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20:1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第一篇: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莪不会去缠你。说好的不离不弃 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

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各位同道: 大家好。我得知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家庭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讲的话题。学术界有两类文章是水平特别高的,一种是题目特别大的,如《宇宙演化和心理能量》,这往往都是开一代先河的大宗师的文章,这样题目出现,也说明大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还不甚了解。还有一种题目是特别细的,比如说《武汉地区26-28岁男性未婚青年的动力学短程治疗中初始访谈的投射机制的形式》,这两的题目出现就说明在某个领域钻研的比较精深。武汉曾经举办过很多期家庭治疗的培训。所以我想大家对家庭动力学应该是已经有一些了解了。今天就讨论一个稍微小一点的问题,便是家庭中的投射-认同过程是如何影响到个别心理治疗的治疗过程的,特别是如何影响到治疗师的判断,形成治疗中的阻抗和反阻抗。

1、导言

我想大家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特别是做青少年治疗的,我们会逐渐为这些青少年受到了压迫而同情不已,不明白他们的父母为什么居然如此不能理解他们,从而对那些“顽固不化”的父母感到愤怒不已。

做成人治疗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觉得天下怎么会有如此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或者有如此不理解自己妻子的丈夫。或如此逼迫自己丈夫的老婆。

每当我们出现这些愤怒感、无奈感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可能卷入了家庭中的投射-认同。

而且也提示我们,在个别治疗中出现了很多需要处理的投射-认同过程。

投射-认同过程中的双方往往需要寻找第三方来承担起两人系统中的焦虑。这个三角化过程起源于母婴关系向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过渡。在治疗情景中会不断重复。

所以个别治疗情景中,难免会出现一个第三方的“魔鬼代言人”,这个人可能是患者的父母之一,可能是一个重点中学的老师,可能是一个给患者开药的精神科医生,可能是患者的前一个治疗师,更有可能是给患者家庭做家庭治疗的家庭治疗师。这些人往往被描述成糟糕的、不行的、软弱的,也就是说坏自体,也有可能别描述成迫害人的、压抑的、冷漠的、过度理智不理解人的,也就是坏客体。

个别治疗师经常会抱怨家庭治疗师的愚蠢,如果个别治疗师去听听家庭治疗师的督导,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们也在嘲笑我们。”

现在投射-认同这个概念,可能可以让我们同时从个人和系统的角度来反思很多现象。

2、家庭中的投射-认同过程

其实早在经典精神分析的年代,分析师们就注意到了分析可能会引起配偶的变化。所以当时的精神分析师一般会建议,夫妻双方中如果有一方在做精神分析,另外一方最好也去做心理治疗。

Giovacchini发现,在个别心理治疗中,配偶一方经过治疗显著改善的时候。另外一方往往会退行。本来夫妻中潜在的角色分配和互动模式被破坏。(Giovacchini,1984a,1984b)

比如说,一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很依赖自己的妻子,妻子呢,有很强的控制欲,也乐得通过控制丈夫得到成就感。结果把患者的依赖性治好了,他变得独立、自信了,从而也不需要妻子的控制了。这时候妻子就会变得无助、恐惧、失落。两口子就面临着危机,他们本来婚姻的基础是依赖-控制。现在他们用什么来维持婚姻呢?

所以,我们不要催促患者成长得太快,所谓“欲速则不达”。太快取得效果的治疗造成他们更大的问题。在一个系统中,一方的改变往往会造成另一方的重大影响,有些时候治疗会对别人的婚姻造成冲击。治疗师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就是家属找上门来“讨公道”。

有时候患者很聪明,他会用阻抗这种方式来对抗治疗。再举上面那个例子。一个依赖人格的人往往会有一个自卑至极的自我表象,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他的自我表象和他的现实不一致——如我遇到一个患者,经常用恶毒的话贬低自己的长相,可是其实她是个公认的秀美的女孩,追她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其实自己有优秀的、不错的方面。就在于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不错的话,就有可能失去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就像那个秀美的女孩,她如果自信的话,就会体验到来自异性的爱,就会离开父母。而其父母其实早就要离婚,一直都是因为她太小没离,多年来她一直是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一个独立自信的她将会要摧毁掉这个家庭的结构

60年代的时候,Wangh(1962)就观察到焦虑的夫妻之间的防御模式在于他们会建立起一种僵化、刻板的沟通模式,其中一方担任有权力的控制者,而另外一方扮演一个弱小的角色。(Wangh,1962)

这种刻板模式的任何变化会让他们痛苦不已。客体关系的家庭治疗师Jill Scharff(1992)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对夫妻来做治疗目的是让夫妻间能够有更多开放的情感交流,可是当丈夫真的能够开放自己的情绪感受,能够表流自己的脆弱的一面的时候,妻子开始极度的焦虑不安。(Jill Scharff,1992)

如果大家多学习一些米纽琴、鲍温,纳吉的家庭治疗学说,再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的清晰。其实在夫妻之间的投射认同比比皆是,很多夫妻往往会通过投射-认同来代谢、忽略他们沟通系统中的焦虑,结果往往是彼此的自主性、权力、和亲密性降低。(Scarf,1986;Wilkinson and Gabbard,1995)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个聪明智慧的女人为了配合丈夫对投射过来的好妈妈的表象而努力地避免自己工作能力的发挥、事业的发展。而一个本来情感丰富、才情四溢、有点孩子气的男人为了维持妻子投射过来的好爸爸的表象而不得不变得冷漠、理智,成天去拼命赚钱。他们系统中的爱情的定义便是牺牲自由,相互依赖,从而保持家庭的稳定。

有关这一点,特别推荐大家看看鲍温的理论,他是家庭治疗师中理论建构最完整的一位,虽然有些赶不上后现代主义的时髦,但的确很实用。

现在比较时髦的一个观点是女权主义家Benjamin提出来的,他认为夫妻间的投射认同来自文化的性别偏倚,丈夫被压抑的的无意识中理想女性表象向妻子投射,反之亦然,妻子不能够认同自己具有典型的男性气质,所以把这些东西向丈夫投射。(Benjamin,1995)

最常见的情况是男性投射的那个无意识的理想女性往往是一个乳汁充足的好妈妈的表象,所以很多男人择偶的首要标准是老婆会不会做菜,(满足口欲),同时他们会很难对这个老妈妈般的妻子有亲密行为(乱伦禁忌),或者无法对这个老妈妈-妻子负责,一个吃奶的娃娃自然是不存在为自己的妈妈负责的义务的。(Kissen,1995,1996)

这种施虐-受虐、依赖-控制关系是夫妻关系的常态,每对夫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谓健康的、发展的夫妻关系之不过在他们的关系中有适当的角色灵活性,双方能够把攻击性和乱伦冲动用比较好玩、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说打情骂俏,做游戏,角色互换等等。

3、家庭投射认同和治疗中的阻抗

而那些投射认同过度,角色僵化的夫妻迟早要来做心理治疗,或者以一个人来,或者是夫妻一起来。

治疗师首先面对的便是这些患者的阻抗,如次级获益或者同一性阻抗。治疗师任务除了消除症状之外,还要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关系,减少僵化的投射认同,建立灵活的系统规则。

如果治疗师不愿意做这些事的话,最好提前问患者,你是否愿意为你的症状缓解付出妻离子散的代价?

即便在个别治疗中,我们做阻抗分析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全面地探索夫妻间的角色分配,投射-认同和内摄-认同的模式。需要聚焦于伴侣间的沟通模式,进行澄清和解释。帮助双方能够把投射出去的情绪、表象回收过来。

有关具体的技术操作,建议大家参考伯内恩和哈里斯的有关沟通分析的书籍,特别是脚本分析,其实这个TA的技术要比传统的精神分析的解释容易让当事人接受。当然家庭治疗中的前馈提问、假设提问、循环提问等技术也是完全可以整合进个别治疗中的。如果能够合并家庭治疗就更好。

我们做治疗的目的是:在不违反伦理、法律的前提下,帮助当事人获得心理利益,同时我们自己得到经济利益。而不是去宣扬任何一个学派的观点,拉人入帮会。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作为治疗师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严和自由远比任何学派的“纯正性”要重要的多。

系统观其实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不是专属于某一个学派的。它既然已经被证明是考察人际系统有效的方法,就可以被我们使用。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其实即便在个别治疗中,也存在着多个同盟,最明显的两个同盟是治疗同盟和当事人的家庭同盟。如果治疗同盟的目标损害到了家庭同盟的稳定,我们需要认真的反思、考虑。

有不少咨询者是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来做心理治疗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处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治疗同盟变成了一个理想化的客体,一个患者逃避作为成人需要面对的责任和义务的场所。

