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乡土聚落改造实践(本站推荐)
浅析云南老旭甸传统村落改造实践
谭人殊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4Y345)
【摘要】:通过对云南老旭甸村改造设计活动的分析,从村落的静态保护与动态发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凝固与注入”的设计方法,以建筑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视野对传统村落改造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关键词】:老旭甸村村落改造保护与发展
村落是一个活体,其间蕴含着自然地理与人文社会之间的种种联系。因而对原生村落所提倡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保护”是对于风貌和乡愁的怀念,而“发展”则意味着使用者内心机制和生存模式的蜕变。
1.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改造理念 1.1村落保护的内在因素
从静态层面上看,一个传统村落的风貌是由格局、空间、材料和环境等四种因素构成的。村落的格局现状是自然地理、社会发展、历史人文甚至风水造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蕴含的信息无形中记录着村落的进化历程,表达了一种因果。空间对应的因素是尺度,尺度反映着村落中的交通状况和建造技术。而材料和环境则是互为作用的构成条件,因为原生村落中的建造材料多来自于本土环境,而本土环境又为村落风貌的形成创造了温床。
此外,另一个动态层面的保护核心就是村落的使用者——原生居民。原生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劳作方式将直接作用于村落的风貌。因此对于村民人居活动的社会性研究亦将作为村落保护的重要理论支持。1.2村落发展的外在动力
毋庸置疑的是,村落已经被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所浸润,这也是一种动力和趋势。外界的目光将最先影响到村落的使用者,对他们的观念和思维带来革新,继而发生改变的是谋生渠道与生活方式,最终这一切会由观念向实体环境衍生,改变村貌。因此,对于内在保护与外在发展动态平衡点的把握策略极为关键。
2.云南石屏县老旭甸村原始信息研究 2.1老旭甸村的人居环境现状
老旭甸村位于石屏县牛街镇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46公里,路途蜿蜒崎岖,交通不算便利。全村常住人口307人,汉族,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和烤烟,人均年收入约4000余元,当前没有外来业态入侵。村庄坐落于山地,自东向西沿台地等高线线性布局,汽车只能通行至村口。传统民居为土掌房形制,人畜共居,排污靠各家人力解决,属典型的旱地农耕聚落。2.2老旭甸村独特的地质优势和景观风貌
虽然地理位置和交通颇为不利,但老旭甸村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资源——化石。老旭甸所在的山体拥有着庞大的化石储量,这些化石距今约3亿年,以珊瑚和植物形态为主。化石采集地位于村落的东南角,这里的村民自古以来用化石作为建造材料砌筑房屋,所以老旭甸村也被冠名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化石村”。由于“化石村”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村落风貌,偶尔也会吸引一些摄影爱好者前去探访,但就目前的观测而言,除摄影爱好者以外的外来人群并不多。
2.3老旭甸村的内在保护与对外诉求
作为一个原始传统风貌保存完好且拥有独特人文地理资源的古村,无论是从政策还是民愿层面,对外宣传交流从而改善民生环境,推广地域文化,这样的诉求一直都是存在的。老旭甸村意图以自身的“化石营造”为亮点对外展示,文化界希望这种展示是静态的,博物式的;本地村民希望这种展示是动态的且带有经济意义的;而外来视野则希望这种展示既富含农耕文化和游览的体验性,但又得符合城市文化的情趣与舒适性。这一切看似矛盾和对立的意愿最终将如何在改造活动中得以融合与统一,这需要一种辩证的设计视野来审视。
3.老旭甸村的建筑营造策略与设计实践 3.1“凝固与注入”的改造理念
借鉴文物保护以及文物修复的理念来审视老旭甸村的改造,这种文化学层面的跨界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文博专家马未都先生曾提到,文物保护并不是简单的保持原貌,而应该进行科学的清理和修复,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此外,清华大学著名的建筑学者朱锫先生也提倡在老旧建筑的改造活动中推行“凝固与注入”的理念,对于其原有的精彩部分“凝固保护”,而涉及到需要改造和替换的部分则对其“注入”符合当下建筑语境的设计与技术,但在精神层面,这两个部分必须是暗合的。这种理念的一个经典案例则是TAO 迹建筑事务于2010年完成的腾冲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项目。
图1 老旭甸村改造及新建建筑设计方案
3.2老旭甸村民居试点改造
转变功能属性是老旭甸村34号民居改造的关键。34号民居位于村尾东南侧,面向远山,视野辽阔,为典型的山地土掌合院。当前民居的底层设有堂屋、卧室,二层为仓储,院内包含着牛棚猪圈等,人畜混居,卫生条件不甚理想。改造后的建筑将由单一的农村民居转化为带有接待和服务性质的民宿客栈,随之改变的也有居住者的社会身份。整个院落在外墙及其承重体系上保留原貌,局部外挑结构以钢梁加固。为凸显乡土民俗的风情,在立面形式上增设木构架装饰,并在门头与窗框上予以强调。改造后的34号民居不但改善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屋顶加以休闲利用,借助土掌房错落有致的屋顶优势造就出一片极富体验感的观景孔间。
3.3老旭甸村集体猪圈设计
基于村落总体环境卫生的考虑,老旭甸村将于村域东侧的坡地上兴建一处集体猪圈。猪圈以模数化的形式沿等高线生长排列,崎岖蜿蜒。构建方式尊崇传统营造技术,垒石为墙,原木造梁,并加设竹篱隔板。建成后的集体猪圈与山体浑然天成,既满足了村民家畜的集中管理,也成为了农业旅游体验项目中的一处景点,取名“哼哈公舍”。
3.4老旭甸接待中心设计
接待中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于乡村原始生活状态以及原始建筑功能的保护,将“凝固与注入”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项目选址位于老旭甸村口,以原有的三座烤烟房为限定,利用烤烟房相互之间挤压形成的空闲场所作为宅基地,以石、木、局部钢架和玻璃为材料搭建,新建体量与原生建筑相互渗透,和谐共处。更值得玩味的是,原有的烤烟房仍然作为本村的日常劳作场所继续使用,并拥有单独的交通体系。接待中心与烤烟房相互胶着却又各自独立,将新建功能注入于原生建筑的缝隙之中,浑然一体。
3.5老旭甸乡土博物馆设计
乡土博物馆作为文化介入的一个重要元素,将老旭甸村的人文地理与历史民俗集中体现。博物馆位于村口,与接待中心隔街相望,构成了一个村落会客厅似的对外宣传场所。设计的核心在于“模拟”:从平面布局上模拟原始聚落的肌理,从竖向交通上模拟山地建筑的特质,从外景效果上模拟土坯元素的表达,而真正的亮点还在于“双流线游览模式”的设计。博物馆的游览线路分为“室内参观”和“屋顶游览”两条路径,室内空间主要作为物态展示的场所,将村域民俗以博物的形式的予以介绍;而屋顶场所则是一种体验,将土掌房上下叠层高低起伏的上人屋面形式融合到博物馆的设计中来。两条流线循环交织,游客穿梭其中不仅能感受土掌聚落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制,并且在屋顶上休闲瞭望,一览古村全貌,也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体验。
3.6 设计反思
