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系我国政府实践论述财政三大职能基本理论
财政政策包含不同的目标,在实践中它们互相重叠,要同时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是存在实际困难的。这样,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就要协调好不同职能目标的关系。一个职能目标的实现往往会牺牲另一个职能目标,它们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客观执行结果的冲突。一般说来,政府对自愿配置要比对收入分配具有更大的兴趣,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的注意力会转向经济稳定,而减少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重视。如果各种宏观经济问题反复出现,表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存在缺陷。如何权衡利弊,协调运用、充分实施财政职能,统筹考虑各职能目标的相互作用,使之同时满足配置、分配和稳定发展目标,是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问题,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财政的职能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协调得好可以相辅相成,协调失当则会相悖相克。财政职能的一致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大环境中起作用,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资源配置职能是各职能的前提。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职能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继续。而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发展既是前两种职能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构成实现前两种职能的前提条件。但这些职能在实现中又会经常处于矛盾状态。财政宏观调控以财政职能作为目标,有时会处于顾此失彼的境地,削弱政策效果。
调控收入的分配,即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均稳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公共财政的框架建设及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公共支出,一般说来不再投资国有企业或用于生产性建设。(2)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应从过去直接的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3)对国有资产应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代表分级分类监督、企业自主经营的方法,促使其保值和增值。(4)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应进一步下放权限,减少事务性管理,规范并充分调动地方的理财积极性。(5)各级财政都应公开办事规则,规范办事程序,克服随意性,增强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办事效率。(6)强化财税政策的政令统一,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科学规范预算内容和管理方法,坚决、有步骤地推行“费改税”,实行收支“两条线”,下决心堵塞乱收费的源头。加强国家财政对政府内外债务的统一管理,继续有重点、有步骤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向公共财政的职能转变。
在一个既定的社会形态里,只能有一个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将市场经济作为自己的基础性和主体配置资源机制。而由于国情和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创建之初,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它的根本性运行特征是排斥市场机制,国有制经济在各个工商领域都占据统治地位,如果把农村的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包括在内,则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这里的要害在于,国有制经济即使在完全竞争领域也居主宰地位,由此导致市场机制只起辅助性作用,这种经济体制从总体属性上看当然不属于市场经济。当我们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则其基本的制度要求必然是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从不完全竞争领域退出一部分,并且把竞争机制引进政府管制领域。这实际上是把市场最有效的领域还给市场,同时在国有经济中引进效率机制,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运作,而不再主要靠政府直接管理和保护生存发展。否则,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便只能是空谈。根据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相应地要求作为上层建筑核心部分的政府必须转变自己的经济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宏观间接调控和公共服务;由政府投资开办竞争性企业到退出对该领域的直接投资,使财政投资支出增量为零,并对存量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而逐步退出;总之由对该领域的资金供给转为制度供给和服务供给为主。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政府部门的财政则顺理成章地进行相应的模式转换,随同政府一道退出竞争领域,不再为提供私人产品而控制和配置资源,而是强化它在公共领域的职能作用,从而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式生产型财政转为兼顾分权与集权,适当侧重集权的公共财政。
建立公共财政不仅出于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优势,同时也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缺陷,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弥补由此产生的效率损失,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实现社会公平。市场失灵包括公共品供给困境或“公共的悲剧”(市场机制不能提供纯公共品,准公共品供给不足及“搭便车”),外部效益,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经济运行动荡不稳和因垄断而出现的效率损失、停滞倾向。市场失灵的领域属于公共需要领域或非竞争领域。既然属于市场失灵,自然不能由市场机制本身去自发解决,而必须由居于市场之上的一个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公共机制去解决,唯有政府才能承担这一职能。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职能内容便由此决定,成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重要的宏观配置资源及调控机制,这就是公共财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发育尚不成熟,因此不仅需要政府及其财政弥补市场失灵,还要求政府及财政承担培育和完善市场的职能,这在我国表现更为突出。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市场主体结构不很合理,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为市场主体结构的合理创造了前提,但市场主体结构的真正完善还须依赖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其中主要是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对市场竞争主体民营化的培育;市场要素结构的完善和空间结构的统一也必须有财税政策的参与。因此,财政职能的公共化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的成长孵化器。
职能模式不仅被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地决定,职能的具体内容也因市场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而不同。我国的公共需要在具有普遍性内涵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内容。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西方(实即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职能作了经典概括,这就是至今广为引用的三职能说: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马氏的配置资源职能是指财政的公共配置,即为提供公共产品配置资源。西方财政并非绝对不为生产领域配置资源,但比重很小,其中又以间接配置如对企业的财政补贴为主。我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一方面,我们正在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财政将同国有企业一道逐步退出一般竞争领域;但另一方面,财政的直接性生产支出即在非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生产领域的配置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比重很大。
我国的公共财政为什么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在上述三大生产领域保持强大的配置功能呢?这由两个客观因素决定。第一,我国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市场配置力低。市场配置力是市场配置资源、催生企业、塑造和调节产业结构及调节总供求的能力。市场配置力是市场机制成熟的基本标志,市场配置力的逐步增强属于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的问题。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就在于基础性和支柱性,基础产业多属支柱性产业或行业,因为它们有广泛而重要的产业关联度,如铁路、电讯、钢铁、石油、煤炭、电力等,但支柱产业并不一定就是基础产业,如汽车、建筑业,二者的重要区别是基础产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多为重工业。基础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主要由政府控制或政府所有,完善而强大的市场体系和强大的以垄断资本集团为核心的私有资本能够把它们纳入自己的配置和调节之中;而在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其中主要原因是这两大产业部门中的企业都属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建设周期长,高投资、连续投入性强,对管理的要求很高。这使得民间资本非常薄弱、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由政府主办,造成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如果由市场机制配置,则势必时效低,时滞长,甚至无能为力,不能满足在开放条件下进行国际竞争与国内三大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调整、重塑和完善的客观需要。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国的民间资本尚无力在正常建设周期内组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电力企业、石油企业等基础产业中的企业集团,更不用说铁路民航这样垄断性较高的行业了。其实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市场配置力低所产生的特有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不存在一个世界各国同时代统一的市场失灵标准。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科技高密集度并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科技安全,使得政府必须在其核心部分、骨干部分保持强大控制力,这是我国国有经济在不短的时间里尚不能完全退出上述三大产业领域的客观原因。还必须指出,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部分保持一定程度的控制或垄断。
