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物质文化论文(皮影戏)
民族记忆的背影——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上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如果说现有的古迹遗迹是国家和民族在演变过程中留下的固化足迹,那么非物质文化则是民族的内心思想。一个民族的延续靠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而非物质文化是其中最为隐秘和深层的部分,充分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在非物质文化所组成的灿烂民族文化中,皮影戏无疑是在其中尤为突出的。
皮影戏,影戏的一种,是演员手持用兽皮雕刻并施以彩绘的人兽形,通过灯光照射在影幕上,随着丝弦锣鼓的伴奏,通过演员的控制使皮影且歌且舞,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形式。它在我国流传的地域很广,除西藏、新疆以外各地都有,而各地皮影戏往往又风格不同,自成一格。但在人物的造型和表演技巧方面,都极为精湛。剧目的题材从中国的古代巫术、神话、宗教、帝王、公案、战争,以及才子佳人、市井生活无所不包。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传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又有说汉代一个太子从小爱哭,由宫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叶子的影子,随风忽至忽灭,觉得好玩,就不哭了,于是有了帐后动影的艺术形式。这便是“宫廷起源说”。此外,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还有“张良退敌说”、“观音演经说”、“黄龙真人退敌说”等。
若述皮影戏的发展,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皮影的繁荣令人目眩。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等皇室成员仓皇南下,建立南宋王朝。当时的都城临安(杭州)就成为皮影的一个中心地带。北宋的“瓦肆”,演出的“百戏”不可胜数,其中专有影戏演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著名影艺人,历史上留下名的就有董
十五、赵
七、曹保义等。南宋官员仿汴京的瓦肆,在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叫“瓦舍”的地方,招集伎乐,作为军中将士娱乐玩耍的地方。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当时影戏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宣卷的单调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作品是纯属虚构的,影戏的戏路越来越宽了。宋以后,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辐射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并渐渐向全国范围内传播。元代创建伊始,就不断向西扩张。皮影艺人随着蒙古军队西征,皮影也一路向西传播。据载当时皮影已作为军队内部的娱乐活动。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1955年发现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两侧绘有纸窗人影的壁画,并写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字样。金元影戏承袭宋代,时见遗迹。例如1980年在山西省孝义县榆树坪村发现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里,有皮影头像壁画。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1167年)壁画则绘有一幅儿童弄影戏图,这是金代影戏传到北方边远地区的写照。
明清影戏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但更重要的变化是明代以降各地影戏蓬勃兴起,从此已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之流派,并冠以地方的名称,以示彼此在音乐(唱腔)、美术(影人和布景造型)、表演(耍人的技巧)上的不同,如河南大影、陕西皮影、晋中皮影、江浙皮影、闽南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江西皮影、山东皮影、滦州皮影、辽宁皮影、涿州皮影、北京皮影等等,基本形成了今天各地影戏之分布格局。
1949年后,皮影戏由于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扶植,短期内迅速复兴。据1955 年文化部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各地有皮影戏班社900多个,从艺人员5300多名。1966年“文革”爆发,皮影像其它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均被禁演。1976 年,“文革”结束,皮影戏又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演出,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八十年代末期,因为演出市场的不景气,许多中青年影戏艺人退出舞台,改作他行以谋生计,这当是造成今日演员青黄不接、断代的原因。
时至今日,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经让人们难以习惯千百年前形成的那种既定文化模式。随着环境的改变,有些传统不得不变,甚至会被丢弃,但有些传统,就如皮影戏,则需要传承保留下来,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当历史的尘埃落定, 一切归于沉寂之时, 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 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 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皮影戏文化,已经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想要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皮影戏文化,仅仅依靠少部分人和组织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力量。
