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学习讲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住房制度与公共财政
干部学习讲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住房制度与公共财政 韩琦
前言
我的论文的标题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住房制度与公共财政,因为当时提交的是论文所以完全是用论文的形式,我一共讲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讲一下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第二方面,讲一下关于农民工住房问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个问题,我就讲中国现有农民工住房形式的分析;第四个方面,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第五个问题,就是公共财政在农民工住房制度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我主要就是在五个方面来讲。
我个人搞农民工的研究,我觉得已经有好些年了,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偶然有一次,我记得05年的时候偶然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农民工回流的问题,其实就是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很短,也没有太展开,但是我发现发表了以内,国内外很多人都跟我联系,就是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我现在感觉到好像我们国内对于二元经济结构、对于农民工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程度没有国外那么高,我前一段也是报了一个课题,然后在申请的过程中有一个澳大利亚的学者非常感兴趣,特别愿意来参与。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生活中非常热点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真的很不充分,所以我选题就选了这么样的一个题目。
一、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
首先,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关于这个,大家今天上午也都听了林老师讲的,很详实,资料都很详实,所以我没有特别多的必要在这个地方罗嗦太多。我的感觉,因为农民工的问题并不是说只是短期内的一个问题,它可能要影响我们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有可能。所以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这样的一个影响,因为它的变动会影响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在研究的时候也找了不少资料,我找到当时麦肯锡,史上最大的咨询公司他们的一个研究成果,就是对于上海和北京的常住人口结构变动里面,他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大体上上海是29%的人口,就是外地人口。北京是28%的人口是外地人口,而这个外地人口的主体其实就是农民工。
我们上午开会的时候也已经讲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统计口径实际上自己跟过去有变化,国际上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国家过去是只要有非农业户口就算是城市人口了,过去是这样。
总而言之,在住房方面我们国家绝对是存在着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这么两种不同的做法,因为我主要是侧重讲农民工进城的住房问题,所以我侧重在这一方面展开。至于国外,我们可以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里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发达国家今天已经非常繁荣了,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同样的大规模工业化带来的农民进城一样的遇到了住房的问题,也是非常非常的条件恶劣,也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美国、法国、英国都有大量的资料说明这些,我很多都援引了,但是我在这儿就不罗嗦了。由于人口迁徙制度的法律规定不一样,所以可能我们国家就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的问题,而在其他的国家,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是大量进城的这些寻找工作的农民建立起了连绵不绝的贫民窟,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国为了城市的光鲜可能就不顾允许这样做。所以住房的问题,政府不给解决,没有一个制度安排,又不允许自己来做,所以这样子农民的日子就真的非常难过,这带来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住到哪里去,这么多人住到哪里去,所以我在第三个问题,就着重来分析中国现有的农民工住房形式。
三、中国现有农民工住房形式的分析
大规模集中用工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主要是通过建立集体宿舍和工棚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这个在我们国家,我自己也做过这方面的调查。这样子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于就是用集体宿舍或者是建筑工地的工棚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这种住房形式我觉得可以阶段性地解决农民工进城的住房问题。当企业使用的工人都比较年轻,没有成家,或者是把家眷留在农村的时候,应该说这种住房形式是有效的,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这种住房形式是权宜之计,一方面会使农民工依附于企业,在业一日就有一日的栖身之所。另一方面,他不能够使农民工在城市真正的定居下来,因为这样子的住房形式是不能够满足家庭生活的起码需求,因为是集体宿舍。家庭生活必定是生活的常态,在这种集体宿舍里面没有家庭的亲情温暖,也没有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和场所,非常容易激发出极端的事件。比如说深圳的富士康发生的多起坠楼事件,很难说跟这种住房形式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很难这样说。但是这个可能是现在农民工进城之后最主要的住房形式之一,就是集体宿舍或者是建筑业的工棚。
第二个,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租赁住房,这也是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选择。应该说早期农民工进城以后非常普遍的选择,关于这一点实际上对于住在城郊的本地农民来说,真的提供了很好的赚钱机会。本地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立条件简陋、租金低廉的出租房向外来打工者出租,这样就为收入微博的打工者提供了居所。这个住房就可以解决家庭的住房问题,为农民工把自己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年幼的儿女带在身边提供了条件,这种住房形式我觉得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提供了可能的。北京过去的浙江村、新疆村都是这一类,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周边土地逐渐地被政府征用,原来的城乡结合部就变成了城中村,城中村又不断地被改造,所以原来的出租房就不断被拆除,因而这种住房形式就逐渐式微了。像北京去年有一本书出版,叫做《蚁族》,这个《蚁族》就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写的,他写的这个书就是在北京的唐家岭,大概体育大学那边,在那个地方,他自己也去深入体会,和那些农民工一块住。不光是农民工,还有很多是到城市里面,飘在城市里面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之类的。现在唐家岭也被拆掉了,所以在这儿居住的人只能够往更远的地方搬迁,所以他们并不感谢《蚁族》这本书的发表,这是第二种主要的形式,就是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租赁住房。
