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诗歌的几个理论和现实问题
有关诗歌的几个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作协诗歌理论研讨会研讨议题
□郁 葱
2010年7月25日,我到北戴河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会议提前发来了几个研讨主题。两天的研讨很紧凑,已经很久没有召开过全国性的“诗歌理论研讨会”了,因此大家的发言很热烈。我是编辑和写作者,对理论问题始终敬而远之,但会前还是按照要求对几个问题分别写下了自己的看法。许多观点是我一直坚持的,而且已经在其他场合说过多次了,没有新意但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每位发言者限时十分钟,于是从中选择了一点儿我最想说的话,用了大概八、九分钟的时间,当时一位朋友评价说“口吻缓和但观点鲜明。”
回来后,将当时的发言稿重新看了一遍,觉得依然有可取之处。观点是否准确不敢肯定,关键是认真的。
愿大家快乐。
一、诗歌与时代。诗歌如何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由地震诗歌现象看灾难面前诗歌的突出表现与功用:
我反复说过,我不是理论家,甚至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人,我的职业是编辑,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去做一个单纯的诗人。我一直觉得写诗、编诗的人应该简单些,理想主义一些,应该与这个社会部分脱节,我一直没有理论的深奥、规范和复杂。一些理论问题让我敬畏、让我茫然、让我感到自己的肤浅,比如我们这次会议原来发给我的一个研讨题目:„诗歌与时代,诗歌如何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到会后我发现这个„大我‟„小我‟被去掉了,我觉得去掉得非常好。我以为„大我‟与„小我‟是被时代认同了的怪异概念,这两个概念把我们引进了一个永远走不出来的怪圈。„我‟就是„我‟,„我‟的另一个词意是„自己‟,我的创作中不存在什么„大我‟和„小我‟的矛盾,或者说不存在什么„大自己‟、„小自己‟的矛盾,如果我们认定了„我‟应该是个性的,自由的,变化的概念,如果我们认定了每一个„我‟都是完全不同的自己,如果我们认定了独特的风格,想像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好诗人的标志,如果我们艺术多元化的局面真正形成了,那么关于„大我‟„小我‟的争论就早该成为历史,这场毫无意义的延续到现在的争论也早就应该终结。当然,每一位诗人几乎都有政治情结,但„大我‟在某一段时间成为了„大众‟的代名词,„大众‟与„人民‟一样,是个虚拟的概念,很容易被人滥用。全民读诗、写诗的年代是不正常的年代,而且那是政治的力量而不是诗歌本身的力量。
我们这次会议所发的问卷上还提到了好诗的标准,我还是重申我的观点:我理解中的好诗的标准是:
1、诗人的创造力、影响力。
2、作品的价值和个性。
3、持续的作品生命力与恒久感。
4、诗中展示的诗人的境界、品位和尊严。
5、作品的先锋精神和探索精神。
6、语言魅力。如果用一句话回答,那就是:深邃的思考、松弛的表达。
关于地震诗歌。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诗歌似乎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在那样一种特殊的氛围中,诗歌成为迅捷的表达感情的感性语言形式,符合国人对灾难与“不幸”的一种情感共鸣。地震诗歌现象,其实就 是由灾难这一事件引发的诗人或非诗人们最初的最直接的不由自主的情感表达。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诗歌成为了一种人们表达悲情、抒写伤感的出口。应该说,这是诗歌运用公众情绪的一次范例。或者说,这是公众情绪利用诗歌的一次范例。四川地震发生后,2008年5月29日,《河北日报》记者向我提出了“四川地震,诗人何为”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准确的也很及时的问题。记者问:您认为这次四川地震,诗人的表现如何?他们发出的声音您满意吗?我当时回答说:“应该说,真正好的诗人都有很浓郁的政治情结和社会责任感,诗人天生敏锐、敏感,诗歌又是我们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传统方式,是融进国人生活中和骨子里的一种文化。因此,遇到一些大的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借助诗歌自身的魅力,应该演绎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诗歌作品。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有用诗歌纪录的他的民族的苦难史、生存史和心灵史,我们近年来也有过一些社会题材的诗歌作品,但显得拼凑、表面、肤浅,大而无当,缺少感情和激情,缺少震撼力,让人感觉煽情而不动情,与我们期待中的作品质量还有相当的距离。
