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伯平同志在全省就业形势分析暨基层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伯平同志在全省就业形势分析暨基层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6-10 10:33:52 同志们:
经过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达到了分析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发展思路的目的,将会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为会议做个小结。
一、这次会议的特点
一是层次很高。董国勋厅长会前几次听取筹备情况汇报,在紧张的工作日程中亲自赶到威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厅长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省各级就业系统同志们的关爱。会上,国勋厅长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困扰和影响就业的三大矛盾、四大严峻挑战,深刻阐述了就业优先和科学指导就业的理念,谋划出今后一个时期“12345”的就业发展思路和8大发展重点。这就为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就业形势,应对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做好就业工作,及十二五就业规划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请来了高层次的就业理论专家,做了一个十分精彩的形势报告,使我们对当前经济走向、及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呈现的新特点、发生的新变化,及其应对之策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对于启发我们的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大有裨益。
二是虚实结合。近年来,省厅每年都召开一次就业形势分析会,以务虚为主,分析当前形势,查摆矛盾问题,研究对策措施。今年我们把务虚与务实结合起来,同时研究安排重点工作,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从务虚的角度看,威海、青岛、济宁、菏泽四市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研讨性发言,其他市也作了书面发言,这是局长们首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对就业问题深入研究思考和探讨,通过务虚理清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长期困扰思想认识的一些重大问题。我想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从务实的角度看,11位县(市区)、镇街、社区、村的优秀代表围绕“做好基层就业工作”这个主题,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各自做好基层就业工作的经验,各市分管领导做了点评。通过经验交流,不仅使大家认识到典型的价值,推广典型经验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先进典型的经验中,看到了做好基层就业的路径在哪里、应该突出抓哪些重点和怎样才能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四位处长、主任分别从业务角度就如何落实好国勋厅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创造性地做好下半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讲的既符合当前实际,又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厅党组勇于创新工作的要求。
三是内容丰富。这次会议突出就业形势分析和加强基层就业两大主题,统筹推进加强就业援助、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基层平台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会上,传达贯彻了全国基层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加强就业援助三个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以及省厅与省财厅《关于加快实施“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的通知》;四市和11县市、街道社区(村)作了会议发言,交流了学习心得、工作经验;与会代表分组进行了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明确了工作方向、任务。会议内容之丰富在历次就业系统会议上非常少见,非常难得。特别是11个县市区和基层平台的发言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四是影响深远。这次会议以“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之策”为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在此基础上,理清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就业发展的思路、对策措施,这不仅对今年,而且对“十二五”时期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会上,我们提出了基层就业的概念,这不是简单的对几项工作的归并,而是对中国特色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加强基层就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基层就业为整体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就业是今后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必将对今后的就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我省首次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进行了评估认定,在会上进行了授牌和隆重表彰,这些典型将会对我省创建工作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其影响不言自明。
二、深入学习贯彻董厅长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
董厅长在讲话中对全省上半年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从宏观和大局对我省就业局势作了鞭辟入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做了总体部署和周密安排,为做好今后特别是下半年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深入地学习领会、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一)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把握变为研究落实工作的对策措施 当前看,要对经济增长放缓及不确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研究好应对措施。去年三季度以来,我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等主要指标均完成计划,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大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董厅长已经给予了全面、充分、深入的肯定。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以董厅长立足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整体大局所做的就业形势分析为指引,清醒认识到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研究不深入等系列问题,准确把握就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要对下一步经济回升过程中的困难和复杂性有足够估计,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就业工作的主动权。较长时期看,要看清就业增速、增量下降的基本走势,超前作出预测、未雨绸缪。要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的方针,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同时,采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开发基层就业岗位的力度、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规范中小企业发展、减少岗位流失等措施,培植就业新的增长点,促进就业稳定发展。
(二)把就业优先、科学指导就业的理念融会贯通到就业工作实践中 首先,要使理念成为各级领导的行为自觉,要将巨大的就业压力,转化为把就业工作作为优先目标的共识和责任,将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重大要求上来。其次,要融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就业发展规划。第三,要实现就业政策与经济、财政、金融、教育、科技等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
(三)把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的影响转化为转变就业增长方式、改善就业结构的重要机遇
要积极探索研究产业升级,特别是新的经济形态、新兴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寻找和培植转方式、调结构与就业增长、结构优化的结合点,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在调整过程中积极跟进,进一步建立起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要求我们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调整优化就业的素质结构,推动就业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成长型增长转变,推动就业增长主体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转变,推动就业增长空间向扩展基层就业转变。
(四)把细化落实就业发展思路与全面统筹做好就业各项工作和思考谋划就业中长期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董厅长在讲话中对下步工作总体思路进行了清晰明了、言约意丰、提纲挈领的阐述,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规划前瞻性,我们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握好这个思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通过实践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一是要做好总体思路与发展规划的融合。现在正是各地制定“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机构改革后制定各级就业专业规划的特殊阶段,各地要将就业工作总体思路作为一项重要参照和依据,融入各项规划当中,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二是要做好总体思路与发展实际的结合。各地就业工作发展起点不尽相同,发展模式各有特点,发展程度各有千秋,但各级要以董厅长讲话中的就业思路为统领,做好与本地工作实际的结合,要紧紧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个机遇期,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创造就业发展新优势。三是要做好总体思路与发展重点的结合。各地要结合就业工作的发展重点,根据总体思路涉及内容,在创业促就业、培训稳就业的前提下,统筹做好三大群体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各类就业扶持政策,抓好创业型城市及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推广、抓好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定点培训机构的发展、抓好人力资源示范市场的培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群众对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董厅长“科学指导就业”的指示精神,把握“思路决定方向、勤奋决定效率、作风决定形象、共识决定和谐、创新决定出路”的指导思想,根据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充分客观应对形势,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就业工作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突出多措并举。统筹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五项计划,不断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领域;加大就业培训和见习工作力度,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推动高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不断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第二,精细化服务年活动要突出特色鲜明。要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细化就业服务活动为载体,探索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努力形成“山东特色、地方风格”。今年下半年要继续抓好星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评选活动、就业服务十大品牌评选活动和各类就业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和援助。
第三,基层平台建设要突出规范标准。各地要按照省里的要求统一机构名称,明确服务场所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已经建立起基层平台的地区,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第四,加强就业援助要突出精细长效。针对目前就业援助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粗放、服务针对性不强、政策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推进就业援助的精细化、长效化。一是切实完善登记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为有效实施援助提供扎实的基础。二是全面落实就业援助各项服务措施,实施“一人一策”的援助。三是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第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突出统筹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好农民工培训补贴和职介补贴,以及相关减税和社保补贴政策;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供求信息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要围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和异地转移就业三个转移就业渠道,进行统筹规划和分别推进,特别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县在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提高实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六,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突出构建体系。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围绕信息采集、政策发布、项目推介和咨询服务来做文章,搭建起网络和地面相结合的创业服务平台,构建起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要立足解决创业“三难”(即项目、资金、场地),强力推进创业助推“1+3”行动,加快搭建创业融资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同时,以开展“创业十杰”、“百名创业之星”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为依托,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创新工作模式,引导带动创业人员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第七,就业培训五年规划要突出完善机制。4月下旬,省里组织了“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的专项调研,总体上看,定点培训网络基本形成,资金配套制度初步落实。但资源开发不充分、运行程序不完善、基础管理不扎实等问题仍较突出。我们要坚持规划的目标任务、思路方针、框架体系不动摇,本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确立起就业培训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资源开发机制、培训机构监管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上狠下功夫。下一步,省里在考核结算省级补助资金时,重点考核各地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凡资金不到位的,将按规定扣减省级补助资金。