从政府方面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放思想,建立起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及保护理念;确立主体,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建构体系,以遗产申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大投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强大的财力支撑;采取多种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保护非遗要重视群众的生活需要,注意保留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人们自发自愿地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以皮影为例,可以在不破坏其文化核心和主体文化表现形式的前提下,适度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这样可以让皮影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它在生活中“活”下来,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为了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可以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在学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及其保护的相关课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增强人们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总之,人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懂得和善于利用现代手段传播遗产、弘扬遗产,使之能够造福当今社会。非遗人要充当起非遗的传播者、组织者、策划者,使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并以此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观后感
观《三街通天河》有感
三四街小学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鹿泉非物质文明遗产,其中“鹿泉三街通天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街通天河”表演是一种介于舞蹈与武术之间的民众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清朝初期,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
它表演取材于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通天河的故事,唐僧师徒几个取经路过通天河,唐僧被通天河的鱼精所擒,师徒三人与水怪斗智斗勇。其中猪八戒好色喜功,被水怪中的海蚌变成的美女所迷,被夹住嘴巴,经师徒奋力相救才得以脱险。师徒几人施展功夫,尽情打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它的演员服饰装扮、动作表演等方面吸取了我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是对戏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鹿泉三街通天河”对活跃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观看之后,我对鹿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弘扬鹿泉文化的重要,我们后人要继承弘扬。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与我的生活
非物质文化与我的生活
我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来到武汉后,每次有人问起我的家在哪里,当我提及绍兴时,总能迎来这样的反应:“哦,那真是一个好地方。”、“鲁迅故里呀。”、“原来你是个江南水乡的妹子呀。”,诸如此类。的确,绍兴是个好地方。那是一幅画,画面上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川烟雨任平生,是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当然,这并不是一幅单调的写景画,它还包含着浓浓的人文意蕴。绍兴的孩子生来就浸泡在人文情调当中的。古有王羲之流觞曲水、陆游吟唱钗头凤,近代有鲁迅先生锐利的笔尖、秋瑾女士正气的身影。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有丰富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有多样的戏剧,有醇香的黄酒,还有在水面上摇摇摆摆的乌篷船,这里上演了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里也是西施故里,所以这里能培养出多愁善感的文人,也能栽育出正气凛然的烈士。非物质文化伴随着家门前的小河静静地流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早已流入了每个绍兴人的生活中。
我是听着绍兴各位先辈的故事长大的,也曾看过一些介绍绍兴名人的书籍。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绍兴有很多名人。大禹、勾践、西施、王羲之、陆游、王阳明、曹娥、周恩来、鲁迅、秋瑾、竺可桢等等。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王羲之曲殇流水的故事想必是人尽皆知的。周恩来先生、鲁迅先生、竺可桢校长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所以在这里我想写写孝女曹娥、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也是对我的成长影响比较深的。我们那儿有一条江名为曹娥江。相传在东汉,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年仅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入江中,三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于是,人们将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并在投江之处兴建了曹娥庙。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也不提倡像曹娥那样去救父,但是曹娥的故事仍然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曹娥救父的故事从小就教育我,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自己的亲长。而鉴湖女侠秋瑾则是一个女性自强不屈,不断追求自我更高境界的典型。秋瑾在7岁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跟哥哥们一起上学。从青年时代起,就抱定了解放妇女的宏愿,认为女子应该读书,自重自立,争取自由。27岁的秋瑾冲破了丈夫的阻拦,筹措费用东渡日本求学。