第三个,在城区租住平房或者是地下室。这个是进城务工者解决住房问题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通常拖家带口的这些农民工,他们会选择这样子的一种租房形式,这种房子的价格不高、条件又比较差。我自己家里就是雇了小时工,那个小时工就是住在地下室里面,而且不是她一个人住在,他的兄弟姐妹都来了,包括女儿、女婿什么的全都是住在地下室里面,也就是聚族而居了。我问她怎么解决做饭的问题呢,她说做饭就是用电,但是他们用的电的费用比我们用的电要贵的多,但是她也没办法,因为她别无选择,她们原来也是租的平房,后来城市拆迁以后她们没办法,就租了这个地下室,常年不见阳光,而且他们还生怕哪一天地下室又把他们赶走了,很怕这种。
第四个,其他形式的住房解决办法。这个就多种多样了,比如说有的住在工作场所,比如自己租了门脸房做小买卖的个体商贩,小型服务业中的就业者等等,他们就住在工作地点,白天就把东西收起来,然后就营业,晚上就在那儿住。还有少量比较成功的进城闯天下的农民工,能够和城里人一样租住商品房解决短时间的住房问题,这个也还是有一些的,这个我也调查过,也确实发现有这样子的,但是少,比较少。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就是更少的一种现象,就是一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成功者,他们可以在市场上和城里人一样购买商品住房,他买得起,少量的,就是赚了钱的,对于这一部分已经发财致富的人来说买房置业就不是什么难事,这个因为是凤毛麟角的,不具有典型意义,所以我都把它放在其他里面去了。
最主要的其实就是前面我们说的这几个,一个就是集体宿舍,一个就是向城乡结合部的当地农民去租赁住房,还有一个就是地下室,平房或者是地下室这样子。这些都是没有纳入到政府管理里面的,完全是市场自发的一些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的短期之策。我个人感觉,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忽略实际上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失,因为中国的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么多的、上亿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里面参与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他们是新涌现出来一支劳动大军,这么巨大的人口流动,毫无疑问会对城市的接纳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农村劳动力由农村流到城市本身是一个市场行为,那么为接纳这些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制度安排应该是政府行为,现在突出的问题就是两者不同步、不配套,相应的城市管理工作没有同步的跟进,政府部门在农民工住房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失,没有国家层面的完整的制度安排和规划设计。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叫做怀特帕金斯,他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的年会上就曾经指出,中国将流动人口排斥在外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说中国每年有1千万到2千万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而中国至今没有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统一的公共住房体系,政府将很难承担这样继续下去的成果,并且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直截了当坦率说的话,真的是城市人的现代化,不是整个国民的现代化。为了城市的光鲜和整洁,中国不允许存在发展中国家司空见惯的贫民窟,不允许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破坏市容市貌,这个不能说没有它的道理,但是那你应该有另外的跟它配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但是我们却没有。公共财政在这个方面除了地方政府有一些零星的作为以外,其他的是没有的。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城乡收入差距还非常的大,所以第一代农民工没有在城市里面落地生根,举家迁入的打算,所以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供职的城市和留守的农村之间。我原来做研究的时候就研究过这个问题,大体上绝大多数应该说农民工如果是蓝领工人的话,40岁以上就比较难找工作了,如果没有任何技能的话就得回去种地了,这个就是城市里面,农村农民工人的一生就像甘蔗一样,他只要最甜的那一段,其他的不管,小的时候不管、老了也不管,只要中间最甜的那一段,这个是非常不公正的,尤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不应该是这样。这是说的第一代农民工,所以他们的表现就是到春运的时候就不得了,全中国人都在流动。
第二篇:干部学习讲稿: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范文)
干部学习讲稿: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李军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主要讲三大问题:第一,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第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对策。
一、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第一个大问题,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根据法律自主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在新时期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村民自治的内涵
何为“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指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目的是要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实施“四个民主”。第一,民主选举。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村委会的组成人员,由村党员民主选举出村支委的委员;第二,民主决策。村集体的事务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策;第三,民主管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务实施管理;第四,民主监督。村委、村支部要将村务和村党务向村民和村普通党员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我们要正确理解村民自治的内涵。第一个方面,村民自治是有限度的。村民自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自治,必须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框架下自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党的领导,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行使权利。第二个方面,村民自治必须在自治机构的基础上自治,而不是个人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组织结构。《村民委。
来说,已经普及到了绝大多数的村庄。
第二个方面,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地完善,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村民自治作为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利于实现法治之下的村民自治,有利地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第三个方面,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大推动了农村治理的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农村民主决策走向深入,各地普遍建立了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民主决策的组织形式,规范了民主决策的程序。有一些地方存在了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农村民主日等办法,不少地方将各种农村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引入到了民主管理之中。有一些地方创立了村民监事会、民评官等形式,推动了民主监督的深入发展。所以,村民自治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村民自治的第一村合寨村的村民自治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980年初到年底,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冲破体制束缚,12个自然屯先后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委员,并且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全国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开创了中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