第八,失业保险稳就业要突出整体突破。从目前看,无论是援企稳岗还是试点工作,与完成预算还有很大距离。要以“一个确保、一个加大、两个力争”为目标,力求失业保险工作整体突破。一是加大援企稳岗和试点政策落实力度。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把工作精力集中到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政策上,确保足额或者超额完成全年预算。二是加快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工作进度。各市要在8月底前制定出台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文件,并抓好落实。今年底完不成市级统筹的,就业工作年终考核一票否决。三是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保险监测。要在科学设计指标基础上,加强对失业动态监测数据的审核,确保准确、完整、及时上报,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四是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工作。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经办业务要全部使用劳动99三版或社保核心平台,实现与就业、社保等其他业务数据资源的交互共享,并做好日常数据维护。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全新功能框架。
(五)把就业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全省就业工作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期、机遇期和改革期,特别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就业工作的指导理念、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是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继续牢牢把握好科学指导就业的理念,按照董厅长对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探索,不断开拓,走出一条有山东特色的就业之路。一是要狠抓落实。分管领导要常思落实之责,多谋落实之策,以自己抓落实的作风感召大家抓落实,以自己抓落实的行动推动大家抓落实。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主动对号入座,对自己承办的事项,抓紧制定落实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明确思路和重点,做出阶段性和全局性进度安排。二是要健全责任制。要将任务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到个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属于原则要求的,要抓紧进行调研,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意见;属于制度建设的,要抓紧研究,尽快健全完善;属于改革举措的,要周密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三是要加强督查整改。及时调度工作落实情况,搞好行政效能考核,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于在督查中出现的工作问题要限时整改,做好整改汇报。
三、凝神聚力推进基层就业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当认识到今后就业工作的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突破在基层,成效也在基层,要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推动就业工作重心下移、服务下延、政策下放,构建覆盖城乡、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基层就业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使就业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基层就业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服务功能。功能为本,是我们服务群众的有效依据。积极推进平台就业服务功能的完善,一是职能充分下放。各市要逐步将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向街道(乡镇)、社区(村)下移,将就失业登记、就业援助、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代理、政策咨询等适合街道(乡镇)基层就业服务的内容向平台延伸。各市、县应当根据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站)的基本职责,进一步细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二是明确基本职能。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摸底作用,对辖区内失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兜底作用,即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安置失业人员就业,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协助落实资金补贴;中介作用,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职业介绍相关服务;服务作用,即就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用人登记、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帮扶、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特殊群体服务、就业培训、用工备案等服务功能。三是理顺管理服务体制。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接受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同时接受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日常业务工作由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因工作需要招录和调动人员,应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协商,以确保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街道(乡镇)要将本辖区内所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名单报区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二)抓好队伍建设。人才为基,是我们做好基层就业工作的基本保证。努力抓好基层就业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合理确定队伍规模。各地应综合考虑辖区内的就业人口、用人单位数量、辖区面积、工作任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可参照6000名服务对象配置1名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并根据进一步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等工作需要,在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所适当增配,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增配1-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每年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切实做到机构工作人员分工合理、任务饱满、职责明确、便于考核。二是完善人员选拔制度。要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人员的选拔,可以通过各街道(镇)、社区(村)内部调配,也可通过公开方式招录,对于公开招录的人员,确保将工作能力强、作风好的同志充实到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制定完善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工资收入、参加社会保险等规定,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建立队伍培养制度。要对工作人员普遍开展业务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以及开展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形式,实行持证上岗,建设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建立市县对口联系制度,组织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分别与一批工作突出和工作落后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联系蹲点。要从“德、勤、绩、效”四个方面设置具体考核标准,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管理,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三)推进社区创建。典型为花,是展示基层就业工作亮点的精华。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可以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经过省里评审的100个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要进一步提升创建规格,严格按照星级社区标准要求,持之以恒做好基层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以省级星级社区认定活动为开端,在全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评选认定活动,市级认定一批充分就业社区。省里在各地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基础上评审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并向部里推荐一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各地要将省级星级社区认定活动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整体部署,加大各级政府对认定活动的组织推动力度。二是要加强动态管理。要制定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评审指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评定出就业工作任务较重、善于创新、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社区,确保认定工作质量。定期组织力量对各市的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实行复查,经复查合格的继续认定,不合格的取消资格。三是要加强长效机制研究。研究建立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保持充分就业社区的长效机制,将创建活动中的有效措施上升为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有效推动工作继续开展的激励机制。
(四)建立保障机制。保障为根,是基层就业能够保证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力量。切实完善基层就业保障机制,一是推进基层就业的信息化。在全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安装使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专用模块,为基层平台搭建辖区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信息网络“村村通”建设。第一阶段在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安装使用;第二阶段在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装使用;第三阶段在全部城镇社区和部分村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装使用。二是实现群众监督的社会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以人本服务为核心的行业规范,公开服务程序,公开服务项目和标准,公布举报电话,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建立定期征求意见制度,街道(乡镇)基层服务机构每季度发放一次问卷凋查,召开一次面向社会各层面的改进服务工作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三是建立经费保障的制度化。各级要协调财政部门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街道(镇)、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场所建设所需资金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办公设备及网络运行维护经费,所需经费力争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并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五)加强组织领导。领导为魂,是将基层就业各项要素联结成有序推进工作力量的核心枢要。一是要列入工作规划。各级要高度重视基层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纳入“十二五”总体规划,在规划和基础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制定出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指导性意见,促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加强组织管理。省厅成立基层就业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基层就业服务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查。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基层就业工作。各街道(乡镇)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劳保所具体抓。三是要加强考核监督。各级要将基层就业纳入政府就业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成员单位定期对基层劳动保障服务载体建设、队伍建设、资金落实、基础管理、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督查。
四、下步工作的几点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下半年就业各项工作,保证全年目标的实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要强化大局观念,注重整体推进。现在各市机构改革大都完成,正面临着内部机构变动调整和更新组合,这就更加需要同志们在“大就业”的思维下实现融合提升和自我发展,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把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思想上要达成共识,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特别是就业工作的发展上来,处理好各单位业务职能与工作大局的关系,做到主动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从大局中汲取动力。
二是要加强协调配合,注重牵头带动。就业工作是一个社会性大课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很多就业活动的开展和主题文件的下发会涉及到包括发改、财政、税务、工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团体,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的服务机构和基层组织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好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以落实各项就业行动为抓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稳步前行。
三是要务求做实做细,注重深入调研。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此次会议精神要求,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摸清每个街道、乡镇平台建设进展程度,摸清每类群体需要服务的特点需求,摸清每个地区规模企业应吸纳的人群数量和可待开发的岗位构成。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围绕精细化服务、加强基层就业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同时,要注意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举一反三,做到边发现、边研究、边整改、边落实。
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营造氛围。各地要注重增强宣传工作的创造性,与时俱进,做好上级各类就业方针政策的宣传。丰富手段载体,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利用好各类就业主题活动,提高就业创业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要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要对群众、中小企业以及中介机构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和宣传工作,让全社会更多的人关注就业,支持就业,共同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让我们按照厅党组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务求各项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开创就业工作的崭新局面。
