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环评监测审核工作以来的回顾与思考
全省环评现状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情况
根据厅领导的指示,自2008年1月起,省环境监测中心配合省环保厅开发处、咨询中心建立了省管建设项目环评现状监测审核制度,迄今执行该制度已逾两年,共完成审核环评报告书597份。监测部门参与环评审核是我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的一个创新,对于保障环评中基础数据的公正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实施环评监测审核制度以前,环评监测质量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环评机构这个环节。通过质量审核,环评机构对待环评监测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大部分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监测方案不完善,点位、因子、频次缺漏;选择不具备资质或能力的监测单位;历史数据引用混乱;监测数据统计评价时弄虚作假等。由于环评机构的质量问题明显减少,监测机构存在的质量问题就凸现出来。
去年以来,由于厅领导的重视,环评机构在送审环评报告书时必须附原始监测报告。通过检查大量的环评监测报告,我们发现:大多数环评监测报告编制比较规范,尤其是省辖市站总体情况较好,但极少数县区站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少数环评监测报告编制不太规范,如:报告中监测方法不列或者使用过期的监测方法;未检出不注明方法检出限或者检出限错误;环境空气监测不提供气象参数;监测点位标示不清楚;部分监测内容分包却不在报告中注明(或者分包给社会检测机构);极个别报告只是监测数据表盖个公章,缺乏应有的报告信息;质量保证单格式不符合要求(不能反映充分的监测信息);TSP、PM10日均值的采样时间达不到12小时以上。
2、个别监测站计量认证资质未通过复评审,出具的数据其实不具备法律效力,仍在承接环评监测业务。
3、极少数监测站并不具备一些监测因子的监测能力,仍在出具监测数据。
4、不和客户(环评单位)充分沟通,不了解环评项目的评价要求,所用监测方法的精度达不到要求(如:环评中HCl常用的评价标准值为0.015mg/m3,而一些县级站只有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的能力,其检出限就达到0.05Lmg/m3)。
5、提供历史数据来源过于混乱,有的项目的环评数据引自五六个其他报告,数据有裁剪拼凑的嫌疑。
6、不排除个别监测报告中数据可信度不高,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
环评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环评监测数据是否客观反映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环保可行性。2010年,省中心将结合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开展环评监测专项抽查,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将上报省环保厅进行处理。希望我省各级环境监测站高度重视环评监测工作,严把监测质量关,存在以上问题的,要采取纠正措施,提升我省环评现状监测质量,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做好服务和技术支撑工作。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2010年3月15日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干部监督工作回顾与总结
十六大以来干部监督工作回顾与总结
一、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1、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重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了新进展。《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县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5年来,全县各地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干部任用条例》培训班35期、参加培训干部达3150人次,举办有关《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会议、座谈会212场次、与会人员达8500人次。通过学习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提高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
2、以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有了新成果。5年来,我们对干部监督的制度进行了规范,重新完善了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继续聘任干部工作监督员,加大了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干部“能上不能下”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对制度的完善,规范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强化了事前监督,为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主要经验和特点
1、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教育。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在 全县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艰苦奋斗教育活动和思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二是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对乡镇领导班子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进行研究,并初步建立了科学民主的议事决策机制。同时对乡科级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进了领导班子团结,促进了内部监督的制度化。原建设乡党委实行集体决策票决制,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三是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利用播放电教片、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进行剖析。
2、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为了保证《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执行不走样,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把《干部任用条例》检查作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一项长效机制来抓,每年对部分县直和乡镇进行督促检查,重点选择管理人员较多或单位调整面较大的单位。5年来,共检查县直单位11个,乡镇9个,有力地促进了选人用人监督工作的开展。
3、规范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以7项制度为重点,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实现了规范化。一是坚持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我县在1999年就建立了《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近几年又进行了规范,定期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通报交流干部监督信息。二是坚持干部工作特约监督员制度。《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县及时对首批聘任的干部工作监督员进行了调整充实,聘任了20名党性强、作风正、敢于直言的同志作为干部工作监督员,实行三年一聘,以此来加强对有问题干部的信息收集,加强对干部工作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目前我县已经聘任了三期干部工作监督员。三是坚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5年来,先后对20个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了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先后有 人因财务不清被免职,人因经济责任问题受到党纪处分。通过审计,摸清了单位资产家底,分清了经济责任,让干部“走得明白,接得清楚”,有效地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防止了选人用人失误。四是坚持谈话制度。5年来,我县先后对
