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学报(社科版)专用论文格式

时间:2019-05-14 14:3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农学报(社科版)专用论文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农学报(社科版)专用论文格式》。

第一篇:华农学报(社科版)专用论文格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专用论文格式模板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多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作者所在单位及部门,所在省和城市 邮编)

摘 要(宋体5号字)□□□□□□□□□□□□□□□□□□□□□□□□□□□□□□□□□□□□□□□□□□□□□□□□□□□□□□□□□□□□□□□□□□□□□□□□□□□□□□□□□□□□□□□□□□□□□□□□□□□□□□□□□□□□□□□□□□□□□□□□□□□□□□□□□□□□□□□□□□□。(宋体5号字,篇幅200~300字,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和被EI等检索类期刊的收录率。请作者高度重视!写法:不能是对背景、重要性、意义等的介绍,而必须用报道式或指示性或两者兼而有之的简明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概括、摘录、提炼,使摘要的信息与论文等价,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方面,即:所针对的待解决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得出的结果;所得结果与已有的结果比较,所得的结论,即创新点所在。用介绍„;分析„;得出„;阐明„;指出„;提出„等等类似的句式表达,避免用“我们”“作者”“本文”等类词语作主语,也不需要对文中论点进行评价或补充说明。另外还要注意:①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②切忌将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③ 缩略语代号,除了相邻专业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文章题目:题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题名一般不用完整句子,应省去不能向读者提供任何新信息的主语和谓语,采用简明直叙的方式,由若干个能提示论文主题和内容的主题词加上必要的修饰语构成。)

关键词(宋体5号字)□□□□□;□□□□□;□□□□□;□□□□□;□□□□□(宋体5号字,5~8个,关键词是反映论文最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收稿日期:2010-05-20 ﹡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 联系电话(办公电话和手机):□□□□□

中图分类号:(根据关键词,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查找)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由编辑部填写)

ENGLISH TITLE(英文题名)

NAME Name-name(英文作者名(用汉语拼音写, 格式应为LIU Shao-lei))Addr(英文作者单位名,所在城市、所在省(用汉语拼音写,如Wuhan,Hubei),邮编)Abstract □□□□□□□□□□□□□□□□□□□□□□□□□□□□□□□□□□□□□□□□□□□□□□□□□□□□□□□□□□□□□□□□□□□□□□□□□□□□□□□□□□□□□□□□□□□□□□□□□□□□□□□□□□□□□□□.Key words □□□□□;□□□□□□;□□□□□□□;□□□□;□□□□□(英文题名、英文作者名、英文作者单位名、摘要、关键词等分别与上面的中文部分一一对应。)

正 文

引言(引言中不应出现图表公式,应交待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

一、一级标题

□□□□□ □□□□□□□□□□□□□□□□□□□□□□□□□□□□□□□□□□□□□□□□□□□□□□□□□□□□□□□□□□□□□□□□□□□□□□□□□□□□□□□□□□□□。

1.二级标题

□□□□□ □□□□□□□□□□□□□□□□□□□□□□□□□□□□□□□□□□□□□□□□□□□□□□□□□□□□□□□□□□□□□□□□□□□□□□□□□□□□□□□□□□□□。

(1)三级小标题(此标题不抬头、不单独成行)。□□□□□□□□□□□□□□□□□□□□□□□□□□□□□□□□□□□□□□□□□□□□□□□□□□□□□□□□□□□□□□□□□□。

结语(强调重要的结论,指出努力的方向,带有一定的号召性,而不是对全文内容作简单的罗列。一般要求有结语,但并非一定要有,根据具体情况定。)

□□□□□ □□□□□□□□□□□□□□□□□□□□□□□□□□□□□□□□□□□□□□□□□□□□□□□□□□□□□□□□□□□□□□□□□□□□□□□□□□□□□□□□□□□□。

参 考 文 献

[1] □□□□□□□□□□□□□□□□□□□□□□□□□□□□□□□□□□□□□

[2] □□□□□□□□□□□□□□□□□□□□□□□□□□□□□□□□□□□□□ „„„„„„

致 谢(若有就写)