老旭甸村的总体设计保留了大部分原生民居,将整个老村区域作为活态的民俗风貌场所予以凝固。而新增的集体猪圈、接待中心和博物馆等项目,尽管在设计手法上运用了些许现代建筑的造型方式,但在景观视觉和空间关系上却与古村的传统精髓不谋而合。但值得考虑的是,在完成了物态的建筑设计以后又该如何来策划整个村域的民生和生活改善呢?这或许更需要一些跨界的社会学模式的运作。
4.互联网思维入驻传统村落的建议
互联网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既可以为深山之中的居民打开便捷的乡土特色产 品销售通道,减少中间环节,以网络直销的方式赢得最大利益从而改善民生,并且对村貌的改造又最小,保护了原有的古村风情。这是一个平静老村中发生的关于营生方式社会性转变的换血运动。
“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集传统、乡土、非遗、文创产品和有机农副产品为一体。成立老旭甸文化产业网络合作社,对汪家箐村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合理开发利用,开展生产性保护;为农户提供文化及农副产业生产资料的供应、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与生产经营和服务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建立互联网平台和物流渠道,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品牌、统一培训、统一推介。
传统的风貌,舒适的人居环境,新型的产业模式,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辩证而统一的平衡点,这或许才是乡村复兴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冬.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 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作者简介:谭人殊,男,1982年11月14日出生,现为云南艺术学院建筑学系讲师。单位地址:云南昆明呈贡雨花路1577号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邮编650500
联系电话:*** 0871—65656233 Email: 15162658@qq.com
通讯地址:云南昆明,盘龙区穿金路,云南映象小区,B区21幢1单元1101室
第二篇:浅析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乡土聚落改造实践
浅析云南老旭甸传统村落改造实践
谭人殊
【摘要】:通过对云南老旭甸村改造设计活动的分析,从村落的静态保护与动态发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凝固与注入”的设计方法,以建筑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视野对传统村落改造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关键词】:老旭甸村村落改造保护与发展
村落是一个活体,其间蕴含着自然地理与人文社会之间的种种联系。因而对原生村落所提倡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保护”是对于风貌和乡愁的怀念,而“发展”则意味着使用者内心机制和生存模式的蜕变。
1.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改造理念 1.1村落保护的内在因素
从静态层面上看,一个传统村落的风貌是由格局、空间、材料和环境等四种因素构成的。村落的格局现状是自然地理、社会发展、历史人文甚至风水造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蕴含的信息无形中记录着村落的进化历程,表达了一种因果。空间对应的因素是尺度,尺度反映着村落中的交通状况和建造技术。而材料和环境则是互为作用的构成条件,因为原生村落中的建造材料多来自于本土环境,而本土环境又为村落风貌的形成创造了温床。
此外,另一个动态层面的保护核心就是村落的使用者——原生居民。原生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劳作方式将直接作用于村落的风貌。因此对于村民人居活动的社会性研究亦将作为村落保护的重要理论支持。1.2村落发展的外在动力
毋庸置疑的是,村落已经被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所浸润,这也是一种动力和趋势。外界的目光将最先影响到村落的使用者,对他们的观念和思维带来革新,继而发生改变的是谋生渠道与生活方式,最终这一切会由观念向实体环境衍生,改变村貌。因此,对于内在保护与外在发展动态平衡点的把握策略极为关键。
2.云南石屏县老旭甸村原始信息研究 2.1老旭甸村的人居环境现状
老旭甸村位于石屏县牛街镇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46公里,路途蜿蜒崎岖,交通不算便利。全村常住人口307人,汉族,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和烤烟,人均年收入约4000余元,当前没有外来业态入侵。村庄坐落于山地,自东向西沿台地等高线线性布局,汽车只能通行至村口。传统民居为土掌房形制,人畜共居,排污靠各家人力解决,属典型的旱地农耕聚落。2.2老旭甸村独特的地质优势和景观风貌
虽然地理位置和交通颇为不利,但老旭甸村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资源——化石。老旭甸所在的山体拥有着庞大的化石储量,这些化石距今约3亿年,以珊瑚和植物形态为主。化石采集地位于村落的东南角,这里的村民自古以来用化石作为建造材料砌筑房屋,所以老旭甸村也被冠名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化石村”。由于“化石村”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村落风貌,偶尔也会吸引一些摄影爱好者前去探访,但就目前的观测而言,除摄影爱好者以外的外来人群并不多。
2.3老旭甸村的内在保护与对外诉求
作为一个原始传统风貌保存完好且拥有独特人文地理资源的古村,无论是从政策还是民愿层面,对外宣传交流从而改善民生环境,推广地域文化,这样的诉求一直都是存在的。老旭甸村意图以自身的“化石营造”为亮点对外展示,文化界希望这种展示是静态的,博物式的;本地村民希望这种展示是动态的且带有经济意义的;而外来视野则希望这种展示既富含农耕文化和游览的体验性,但又得符合城市文化的情趣与舒适性。这一切看似矛盾和对立的意愿最终将如何在改造活动中得以融合与统一,这需要一种辩证的设计视野来审视。
3.老旭甸村的建筑营造策略与设计实践 3.1“凝固与注入”的改造理念
借鉴文物保护以及文物修复的理念来审视老旭甸村的改造,这种文化学层面的跨界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文博专家马未都先生曾提到,文物保护并不是简单的保持原貌,而应该进行科学的清理和修复,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此外,清华大学著名的建筑学者朱锫先生也提倡在老旧建筑的改造活动中推行“凝固与注入”的理念,对于其原有的精彩部分“凝固保护”,而涉及到需要改造和替换的部分则对其“注入”符合当下建筑语境的设计与技术,但在精神层面,这两个部分必须是暗合的。这种理念的一个经典案例则是TAO 迹建筑事务于2010年完成的腾冲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项目。
图1 老旭甸村改造及新建建筑设计方案
3.2老旭甸村民居试点改造
转变功能属性是老旭甸村34号民居改造的关键。34号民居位于村尾东南侧,面向远山,视野辽阔,为典型的山地土掌合院。当前民居的底层设有堂屋、卧室,二层为仓储,院内包含着牛棚猪圈等,人畜混居,卫生条件不甚理想。改造后的建筑将由单一的农村民居转化为带有接待和服务性质的民宿客栈,随之改变的也有居住者的社会身份。整个院落在外墙及其承重体系上保留原貌,局部外挑结构以钢梁加固。为凸显乡土民俗的风情,在立面形式上增设木构架装饰,并在门头与窗框上予以强调。改造后的34号民居不但改善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屋顶加以休闲利用,借助土掌房错落有致的屋顶优势造就出一片极富体验感的观景孔间。