当然,这次的抗击震灾诗歌创作,使得这种状态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原因在于这次灾难本身触及了诗人内心的痛点和动情点,使诗人的艺术积淀在瞬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那一段时间浏览诗歌博客和诗歌论坛,几乎每一位诗人(包括我自己)都在用心、用自己的所有真挚的情感和良知为抗击震灾创作诗歌,而且表达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公众情绪‟,他们的文字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度,使作品充满了人性、人道和人格的魅力,内心的良善和才智发挥到了极至,实际上成为一次没有组织的、新时期以来最大规模的„同题材创作‟,其作品的深邃和内涵甚至超出了任何一类其它文体抗震题材的创作。而且诗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是迅捷的,在震灾发生仅仅两个小时之后,当地的诗人就写作出了诗歌作品并发到了网络上。”
我注意到,这次抗击震灾诗人们的创作的大部分诗歌作品,既遵循了诗歌艺术的创作规律,也是对抗击震灾场景的深层表达,同时也为诗歌本身创造了又一次辉煌。诗歌发出了坚实的声音。而且,由于抗震救灾中网络、电视和平面媒体对诗歌的关注,使得诗歌的受众面大大增加,我想,这既是对诗歌艺术的一次良性推动,也会使真正的诗人们得到一些内在的启示,会使得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今后的诗歌创作,这显然是我们所期待的。
但同时,我也有另外几点感受。其一,诗人在灾难面前不应该再有语言的“表演欲”,在创作灾难题材的诗歌作品时,首先要想到的是经历着这场灾难的人们的感受,用自己真实的真切的感受去写诗。再一点,不是说有了激情就一定能够写出好诗,也不是“全民创作”就一定会出好诗。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人们用一些分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值得赞赏的,但那里面的口号式的语言和非诗的因素实际上与诗歌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话多诗少,直白浅陋。我想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艺术问题,我们还是要对诗歌艺术有一种理性的尊重。并不是谁都能写诗——这句话可能会让一些人听着刺耳,但却是事实和真话。
还有一个让人感到非常忧虑的现象是,其实我们对灾难的理解和抗争的诗歌创作还没有真正深入进去,仅仅停留在发生的现象本身和人本能的最初情感本身。短期内大量的诗集纷纷重复编辑出版,几乎来不及沉淀和筛选。当时单是我接到的约稿邮件、电话就已经很多。我收到的同样题材的诗集就有20多本,我所在 的城市就出版了两部。让我兴奋的同时我也真的不想看到,面对这样一个必将留在国家历史上的沉重话题,用一些肤浅外在的诗歌文字来诠释,我愿意看到有一部真正的诗选集,当多年之后人们再读起来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中国诗歌面对灾难时整体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高度。
我还注意到,在这类诗歌创作上,一个专业意义上的诗人不见得会比普通民众写得要好,所以,网络上出现的那么多被广泛引用与转载的作品,艺术粗糙但情感浓烈(请注意情感这个词),却很少出自专业诗人之手。原因很简单,面对灾难,普通人不会比诗人更缺乏感同身受的共鸣。相反,在对地震灾难进行反思和内省的诗作里,专业诗人就显出了他们的优势,尤其是那些带有强烈思想思辨色彩的诗歌,更能突出批判的性质和思想的功用。
最近我参与了一个“地震诗歌墙”作品的筛选,当我重新再读那些抗震诗歌时,我的确更多地感到了失望。这样的作品不仅仅需要的是表面的倾诉,重要的是,它应该具有一种清醒的超越感,超越个人悲痛的阶段,而进入对人与社会、自然反思的层面,这样就提升了现代诗的思想性,从而获得了经典的价值。很遗憾,我很少看到。因此,表象的地震诗歌,只是让边缘化的诗歌在短期内有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但这种地位随着灾难的逐渐被淡忘,也会渐渐淡去;只有那些进入了反思层面的地震诗歌,或许才真正显出了它独特的文学与社会价值。我注意到,再后来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难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四川地震时的诗歌现象,因此我说,四川地震诗歌,是诗歌利用公众情绪的一次典型范例。
