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浅析电子货币及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提纲: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相关概念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独立性、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具体安排如下:
一、电子货币概述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二)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
(三)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职能比较分析
1.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职能 4.储存手段职能
(四)电子货币的特征 1.网络性 2.数字性 3.高效性 4.安全性 5.广泛性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货币的法律框架尚未建立
(二)电子货币发行人缺乏严格的资本管制
(三)电子货币的负面作用同益凸现
(四)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中央银行铸币锐
(五)电子货币给反洗钱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1.对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独立性的影响 2.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独立性的影响
(二)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对央行法定准备金的影响 2.对央行再贴现率的影响 3.对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
(三)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1.对央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的影响 2.对央行货币中介目标的影响
四、央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的政策建议
(一)央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的基本原则
(二)央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的政策措施建议 1.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发行准备金制度 2.建立完备的电子货币监控体系
3.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运行分析评价制度 4.建立完善电子货币系统风险防范机制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浅析电子货币及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摘要】:随着电子货币的普遍应用和结算方式计算机化,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现金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正在退出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交易媒介日益失去其可触摸的形体,电子货币的发展减少了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这就势必削弱以往货币政策的效果,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严峻的挑战。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相关概念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独立性、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电子货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策
【正文】: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通货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正是这些特有的属性使得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概述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电子货币作为当代最新的货币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其应用形式越来越广泛。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上电子信用发展起来的,以商用电子机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脉冲进行资金传输和存储的信用货币。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金融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与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相比,具有保存成本低,流通费用低,标准化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等优势。电子货币技术解决了无形货币的存储、流通、使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
电子货币有两种主要形式:智能卡形式的支付卡(如Mondex)和数字方式的货币文件(如E-Cash和Cyber—Coin)。前者主要用于网下的支付,后者用于网上的支付。
Mondex即是E—Mondex(电子现金),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取代日常小额消费的钞票及硬币。Mondex卡除了拥有现金的特性以外,同时还具有一个比现金更优良的特点,即是它能安全地通过电子管道(如电话、因特网等)来作为人对人、人对商家、人对银行的远距转值。Mondex是目前最接近于现金的电子货币。
E—Cash是由Digicash开发的在线交易用的数字货币。它是一种数据形式流通的货币。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为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用户在开展电子现金业务的银行开设账户并在账户内存钱后,就可以在接受电子现金的商店进行购物。
(三)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职能比较分析
电子货币是在传统货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货币在本质、职能及作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同,如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等,导致了他们在执行货币职能时又产生了差异。
1.价值尺度职能。电子货币与商品货币、信用货币一样,价值尺度依然存在于电子货币之中。商品货币本身兼具商品的属性,具有价值,以其自身的价值作为货币的价值尺度。纸币是政府印制并标明价值数学符号的纸质证书,发挥价值尺度。电子货币是建立在纸币或存款帐户基础上,作为更抽象的数字化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马克思曾经对货币的流通职能作过精辟的论述,指出:“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做观念或想象的货币。”所以电子货币具有可以计量商品价格的价格标准的功能,用以实现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职能。为了解决物物交易的困难,出现了金属货币。随着交易次数日益频繁,交易额日益增大,造成了金属货币的称量、鉴定的不便。由于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只起一种交换媒
介作用,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因此可以用本身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来替代,此时由国家发行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应运而生。随着高科技对金融领域的影响,作为一种数字化的价值符号电子货币代替纸币已成为一种必然,完成了货币 示单个经济主体(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机构)拥有其所有权、能够自由运用于投资、交易或财富积累(贮藏)价值的工具。这组数字象征着拥有其所有权者拥有这组数字(电子货币)所代表的一定量的财富或价值;运用这组数字(电子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投资;运用这组数字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交易。并且,经济主体还可以利用实际的或观念的电子货币进行核算和标价。
