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文化价值(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5:0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兵团文化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兵团文化价值》。

第一篇:兵团文化价值

二、兵团文化价值

价值这一概念本来是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业用语,从词源上看,她是与商品、商品交换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乃至普通民众已逐渐认同,不仅物质资源具有价值,而且,理论、文化这些无形资产也具有价值。①

(一)兵团文化体现的多元一体价值

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的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为绝大多数兵团人所认同和接受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品格、积极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规范。她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文化在兵团的延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兵团文化是在战争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河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时期,凝聚出的一种兵团人特有的心态和品格。兵团文化的核心,兵团精神包含了红军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包含了八路军的延安精神,溶入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屯垦戍边的开拓精神;同这些革命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二)兵团文化展示的兵地关系、民族团结价值

新疆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加强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基础,也是兵团发展壮大的基础。兵团260万儿女中,有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37个民族成分。

兵团不仅担负着发展经济的任务,还是民族团结的主力军。兵团在创立之初,就提出“为新疆各族做好事”“不与民争利”。驻疆部队省津贴、减衣领、去帽檐,筹建起新疆的第一批工厂。当自治区现代工业需要奠基起步之时,兵团先后两次将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拖拉机厂、煤矿、电站等100多个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兵团每年自筹资金800万元帮助新疆的农村建设。1988年以来,兵团在自己条件也不富裕的情况下,又决定每年拨专款200万元建立支援扶持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基金。50多年间,兵团共支援地方农机具28台,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万名,到地方巡回医疗7.2万人次,为地方群众治病700多万人次。

兵团按照“顾全大局、尊重历史、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的原则,协调、解决兵地间的各种具体问题,在实现兵团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帮助和带动所在地区的发展,共同肩负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三)兵团文化凸显的屯垦戍边价值

“屯垦为了戍边,戍边必须屯垦”。生产部队深入戈壁荒原,一手握枪,一手挥动坎土曼,挖渠引水,开荒造田。部队无论首长还是普通士兵,风餐露宿,挖穴而居,喝碱水,吞麦粒,吃原食,全部投入大生产之中。

① 郑永廷、张彦,《当代精神文化价值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兵团在新疆的屯垦戍边,就是“为祖国站岗放哨”。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世纪60年代起,兵团数万名职工戍守在绵延2000多公里的边境地带,“种地就是放哨,放牧就是巡逻”,为了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不惜流血牺牲,将“国土在我心中”内化于实践之中。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兵团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必须一边屯垦、一边戍边,承担者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双重任务。兵团至今保持着军队的组织形式,是一支警备新疆的国防守备军,坚持劳武结合,与军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在50来年的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中苏关系友好,西北边界基本上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但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在“伊塔”事件发生后,兵团人立刻肩负起“代耕、代牧、代管”的任务,并组建起全副武装的值班连队,开始进行沿边巡逻,从此结束了国界“有边无防”的状态。

(四)兵团文化弘扬的兵团精神价值 热爱祖国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和强大支撑。兵团的屯垦戍边史,就是一部为国牺牲、为国奉献的历史;在兵团人身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书写了一部为国家的最高利益、为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献忠诚、献智慧、献青春、献终身的鸿篇巨制。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几代兵团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扎根天山南北,创业戈壁荒原,义无反顾地在绵延几千里的国境线上戍边,成为共和国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拿军饷、永不换防的哨兵。兵团人始终恪守着“国土在我心中”坚定的信念,“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永不移动的界碑”这些评价就是兵团人奉献个人为国家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体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兵团事业的发展,无不与国家的最高利益紧密相连,无不与边疆的稳定和繁荣紧密相连,无不与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无不与屯垦戍边的大业紧密相连。兵团在各个时期承担的“三个队”、“四个力量”、“四个模范”、“三大作用”的任务,无不例外地凸现出兵团对祖国的崇敬、对人民的尊重、对使命的遵循、对信念的恪守。兵团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所体现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精神的升华。“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不与民争利”、“为祖国站岗放哨”,在新疆,在边陲,在国境线上,爱国是现实的,祖国在兵团人的心中是最神圣的。兵团的奋斗历程,充分表现出兵团人为民族的理想和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兵团人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价值追求的自觉意识。