第二篇:董国勋同志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董国勋同志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政府必须着力抓好的重大问题。在告别“十一五”、进入“十二五”的新形势下,召开这次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贯彻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和省政府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全省就业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确保“十二五”就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天,伯平同志还要对就业工作作出部署,各级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就业工作成绩十分显著,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就业工作积极应对挑战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们全力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挑战,致力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狠抓基层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全面建设提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实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力促城镇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就业多样化趋势明显,统筹城乡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完成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全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就业工作社会评价好、群众满意度高,向省委、省政府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一)就业工作成果丰硕。一是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五年来,我省城镇新增就业553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102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16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137万人,城乡就业连续5年实现了双过百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院校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02.7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130.71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二是市场就业观念深入人心。五年来,我们坚持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圆满完成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实现了每市、每县(市、区)至少有一家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就业的基础作用。“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办理求职登记、招聘登记分别为1415.2万人次、1704.9万人次,提供就业指导833.3万人次,介绍成功达768.5万人次,均比“十五”期间有大幅增加。三是就业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就业形式更加灵活。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劳动者自谋职业、灵活就业比重逐渐增加,在新增就业比重中占到30%以上,2007年以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达38.5万人,年均递增2.57万人。非正规就业渠道日渐增多,高校毕业生从事自由职业日渐增多。公益性岗位成为安置困难人员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全省有44.6万人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四是积极就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新修订《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确立了就业工作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推动了政府投资、产业振兴、扩大内需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实现了就业资金投入的制度化安排。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并实现与法律制度有机衔接。五年来,全省各级财政共支出就业资金72亿元,累计125.1万人次享受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减免税费19.98亿元;免交行政性事业收费2.51亿元;安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富余人员10.69万人。五是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积极推进平台建设网络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成率达99.5%,构建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推进管理服务制度化,免费服务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就业与失业管理制度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制度全面落实;推进专题活动品牌化,“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创业助推1+3”等系列主题活动品牌化运作;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安装和使用了“劳动99”工作软件,开发使用了“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升级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六是统筹城乡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就业协调发展,群体就业实现统筹推进,“三大群体”就业能力显著增强。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稳定在75%以上,年底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劳务输出地输入地有效对接机制逐步形成,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环境逐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连续实现动态消零和存量消零,累积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58.5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56.4万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状况,劳动者区域间流动不断加速,不同区域间的就业布局实现了总体平衡发展。
(二)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一是以“五大体系”为重点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五年来,全省就业工作立足就业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了统一开放、公平诚信、面向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就业培训体系;逐步构筑了以社区为依托、以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的基层就业援助体系;逐步完善了合理规范、操作性强、普惠长效的优惠扶持政策体系;逐步改善了管理科学、考评公正、奖惩分明的目标责任体系。就业结构显著改善,“十一五”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6:32.5:31.5,与“十五”期末相比,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增加。经济拉动就业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省GDP平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在7万人以上。二是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初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迈出实质步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业培训、就业和创业服务制度,进一步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流动就业的限制,努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探索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和政策体系;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推进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初步建立了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农村技能就业培训,“十一五”期间共培训农村劳动者254.6万人次,196.5万人经培训实现就业。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政策、服务和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平等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重点扶持和培育了5个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30个省级创业型城市,数量居全国前列。积极推进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网两库”和大学生创业载体。2009年以来,全省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598个,扶持创业10.86万人。初步构建起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体系、创业培训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创业服务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充分释放。“十一五”期间,开展创业培训40.32万人,其中成功创业9.26万人,新创造就业岗位74.1万个。截止“十一五”末,全省设立小额担保贷款担保机构的县(市区)已达到114个。五年中,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1910笔、共计31.37亿元,年均递增1.91亿元,平均年回收率在95%以上,助推创业成效明显。四是素质就业取得长足发展。各地高度重视就业质量提升,培训促就业取得重大进展。培训范围实现普惠,逐步将城乡劳动者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失业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十一五”时期,全省开展就业培训238.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82.1万人,成功率76.4%;培训资源实现整合,各地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培训新思路,整合培训资源,把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训的主渠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十一五”末,全省共认定培训机构916家,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覆盖省、市、县、乡的定点培训网络;培训管理实现提升,积极探索培训补贴费用直补企业的培训方法,开发由就业培训管理、定点机构管理、培训学员管理、职业技能补助资金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等内容组成的就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就业培训管理体系。“十一五”期间,全省就业资金职业培训补贴支出12.04亿元,资金落实率达到90%以上。五是应对金融危机处变能力不断增强。金融危机来临之际,各级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及时调整思路目标,发挥政策“组合拳”效力,省政府和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在短时间内集中下发了21个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文件,形成了在特殊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体系。各级狠抓贯彻落实,部门联动配合,迅速扭转了城镇新增就业下滑、岗位流失加剧、失业率上升的局面,特别是加大了援企稳岗力度,实施了“五缓四减三补贴”等一揽子应对紧急特殊情况的措施,迅速稳定了就业局势。全省为企业减免或缓缴社会保险费30多亿元,稳定就业岗位60多万个,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就业工作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回顾五年来的就业工作,深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在“十二五”工作中继续发扬光大。一是必须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及时跟进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安排,注重推进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必须把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由注重扩大就业向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通过正面宣传,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政策扶持,帮助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通过规模调控,规范企业裁员减员行为,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防止大规模失业发生。运用好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政策组合拳,确保城乡就业在各种冲击下的持续增长。这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是必须把统筹就业作为工作着力点。顺应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在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基础上,实现统筹城乡就业发展,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和条件,健全“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稳妥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就业。高度重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就业。依托社区,完善认定帮扶、动态管理、托底安置、集中援助为一体的就业援助体系,使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援助。这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内涵。四是必须推进由经济拉动就业向创业带动就业转变。适应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将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增长点,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改进创业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帮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充分发挥创业倍增效应,努力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这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有效突破。五是必须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推进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扩展和完善公共服务各项职能,延伸服务。加强对就业和失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服务,进一步健全就业信息统计体系,强化就业的实名制管理。做好对就业情况的监测和分析,提高监测分析的时效性、敏锐性、科学性。这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坚期。我省就业工作既有良好的条件,也有许多困难;既有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科学判断形势,善于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挑战、新问题。