3.高效性。电子货币的产生使得货币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几乎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界。一是从现金的发行与管理方面看,货币管理当局从发行现金到回笼现金都不必要采用传统的设计、印刷和运输工具进行,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现金的发行和回笼。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在纸币本位制度下存在的诸如高成本问题、假币问题、安全问题和现金供应量难以确定的问题。二是电子货币使得央行实施金融监管变得方便、快捷。三是电子货币使得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四是电子货币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工作效率。五是电子货币使得市场运作效率得到全面实现。
4.安全性。一方面,电子货币克服了纸币可以伪造、运输和保存难以保障其安全的缺陷;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可以通过安全论证体系(CA、DES、SSL、SET和数字签名等)和安全支付体系(支付网关)实现其支付过程的全部安全保障。
5.广泛性。电子货币广泛运用于投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从运用领域方面看,电子货币广泛运用于:
(1)网上银行:人们可以利用电子货币进行储蓄、资金融通和其他各种银行业务活动;
(2)网上投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可以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网上投资(包括实业投资、证券投资等);
(3)网上保险: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网上保险;
(4)网上消费:利用电子货币支付实现网上消费是电子货币实现其职能的一个基本方面,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货币在网上消费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其它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可广泛运用于网上纳税、网上代发工资、网上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和其它各种支付程序,方便、快捷地完成交易结算。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货币的法律框架尚未建立
在我国,电子货币的监督管理尚处于空白。目前除了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外,几乎没有其他关于电子货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而《电子签名法》主要规定了电子签名及其认证,只是为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货币,从而保证电子货币支付中交易信息和交易对象的真实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没有涉及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等相关问题。2005年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近年来网络电子货币大量涌现,而且部分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入现实的应用,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一是网上“倒卖”虚拟货币冲击正常的金融体系。二是利用虚拟货币经营网上赌场,逃避监管。
(四)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中央银行铸币税
就我国目前来看,电子货币是非银行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务,代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其主要功能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即硬币和纸币。而现金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代表国家的信用;现金发行是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和垄断职权,现金发行收入(即铸币税)是中央银行的收入之一。一般情况下,铸币税用于抵缴中央银行运营费用;若有剩余,再上缴国库。从理论上看,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现金需求量的减少,从而减少中央银行发行现金的数量,因此引起中央银行铸币税和上缴财政收入的降低。
(五)电子货币给反洗钱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电子货币的出现突破了时空限制,其交易具有明显的匿名性、数字化等特征。电子货币的应用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洗钱犯罪提供了便利,藏匿和转移赃款变得更加容易,识别和发现洗钱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三、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1.对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独立性的影响
货币政策制定独立性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是否拥有独立的收入,其中铸币税收入是其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铸币税收入是维持其独立性的重要保证。因为如果没有铸币税作为其经营费用的收入。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尽管中央银行可以有多种收入来源,但一些中央银行的经费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直接依赖于由政府提供,这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能会有影响。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将在相当程度上取代实体现金,导致流通中现金量的减少。
在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这种新型支付工具的采用最可能受到影响的是小面额的现金。而在目前发行使用电子货币的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对电子货币的发行征收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相同的准备金。因此,在电子货币取代活期存款的过程中,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的减少。这样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流通中的现金及中央银行准备金,也就会对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既有的研究中有人对中央银行是否应该获得铸币税收入提出了质疑,但客观存在的现实是,在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大幅度下降并导致其收入利润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在资金方面更多地依赖政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2.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独立性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跨国使用要远较传统货币方便,消费者既可能使用由本国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进行国外产品的购买支付,也可能接受国外电子货币发行机构以外币或本币发行的电子货币直接用于消费,还可能出现居民利用Internet网络为国外厂商提供智力服务,并将其所得或收益直接转成电子货币在国内外使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很难限制。另外,许多国家的电子货币都是在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和软件基础上开发的。对这些技术与软件的标准、规范和应用情况的了解,将是未来中央银行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另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电子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全天候和无疆界限制,使网络经济自然带有全球化的色彩。因此,一国的货币政策很难不受到其它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数量和施行货币政策时,就必须与其它有关国家进行协调。协调内容包括:电子货币产品和系统文档的交换方式,电子货币流动性管理、电子货币报告系统和互换协议说明等。