30多年以来,合寨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十项制度,规范“十簿一卷”记录档案,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全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村民委员会的管理下,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自治展现出了其独特魅力。我国村民自治是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村民自治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良性互动问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四)我国村民自治的主要经验
我国村民自治的主要经验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也是发展基层民主的根本保证。从根本上说,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村民自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才能切实做到有效保护人民的政治权益。
第二个方面,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随着村民自治、民主实践的深入推进,原来由乡镇政府管理的事项逐渐由自治组织负责,并且最终由基层群众作出决定。
第三个方面,要坚持基层民主的法治化与制度化。依法治国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发展基层民主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各国的民主实践表明,民主应由民众理性、依法、有序地参与,否则就会陷入到无序的状态。只有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意识,基层政治才能在法治轨道上逐步地发展。
第四个方面,坚持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进程。只有按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战略部署,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民主的生机活力,发展基层民主才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五个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同的条件决定了推行民主的时间和速度以及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基层民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层民主意识提高相适应,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和配套制度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民主选举中,违法和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贿选和暴力因素介入选举等现象有所增加。在民主决策中,有些村在决策重大村务时,干部说了算,将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干部自治等。
当前,村民自治当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村级民主发展进程当中的三个不适应有关。第一个不适应,民主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与群众不断扩大的参与需要不适应;第二个不适应,传统的治理体制与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民主进程不适应;第三个不适应,群众的民主素质与能力相对较低,与参与热情日益高涨不适应。这些不适应需要从完善制度、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提高农民民主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逐步地加以解决。具体而言,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如下问题:
(一)村干部民主选举程度不高、代表性不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村干部民主选举程度不高,代表性不强的问题。在民主选举方面,村委会的直接选举还存在着形式主义、走过场,甚至是违法选举的问题。有一些乡镇政府和党委指派候选人,搞等额选举,导致农民不认可。在村民自治的实践当中,群众最不满的是乡镇政府以行政权力干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撤换村民选举出来的村委委员,以长官意志干预与代替村民自治等。
二是在村干部选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公开拉票的现象。有的候选人亲自出面拉票,有的叫人帮忙代为拉票,个别人还用小恩小惠贿选,一些村民对公开选举当中的拉票和买票行为深表反感。
三是有一些地方甚至违背法律法规,搞违法选举,直接侵害村民民主权利,如有一些村在选举的过程当中不依法推行村选委会,不依法进行选民登记,不依法确定候选人,不依法投票选举,不依法进行罢免活动等。这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一些地方违背选举程序,擅自变更选举时间,以请客送礼等方式拉票,选举会场秩序混乱,缺乏秘密画票室,不能够保证选举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等。
四是有一些地方家族和宗派势力操纵了村民的基层选举,有的村如果推选候选人就仅仅推选本族本姓的,别的族姓坚决不推,所以,农村家长制、家族制的意识仍然存在,压抑了农民的民主意识。
五是有一些地方当选者的代表性不强,根据法律的规定,村委会成员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在农村的是妇女、老人及病残人员,农村空巢现象对村民自治的实施形成了制约。在中西部大部分人员外流的普通村庄,村民自治出现了“维持会”的状态。
有一些农村的“黑老大”现象就突出了农村选举当中的问题,2015年11月初,广州警方出动上百名警力展开收网抓捕行动,在番禺区南村镇抓获市头村村委会主任蒋某辉等涉黑团伙的在逃嫌疑人员13人,缴获作案工具和物证一大批。市头村的村委会主任蒋某辉之所以成为当地的黑老大,与当地的村党支部的软弱涣散有关,与村民代表会议的无权有关,也与其非法选举有关。蒋某辉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当中采用恐吓、殴打村民等暴力手段,严重干预了选举,干预了村民正常行使的权利,最后他阴谋得逞,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他在当上村委会主任之后利用职权组建黑社会,为非作歹,称霸一方,危害群众。
(二)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不够、个人决策与少数人决策的问题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不够,个人决策以少数人决策还存在。
第三篇:干部学习讲稿: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干部学习讲稿: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崔丽娟
东方讲坛特聘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应用心理学副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项目:《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等,编著出版了《当你十四岁出萌时》,《心理学是什么》《老年人心理与保健》等近20本心理学著作。