这时候往往会出现比较强烈的移情和移情阻抗,治疗师被幻想成一个完美的亲人、情人,而坏客体投射给了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情人。治疗同盟和家庭同盟的关系变成了类似于二战中双方的关系。

这时候治疗同盟越坚固,患者处理分离焦虑和社会适应的能力越退化。治疗同盟中的好客体的投射认同和家庭同盟中坏客体的投射认同会让治疗师和咨询者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分裂、原始理想化等防御。所以在个别治疗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从家庭系统的观点建立治疗同盟。这个同盟是不应该把家属排斥在外。特别是对人格障碍的患者。

我相信大家如果不难发现,其实我们中国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的疗程,特别是动力学治疗的疗程,要比西方国家短的多。除了治疗不够深入、合并了药物治疗等等因素外,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这便是中国文化中浓厚的家庭情谊。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美国的边缘人格的案例,治疗师主动提出要和家庭访谈,可是家属说,患者已经是成人,有自己的权利,家属没有义务为他再承担什么。这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中,也不算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

而中国的咨询者,十有八九一生病就有一大堆家里人来关心问候、出钱出力,这固然会造成次级获益,但是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有利病情的缓解的,我们知道,爱本身就是治疗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工作只不过是防止过度的爱造成的依赖,而不是去摧毁这种中国传统的爱的模式。

每一种传统独有其存在的依据,只有新的传统形成,才可能让旧传统消失。作为单枪匹马的治疗师,是不用担负挑战传统的宏图大业的。

所以在个别治疗的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在治疗的初期、治疗的转折期,治疗末期都安排和家属1-2次家庭教育式的会面。

让治疗同盟和家庭同盟能够协调起来,一开始的时候家属就应该被纳入治疗联盟中,让他们知道治疗会引起他们家庭结构、夫妻交流方式的什么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可以利用的资源是什么,是否需要合并家庭治疗或者另一方去参加独立的治疗等等。

下面我们要来看看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是如何影响到个别治疗。这最好通过Morton Kieson一个简短的案例片段来说明。片段1:

艾先生(化名,下同)他为人很被动,工作很拖拉、经常出错,随着治疗进展,他这方面的进步很多。可是这时候,他的妻子却在对他抱怨,说他的治疗没什么进步。听到这个消息,治疗师感到很愤怒,因为治疗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这时候治疗师想起来原来这个患者曾经说过自己的妻子没有性魅力。所以这时候治疗师问患者近来对妻子的感觉如何,令人惊奇的是,患者以前经常把妻子理想化,这一次说的却是对妻子感到愤怒,因为妻子最近对他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个投射认同的过程,随着患者主动性的争强,他的妻子不在承担以前的那个供他依赖的口欲期母亲的角色——那是一个完全付出、没有自己的需要,特别是没有性需求的妈妈——可是现在,妻子有了要求,妻子在以一个比较接近成人的角色和他交流,这让患者感到很大的压力,他开始又退行回去,开始把妻子投射为一个迫害者、压迫者,同时在治疗中投射这些愤怒的情绪。如果治疗师这时候不小心,和患者一起指责妻子的“挑剔”。就是加入了这种投射-认同的过程,治疗师其实变成了好客体,而那个坏客体将会继续对妻子投射。而患者的依赖性仍然会卷土重来。

4、总结

现在我们知道,个别治疗中的治疗师经常会受到家庭中投射-认同过程的影响,通过反思我们的反移情和反阻抗的感觉,我们可以更好地来理解患者的移情和阻抗是什么样的。

个别治疗中要注意探索家庭中的角色分配,家庭中投射-认同的形式,帮助患者回收他投射出去的东西,让家庭关系保持的适度的开放和灵活,同时患者的内心结构保持一定的弹性。

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一方的改善,夫妻双方迟早都会由分裂偏执状态进入到抑郁状态。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要经历一个哀悼的过程。所以即便在个别治疗中也需要合并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治疗。

有关这个话题我的发言就到此为止,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阅读一些Schaff这个人有关客体关系家庭治疗的文献,欢迎大家多多提问发言。参考文献 Benjamin, J.1992.The bonds of love.New York: Pantheon Books.Giovachini, P.1984a.Treatment of marital disharmonies: The classical approach.In Character disorders and adaptative mechanisms.New York: Jason Aronson, pp.221-252.Giovacchini, P.1984b.Characterological aspects of marital interaction.In Character disorders and adaptative mechanisms.New York: Jason Aronson, pp.253-260.Kissen, M.1995.Meshing character structures in couples.In Affect, object and character structure.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pp.221-232.Kissen, M.,1996,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 resistance in couple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New York: Winter 1996.Vol.50, Iss.1;p.54-66 Scharff, J.S.1992.Projective and 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use of the therapist's self.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Scarf, M.1986.Intimate partners.Patterns in love and marriage.The Atlantic Monthly.Wilkinson, S.M., and Gabbard, G.O.(1995).On romantic space.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2, 201-219.Wangh, M.1962.The “Evocation of a proxy.” A psychological maneuver, its use as a defense, its purposes and genesis.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7, 451-472.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第二篇: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得知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家庭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讲的话题。学术界有两类文章是水平特别高的,一种是题目特别大的,如《宇宙演化和心理能量》,这往往都是开一代先河的大宗师的文章,这样题目出现,也说明大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还不甚了解。还有一种题目是特别细的,比如说《武汉地区26-28岁男性未婚青年的动力学短程治疗中初始访谈的投射机制的形式》,这两的题目出现就说明在某个领域钻研的比较精深。武汉曾经举办过很多期家庭治疗的培训。所以我想大家对家庭动力学应该是已经有一些了解了。今天就讨论一个稍微小一点的问题,便是家庭中的投射-认同过程是如何影响到个别心理治疗的治疗过程的,特别是如何影响到治疗师的判断,形成治疗中的阻抗和反阻抗。

1、导言

我想大家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特别是做青少年治疗的,我们会逐渐为这些青少年受到了压迫而同情不已,不明白他们的父母为什么居然如此不能理解他们,从而对那些“顽固不化”的父母感到愤怒不已。

做成人治疗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觉得天下怎么会有如此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或者有如此不理解自己妻子的丈夫。或如此逼迫自己丈夫的老婆。

每当我们出现这些愤怒感、无奈感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可能卷入了家庭中的投射-认同。

而且也提示我们,在个别治疗中出现了很多需要处理的投射-认同过程。

投射-认同过程中的双方往往需要寻找第三方来承担起两人系统中的焦虑。这个三角化过程起源于母婴关系向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过渡。在治疗情景中会不断重复。

所以个别治疗情景中,难免会出现一个第三方的“魔鬼代言人”,这个人可能是患者的父母之一,可能是一个重点中学的老师,可能是一个给患者开药的精神科医生,可能是患者的前一个治疗师,更有可能是给患者家庭做家庭治疗的家庭治疗师。这些人往往被描述成糟糕的、不行的、软弱的,也就是说坏自体,也有可能别描述成迫害人的、压抑的、冷漠的、过度理智不理解人的,也就是坏客体。

个别治疗师经常会抱怨家庭治疗师的愚蠢,如果个别治疗师去听听家庭治疗师的督导,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们也在嘲笑我们。”

现在投射-认同这个概念,可能可以让我们同时从个人和系统的角度来反思很多现象。

2、家庭中的投射-认同过程

其实早在经典精神分析的年代,分析师们就注意到了分析可能会引起配偶的变化。所以当时的精神分析师一般会建议,夫妻双方中如果有一方在做精神分析,另外一方最好也去做心理治疗。

Giovacchini发现,在个别心理治疗中,配偶一方经过治疗显著改善的时候。另外一方往往会退行。本来夫妻中潜在的角色分配和互动模式被破坏。(Giovacchini,1984a,1984b)比如说,一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很依赖自己的妻子,妻子呢,有很强的控制欲,也乐得通过控制丈夫得到成就感。结果把患者的依赖性治好了,他变得独立、自信了,从而也不需要妻子的控制了。这时候妻子就会变得无助、恐惧、失落。两口子就面临着危机,他们本来婚姻的基础是依赖-控制。现在他们用什么来维持婚姻呢?