无私奉献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儿女,来到边疆,无私奉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无愧于共和国的伟大公民。

对兵团人而言,无私奉献就要立志高远,胸怀全局,放眼未来;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集体、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就要听从党的召唤,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团结边疆各族人民,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全部力量,为保家卫国、镇守边关勇于牺牲;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地方党政组织和各族人民的爱戴、拥护和支持。260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以独特的建制形成特殊的集团化组织,在新疆的天山南北、两大沙漠边缘、两大盆地周边、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为祖国的安宁、社会的稳定和边疆的发展,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和生命,付出了三代人甚至更长久的奋斗,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这就是兵团始终坚持的政治观念、大局意识。兵团付出的、牺牲的是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赢得和维护的却是全局的利益、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艰苦创业

艰苦奋斗是拼搏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兵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兵团靠艰苦奋斗起家,也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事业发展过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兵团人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顽强进取。兵团人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无论形式多么严峻,自然条件多么恶劣,在重重困难面前,在恶劣环境面前,在奉献和牺牲面前,都绝不低头。兵团人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战斗力。兵团人已经将艰苦奋斗化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撑。兵团初创时,面对的是“没有路、水到头”的戈壁、沙漠、荒原、盐碱滩,;与风沙同行,与野兽为伴。兵团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铸剑为犁,用双手和双肩开垦出良田千万亩;住在地窝子,和涝坝水,省下津贴,更鼓荒原建工厂,大漠深处修水利,戈壁滩上盖花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兵团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百个生机盎然的人工绿洲呈现在塔克拉玛干、准噶尔沙漠周边,千余家工业企业星罗棋布在天上南北,百余个流光溢彩的军垦新镇崛起在戈壁荒原„„兵团人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打造出兵团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可贵品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塞外绿洲文明,在祖国西北边陲铸起了一座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繁荣西部的不朽丰碑。

开拓进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只有顺应时代和社会变化的潮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自古以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就始终充满着“道莫盛于趋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不断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兵团事业发展中展示的开拓进取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依靠开拓进取精神力量的推动,兵团在首次创业中创造了荒原变绿洲、沙漠建城市的巨大成就;在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创业中,兵团致力于改革创新,将开拓进取精神推向一个新阶段。兵团事业的发展壮大,印证着时代发展的特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兵团的创业,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兵团的改革,是在缺少参考经验的条件下探索的。正是因为有兵团精神的引领,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兵团人才能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辉煌的成就。兵团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开拓进取精神贯穿于兵团创业史的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兵团人大胆面对改革和建设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披荆斩棘,努力探索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职工群众的收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拓进取使兵团人始终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同步,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活力。

第二篇:兵团文化

兵团文化资源状况

自1954 年10 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以来,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形成了伟大的兵团精神。兵团文化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兵团始终与党和国家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步调一致。关于兵团文化的研究已经走过近20 年的历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兵团文化的内涵、内容、特征、作用以及如何发展兵团文化等几个方面,现对兵团文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一、兵团文化的内涵

刘绍华、郭爱荣在《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2001)中指出,兵团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的新型文化,它的核心是兵团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2007)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兵团文化是兵团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兵团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兵团精神的体现,是兵团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此外,彭清在《论兵团文化特色》(2005)中指出,兵团文化就是“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刘耀霞在《论兵团文化在新疆的地位和作用》(2005)中指出,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履行屯垦戍边伟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智慧的总和。孟丁山《论新疆“兵团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文认为兵团文化特指兵团的文化艺术。