□□□□□□□□□□□□□□□□□□□□□□□□□□□□□□□□□□□□□□□□□□□□。

附:文中公式、图表、计量单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的说明

1.公式

公式编号为(1),(2)„„

文中及公式中的变量请用单字符或单字符带下标表示。

式中:变量说明□□□□□□□□(文中及公式中字符请注清文种(数字、希文、英文、罗马字)、大小写、上下标,上下标字符请说明其含义。表示矢量、张量、向量及矩阵的字符请用黑斜体表示(或在字符下用双浪纹线标注),并特别说明。表示相量的字符,请在字符上加一小黑点)。2.文中图表

文中图表必须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纵横轴标值要求圆整化且成等差,并在相应位置注明其含义。图中文字一律用印刷体,应标明图序、图题。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图序仍标为“图1”,图序和图题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分别标明图的纵横坐标的含义。

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表序仍标为“表1”,表序和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上下对齐。表格中的数值应标明其物理含义(或符号)和计量单位。图与表内容不得重复。

插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图体、图注和图题应组成完整的信息体,坐标图要注明标目(物理量的符号和计量单位)和标值。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文中表述一致,并注明图中字符的文种和含义。图注与论文所用文种一致(中文论文的图注用中文;英文论文的图注统一用英文表示)。

3.文中学术名词、名称或术语、计量单位

文中统一采用国家审定的学术名词、名称或术语,度量衡及其符号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制及国家规定的计量标准。已经公布废弃的计量单位,如ppm,M,kDa等请不要再用,应表示成相应的国标mg/kg(μL/L),mol/L,ku等。变量及矩阵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表示,单位符号和词头用正体字母。文中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注意上下角字母、数码和符号位置。

4.参考文献

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如参考了有关文献资料,直接引用了其原句或间接引用了其观点,请均以“参考文献”为标识,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列于文末。在正文引文结束处右上角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出并在反方括号外标明引文出处的页码。参考文献只列确引的、最主要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每条文献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 人者,全部写出,超过3人者,则在第3人之后从略,加“等.”。英译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大写,且名字只列大写首写字母),3人之后加“et al.”。

A.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

专著(包括普通图书)—M,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工具书—K, 论文集、会议录—C,资料汇编—G,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计算机程序—CP。

B.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连机网络—OL。

C.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专著文献[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书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本(第一版不标注)(或译者或校注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如:

[1]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120. [2][美]弗•奥康纳.善良的乡下人[M].屠珍,贺哈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32-136.(2)学位论文[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论文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引文页码.如: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89-96.

(3)报告文献[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报告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点:出版单位,出版年:引文页码.如: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3-5.

(4)期刊文章[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译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整篇文章的起止页码.如:

[5]井水,张海涛,王丽英,等.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出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76-80.[6]邹华.大学校园文化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OO4(5):122-124.(5)报纸文章[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文章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82-12-15(10).

(6)电子文献[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或(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如: [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09)[1998-10-04].http://.[9]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7)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主要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作者(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如:

[10]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M]//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11]张爱玲.花凋[M]//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85-87.[12]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

(8)技术标准 [序号]作者(起草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标准编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

[13]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

(9)论文集(或会议录)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主要责任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论文题名[G或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14]金华锋, 吴奕, 钱开余, 等.数字复用通道正常运行时的延时特性//中国

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2005年10月15-19日, 珠海.南京: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2005.(10)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权所有者(前三位,若超过三位,在第三位后打逗号,加“等”).专利名: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如:

[1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881056073 [P].1989-07-26.(11)英文文献 与中文格式一样,只是作者名,应姓前名后,姓的字母全大写,名缩写第一个字母,并大写,与姓之间空一格。如: [16]GOLDMAN C, LESIEUTRE B C, BARTHOLOMEW E.A review of market monitoring activities at US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s [EB/OL].[20040807].http://repositories.cdlib.Org/cgi/iewcontent,cgi?article=1130&contest=lbn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0

年5月19日制定

第二篇:农学论文

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农学院农学091雍刚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句话是曾经对贵州省情的概括,虽然“人无三分银”这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得到了改善,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些自然因素却永远也改变不了。