所以,我们不要催促患者成长得太快,所谓“欲速则不达”。太快取得效果的治疗造成他们更大的问题。在一个系统中,一方的改变往往会造成另一方的重大影响,有些时候治疗会对别人的婚姻造成冲击。治疗师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就是家属找上门来“讨公道”。

有时候患者很聪明,他会用阻抗这种方式来对抗治疗。再举上面那个例子。一个依赖人格的人往往会有一个自卑至极的自我表象,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他的自我表象和他的现实不

一致——如我遇到一个患者,经常用恶毒的话贬低自己的长相,可是其实她是个公认的秀美的女孩,追她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其实自己有优秀的、不错的方面。就在于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不错的话,就有可能失去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就像那个秀美的女孩,她如果自信的话,就会体验到来自异性的爱,就会离开父母。而其父母其实早就要离婚,一直都是因为她太小没离,多年来她一直是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一个独立自信的她将会要摧毁掉这个家庭的结构

60年代的时候,Wangh(1962)就观察到焦虑的夫妻之间的防御模式在于他们会建立起一种僵化、刻板的沟通模式,其中一方担任有权力的控制者,而另外一方扮演一个弱小的角色。(Wangh,1962)

这种刻板模式的任何变化会让他们痛苦不已。客体关系的家庭治疗师Jill Scharff(1992)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对夫妻来做治疗目的是让夫妻间能够有更多开放的情感交流,可是当丈夫真的能够开放自己的情绪感受,能够表流自己的脆弱的一面的时候,妻子开始极度的焦虑不安。(Jill Scharff,1992)

如果大家多学习一些米纽琴、鲍温,纳吉的家庭治疗学说,再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的清晰。其实在夫妻之间的投射认同比比皆是,很多夫妻往往会通过投射-认同来代谢、忽略他们沟通系统中的焦虑,结果往往是彼此的自主性、权力、和亲密性降低。(Scarf,1986;Wilkinson and Gabbard,1995)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个聪明智慧的女人为了配合丈夫对投射过来的好妈妈的表象而努力地避免自己工作能力的发挥、事业的发展。而一个本来情感丰富、才情四溢、有点孩子气的男人为了维持妻子投射过来的好爸爸的表象而不得不变得冷漠、理智,成天去拼命赚钱。他们系统中的爱情的定义便是牺牲自由,相互依赖,从而保持家庭的稳定。

有关这一点,特别推荐大家看看鲍温的理论,他是家庭治疗师中理论建构最完整的一位,虽然有些赶不上后现代主义的时髦,但的确很实用。

现在比较时髦的一个观点是女权主义家Benjamin提出来的,他认为夫妻间的投射认同来自文化的性别偏倚,丈夫被压抑的的无意识中理想女性表象向妻子投射,反之亦然,妻子不能够认同自己具有典型的男性气质,所以把这些东西向丈夫投射。(Benjamin,1995)

最常见的情况是男性投射的那个无意识的理想女性往往是一个乳汁充足的好妈妈的表象,所以很多男人择偶的首要标准是老婆会不会做菜,(满足口欲),同时他们会很难对这个老妈妈般的妻子有亲密行为(乱伦禁忌),或者无法对这个老妈妈-妻子负责,一个吃奶的娃娃自然是不存在为自己的妈妈负责的义务的。(Kissen,1995,1996)

这种施虐-受虐、依赖-控制关系是夫妻关系的常态,每对夫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谓健康的、发展的夫妻关系之不过在他们的关系中有适当的角色灵活性,双方能够把攻击性和乱伦冲动用比较好玩、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说打情骂俏,做游戏,角色互换等等。

3、家庭投射认同和治疗中的阻抗

而那些投射认同过度,角色僵化的夫妻迟早要来做心理治疗,或者以一个人来,或者是夫妻一起来。

治疗师首先面对的便是这些患者的阻抗,如次级获益或者同一性阻抗。治疗师任务除了消除症状之外,还要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关系,减少僵化的投射认同,建立灵活的系统规则。如果治疗师不愿意做这些事的话,最好提前问患者,你是否愿意为你的症状缓解付出妻离子散的代价?

即便在个别治疗中,我们做阻抗分析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全面地探索夫妻间的角色分配,投射-认同和内摄-认同的模式。需要聚焦于伴侣间的沟通模式,进行澄清和解释。帮助双方能够把投射出去的情绪、表象回收过来。

有关具体的技术操作,建议大家参考伯内恩和哈里斯的有关沟通分析的书籍,特别是脚

本分析,其实这个TA的技术要比传统的精神分析的解释容易让当事人接受。当然家庭治疗中的前馈提问、假设提问、循环提问等技术也是完全可以整合进个别治疗中的。如果能够合并家庭治疗就更好。

我们做治疗的目的是:在不违反伦理、法律的前提下,帮助当事人获得心理利益,同时我们自己得到经济利益。而不是去宣扬任何一个学派的观点,拉人入帮会。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作为治疗师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严和自由远比任何学派的“纯正性”要重要的多。系统观其实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不是专属于某一个学派的。它既然已经被证明是考察人际系统有效的方法,就可以被我们使用。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其实即便在个别治疗中,也存在着多个同盟,最明显的两个同盟是治疗同盟和当事人的家庭同盟。如果治疗同盟的目标损害到了家庭同盟的稳定,我们需要认真的反思、考虑。

有不少咨询者是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来做心理治疗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处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治疗同盟变成了一个理想化的客体,一个患者逃避作为成人需要面对的责任和义务的场所。

这时候往往会出现比较强烈的移情和移情阻抗,治疗师被幻想成一个完美的亲人、情人,而坏客体投射给了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情人。治疗同盟和家庭同盟的关系变成了类似于二战中双方的关系。

这时候治疗同盟越坚固,患者处理分离焦虑和社会适应的能力越退化。治疗同盟中的好客体的投射认同和家庭同盟中坏客体的投射认同会让治疗师和咨询者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分裂、原始理想化等防御。所以在个别治疗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从家庭系统的观点建立治疗同盟。这个同盟是不应该把家属排斥在外。特别是对人格障碍的患者。

我相信大家如果不难发现,其实我们中国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的疗程,特别是动力学治疗的疗程,要比西方国家短的多。除了治疗不够深入、合并了药物治疗等等因素外,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这便是中国文化中浓厚的家庭情谊。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美国的边缘人格的案例,治疗师主动提出要和家庭访谈,可是家属说,患者已经是成人,有自己的权利,家属没有义务为他再承担什么。这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中,也不算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而中国的咨询者,十有八九一生病就有一大堆家里人来关心问候、出钱出力,这固然会造成次级获益,但是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有利病情的缓解的,我们知道,爱本身就是治疗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工作只不过是防止过度的爱造成的依赖,而不是去摧毁这种中国传统的爱的模式。

每一种传统独有其存在的依据,只有新的传统形成,才可能让旧传统消失。作为单枪匹马的治疗师,是不用担负挑战传统的宏图大业的。

所以在个别治疗的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在治疗的初期、治疗的转折期,治疗末期都安排和家属1-2次家庭教育式的会面。

让治疗同盟和家庭同盟能够协调起来,一开始的时候家属就应该被纳入治疗联盟中,让他们知道治疗会引起他们家庭结构、夫妻交流方式的什么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可以利用的资源是什么,是否需要合并家庭治疗或者另一方去参加独立的治疗等等。

下面我们要来看看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是如何影响到个别治疗。这最好通过Morton Kieson一个简短的案例片段来说明。片段1:

艾先生(化名,下同)他为人很被动,工作很拖拉、经常出错,随着治疗进展,他这方面的进步很多。可是这时候,他的妻子却在对他抱怨,说他的治疗没什么进步。听到这个消息,治疗师感到很愤怒,因为治疗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这时候治疗师想起来原来这个患者曾经说过自己的妻子没有性魅力。所以这时候治疗师问患者近来对妻子的感觉如何,令人惊

奇的是,患者以前经常把妻子理想化,这一次说的却是对妻子感到愤怒,因为妻子最近对他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个投射认同的过程,随着患者主动性的争强,他的妻子不在承担以前的那个供他依赖的口欲期母亲的角色——那是一个完全付出、没有自己的需要,特别是没有性需求的妈妈——可是现在,妻子有了要求,妻子在以一个比较接近成人的角色和他交流,这让患者感到很大的压力,他开始又退行回去,开始把妻子投射为一个迫害者、压迫者,同时在治疗中投射这些愤怒的情绪。如果治疗师这时候不小心,和患者一起指责妻子的“挑剔”。就是加入了这种投射-认同的过程,治疗师其实变成了好客体,而那个坏客体将会继续对妻子投射。而患者的依赖性仍然会卷土重来。

4、总结

现在我们知道,个别治疗中的治疗师经常会受到家庭中投射-认同过程的影响,通过反思我们的反移情和反阻抗的感觉,我们可以更好地来理解患者的移情和阻抗是什么样的。个别治疗中要注意探索家庭中的角色分配,家庭中投射-认同的形式,帮助患者回收他投射出去的东西,让家庭关系保持的适度的开放和灵活,同时患者的内心结构保持一定的弹性。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一方的改善,夫妻双方迟早都会由分裂偏执状态进入到抑郁状态。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要经历一个哀悼的过程。所以即便在个别治疗中也需要合并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治疗。