(二)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电子货币的发展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发展到今天显得有些手足失措。
1.对央行法定准备金的影响
在传统金融领域中,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来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控制流通的货币总量。这在电子货币尚未出现以前,是中央银行乐于使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然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其作用力度大大下降。这是因为电子货币取代了一部分有准备金要求的储蓄,使得网络银行中的存款准备金所占比重下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不断改革准备金制度,以求获得金融创新的先发优势。网络银行即使是经营场所发生了转移,其费用也相对较低,而且由于网络的特性并不会使原有客户发生流失,从而使网络银行规避一国或地区较苛刻的准备金要求提供了条件。
2.对央行再贴现率的影响
再贴现率在传统金融业务中是央行调节商业银行借贷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贷成本,从而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和规模。然而,当电子货币能够被商业银行自由发行时,即使央行提高了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仍可扩大电子货币的发行,来缓冲由于再贴现率提高而带来的贷款规模缩小的压力。不过,由于电子货币仍需依赖传统货币来保证其货币价值,当发行者面临赎回电子货币的压力而需要向央行借款时,再贴现率仍能显示出调整其借款成本的能力。
3.对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
在传统金融领域中,中央银行参与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使货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但是,对于电子货币,其发行较为分散,中央银行不再是唯一的发行人,使得中央银行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及时地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操作,减弱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三)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货币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采取一系列调节货币和信贷的措施以达到的目标。货币目标可以分为终极目标和中介目标。
1.对央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的影响
电子货币对实施特殊货币政策目标具有潜在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总供给的影响使得货币定义和流转速度产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对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控制的影响。因此,电子货币成为央行追求货币目标的—个难点。
价格稳定是央行为实施货币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电子货币不是央行垄断发行这一事实会影响到价格的稳定。电子货币的发行类似于吸收存款或扩大信贷的行为。电子货币发行者只要投入产出高于发行成本就会不断地发行电子货币。结果,电子货币的发行量就会越来越大。其结果就会像央行发行货币一样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价格的稳定。由于电子货币发行的非垄断性,必然会导致电子货币发行的竞争性。消费者对不同的电子货币有不同的评价,某些电子货币有较高的信誉,另一些确是较低的信誉,从而导致不同的电子货币在不同的交易中产生不同的价格。换句话说,相同票面价值的电子货币有不同的真实价值,有些电子货币升值,另一些贬值,这会影响到电子货币作为货币价值衡量的功能。
2.对央行货币中介目标的影响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理论上讲,所受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只是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化而已。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可测性、可控性和与最终目标相关性等三个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在可测性方面,由于电子货币发行的分散,过程连续,加之电子货币使得通货与活期、定期储蓄甚至证券买卖之间的资金转移能够便捷、迅速地进行。金融资产之问的替代性加大,各层次货币的定义和计量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要准
确测量某一层次的货币总量几乎不再可能。即使可能,其所需成本也足以使其丧失任何现实意义。
在可控性方面,货币理论一般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基本稳定或有规律的变化,即是可预测的。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一个与最终目标相一致的中介目标的控制规模和程度。电子货币将使这一理论前提不再成立。它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随机游走的,导致短期货币流通速度难以预测或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很难在事前,甚至事中对货币总量进行适当的控制。
在与最终目标相关性上,不仅货币构成的复杂性和流动速度的变动使中央银行无法确切地解释
货币量变化的真正含义,而且,电子商务的国际性使得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统计和计量也存在一些问题。
四、央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的政策建议
(一)央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的基本原则
在电子货币环境下,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仍然是确保资金融通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仍然需要以维护金融活动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为核心。但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活动安全性与效率性的影响力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从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中央银行的“角色”或“定位”出发,中央银行在应对电子货币影响时必须峰持“安全至上,兼顾效率”的基本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承担,通常是一国的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货币发行数量、电子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交易数量等内容。电子货币监控的配套制度主要包括电子货币交易信息报告制度、电子货币统计监测制度等等。
3.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运行分析评价制度
由于良好的电子货币运行分析评价制度可以为中央银行决定何时介入某种电子货币机制的管理以及介入到何种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机制运行分析评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央银行通过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电子货币机制的运行状况,来履行电子货币环境下维护金融稳定、维护金融支付清算体系稳定等职能。
电子货币运行分析评价制度的核心是对各类电子货币机制运行风险的分析评价。其评价分析的运行风险主要包括电子货币发行数量风险、电子货币系统和技术风险、电子货币机制竞争风险等等。例如,储值卡电子货币机制下,电子货币发行数量风险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子货币发行数量超过电子货币发行者的注册资本或资产所可能引发的货币发行者“携款潜逃”的风险;一种是电子货币发行数量过少不足以弥补电子货币机制运行成本所可能引发的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或“崩盘”的风险。