贵州降水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坡高山陡,降水流失较快,利用十分困难,所以贵州常出现干旱情况。贵州的干旱主要分为春旱和夏旱,春旱主要发生在2~4月的一段时间,夏旱主要发生在6~8月的一段时间,今年贵州发生的旱灾就是春旱和夏旱的结和。今年的春旱发生时,正是小麦和油菜的生长期,干旱造成了小麦和油菜的大量歉收,由于春旱时间比较久,还影响到了水稻和玉米的春播,很多地方由于缺水,种子一直播不下去,播下去的地方,也没有逃过夏旱的迫害。在农民刚插了秧,又遇上了6月分的夏旱,玉米苗也因缺水枯死,造成了水稻和玉米的歉收,局部严重地区还出现了颗粒无收的重大损失,所以解决干旱问题是解决贵州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问题。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耕地少,土壤肥力不高,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全省17.6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全身万亩以上的坝子不到20 个,是名副其实的“地无三里

平”的山区。田块以梯田为主,交通也不发达,所以机械化生产在贵州根本就行不通,这也是制约贵州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贵州山区的农民,有劳力的都到沿海城市务工,留下来种地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这导致了农村农业劳动力的不足。贵州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所以政府的大量资金都投入到了城镇化建设当中,而投入到农业方面的资金却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农业的发展。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要想解决贵州的农业生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水利设施的修建

修建水利设施是解决干旱的重要措施。贵州每年的降水量都很丰富,只是因为山高坡陡,降水容易流失,所以必须兴修储水设施,使降水得以保存,待干旱时得以灌溉,从而解决干旱问题。储水设施不一定就要修水库,可以因地制宜地修一些小体积的简易的储水设施,比如储水窖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生态蓄水池等,既降低成本,又达到方便的目的。

(二)、增加育种投入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优良品种的选育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对各种作物品种的共同要求。贵州的山区耕地,土层薄、肥力低、产量低而不稳,季节性干旱年年都有发生,造成作物的严重减产,所以耐瘠抗旱品种的选育对贵州粮食稳产性尤为重要。

由于在家务农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农民,而抗病虫性和抗除草剂的品种可以节约劳动力。有了这样的品种,农民就不再花那么多的劳动力去除草,只需要喷洒除草剂就可以。

(三)、加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抗旱节水栽培措施的研究是解决贵州当前种植形势的主导方向,栽培学家们也研究出了许多先进的栽培技术,比如玉米的地膜栽培技术。可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加强推广。

地膜栽培就是使地面增加一层保护层,主要是塑料薄膜,主要在玉米种植上推广。白天阳光透过薄膜,地面获得辐射热,使土壤温度升高,由于薄膜具有不透气性,近地面空气层流动不能带走地下土壤热量,夜间,土表下层的热量逐渐向地面方向传导,有薄膜阻隔,减缓了土壤温度的下降,因而覆膜能起到保温作用。覆膜还能提高光照效应,盖膜以后,薄膜本身和膜下附着的水珠对光都有一定的反射作用,能够增加作物行间的光照强度。

在盖膜情况下,自然降水的大部分被薄膜阻隔,不能下渗,只能流向沟内下渗,所以能防止雨水冲刷,避免水土流失,起到保水防泽的作用,在缺水时,由于地膜的阻挡,土壤水分蒸发量显著减少,故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土壤水分的稳定,起到保墒提墒的作用,所以推广玉米覆膜栽培对减轻旱灾,获取玉米稳产高产有重要作用。

(四)、提高农民的素质

再好的品种、再先进的栽培技术,如果没有得不到推广,再好也是没用的,这就需要农民的配合,所以农民的素质高低对农业生产具有

决定性作用。而贵州,农民们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要想在贵州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先提高农民的素质,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和对农民的培训。从而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培技术得到推广,使贵州的农业得到发展。

第三篇:农学论文(范文)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植物学论文范文关系以及植物分布的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等。因此植物学是一门描述性很强的学科,而自然界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一般规律中常常存在特殊现象,以致初学者对植物学这门课程感到无所适从,认为植物没有规律可循,对知识死记硬背。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现象上的同一和差异一般来说是容易识别的,而本质上的同一和差异就不那么容易识别。植物学主要研究植物形态、器官结构、及其发育规律,许多知识点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植物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找出差异性极大的植物特征之间本质上的共同点,又要求学生找出表面上极为相似的植物特征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植物学知识。