(一)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问题进一步凸显。“十二五”时期,我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没有根本转变,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城乡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将长期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城镇,2011年我省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仍处在高峰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196.6万人,比2010年增加2.8万人。按照我省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7万人左右计算,年经济增长预期9%左右,能提供近70万就业机会,公益性岗位开发、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以及补充自然减员等,全年能够提供大约100万个就业岗位,劳动力供求缺口仍有90万左右。在农村,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一半以上。按照现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一产就业15.9%的比重计算,农业劳动力人数从事一产的应为630万人左右,转移出农业富余劳动力应为3300多万人,而实际转移人数只有2047万人,还有1250万人需要转移。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结构性矛盾。当前部分地区、企业在招工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现象,正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具体表现,是经济回升向好背景下,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一种反映,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在表现形式上,从时间上看,多集中在春节、农忙等农民工返乡时间段,但有常态化的趋势。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我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化的趋势。从人员上看,主要缺乏技能型人才,但有向普工扩大化的趋势。“招工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在增加;反映了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和县域就业机会在增加,吸引力在增强;反映了经过多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确实在逐步减少;反映了以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的就业预期,与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用工方式不相适应;反映了农民工由于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导致务工成本增高,不愿到大城市打工。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就业服务在供求信息对接、技能培训对接、劳务合作对接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加强。
(二)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确定我省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10%,比去年有所下降,这对就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第一,世界各国在应对危机中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正在显现效应,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回升尚面临较多困难,复苏也尚未带来就业的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会持续较长时期。这也会导致我国外需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以往水平,中长期也难获快速增长。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本国就业压力,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巨大压力,将对外贸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对就业也增加较多变数。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大省,在未来出口不会像以前形势那么好的情况下,对沿海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就业会有比较大的影响。第二,投资增长减速也将对就业带来冲击。我省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投资对就业的贡献率超过40%,投资的就业弹性只有0.05,低于总体的就业弹性,并且投资对就业的拉动呈逐年弱化的趋势。投资增长减速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冲击比较大,包括建筑业、制造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整个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内需不旺。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财政金融政策做了大幅度的调整,这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些形势最终反映到就业上来,就业的需求下降。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造成的“挤出效应”明显。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经济长期平稳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从长远看无疑是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但是,在经历较长时期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后,我省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要走的路还很长,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在这一过程中,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对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我省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突出繁荣发展服务业,实施“一蓝一黄”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这一方面会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企业,创造一批新岗位,但淘汰落后产能也会带来规模性的岗位流失,将给就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产业工人和外出转移就业农民工技能素质无法短期快速提高,失业调控的压力日益明显,职工分流安置任务更加艰巨,也给目前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和技能培训模式提出了新任务。如何从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和各类群体就业,顺利度过阵痛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正视压力的同时,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不断强化,是做好就业工作最强有力的保障。省里实施的“黄、蓝”区域发展战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大内需和加快推进城镇化,将对就业保持强力拉动。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政策效力的进一步释放,就业和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我们还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有同舟共济、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这些都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就业这件“天大的事”抓紧抓好,抓出更大成效,努力保持全省就业局势的长期稳定。
三、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十二五”时期全省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就业优先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就业、公平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促进充分就业为目标,在优、先、转、统、长五方面做文章,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确保全省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优”就是着力调整优化就业结构。紧紧抓住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推进就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切实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支持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努力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规模。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渠道。
——“先”就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就业优先主线,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头等大事,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蓝一黄”战略,优先谋划就业工作,优先调整就业布局,优先落实就业政策,优先保证就业资金,推动就业工作优先发展。
——“转”就是加快转变就业增长方式。坚持把转变就业增长方式作为就业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切实优化就业环境;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加强创业服务,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研究落实配套政策,规范发展非正规就业,努力促进就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经济拉动向创业带动、由正规就业向多元就业转变。
——“统”就是统筹城乡和各类群体就业。坚持统筹就业理念,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统筹谋划和推进城乡各类群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着力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就业渠道,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流动就业。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确保城乡“双零”家庭动态消零。积极做好退役军人、妇女以及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
——“长”就是全面构建就业长效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完善就业目标任务考核机制,构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发挥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完善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就业宣传,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使我省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优化,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较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全面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格局。
四、坚持科学指导就业,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当前,机构改革后的新就业管理服务体制初步建立,“大就业”格局逐步形成,全省就业工作正处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关键节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科学指导就业的意识,进一步掌握科学指导就业的方法,进一步提升科学指导就业的能力,积极作为,确保“十二五”就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工作中,要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在超前谋划、科学指导上动脑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超前谋划,科学指导,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推动就业工作科学发展。一要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就业规划。要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立足就业工作的现状特征,把握就业工作的趋势规律,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纳入当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就业目标任务考核机制,构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主要的指标。特别是要把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体系、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能力建设以及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予以保证,在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二要准确把握好就业形势变化。就业工作始终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尤其是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会在第一时间传导放大到就业领域。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健全完善信息统计、定点监测、市场分析制度,全面摸清城镇和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结构、技能、就业期望和流动状况,重点掌握城乡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掌握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变化情况,及时总结发现带有规律性、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比如产业的同质化对就业的影响问题、部分地区行业出现的“招工荒”问题,提早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三要丰富完善工作推进措施。要研究就业作为各级政府约束性指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奖惩。要深入基层一线,加强督导检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标准、时限、要求落实到位。要注重发现基层就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深入挖掘提炼,采取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认真总结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要重视发挥宣传作用,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采取在线访谈、直播互动等多种有效形式,宣传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做法,不断扩大就业工作影响。