3.3老旭甸村集体猪圈设计
基于村落总体环境卫生的考虑,老旭甸村将于村域东侧的坡地上兴建一处集体猪圈。猪圈以模数化的形式沿等高线生长排列,崎岖蜿蜒。构建方式尊崇传统营造技术,垒石为墙,原木造梁,并加设竹篱隔板。建成后的集体猪圈与山体浑然天成,既满足了村民家畜的集中管理,也成为了农业旅游体验项目中的一处景点,取名“哼哈公舍”。
3.4老旭甸接待中心设计
接待中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于乡村原始生活状态以及原始建筑功能的保护,将“凝固与注入”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项目选址位于老旭甸村口,以原有的三座烤烟房为限定,利用烤烟房相互之间挤压形成的空闲场所作为宅基地,以石、木、局部钢架和玻璃为材料搭建,新建体量与原生建筑相互渗透,和谐共处。更值得玩味的是,原有的烤烟房仍然作为本村的日常劳作场所继续使用,并拥有单独的交通体系。接待中心与烤烟房相互胶着却又各自独立,将新建功能注入于原生建筑的缝隙之中,浑然一体。
3.5老旭甸乡土博物馆设计
乡土博物馆作为文化介入的一个重要元素,将老旭甸村的人文地理与历史民俗集中体现。博物馆位于村口,与接待中心隔街相望,构成了一个村落会客厅似的对外宣传场所。设计的核心在于“模拟”:从平面布局上模拟原始聚落的肌理,从竖向交通上模拟山地建筑的特质,从外景效果上模拟土坯元素的表达,而真正的亮点还在于“双流线游览模式”的设计。博物馆的游览线路分为“室内参观”和“屋顶游览”两条路径,室内空间主要作为物态展示的场所,将村域民俗以博物的形式的予以介绍;而屋顶场所则是一种体验,将土掌房上下叠层高低起伏的上人屋面形式融合到博物馆的设计中来。两条流线循环交织,游客穿梭其中不仅能感受土掌聚落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制,并且在屋顶上休闲瞭望,一览古村全貌,也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体验。
3.6 设计反思
老旭甸村的总体设计保留了大部分原生民居,将整个老村区域作为活态的民俗风貌场所予以凝固。而新增的集体猪圈、接待中心和博物馆等项目,尽管在设计手法上运用了些许现代建筑的造型方式,但在景观视觉和空间关系上却与古村的传统精髓不谋而合。但值得考虑的是,在完成了物态的建筑设计以后又该如何来策划整个村域的民生和生活改善呢?这或许更需要一些跨界的社会学模式的运作。
4.互联网思维入驻传统村落的建议
互联网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既可以为深山之中的居民打开便捷的乡土特色产 品销售通道,减少中间环节,以网络直销的方式赢得最大利益从而改善民生,并且对村貌的改造又最小,保护了原有的古村风情。这是一个平静老村中发生的关于营生方式社会性转变的换血运动。
“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集传统、乡土、非遗、文创产品和有机农副产品为一体。成立老旭甸文化产业网络合作社,对汪家箐村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合理开发利用,开展生产性保护;为农户提供文化及农副产业生产资料的供应、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与生产经营和服务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建立互联网平台和物流渠道,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品牌、统一培训、统一推介。
传统的风貌,舒适的人居环境,新型的产业模式,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辩证而统一的平衡点,这或许才是乡村复兴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冬.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 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
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
(一)XX城市聚落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调查
一、实践的目的意义
“聚落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这门课程的重点部分,而城市聚落又是聚落地理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在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阶段,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是其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对于城市聚落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本次实践的目的就是针对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一城市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城市产生、发展与历史演变情况,并结合其城市的区位条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其历史发展情况,探讨其演变的原因,并对当前此城市的发展现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一分析,对其城市结构功能分区情况做出概括分析,最后简单分析其城市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情况。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是怎样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原因如何?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如何?城市的结构功能如何划分?此城市的发展规划情况如何?围绕这五方面线索,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走访有关部门和人士,从中得出一些认识,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是本次实践的意义所在。
二、实践的时间、地点、分组
本次实践的地点可选在福州或其他自己熟悉的城市。
实践时间:2013年5月中旬,以组为单位,各组成员3-5人。
三、实践方法要求
本次实践调查的方法是采用人文地理研究方法中的“调查与定性
分析”方法。各小组同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定选题,各成员在实践调查与实践报告撰写中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纸质资料、网络资源和进行部门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内容翔实、论点有据、并有新发现。
四、实践报告选题与具体要求
按照“课程实践一的分组要求”,每3-5人一组,选定小组长,各组围绕城市的产生、城市发展演变、城市发展现状、城市功能结构、城市发展规划5个方面,选择某一城市,自拟题目,结合实地考察与网络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撰写报告。字数在3000字左右。实践报告格式分为调查报告格式与小论文格式两种。注意:任何一种格式均包括选题原因、相关主题的分析、对该主题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等内容。