名职务变动的干部进行了任职谈话,严肃干部调配工作纪律,要求被调整职务的干部无条件服从县委决定。对
名有问题的干部进行了个别谈 话,对
名任职领导干部和
个领导班子进行了廉政谈话。五是坚持函询、诫勉制度。对照上级新的精神,我们对这项工作重新进行了修订。5年来,共对 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函询,对
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对干部监督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六是坚持信访查核制度。注重群众信访举报,加强对反映问题的查核力度。对群众来电、来信反映干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减少或避免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5年来,我县对
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了公示,受理并调查处理反映干部问题的来信来访来电
人次,其中有
名拟提拔为副科级的公示对象被取消拟任用职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有待加强。一方面,上级、群众对“一把手”很难了解;另一方面,单位内部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难到位。
一是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有待拓展。目前对干部的监督偏重于在八小时工作的范围内,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掌握和监督不够深入有力。一方面由于组织部门有限的精力,对八小时以外的干部监督“力所不及”;另一方面实践中监督手 段比较弱化。
二是对双重管理的领导干部监督有待探索。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得管不着”的现象,使这一部分干部往往游离于组织监督之外。
四、今后工作的对策、建议
1、在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上抓深入。进一步采取有效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努力营造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
2、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求深化。坚持用《干部任用条例》指导、规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把《干部任用条例》贯彻到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3、在干部监督管理上重配套。一是延伸干部监督工作范围。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配合做好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监督、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工作,让干部监督工作向社区延伸,使干部时刻处在组织的监督之下。二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要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一把手” 的岗位上来;要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同时,坚持并规范实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存在问题的查摆和整改。三是完善干部监督协调运作机制。坚持并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形成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监督有力的协调运作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干部监督信息体系。
干部监督科
2007年6月8日
第三篇:新环保法解读:环评监测机构与污染厂家承担连带责任
政策百科:policy.cipnet.cn
新环保法解读:环评监测机构与污染厂家承担连带责任
转载自政策百科
这是环境领域的“基本法”25年来的首次大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常委会闭幕式上特意指出,这也是常委会史上收集到来自委员的修改意见最多的一部法律。
新规:环评机构、环监机构等要承担连带责任
新法修改的重头戏落在明确各部门、单位、企业及个人主体的义务与责任上,并格外强调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长期受关注的一些问题如损害赔偿、公益诉讼等也有所着墨。
根据新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如果在履职中弄虚作假,对污染后果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罚之外,还要与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今日在解读这一条款时指出,这个问题在调研时收集到了相当多的意见。这条规定相当于要求上述机构不仅需接受法律规定的处罚,还要额外承担民事责任,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定。
公益诉讼:有违法记录的组织不得起诉
根据新法的规定,允许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袁杰对此表示,公益诉讼的功能首先是监督环境违法行为,是公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此外还有担任救济受害人的补充手段的功能,其特点在于专业性比较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很容易收集到证据的。这就要求起诉主体对环境的问题比较熟悉,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诉讼能力,要有比较好的社会公信力,是专门从事环境保护 工作的,并且要致力于公益性的活动,不牟取经济利益。
她表示,对公益诉讼组织主体资格的规定也借鉴了国际惯例,我国的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小编推荐)
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许超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行政职能转变取得重大突破,行政组织机构得以优化,行政运作方式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国的经济及政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值我国面向下一个改革十年之际,系统回顾和总结我国过去十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就、经验和不足,对于推动我国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一)重塑了政府职能
在过去十年中,政府职能改革不再是简单的政府职能转变,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重塑了政府职能,明确了政府职能范围,规范了政府职能行使方式,使政府职能结构更加合理。