(二)要在求实求新、协调推进上出实招。一要务实求实。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群众期望值高,社会关注度强,容不得半点的浮躁和松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出实招,求实效。要注重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坚持每年办成办好一批实事。当前,特别要围绕就业领域中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就业政策落实等问题,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时限,强化调度,跟踪问效,让群众得到实惠。二要积极创新。创新是我们事业的制胜法宝。要切实增强首创精神,在创新中推动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区域带动战略、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扩大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转方式、调结构相衔接,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整体工作相融合,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引领就业工作创新发展。要把工作创新与打造亮点结合起来,按照全国、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议、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暨促进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的部署要求,高点定位,创新提升,重点围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化等,确定一批亮点项目、亮点工作,瞄准一流水平,全力以赴,精心打造。三要统筹推进。要树立“大就业”工作理念,坚持一盘棋谋划、捆绑式推进,建立完善促进就业、市场建设、社会保险、职业能力建设、劳动关系调整一体联动机制,最大限度的整合系统内部资源,加快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整合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就业管理服务职能的最佳优化配置。要注重发挥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调整充实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加强沟通联系,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凝聚促进就业工作的整体合力,扩大就业工作领域,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三)要在精湛精干、精细服务上下功夫。一要加强学习研究。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学习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条例,全面掌握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论断、新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作为各级就业工作管理者,要主动思考,勤于思考,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研究,坚持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深入探讨就业问题,研究就业政策,分析就业趋势,把研究就业工作与研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总结和发现就业工作的规律性特征,推动就业理论不断取得新成果,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二要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对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明确主要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具体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针对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人员变动的实际情况,围绕就业管理、服务、统计、监测、督查、考核等各个方面,精心研究,抓紧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要建立健全督查调度制度,围绕全年重点工作、主要指标,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三要深化精细服务。服务是就业工作的核心。要以精细化服务为主线,在去年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服务年”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手段,充实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特别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80、90”后农民工、困难群体等各类群体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定完善个性化服务举措,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就业服务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着力树立一批基层就业服务典型,在不同领域打造一批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提高就业工作的社会满意度。
同志们,2011年就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全省就业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第三篇: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有力支持了地方建设。为此,市政府再次对金融系统予以了通报表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全市金融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下面,我就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xx经济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阔2004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铜九铁路池州段和沿江、合铜黄高速池州段正式开工建设,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池州电厂一期、英格瓷二期、清溪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安景高速池州段进入施工设计。去年,全市实现GDp92.4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了两位数增速,全市经济增长明显提速;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34.6%,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54.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3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引进省外资金增幅达到171.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2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决胜“十五”,加快赶超,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的奋力崛起,实现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市委一届九次会议和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实施“11641”工程,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40亿元,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在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池州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项目拉动。今年,我们要确保池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投产发电、铜九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和矿山建设、英格瓷二期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开工建设安景高速、皖宝矿业年产300万吨石灰石、东方钙业50万吨氢氧化钙、东至香隅化工园氟苯等重点项目;同时,要稳步推进池州电厂二期、海螺三期、林纸一体化、吉阳核电、九华山旅游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随着这些大项目陆续上马和投产见效,届时我们的经济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飞跃。同样,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不断拉动作用,存贷款资源会大幅增加,金融可选择的优质客户会愈来愈多,金融不论在信贷总规模、信贷资产质量或是在经营效益上,也都将会有一个迅猛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前景会更加美好。
二、金融要更好地反哺于地方经济,必须有效增加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省委、省政府提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振皖口号。安徽要崛起,池州更要崛起,池州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等部门大力支持。当前,我市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共性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由于直接投融资渠道缺失,金融信贷融资仍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如果我们的金融部门今后能够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再多想一些办法、多下一番功夫,相信对池州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更大。金融立足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金融部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经营宗旨,用足用好政策,努力争取池州的资金能全部用之于池州,甚至能够将池州以外的资金也吸引过来,用于我市发展,促进池州崛起。去年,我市存款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今年,我们期望贷款也能够顺利突破100亿元,实现存贷款双双超百亿。当然,资金是生产要素,哪里有效益,就流向哪里;哪里效益更好,资金就更多地会向哪里集聚,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我们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近年来,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我们的一批在建和投产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金融部门青睐,成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领域,信贷资金投放及时、足额,加快了项目进程,发挥了预期效益,改变了池州工业面貌,希望2005年金融部门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三、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配合,切实做到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在金融工作方面:一是要正确落实“双稳”政策,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方针。各金融部门要客观分析池州经济形势,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认真贯彻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池政办〔2005〕4号),按照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的有关要求,把握好信贷投放结构和投放节奏,在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贷投入的同时,扩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通过组织银企项目对接等活动,搭建银行与企业及项目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继续做好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贷款资金的落实到位工作,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银企双方的互信和互动。要努力争取城市道路、旅游开发、清溪河综合治理以及社会事业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适时推动银团贷款,强化银企互动、银银合作效果,实现金融与经济共赢。要发挥证券业的投融资功能,为企业开展证券业务知识辅导,助推池州企业上市进程。要发挥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化解风险、保驾护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促进我市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当前,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仍然比较多,如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较大,非信贷资产损失率较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大额授信和集中授信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效率不高,风险管理比较薄弱;金融业自身素质还不能真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新理念,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加强和改进金融业监管工作,建立和创新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大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工作,加大损失贷款核销力度,促进全市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要坚持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并举,认真抓好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风险发现、评估、预警和处置的能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远的目标,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高度统一。要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继续抓好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面向公众和企业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建设良好的监管协作环境,人行要牵头组织,加强金融、保险和证券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人行、银监局要密切协作,建立健全辖区内金融稳定协作机制和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继续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规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退出以后,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要切实加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与支持,提出“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人行与银监局要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各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相关金融机构应适度增加对“三农”信贷投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人行与银监局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关工作,严格执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条件,认真开展对信用社专项票据发行申请的审核,确保专项票据发行工作顺利进行;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下降,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这项工作,省里已经作了专门部署,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十分明确,要求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地方政府工作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为金融部门提供政策保障。第一,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高度重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将支持金融业发展作为深化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内容,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意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不懂金融的领导就不是懂经济的领导,不抓金融的领导就是不抓经济的领导。要了解金融工作的特点,学会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企业找政府、政府找银行的状况。第三,要着重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优良中小企业,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为金融部门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第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要从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要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提供便利;发改委、中小企业局要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传递信息,帮助金融部门寻找新的信贷切入点和增长点。