二、兵团文化的内容

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建设和保卫边疆、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边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所创造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兵团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肥沃土壤,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王玉林在《百花艳绿洲正气贯长虹———兵团文建设素描》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包括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学艺术创作、表演艺术、音乐舞台创作、现代影视艺术、书法艺术等。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指出,兵团文化的内容丰富,凡是能够反映兵团屯垦戍边艰难历程,展示兵团文明成果风貌,体现兵团精神的一切历史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都可以界定为兵团文化资源。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馆和雕像;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物;建设边疆的成就;高科技特色大农业;边境团场在内的“金边工程”;独其中国特色的民兵制度;屯垦文化;特殊的人口结构。孟丁山在《兵团文化简论》一文也提出兵团文化还应包括:文学作品、诗歌、美术作品、表演艺术、电影电视作品、群众艺术等。此外,他在《论新疆“兵团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文也提出相似的观点。由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兵团文化范畴广泛、内容丰富,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三、兵团文化的特征

有关兵团文化的特征,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如下:王玉林在《百花艳绿洲正气贯长虹———兵团文化建设素描》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具有自觉的主人翁意识的基本特征、崇高而悲壮的美学特征。此外,他在《论兵团文化及其发展》一文对兵团文化的特征做了更详细的论述,指出先进性是兵团文化的本质特征,融合性是兵团文化的形态特征,传承与创新是兵团文化的发展特征,崇高而悲壮是兵团文化的审美特征。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认为兵团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资源的惟一

性。兵团是中国独有、世界惟一,其资源具有惟一性。其二,资源的特殊性。兵团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任何旅游地理书都无法归类,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的特殊的人文资源。其三,资源的神秘性。由于兵团特殊的地位、体制和作用,越发使世人对“兵团”和“集团”感到迷惑和神秘。其四,与新疆地域文化的互补性。其五,资源的发展性。它不仅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在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孙卫东在《兵团文化产业化初探》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具有兼容性、多元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唐济川在《兵团文化断想》一文中也提出兵团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融合性特征,兵团文化母体具有多样性,是包容的又是扬弃的,是纯粹的又是丰富的,是继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李荀华在《兵团文化结构特征论》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具有立体性、开放性、分合性等几个特征。林忠杰在《兵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文中,对兵团文化的特征也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兵团文化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张沁洁、聂爱文在《从人口迁移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的特点》一文中从兵团建立以来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状况、地理自然特色、人口的地区来源和分布等方面对兵团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兵团文化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刘绍华、郭爱荣在《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一文中论述了兵团文化先进性的具体特征,也是兵团文化的主要特征,即中心化、自律性、多元化。彭清在《论兵团文化特色》一文中阐述了兵团文化的特色,认为兵团文化具有军垦特色、革命的乐观主义、博采众长兼容并包、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民族特色。

四、兵团文化的作用

孟丁山在《兵团文化简论》一文中提出兵团文化以下作用: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和弘扬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罗素在《兵团和谐文化构建的经济分析》一文中就兵团文化与兵团经济发展做了相应分析,认为兵团文化的构建对兵团经济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兵团文化的构建为兵团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有助于培养发展兵团经济的新型建设者,通过知识、技术为兵团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李成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一文中提出兵团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应该大力发展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郭爱荣在《从维稳固边的视角考量兵团文化》一文中对兵团文化在维稳固边方面所发挥的优势进行了论述,认为兵团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维稳固边的基础,兵

团文化的融合性是维稳固边的保障,兵团文化的开拓性是维稳固边的源泉。李文莉在《发展兵团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兵团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她认为 兵团先进文化保证兵团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兵团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建立以和谐为旨的道德评价体系。闫丽萍也在《浅谈兵团文化在构建兵团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兵团先进文化保证兵团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兵团先进文化是建设兵团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兵团先进文化有助于建立以和谐为宗旨的道德评价体系;兵团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李书群在《大力发展兵团文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精神支撑》一文中指出,大力发展兵团文化,能为着力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必须大力发展兵团文化。刘耀霞在《论兵团文化在新疆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对兵团文化在新疆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她指出兵团文化是新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弘扬主流文化、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优化了新疆的传统文化结构。兵团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于传播

中华文化、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维稳固边、促进兵团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促进兵团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五、兵团文化的发展研究