每组按时上交一份实践报告和个人心得体会(500字左右),计入综合考核中。
第四篇:绿色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
“绿色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环保范畴的概念,而更多的是指向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一种针对现代教育发展困境的教育改进,是对功利化教育的颠覆和扭转。绿色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类、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教育理念源自针对现代教育的集中反思与超越,是指关爱、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价值,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敢创新、肯实践的新一代人才。
绿色教育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自由、可持续发展。从这个理念出发,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园必须为每一个儿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所谓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而是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明确提出,这份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并不是什么另外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是“为管理者、教师、父母、决策者以及其他需要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做出决策的人,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在早期教育方案开展‘发展适宜性实践’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当幼儿教育工作者相信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时候,这个术语的意义就因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支持的儿童发展理论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种最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我们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个教室,都可以有自己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其次,幼儿园教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幼儿园没有以书籍形式存在的所谓正式教材,丰富的激发手脑结合的学习材料以及各个层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再次,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核心理念是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教师有效性是优质幼儿教育的保证。
一、发展适宜性实践理念的发展
1983年一篇《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研究报告掀开了美国20世纪第二次教育改革的序幕。这篇报告对1973至1982年10年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大幅下降,这再一次敲响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下降的警钟,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对于幼儿教育领域而言,1983年的报告导致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课程模式的复苏,传统的读写算能力重新占领幼儿课堂,特别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了推行自己所坚守的一套价值观和一系列评价标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主动出击,1986年提出了“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进而制定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它是一个指导教师工作和决策者制定政策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和决策者分辨面向儿童的“适宜的教学实践”和“不适宜的教学实践”,而不管这些教学实践是在哪种课程模式的管辖之下。1987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中进一步提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同时表示狭隘地测验学术技能而获得的心理测验的分数从来都不应该成为推荐入学、留级、插入特殊教育班级或者补偿性教育班级的唯一尺度。这本书由于封面是绿色的,后来被美国幼儿教育界称为“绿色圣经”,同时也点出了其“绿色”含义——倡导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1997年,在各种质疑和自我反思下,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修订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经过多年的互相学习,幼儿教育理论也接受了不少建构主义的思想。例如维果茨基认知建构主义的盛行就为1997年修订发展适宜性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提出了“文化适宜性”问题,也就是说发展适宜性实践必须考虑到文化和语言多样性问题。[1]同时,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抛弃了多年的课程争论中“非此即彼”的逻辑套路,倡导关注两种因素的互动与交融,尝试整合“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总的来说,就是认为儿童主导和教师主导的活动都有价值,同时教育实践可以也应该兼顾儿童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学业成就。
2009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正式发布第三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有效性问题。由于多种文化背景儿童以及贫困儿童人数的增加,教师肩负减少儿童学习机会差异以及提升所有儿童学业成就等压力,同时教师还必须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关于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知识,关于儿童个体的知识,以及关于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总而言之,教师的知识和课程决策能力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教师的有效性就成为优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同时,第三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反复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创建一个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教学的目的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评价儿童的发展和学习,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关系。