第二,要强化法制意识。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公正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支持银行保全债权。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工作的通知》(皖办明电[2005]7号)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拖欠贷款,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切实抓好当前我市的经济运行工作。各地各部门在当前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集中精力,狠抓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能进一步上升。从1—2月份全市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1.8%,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5.4个百分点,产销率也下降了7.9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下降24.3%;财政总收入增长22.4%,比去年同期下降60.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5%,其中省外资金同比下降1%,市外资金同比下降73.7%;金融机构筹款同比少增加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加4.66亿元;外贸出口(1月份)也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1%。这一组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局部下滑的苗头,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要求,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抓紧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和保持上升势头,确保今年“11641”目标的顺利实现。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池州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年的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希望金融部门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做大做强,为池州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李莎同志在全省技术改造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李莎同志在全省技术改造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去年技改工作,研究如何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经贸会议精神,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措施,进一步做好今年的技改工作。经过一天多的紧张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预期效果。大家认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交流了各自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今年全省的技改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会议必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增强技改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技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技改系统和广大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制造业强省建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1-11月份,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7%,分别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8.1%和47.4%。其中,制造业完成技改投资2488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全省技改投资的83.4%。施工项目总数11263项,同比增长21.7%,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施工总数的39%。累计已竣工技改项目3295项,同比增长35.9%,占施工技改项目总数的29.3%。预计全年可完成技改投资3100亿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技改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1月份,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幅保持在21%以上,月平均增长约26%。技改投资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45%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第二、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投资高速增长,重点调控行业投资回落。1-11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技改投资367.2亿元,增长39.6%,高于上一年同期16.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工业技改投资15.9个百分点,占工业技改的比重达到12.3%,高于上年同期2.7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倍,精细化工产业技改投资增长1倍,通信设备、计算机、制冷空调设备、新材料增长70%以上。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成果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重点调控行业投资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煤炭回落98.2个百分点,铝行业回落70.6个百分点,钢铁回落49.1个百分点,电力回落35.8个百分点,纺织回落28.4个百分点,汽车回落9.8个百分点。
第三、七个产业链投资保持良好势头。1—11月,共实施七个产业链项目5326项,计划总投资2339.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省工业技改投资的44.5%。其中,家电产业、电子信息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增长63.8%和39.8%,增幅位居七个产业链的前两位,两者合计占七个产业链技改总投资的比重,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化学纤维、橡胶、塑料等石化产业链投资同比增长34.7%,增幅位居第三;汽车产业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8.6%。
第四、六大支柱产业投入稳步增长。1—11月,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纺织服装业、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完成技改投资2045.6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省工业技改投资的68.6%。其中,电子信息与家电、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产业投资增幅居前三位,分别增长66.7%、37.8%和31.1%,分别完成投资88亿元、565.7亿元和379.8亿元。机械装备、材料和石油化工技改投资占比居前三位,分别达到19%、12.9%和12.7%。
第五、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股份制投资和个体私营成为技改投资的主要形式,外商投资更加活跃。1-11月份,在各类经济类型中,股份制经济完成投资1213.2亿元,同比增长19.1%,占比达到40.7%。个体私营企业投资稳步增长,完成投资917.5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比30.8%。外商企业完成投资258.6亿元,同比增长58.3%,增幅居各种经济类型之首。
2006年技改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经贸系统、广大企业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是分不开的。归纳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规划引导,加快推动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对企业的技改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保证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去年全省上下突出抓好规划编制工作。3月,我们印发了《山东省“十一五”企业技术改造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全省完成技改投资2万亿元的目标工作,重点改造提升六大支柱产业,拉长完善七个产业链,研究提出了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为有效保障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土地供应,根据有关政策,起草了《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围绕我省工业发展重点和目标,预测了2006年至2020年期间技术改造项目用地情况,对保证重点技改项目实施、优化土地资源配臵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我们又起草了《关于全省工业建设项目节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省重点行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并提交这次会议征求意见。同时,各市、各行业也把规划编制工作列为首要任务,各市都完成了“十一五”地方工业发展规划,各行业部门完成了各行业发展规划编制。这些规划将有力地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
(二)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为引导土地、资金等要素向高水平技术改造项目倾斜,省里编制了2006年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将这些项目向国土、规划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保证项目及时开工、顺利建设和按期投产起到了良好效果。淄博、威海、烟台、济宁等市筛选了市级重大项目,积极发挥重大项目龙头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各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搞好银企对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着力培育百个重点产品,切实落实省政府发展思路。各级经贸和行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培育百个重点产品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精神,加快培育百个重点产品工作。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为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强化引导作用,会同省财政研究制订了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提出了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创新方式支持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二是科学决策,研究确定结构调整方向。根据全省工业产品现状和发展前景,经各市经贸委、省各行业部门推荐,经过反复论证,初选了“十一五”期间100个重点产品,并研究制定了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选项标准。三是精心组织项目筛选。根据选项标准,经专家论证和征求各方意见后,首批启动了62个结构调整项目。同时,各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引导,为工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济南市安排结构调整资金3500万元,泰安市安排财政资金700万元,枣庄市安排财政资金400万元,烟台等市也在积极筹措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四)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技改投资前瞻性分析。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技改投资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进一步了加强调查研究。一是有计划地做好全局和热点问题调研,完成了全省技改项目用地调研、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实施情况调研、“十五”期间技改项目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情况调研、全省技改统计情况调研和部分大企业资金运行情况调研,深入分析研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二是搞好专题调研,分别进行了潍坊、东营、滨州等市北部沿海地区发展情况调研、青岛大炼油项目调研、中央驻鲁石化企业发展及配套情况调研、莱芜和泰安两市经济运行及热点行业情况调研,了解了基层情况,及时搞好协调服务,受到企业好评。2006年,各市进一步加强了调研工作,烟台、潍坊、莱芜、济宁、滨州、日照、德州、聊城等市都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重点调研,为搞好技改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做好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和省里统一部署,去年8月,我们召开了各市经贸委技改科长会,专门部署项目清理工作。各市上报98个技改项目,经过审查,其中,有14个项目在产业政策和审批程序上存在问题,钢铁、造纸、水泥各1项,热电项目11项。对这14个项目提出停建的项目10项,其中,钢铁、水泥、造纸各1项,热电项目7项。在国家清理亿元以上及热点行业新开工项目的基础上,全省又对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技改项目进行了清理自查,以确保技改项目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同时,我们进一步严格了项目审核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六)强化措施帮扶菏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级经贸部门创新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的战略部署,支持菏泽加快发展。采取召开项目对接会、到东部招商等多种形式,促进东部企业到菏泽投资,扎实推进“百个项目进菏泽”工程。截止目前,组织项目对接会5次,共达成项目合作协议70项,总投资126.8亿元。已有58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7.9亿元,其中27个项目竣工投产,对当地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七)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管理和服务。一是规范技改管理工作,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印发了《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备案、减免税确认、技改投资统计等管理制度,公开办事细则,规范了管理行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1-11月份,全省共办理重大项目备案171项,核准29项,总投资近200亿元。二是切实落实国家政策,降低企业技改成本。进一步规范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1-11月份共办理引进设备减免关税、增值税项目387项,用汇额6亿美元,可免税额1.7亿美元;办理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项目220个,国产设备投资17.3亿元,可抵免所得税6.9亿元;上报并已经获得批准引进设备免税项目10个,用汇额3亿美元,可免税额8400万美元,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三是抓好学习和培训,提高全省技改队伍业务素质。为适应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经贸系统机构改革的新形势,4月份,联合省统计局和青岛海关,对各市经贸委技改业务科室及部分骨干企业进行了统计、免税、项目管理等业务培训,学习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强化了技改队伍素质,提高了技改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全省技改工作创新发展。
2006年技改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横向交流不够,特别是组织市经贸委到先进省市学习不够;二是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没有对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及时进行业务培训;三是宣传工作薄弱,没有及时总结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并进行宣传推广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思路和打算