兵团文化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兵团文化,对于兵团文化的发展,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较强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梁金贵《传承开发兵团文化资源》一文就传承兵团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包括开发和展示兵团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立兵团文化传播发展平台;加大企业对兵团文化传播的投资,促进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兵团文化戍边,维护国家稳定安全。刘玉莲在《对发展兵团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对兵团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尚新春在《深圳文博会对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一文中提出,要发展兵团文化产业必须制定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探寻思路,寻找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利用有效平台,展示兵团文化产业特色,推动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王雷在《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探析》一文中指出,目前发展兵团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发展兵团文化产业应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要博采众长“引进来”,又要面向世界“走出去”,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此外,其他一些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兵团文化的建议。杨莉从发挥军垦优势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弘扬兵团文化,她提出要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形成爱护军垦 文物的良好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博物馆建设;增强文化宣传意识,不断加大军垦文化的宣传力度。刘倩、高山从构建文化认同、面对文化冲击、兵团文化发展的助推器三个方面着手,重点论述了兵团文化构建中兵团大众传媒所起的积极作用。高山、文梅在《试论兵团传媒在兵团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兵团传媒发挥的巨大传播功能,对于弘扬兵团文化中强烈的屯垦戍边意识、维护和推进新时期以来兵团文化的先进性起着保驾护航的巨大作用;此外,兵团传媒还起到引导舆论、形成合力、推动兵团文化和谐发展的作用。罗素在《兵团和谐文化构建的经济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兵团文化构建的建议,认为应该遵循和谐发展观,探索和谐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坚持“求同存异”、“推陈出新”的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吴重吞在《围绕新型工业化推进兵团文化创新》一文中从兵团新型工业化目标出发提出了积极推进兵团文化创新的建议。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文化氛围;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培育发展兵团文化产业。此外,在其《用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文中,他还提出要把握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在规律,用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用兵团精神培育职工群众的文化感受,推动职工群众实践,激活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凝聚职工群众的价值认同,守望职工群众的道德高地。席霍荣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兵团文化创新》一文中提出,只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兵团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兵团文化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时刻保持其先进性,为兵团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李书群、郭爱荣也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建设兵团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建设兵团文化的几点建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兵团文化;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着力构建兵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职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兵团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的能力。麻霞在《营造宣传强势发展兵团文化》一文中提出,兵团要通过宣传工作发展兵团文化。刘耀霞在《构建先进价值观念体系推进兵团先进 文化建设》一文中从构建先进价值观念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兵团文化建设的问题。

六、兵团文化研究存在的不足

纵观我国学者对兵团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兵团文化研究的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兵团文化的内涵、内容、特征、作用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者的角色比较单一。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党校和大学这些科研机构,学者的分析较多,缺少民间精英的参与,这样势必造成研究角度的单一。二是研究方法单一,偏于文献材料收集而忽略了田野调查材料的挖掘。兵团文化的研究者以兵团党校的成员和大学科研者为主。然而,两者的研究有共同的的收集不够重视,缺少民族学的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因而研究成果资料不够新颖。三是研究领域较狭窄。近年来兵团文化的研究已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但是,社会学、管理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应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视角进行分析。四是研究内容不平衡。目前有关兵团文化研究的成果在内容上大多数集中在兵团文化与维稳固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兵团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变迁关注不够。

第三篇:兵团文化1000字

兵团文化之于维稳驻边

文化不仅是一项独立的事业, 同时, 又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项事业之中。兵团文化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是为兵团事业发展、为更好地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而存在的, 也是在服务兵团工作大局中, 随着兵团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同步发展壮大的。

一 兵团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维稳固边的基础

兵团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指兵团的事业及伴随其而产生的文化, 是中国历代屯垦与屯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另一层是指一代一代的兵

团人在新中国屯垦事业中文化的传承。新疆的屯垦文化是伴随新疆屯垦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地位, 历代政府都把屯垦作为治理新疆的重, 屯垦在新疆时断时要国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续, 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规模愈来愈大, 持续时间愈来愈长, 屯垦在新疆越来越显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兵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屯垦事业。作为这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兵团文化, 既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又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 兵团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有别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 它是把爱祖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与爱疆守疆联系在一起;兵团文化中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是在中国传统文, 而第二代、第三代化 “以人为本”基调上的升华兵团人, 继承并发扬了老军垦的传统,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又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屯垦文化。