第二篇:论述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论述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第一点:现有城市政府职能和机构存在的弊端包括:
1.政企不分,城市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传送带经济和社会事务;
3.现有城市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第二点: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是:
1.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
3.深化城市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
4.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划分工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5.按照依法制市、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假设。
第三篇:联系我国实际论述职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也是公务员管理的出发点。
现代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主要由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制,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位分类制。前者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后者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侧重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权。
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以职位分类为导向,同时兼顾和吸收品级分类的合理因素。
职位是职位分类的基础,是特定职务、职权、职责的集合体,由符合一定规格标准的公务人员担任。职位分类,即对机关的各种常任职位进行分类划等。也就是说,依据规范化标准,将机关的工作职位按业务性质、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并对各种职位制定“职位说明书”,表明各职位的名称、编号、工作性质和内容、职责与权利范围、同相关职位的关系、任职者应具备的资格、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升迁途径、培训方式等,以便对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管理,对同类同级的人员用统一的标准管理,从而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
中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按照其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指履行综合管理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工作。这类职位数量最大,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这类职位具有纯技术性(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不可替代性和技术权威性等特征。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具有纯粹执行性、现场强制性等特征,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且只存在于这些政府部门中的基层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除上述三类职位外,还有分别行使国家审判权与检察权的法官、检察官职位。其二,国务院可根据管理实践的需要,依据《公务员法》的授权,增设其他新的职位类别。
第四篇:试论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规则性的经济。与之相适应建立起来的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透明政府和法治政府。
(一)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建立有限政府。
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之间自主、自由地交换其产品的经济。因而市场主体必须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如果政府的权利过宽过大,就会限制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削弱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从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限政府即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它要求把政府的权力限定在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全稳定、实施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等几个少数领域之内。
(二)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换原则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市场经济是平等主体之间交换其产品的经济,它不允许任何一方拥有特权。只有市场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转。如果哪一方拥有特权,市场交易就不是平等的,就会破坏价格信号、降低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一个特殊主体,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地位上应是
完全平等的,同样不能拥有特权。政府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和维护者。为其它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政府的地位相当于服务业。所以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调控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
(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要求建立透明政府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经济,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如果没有竞争和开放,经济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和市场资源,而且其活动也同其它市场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除了有关国家安全和商业秘密的信息之外,其他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公开,以利于资源共享和充分竞争。
(四)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要求建立法治政府
“规则”既包括“法则、规章”。也包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这些规则一方面需要贯彻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所有的规则、在各个领域都需要通过法治化加以实施。因为法律更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法治。把法律作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种手段也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范围,并要求整个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一整套完备的市场规则,形成和维护高度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为必然要转变到法治轨道上来,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规范首先是法律法规。
第五篇:关于改善我国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的方案
关于改善我国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的方案
组员:
摘要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五次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这几次政府机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向前推进,但目前的政府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运用用于教育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手段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政府教育职能 行政管理 改革 改善 政府教育职能的内涵
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社会教育事业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及具有的功能。政府管理教育、发展教育的职责和功能往往表述为政府的教育职责或教育责任,它体现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教育系统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管理、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中。
政府教育职责或教育责任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国家教育法律,制定教育行政性法规,推出教育行政政策,明确教育方针、教育体制等基本问题,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教育出资,按照法定数额进行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学习条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进行必要的管理,具体的做法是实施教育法令、制定教育规章、编制教育计划和教育发展(改革)规划、审核教育经费、任用教育行政人员、视导和检查所属单位的工作、协调教育与其他部门等方面的关系。