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一是信贷政策影响。2006年以来,央行连续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基准利率,企业融资难度明显加大,融资成本明显提高,生产经营负担明显加重。融资难、资金紧张的问题,一段时间内将是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改的突出问题。二是土地政策影响。国家严格控制新征建设用地,目前建设项目用地供应紧张问题已非常突出。三是生产要素涨价和出口退税政策影响。近一段时期,燃油、煤炭、电、运输费等生产经营要素涨价,直接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效益出现下滑。2006年,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取消了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煤炭、25种农药及中间体等产品的出口退税,下调了钢材、纺织品、水泥等产品出口退税率,对煤炭、焦炭等能源类产品和铁合金、生铁、钢坯等钢铁及铁合金初级产品分别加征5%和10%出口关税,大大增加了相关产品的成本,影响了相关出口企业经济效益,致使企业自有资金投入能力减弱。四是产能过剩影响。近年来,钢铁、电解铝、焦炭、水泥、煤炭、纺织等行业发展过快,今后几年,过剩产能将逐渐释放,对这些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将日益显现,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繁重。虽然存在以上因素影响,企业技改困难会增多,但总体看,挑战和机遇并存,通过积极挖掘现有有利条件和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明年技改投资仍然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结构调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两年,我省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一大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陆续投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二是国家宏观调控为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新的机遇。国家加强调控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更好更快和可持续发展,要抓住这个机遇,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过剩产能带来的竞争压力,将促使企业自觉挖潜改造,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
通过以上对今年技改面临的形势分析,确定2007年技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经贸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省技改目标是完成投资3600亿元左右,增长18%。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新形势,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在新的形势下,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推动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全面提高。要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技改项目管理,继续完善备案项目复核制度,落实责任,严格把关;加强重点项目监督,防止违规项目上马,发现违规项目坚决予以纠正;加强引导,对符合国家和我省鼓励发展的项目,搞好服务,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实施进度,尽快实现全省技改项目网上备案。
(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出台我省重点行业技改投资指导意见。在2006年国家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基础上,要继续进行自查,找出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完善技改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明确重点,有保有压,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热点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品,改造落后生产工艺,从量的扩张逐步转变为质的提高;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分析预测,特别是重点、热点行业的调查分析,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完善全省重点行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引导社会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尽快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七个产业链和建材、电力、冶金等行业装备情况进行摸底,着力通过技改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拥有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水平的装备比重。
(三)加强政策引导,继续抓好“双百”工程实施。加大工作力度,抓好首批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尽快发挥效益。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扎扎实实做好2007年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筛选工作。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加强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引导企业用好农业银行250亿元配套商业贷款。
(四)优化资源配臵,提出工业项目集约用地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央节约利用土地的精神,突破我省工业发展土地制约的瓶颈,完善《全省工业建设项目节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意见》,提出有效措施,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控制用地增量,制定主要行业技改项目用地标准,保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用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希望这次会议以后,大家要抓紧返回意见,我们再作进一步修改。这个意见还要征求国土资源厅意见;如有必要,可召开专家论证会作进一步论证。我们的想法与大家一样,最好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至少要争取与国土资源厅联合发文。至于与国土资源部门成立协调机构问题,我们可与省国土资源厅进行协商。
(五)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实现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以技术改造为切入点,努力促进企业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以技术进步为手段,加快推动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改造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鼓励投资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促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二是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快钢铁、热电、化工等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加大投入,发展余热、余压、高炉煤气等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着力抓好重点行业“三废”治理和再利用,重点支持脱硫改造、污水循环利用、废渣回收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推动我省清洁生产。
(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抓好2007年工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计划编制和石化产业链发展。2007年,要继续以“三个一批”为总抓手,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六大支柱产业,筛选一批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起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引导土地、资金等要素向其倾斜,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按照省政府的要求,2007年上半年,筹备好全省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发展工作座谈会。着重研究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发展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抓好结构调整和行业规划,加强我省地方企业与驻鲁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国际化步伐,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七)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抓好突破菏泽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大力度推动“百个项目进菏泽”工程实施,加快我省东部产业向菏泽转移,推进菏泽加速发展。继续组织东部企业对接,加快东部产业向菏泽转移;加强调度,及时解决已开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已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适度向菏泽倾斜。
同志们,去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十一五”开了个好头。今年,我们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措施,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努力促进我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 0 1 6年5月6日)
来源:《求是》2016/14 作者:李克强
核心要点:
■ 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的基础何在?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我们讲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
■ 目前我国经济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这对增加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同时,要积极推进就业转型,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这也有利于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 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高校毕业生,一头是农民工。这就像“经天纬地”一样,高校毕业生是“经”,农民工就是“纬”,一经一纬,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这两个重点。
■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其中1亿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超过了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这对就业来说是压力,但也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只要把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天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听取大家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刚才,听了有关部门和就业中介机构负责人的发言,对当前就业市场情况和最新就业信息,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一些新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受到不少启发。总的感觉是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很大压力和隐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就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的基础何在?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我们讲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主要就业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新经济,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促进就业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总量仍然很大,还是居世界之首。据测算,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大约有2500万人,除考虑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要保持城镇失业水平不上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不能低于1000万人,这是稳定就业的底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都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就业上来。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会更加凸显,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多个国际组织认为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不好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需要就业的人数不减,就业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有76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多万中职毕业生,都需要就业,军队退役人员的安置必须保证,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另外还要给农民工就业留出一定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持新增就业基本稳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虽然现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一季度制造业、建筑业的用工需求,降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占全国投资60%以上的民间投资增长明显放缓,特别是服务业投资放缓,其对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既要打好经济发展这场硬仗,也要打好稳定就业这场硬仗。
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以说,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更加重视就业,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二、在经济转型中积极推动就业转型
增加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针对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领域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新形势,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守住就业基本盘,以调整结构拓展就业新空间,以深化改革激发就业潜力与活力,充分依靠市场力量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促进扩大就业的综合效应和持续动力。
目前我国经济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这对增加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同时,要积极推进就业转型,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这也有利于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以传统产业就业为主向服务业就业为主转型。无论是就业主管部门的分析,还是就业中介机构的大数据都显示,现在重化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就业岗位减少,纺织业、房地产业等就业需求下降,这些传统行业的就业能保持基本稳定已很不容易,增加就业就更为困难,而服务业用工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相吻合的。这几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增大,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效应增加,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其中主要是服务业快速发展。去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就业最大的“容纳器”。随着农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服务业需要吸纳的就业人数随之增加。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就业容量。