有关这个话题我的发言就到此为止,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阅读一些Schaff这个人有关客体关系家庭治疗的文献,欢迎大家多多提问发言。参考文献 Benjamin, J.1992.The bonds of love.New York: Pantheon Books.Giovachini, P.1984a.Treatment of marital disharmonies: The classical approach.In Character disorders and adaptative mechanisms.New York: Jason Aronson, pp.221-252.Giovacchini, P.1984b.Characterological aspects of marital interaction.In Character disorders and adaptative mechanisms.New York: Jason Aronson, pp.253-260.Kissen, M.1995.Meshing character structures in couples.In Affect, object and character structure.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pp.221-232.Kissen, M.,1996,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 resistance in couple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New York: Winter 1996.Vol.50, Iss.1;p.54-66 Scharff, J.S.1992.Projective and 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use of the therapist's self.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Scarf, M.1986.Intimate partners.Patterns in love and marriage.The Atlantic Monthly.Wilkinson, S.M., and Gabbard, G.O.(1995).On romantic space.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2, 201-219.Wangh, M.1962.The “Evocation of a proxy.” A psychological maneuver, its use as a defense, its purposes and genesis.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7, 451-472.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第三篇:投射-认同理论入门(演讲稿)

诸位同道好:

今天简介投射认同理论。

主要介绍四个问题:什么是投射-认同,为什么要学投射-认同,如何在临床上识别投射-认同,如何处理投射认同。

1、什么是投射-认同?

投射-认同包括两个成分,投射和认同。

投射,就是你把你不能接受的东西排除自己的内心世界,“投掷”到外界。

认同,是指一个人变得像另一个人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无意识的模仿。

这两个成分的关系是这样的:认同是投射的基础、平台,也是投射的目的。而投射就是为了完成认同这个目的。

通过投射-认同,你排除自己内心的某些“坏”东西,目的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好”人。如纯情少女,就是投射-认同形成的。纯情少女往往自恋,因为她觉得自己非常好,纯情少女的男朋友往往头大欲裂,因为他是个垃圾站,隔三岔五就要接受对方扔过来的坏东西。林黛玉和贾宝玉就是这样的。

这是比较简单的说法,现在我们要看一下比较复杂的说法。

投射-认同有三个作用的领域,分别叫做单元、双元、三元的投射-认同。

单元的投射-认同就是克莱因学派所言的投射性认同。整个过程都是在一个人自己的内心发生的,和外界的其他人没有太大关系。其实在单元的意义上投射性认同就是投射,不过它是比较原始的投射,kernberg把投射性认同和投射区分开来,在克莱因学派的人看来,这叫做画蛇添足。

单元的投射性认同包括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分裂。把整个内心世界分成好的和坏的两大块;

第二,投射。把坏的那一块扔出去,认为它不属于自己,那么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有人以为是扔到了外在世界中那个母亲心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扔到了自己内心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贴上个标签,叫做客体表象,那么把所有坏东西都扔掉了,打扫干净的那一块地方也插上了一个牌子,叫做“自体表象”;所以大家明白了,所以自体、客体其实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不变的东西,而都是表象而已。换句话说都是主观的。投射性认同中的投射也不是说婴儿有本事隔空传物,把他引起焦虑的肾上腺素等物质从自己大脑中扔出来,塞到他妈妈的大脑里面。而是指把内心分成两块,好的、坏的,好的那块是自体,坏的那块是客体。然后接着再分,把扔到“坏的客体”那块地里面的有些东西又拿回来,变成自体这块地里面。这样他的“心田”就有个四块地方,好自体,坏自体,好客体、坏客体。自体和客体本来就是一块地上的,所以说他们是“自体-客体”,没有那么清楚的。

这个分田地、划界的过程叫做分裂,这个不断打标签,把一些东西搬来搬去的过程叫做认同。认同是投射性认同的第三个步骤,婴儿必须把那些扔出去的东西回收过来,因为这些坏东西(一般是攻击性)本来就是他的东西。

弗洛伊德分析过孩子经常玩的一个“fort-da”游戏,就是投射性认同。

举个解释的例子,“你不能接受我是无能的、脆弱的这种观念,你认为无能的、脆弱的那个人是你父亲,可是同时你又的确发觉自己有能力不足的一面,所以你的结论是,你的确无能、脆弱,这是由于你父亲把他的无能、脆弱‘传染’给了你。这是你要表达的吗?”

这是我遇到一个把“坏自体-客体”进行投射性认同的男孩,其实他父亲很有本事,是个老总。

更重要的是,学习投射认同理论可以让你自己保持心灵平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防治感应性精神病。

外科医生的职业病是胃溃疡,中学老师的职业病是下肢静脉曲张。心理医生的职业病就是感应性精神病,这实际上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不过不愿意承认罢了。就像粉尘作业的工人经常接触粉尘,难免染上矽肺。心理医生每天接触的都是抑郁、焦虑、创伤、暴力、烦恼、痛苦,其中经由投射认同和内摄认同,自然吸收了许多东西。

正如scharff所言,精神分析界没有深入研究内摄认同,也许是认为人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分析师会认同患者。如果我们吸收、认同了成百上千的患者的因素,而又没有自己识别、消化、包容这些成分,轻则出现所谓的“耗竭综合征”――所谓耗竭综合征,其实就是心理医生们给自己的抑郁障碍取的别名――重则同一性混乱,乃至人格障碍。心理医生的高自杀率一直是榜上有名,相信大家早有耳闻。所以身为心理医生,必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及早看到自己的心理病理成分,及时识别自己和患者的投射认同,进行处理。从事这个行业,将会改变我们的整个生活,我们的内心世界、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必然会被这个行业改变。

二,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

即便你不做这个行业,投射认同仍然会在你生活中无处不见,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中。这些关系中的狂喜和暴怒,热爱和嫉妒,冷漠和贪恋基本上都和投射认同有些关系。有时候是你对别人投射,有时候是别人对你投射。

中国人就是靠拉关系吃饭的。这里所谓“拉关系”不是指财物贿赂,而是“情感贿赂”,你总不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太多冲突和烦难吧,那就要学会如何把投射认同转变成理解和包容。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分裂和投射认同。

3、如何在临床上识别投射-认同?

最简单迅速识别投射认同的方法就是觉知自己的反移情,一般来说,和投射-认同相联系的反移情的反应有以下这么一些:

(1)感觉自己的“心乱了”,比较焦虑或者抑郁,而且比较难调整过来。而这并不是你工作的常态。

(2)使用过多的、无效的“改变技术”,如解释、认知辩论等。虽然屡次尝试无效,患者不接受,仍然乐此不疲。和患者在“较劲”,而不是治疗。

(3)和患者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同盟,但是不是“治疗同盟”。没有治疗目标,出现了很多突破治疗界限的征兆。如经常问候、互送礼物、游说对方亲属根据患者的需求无条件改变等。

(4)拯救幻想。这是治疗师色情性反移情的前兆,对性创伤患者容易出现。

(5)过多的、无效的、时机不恰当的自我流露。甚至要求患者理解自己。

(6)无效的安慰,却仍然坚持。害怕使用改变性技术,或者本来使用改变性技术已经有效,因为患者抱怨自己“冷漠、不理解”就突然转变成全面的安慰。

(7)对患者充满抱怨和恐惧,巴不得他不要来做治疗。他来了又高兴,想要“再试一次”。

(8)没有现实依据突然心血来潮地提出转诊或结束治疗。

其他还有很多现象,不能一一列举。

如果你识别、反思反移情的能力还不够,也可以从患者的反应来了解投射认同,比如患者有以下情况要注意投射认同的可能性:

(1)思维走极端;

(2)付诸行动,治疗同盟被破坏;

(3)对治疗师的理想化和贬低,缺乏现实依据;

(4)对自己生活的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5)人格障碍、精神病患者,摄食障碍,复合性创伤,多个心理疾病共病患者的投射认同往往在治疗早期就出现;单纯的神经症患者往往在移情好转、治疗后期出现投射认同。

(6)生活中重要人际关系中充满冲突,治疗关系却“看上去很美”。

(7)连续的噩梦或者睡眠障碍。

(8)督导此案例时,督导组出现两极分化。如一派觉得此人正常,另一派觉得是很严重的案例。而这不是督导组的常态。

当然了,如果你对理论比较精熟,也可以直接只记忆理论要点,没必要记忆这些现象,现象是无穷无尽的。从理论上来说,投射认同现象往往有四大特点:

(1)分裂的认知模式;

(2)对分离情景的高度敏感;

(3)控制性;

(4)强烈的焦虑情绪。

和边缘人格差不多,其实边缘人格的内心世界主要就是通过投射认同建立起来的。

4、如何处理投射认同?