对电子货币机制运行风险的分析评价是中央银行决定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金融稳定和支付清算体系稳定的重要政策措施。与电子货币监控体系相比,两者的最大差异在于着眼点不同,前者着眼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后者则着眼于维护整体金融稳定。这两项政策措施无疑从不同方面贯彻了上述的中央银行应对电子货币影响的基本原则。
由于电子货币是最新的货币形态,目前存在的各类电子货币机制只不过是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不断发展前进的最初阶段。在这一时期,我们对电子货币的理解和认识仍然十分有限。因此,继续加强对电子货币各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对于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结合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中央银行除了尽快建立研究、实施上述三项政策措施外,还必须加强对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还必须加强对电子货币机制运行规律的研究。
4.建立完善电子货币系统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防范和控制电子伪币及欺诈行为的安全计划和措施。应制定明确的电子货币系统安全计划,并定期检查,而且电子货币系统至少应具备监控发行和赎回电子货币余额的能力。为防范和控制电子伪币及欺诈行为,还可以限制电子货币的最高储蓄金额,以减少欺诈;也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的资信和交易行为,了解其是否存在异常的交易。其次,为维护消费者和商家利益,同时建立起对电子货币的信心,应建立起电子货币的担保、保险和损失负担机制。如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已将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或担保体系中,这对于减少电子货币的风险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锡琴,季红艳:《试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商业经济,2008.(01)。2.陆前进:《货币政策目标可适当调整》,证券报,2008.1.2。
3.张怀清:《论中央银行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的关系》[J],南方金融,2007.(10)。4.居加妹:《电子货币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J],科技广场,2005.(9)。
5.刘向明,李玉山:《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及其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6.(3)。
6.郭俊华:《浅谈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的影响》[J],华南金融电脑,2007.(06)。7.尹龙:《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0.(5)。
[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J],中外企业家,2007.(05)。
8.吴华:《电子货币的发展和应用》9.秦艺妮:
第二篇: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
效果的影响
摘要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求但目前参与流通的电子货币还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最后电子货币的发展并不必然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货币 交易费用 货币政策
伴随着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货币将实现从“原子形态”向“比特形态”的转变电子货币也将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电子货币产生的原因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麦克纳马拉发明的信用卡到今天电子货币已经拥有了各种智能卡、数字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多种形式对电子货币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得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电子货币产生的基本原因
由于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传统业务所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这就迫使金融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弥颓势这样一来为丰厚回报而进行的业务创新就给电子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因为对于电子货币的提供商而言发行电子货币既可以作为金融创新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服务手段来吸引客户以增加潜在的收益
(二)电子商务的兴起内在地需要电子货币的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在商业贸易中的深入应用网上购物、虚拟交易等新的
商务模式让人们有了新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感到支付上的不便对能够快捷安全的进行支付的新货币形式就有了内在的需求电子货币不但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也具备了基本的货币特征能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所以电子货币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给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没有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高度发展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包括各种信用卡、储值卡、数字现金等电子货币形式被普遍地接受并使用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要考虑能被普遍接受同时对其的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本身必须是安全的而且应该同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才可以广泛地进入流通;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则对这一安全性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四)降低交易费用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综观货币形态的演化历史都体现着这样一种内在机制就是货币自身的物质价值与其代表的商品价值的逐渐剥离;同时其大小和重量也逐渐变小慢慢地从可见演化为不可见;这些演变无外乎都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交易费用这也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电子货币成为独立通货的条件 电子货币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电子现金、数字现金、电子钱包和电子支票等形式但实践中这些电子货币都是在原有的现金或存款基础上发行使用的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2因为从理论上讲电子货币要成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独立的支付手段
作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电子货币被用来进行支付时当其通过网络以数据信息形式从交易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时钱货两讫交易应随即宣告完成但目前由于被认可程度不同和行业间的限制电子货币在支付中并不被普遍接受很多时候只有将其同比例兑换为传统货币才能满足交易需求;而个人之间在目前还几乎无法直接通过电子货币完成借贷和支付所以最终能标志支付完成的还是现金、存款形式通货的转移真正体现交易信用的仍是被电子化、数字化前的现金或存款所以电子货币要想成为独立的通货进入流通独立的支付功能是必要条件
(二)独立的价值尺度