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或教育责任的手段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我国政府履行教育责任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要从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从微观介入变为宏观调控,从经验管理变为科学管理。因此,教育管理手段应从单一的行政指令变为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的结合。
2.1教育法律手段和教育政策手段
我国教育法制的建设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至今已颁布了一批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10多项教育行政法规。此外,国家教育部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了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这些法律、法规有利地促进了各地、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同时,为了推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满足受教育主体的发展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借助这些教育政策,国家正在逐步解决我国由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协凋发展、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改善处境不利地区人群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等问题。
教育法治包含诸多法的价值要素,如法律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程序正当等。这些都是教育法制的价值追求和当然目标。由于教育同社会各个方面联系比较复杂,在用法律手段等处理教育关系时,往往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明、监督不力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教育法治的规范。2.2经济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赠、集资办学经费,学费、杂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又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经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经费,以及其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3行政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中央高度集中,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力和教育责任缺乏必要的法律划分,脱离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束缚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在教育行政权的行使上,主体分散,政出多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其他行政部门承担了大量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教育行政部门难于做到统筹规
划和管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首先,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分级管理”指不同层级的人民政府依法对教育负有不同的管理职能;“分工负责”指在同一级政府内,教育、计划、财政、人事等部门根据不同的职能分工,对教育事业发展有不同的管理责任。
其次,中央和地方在教育事业上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有原则划分。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承担组织各方面力量发展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主要责任;中央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如制定国家教育教学标准、审定通用教材、组织督导评估以及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等。我国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地方各级政府统筹管理区域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最后,不同层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各司其职。教育部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宏观教育政策,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改革,协调中央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是区域内教育行政权的主体,享有“主管”教育事业的法律地位。其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同级政府的授权,在各自职责范围负责有关教育工作。如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监督环节,通过履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职能,督促各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各类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等。目前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3.1法制建设不健全
教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多,各个部门都会制定相关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但是缺少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并且落实情况不理想。有些制度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删减或补充。
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比较多,但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并不多。对存在已久的问题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是从根本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行政部门下发的一些红头文件经常带有“坚决杜绝”、“全面禁止”等字样,却没有真正的起到实际效果,风头一过,依然如此,或变换一个形式依然我行我素。3.2教育经费不足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据专家统计,我国目前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是世界上生源最多的国家,发展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的教育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和山区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中西部地区的许多中小学条件简陋、经费不足,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有的甚至因经费困窘而难以维系,许多适龄儿童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医疗保障等问题成为难点。
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结构的调整和工资待遇的提高等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地方政府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比例等实现。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发展教育的任务很艰巨,即使一些发达地区,也存在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教育优先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县级政府进一步履行教育职责,加大教育投入,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来解决。3.3行政管理问题 3.31行政管理体制僵化
虽然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但是由于长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得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呈现统制划一的特征,比如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统一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统一的教育大纲、课程设置标准,统一的考试和评价,正是由于这样划一的僵化的官僚的行政管理造成政教不分、政事不分、教育机构臃肿等弊端。另外这样僵化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容易使下级管理部门或者学校层面深受权力的影响,使其或是依附于权力部门,或是屈服于行政压力而敢怒不敢言。3.32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及职能不清
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机构庞杂和职能划分不清的状况。有的职能部门“名不符实”,或者不同部门职能方面有交叉,容易造成权力分配不当,责任不清的现象。目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还不是很合理,而且各部门的权责和功能还不是十分相匹配,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以实现功能和责任的一致性。3.33行政方式方法单一
行政机关的职能要靠一定的具体的活动、手段、程序等行政行为来实现。但目前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开会,制定公
文,检查评比等方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文山会海”十分严重,另外所发的文件中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的文件比较少,更多的是关于指导、检查等内容。监督评价机构缺乏透明公正,各级行政部门更重视纵向即从上而下,忽视反方向从下而上以及横向的比较评价。另外督导部门是与教育行政机关评级的单位,但是由于其代管的性质,没有独立教育行政部门之外,使得她对本身机构的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公正性,并且由于不能轻易向社会公布,缺乏来自社会的监督与评价。教育管理的改革改善方案