二 兵团文化的融合性: 维稳固边的保障

从古至今 屯垦军民来自五湖四海, 同时, 新疆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屯垦实践中, 屯垦军民不仅把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而且在与新疆当地各民族的不断交往中, 大量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使之成为屯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文化的整合过程中, 形成了屯垦文化开放的内核, 对任何一种文化都能够有机地吸收, 使新疆屯垦文化成为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开放性文化, 并由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新疆屯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不仅以其独特的内涵丰富了新疆多民族文化, 而且在与新疆各民族的交往中, 增进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互补性认同,对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兵团在倡导融合经济的过程中, 在文化建设上大力倡导“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的方针, 与其他各民族互相学习。在此基础上, 合理借鉴, 大胆创新, 立足当代兵团屯垦戍边的现实, 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得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兵团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兵团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使维护文化安全有了意识形态上的保障。

三 兵团文化的开拓性: 维稳固边的源泉

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的事业, 兵团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开拓。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 带来了各自的区域文化 并在相互交流学习融合中形成了兵团文化。在与新疆各族人民的交, 兵团人的思维方式、言谈举止、风俗习惯等受往中到新疆各民族的影响, 从而带有粗犷、剽悍的风格。

兵团文化的这一特殊性使兵团文化受旧传统的束缚较小, 保守性弱;从兵团文化的形成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新中国, 物资缺乏, 百业待兴。但当时有一个有利条件, 就是全民昂扬的工作热情、献身的, 使得每一个中理想追求、重整山河的大无畏气概国人焕发出冲天干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召唤吸引了大批转业官兵和城市农村的有为青年, 开疆拓土 “有为青年志在四方”, 兵团文化由此具有并长期保持了鲜明的开拓性 并与其他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 从此支配着兵团人的行为, 不论兵团文化的主流是在历次反对民族分裂、平暴制乱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边境安全的斗争中, 还是在边境建设、反恐演练、抗灾抢险中, 兵团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第四篇:兵团文化展示的兵地关系、民族团结的价值

兵团文化展示的兵地关系、民族团结价值

新疆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加强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基础,也是兵团发展壮大的基础。

兵团260万儿女中,有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37个民族成分。

兵团不仅担负着发展经济的任务,还是民族团结的主力军。兵团在创立之初,就提出“为新疆各族做好事”“不与民争利”。驻疆部队省津贴、减衣领、去帽檐,筹建起新疆的第一批工厂。当自治区现代工业需要奠基起步之时,兵团先后两次将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拖拉机厂、煤矿、电站等100多个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兵团每年自筹资金800万元帮助新疆的农村建设。1988年以来,兵团在自己条件也不富裕的情况下,又决定每年拨专款200万元建立支援扶持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基金。50多年间,兵团共支援地方农机具28台,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万名,到地方巡回医疗7.2万人次,为地方群众治病700多万人次。

兵团按照“顾全大局、尊重历史、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的原则,协调、解决兵地间的各种具体问题,在实现兵团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帮助和带动所在地区的发展,共同肩负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六十年代起,逐步以反映兵团生活,面对兵团广大职工的创作为主。兵团数百万人口,十个农业师二百来个农场遍及天山南北,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兵团舞蹈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年深入团场演出。尤其是将自己创作的舞蹈带给兵团职工,接受他们的检验,汲取修改的意见,收益极大。天山、阿勒泰山、准格尔盆地、塔克拉玛干、伊犁河谷、塔里木河畔,都是兵团舞蹈人的舞台。尤其在南疆铁路、北疆公路工地的演出,特别是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阿里高原,当吸上几口氧气,气喘吁吁地跳上一段,迎来热烈掌声时,兵团舞蹈人才真正 体验到创作的喜悦。兵团舞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摸索前进的。

我们和地方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还有县里和团场,都形成了好的氛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方各个国家都可以搞联合,我 们更可以搞联合,我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效果非常好,这是双赢的,也给新疆地方做贡献了,兵团的宗旨就是为新疆各族人民做贡献。过去新疆只要带五一、十 一、七一、八一这些名字的企业,都是兵团办的,然后移交地方,为地方做好事,这是兵团的责任、义务。