在行使价值尺度方面目前的电子货币也还离不开传统通 货的支持这倒不是因为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元)3这样的量度只是人为的一个约定基准中国古代的货币度量就有文、吊、两等多种既然纸币可以沿用“元”电子货币自然也可以即使叫成“比特”也没有关系这不是问题的实质
电子货币目前还不能执行独立的价值尺度根本原因在于抛开了支撑它的通货后它没有足够的信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而且货币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受使用它的社会人的观念惯性的影响当其与纸币共同流通时还无法摆脱其影响所以只能依赖纸币来充当间接的价值尺度
(三)独立的价值贮藏手段
电子货币目前的价值贮藏功能也依赖于传统通货因为人们手中现有的电子货币还是用现金兑换得到的储值卡或是由存款作保证的银行卡等这样得到的电子货币还是以现金或存款为基础当卡里的数字变小或为零时还要再用存款或现金去补充所以这样得到的电子货币永远不可能摆脱持有者手中原有通货的数量约束这样一来电子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是名不符实的所以就此意义来讲电子货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贮藏的功能
(四)独立的发行方式
一种真正独立的通货形式应是独立发行的而不是以别的货币为发行基础因为如果没有发行上的独立它在流通中的独立性就是相对有限的在出现信用危机时就被要求兑换成支持其发行的原有通货从而无法摆脱原有通货的影响所以目前的电子货币还是在传统货币支持下流通的二次货币形式是独立电子通货的前期发育形态三.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外有观点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大量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从而减小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使得“未来的央行将成为只有信号兵的军队它只能向私人部门指出货币政策的发展前景却无法干预私人部门的政策预期和行为选择”4这样一来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就被削弱了;而且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取代对央行货币的需求甚至是央行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将失去稳定经济的作用央行也只能相应淡出货币政策的舞台”5
(一)央行在经济中的地位不会被取代 首先央行在货币发行方面的地位还无法被取代这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其次就目前社会信用发展状况来看企业或私人信用还远未达到国家信用的高度所以商业银行利用私人部门的系统进行支付结算的风险还很高成本也很大选择央行进行支付结算服务相对而言仍是经济的;与此相似央行最后贷款人的地位也还无人能撼
(二)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会被削弱
在短期内电子货币的影响不仅不会削弱、相反可能会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一般来说央行基础货币的变动是通过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乃至总需求和实际产出电子货币的发展首先导致货币乘数的扩大根据以下的货币乘数公式
其中、和k分别是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和现金漏损率电子货币的发展使得公众少用现金对商业银行来说也就是现金漏损率的下降同时商业银行也将其超额准备降到最低限度因为电脑化可以使他们精确地计算每日所需的准备头寸如果央行再取消法定准备金制度则此三变量都大为缩小货币乘数将 相应扩大此时基础货币供给小有变动则整个货币供给就会大为增加所以货币政策效果不是被削弱、而是因为“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大为增强了
在长期里一旦人们根本就不需要央行的基础货币进行日常交易、办理结算等货币供给量变动因此难以调控利率那么上述货币政策的效果势必大为削弱
但是以往的利率调控主要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来实现密歇尔·伍德福特根据新西兰的经验提出在基本不改变货币供给量的条件下通过对准备金存款的付息可以实现对隔夜拆借利率的调节
该控制机制表现在下图中其中BR表示央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TR是央行控制隔夜拆借利率的目标SCR是央行付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利率D1和D2分别是纸币和电子货币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需求曲线D1比D2平坦是因为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电子货币条件下的基础货币需求比纸币条件下大为减少了BR利率上的水平直线表明央行按既定利率满足所有的借款需求SCR利率上的水平线表示对商业银行在央 行存款付息的轨迹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表现在曲线的垂直部分也就是在横轴的M上央行决定的基础货币供给相对于市场日交易量较小并且基本保持不变
在这个利率决定的机制中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以既定利率提供任意数量的基础货币这个贷款利率(BR)高于央行欲控制的隔夜拆借利率(TR)央行对准备金存款支付的利息(SCR)则低于隔夜拆借利率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后将多余的资金按存款利率(SCR)存在央行账户上(新西兰央行贷款利率高于隔夜拆借利率2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低于隔夜拆借利率也是25个百分点)因为当隔夜拆借利率位于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的中间就没有银行愿意以高于央行贷款的利率从拆借市场上拆入资金也没有银行愿意以低于央行存款的利率将资金拆借出到拆借市场它们势必在这个利率范围内互相拆借资金而不是把多余资金存入央行“因为商业银行的交易规模很大央行就没有必要再亲自参与交易”(BrookesandHampton2000)这就是说央行不必变动货币供给量只要调节存贷款利率就能将隔夜拆借利率控制在期望的水平上
这个利率控制机制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中相当成功
TheovernightrateundertheOCR6systeminNewZealand.7
可以看出长期中尽管电子货币对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是它还无法改变这样的利率控制机制这就是说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时间中只要适时调整操作方法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发挥稳定币值和经济的作用当然这个论断的前提是电子货币发展不能危及金融机构对央行结算服务和最后贷款人作用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电子货币只是一种二次通货形式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成为独立的通货将是必然的结果这势必会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以便及时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和改革方向从而有准备地迎接电子货币带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BenjaminM.Friedman,DecouplingattheMargin:TheThreattoMonetaryPolicyfromtheElectronicRevolutioninBank ing,InternationalFinance,Oct.2000
2MichaelWoodford,MonetaryPolicyinaWorldWithoutMoney,NBERWorkingPaperNo.7853,Aug.2000
第三篇:论电子商社对会计模式影响
纵观历史,新的信息技术已经促成了新的组织形式。随着万维网的出现,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正在形成。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在单独的整合的产业公司乃至所谓的虚拟公司中都不能完成创新,必须有多家公司一起创造在线的顾客网络、供应商网络以及增值程序。这就是电子商社,E-BusinessCommunity。
电子商社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高速度——商务瞬时化,没有终点,产品快速淘汰,先进入市场即得益。敏捷性和跟随变革的能力是其基本要求。
第二,共同发展是电子商社的核心。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增长的关键是建立创新的商业社会关系代写。公司构建互补网络——一部分由自身建设,大部分由其他公司建设,这样形成了协同社会,或称之为“商业生态系统”,共担风险、共享回报。