一、植物学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比较教学法

比较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同样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系统地掌握植物学基础知识。比较教学的方式很多,根据比较对象的性质可分为对比法、类比法、排比法、借比法;按照知识点出现的时间顺序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根据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不同可分为实物比较法、图形比较法、列表法等。由于植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比较法的类型多样化,往往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一)对比法

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横向图形对比法,例如,作为被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它们的根、茎、叶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讲述这两大类群结构的时候可以同步参照植物结构图来讲解,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在讲述这两大类群植物叶的结构时最先讲述它的最外层是初生保护组织———表皮,这时提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表皮的不同之处:双子叶植物叶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保卫细胞呈肾形;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细胞呈长方形,而且沿叶片长轴成纵向排列,保卫细胞呈哑铃形。叶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肉,双子叶植物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属于异面叶;单子叶植物的叶肉没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分化,细胞比较均一,属于等面叶。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植物叶的结构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讲述营养器官的结构部分时,也可以采取纵向的对比。例如,在讲述茎的初生构造时,可以先复习根的初生构造。根和茎虽然共同构成了植物体的轴向系统,但是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功能不同,使得它们的结构也存在着差异,可以从它们的表皮、皮层、维管柱三方面进行比较。由于此部分内容前面已经讲过,可以采取列表比较的方式,综合比较这几个器官的特征,从而对植物营养器官有全面的理解。

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来自生活的感受,采用实物对比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在讲述营养器官的变态时,用新鲜的马铃薯与番薯来演示块茎与块根差别,用皂角刺和洋槐刺来演示茎刺与叶刺的差别,利用杨树枝条与柳树枝条来讲述茎的分枝方式,利用种实物讲述植物分科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具备感性认识,学习效果很好。

(二)类比法

类比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在植物学教学中也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讲述胚囊(雌配子体)的发育时可以参照花粉粒(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胚囊的发育同花粉粒的发育相似也是是从孢原细胞开始的,而且都是由孢原

细胞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后形成,外层细胞参与外壁的构建,并且为内部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所以都称为周缘细胞;而内层细胞将来形成配子,又都称为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的发育过程也很相似: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粒和单核胚囊,二者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形成单倍性的配子体,即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和成熟胚囊(雌配子体)。它们的结构也可以用类比的方式来讲述:成熟花粉粒的结构是一个或二个裸露细胞(无细胞壁的单倍性的生殖细胞)游离在单核的营养细胞中;成熟胚囊虽是七个细胞,但这七个细胞中的八个核都是单倍性的,而且中央细胞和卵细胞之间几乎没有细胞壁相隔,而中央细胞也能为卵细胞(生殖细胞)发育提供营养。所以在讲述胚囊结构时结合花粉粒的发育能使学生对被子植物配子体的发生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植物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类比的知识点很多,如茎尖与根尖,导管、管胞、筛管与筛胞,玉米、小麦、水稻根的结构,根瘤与菌根,各种类型的花序等以及在植物分类教学。

(三)排比法

排比法原是一种修辞方法,我们采用这种修辞方法的结构,对三个或三个以上对象的特征进行比较,能表现教学节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植物进化史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排比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植物各大类群时,都觉得植物界各大类群尤其是高等植物这一部分摸不着头脑。我们在讲述这部分时抓住这样一条主线:各大类群中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在其生活史中的地位以及二者的关系。在苔藓植物中,配子体占主导地位,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蕨类植物中孢子体占主导地位,配子体可以独立生活,但孢子体是在配子体上萌发的;在裸子植物中,孢子体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内;到了被子植物,孢子体高度发达,而配子体极度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即花粉粒和成熟胚囊。所以抓住配子体和孢子体在其生活史中的地位这条主线,就能对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有系统的理解。在讲述裂果类型时,掌握每种果实由几心皮组成,开裂时沿几条线开裂;根据花序轴状态、小花柄长度、小花性别比较各种类型的无限花序。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中也可采用排比法,如根据花冠的特征比较豆科中含羞草科、蝶形花科、云实科三个近缘科的特征。通过花托类型、心皮、子房、托叶、果实来比较蔷薇科中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梅亚科、苹果亚科的差异。