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在原来改革的基础上,十六大以后党中央继续推动了政企分开改革,逐步划清政府与企业的边界。通过改革,把一批政企不分的企业逐步从政府中剥离出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央也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战略定位。国有企业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制度基础,同时也是参与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生力军。国家在推动政企分开的同时,也在不断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建立了权力、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以后各级政府相继设立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能,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自主经营,实现了政企分离、政资分离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善了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化改制,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有一大批国有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规范政府与事业单位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有120多万个事业单位,有3000多万在职职工,加上900多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我国事业单位基本摸清家底:涉及120多万个单位3000多万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8-30.因此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也关乎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近十年来,中央一直把事业单位改革置于一个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着力解决事业单位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入手,逐步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聘用制度。当前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另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等改革也开始全面部署或正在向纵深推进,并在部分地区和领域取得了明显突破。由于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人群较广,利益结构较为复杂,改革内容广泛,改革的难度较大,因此改革时采取了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办法。在明确改革总体目标和改革时间表的前提下,在具备改革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先行先试,逐步消解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形成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体制。
规范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实现政社分开。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组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规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也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年来我国逐步规范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大力推进政社分开,使原来一些具有政府背景、行使政府职能的社会组织真正与政府脱钩,做到人员分开、机构分开、财务分开、资产分开,使之成为自主运行、自我负责的社会主体。为了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还在登记注册方面放松了对社会组织的管制,在广东等地区试行了直接登记制度、有限竞争制度,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空间。通过改革,我国的社会组织得以蓬勃发展,在社会服务、社会救助、慈善捐助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府的职能重点放在安排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服务的职能则转移到社会组织上,社会组织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在需要时向社会组织购买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从而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相互合作和职能互补的新格局。
优化政府职能结构,调整经济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政府职能改革不仅仅意味着政府是“小政府”,还应该是“强政府”。“小政府”表明政府应当摒弃以前的“全能式政府”,在经济领域让位于市场,但这并等于说政府无所作为。政府不该管的要坚决退出,政府该管的一定要管好。在一些政府该管的领域非但不能退出,还应进一步强化,即政府应当强化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把职能重心放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按照这种思路,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调整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经济职能,使之把工作重心放到宏观调控上来。为了强化市场监管,国家专门成立了食品、药品及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了监管体制,对于一些受地方干扰比较大的监管领域实行垂直管理、提高行政级别等措施,以增强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在财政支出方面,十六大以后,政府支出重点逐渐从经济领域转向民生领域,社会服务支出持续增长,到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到公共卫生、社会福利、教育、扩大就业等领域。财政部介绍财政支出状况:公共财政支出2/3用于民生[N].人民日报,2011-9-30.通过这些年的改革,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政策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公共政策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社会弱势群体,致力于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中央通过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试图弥补东西部公共服务差异;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多层社会安全网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通过取消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着力解决城乡差异和农村公共服务匮乏问题等等。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行使方式。十六大以来,我国一直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十年来,国务院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制度,占原有项目总数的69.3%;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取消和调整了3.7万项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8.2%。行政审批松大绑[J].中国经济周刊,2012(41).在取消一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对于当前必需的审批事项还规范和优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明确了审批内容,提高了审批效率。各地按照审批路径最短、环节最少的要求,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改变以往线性递进、层层审批的工作方式,积极推动各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办公的“一站式”审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力量,大力推动网上审批,充分发挥电子技术在审批流程再造工作的重要作用。另外,各地还推行了审批公开制度,明确公开审批对象、内容、条件、程序和时限,实行对行政审批事项的一次告知、服务承诺制度等。实践证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力遏制了公权力滥用的现象,使权力能真正服务于民。通过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给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同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更新了政府的管理理念,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新政的意识逐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