第三,在组织之间由Intranet联结,在业主、供应商、顾客之间由Extranet联结,在组织业主、家庭和客户之间由Internet连接。企业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即建立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传递方式由“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转变为“企业→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
第四,最终用户是真正的“生产消费者”。顾客不再仅仅要求产品满足其需求,他们对价值创造的每一步都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而且也为增加整个系统的价值做出贡献。
电子商社是全球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现行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冲击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一、对会计信息处理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会计系统下,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最小单元,经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在电子商社中,以上会计凭证所记录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其快速反应性及用户个性化需求。于是应将传统的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处理模式,转化为以事项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处理模式。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仅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代写管理论文。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型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以事项为单位,对会计信息分类、汇总、重组,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不同处理,从而因信息使用者不同而实现多元重组。在这种模式下,人们被动接受单一的财务报表转换到自主选择财务信息,从而实现了财务信息系统质的飞跃。
二、对会计信息报告模式的影响
传统会计报表只能对外提供一种“历史”的信息,无法动态反映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现实情况。采用事项会计核算模式之后,企业实时提供有关事项信息并实现了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加工信息,进行信息多元重组,则可以打破会计报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界限,可以得到一天、三天、一个月等任何时点、任何时期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企业单个分部、几个分部、全部企业的个别信息和汇总信息。会计报告模式可以使用表式、图像或声音等。这种会计信息报告模式,即实时报告系统Real-timeReportingSystem。
运用实时报告系统,可以将正确的信息即时流入关键人手中,管理者可根据订单组织生产,产品完工即时交货,做到准时生产和接近零库存的境界。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在线数据库上“涵括”的网上所有企业信息,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有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正确预测企业今后趋势。企业外部信息需求人士可以动态得到企业实时财务信息,从而相应得到正确决策,减少决策风险。
三、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
在传统会计系统中,财务部门往往是围绕单一顺序的会计循环而设置,并且经常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采集相互重叠,造成效率低下。在电子商社中,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融合,出现模糊分工状况,企业各部门的组织结构适应网络需要进行再造,过细的分工得到不断的综合和集成,以往由会计部门处理的一些核算业务将按其业务发生地点归到生产、营销等部门去处理。
同时,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由消费者、供应商、领先生产商及其它相关竞争对手,他们相互作用并为一个特定的市场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成员们共同发展他们的能力,并对扩展和补充其他成员的能力做出贡献,即每一个成员在完善与改良自身的同时也关心并协助其他从事相同工作的成员。公司不但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完善消费渠道,还必须联合起来加速新的业务系统和细分市场的建立与扩展。
无论电子商社的内部与外部,在错综频繁的数据输入与输出交换中,相关利益集团之间与企业分部之间实现协同发展。
四、电子商社环境下会计所面临的问题
(一)电子会计数据法律效力问题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形成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由于这些纸制原件若被修改,可以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所以它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在电子商社环境下,会计原始凭证数据转变为光盘、磁盘之上的电子数据,这些数据能否作为有效的证据,已是一个国际性问题。特别地,无纸化的电子数据能否作为审计、税务检查的有效数据,是会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安全性问题
由于电子商社依托的Inter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户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搭载侦听、身份假冒、口令窃取。电子数据、电子货币也极易遭黑客袭击。企业内部控制不严也极易造成信息滥用和向外流失。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电子商社的整体运作。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有安全网关(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VpN)等。另外,企业也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网络运行安全。例如:一旦某种软件被安装并用于执行某项功能以后,它的编码、运行和维护者则就必须相分离。
第四篇:货币政策收紧对银行业的影响(共)
货币政策收紧对银行业的影响
在绝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构成当中,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存贷款业务的相关数据,是衡量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根据沪深300指数银行业成分股最近三年中报、年报的存贷款比例(贷款总额 / 存款总额)和净利差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期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指标总体较为平稳。虽然在2009年中期之后,存贷款比例的均值似乎呈现出某种小幅下降的态势,但其主要原因应该是 2010年以来愈演愈烈的“时点存款”现象(即银行在月末、季末、年末等风险指标考核的时点,以高息招揽短期存款,从而使时点上包括存贷款比例在内的考核指标得到改善)。如果将“时点存款”的潜在影响考虑在内,实际存贷款比例有可能不降反升,预计2010年末这一数值应在70%左右(少数大型银行的比例略低一些)。
70%的存贷款比例,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在4月中旬的最新一次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0.5%,而中小金融机构也已达到17%,因此,按上述相关数据统计计算,银行已发放贷款与存款准备金二者之和占存款总额的90%左右。如果再加上超额准备金、同业拆借、持有高流动性资产(应对存款提现)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下,国内商业银行的现有存款绝大部分已经被实际“占用”,除非存在来自新增存款的持续贡献,否则其2009年以来的规模扩张很可能难以持续。