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这座桥梁发挥的首要作用。现在,当你走进棋布在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百多个新兴的军垦城镇时,到处可以看到飞檐拱斗,红柱绿顶的亭台楼榭,可以看到雕塑在喷泉下的大型山水盆景,可以看到“军垦第一犁”或高举着果盘迎嘉宾的姑娘的大型塑像。1993年元霄节,驻地在喀什地区的农三师举办了一次节日文化活动。所属团场的十多支文艺队把东北秧歌、高桥、丰收锣鼓、陕北腰鼓、江南早船、舞狮、舞龙等民间歌舞送进了喀什古城。兵地同乐,共渡佳节,营造了一种团结祥和的节日气氛,受到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喀什人民的热烈欢迎。

吸收和弘扬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反映兄弟民族的斗争生活,是这座桥梁发挥的另一个作用。新疆第一部反映维吾尔生活和第一部反映哈萨克生活的长篇小说,都是兵团作家创作出版发行到全国的。哈萨克作家用哈文著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理想之路》是由兵团作家姚承勋翻译出版介绍到全国的。兵团越剧团带着用维吾尔族神话故事改编剧目《王子与公主》在乌鲁木齐、上海、宁波、杭州、武汉等城市演出。猛进等剧团曾改编上演了反映哈萨克生活的剧目《奥依古丽》。40多年来,兵团文工团曾三次进京,一次出国,多次赴内地演出,都把绚丽多彩的新疆民族歌舞带进了中南海、传播到大江南北和异国的土地。这种桥梁作用,还表现在由于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吐纳,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上。在南疆的阿拉尔军垦新城,座落在塔里木河大桥南端的农一师九团部门前,有一座两米多高的“植棉姑娘”的塑像。扁圆的脸庞,剪短的发式,贴身的裙装,手托一朵绽开的棉桃,笑迎着远方的来客。完全是一副汉族姑娘的造型。但值得注意的是,雕塑家却赋予了她一幅维吾尔姑娘特有的高高的鼻梁和深陷的大眼睛,增添了西部轮廓的力度和人物的神韵。这种在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的审美的融合,增强了塑像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

最近,兵团举行的文艺调演,16个文艺代表队演出的节目中,都明显的包含有哭族间相互汲取和融合的成果。各代表队演出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塔吉克、乌孜别克、达斡尔等许多兄弟民族的歌舞节目,并不是简单的摹拟和照搬,而是给以抒情兄长的民族歌舞,赋予了表现时代精神和兵团现实生活的内涵。甚至在这次演出的许多表现兵团现实生活的节目中,明显地融进了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舞蹈的语汇。音乐创作中明显地吸收了民族音乐明快的节奏和高亢的旋律。从而使许多创作节目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兵团歌舞民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莎迪克·肉孜汗,在擅长演唱本民族曲目的同时,还能把朱明瑛演唱的《回娘家》、常香玉演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刘长喻演唱的《红灯记》等曲目,维妙维肖地用汉语演唱给观众,在多次赴内地演出中,倍受大江南北观众的热情欢迎。兵团歌舞团毕业于广东音乐学院的维吾尔族作曲家努尔马木提,最早创作出版了四盘当代维吾尔通俗歌曲的盒带,填补了维吾尔族当代音乐创作的空白。