二是推动以就业为主向就业与创业相结合转型。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是政府分配工作,后来转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也转为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现在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就业转型。近两年,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平均每天新增4万户市场主体,其中新增企业1万多户。当然这里面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规律。但据工商总局统计,现在市场主体生远大于死,成为带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今后我们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鼓励支持“双创”和“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前不久我去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镇考察,那里有一片楼房,原来是提供给外资制造企业的,他们转走后,现在通过发展“双创”,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人在那儿创业,一片红火景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就业方面起着牵头作用,要注意跟踪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同时,商事制度改革还有空间,“一照一码”实现了,“一个窗口”办事能不能完全实现?还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这不仅是工商总局的事,其他部门也要配合。要注意在“放、管、服”改革中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政策解决问题。
三是推动以体力型劳动就业为主向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就业为主转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发挥了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尤其是农民工功不可没。当前,我们推动转型发展,就要使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从大概念来说都是人力资源。现在人力资源的概念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主要指劳动力的数量和体能,现在主要指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职业技能等。从就业情况看,目前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是不缺的,但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比较紧缺。一些就业中介分析,各行业人员需求中,现在最缺的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今后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我们要把扩大就业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智力和技能水平上来。
扩大就业、推动就业转型,必须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转过来,现在经济很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微企业不发达。实际上,中小微企业在我国占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千万不要小看中小微企业,他们生产效率高,在就业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既要有顶天立地、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这几年,我们对中小微企业不断采取减免税费的措施,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活起来,更多地增加就业。
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扩大就业必须推动民营经济继续加快发展。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的活力,支持民营企业扩大投资。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与2006年相比,国有企业减少就业人员900多万,而民营企业增加7000多万,其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1323万,也就是说,去年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主要是依托民营经济发展增加的。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民间投资增速下降问题,要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督促落实相关鼓励和支持政策措施,消除各种壁垒和不合理束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总之,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转型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必须把它做好。让“放、管、服”和“双创”这些有利于就业的措施更大地发挥作用,让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得到更快发展,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这才是真正的改革红利。特别要大力发展新经济,通过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创造更多适合高素质年轻群体的就业岗位。这样,我们的经济活起来了,就业也就活起来了。
三、积极的就业政策一定要落到实处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个政策取向是不能改变的。但国家出台的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有些还没有很好落实到位,必须加大力度。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同时,政府在引导市场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体系,加大对灵活就业等非正规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协调和配合,使就业创业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高校毕业生,一头是农民工。这就像“经天纬地”一样,高校毕业生是“经”,农民工就是“纬”,一经一纬,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这两个重点。
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这“两个计划”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合并成就业创业计划,更好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前不久我在西部一所大学看到一种好的现象,去年有的毕业生出去搞“双创”,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觉得应为母校作出一些贡献,今年就回校招聘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门槛应该是比较低的,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创业。我们说要让高校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就是要关注他们的就业创业情况,特别是对还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继续提供各方面服务,实施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新情况,要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比高校毕业生要好一些,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市场需求很大,但也有供需衔接的问题。在这方面,就业招聘网站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要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在更广阔领域实现就业供需对接。
农民工是庞大而特殊的就业群体,就业状况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最直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农民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要继续重视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从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数据看,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而农民收入增量中有近一半来自打工收入。因此,有关部门不能只盯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还要考虑每年至少新增几百万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农民能够外出打工,他们的收入才会增加,这样才能保证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步,也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在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多了。去年我到西部一个省考察时专门向一些农民工了解了情况,他们都在外面打工十几年了,我问他们想不想回家创业?有的一听就掉眼泪,说怎么不想,如果能够回乡创业,既能增收又能顾家,当然非常愿意。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今年如何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关部门要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凡是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都应积极给予支持。要围绕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权益保护等服务,加大对贫困家庭农民工的就业扶持。农民工有就业门路,能够不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农村社会就能稳定,也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还有其他的就业重点保障对象,也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比如在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就遇到富余员工分流转岗安置问题,不转岗不行,但不能因此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我们要努力使富余员工通过企业内部挖潜、开展“双创”、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实现转岗就业;对一时难以就业的,要通过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保障基本生活。国家财政已经作了安排,拿出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员工转岗培训和安置。还有复转军人就业问题,要落实好相关政策,确保他们得到妥善安置。今天残联的同志也来了,要支持残疾人就业,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有关部门要对残疾人就业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促进就业创业还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好失业保险、大病保险的“稳定器”作用,解除居民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帮助经济困难地区解决就业问题,防止出现较大范围失业风险。更多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培训力度
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其中1亿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超过了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这对就业来说是压力,但也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只要把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并存,既有人找不到工作,也有企业招不到人,原因就在于就业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根本解决之道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要扩大培训范围,既要包括农民工,也要包括下岗分流人员,还要包括高校毕业生。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要跟着市场需求的指挥棒转,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可以是学校教育培训,可以是短平快的培训,也可以是岗前培训,还可以是在岗位上学、在实践当中学。
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从各自的角度支持就业培训工作。这方面加大投入是值得的,这是为经济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事情。特别要把去产能下岗分流人员的培训搞好,通过培训实现转岗就业。工会要保护职工利益,支持培训转岗和就业工作。妇联也可以做许多工作。我在地方考察时看到,农村种田的有不少是妇女,有的地方搞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公司化生产,包括种水果、种蔬菜、农产品加工等,许多也是妇女在做,公司对她们进行岗前培训。共青团的任务就更重,因为新增就业主要是青年人,如何把青年人培训好,让他们能够就业,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几年一些国家发生动荡,青年失业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通过广泛而有效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真正把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好。
五、就业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就业不仅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也是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大家要从大局出发,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主动作为,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制定政策、发展产业、扩大投资的重要导向,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变化。我们的许多宏观政策,是根据就业数据来制定的,及时掌握完整准确的就业和失业数据至关重要。要紧紧盯住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对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判,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对城镇调查失业率的上升,要保持高度警觉。二是及时拿出促进就业的实在措施。今年就业压力大,除要落实好已有政策外,还要根据形势变化再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积极提出政策建议。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环保等要求,该发展的还是要发展。加工贸易就是劳动密集型的,现在不少都转移到国外去了,这种趋势如果延续下去,国内就业怎么办?现在我国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引进外资,而且大幅增长,从而导致一些产业加速向外转移,对就业造成了直接威胁,要千万注意。有关部门要研究应对措施。另外,现在粮食库存多,要大力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三是各方面出台政策不能影响就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要确保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比如建筑行业税负无论如何都要只减不增,还有金融行业不能把负担转嫁给企业。总之,大家要一起努力,共同想办法、出实招,把就业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把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