处理投射认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态度,一个部分是技术。

当然态度是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技术。

处理投射认同的态度是参与观察者的态度。确切地说,是“正念着的共情”。也就是不排斥任何体验、感觉、想法,对任何体验感觉想法平等对待,不加上价值判断,同时专注地参与投射认同的包容过程。

除此以外,态度中还包括对患者的医生的慈爱和温暖。

上述态度其实是长期的人格修养,主要通过接受个人分析,长期接受培训,自我进行正念训练和慈心观想等技术来完成。

技术方面主要是接受技术和改变技术两大组技术对患者。

接受技术中包括了全套的正念训练。以及森田技术等。

改变技术主要是精神分析的分析技术和认知疗法的一些技术。

对投射认同的分析性技术,包括四个方面:(1)对投射认同目的的解释;(2)对投射认同的焦虑情绪的命名、符号化;(3)对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对分裂的认知模式的分析;(4)对认同的分析。(5)对冲突模式的分析。

每个分析的过程我们知道,根据greenson的模式,分为澄清、质对、解释三个步骤。

上述五个方面的解释,特别3、4、5分别遵循下述原则:1首先“此时此地场景中”进行解释,然后进行历史性解释,也就是病因学解释。2精确解释,就是针对细节解释。

具体的解释技术有:沉默的反移情解释,矛盾现实性的解释,此时此地的解释,自我流露式解释,“发声”解释,改观解释,展示性解释,示范作用的解释等等。

这些具体的技术的操作有待以后找机会再讲。其实很多内容在我以前讲的《精神分析实践》中有关精神分析解释学的部分已经讲过。

举个例子,有位患者在治疗中后期说他每次来做治疗就紧张,首先澄清,具体是什么样的紧张感觉?是见到医生紧张,还是一到医院就紧张,这种紧张在生活中其他领域出现过吗?这种紧张具体的感觉是什么。患者说,一见到医生就紧张,觉得医生很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很博学,而且不是见到他的治疗师如此,见到其他治疗师也如此,觉得自己很自卑,很浅薄。离医生相差很远,现在不想来做治疗了,想要结束。这时候作为治疗师的我,首先的反移情反应是自恋,很得意,然后突然就变得很担心,因为他说不想做治疗了,从而进行解释,“你感觉到很紧张,因为在你看来,我和你是不同的两类人,我是博学多才的,很有价值的,而你是知识很少的,没有价值的。对你来说,我们俩的关系是矛盾的,只有一个人可以留在这个治疗室里面。要么是那个糟糕的你,要么是那个完美的我。我觉得你看到的那个我其实不是真正的我,我并不是什么都知道,你看到的我其实你想要成为又成为不了的那个人,有很高的学历,万众敬仰的人。你很恨这个理想的、不切实际的人,同时你又很需要他。……你觉得呢,你的看法是什么?”然后患者就回想到他的母亲对他的期望,接着就可以进行病因学解释。

投射认同的解释很费力,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完整的解释几乎是不可能在一次治疗中完全进行的。除非你野蛮分析。

第四篇: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

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李孟潮]

【摘要】作者回顾研究了1950-1990年代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发展。

2005年6月1日 施琪嘉

【关键词】投射性认同 精神分析 概念研究

1序言

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式和精神病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实证研究范式有很大不同。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1)精神分析研究的临床现象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现存实证研究方法也许不适合这种系统结构;(2)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学科进展缓慢,从而使精神分析也仍然停留在经验和理论研究为主的水平上;(3)精神分析师大多为临床工作者,此领域缺乏强有力的研究队伍;(4)精神分析的实证研究耗时长耗资巨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研究经费。(Dahl , Kaechele& Thomä, 1993;

Milton, Polmear & Fabricius,2005,施琪嘉、曾奇峰等译)这几方面相互影响,故至今精神分析仍以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其中概念研究是精神分析的一大传统基础研究范式。而对目前国内精神分析的概念研究几乎是空白。

投射性认同是当代精神分析流传最广泛的理论概念之一,国际上对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有为数不多的一些,(Sandler,1986)但是普遍存在3方面方法学的问题:

(1)定位偏倚明显。往往只总结自己学派内的观点。

(2)历时偏倚明显。往往只研究到1980年代初期,对投射性认同的前概念史重视不足。(3)结构偏倚明显。缺乏统一的研究著录形式。(4)语言偏倚明显。往往只总结英语文献的研究。

本文作者参考医学领域的QUOROM的研究著录质量标准,就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做一初步尝试。以帮助临床工作者统一术语内涵,促进治疗判断、临床讨论和本土研究。(Moher,Cook&Eastwood,1999)

2方法

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包括PEP , OVID , Pro-Quest,EBSCOhost, Omini,CNKI等数据库和部分专业书籍。用“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psychoanalysis”,“认同”,“投射性认同”分别进行作为主题词和摘要检索。

检索出文献经两位作者独立进行初选略读,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出重点参考文献。纳入标准:

(1)文章摘要、小标题中出现meta-psychology, concept research;(2)临床研究文章中有专门讨论概念发展历史;

(3)文章中在首次提到投射性认同时,专门提出投射性认同的定义;(4)对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提出有重要影响的作者的专著。

然后在筛选出的文献中进行重点阅读和讨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作者间口头和书面讨论解决。

3结果——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历史发展 3.1克莱因之前——概念提出前的基础

如克莱因所说,弗洛伊德有关群体认同的观点对她有很重要的影响。其实弗洛伊德已经描述过群体中投射性认同的现象,不过他无法准确地提出这个概念。(Freud,1921;Klein,1955)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性认同也对克莱因有重大影响,克莱因自己也说投射性认同所形成的客体关系是一种“自恋性的客体关系。”(Klein,1946)

弗洛伊德理论中,第三个对投射性认同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响的概念就是投射。(Freud,1911,p.66)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她提出的“利他性屈从(altruistic surrender)”,和后来所说的投射性认同有很大的重叠。(Anna Freud,1936,p.20)对克莱因直接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她的导师费伦奇(Ferenczi),克莱因有关投射性认同的学说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建立在费伦奇的投射-内投的心理发育学说的基础上的。(李孟潮,2004)3.2克莱因学说——概念的提出

1929年,克莱因提出,为了逃避被死本能摧毁,婴儿的利比多强迫死本能指向外在客体。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主要是内投、投射、内化、分裂)被调动起来处理死本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婴儿的超我雏形。(Klein,1929;Freud,1920)1935年,克莱因提出,从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introjection)。通过对坏客体的内投,孩子们在自我中建立起内在迫害者。随后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re-externalize)。此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此外,孩子还渴望所爱的客体,对所爱客体的内投让孩子产生了对好客体被坏客体以及其毁灭冲动毁坏的担心和哀伤,称为抑郁态(the depressive position)。(Klein, 1935)1945年,她提出,投射和内投的互动“支撑着和现实双亲的关系,以及超我的发展。”(Klein,1945, p.409)

1946年,克莱因提出,在偏执-妄想期(paranoid-schizoid phase),婴儿对母亲乳房的口欲-施虐冲动会逐渐扩展到母亲的身体。此外,来自肛门和尿道的冲动也让婴儿想把有毒的物质排出,并让它们进入母亲。随着排除有毒的物质,婴儿会把自体(self)的坏的部分分割开,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Klein,1946)母亲这时候容纳了这些投射出的部分,克莱因说,母亲“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且也感觉到是那个坏的自体。”(Klein,1946, p.8)接着,克莱因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到了投射性认同这个词,她说,“很多针对自体的成分的仇恨现在指向了母亲。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认同形式,它建立起了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我建议对这些过程使用术语„投射性认同‟”。(Klein,1946, p.8).克莱因认为,母子间互动的认同过程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投射性认同,一个是内投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1952年,克莱因提到,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能够加强孩子的自我及其整合性。(Klein, 1952a).并强调孩子一开始内投了乳房,然后孩子对客体的印象受到了他自己在投射和内投作用下的幻想的歪曲。(Klein,1952b, p.63)1955年,克莱因再一次讨论了投射性认同。她说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是把自己投射到另外一个人那里,控制别人但是同时又没有失去自身的感觉。如果被投射的部分没有被成功再内化的话,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会耗尽投射者的心理能量,让投射者筋疲力尽。(Klein, 1955)1957年,克莱因对好客体和病理性的理想化客体进行了区分——在好客体占优势的时候,自我的分裂能够得到整合,并认同客体,憎恨能够得到减轻,抑郁态能得到修通。而病理性理想化客体的基础是病理性分裂,这种分裂不是把好客体和坏客体分开,而是分裂为理想化的客体和极坏的摧毁性客体。(Kelin1957, p.192)1958年,克莱因进一步提出,上述过程中的对外的投射是由死本能支配的,而内投是由生本能决定的(Klein, 1958)。1959年,克莱因开始扩展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外延。她写道:“……内投和投射的双重过程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间的互动作出了贡献。这种互动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持续存在。内投和投射以同样的方式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而且在成熟的过程中被改进……”(Klein,1959, p.250)。到此为止,其实克莱因已经为后来者进一步拓展投射性认同的定义铺平了道路。总结整个克莱因学说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虽然投射性认同这个词是她提出的,但是在她本人的学说中,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使用投射和内投的交互作用来描述投射性认同所描述的现象。投射性认同在她的学说中并不占据核心地位。3.3克莱因之后——概念的发展和争论 比昂(Wilfred Bion)1957年,比昂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病患者的病理性投射性认同中的攻击性成分。(Bion, 1957)1959年,他提出,通过投射性认同,分析师会感到受到了操纵,不得不在别人的幻想中扮演起一个角色。但是,投射性认同除了是一种幻想外,还是一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操纵,是一种人际交流模式。投射性认同是个别治疗和集体交流中最重要的互动形式。比昂认为,如果这些投射的成分能够在分析师这里停驻一阵子,它们就会以修正的形式被重新内投。如果分析师不能够接受这些投射的感受,患者就会把这些感受强加到自己身上,这些感受的强度和暴力性都会提高。(Bion, 1959a, 1959b)1962年前后,比昂的术语体系发生了转变,他发明了一对新的术语,容纳者(the container)和被容纳者(the contained)。他认为,婴儿会幻想着把毁灭性冲动投射入母亲中,而母亲接受了这种投射,容纳它,并且修正它,这样它的毁灭性就得到了中和,让孩子可以再次内投所投射的东西。投射性认同代表了母子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内化影响到了孩子的认知。