目前崔丽娟副教授在上海科学讲坛中作了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的演讲。她在演讲中阐述了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功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前言:变革性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特征 我们是处在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社会一个最大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当然,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性对于我们在座的或不在座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不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强迫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我们自愿的。但是不管这种社会变革是我们原意或不愿意接受的,或者说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来说,生活中的变革是永远存在的而且还在以加速度的形式超过我们人口膨胀的速度,在加速的发展着从而使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我们越来越难以对付它,应对它。
大家都知道,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说25年一代人,但是几年前大家就知道,我们就知道多少年一代人啊?学者通过测算说,现在是3年一代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跟我们的孩子们亲子沟通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我和我们的儿女们想看我们隔了多少代呢,所以现在亲子沟通也是我们代沟的问题,是我们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的那几届大学生有一张大学文凭在手,就已经非常高兴的了,天下的工作任他找,那叫天之骄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的大学生,仅仅有张大学文凭是不足够了,每个大学生,在大学4年当中花很多的精力,花很多的钱去学,去买种种的证书,谁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厚厚的一打在包装自己,但是他们今天怎么样呢,我们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是这几年,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对我们的本科大学生,我们也重新定位了。大家都知道,把他定位于什么呢?他们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他们是普遍劳动者,这就是社会的变革。所以一个人类来说,它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
那么这样一种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在哪呢?体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改革自己和重塑自己,大家请看一看,有关心理健康的指标当中,都谈到这儿为止了,只谈适应,只谈重塑。但是我认为大家会忽略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变化和重塑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应该去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这是非常重要,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我们是要去适应这个社会,去应对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在随着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是不应该失去人类最美好的道德的美德的。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胡锦涛有一个讲话就是《关于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把道德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社会的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变的都很快,重塑的都很快,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条件,守住人类的道德和美德,这是不应该放弃的东西,不管社会怎样变革,道德的底线还是要坚守的,所以人是社会的人,生存在社会当中个人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去适应社会、顺应社会,在顺应和适应的去学会应对社会然后找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握机会再改革我们这个社会,所以这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在一个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生活当中,要去学会不断去适应和应对。所以我常在我们的教育界提倡我们的学校里面要不断地上了一年下来,然后第二年应该打乱班级,重新分班最好让我们老师也换一换。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跟不同的改变,不同的同龄人不同的老师,怎么样来合作共事,怎么样的友好相处,这都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决好的培养,这我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
(二)心理锻炼二: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第二个心理锻炼,接纳自己、了解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谈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和我们的一个心理的品质是紧密相关的,那就是自信心。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句话“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信心里来自哪里呢?在具体的生活中,怎么样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呢?这种锻炼怎么来呢?那就是要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才能够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的成功拥有了一半。(15:30)
我们在教育当中说要因材施教,我们在管理当中,我们要因人而用,每个人都专注培养对自我的接纳,来找到自己的在社会生活中,他的长处是什么,他适合于干什么,喜欢做什么,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观是要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讲的都是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要对自我接纳,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适合干的,喜欢干的,和你擅长干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我们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句话说,精诚所至,所谓的精诚所至,也就是说有一件事,只要我真的拼命地去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的,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擅长你不喜欢,你不适合,你再努力恐怕也是失败。我想这一点我们用植物来做比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大家都知道,玫瑰花非常的高贵,杜鹃花非常的绚烂,但是我一点要给玫瑰浇上杜鹃的养料,生长的条件,而给杜鹃提供玫瑰所需要的养料和生长的条件。大家一定都知道,等玫瑰和杜鹃成长起来以后,玫瑰既失去了自身的高贵,也不会拥有杜鹃的绚烂,而杜鹃它既会失去自身的绚烂,而不会拥有玫瑰的高贵,玫瑰就是玫瑰,杜鹃就是杜鹃,它有它自己的生长的条件,所以我想说的第二个条件,实际就是和我们的自信心密切相关的要想有自信心,那就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潜在能量是什么。接纳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