这期间,她常以“鉴湖女侠”的署名发表文章,揭露清廷的腐败,鼓吹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她加入同盟会,在发动武装起义时被敌人围捕。在掩护战友撤退时,她坚定地说:“革命必须流血才能成功。这些年来,不少男同志抛头颅洒热血,但还没有听说过妇女死于革命的。请从我开始吧!”。在被捕后,任凭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她咬紧牙关,坚决不说一点实情。卑鄙的敌人在编造的供状上让秋瑾签字画押。她愤然挥笔,用鄙夷的目光扫视着催逼她画押的清廷官吏,随即写下“秋风秋雨秋煞人”7个大字。虽然最后秋瑾被清政府给杀害了。但是她的事迹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秋瑾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即使身为女性,也要自强自立,女子也能像男儿那样,有侠义精神,有不屈的灵魂,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绍兴的这些名人名士,他们的事迹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绍兴人,让我们孕育在灿烂的精神文化中,蓬勃地发展。绍兴的革命先辈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社戏,具体情节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他笔下去观看社戏的时候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与我小时候知道要去看社戏的时候的心情是一样的。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那会儿外婆家还没有电视机,外公每天晚饭后都会放一会儿收音机。绍兴的戏曲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有越剧、绍剧还有莲花落。其实我一直也没分清楚绍剧和越剧是有什么区别,只知道越剧比较有名的段子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作为一个绍兴人实在是倍感惭愧。外公听的是哪种戏曲我也是不知道的,只记得他有满满一抽屉的录音带,还不许我们小孩随便玩。泡上一杯茶,放上一盒带子,外公能坐在摇椅上眯着眼跟着录音带哼唱老半天。也许是受外公的影响,直到现在妈妈在家里拖地或者做饭时也会偶尔哼唱几句戏曲。外公喜欢看戏,我也喜欢。外公喜欢看上好装、穿上漂亮戏服的演员在舞台上依依呀呀的表演,而我喜欢的是热闹。每次有戏班子来唱戏的时候都是村里最热闹的日子,有许多小朋友能跟我一起玩,还有许多卖冰糖葫芦或者是泥人等小玩意儿的小贩。虽然我们喜欢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盼望社戏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我们那儿唱戏一般是晚上。终于等到戏班子要来了,白天村里会有几个人找一块宽敞的空地搭建戏台子。天还没黑,外公就会搬一把长凳、拎上一壶茶,带着我前去占领最佳观看位置。到了戏台戏还没开唱,外公就和村里其他爷爷们谈天。而我问外公讨上几块钱,就跑到别处去玩了。记忆中,我和小伙伴们喜欢钻到戏台下玩打仗或者是捉迷藏,亦或是跑到后台去看演员们上装,换衣服,我们喜欢去买橡皮泥捏成的小人,还喜欢吃像云朵一样的棉花糖。玩累了我就回外公身边,坐在椅子上乖乖看着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一直这样,总是戏散场了我们却都还意犹未尽。最值得高兴的是有时会遇上一连唱上几天的大戏,那简直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可以天天看到唱戏的表演,又能天天在外边疯玩。后来,村子里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了,可是来村子里唱戏的越来越少了。偶尔也会有几个老头儿,想听戏,凑些钱请个戏班子来村里唱唱戏,但这样的事终究不多。外公仍是喜欢在收音机前听戏的,可是家里有了电视机,我再去外公家时也很少陪外公听戏了。直到去年外公去世了,外婆家就再没传出过收音机里播放的戏曲了。
而我现在由于来了武汉,就更加会时常想起绍兴,时常不经意地拿着两者做个比较,又为离家千里而感叹良多。去年寒假的时候,我和同学就专门花时间在绍兴市内好好游览了一番,发现了很多我从来没见过的绍兴的样子,才觉察到自己对生活了这么久的家乡的了解竟然这么少。我们看见了午后悠闲地坐在胡同里喝喝小酒吃吃小菜的老爷爷,也看见了元宵前挂满了花灯的小巷子。我们重新体验了坐上乌篷船在小河前行的感觉,也观察了酿酒师傅现场酿制黄酒的场景。说起黄酒,这是在介绍绍兴时不得不说的一个特色。在香港回归时,浙江省省委书记向香港赠送了黄酒,绍兴黄酒的名气也就此打响了。绍兴的黄酒酿制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绍兴黄酒是以优质糯米、小麦和在绍兴特定地域内的鉴湖水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发酵酿造而成的优质黄酒。酿酒师傅告诉我们优质糯米在经过鉴湖水浸泡、蒸煮、鼓风冷却、落缸、糖化发酵(加入麦曲、酒母)、灌坛后酵、压滤、煎酒、灌坛陈化、灌装等这么多工艺之后才能变成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绍兴酒。影视作品里,经常有人家在女儿出生的时候在地底下埋了黄酒,然后等女儿出嫁的时候拿出来喝的,这也就是女儿红。我家是没有在我出生的时候埋下女儿红的,但是家里的长辈也都会酿酒。不过,自己家酿酒肯定是不会这么复杂的。妈妈会买来优质糯米和酒母,经过浸泡蒸煮等一些处理后放入一个坛子里,密封,过个一年半载后拿出来就能喝了。小时候妈妈是不让我们喝酒的,但是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在不被允许的时候会更加强烈的。于是,偷偷地拿出酒坛子来舀出一点点自己躲起来喝。不过那时真的觉得那味道不怎么好,所以后来也没再偷喝过黄酒了。还想提的一点是,大家似乎都不知道,在绍兴人家里黄酒很多是在做菜时当料酒用的,并不是纯粹用来喝的。此外,在上课的时候谈起过年的习俗时,我发现了我们那儿的习俗与很多地方都不一样。年前的准备大致都是一样的,要赶尘,要买年货。但是我们那儿的一个特色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要把房子里所有的灯打开,我想这大概跟年兽的传说是有一定关系的。传说中年兽是害怕亮光和爆竹声响的,所以我们要把屋子都弄得亮堂堂的。我们那儿几乎家家都会守岁到十二点,每到十二点是要放爆竹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家能成为在新的一年里第一户响起爆竹声的人家,以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还有一个特色是大年初一要吃莲藕八宝粥。大年三十晚上,妈妈会在高压锅里煮上莲藕、莲子、红枣等一系列东西,煮成一大锅八宝粥。到了第二天早上热一热,就是我们大年初一的早餐了。此外,我们都是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去祭祖的。每次吃完莲藕粥,我们就会去墓地里祭拜祖宗,给他们送去新年的第一声慰问。而在清明时节去祭祖的人反而比较少。