此时,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射性认同变成了反复发生在两个人——容纳者和被容纳者——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Bion,1962)这个转变对临床的影响很大。

1977年,比昂着重研究了容纳者(container),也就是接受者的体验。他把这种体验描述为“没有思考者的思维(a thought without a thinker)” 也就是说,作为投射性认同的接受者,会感到自己的很多想法不是来自自己的。(Bion, 1977)他的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作为正常心理发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就是孩子感到父母能够让他进行投射性认同。比昂把一种系统的观点带进了精神分析的术语体系,他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与其说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如说是对一个两人系统的无意识交流模式的描述。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ld)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是最早期的客体关系类型,精神分裂者从来没有完全走出这种最原始的客体关系,混淆了客体和自体,这种混淆不仅仅是有作为口欲期合并(oral incorporation)的内投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的幻想的影响,也有投射性认同的影响。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者把自体或自体的一部分“刺入”到客体中,作为投射性认同的结果,自体和客体之间出现了混淆。(Rosenfeld,1952, 1954)他提出:“……投射性认同和内投性认同通常同时发生。上述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造成基本的混淆并且无法区分主体和客体。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因而也无法区分真实客体和其符号表象(symbolic representation)”(Rosenfeld,1964, p.333)。

罗森费尔德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抓住了主、客体混淆这个特点来描述投射性认同。西格尔(Hanna Segal)

1957年,西格尔(Hanna Segal)提出,符号是从偏执-妄想态开始形成的,孩子此时对母亲身体的利比多和攻击性的灌注制造出了焦虑和内疚,让他不得不把兴趣转移到环境中,并且赋予环境符号(象征)意义。抑郁态时,通过符号的建立,孩子开始使用内在客体来代表丧失的客体,但是两者并不等同。这是一般人的符号形成的过程。

然而,如果符号是通过投射性认同建立的话,符号就不仅仅是代表客体,而是被看作客体本身,从而否认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西格尔称为“符号等式(symbolic equation)”(Segal, 1957)。

1964年,西格尔进一步澄清了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她写到:“在投射性认同中,自体的部分和内在客体被分裂开并且投射进入外在客体,接着变成了被投射部分所占有,控制和认同投射部分。”

她认为投射性认同有多重的目的:避免分离,获得对坏客体的控制,投射自体的坏部分,或者保存自体的好部分等。

她同样认为投射性认同是非常早期的防御,在偏执妄想态时开始。(Segal, 1964,p.28)西格尔对投射性认同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她明确了投射性认同这种机制的使用对言语的形成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如果她的假说得到确证的话,投射性认同对认知功、言语功能的损害以及如何处理这种认知缺损就是治疗师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一点的确影响到了临床技术的变更,特别是肯伯格的技术。格林贝格(L.Grinberg)格林贝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投射性反认同”。

投射性反认同指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治疗师体验到自己完全就像患者的投射性认同所描绘的,他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让自己不成为患者无意识中想要让它成为的那个人。也就是说,治疗师认同了患者投射出来的客体表象或自体表象。(Grinberg 1962,1979)马林和格罗特斯坦(Malin and Grotstein)

他们认为,投射性认同有三个基本成份:第一,投射,第二,把投射出去的自体和外在客体创造成一个融合体,第三,再内化(re-internalization)。他们也认为,治疗便是通过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调整了患者的内在客体。而解释的作用就在于让患者观察到他的投射是如何被分析师接收到的和反映的。(Malin and Grotstein,1966)不难看出,其实他们的定义实际上是广泛流传的奥格登的定义的前体,而且他们用投射性认同作为主要的视角来观察治疗过程的提法也是现在很多分析师的取向。

奥格登(T.H.Ogden)

奥格登认为,投射性认同发生在婴儿试图感知、组织、管理他的内在和外在体验并且与环境进行沟通的时候。此时婴儿接受到大量的刺激,如果他有一个“恰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Winnicott, 1952), 就可学会组织自己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婴儿应用分裂(splitting)把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分开,形成了早期的心理组织模型。这种假设似乎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中是被得到广泛承认的。早在弗洛伊德本人论述分裂时,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Freud, 1920,Jacobson, 1964,Kernberg, 1976)但是接着上面的假设,奥格登等人提出,为了巩固、丰富这个最基本的早期心理组织,婴儿使用了投射性幻想和内投性幻想(introjective fantasies)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又进一步促进分裂。

然后,婴儿开始使用投射性认同帮助婴儿把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分隔开,从而保证了自体的安全。

通过投射性认同,婴儿能够感受到他正在感受着,婴儿无法通过言语告诉母亲他的感受,但是通过投射性认同,他在母亲心里诱发了出和他一样的感受。

反复投射性认同让婴儿形成了一种原始的客体关系模式。婴儿和一个仅仅是部分和自己分离的客体进行互动。投射性认同形成的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客体关系。

所以投射性认同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它必然会引起心理结构的进一步改变。

奥格登认为,在讨论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投射性认同确实是涉及到两个人的,一个投射者(projector),一个接受者(recipient)。

这两个人投射性认同的互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Ogden,1974,1976,1979,1982)第一阶段——

投射者一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内在的,他会觉得自己内心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自己的自体摧毁,或者这些部分可能会伤害到他的自体,为了安全起见,他采用投射这种防御机制,把他内心的这些部分放到其他人那里。第二阶段——

接受者会感觉到投射者传递过来的压力,产生相应的感觉,并会根据投射者的投射幻想采取相应的行动。

奥格登认为,没有投射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不可能完成,所以他把投射性认同的第一,第二阶段称为诱导期(induction phase)。

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接受者体验到自己有一部分变得像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但是接受者同时以一个和投射者不同的人的身份来体验、修正这些投射过来的情感和观念,(Langs, 1976;Bion, 1959a)。

也就是说,在接受者处理投射过来的感受的过程中,如果接受者处理这些感受的方式和投射者不同,就会有一些新的感受产生,这些新感受既包括了原来投射过来的情绪、想法、表象,也包括了接受者自身的感受,在治疗中,如果这些新产生的感受对自体和客体以及表象都不具有威胁性的话,就可以说治疗师对投射过来的感受得处理比较成功(Little, 1966)。当然,这些新感受中有时候还包括了接受者(治疗师)自身的病理性成分。而投射者又把这些修正了的东西再次内化。奥格登认为,投射性认同的功能在于4个方面:

(1)作为一种防御,能够让人们远离自体的不想要的或者是有危险的部分。同时通过幻想让自体的某些部分存活在另一个人那里。(2)投射性认同是一种交流模式,投射者通过这种交流模式,让另外一个人体验到压力,体验到和投射者类似的情感,从而接受者能够理解投射者的内心情感。

(3)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的客体关系形式,一种客体联系的类型,其中投射者体验到接受投射者是一个独立的程度能够达到容纳自我的某些部分的客体,而这个投射的客体的未分化的程度有能够达到维持投射者的幻想发现,让投射者能够幻想着彼此能够分享投射出的情感。