(四)借比法

借比法就是把难以想象、比较抽象的植物结构,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在讲述合点区与反足细胞时,把合点区比作货站,把反足细胞比作搬运工人,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植物胚珠通过维管束把营养释放在合点区,而反足细胞把营养物质转运到胚囊中,起到短途运输的功能。我们在讲述植物检索表时把它比作字典,学生对检索表的功能与编制很容易接受。通过借比法使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二、在植物学教学中,选择和应用比较教学应注意问题

(一)研究大纲,熟悉教材,依据教学目的任务

植物学内容繁杂,前后联系密切,教师要熟悉教材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第四篇:社科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给我的启示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是指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社会主义观,包括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特征、社会主义道路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等有关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的基本观点;狭义社会主义观,是指关于社会主义阶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的属性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具有以下根本属性:

1、唯物史观是马恩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在对所处环境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诞生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处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不断恶化,工人阶级不断贫困化,剥夺者应被剥夺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两大科学基石,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逻辑预测并论证了这一预测。他们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同时他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设想,即:私有制的弊端用全民所有制来克服;按资分配的非伦理性用按劳分配来克服;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性用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性来克服;自由经济的盲目性、无序性用计划经济来克服。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客观的对资本主义弊端予以揭露并科学的提出了取代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具体手段。他的目的不仅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相匹配的上层建筑的问题。

2、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价值追求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始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于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的设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唯一目的”。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和批判就是为了解脱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实现其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在于对东方各民族的无限同情,为的是使人民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所以说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二、马克斯、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给我的启示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理解上的偏差也造成了社会道德滑坡、人文关怀主体缺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在其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矛盾中的寓言却至今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福利机制和对社会资本的重新调整缓和了这种矛盾,使其从显性变成隐性不易被人察觉。

两方面因素造成了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低潮”、“市场经济商潮”对社会主义的冲击,使许多人陷人了理论的困惑,从而模糊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国内外学术界试图用自由主义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经济学,这是对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的严重否定。这些都是因为人们片面的以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仅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和科学发展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迫切希望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求答案,因此回归马恩经典著作探寻社会主义观成为必然。

1、马恩社会主义观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他不仅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马恩社会主义观在当下中国的具体要求和表现。

第一、以人为本是马恩社会主义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最终目的之所在。

社会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这就决定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是一个个人能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其他一切活动皆是为了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人而进行的努力。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人们感到仅有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化的问题,还需要有社会的全面发展来适应人的发展的要求。所以,只有明确了马恩的社会主义观,充分了解了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这种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才会弥补在现时的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工业利益造成的人文关怀上的主体缺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恩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具体要求

恩格斯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所以同现在实现的大工业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灭”③。

在恩格斯眼中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上秉承着全面的发展观。要对实有资源给予分配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这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也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形态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设想还体现在注重社会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上。在当前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相互间良性循环状态,使社会的发展富有生机和活力。这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体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通过社会作用于自然,使自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变化。这种作用必须使自然界按其本身的规律发生变化,才能在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然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由于主体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对于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往往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性,因而人类在对自然界作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往往都遭到自然的报复。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不能像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统治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中的科学问题。那种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科学,对自然疯狂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是与科学发展观完全背离的,也必然遭到自然的更大的报复而失去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总的来说,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这是践行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最高价值追求的真正体现。

2、马恩社会主义观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人类很早就开始追求的一个目标。“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其内在要求而且本身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之一。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观点是:

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

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马恩的和谐思想为今天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推翻资本主义”的问题。因此其和谐社会的构想重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推翻资本主义这一历史使命而服务。而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不仅作为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理想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从必然到自由的实现而存在。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贯穿于其整个哲学学说中,对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是将人类从私有制社会中解放出来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我们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持。因此重新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学学院

周鸣

学号: 201010779

第五篇:核农学论文

核农学——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学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种子科学与工程111班

姓名:何坤辉

学号:2011010203

摘要: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是多样的,在农业中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在这里我只列出一项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进行分析说明。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高通量和低成本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近年来,随着突变筛选技术的革新,该技术平台日趋多元化,使得该技术的操作更为简单、快速,并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研究领域。本文章主要对该技术平台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简要介绍,对辐射诱变处理与该技术高通量筛选相结合在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加以分析。