存贷款业务的营业利润,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相对规模(也即存贷款比例)和收益率(净利差)两个指标。因此,在银行业规模扩张能否持续存疑的情况下,我们转而关注收益率相关指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由于2008年末的非对称降息、加上以鼓励投资、消费为目的一系列政策(如个人住房贷款的7折利率)的影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在2009年中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虽然此后一年半时间当中,银行的净利差在各个报告期之间有缓慢回升的趋势;但截至2010年末,该指标距离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仍有明显的差距。
而且,鉴于货币政策的转向直到2010年四季度才真正开始,其对国内银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影响,将更多地体现在2011年及以后的财务报表当中。由于
央行为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远低于当前的贷款利率,因此,进入2011年之后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对银行未来一段时间的净利差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如果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净利差产生的负面效应较为清晰的话,加息的影响则更为复杂。由于2010年的两次加息都是大体对称的,我们在股指期货2011年报当中提到,“如果2011年仍维持当前这种大体对称加息的格局,尤其是活期存款利率不变的话,预计银行股的账面净利润与2010年相比将有显著的增长”。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2011年至今的两次加息当中,活期存款利率开始上调,且后一次的幅度更为显著(先从0.36%到0.4%,再从0.4%到0.5%)。
虽然活期利率10个基点的调整,表面上微不足道,但如果考察主要银行的负债结构,可以发现其对银行资金成本的潜在影响不容低估。从2010年年报的相关数据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在一半左右。在前期加息活期存款利率不做调整的情况下,银行的主要资产(贷款)几乎全部可以从收益率的提高当中获益,而超过一半的负债(存款)成本则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前两次加息总体上对银行业绩有正面的影响。
但假设存贷款比例为70%,活期、定期存款各占一半,在活期存款利率上调10个基点、其余存款以及贷款利率总体上调25个基点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收益率的大致变化为25 *(110 / 70% * 0.5-25 / 70% * 0.5 =-1.25个基点(5%为金融服务业的营业税适用税率,根据营业收入而不是净利润计征)。如果再考虑加息对贷款质量的潜在冲击,可以看到,后两次加息(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就渐趋中性甚至负面了。
综上所述,在规模扩张遭遇货币政策收紧“瓶颈”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加息活期存款利率的上浮持续,甚至采用非对称加息的方式,而导致资金成本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将处于不利地位。当然,一些结构性因素可能推动短期业绩的增长,例如银行议价能力增强导致贷款利率相对基准利率上浮、部分定期存款未展期使其低成本暂时得以保持等。但从较长时期来看,银行业绩近年来的高增长状态恐将难以维持。不过,如果未来加息活期存款利率未再作调整,则银行净利差仍有继续小幅提升的可能,从而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规模扩张停滞和总股本增加的业绩摊薄效应等不利影响。
第五篇: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影响论文
摘要:金融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次贷危机产生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一些商业银行、国际投资银行因此而倒闭,这严重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股票市值稳定。可以说,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我国银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有限,但是银行业仍应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断完善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的流动性管理工作。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危机;银行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继续表现疲弱,系统性风险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好转。
这场始于美国房价暴跌的信贷危机已经触发全球经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将进一步延长,次级贷款损失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原则中,流动性处于关键的地位,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巴塞尔协议和现行的监管规定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对银行业的要求虽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并未强调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现在,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代价是惨重的。因此,中国银行业应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即使是在目前存贷比都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应做好充分准备,完善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的流动性管理工作。
一、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剧了银行业资金回收的困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金紧缩,从而引发其对外放贷更加谨慎,贷款总量也由持续稳定的增长转为呈现出近年来首次大幅减速的趋势。据美联储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美国商业银行对国内工商业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约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放贷紧缩使得美、欧等国的进口商融资难度增加,资金周转情况比以前明显恶化,而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货款收回的风险加大。据调查,信用较好的进口商在过去交货后20~30天内会将预付款以外的货款结清,但自金融危机以来,付款周期普遍延长到了40~50天。这极大地影响了出口企业资金流动性,甚至波及国内供货商,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影响到我国银行资金的回收,加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
另外,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减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企业尤其是对
危机的严重程度没有准确预测的企业,生产的大批产品出口无路,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资金回收更加困难。
(二)金融危机加大了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风险性
1.银行资产组成方面
从资产组成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和存放同业、托收未达的现金等。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固定资产流动性最差,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贷款和证券视期限和性质而具备不同的流动性。一些针对基本客户发放的短期流动性资金贷款,虽然期限较短,但往往不具有流动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结构单一,基本没有流动性二级储备,一级储备的大部分又滞留在中央银行里,银行很难根据流动性需要,随时抽回,做自主性调剂。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的贷款回收难度加大,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银行资产期限方面