我在这里引用了经济学家兰斯博格的一句话,兰斯博格他给他的女儿写过十多条生活的忠告,其中有一条格外的重要在这条当中,他是这样对女儿说的,他说:“千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比得过人家?”所以我们要进行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接纳自己,要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中你适合做什么,每个人到这个社会当中,我们自己到这个社会当中的独一无二的理由,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理由,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大家都知道,今天在我们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拼命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能成为专家学者,好象那才是成功的人生。结果导致了什么?结果导致了我们大多数的孩子不仅没有成为专家学者,而且在拼命地成为专家学者的道路上。最为可悲的是他们都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何谈健康的心理呢?谈何成功的人生呢?所以我想谈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就是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来树立起作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信心,那你才能够找到最合适你成长的最适合于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人家成功的道路,不见得是适合你的。(19:50)
(三)心理锻炼三: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
我想谈的第三个心理的锻炼,就是要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把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如果我们把他比作爬山,在实际上说中说,你在整个人生过程当中是爬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过程中,你是否到达了山峰的顶端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怎样的攀登人生的山峰的积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才是最为重要的。那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呢?方法是什么呢?那个方法就是当你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人生的山峰的时候,请你多关注你付出过程中的所得,不要老是关注你的所失,因为你只有关注你在攀登山峰过程中付出之后的所得的话,你才会怎样呀?快乐,你才会拥有动力。我们说人生有各式各样的目标,但是我想说的快乐的生活,应该是最为根本的人生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快乐,是我们活下去和愿意努力下去的最大的动力,在座的有那一位说的我这个人是为痛苦而努力而活着的,请给我痛苦吧越给我痛苦,我越愿意努力下去和活下去,不会的。因为在努力过程中我感受到快乐了,所以我才愿意再继续努力下去。没有人说我感到痛苦了愿意继续努力下去,是不是?所以快乐的体验是最为重要的,这才是我们人生努力的最大的动力。那怎么样去感受快乐呢?方法就是每当你努力过后请你关注一下你努力的所得。
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体验一下,比如爬20层的高楼我们爬啊爬,一鼓作气,累得一屁股坐在10楼,这个时候你往哪看啊?如果你往上看,你是重在所失的人,“我都累成这样了,怎么还有一半呀?”这样的人,虽然你爬到了20层,但是在你的体验当中,你一定觉得你这次努力的付出远远地大于你的所得是不值得的,这就像你去商店去花10快钱只买1块钱的东西,你还愿意去这样的商店吗?不愿意了。但是另外一个人他是这样怕的,当他一鼓作气,也累的一屁股坐标在10楼的时候,他往哪看,往下看,重在人生的所得,他说;“哎呀我这一下子就爬一半了,那我休息休息,待会儿,再上一层那不就超过一半了吗?”是不是,这个人呢?他就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又爬上去了,四分之三了,15层了还剩5层了,到了最后一层的时时候,他一定是“哈哈,我就要胜利啦!”只剩最后一层了,是不是,这样的人。他觉得爬这20层是值得的,下次你不要他去爬,他自己怎么啊,自己都要爬,因为他觉得他的付出是值得的。
每个人生来就愿意有辉煌的人生,成为一个成功者,为什么在我们努力地跋涉过程中,我们很多人慢慢地不再努力了。就是因为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他关注所失,而不关注所得,所以每一次努力,他都觉得,哎呀,失去太多,与所得所比是不值得的。慢慢的他就不具有这种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就放弃了自己,同时他也就放弃了成功的人生,所以这是我谈话的第三个心理锻炼,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比是否达到山峰顶端更重要。(25:00)
(四)心理锻炼四: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四个,我想跟大家说的第四个心理锻炼,那就是多给自己点积极的自我暗示。那生活当中不仅外人可以给我们暗示,我们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暗示,那么这种自我暗示,这种暗示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句话就是——说鬼鬼就来。自我暗示经常发生的,比如今天晚上睡觉前,我们对孩子说,你晚上不要尿床哦,实际上你就给了他什么暗示啊?你是一个好尿床的人本来今天晚上不尿床,他也尿了,为什么?因为这句话,我如果不尿床,你告诉我干什么。这说明我好尿床嘛。所以说,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你的暗示的作用,这种暗示就转化成他对自己的自我暗示——哦,我是一个好尿床的人,结果他真的在行为上去实现了,就影响到了他的行为。有一副对联,其实用在我们对自己自我暗示上,就最恰当不过的了,那就是——说我行我就行为,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在生活当中,要多给自己一点积极地自我暗示,为了给自己一点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给大家讲一个方法,什么方法,我们经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今天不是这七件事了,生活困难时我们讲这七件事,现在我们不讲这七件事了。现在我跟你说,从心理健康来说,你开门只有一件事,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对着镜子把自己妆修一下,在镜子里面让自己的头发,整整齐齐,衣服端端正正,在镜子里面给自己一个,给自己这样一个什么啊?我今天气色不错,精神挺好,你快乐美好的一天,就从这开始了。所以这了一个积极的自我暗示,做好你开门的第一件事,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心理的锻炼。
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第二方面要给大家讲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为什么要谈这个方面呢?因为我刚才跟大家讲了,在我们所有的心理健康的指标中,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两点是得到共识的。
第二点就是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而且我们也知道,科学的发展观,也讲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那这当中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你有去适应社会,与社会协调,就是与周围的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第四篇:干部学习讲稿:女性领导力与领导艺术[模版]
干部学习讲稿:女性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各位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女性领导力以及领导艺术这样一门课程。我先作个自我介绍,我姓钱,一直从事哲学学科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那今天其中女性领导力以及领导艺术,包括女性主义哲学,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于今天课程的目录内容,我们要学习女性领导力的基本内容,一共包括四大部分。第一是提升女性领导力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学习女性领导力的具体内容之前,必须要知道它有什么样的意义;第二,什么是女性领导力。在明白了什么是女性领导力之后,我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地了解什么是女性领导力的特质,知道了女性领导力的特质,我们才可以根据这些特质来结合自己个人的情况塑造自己的女性领导力特征;第四点,女性领导力的风格,帮助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有效的、优秀的领导力的行为类型和倾向。