二、诗歌与传承。从旧体诗和现代诗的发展状况,看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五四时期一批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正是在打破旧体诗的前提下,才推出了白话新诗。之后,新诗又在一批留学欧美的诗人那里,获得了一种泊来的现代感,最终形成了具有启蒙色彩的现代汉语诗歌。这是对新诗由来的一个简要概括。在很多人看来,新诗正是在与旧体诗断裂中获得自身的发展的,它无所谓继承,因为它们之间本身就没什么关系。然而,我们都知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卓有成就的现代诗人,对于古典诗词大都很精通,他们是建立在对旧体诗词进行比较、过滤的前提下来进行诗歌革命的,他们提倡现代诗,写现代诗,表现出的就是一个叛逆和反抗的姿态。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现象,新诗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青春期的产物。很多诗人后来又不写新诗,而改写旧体诗词,甚至是以研究旧体诗词作为自己的学术目标,并且终身坚守。这一现象,近些年来,也逐渐被一些学者所研究。
我们现在提起诗歌,通常意义上指的就是新诗,但可悲的是,直到今天,我们教孩子学习诗歌,也基本是在古典诗词的范畴内,孩子们所背诵的,无不是押韵并富有节奏感的经典古诗词。在普通的社会大众那里,古典诗词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据我了解,喜欢诗歌的人,绝大多数是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在诗人的诗歌写作上,少有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而开始写新诗的,也没有多少青年诗人有着非常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
古典诗词与新诗,虽然形式上不同,但诗人们在写诗时的情感与气质,可以是相通的。新诗相较于工整的古典诗词,显然更富有现代感,因此也更能承载思想的含量。从当下一些诗人的写作中,我们也看到,他们对于古典的重新发现,正在影响他们的诗歌写作,像柏桦、杨键等,他们对古典诗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创作。借鉴和吸收古典诗词中的灵性和境界,是能够影响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的气象与节奏的。还有就是,一些古代诗人在诗作中所倾注的情感和气息,也会对现代诗人形成涵盖,像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王维的空灵惮意、李商隐的幽怨悲悯,都会对现代诗人的写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且,我曾经表述过,中国新诗目前基本没有规范,这起码说明中国诗歌缺乏建设,既缺乏艺术建设,也缺乏理论建设。作为一门艺术,必要的艺术规范还是要有的。这种“规范”不是要限制这门艺术的发展,也不是要制造什么“诗歌写法”之类的东西,但是一门从语言、形式到内容完全没有规范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缺憾。没有规则,这可能是诗歌这门艺术的特质,提起“新诗”,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说法。当然审美越多元化越好,一旦有了可以制作的“规范”,这门艺术的生命力可能就开始枯竭了,比如唐诗,比如宋词。
如果我们认定了中国新诗目前基本没有规范,于是就出现了第二个问题:诗歌其实是一门“感知”、“感受”的艺术,写诗、读诗、对诗歌的理解,一般靠每个人的感受能力,而恰恰在感受能力这一点上,差异是相当大的。诗歌多元化是诗歌繁荣的标志和前提,也是诗歌艺术发展的趋势,但由此形成的对作品判断上的多样性和“不可操作性”,也是新诗的很大问题。
我们知道在唐代,曾经有过考试文体是诗歌的时期,但那时的诗歌有着格律方面的严格规范,直到现在,旧体诗依然保持着它的基本规范。而我们的新诗目前还不成熟,没有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让人满意的参照。真正的好诗应该充满人性、人道和人格的魅力和精神高度,应该说,真正好的诗人都有很浓郁的大爱情结和对艺术的责任感,诗人天生敏锐、敏感,诗歌又是我们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传统艺术形式,是融进国人生活中和骨子里的一种文化。因此,诗歌应该出现多元的、多样的、对人内心有冲击力的作品。这是我的一贯主张。但我们当下的许多诗歌显得拼凑、表面、肤浅、口水,轻男浅女、薄情滥欲,缺少内在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人感觉煽情而不动情,伪先锋和非诗的废话脏话昏话泛滥,与我们期待中的诗歌质量还有相当的距离,凭什么让人们也去学着写这些东西?