从资产期限上看,由于信贷资产占据了资产的绝大部分,该部分的资产的期限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收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企业的经营进入一个“寒冬”阶段,货款回收困难,企业在短期内都不可能筹集大量资金,而有可能靠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过冬”;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行业骤然降温,国家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支持房地产消费。结果,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并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是不断上升的。
(三)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
从理论上讲,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一种既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竞争就越激烈,对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就会越困难,但从流动性来源来讲商业银行可以更加容易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取得流动性资金来源和变现自己的流动性资产以弥补自身流动性不足。
之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远远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现在,金融危机使我国的政策制定者更加偏于谨慎,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束缚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相应对策分析
(一)透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的目的
宏观经济顺应经济形势适时的调整,是避免经济和金融市场过度波动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救市举措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势和最新变化,努力应对并化解次贷危机风险和负面效应,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救市和治市,包括建立平准基金或暂时以汇金公司代行平准基金职责,财政政策刺激方案,以减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冲击。银行业要及时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抓住调整的实质,以预测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走向。
例如,面对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随后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央行又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力度,自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自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调控货币供给。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双降”表明政策操作已经由“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上述降息举措无疑放松了银根,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配合全球央行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房地产等资金链紧张的行业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一货币政策的调整也预示着未来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开始,包括减税刺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降低印花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等财政政策的出台。
(二)加强预警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现状,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并及时预警:
首先,外汇管理方面。汇率变动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要实时关注手持主要外汇的汇价变动情况,必要时通过调整资产组合的种类或者比率及时止损。
其次,抵押信用债券市场方面。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抵押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保持对相关风险的敏感程度,及时评估,审慎计提相应减值准备,相机抉择出售相关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资产支持债券等,最大限度维护资产安全,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次,对国际游资的关注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对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保持警惕,关注其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的加大,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另外,也要注意美元反弹后游资回流美元市场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降泡沫破灭的风险,合理分析和判断利率、汇率走势,为把握投资和交易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
作为银行自身,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要充分利用社会征信系统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完善贷前审查评估和贷后跟踪程序。在评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系统的相关规定,避免任何“地下贷款”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2.推行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结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业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一要求下,资本充足率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很大问题。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在暂时不能有更好外来资本补充渠道的时候,推行资产证券化,不实为降低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的有效方法,能相对提高资产充足率,同时对盘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导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高速增长,加上国际游资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对银行房信资产价格的潜在影响,建立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的法律法规,稳步推行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实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开端,也是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结构的有效方式。
但是同时我国银行业应该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注意证券化资产的质量以及杠杆比率,把资产证券化变为银行业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 孙迎芬.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财政金融.2008第9期.[2] 王玉屏.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湖湘论坛.2008年第4期.[3] 郭少杰.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