(二)优化了政府组织体系,大部门制改革初见成效,纵向行政组织体系更趋合理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于2008年开展了大部门制改革,初步建立健全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按照大部门制的要求,先后组建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有效避免了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的局面,增强了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在国务院实施大部制改革之前,地方政府已根据中央的改革精神进行了一些探索,先后涌现出了随州的“合并同类项模式”、深圳的“行政三分模式”、成都的“城乡统筹管理模式”、富阳的“专委会制度”和顺德的“党政机构联动”模式,这些探索为中央机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完成以后,各省级地方政府又相继推动了地方层面的大部制改革,在机构设置上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裁撤并设立了有关机构。当前,省级大部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各地已开始部署县级大部门制改革,计划于2013年在全国层面展开。大部制改革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走出了以“精简部门”为特征的浅层改革模式,使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开始步入深水区,这是一场涉及到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大部门制改革的价值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新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了行政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适度分离,对于提高行政决策的公共性,提高行政执行效率及防止公权力滥用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纵向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省管县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当前我国是“市管县”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运行,原来设想的城市带动县域经济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另外,市管县体制中行政层级过多导致政务信息损耗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因此中央决定推进省管县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县的自主权,使省市县的纵向行政关系更趋合理。在中央的推动下,各地相继开展省管县改革试点,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并在财政体制上实行省直管县。通过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7月9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提出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与之前的原则性意见不同的是,这次财政部公布的意见对改革时限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而使省管县改革进入了中央推动的阶段,对于加快我国的省直管改革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行政机制运作更加透明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阳光政府建设初见成效。政府信息透明化是保障人民知情权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基本条件。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把建立阳光政府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指导。《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阳光政府建设走向法治化。该条例详细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提出“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基本原则,使政务公开不再是政府的单方面“自选动作”,而成为了政府必须做的“规定动作”。群众也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政府来公开,而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要求政府公开,从而大大加快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进程。2003年以后,以“非典”疫情危机为契机,我国把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作为实现政务公开的重要突破口,先后出台了一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建立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及省级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机制,明确职责,注重策划,使新闻发布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同时着力建设了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机制,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三公经费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一环,中央政府自2011年起开始启动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当年共有92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布了三公经费开支。2012年三公经费公开的科目更加详细,有的部门甚至将支出细化到项级科目,充分显现了中央政府推进政务公开的诚意。在中央部门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同时,也要求各省市政府制定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省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同时也要求省级以下部门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有多个省级及以下地方政府公开或将要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有北京、上海、陕西、广东四个省市公开了三公经费,2012年有新疆、四川、河南等省市已经公开或表示将要公开三公经费。另外,深圳、广州、郑州、成都、南京等城市也纷纷公开了本级政府的三公经费情况或提出了本市的三公经费公开方案。