一、提升女性领导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第一部分,发展女性领导力的重要意义。因为领导行为是人类和动物界都普遍存在的行为,比如我们看见动物群体里边,比如企鹅群体、蜜蜂群体、猴群等里边都有头领以及头领的行为,而对领导力的关注贯穿古往今来的东西方的各种文献,这也是因为我们普遍认为,领导力对组织和社会的有效运转至关重要。
我们有这样一句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里边就有许多的领导智慧,比如里边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的意思是,领导者自身的思想品行端正,那她能作出表率,即使不用下命令,被领导者也会紧紧地跟随着她去行动起来。而相反,如果领导者自身不端正,思想品行不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是不会跟从的。
还有比如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大政治家被称为西方的孔子的这样一位大圣人伯拉图,他就研究过,他在他的理想国里边说,好的领导者应具备一系列的素质(特质),如需要有智慧,必须要勇敢,并且要正义。
第二点,随着两性在体力上的差异对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尤其近30年来,女性领导者呈几何级数地递增,并且女性领导上升的速度、幅度和影响的广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一战后到今天,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从来没有产生过部长级的女领导,可全世界有3位女王,8位女总统和8位女总理,以及相当数量的女性政府高官。
根据许慎的《说文》我们来看,两边有两幅图是“领”和“导”的篆文的写法,“领”说的是脖子前边叫做“领”,而脖子后边叫做“项”,比如望其项背,这个“领”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脖子前面的,它延伸出来有治,有理的意思。前面的脖子是整个人身的关键,比如我们说“咽喉要道”,这个非常重要,同时“领”还指整个衣服的衣领,衣领是统领整个衣服的那样一个关键部位。关于“导”这个字也非常有意思,它在《说文》里边是这样解释的,说它左边是一只脚,后边有头,然后有手,道是走路或者路,而这个手是指拿手指路,导是引导,说明它有指明道路的这样一些意思。所以“领导”含有“关键点拨,指明道路、指明关窍”等重要的含义。
关于领导力的一个比较现代的定义,关于它的界定,有许多的观点以及争论,一般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施领导的能力。我的观点是,所谓领导力是指组织中的领导者或领导团体在洞察组织的内外情境基础上,结合具体形势从而充分利用自身的领导资源(人际关系、权力、自身的领导素质等)的条件去激发、教化、引导被领导者跟从自己,并在相互激励中一同完成工作,以实现共同的目的的这样一个本质。
领导力和管理又是什么关系?管理是由目标驱动的,要在理性、行政手段以及履行契约义务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目的。而领导力可以由意志主导,不仅仅限于要有理性,它可以是由人的意志来引导的,并且它可以是在价值观、理想、愿景、象征以及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变革的目的,而管理主要强调的是一种运用行政手段以及履行契约义务的基础上,追随者和被追随者之间的这样一种向着共同目标行进的这样一种过程和本质。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管理者的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但是领导却可以不用是这样的,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不被任命的,领导以及领导者是可以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同时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的权力,不用下命令的方式,不用行政手段的方式,不用向追随者提供履行契约义务的要求来影响他人的生活,他可以通过情感的方式、价值观的方式、意志的方式、理想的方式,甚至象征的方式来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就影响力而言,领导力要高于管理。
(二)“女性”概念
我们之前讨论了女性领导力中的领导力概念,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女性概念,说到女性概念,可是恰恰是这样一个日常的概念需要我们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我们从中国的有几千年的汉字开始,这两幅图是“女”和“男”的篆书,“女”这个字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字画得非常美,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女孩子两手交叠放在膝盖上行李,并且跪着的样子,要单独地理解“女”这个概念是很难的,因为这个概念只有在与其相对的概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这种概念是一种关系概念,就像我们联系到左才能理解右,我们要依靠了解男来了解女,我们再来看与女相对的这个字男,男这个字也是象形字,我们的老祖宗把汉字创造得非常巧妙,非常地形象、生动,上边是田,耕种土地,下边是一个力量的力,要在田里出力,社会生产力,中国的文字真的非常有意思,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传统,就像我们的传统认为的一样,世界上有阴阳,而女性是人的阴性的一面,而男性是人的阳性的一面,文字是传统和文明的载体,汉字非常有趣,女这个跪着的双手交叠行李的女孩子的形象让我们想到对什么是女性的有许多的传统观点和看法,和汉字的这个男字相对的,女子应该在家里,温柔娴静的,这个跪坐的形象可以联想为是在侍奉父母,也可以是在照顾幼儿,也可以是相夫教子,也可以说这个男、女汉字的形象就体现了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甚至男尊女卑的传统也非常符合这个历史悠久的象形字。
这一切说的是,女性说的是人类社会整体中与男性相区别,但一方面又密不可分的那一部分独立而又完整的人。人类整体是由男性女性组成的,人类的一半是男性,另一半是女性。但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性别不仅仅是意味着生物属性或生理属性,并不是指我们的身份证上、户口本上、出生簿上所盖的那个男或女的戳,女性从来都不是光靠生物或生理属性而得到定义的,生物性别特征不是女性的本质。
再从侧面举一个例子,这就好比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下,人们对女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女性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非常大的不同。虽然女性可以用一种生物个体的性别特征来进行描述和定义,但我们更多地看到,女性总和特定的社会属性、社会形象、社会功能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从汉字里看到的,女性的形象温柔娴静,她可以是相夫教子的形象,也可以是家庭主妇的形象,但她完全不同于男这个汉字的形象,在田里出力,耕作,做重体力劳动。
女性的性别本质说的是,女性的性别本质说的是一种社会性别,而非生物性别。英文里关于性别有两个词,一个是sex,是指生物性别,一个是gender,是社会性别,gender本意是英语的一个语法用词,用来表示词的阴阳属性,而词的阴阳属性是由这个词所指的事物的自然属性不同,以及同时是在于语言用法和情境中用法的不同而被赋予的语言形式。
社会性别概念是一个产生在20世纪60、70年代女权运动中的核心概念。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中认为,人的性别有两种,一是生理性别,一是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指男女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而社会性别是指基于生理性别的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之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差异的不同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当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特有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表现为一种社会对男女的固定期待,这种期待表现在婚姻中,表现在文化中,表现在教育中,表现在经济中,表现在政治中。比如我们还记得之前的汉字篆书的两个男女的形象的话,它反映的是我们对男女的社会性别角色有所不同。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英文的男女也是反映了男女的社会角色不同,女性是从属着,女性来自男性或女性是辅助者。