关键词: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高分辨率溶解曲线;辐射诱变育种

引言:随着多种模式生物基因组DNA 测序的完成,基因组学进入了以研究基因功能为目标的后基因组时代,而功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植物科学研究的主流。反向遗传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义RNA 技术、RNAi 和DNA 插入突变是反向遗传学常用技术。但这些技术都存在不可预知性和危险性等不利因素,同时,因为这些技术均需耗时的转基因和组织培养,从而使这些技术在反向遗传学的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由美国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StevenHenikof 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高通量和低成本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自2000 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中应用以来,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生物中。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平台也在多样化。本文归纳了近年来该技术平台的发展以及最新动态的资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估测。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的基本路线

当前最为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的该技术平台是基于酶切以及双色红外荧光检测系统的技术平台,下面以此平台为例对该技术的原理和基本路线进行介绍:

①用适当浓度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种子,产生一系列的点突变位点;

②种植诱变后的种子培养M1代植株,M1植株自交产生M2代种子;③培养M2 代植株并提取其总DNA, 存放于96 孔板,形成DNA 库,并收取种子形成种子库;

④将若干个96 孔板DNA 合并到一个96 孔板,形成DNA 池; ⑤根据感兴趣的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带有红外荧光标记的特异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⑥PCR 产物经多次变性、复性,在含有突变位点处形成异源杂合双链;⑦酶切,用特异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异源双链; ⑧酶切产物电泳分析;

⑨利用相同方法从突变池中筛选突变个体; ⑩突变个体PCR 片段测序;⑪调出位点变异对应的突变单株的种子,种植M3代,从表型上验证变异,最终揭示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平台的发展

随着各种筛选技术的不断革新,该技术平台日趋多元化,各种技术平台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异源杂合双链的检测手段方面。虽然,目前以基于酶切和双色红外检测系统的技术最为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由于CEL I 酶的分离步骤繁多和耗时长,商品价格昂贵,使得大规模应用的成本难以承受。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筛选技术逐渐引入该技术平台中,如焦磷酸测序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构象敏感毛细凝胶电泳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

常用的几种筛选突变的方法都需要经过PCR这一过程。HRM技术在PCR扩增后即可直接用来分析样品,不需要样品的分离纯化,因而可以降低分离纯化过程中所带来的样品污染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工作量。而在众多的新型检测手段中,以HRM 技术发展潜力最大。

HRM原理及特点

HRM 技术是2002 年由美国犹他大学和爱德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而成,是应用于突变扫描和基因分型的最新遗传学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饱和荧光染料LC Green标记DNA 双链,由于突变位点碱基的不匹配会导致双链DNA在升温过程中会先解开,荧光染料会从局部解链的DNA分子上释放,因而从荧光强度与DNA溶解曲线就可以判断突变位点是否存在。

HRM 技术不受突变碱基位点与类型的局限,无需序列特异性探针,在PCR 结束后直接运行高分辨熔解,即可完成对样品基因型的分析。该技术的优点主要有:

①快速、高通量;

②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③重复性接近100%;

④费用低;

⑤染料探针在PCR 前加入,不需要后续的分离纯化,而且染料的加入不影响后续的测序工作,实现了真正的闭管操作;

⑥只需将PCR 产物放入仪器内检测即可。

个体化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

2010 年Bush和Krysan在HRM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对传统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进行了改进,建立起了一个名为个体化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的技术以减少突变筛选的成本。个体化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与传统的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M1代种子自交后得到M2代种子,M2代种子可以整体收获,而不是像传统的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需要分株收获M2代种子。

②M2代种子播种在含有琼脂的96 孔板上,根逐渐生长,部分根组织穿过琼脂进入水相中,下层板经干冰乙醇浴后冻结成冰,移开下层板便可分别得到根组织和幼苗。再结合HRM 技术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进行筛选,筛选到的突变植株可以从上层96孔板中移栽至土壤中,进行下一步分析,从而大大缩短了筛选周期。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在辐射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㈠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应用于辐射诱变育种的技术路线

参考EMS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流程、γ射线诱变的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流程以及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平台的最新发展趋势,有人提出如下技术路线:

①辐射诱变获得M1 种子;

②按单株播种M1种子M1植株自交获得M2种子;

③培养M2代植株并提取其总DNA,存放于96 孔板,形成DNA 库,并收取种子形成种子库;④将若干个96 孔板DNA 合并到一个96 孔板,形成DNA 池;⑤根据感兴趣的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在PCR 反应前加入LC Green 饱和荧光染料,然后将PCR 产物直接放入LightScanner 中进行溶解,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将PCR 扩增产物进行变性,使DNA 双链逐渐解链,应用相应软件进行突变分析就可以获得突变池;