(4)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理改变的通路。通过投射性认同一个人的情感能够被另外一个人体验到,然后,投射者认同接受者对投射出的情感的处理方式。(Odgen,1974)奥格登的概念是最全面,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概念,但是其对第三个阶段的描述及投射性认同和心理发育的关系的描述其实是不准确的。

迈斯讷(W.W.Meissner)

迈斯讷认为,应该废除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有七点理由:(Meissner,1980)第一,投射性认同本来的含义是指幻想排除自体的某些部分,并把它们侵入到他人。早期克莱因学派的学者们根本就没有提到投射性认同包含了现实的心理过程,也没有把这个过程和元心理学联系起来。

第二,投射性认同本来的含义是指一种精神病性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包含了对自体某些部分的排除,包含了通过控制客体体验到丧失的自体部分,所以客体会变得和自体认同,这是通过内投的认同(identification by introjection)。这些过程至少有一部分意味着自我界限的丧失(loss of ego boundaries),自体凝聚力的丧失(loss of self-cohesion), 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of self-and object representations,)以及自体-客体分化的丧失。第三,和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相关的内化过程更多是合并(incorporation),而不是认同。(Meissner, 1971, 1972)第四,无论是在个人内心,或者是在家庭、组织的互动中,投射性认同的原始定义及其在人际关系范畴中的扩展都没有超出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这个过程。

第五,在人们使用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的时候,一个常见的倾向是把它简化成一个认知过程,通常仅仅把投射性认同简单地用来指称某人自体的体验或感知及某人对客体的关系。这种倾向没有看到我们是在说精神分析学中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对内在的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对认知、体验、表象产生影响。(Meissner, 1973)第六,在应用投射性认同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假设,这来源于克莱因学派的背景,这个假设关注本能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机体最早时期对这些本能冲突的处理。

第七,投射性认同概念的不准确造成了应用上的混乱,很多时候投射性认同是被作为一种比喻在使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比昂把投射性认同转换为容纳者/被容纳者(container/contained)的比喻,然后又把这个比喻扩展到所有可以用容纳/被容纳比喻的关系中。

综上所述,迈斯讷认为,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的概念混淆了幻想和过程,混淆了比喻和机制,从而无法对精神组织和功能的形式和水平进行区分。所以,这个术语基本上是可以放弃的。至少应该严格限制这个术语的使用范围。迈斯讷的确指出了投射性认同概念上的不足,但是仅仅因为概念不完美就放弃概念本身其实是因噎废食。肯伯格(Otto Kernberg)

肯伯格提出投射性认同的定义是“主体把不能承受的内在精神体验投射到客体,和他所投射的东西保持共情,要试图控制住客体,以产生可以持续防御不可忍受的体验的效果,而且,潜意识中和客体保持现实的互动,导致客体能够体验到所投射到他那里的体验。”(Kernberg,1987)

他认为投射性认同是边缘性人格组织的患者的原始性防御之一,正是这些患者强烈的投射性需要和普遍存在的自我的虚弱,让他们在投射攻击性的时候自我的边界变得模糊。(Kernberg,1967,1975)肯伯格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投射性认同就是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以投射性认同为基础的客体关系就是精神病性的。只有在客体关系中出现和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混淆,自我和他人之间缺乏区分的时候,才能用到“精神病性”这个词。而投射性认同的基础不一定就是自体和客体的混淆,虽然投射性认同会让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降低,但是投射性认同的结果不见得就是会引起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失分化。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肯伯格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中,首先出现的是投射性认同,其自我(ego)结构基础是分裂(splitting)或者说原始性分离(primitive dissociation),然后进化到投射,其自我结构的基础是压抑(repression)。所以自我的核心防御是分裂还是压抑决定了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究竟是投射性认同为主,还是投射为主。

肯伯格对投射性认同的研究其实集中在对临床的处理上,对其概念的元心理学研究并没有超人之处。格罗特斯坦(J.Grotstein)

Grotstein提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理机制,在其中,自体体验到把自身或自身的一部份的位置改变到客体里去的无意识的幻想,为了探查或防御的目的。”

他提出了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是共情的一部分。(Grotstein,1981)他的研究在于注意到了投射性认同的正性作用和治疗作用,而且概念仍然泛善可陈。汉弥尔顿(N.Gregory Hamilton)

1986年,Hamilton 又提出一个新概念——正性投射性认同(Positiv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正性投射性认同是指把自体好的部分投射入另一个人,同时部分地体验到这些被投射的表象是自体的部分。和正性投射性认同相联系的驱动力是力比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被用来分裂愤怒、嫉妒和其他情绪,但是Hamilton主要强调的是力比多和整合。

他提出,文献中把投射性认同看作是把自体“坏”的部分投射出去的看法是不够充分的,投射性认同中也有“好”的品质。他建议把投射性认同分为正性和负性两个成分。这样的划分也能让我们更容易地注意到精神病患者虽然在客体关系中存在明显的敌意,但是仍然存在建立良好客体关系的能力。Hamilton说,实际上,好的部分能够被投射,用来消除攻击性行为引起的内疚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正性投射性认同用来服务于攻击性驱力。同样的,对坏的部分的投射可以用于服务于让攻击冲动最小化的目的,从而保护好客体。”(Hamilton,1986)

汉弥尔顿的概念的提出,让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具有了辩证的特性。也更加符合临床的观察。波特(Michael S.Porder)

1987年,Michael S.Porder提出投射性认同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妥协形式,其主要部分是“和攻击者的认同”或者“变被动为主动”,其中有两层移情/反移情结构。

表层是常见的移情/反移情结构,即分析师作为强有力的父母,患者作为无助的孩子,更深一层的结构是,患者无意识地“与攻击者认同”,扮演了支配性的父母的角色,而分析师体验到了患者作为孩子体验到的情绪。通常患者的这种防御模式也是其有心理障碍的父母使用的。

Porder说:“我把它(投射性认同)看作一种变被动为主动(turning passive into active)的方式,并且是一种妥协形式(compromise formation),是用来调整所有心理性欲发育期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过度的冲突的。”(Porder,1987)Porder的理论的一个特点是他认为投射性认同在心理发育分期上不见得就是生命最早期的冲突的产物。这几乎和所有理论家的说法都不同。

他认为投射性认同中的冲突可以起源于心理发育分期的任何时期,如口欲期,肛欲期,青春期,俄狄浦斯期等等。投射性认同的共同特点就是上述的双层移情/反移情结构,其核心是“与攻击者认同”,或“变被动为主动”。但是,Porder强调,投射性认同不仅仅是个防御机制,而是妥协形成的一种形式,这种妥协形成有多种功能,表达本能,满足超我,对抗移情等等。正如Brenner提出的,妥协形成有用一种防御来对抗对移情的恐惧的功能。(Brenner, 1982)可以看出,他的投射性认同的定义中更多强调了其中适应和满足超我需求的一面。他的这个定义其实比较符合防御的基本概念,即防御结构是一种妥协形式,这个概念一开始是Brenner提出,后来由Abend,Willick以及Porder本人得到发展。(Brenner,1981 ;Abend,1981;Willick,1983;Abend, Porder, and Willick, 1983)他的概念无疑造成了投射性认同概念的新一轮的混乱,特别是在心理分期方面。而其定义中把投射性认同中的认同和与攻击者认同混为一谈其实是偏移这个术语的本义的。

4讨论

结合临床讨论的经验,作者认为,符合中国临床工作者使用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1)投射性认同是发生在投射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无意识交流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本质是两人系统中循环发生的外化-内投过程;

(2)投射性认同根据功能划分为顺行性投射性认同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顺行性投射性认同是正常发育过程中不可缺乏的认同形式,出现在原始性认同之后,自恋性认同之前,在心理发育中,投射性认同进行操作,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具备符号化能力,二是必须能够意识到自我和他人的区别。根据神经心理学、发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婴儿观察的结果,而这两个能力是在15个月的时候才达到的(Stern, 1985),故顺行性投射性认同的时间不可能早于此时。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是指在遇到应激时,人的心理退行到发育早期刚出现投射性认同的时候。

(3)投射性认同发生有三个阶段。顺行性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是,第一,投射者(婴儿)把利比多或攻击性投射到接受者(照料者),第二,照料者根据对投射过来的感受进行推测,并根据推测做出相应的反应;第三,婴儿认同照料者变得像照料者一样。退行性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是:第一,投射者(患者)把模糊的自体表象或客体表象投射到接受者(治疗师),第二,接受者对接收到投射过来的自体表象或客体表象做出一致性反认同或者互补性反认同,在此过程中,投射过来的模糊的表象变得更加清晰;第三,投射者再次认同经过接受者处理的表象。在治疗过程中,退行性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不一定能够完全进行,如果治疗师能够及时领悟到这个过程的第二阶段并通过治疗师的自我功能进行处理,本来无意识的交流过程便逐渐意识化,从而患者通过认同治疗师的自我功能而得到康复。