行政决策民主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政府行政不单纯是自内而外的政策输出,还应当包含自下而上的政策输入。只有外界源源不断的“政策能量输入”,政策决策才能更多地体现人民意愿,行政决策才能保证它的公共性。十六大以来,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内容和途径都到了广泛的拓展。一是对事关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进行听证,邀请相关公民参与听证,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扩大公民参与渠道,使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强化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三是加强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开展了“万人评议政府”活动,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依据。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展开。建设法治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大之后,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明显加速,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的阶段。一是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路径。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十年内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总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任务和路径做了部署。在中央的推动下,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15个副省级城市都先后制定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目标、内容、进度要求等加以明确,对依法行政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解,明确规定各级行政首长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行政法律与法规体系。这十年相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行政讼诉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的修改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地方政府层面,湖南制定了第一部有关行政程序的地方行政法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建立了行政管辖、行政协助、回避、听证、证据制度、时效制度、说明理由制度、行政问责制度等基本行政程序制度。经过近十年左右的努力,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行政主体、行为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督和行政救济为基本框架,以约束规范政府政府行为、扩大人民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政府制度体系,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依法行政观念增强。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在政府工作中能够主动接受法律监督,按照法律办事。改变了以重实体轻程序的局面,认识到正确的事也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办。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说:“没有程序的民主,就没有实质的民主。没有程序的公正,就很难保证实体的公正。”对于行政诉讼案件,也不再认为是给政府找麻烦,越来越多的政府主要负责人愿意接受行政判决并自觉履行判决结果。
二、十六大以来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
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中央领导层能够形成改革共识,尽管行政体制改革会带来诸多困难,但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稳定,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改革的决心。同时行政体制改革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没有基本的社会秩序和稳定,任何改革都是空谈。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了行政体制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做法,在改革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多方需求和各种影响因素,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能稳步前进。改革中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按照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的要求,明确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使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改革中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正确处理了一系列重大关系,包括集中与分散、中央与地方、条块之间的关系,同时有积极借鉴了世界公共行政理念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为我所用。
逐步加强顶层设计,改革的主动性增强。这十年的行政体制改革走出了以往“被动式改革”的局面,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十六大以后,中央明确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对每个阶段和领域提出了明确的改革任务。这样既能看清改革的战略方向,又能够理解当前改革的战术意义,使改革具有了系统性。2011年的国务院政府报告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了顶层设计,我国的行政体制的意义和范畴就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行政领域,而是被置于更大的改革视野下来审视,从而能够正确选择当前的改革重点和难点,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群众中汲取改革动力。过去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一方面经济获得了高度发展,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多发,分配不公现象突出,社会维稳压力增大,很多问题再也无法“绕着走”,必须直面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改革顺利进行。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公平正义的改革导向,使改革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大多数人民能够在改革中受益,自然成为了改革的最坚定支持者和最主要推动力。以人民群众的支持动力来破除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使改革得以在困难中稳步前进。
三、对未来行政体制改革走向的思考
继续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当前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仍热衷于微观管理和行政审批,不愿意放权。因此今后应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改革的刚性推动力,争取在烟草、铁路等一些艰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转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推动国有企业的公共性转向,使全民都能够从中受益。继续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使政府充当起公共服务的投资主体。在社会组织管理上,政府应当继续转变观念,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向社会组织放权的步伐,减少对民间社会组织的制度性限制,扩大其生存空间,激发其组织活力。同时继续将官办社会组织剥离出行政体系,弱化行政色彩,恢复其社会组织的本来面目。