坦率地说,诗歌不是没有能够让大家基本认可的标准,而是在浅薄的资本媒体(网络)的刻意作用下,利用一些非诗的因素和非诗的“诗人”把这个本不成熟的标准搅得更乱,这就更增加了优秀诗歌传播的难度。这种对诗歌的毁损要靠好的诗人们一点儿一点儿用好的作品去艰难的建设,不知道我们的诗人们有没有一种真正使诗歌繁盛起来的智慧和底蕴。
三、网络时代诗歌发展的成就与问题,现状与未来:
网络诗歌,是我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互联网开始走进公众视野,网络诗歌论坛开始逐渐活跃,为较为沉寂和迟滞的中国诗坛带来了一种冲击。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诗歌通过纸质的公开发行的刊物与民间诗刊发表的唯一途径,使诗歌的传播变得更加自由、快捷和宽松。而且,网络的兴起,促使诗歌创作的形式也开始多元化,各种形式的诗歌都在网络上展示,为丰富诗歌艺术带来了重要的突破。从那时,《诗选刊》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网络上选发诗歌作品(当时的文件规定从网络上选发稿件是不允许的),并最早编辑了网络诗歌专号。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诗歌创造了自由快捷的发表平台,各种各样的分行文字都可以第一时间顺利地在网络上发表,以前是论坛和社区,现在是博客和个人空间,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子。当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们像随意随性的写诗、发诗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就在所难免,网络解决了诗歌发表难的问题,同时又让那些毫无难度的口水诗歌开始大行其道,最终导致平庸化和世俗化。
网络上制造的诗歌事件,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到了诗人的行为与表演上,而非对诗歌文本这一本质性问题的关注。网络诗歌的确是带来了诗歌艺术的多元,但恰恰是多元,引起了审美价值的混乱,最终导致了诗歌标准的缺失。所以,互联网时代,诗歌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加,诗人也似乎越来越多,但是,好诗人凤毛麟角,优秀诗作也需要更精心的筛选。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诗歌成为经典的可能性,也变得微乎其微。
网络也给当下的青年人带来了一种浮躁的心态,快捷的网络,也引起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快速成名,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对于一些年轻诗人来说,在网络上写诗,一方面是消遣,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通过诗歌成名的想法。所以,他们批量生产,如果不能以质量取胜,就渴望以速度取胜。年纪轻轻,就可能已经“著作等身”,这对于快节奏的社会来说,并非好事。
网络对于诗歌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然而,诗歌毕竟是正在它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没有了万众瞩目的光环,也失去了众星捧月的优势,诗歌在网络时代又回到了它应该具有的位置。当下的诗人,目前的诗歌,似乎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塑造了诗歌的平民化色彩,同时也为诗歌今后的变革带来了空间。尊重网络,但不能被其所累,比如同样是网络的问题。好的文学声音几乎是非常微弱,如果你搜索“诗歌流派”几个字,搜索出来的会有许多属于当下拼凑起来的“伪流派”,而现在青年人大部分在使用网络,这样在他们心目中留下的,就是现在他们见到的这些所谓的诗歌流派。这会使他们对当代诗歌的认识造成曲解。
再一点,网络兴起的初始,我们曾经更为重视网络作为工具的使用功能而忽略它的展示平台作用,但现在,似乎更为重视网络作为它的展示平台的作用而忽略它作为工具的使用功能。比如我们的诗歌博客,很难说那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诗歌”,我在把博客当作工具使用,这与传统写作没有什么不同。如同我原来使用打字机,不能称之为“打字机写作”一样。因此,一般说来,从诗歌博客选稿要比从诗歌论坛选稿质量要高,这也说明,诗人们对自己个人空间的质量和纯度更为在意。
四、诗歌如何走向平民与大众:
“倾力推动,顺其自然。”这是我在会议上填写对这个问题的调查时写下的八个字。一种观点认为,诗歌本身就是贵族的语言艺术,由于它的晦涩艰深,由于它语言的多解性,它也就成了少数人的艺术。从另一方面说,从古至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的最佳途径,每个不分地位,不分身份的人在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有倾诉与表达的需求,因此,他们也需要找到这样的一种出口,诗歌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语言形式,是可以在情感上使大众得到共鸣的。
有些诗人将诗歌当作了一种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文字表演,这样做的结果,要么是意象繁杂,语言缠绕,导致晦涩难懂,要么就是直白无味,口水泛滥,引起诗意顿失。诗人在写作上的这两种极端,最终败坏的是 诗歌本身,这样的写作,会让本就对现代诗存有疑虑的读者倒胃口,甚至厌恶诗歌。这种对诗歌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最让人所不齿的。
我们的一些诗人以先锋者和实验者自居,在自己圈定的范围内作“随意写作”或“深度探索”,与主流诗歌割断。对于诗歌这门特殊的语言艺术来说,这样的理念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诗人如果没有与各种表达形式交流的气度,那么无论怎样的实验,多么自以为是的“现代”,都会显得空虚和虚假。不要走这种弯路,不要限制自己的视野,不要行为偏执,清理游戏心态,排除狭隘心理,这是我对年轻诗人们的忠告。
我写的许多诗是给大多数人看的,也有的就是写给少数人看的,给能够读懂我的人看的,有的诗甚至仅仅是写给一个人看的。这也是诗歌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功能之一。请允许我说句心里话,我不刻意为„大众‟写诗,也不刻意为„小众‟写诗,我写诗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激情、感受、冲动和满足感。我写个人情绪,也写大痛大爱。因此我一直主张包容,不要用一些狭隘的定义限制别人,多些诗歌作品,少点诗歌现象,尤其是少些说不清道不明甚至说清了道明了也百无一用的概念,害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五、关于诗歌刊物的生存问题:
这个题目不是会议议题,但是是我想说的话题,会前与中国作协创研部同志们的沟通中,他们表示:不一定按照会议议题谈,可以随意一些。我想作为编辑,我凭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编诗。在众多赋予我的称谓中,我最为珍惜的是“编辑”这个称谓。我会一生都尽可能做个称职的编辑。我总想,编辑总是要为别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与我性格中期待的相符。前几天,90后诗人原筱菲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告诉我:告诉您个好消息哦:俺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了呢。选的是动画学院,大二后分专业,准备学动画编导。以前的文学积累对专业会有用,专业也会对文学有帮助。真的很感激您最初的牵引和一路的关爱,才能使小菲顺利、健康的成长。我的学校很垃圾,高三下学期只有十几个人常在班级,老师不讲课,最后一个月回家了,全是自己学。好在坚持下来了哦^_^张牧笛录了中央戏剧学院,苏笑嫣也会考到北京来,还有李唐。我们这几个您亲手带起来的孩子终于可以聚在一起了呢。