⑥利用相同方法从突变池中筛选突变个体;⑦突变个体PCR 片段测序,通过全片段测序,确认核酸多态的类型、位置和数量;⑧调出位点变异对应的突变单株的种子,种植M3代,从表型上验证变异。㈡应用意义及前景

辐射育种以其简便、安全以及突变率高、变异谱扩大、能打破旧的性状连锁、实现基因重组且变异性状稳定、短时间内可育出新品种等特点而成为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众多的辐射诱变源中,重离子束具有能量和质量沉积效应,同时还具有传能线密度大、相对生物效应高和损伤后修复效应小等其他常规辐射源所没有的优势,在植物诱变育种研究中具有突变率高、突变谱广和突变体稳定周期短等特点。近年来,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工作在国内外蓬勃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09 年,Niw a 等首次利用12C6+ 离子束辐照野生型条斑紫菜,成功筛选到色素变异细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 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重离子束选育出矮秆、抗逆、高产、优质的春小麦M-920 和丰产、高蛋白含量、抗黑穗病的陇辐2 号,并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实质上是一种高通量点突变筛选方法和快速精确鉴定技术,该技术借助高通量的检测手段,能够快速有效地从诱变过的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突变体。如果将该技术与辐射诱变技术, 尤其是与重离子束诱变结合起来,不但可发挥重离子束辐射诱变频率高和优异变异多等优点,还可以融合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的高效筛选性和结果可预见性等优点,能有效剔除非遗传变异,显著提高选择效率,从而加快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进程,为今后开展植物重离子诱变高通量筛选工作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⒈(汪得凯, 孙宗修, 陶跃之.遗传学报, 2006, 33(11): 957.)⒉(任卫波, 郭慧琴, 徐柱, 等.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1):9827.)⒊(吴海滨, 朱汝财, 赵德刚.分子植物育种, 2004, 2(4):574.)⒋(李旦, 王加启, 卜登攀, 等.生物技术通报, 2009, 7 : 48.)⒌(王少平.种子, 2008, 27(12): 63.)⒍(周利斌, 李文建, 曲颖, 等.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 25(2):165.)⒎(曲颖, 李文建, 周利斌, 等.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7, 24(4):294.)⒏Uauy C , Paraiso F, Colasuonno P, etal.BMC Plan t Biology,2009, 9 : 115.⒐Chaw ade A, Sik ora P, Br u tigam M, e t al.BMC Plant Biology,2010, 10(1): 86.⒑Ishikaw a T, Kamei Y, Otozai S, etal.BMC Molecular Biology,2010, 11 : 70.⒒Parry M A J, Madgwick P J, Bay on C, et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 any, 2009, 60(10): 2817.

下载华农学报(社科版)专用论文格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农学报(社科版)专用论文格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学概论论文(精选)

    1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

    社科论文(小编推荐)

    浅谈高校学生党员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如何让学生党员永葆党员的先进性,是关乎科教兴国的大业,关......

    农学概论实习论文5篇

    一、实习目的 通过半个学期对农学概论的学习,我们对农学概论的理论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但是这只是基于理论知识而与,我走出学校来到农业生产基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征稿启事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征稿启事2011年06月15日10:3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库和智囊......

    专题九社科论文阅读(精)

    名校试题会员交流资料专题九 社科论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印·舞动的中国 2003年8月揭晓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微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

    小数报论文

    用心思考,巧解难题 前天晚上写数学作业,遇到一个小难题,我一时想不起来怎么解答,题目是这样的,一个桶里倒进两杯水,水桶和水一共重540克,如果倒进五杯水,水桶和水一共重960克,问水桶......

    丁华论文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选择 Promote Employment Financial Policy Choice 作者 专业 指导教师 分院 丁华 税务 蒋琳教授 财政与税收学院 二〇一一年......

    社科论文摘要的撰写要求[范文大全]

    社科论文摘要的撰写要求 1.关于摘要 摘要就是摘论文之“要点”,把正文中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通过语言的精炼表述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与作者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见解产生共鸣,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