坚持行政体制改革的公平正义导向。公平正义也是生产力,它能提高公民在社会生存中的幸福感,感受到社会发展给个人带来的尊严感,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相反,一个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会给人带来相对剥夺感和对社会的游离感。在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必须继续秉承公平正义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矛盾,坚决改变行政体制中的不公平制度安排,打击政府行政中的不公平现象,消除公共资源分配中的特权问题,使公平正义的阳光能照耀到每一个公民。
继续推进大部门制改革。2008年我国虽然已经启动了大部门制改革,但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很多需要启动的改革仍处于停滞状态。一些部门虽然实行了大部门制,但仍停留在简单的“物理”合并上,但没有真正实现部门间的“化学”融合。这些改革难题都有待于将来的行政改革来解决,说明我国的大部门制改革只是刚刚开启序幕,改革的攻坚战还未开始。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应把大部门制改革理想化,而应充分认识改革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对于大部门制改革,今后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循序渐进和坚定推进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明确改革目标,又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困难,设计好改革路线图,使改革的阻力能够在改革中消化。第二,大部门制改革功能的有限性。大部门制只是部分消解了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但并没有解决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利益冲突,后者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不能把所有愿望都寄托于大部门制改革。另外,大部门制只是降低了部门间冲突的可能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门间冲突,也不可能消除部门间的所有冲突。第三,大部门制的核心在于行政系统内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相对分离,这种行政分权不应取代政治分权。在我国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在于执行人大的决议,同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架构。从一定意义上说,行政分权是一种管理意义上的分权,它是行政体制的自我调整,不能赋予过多的政治意涵。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徐州221116)
第五篇:新时期价格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要了解市场、把握市场、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必然要通过各种监测手段来把握趋势,价格监测显然是各级政府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吉安市××区物价局在开展价格监测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认识,克服困难,充分挖掘潜力,出色完成了各项价
格监测工作,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保障全区物价宏观调控目标,稳定价格总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价格监测先进单位”。异常波动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做到预警,给领导决策提供翔实数据。据统计,今年1-10月报送《吉安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日报表》256份,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调查》《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调查》150人次,并全面建立了价格监测资料档案、监测数据库、价格监测台帐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正是由于工作务实、措施得当,使得该区连续两年评为“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殊荣。今年9月24日在召开的全市价格公共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区物价局就如何做好价格监测工作作经验交流发言。
二、开展价格监测工作的主要体会。
价格监测是价格法赋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国家发改委先后颁布了第一号令《价格监测规定》、第五号令《非常时期落实价格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暂行办法》,印发了《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江西省人民政府《价格监测管理办法》。尤其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强调经济工作时把“加强价格监测”作为强化宏观调控和实现“三保一弘扬”主要抓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价格监测工作已经由微观的经济运作与宏观的经济调控相结合,由具体的价格动态监测与整个市场趋向预测向结合,由服务生产、经营、消费者与服务领导决策相结合,由单一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相结合。应该说,价格监测的法律、法规已基本配套,价格监测的大气候基本形成,价格监测的职能优势基本凸现,价格监测的地位基本确立,部分基层物价部门监测经验基本积累,开展服务,便民惠民。然而,大量而又实际又具体的监测任务正在并将继续由基层物价部门去完成,由于基层物价部门受人员编制、办公环境、办公设施、交通设施、通信网络、电子传输、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因素限制,虽经基层物价部门,尤其是监测人员的艰辛努力,依然存在着地区之间不平衡、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实际操作与理论依据之间不配套,价格监测的运行机制不科学,形成了上下之间的巨大断层。而这个断层直接决定着价格监测工作的生命和前景,如果不加以剖析、探讨和解决。价格监测工作将成为泡泡糖,嚼起来有点甜,吹出来有点圆,看起来有点难。因此,依据我们近几年价格监测的实践,对价格监测存在着的断层进行必要的剖析,并提出理性的思考,以便让决策者参考和同仁商榷。
(一)价格监测工作存在断层的基本特征。
(二)价格监测工作存在断层的基本成因:
上述原因不正视,问题不解决,价格监测工作不仅没有席位,而且没有出路,最终导致基物价部门履职越位。
二、探讨新形势下开展价格监测工作的新途径
(一)树立科学理念,理性定位价格监测。价格监测是物价部门调查和分析重要商品、服务价格以及市场供求的变动情况,跟踪反映国家经济政策在价格领域的反映,实施价格预测、预警并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的一项重要工作,价格监测的基本任务决定了价格监测的性质:一是勤劳的务实性。价格监测不是单一品种的价格水平,而是整个市场状态;不是某一周期,而是全程长期的价格因素,不是拍着脑袋琢磨而是靠实地采集的。二是无偿的服务性。大量而又具体的数字、系统而又准确的文字;上为各级党委政府、物价系统、中为相关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下为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提供着直接或间接、隐形或明确的各种价格、咨询服务。三是对策的前瞻性。就像对文秘杂烩网待人的健康状况一样,一定意义上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建立在真实准确、系统科学基础上防预功能的发挥,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价格监测性质决定了监测工作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物价监管工作的基础,领导决策的依据,躯动经济的离合,快捷高速的路标,避免损失的平台。谁找准了这个位置,谁就在经济发展的经纬线上找准了自己的坐标,谁就抓住了物价工作的方向,谁就占据了物价监管工作的制高点,拥有了物价监管的主动权。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