增进了新疆民族团结稳定。稳定和发展是新疆工作的大局,也是兵团屯垦戍边使命的重要根据。作为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重要形式,兵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服务新疆稳定发展大局作为重要任务,牢记毛泽东关于“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要求,自觉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不懈地开展屯垦戍边使命和民族团结、兵地团结教育。1959年,兵团制定了《关于拥政爱民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纲要二十条》。1982年,兵团恢复伊始便集中2个月时间,在全兵团开展了大规模的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1983年以来,兵团在每年的5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以月促年、常抓不懈。1987年,兵团制定了《关于尊重地方党政领导、加强兵团所属单位同地方的团结、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意见》。教育干部职工把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作为兵团的根本宗旨和对兄弟民族的根本态度,把促进新疆发展、实现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作为重要任务,让兵团每一个师、团场、企业都成为促进当地各民族团结的窗口和纽带,利用兵地各单位相互毗邻的优势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往来、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争做新疆生产建设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以及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的模范,尊重地方党政领导,积极帮助支援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开展兵地互学共建活动,发展兵地融合经济,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了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国家“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实施,形成了“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在兵团上下涌现了一批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1982年以来,兵团先后召开了4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目前,兵团已有30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33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国务院和国家民委的表彰,有233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437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分别受到自治区、兵团的表彰。在处置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兵团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教育干部职工自觉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的模范。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丰硕。长期以来,兵团在各族干部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新疆历史、新疆区情、兵团宗旨和兵团使命的教育,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做民族团结好事、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人人维护民族团结,已成为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的共同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并涌现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到目前为止,有30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33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的表彰,有241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452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自治区、兵团的表彰,还有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受到自治区各地州市和兵团各师的表彰。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责任感,“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维稳戍边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五篇:集团价值文化

集团价值文化

统一集团价值文化

培育“厚德和谐、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全集团共同遵守的的价值理念。集团公司各单位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本单位的整体核心价值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目标、统一精神、统一宗旨,以集团整体利益为重,以集团大局为重,凝集共同力量,追求大事业,谋求大发展。

二、建设集团人本文化

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将职工从以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企业的人”转变为视企业如家的“企业人”。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无边界沟通,畅通职工群众反映意愿和问题的渠道;保障人才待遇,在薪酬分配上向开拓型、效益型、创新型人才倾斜。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让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确立集团诚信文化

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确立诚信的道德信仰和价值取向,建立诚信制度规范,树立诚信经营、诚信立业,诚信做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集团文化品质。

四、推进集团制度文化

开展企业制度的清理和完善工作,对集团总公司历年制定的制度进行清理,对已不符合政策和企业实际的制度予以剔除,对不完善的制度加以修改完善,对需要进一步建立的制度尽快建立起来。通过制度的清理和完善,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

五、建设集团廉政文化

将廉政思想、廉政信仰、廉政规范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建立健全廉政制度,确立“顶得住歪理、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的廉政文化品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推进党建科学

发挥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产业链中的三大保证作用。首先是政治保证,通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决策、决议和重大部署,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其次是组织保证,通过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更好地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第三是人才保证,通过党管人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人才工作的新优势。通过发挥好三大保证作用,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使之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

下载兵团文化价值(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兵团文化价值(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渊明的文化价值

    陶渊明的文化价值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杰出的诗人。他思想丰富、性格独特,开创了田园诗并且写得情味......

    乡村文化的价值

    怎样看程式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存在的价值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已达4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正面临逐步消亡的危机。我们必须树立......

    敖包的文化价值

    敖包的文化价值 ——以鄂托克敖包为例 敖包是具有显著草原民族特征的原生型信仰文化截体。从相关的考古学资料看,早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在高山顶部或台地上建......

    论文化价值(汇编)

    论文化价值 2011-04-11 第06版:文化教育 作者:李洪峰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679 文化特征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因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认识文化就是认识自己,尊重文化就是尊重......

    烟标的文化价值

    香烟文化与烟标赏析 姓名:杨琦 学号:541102010152 班级:机制自动化11-01香烟文化与烟标赏析 姓名:陈丁一学号:541102010104 班级:机制自动化11-01烟标的价值及收藏意义 烟标......

    文化与价值0828

    文化与价值  加强文化 —确定并塑造公司的价值观; 05年进行了公司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模型设计。根据公司文化系统内涵来设计公司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模型。一是确定公司文化体......

    剪纸的文化价值

    导语: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剪纸的文化......

    鲁迅小说文化价值 2

    孤独者的形象及其文化价值 ——走进鲁迅小说的孤独者形象世界 2009级一班 巩小妮 摘要:鲁迅小说的人物大都是孤独者,尤其读鲁迅的孤独者系列小说,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思想理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