我回答她:真高兴。为你高兴。两个小时前刚从武汉回来。真好。今晚替我祝贺他们。像我的孩子。离得近了,也许什么时候就去看你们。快乐!
这种单纯的快乐一直持续在我30多年的编辑生活中。
今天我更多的谈到了编辑,其实我想说的是,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做一个纯文学刊物的编辑很难,他一定要是一个近乎痴迷的理想主义者。因为在具体生活上,他们得不到在别的行业中得到的满足。有的只是精神。最近我们在提倡文化产业化,当然,有些文化是可以产业化的,但有些文化是不能产业化的。我们的文艺经费投入的方式一直有偏颇,应时性太强。有时为了某一个当下的主题,投入重金,什么电视剧、晚会等等开支巨大,却只在很短的时间里有所谓社会效应,而基础性的文学期刊,越来越被忽略,这对于文化艺术相当于釜底抽薪。现在,各级文联、作协所主办的文学刊物,都处于艰难的生存状态,出版社主办的期刊相对状况要好一些。另外,各个省份对文学期刊的投入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刊物一年财政投入能达到几百 万,比如广东、福建、湖北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刊物,而有的省财政投入为零,比如我们河北,难以启齿啊。《长城》、《诗选刊》在全国影响很大,而且已经是河北硕果仅存的两家纯文学期刊了,它在延续着我们河北的文化,但生存艰难。我们一方面强调这些刊物的社会效益和培养作者的作用,当然必须强调这一点,而另一些时候又强调它的经济效益,坦率的说靠文学期刊挣钱几乎没有可以参照的例子,文学期刊很难产业化,而且这些刊物搞创收,搞经营等等,政策没有给这类刊物更多的支持,显得不伦不类,使得这些期刊进退两难,有的刊物甚至卖版面,实在让人汗颜。文学期刊大多是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我们总说诗歌是一个民族最后的良心,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拿自己的良心用来赚钱,没有哪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良心产业化!比如有一个《诗选刊》,河北就是中国诗歌的重镇和高地,就是诗人们心中的圣地,没有了刊物,这个地域的诗歌光彩就会减弱。诗歌不是物质的,她就是一种精神,永远如此。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了,更应该把好的文学刊物纳入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编制当中,这同样是改革,是为了更快发展文化事业而进行的改革。
我们的决策者对文化的认识应该科学和实际一些,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严肃文化积淀的持久性和持续性,懂得分类指导,不能养起来就全部养起来,产业化就全部产业化,这是一种缺少远见的思维。这个时代似乎“宣传”很重“文化”很轻。必须承认,我们的文学刊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杂志,而是一个政治与艺术的综合体。你在用它,它是意识形态,不是吗?这没什么不对,但这句话遮遮掩掩不如说明白了。其实我们的纳税人不是一直在“养”吗?包括那些喉舌大报,哪个不是明着或者变相养着,否则每年发那些指令订阅的文件干什么,否则它凭什么订数能过百万份?是它办得好?有可读性?人们离不了它?我想,这种感受不仅仅是由于我的肤浅。
其实我们的诗歌刊物已经在自身做着调整,比如这几年大部分刊物,像《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潮》、《诗林》等等都创办了下半月刊,实际上等于一下子多了几本诗歌刊物,这是这几年诗歌繁荣的标志,也是刊物为摆脱经济困境所做的努力。但完全推向市场,违背诗歌自身的规律,也会把目前诗歌刊物的好局面打乱。
再次重复我的希望:我们能不能理智一些科学一些,认真按照各类刊物自身的规律来制定政策,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刊物应该有所区别,应该在各省选择两三家文学期刊纳入到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请中国作协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我不希望在我们这个被称为盛世的时代,我们的文学期刊、诗歌期刊被人为地萎缩和消亡,从长远看,那将是中国文化的灾难。
谢谢大家。
第二篇:诗歌理论(原创)
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
一、了解诗歌分类
A、.古代诗歌按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
1.古体诗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2.古体诗包括:
(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2)楚辞:六言为主 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 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
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 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是由
(四)联
(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颔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是由
(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诗又分为(五绝)和(七绝)。词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3)曲有曲牌。(4)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 B、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
①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贺知章的《咏柳》、王安石的《梅花》等。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送别、怀亲、思乡、念友等。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柳永《雨霖林》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的《过华清宫》《泊秦淮》《赤壁》等。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白的《关山月》等。
二、考纲对诗词鉴赏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形象包括: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鉴赏术语
1、表达方式术语主要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鉴赏,经常运用的是描写和抒情。
2、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借景抒情(情因景生)②寓情于景(景随情移)
③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象征手法)④借古抒情(怀古伤今、借古喻今)
3、描写的术语:(1)间接描写
(2)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3)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只用墨线勾勒人或物的形象,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重神似。(4)细节描写(5)动静结合(6)点面结合(7)虚实结合(8)正侧结合(9)远近高低相结合(10)乐(哀)景写哀(乐)