这些就是我想呈现的绍兴。不知道别人对绍兴是怎样一种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永远是一个最可爱的地方。它是一位有着丰富历史的老人,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少年,是我梦里那盏灯亮着的地方。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皮影艺术的造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元素。制作工艺与造型样式都别具一格,期戏剧化的造型程式与雕刻手法,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贡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自然流露出纯真质朴之美,还具备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隐忍、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在公众传播领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上的共识,营造保护费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有力的宣传,使全体民众自然且广泛地了解、认识和感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而接受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班级活动方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非遗进校园”班级活动方案
一、“非遗”校园之指导思想
围绕“非遗文化充满校园”的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目的,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德育处要求,对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养我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帮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二、“非遗”校园之活动目标
用两年的时间在班级内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非遗”校园之班级理念
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制定了“学会做人,自强不息;学会仁义,宽容豁达; 学会传承,人格出众。”的班级理念。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位学生温馨的家。
四、“非遗”校园之班级活动策略
策略一:环境营造,建立“非遗”特色班级
每学期开学初按照学校要求改善教室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外墙走廊使用“非遗”插板做底版张贴学生假期万里行小报,室内主题墙主要布置两大板块内容:规范部分(学校统一要求部分)和班级特色(品格教育、班级理念、学生剪纸或假期小报作品等),两边侧墙和柱台摆放学生的绘画、剪纸、书法等作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策略二:打造人文班级,营造国学氛围
从本学年开始坚持“四个一”,即每日一读,每日一背,每周一课,每期一赛。每天利用早读或午会时间坚持集体诵读经典国学(要求:一二年级《三字经》、《千字文》;三四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五六年级《论语》、《大学。中庸》。)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让学生进行背诵学习,每周上一节经典赏析课,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利用“五一”、“国庆”分别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四个一”并行推进。预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人文素养、人生修养。
策略三:“非遗”活动进课堂
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多样,需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做好校内宣传,带学生参观学校校园,营造同学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通过兴趣小组、黑板报、宣传横幅等平台充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意义、目的,激发学生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大力鼓励我班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非遗”社团课,对已经在社团内的学生尽量培养他们更加浓厚的兴趣,陶冶情操,希望能让其亲身体会到中华民间艺术之精髓,使其尽量发展成为他们的特长。
具体活动安排:
1、古筝学习的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求学生能每天坚持练习,成立班级小乐队,推选优秀学生代表班级、学校参加演出。
2、瓷胎竹编、剪纸、面塑、花叶画学生力争一学期开展一次作品展,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
3、每逢传统节日时布置学生搜集了解相关节日信息,传统民俗习惯,民间活动,利用班会课在班上进行交流,以此来播种“非遗”精神。
4、每期的运动会上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加传统民间游戏、体育活动:划龙舟、滚铁环、踢毽子等。
策略四:“非遗”基地参观学习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本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奇妙之处,预计开展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走访“非遗”基地,了解学习至少一至二次,让孩子们更多的接触“非遗”文化。可在家校活动时组织学生去这些地方:
1、历史文化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成都金沙遗址、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水井坊博物馆。
2、生态环保:成都植物园、白鹭溪湿地公园、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西江月农业生态园
4、科技创新:四川科技馆
5、艺术:成都画院书画博物馆。其中白鹭溪湿地公园、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本班学生已经去过,在参观走访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长了知识,学生们更加热爱生活。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还将继续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