再举一个例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或其他人或强制性的或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男孩子应该是怎么样的,女孩子应该是怎么样的,男孩子应该坚强、勇敢,女孩子应该温柔,甚至娇弱,善解人意等。这样一种社会性别是在成长过程中,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第五篇:干部学习讲稿: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干部学习讲稿: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讲的专题叫“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有梦想,才有追梦的人。有人追梦,才有奇迹,才会创造奇迹。今天,当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时,才会引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共鸣。因为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使中国人一次一次梦碎而一再陷入心力交瘁之中,中国人连做梦的权利都一再被剥夺。只有今天,中国人告诉世人,中国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中国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人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为了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中国精神是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凝炼而成的。所以,今天我们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联系起来,就是要解开为什么会有中国梦,解开什么是中国精神,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习近平提出中国梦
下面讲几个问题,第一个,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以其通俗亲和的表达方式迅速赢得了中国社会的高度认同。
(一)什么是中国梦
第一个小问题讲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之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许人们会说,我们已经有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为什么还要提出中国梦。我觉得这时提出中国梦有很深的意涵。如果说我们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中国梦一则体现了民族复兴之梦,一则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从脚下到未来的人生之梦。每一个人都能在中国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愿景,从而将中华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梦融为一体。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的深刻意涵,每一个人的梦与中华民族的梦是连在一起的,每一个人的命运与整个民族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
中国梦提出之后,引起世界的关注,人们热议中国梦,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中国梦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人民日报》。
梦是个人的富裕。较之中国,美国具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三面环海,易守难攻,建国伊始就是一霸,历史上从未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征服,倒是常常主动出击攫取他国资源。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国家安全之忧,人民可以专心做自己发财致富的梦。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周边的环境一直极为险恶,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征战从没有停止过,几次被其他民族征服蹂躏。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中国梦必须把“国家富强”放在第一位。
(2)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
第二,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统称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于兹养于兹,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对这块热土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大家有一个共识,民族孱弱,任人欺凌,个人的尊严就会丧失,生命财产得不到保护,哪有幸福可言?美国的民族情况远比中国复杂,黑白两极对立,黑人长期受白人歧视,现在虽然法律上是平等了,但是骨子里的不平等是一时无法消除的,一件小事就可引起内部激烈的民族冲突。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们没有乡土依恋,缺乏民族观念,自然也就只谈个人的成功。
(3)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第三,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美国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梦”特别是强调,不管出身、不论阶级,每个人具有同等靠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而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对那些阶级分明的欧洲小国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诱惑他们、鼓励他们来美国冒险。历史上,美国多次利用其他民族的人民来发展自己的国家。比如早期从非洲引进大量黑人搞种植,十九世纪利用中国劳力修铁路,现在又大量吸收墨西哥、东欧的人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工作,很多白人成了有闲阶级,整日打高尔夫享清福。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的大国,不可能靠大量引进外来人才发展自己,所以习总书记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4)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第四,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家国”的概念,群体意识一直很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内,关系和睦,人人安康,自己才能幸福。所以中国人的幸福是群体意识的。在一个家庭内部,幸福是共享的;在一个国家内部,幸福也是共享的。所以,总书记用三个“共同”来描绘中国梦的愿景:“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然而欧美文化则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5)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
第五,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实现中国梦的自信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历史。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多次强盛,曾是那个时期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最近这些年帝王连续剧的繁荣,反映的就是大众这种心态。西方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崛起,其中一部分因素就是来自历史,因为他们相信中国人具有再现历史的能力。一个历史上从没有强盛过的小国家,你吆喝得再厉害,别人也只会把你当做笑话看。总书记这句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就用了“复兴”这个词,其中就透露着乐观和自信。然而,美国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自建国起,靠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人才逐渐变成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它的梦是把现实延续下去,不让挑战他的力量出现,一直可以做自己的美梦。