(4)根据精神分析学中的焦虑分级。和顺行性投射性认同相对应的焦虑是被害焦虑和部分的分离焦虑,而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相对应的焦虑除被害焦虑外,尚可出现分离焦虑,丧失客体的爱的焦虑以及阉割焦虑等。其中分离焦虑占到很大比重。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

(1)仍然存在语言偏倚,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语种的文献没有总结。

(2)可能存在引用偏倚。因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研究投射、共情的文章也可能提到投射性认同。

(3)广义的定位偏倚可能仍然存在。除精神分析外,其它学派的术语如“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实质上也描述了投射认同的现象。这方面文献并未纳入研究中。(4)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

这些不足有待将来的研究进一步修正。目前有关投射性认同的研究的中文文献几乎没有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除概念研究外,国内工作者进行有关投射性认同的实验研究和单一案例研究也许是未来此主题研究的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第五篇:可怕的投射性认同

心理导读:低自尊体系的人平时会很注意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一旦他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够高,他的情绪立即就会受到影响,对自己产生否认,就会有自卑感,甚至把自责的情绪表现出来,觉得自己不好。---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是一名普通的清洁工人。半年前,我应聘了这份工作,来到这个单位。平时我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从不迟到早退。单位里的人都对我很尊重,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都很尊敬地称我一声“萍姨”。

年初八那天,单位还在休假。我则被要求回去打扫卫生。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回去转转,做好必要的保洁工作就行。像往常一样,我抹桌、扫地、倒垃圾,很利索地完成了这些工作。临走时,我不经意地看了一下主任的桌面,上面像往常一样,依然铺开一些书本报纸什么的,好像被人家翻过似的。当时想,主任平时桌上经常就如此乱糟糟的,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没想到„„

冤屈,不请自来

没想到,过完年休假上班,我却遭受了一场莫名的委屈。那天,主任回来了。单位里的几个跟我熟络的年轻人对我说,主任好像丢了什么东西,心情极度郁闷,萍姨您这段时间最好就不要靠近他„„

我心里自然清楚他们对我的善意通知。如果平时说起这些话,我都不会在意。但是,那天我却由衷的不舒服。主任丢了东西,为什么非要跟我联系起来?为什么要特意提醒我?就因为单单是我,这个单位唯一的一个卑微的清洁工?清洁工犯谁了?我越想越觉得委屈,想竭力压住心中的怒火,然而,心里最先流下的却是悲伤的泪!

镇定的回复

整个上午,单位里不同寻常的安静,办公室里的人都仿佛知道了主任的秘密,大家默默埋头工作,不问细节。干活?我哪有心思!我想径直走去主任办公室找他好好说明情况,但是,这不又给他一个怀疑的机会吗?我没做亏心事,用得着跟他费心去理论吗?我越想,心越乱。

该来的始终要来。在楼梯口,我被主任碰见了,他叫住我。我心想,事情总有了结的时候,反正我是无辜的。与其被怀疑,不如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你年初八那天,有没有见过什么陌生人进来过我的办公室?”他皱着眉头,心事重重地问。

“没有,主任。”

“那你有没有来过我的办公室?”

我迟疑了一下,心想,来过又如何,不就是擦过桌子吗?

“来过,只是擦了一下桌子,其他就再没什么了,主任。”

他听了后,表情又回复到先前那样。

我看得出他仍旧在苦苦思索,似乎那件丢失的东西对他很重要。怀疑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主任,我可以保证,那天我只是进去您办公室擦了一下桌子。桌面上的东西没碰过。也没有看见其他人来过。”

愕然的伤害

他见问不到什么东西,就打发了我。自那以后,我每次进他办公室时,都小心翼翼的。没有人确切知道他丢了什么。大家只是知道他丢的东西很贵重,也许就是一笔钱吧。

也罢,我行事光明磊落,身正不怕影斜,我一直这样勉励着自己,度过了接下来的漫长的三个月。正当我逐渐学会忘记时,一句如冷箭般的恶语,把我再次从“一厢情愿”的遗忘中扎醒。

那天,我去三楼保安办公室挂窗帘。一个保安员瞧了我一眼,接下窗帘布后,冷冷地对旁边一个文员说了一句:“不要让她进去换窗帘,不然,待会我们这里丢了东西怎么办啊?”

哇!我差点被气炸了。事情过了这么久了,我一直还没脱掉一个小小保安眼光中的黑名单!我不堪忍受别人对我如此不公的歧视!我当时甚至立刻想到了辞职。但是,辞职不正是在说明我就是那个小偷吗?我以后该怎样是好?„„

案例分析: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或她)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矛盾源自低自尊体系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低自尊体系的人平时会很注意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一旦他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够高,他的情绪立即就会受到影响,对自己产生否认,就会有自卑感,甚至把自责的情绪表现出来,觉得自己不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平等的。案例中的这个清洁工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到她不平等,首先,她已是一个低自尊体系的人,同时,她的社会角色又是一个相对的低社会身份。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让她在案例中的现实事件下,产生了一个难以应对的问题。

类似案例中的事件可能会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在面对这样一个事件的时候,如果她是一个高自尊体系的人,影响会小很多。因为在事件中,他本身并没有做什么,但他却很害怕别人认为他做了什么,这就是低自尊体系中的自我的原因。同样,如果他的社会角色是一个相对的高社会身份,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可怕的不是投射,而是认同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包括对待事物的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而这些都来自于过去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我们和别人相处当中,别人总是拿他过去积累的经验投射到我们身上。本来是他自己的想法,他却会以为你也这样想。

比如,我们在听电话的时候,如果我们听到的声音很小,我们就会大声地说,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说的话别人听到的声音也很小,所以我们就会很大声。这就是投射,是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

当一个群体当中发生了偷窃的事件之后,很多人都会投射,他们投射的对象就是社会身份比较低的人,这个投射不是客观的,因为低社会身份并不意味着低人格,也不一定是低道德。但是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所以,他们就错误地投射到案例中的主人公身上。而这个时候,这个被投射的人恰好是一个低自尊体系的人,这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她认同了!可怕的不是投射,而是认同!别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对待别人那样看。

现在的问题就是,别人投射在她身上,她自己也慢慢的认同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因为她接受了别人的价值观,“就应该是清洁工偷的东西”,当她有这样的认识时,她就开始有委屈,有心理冲突,甚至是近乎于愤怒,这种复杂的情绪使她的心理空间非常紊乱。

解决建议

1、对自己的自尊体系进行评估。评估自己是一个高自尊体系的人,还是一个低自尊体系的人,澄清以后就能明白问题的产生,并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2、澄清自己对投射性认同的态度,是不是容易产生投射性认同的人,当别人有投射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是投射,还是自己的观点,如果是投射,坚决不接受,因为那对自己是不利的。如果能分得清楚,就会减少别人带来的心理负担。

3、在认知上,社会角色不同,有高低社会身份之分,但绝对不是和人格、道德品质相对应的,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不去认同别人的投射,别人是无法给你带来伤害的。

4、发泄负面情绪。心里的委屈、愤怒、自责、悲伤等情绪都需要发泄掉,表达出来。可以把这些说给身边自己信任的人,一方面是一个表达、发泄,另一个方面也是寻求支持的力量。表达的时候,更多的不是这个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这个事件而产生的一些情绪和感受到的,可以通过言语、眼泪等表达出来,这才是能帮助到她的。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别心理治疗与家庭中的投射认同(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

    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 透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默在这种游戏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

    精神分析的投射性认同(共5则)

    精神分析的投射性认同 第七讲投射性认同——谁投射谁认同:一本糊涂账 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三、投射性不认同 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 1、依赖性投射......

    沙盘游戏与心理治疗

    沙盘游戏与心理治疗(转)沙盘游戏(sand play technique),又叫箱庭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来访者通过各式各样的玩具和沙子在一个箱子里搭建任意图形图画来反映内心世界,治疗师......

    沙盘游戏与投射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箱庭疗法研究推广应用中心 沙盘游戏与投射理论 沙盘游戏世界其实就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人们摆脱心理困惑,有必......

    浅谈家庭中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浅谈家庭中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姓名: 学号:班级: 摘要: 每个人在出生之时,都做了选择,包括四个部分:身体、父母、地点、环境。家庭即由此四种处境组成。这一切是人在灵魂投胎的时候......

    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推荐)

    青年期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其一是认识成分,即对自己的个性品质特征和独特......

    小学生关于文明礼貌演讲稿——重视家庭中的文明礼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重视家庭中的文明礼貌》。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家庭中的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

    个案工作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