育,能够大力推动员工思想观念转型,激活员工潜能,利于建设一支实力强劲的员工队伍。在南方电网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我们的企业日益红火,几年的跨越式发展让部分雇员不可避免的滋生了“浮躁”、“满足”心理,设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企业负债率很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认识到送广东710万亿千瓦,电网将处于长时间压稳定极限运行,电网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认识到根据国家节能环保要求,贵州将有一些高能耗企业被列入汰淘和限制生产名单,新增负荷不多,省内市场有待开拓等等问题,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领悟南方电网公司“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宗旨。二是危机教育能增强员工凝聚力、执行

力,削弱和消除离心力,保障企业的高效率运转和稳定。我们的企业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企业,能与这样的企业一起成长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被淘汰了呢?我们不能保证企业发展中没有人下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线路划走了,我们怎么办”,供电运行部线路中心结合生产实际,在职工中展开了这样的危机教育。引导职工思考我们自己运行维护的输电线路划归贵州超高压运检公司了,我们的‘阵地’

萎缩了,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维护好遵义电网,激发了广大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纷纷想方设法的把工作干好,争取多干,职工面貌精神抖擞。三是通过危机教育使员工树立强烈的生存意识,增强员工的危机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几年前,三株口服液的销量非常好,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声誉,但是突然传出一位老人因服用三株口服液致

死,其子将三株口服液告上了法庭。由于员工危机教育的缺失导致整个企业应对危机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结果是员工罢工、买家退货、贷款取消、产品堆积等等麻烦问题。虽然最后三株赢得了官司,但在最后判决还没下来之前,三株已经倒闭了。这是深刻的教训!

危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员工战胜危机的心理素质,帮助员工掌握克服和解决危机的技能,形成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实施危机教育是双赢的效果,即让雇员从中受益,又使企业争强实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危机教育呢? 一是危机教育是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纳入企业教育培训规划中,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实施。由于人们对危机教育的误解,在很多企业危机教育变成了谁也不搭理的麻烦,觉得是在喊狼来了。其实教会员工如何应对危机和教会员工如何成才同等重要。

二是党建工作部门要做好形势教育,宣传到位,在大环境上做文章,促使雇员危机意识的形成,转变成为危机教育的原动力。

三是结合企业、部门实际情况,选好危机教育的载体,如企业经营、生产难点、即将面临的挑战进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等等,这样既不空洞又能调动员工学习热情。充分在学习问容的生动性、距离性上做文章,多讲身边发生的案例,这样才会引起更多的共鸣。

四是危机教育既要照顾全局又要具有针对性,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利于实际结合职工具体情况进行危机教育。对于企业在行业环境中的风险,要正视并客观看待,不要弱化更不可夸大。

总之,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对员工进行危机教育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适度、适时、针对性强的原则。

第五篇: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对高职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创业教育理念认知、创业思维重构、创业教学方法、创业教育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创业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81

“新常态”成为2014年以来频仍出现的一个热词。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提出,我们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学会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新常态其实是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现状的一个客观理性的概括和描述,也预示着我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和多挑战为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优化结构应对挑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因应这一重大课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部也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明确支持学生休学创业。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相当的重视。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也把“双创”工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成立了创业学院,从组织保障上奠定了创业教育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相关创业课程,组建了创业教学团队。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的推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尚须进一步厘清的问题。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各高职院校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投入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创新创业教育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各高职院校的显学。但冷静审视,也发现目前高职创业教育也是忧喜参半,在热闹背后也隐藏着相当多的问题。

首先,相当多的高职创业教育工作者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部分高职创业教育工作者把创业教育看作就业教育的补充,把创业看作应对目前就业难的一个药方;另一方面,部分高职创业教育工作者把创业教育看作老板教育,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建一家企业。

其次,高职创业教育目前尚未形成比较成熟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具体到教学内容方面,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内容组织也比较零散。部分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还是停留在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校友的创业经验讲座等方面,缺乏具体的创业实践教学。有些高校,也仅仅是把传统的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改头换面,作为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创业教育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相当部分学生在参加完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以后,还是对创业本身一头雾水。

最后,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并且未能契合创业教育的特质和需要。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艺术性。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达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目的。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创业教育并不是狭义的“老板教育”,其主导性教育目的也并不是创建一家新的企业。创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我们在设计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强调从创业者的创业意识、精神动机和创业内驱力的培养导入。所以,在对创业教育进行定位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把??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归类为职业素养类课程而不是职业技能类课程。也就是说,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素养教育和认知意识教育,其次才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

另外,学生(或创业者)在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动力以外,还要具备开放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高职创业教育自始至终要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批判思维、审美思维、经济思维等的培养。比如,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基于消费者需求设计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方案;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如何抓住消费者的痛点,企业如何存活,如何节约成本,如何展示产品的美学意蕴,如何构建优于竞争产品的成本结构等都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审美思维和设计思维等创新思维。

创业教育应该充分借鉴各种先进的管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创业教育本身的特性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创业教育中可以通过经典创业案例分析、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等准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初创企业管理、财务跨级、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创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和了解。但创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里,也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来达成创业教育的目的,更需要给学生营造创业教学情境,提供学生更多的创业实战演练和创业实践。我们可以模仿创业过程来设置创业教学项目。创业起始阶段,创业者需要把头脑中的构思形成商业模式和创业计划书,并要对创业项目进行路演,接受投资人的检验。因此,我们也通过设计“创业计划大赛”、“模拟融资比赛”等项目,邀请有实战经验的投资人和企业创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创业教育尽量做到“干中学,创中学”,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创业情境下去体悟提升。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创业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的培养延伸到创业技能的培养这样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教育需要融合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投资学和商学等各门学科。创业教育本身既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更是素质的养成和技艺的提升,也就是说,创业教育集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型于一体。因此,设计一套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一定要打破思维的界限,要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联动合作来开展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还是局限在高职院校以内,社会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尚未完全发展起来。

高职院校可以考虑联合政府部门,尤其是各地市的劳动就业部门建立孵化器,扶持学生创业,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高职院校应该设立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平台,设计创业项目入园遴选机制,遴选优秀的创业项目进驻园区,园区内给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办公场地、设备和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并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创业团队的个性化需求给每个创业项目配备一对一的创业导师团队,提供有关财务、法律和投融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让学生真正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创业实践的跨越,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结 论

总体上,高职创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模式方面进行彻底变革。一方面要把创业教育当成是面对所有学生的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开启创业之路的学生,建立起整合高职院校、社会资源的创业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实际创业能力。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丽芳.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J].高教探索,2012(4):57-61.[2]涂敏霞.穗港澳台青年创业的意愿、动机及机制的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13(3):15-17.

下载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律高职教育的调整与适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