4.1加强教育法制及教育行政法的建设
教育法制是指整个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它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教育法治是指教育法制的执行,它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我国仍存在单靠教育政策、甚至“人治”来管理教育的做法,一些教育法律、法规在实施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所造成的“半途而废”现象并不少见。“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否则有法等于无法。因此,要实现从教育法制到教育法治的转变,使已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现实的教育行政管理中,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我国的“全能政府”、“无限政府”管理模式,加之缺乏降低服务成本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得行政效率不高。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矫正政府失效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宪制改革,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规则来对政府权力施加制度约束或宪法约束。以制度、法规规范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并强化对教育行政机构的监督,保证教育行政机构运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此外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等方面的法律也有待于完善。删减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过时的条目,增加符合时代特色相关内容。在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后,都应该及时地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来配套,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对自己的行为予以规范。此外在法律语言表达上要精确,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法后将有什么样的惩罚,这样人们自然会了然于心。避免出现“应当”、“适当”、“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责任”这类的字眼,这样容易引起歧义。4.2依法增加教育投入 4.21县域内教育规划
县域内义务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普、职、成教各块教育的发展及相互沟通,农科教结合的有关问题及思路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据有关学者预计,在未来的20—30年内,我国人口有四分之一要进行迁移,形成象长江三角、珠江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一样的经济发展区,这是一个大国的发展必然趋势,也是世界规律,象日本、美国等。从我国情况看,人口规模和人口迁移的高潮双重叠加,向东地区转移。江苏是我国人口集结区,应及早做好应对措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应及早采取措施,完善办法,做好未来的发展规划。4.22依法增加教育投入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县级政府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用足、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才能有效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县级政府依法增加投入的职责有: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事业所需经费单独列项、纳入预算、优先安排,并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专题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其监督和检查。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省级人民政府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定额标准,统筹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建立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制度;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教育的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收入的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不低于省或市规定的基准定额;按省规定足额征收“两附加一金”,并严格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等;建立完善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建立有效的保障和监督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捐资助学。建立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时,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支出,确保上级拨付的专项教育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种教育经费。4.3加强教育行政管理 4.31教育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
明确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理念,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思想,为全社会各阶层提供充分、优质、多样的教育服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新共管管理理论把政府的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政府要下放权力让顾客自己有所选择。教育行政机构应以顾客(社会公众)为导向,不再是“自我服务”的机构,全面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竞争机制引入共公教育服务领域,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垄断地位。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缓解政府的压力,致使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并在公共机构以及政府组织中确立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激励机制,确保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能的利用,使公共计划得以最迅速、最经济、最圆满地被完成。4.32政府职能的改变,机构的改革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而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这就需要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要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也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根本所在。因为政府是第三产业部门,属于服务领域,因此,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提供服务。其次要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形态容易导致政府职能庞杂、机构臃肿、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存在很多管理盲区,容易诱发行政权力腐败。而公共管理的内涵在于其高度的社会性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具体实现形式就是由政府的单一管理转向社会共同治理。第三,由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下,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追究责任,重视权力行使而忽视承担责任。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行政资源的浪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各级政府必须建立责任制,使其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把行政行为放在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公共权力不仅在权力制约机制内得到监督,而且必须接受整个社会的普遍监督和普遍制约。最后,要由人治型政府向法治型政府转变,推进政府自身法治化的进程。正是政府这样的改革趋势为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4.33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
建立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监督机构,切实有效的履行监督职责,完善公布和问责机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机构运行、人员管理、职责权限,财政状况;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订;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项目、程序、方法、结果等,及时地向社会进行公布,以落实公民权利,来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保证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加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与民主性。并且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例如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定期发布政府公报、咨询服务电话或者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扩大政务信息公开范围和受众群体。
5、参考文献
1、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维嘉.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中的政府行为中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2(5)
4、陆文龙.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
5、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6
6、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