二、如何建构发展适宜性课程
1.放弃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视角,倡导以整合性思维来思考教育问题
在历时30载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波向国外学习的浪潮中,我国幼儿教育界向苏联学习了一套以“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为主要特点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是与苏联以“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为主要特点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基于游戏的幼儿教育模式,是西方的“活动教学”和“综合教学”的自由主义教育模式,如高瞻教育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法、瑞吉欧教育方案和光谱教育方案等。从教育哲学上说,这是教师主导和儿童主导的对垒,也是所谓“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的争锋。
美国幼儿教育领域长久以来也存在类似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曾经把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归纳为“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
实际上,这两种教育哲学是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的,例如在发展适宜性实践中就有以下建议:(1)儿童建构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同时他们也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同伴和教师的教学中获益。(2)儿童受益于有机会通过整合的课程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受益于有机会深入学习某一个领域的内容。(3)儿童受益于学习环境中预先设定好的结构和有秩序的一日生活,同时也受益于教师灵活地和自发地回应他们那些生成的想法、需要和兴趣。(4)儿童受益于有机会对他们将要做什么和学什么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同时也受益于对于什么样的选择是得到许可这样一个范围有着清晰的认识。(5)儿童受益于有机会与同伴合作以及获得一种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同时也受益于被看做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强项、兴趣和需要的独立个体。(6)儿童需要发展一种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尊重那些和他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经验的个体。(7)儿童有着巨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这个世界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同时儿童他们在认知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受到年龄的限制。(8)儿童受益于参与那些自己创造的、自发的游戏,同时也受益于那些教师设计的以及结构化的活动、方案和经验。2.优秀教师必须是有准备的有效教师
第三版发展适宜性实践专门列出一章解释所谓“优秀教师”,系统论述了教师如何设计发展适宜性实践以及如何做一名有准备的有效教师,通过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优秀教师首先是有准备的教师,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务求“润物细无声”和“无声胜有声”。其次,优秀教师是在各个领域有效工作的教师。教师的多种角色定位在:创建一个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教学的目的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评价儿童的发展和学习,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关系。这样一个类似于五角星的“铁杆”组合形象反映了教师的角色和重要作用。
3.用多元视角重新看待西方的课程模式,并致力于创造中国模式
发展适宜性实践并没有对某一种课程模式有所偏好,而是倡导殊途同归的理念。对于中国幼儿教育研究者而言,我们既要承认西方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细节,也要意识到,教育研究除了有其科学性一面,还不能回避教育目标的价值观问题。尤其在课程模式这个问题上,我们更要深刻反思。
我国幼儿教育在多次向国外学习的浪潮中曲折前行和渐进发展。毋庸置疑,在第一波向苏联学习的浪潮中形成的思维定势、行动定势等习惯势力,是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西方幼儿教育模式时必须面对的惯性阻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时间里,我们主要依据苏联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形成了一套课程理念和课程行为体系,形成了一套从国家到地方支持这种课程理念和课程行为体系的培训和保障体系。即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直接针对学科课程体系,幼儿教育者们也针对学科课程提出了诸多批评并积极实践和探索各种新型的自主性多元化的课程,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西方幼儿教育思想大量涌进中国,我们同时学习和实践着几套西方的幼儿教育模式。我们试图突破已深入骨髓的传统幼儿教育模式,急功近利地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每一种西方的幼儿教育模式。每种模式都是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结果都未掌握。
应该说,西方的一些优秀幼儿教育模式因其质量优秀、实践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但是,反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学习和借鉴多种西方幼儿教育模式的真实状况,我们的学习思路、借鉴原则、实践历程、实践方式等并不让人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学习西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在各种模式间徘徊和打转,却未想过要有所突破。我们何时才能结束对西方幼儿教育模式的盲从和膜拜?我们何时才能形成拥有国际视野的、能与全球幼儿教育对话的、让世人信服的我们自己的优质幼儿教育课程模式?