(6)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
第六,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实现中国梦,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人人给力,踏实勤干,利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朝一个方向努力。它靠的是集体的意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一句话,中国梦要靠全民族强大的合力来实现。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但是也是个喜欢折腾的民族,自毁力强大的民族,很多时候是发展一段,折腾一段,致使国家的发展可能不进则退。所以,现在要实现梦想,就必须统一大家的意识,明确一个目标,劲往一处使。然而美国自建国起就走的是一条务实的道路,就是简单追求个人富裕幸福,所以个人成功的合力构成了国家的强大。中国人可以办大事,但首先要统一意识。
(7)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
第七,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自鸦片战争以来,领土被侵占,人民被蹂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次大灾难,这都是民族的创伤。近代史上,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民族有尊严,国家有安全,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今天,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总书记这句话掷地有声。没有这种历史痛的国家是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渴望。美国就没有这种痛,所以它也不会做这种梦,因而,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富裕、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最后,作者总结说,“中国梦”是根据“中国脚”量身定做的“一双鞋”。生活在中国,就专心做自己的梦,通过实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人民论坛》2013年5月23日)这也是对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一种解读,它是通过与美国梦的比较,来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它的特点、它的方向、它的目标。实际也是对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一种深度解读,解读得还是意义深刻的。
2、对中国梦的十大误解
另外一个教授,即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义桅发表文章,指出外界对中国梦的解读有十大误解。(1)误解一: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 误解一: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受西方思潮影响,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把人民与国家对立起来,认为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一些外媒更是将“中国梦”翻译为chinas dream(中国的梦),而非chinese dream(中国人的梦),甚至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是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的。其实,这就是对梦的狭隘理解,也是对中国的狭隘解释。(2)误解二: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
误解二: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梦和欧洲梦都在褪色。中国梦的提出,自然给外界加强了中国软实力威胁的口实。尤其是,在将中美关系定位为老二与老大关系的错误理念下,担心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其实,这是对中国包容性文化的误解。中国不会妨碍其他国家实现其梦想。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是国家的强盛,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是要让外界了解中国人在追求现代化过程当中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不是要取代谁,更不是威胁谁。(3)误解三:中国梦是一种新乌托邦
误解三:中国梦是一种新乌托邦。尽管在英文中乌托邦是褒义词,但是,在中国语汇里,乌托邦被描绘为无法实现的梦想。一些外国人从梦的佛教起源出发,污蔑中国梦是精神鸦片,麻醉中国人的变革意识,掩盖社会矛盾。其实,中国是世俗化社会,强调知行合一。中国梦兼顾理想与现实,绝非宗教安慰。中国梦是什么?它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特别是人民的幸福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外界这种解读确实是错误的。
(4)误解四:中国梦表明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理想 误解四:中国梦表明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理想。一些外媒将中国梦与中国的国家身份联系起来,认为中国梦表明中国着眼于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理想。其实,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奋斗目标。中国梦不仅不排斥共产主义理想,反而更务实地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可以说中国梦也是中国各族人民、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富裕之梦。
(5)误解五:中国梦抛弃摸着石头过河 误解五:中国梦抛弃摸着石头过河。一些人将梦想与现实对立起来,认为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更重视顶层设计,抛弃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其实,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中国梦不排斥改革开放的中国实践,反而是其系统化升华。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并不矛盾,把两者对立是错误的。
(6)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等
误解六: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中国梦是最大限度凝聚中国共识,包容各种合法、合理、合情的诉求。然而,一些人乘机将中国梦狭隘地等同于自己的主张,或将自身诉求通过中国梦加以强调,认为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这本身没有错,但单方面强调会以偏概全,或欲速则不达,反而曲解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依法行政等包含在中国梦里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它的全部。如果说是全面,那显然是不正确的。(7)误解七: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
误解七: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梦想。但一些人以现代化名义希望中国全盘西化。其实,现代化不足以概括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无法描绘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巨大变化。中国梦不只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而是中国结合自身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