实际上,课程模式本身是开放的,各种课程模式都在“博取众家之长”,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一直都在进行。而我们对各种课程模式的追求只是疲于奔命,引进了新的课程模式之后就直接用了再说,缺乏对于这种课程模式的深入思考以及有效整合和本土化的研究。有研究者也指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存在模仿课程形式而失却课程精神的现象”。我们必须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迫切需要一份、甚至是几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作为蓝本,从描摹开始,对源自欧美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百年的幼儿教育改革,正是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中探索前进。一百多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从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幼儿教育制度、思想和实践的碰撞、交融中走来,在基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对国外幼儿教育进行加工、改造和提升中走来„„在今天这个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开始理性转变幼儿教育观念,建设自己的幼儿教育模式:以开发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为己任,践履“全球化时代之本土化行动”的幼儿教育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建设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幼儿教育科学发展试验区和先行地,承担起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先行先试的探路使命。作为一名幼儿教育研究者,我们希望能够创造自己的教育模式,找到自己的发展步伐,在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中贡献更多的研究力量。
第五篇:国际视野下的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改革较多是在教学层面进行的,比如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作文指导的方法,作文的批改与评讲,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技能等等,而我认为我国作文教学有教学层面的问题,但主要问题却是存在于课程层面,作文教学问题与我国语文课程形态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从作文教学层面进行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过关的问题。
一、作文在语文课程中的位置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以阅读为核心”组织教学。首先,语文课本主要呈现的是阅读文选,课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听、说、写”等语文课程目标附着于阅读教学,且不成体系,与其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 地位很不相称;其次,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课文阅读为中心组织的,阅读是主线,听、说、写教学须见缝插针,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主线的需要,在超强势的阅读教学面前,听说写教学很容易遭边缘化,很难按照本身规律施教;第三,从教学时间看,阅读课时数一般要占四分之三甚至以上;最后从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看,语文课除了两周一次作文课,学生主要就是读课文,或者是听教师讲课文,每学期法定写的作文只有6~8次。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课程形态,使得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位置一直未能真正得以体现。
事实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为重点建构的。比如日本“国语课”非常明确地认定其性质是“从言语教育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美、英等国也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母语课程首要任务。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母语教材将“语言”和“阅读(文学)”分开编写,母语课程主要教材是“语言”,而不是“阅读”;美国、澳大利亚的有些学校,阅读课甚至没有教材,就是到阅览室读书。
再从语文课时分配看,许多国家小学阶段阅读课时数在语文课中的比例一般不到500/0,表达课时间超过阅读课时间。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版《国语》第2册教材共9个单元,有4个单元侧重于阅读,每单元一篇课文,全册教材编选课文仅4篇,而偏重于写作的单元有3个,偏重于语言知识学习和综合表达活动的单元各1个,写作和听说领域学习时间远远超过阅读领域。
当下语文课程非常强调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以阅读为中心”的课程形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功能,其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的课程形态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就是难以保证“表达”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实“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程度的 主要标志,但在我们语文课程中过于强势的阅读活动挤压了“说”“写”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批评是“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这些批评击中了语文课程在表达能力培养方面的软肋,然而,我们却始终如一地坚持“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没有将“表达”提升到相应的位置,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语文课程的重点取向如果不能加以调整,那么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过关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二、关于习作文体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以记叙文为重点展开,“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多次被写进语文教学大纲。直至2001年颁发的课程标准,才将小学习作文体修改为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其实,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和应用文四类,并非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通行的分类方法。日本的野村芳兵卫将作文分为三类:文学文章、实用文章、学问文章。前苏联聂恰耶娃把小学生作文分为记叙文,看图作文、听音乐作文,以及读书笔记等三类。英国尼尔森小学英语教材将习作文体分为“写实作文”和“非写实作文”两大类,写实文包括说明文、信息文、信件等写实文章,非写实文多为童话、故事、诗歌等可以虚构的文体。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规定了每个年段写作的文体,主要有见闻、书信、调查报告、记叙文、报道、课题报告、记录报告等等。美国小学习作文体分类更是呈多元化态势,各州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习作文体各异,比如纽约州奥尔巴尼市《小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中列出的习作文体有17种之多,包括个人记事、日志记载、事件报告、友好书信、对作品的回答、诗体文、自传、用法说明、现实小说、邀请信、寓言、民间故事、书籍报告、说明文、劝说信、写人的文章、商务信函,基本涵盖了学生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主要文体。
世界各国五花八门的文体分类,反映出作文教学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文学写作的取向和偏重于实用文写作的取向。英国尼尔森教材习作分类和苏联聂恰耶娃的习作分类体现出对文学作品的崇拜,在作文训练的起始就把与文学创作最接近的记叙文体写作和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放在作文训练的重要位置,其写作心理经历与作家创作心路历程十分接近;而美国和日本的文体分类凸现的是实用文写作的取向,完全是按照生活中对各种文体的不同需求划分,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增强其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我国小学习作文体分类的取向基本倾向于前者。
作文写什么内容,一直是我国小学生作文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也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到了作文课上看作文命题,不少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这个问题的产生与记叙文写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以记叙生活经历和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体,其习作内容大多为回忆性的生活事件,因而对写作者的生活积累以及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力和观察力要求很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所以教师不得不把作文教学重点转移到作文内容的指导上。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就能解决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表示“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日本“生活作文”的写作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不写回忆性的记叙文,而写观察作文,写调查报告,要求教师事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进行调查,为写作文准备好充分的材料,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内容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作文,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可能有高有低,但是绝对不会产生无米下锅的现象,避免了学生作文无内容可写的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以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改变了长期以来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的提法,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小学生认知规律的。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协调个性发展与实际需要的关系成为语文课程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无疑这反映着人文精神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也必然涉及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实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二者失衡的方向是不同的,当在某一方向严重失衡时,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平衡,这是必然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从人的未来发展来看,二者不可偏废。
三、关于作文练习的方式
许多国家以表达为重点的语文课程取向,不仅体现在语
文课程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渗透在语言课、阅读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通过考察各国习作教学方面的资料,可以发现许多国家母语课程中习作练习并不限于作文课范围,在其语言课、阅读课里也安排大量时间进行作文练习。
1.语言课上的写作练习。
美、英、法、俄等**语教材中专门安排有语言知识教学,包括语音、词汇、句子、标点等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语言知识教学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知识的运用设计大量写话练习。
美国米弗林公司出版的二年级英语课本安排有五个单元语言知识教学。每单元均围绕所学的语言知识细分为15课,每课都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写作练习,称为“写作热身”,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几句话或一篇短文。比如第一单元第1课是“认识句子”,第3课是“认识谓语部分”,写作热身题目分别是:
第1课写作热身:写句子
先为你的玩具画一幅画。
写一些关于玩具的句子。
大声朗读你的句子。
指定你的同学来说说这件玩具有什么作用或是你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第3课写作热身:写一张清单
写三句话。列出你的学校或班级同学所做的工作。
朗读你所写的句子。
指定你的同学说出句子的谓语部分。
讨论你们是否喜欢这些工作。
如果按照一册教材五个单元,每单元15课统计,学生一年仅小练笔次数就达到75次。
2.结合阅读的习作指导。
日本国语教材有侧重阅读的单元,也有侧重写作的单元。但即便是侧重阅读的单元,一般也不完全是阅读训练,日本阅读课教学中每篇都要让学生写读后感。除此之外,阅读单元常常还结合课文设计若干听说和写作练习。比如光村《国语》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题目是《三个愿望》,课后安排了以下听说和写作练习:
听说练习:根据以下话题,选择一个进行发言。
自己经历的因为小事与好朋友发生争吵的事情。
和争吵的人成为好朋友,自己觉得很开心的经历。
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写作练习:将自己刚刚发表过的谈话内容写成信,寄给课文中的人物“比克塔”或“诺比”。
互相扮演“比克塔”或“诺比”,给好朋友回信。写信方法:(略)
日本国语课本中侧重阅读的单元不多,但是每个阅读单元(即一篇课文)安排的教学时间少则6课时、8课时,多的有15课时。这么多课时,其中很多是用于听说练习和写作练习。每项写作活动大约都有2—3课时教学时间保证,这也是日本国语教学一篇阅读课文(即一单元)动辄需要上十来课时的原因。
英国、美国的语文教材,除了前面介绍的语言和阅读分开编写的教材,也有综合型的语文教材课,比如美国《开放阅读》教材,就是听说读写综合教
材,教材呈现方式也是阅读课文+课后练习。表面看与我国的语文教材接近,但在课后表达练习题目设计方面与我们有很大区别,其练习题所占篇幅大大超过课文篇幅,而且练习目标和内容都非常具体。用这样的教材上语文课,用于表达训 练的时间一般会超过用于阅读的时间。
据了解,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本土的英式母语教学大多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先阅读课文,然后再根据课文设计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的课不是写作课,更不是单纯的阅读课,它囊括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应该 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课渗透着一种理念,就是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言语能力。
结合阅读进行习作练习,将听、说、读、写语文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许多国家母语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我国的许多语文教师也赞同这样的做法,提倡读写结合,在阅读中适时地安排写作练习,这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只不过我国阅读教学安排写作练习,往往是教师个人行为,属于课堂教学中的自选动作,而不是教材的规定,因而在教学时间上往往得不到保证,因为课时计划中没有这样的安排。教师要在阅读课上安排习作练习,必须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而这又会影响到课文阅读的质量。
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就会很自然地放弃自选动作的选择,而完成教材的规定动作。因此,尽管广大教师都知道结合阅读的写作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十分有效,但受制于现行的语文课程形态和教材内容,同时缺少教学课时的支持,能够另外设计表达练习并挤出时间在课堂内实施,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
四、关于作文指导过程
以上介绍的是外国语文知识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的作文练习,那么国外的作文课指导过程是怎样的呢?从收集的资料分析,国外作文课指导往往不像我们这样用两节课指导写一篇作文,而是围绕写作设计一个个综合性的作文活动,围绕作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观察、收集材料、起草修改、发表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美国麦克劳希尔《语言艺术》五年级课本有六个写作单元,每单元的作文都安排有“读范文、预写、收集资料、草稿、修改、发表”等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指导意见和明确的练习要求,每一步任务完成以后还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清单和提示各种作业的小贴士,所占篇幅有20多页。每单元教学时间可能会1个月甚至更多,这和我们2节课写一篇作文完全是两个概念。
除了课时上的差别,美国学生写一篇作文经历的过程和我们习惯了的作文指导过程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下厩我们分析其中的几个环节。
预写,即作文构思。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要胸中有读者,要换位思考读者的喜好,这样就使学生从社会交际这一层面来理解写作目的,从读者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题和思路的组织。不为老师而写,为社会交际而写,其写作态度也由被动转为主动。
收集材料。这一步是解决学生作文材料问题的关键。美国学生作文材料一般不要求当场回忆,而是安排充分的时间到图书馆查阅或者上网检索,完全是开放式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容面对写作,而且能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
.作文修改。修改步骤要求十分具体,先是对照清单自我修改,然后是同伴互改,换个视角审视作文,最后还要根据清单校对自己的作文。其实我们的作文课也强调学生修改作文,也许因为缺少明确的修改步骤和可供操作的修改要求,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当然其间还有时间安排上的原因。
发表。美国综合性作文课都安排“发表”环节。不同的作文有不同的发表形式。比如写一篇自述文,可以采用演讲的方法来发表;如果写故事,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发表。每篇作文如何发表,教材都有具体指导。这样的发表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起写作兴趣,更加投入地写好每一篇作文。
五、关于我国作文教学改 革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习语文旨在掌握一种社会交际工具,而工具的掌握重在运用,不在理解
许多国家小学语文课程取向不约而同地指向“表达”,而“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然而我国语文课程重点取向于阅读,语文课程与基础均呈现出以“阅读为核心”的构建形态。当下语文课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因而解读文本内容往往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单元主题的显性呈现,使得文本的人文教化任务进一步强化,而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不确定性,使得原本教学目标就不清晰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虚浮飘渺。每篇课文的人文教学目标是确定的,而语文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哪些知识,学习哪些表达方法,进行哪些表达训练,往往需要教师自己去揣摩,去选择,去添加,这就给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平添诸多障碍。
教师如果能够深刻认识我国语文课程形态的特点,增强语文课表达训练的意识,那么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长期难以解决的中小学生“语文不过关”瓶颈问题或许 就能迎刃而解了。
思考之二:改变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重点的观念,努力降低学生习作材料的难度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有写作的内容,然后才是书面表达。“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作文的两个重点,其他国家也不例外。由于我国小学作文是当场命题,而且以写回忆性的记叙文为主,因而“写什么”的矛盾特别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实用文,为我们改变以记叙文为重点的写作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何化解学生作文材料的矛盾,国外同行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前苏联提倡小学生写观察作文;新加坡小学华语课程目标规定学生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或者是“改写、扩写短文”;日本小学写生活作文,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而且题目事先布置,材料事先收集,作文时材料就不会成为大问题;美国小学作文虽然没有“生活作文”的概念,但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访问调查,收集材料,也化解了学生作文内容困难的矛盾。国外同行的这些做法能为我们解决小学生作文材料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或借鉴,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思考之三:重视写作方法 的指导
在上世纪80年代,写作方法的指导一度成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当时人教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编写了读写例话和习作例文,提示了中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方法。广东的丁有宽、东北的常青等不少教师,对写作方法 教学作了深入的研究,使我国的作文教学在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下语文课程改革高扬人文性大旗,作文教学改革重视对内容的研究,对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这当然不错,但忽视了对习作方法指导的研究,使得上世纪的这些研究成果没能得以继续,这是非常遗憾的。其实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除了重视学生的文体经验,非常重视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
思考之四:培养读者意识,增强写作的社会功能
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很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认为写作者心中要有读者,明确读者对象,如写旅游,若写给父母看,就要以汇报为目的;写给兄弟看,主要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客看,则要以愉悦为目的了。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表达方式自然就不一样。
其次是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目的。文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社会交际,学生学习写作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交际当然有所区别,但如果能在学生写作时赋予社会交际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写作的动机。许多国家的作文训练十分强调体现写作的“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写“学以致用”的作文,为参与交际而写作文。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境中,例如本地召开体育大会,便要求学生为外地运动员、参观者、记者等写本地导游书,而且要写出个性、特点。假如本地发生水荒,组织学生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书等。
如果作文单纯是写给老师看的,为写作而写作,学生很可能缺乏动力,而作文一旦有了实际的社会效用,就容易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