[描写角度术语]描写景物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描写范围的角度:形状、声音、色彩等。用笔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繁笔与简笔等。另外,还有动与静、点和面等。
4、一些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5、常见文学表现手法:赋、比、兴、象征、联想、想象
6.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细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
7、语言风格:豪放、清丽、朴实、通俗、深沉、典雅、自然、含蓄、婉约
8、意境:苍凉、开阔、雄浑、刚劲、恬淡、悲壮、悲凉
9、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等。
10.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1.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四、应记住一些常见的意象: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以蝉餐风饮露喻品行高洁。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水边的送边之所。如“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7、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喻离恨。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9、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雨打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常与悲苦之事联系。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14、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15、猿啼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16、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7羌笛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水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1鸿雁指书信、单讯。李清照词:“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2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3豆蔻喻青春年华。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24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5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6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7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8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9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0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第三篇:2019陕西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2019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选题指南
应用科学研究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陕西因素研究 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陕西因素研究 陕西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研究 以陕西为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梁家河大学问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考察研究 陕西省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的实现方式与保障机制研究
陕西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研究 陕西省大力发展门户经济研究 陕西省大力发展流动经济研究
加快推进我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研究。推动我省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等融合创新研究
打好我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研究
我省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研究
实施我省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推进西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 推进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
加大我省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的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政策研究
加快我省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推广我省“互联网+政府服务”政策研究
探索建立我省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发展金融租赁和消费金融研究 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研究
推进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研究 推进陕西大型煤电外送通道建设研究
推动陕甘宁、川陕、鄂豫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
开展国家“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西安)前期筹备研究 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民营银行研究 建立秦岭、黄河、桥山国家公园研究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研究 全面实施营改增研究
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研究 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研究 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研究 陕西省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机制研究
推广我省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及装备集成应用研究 完善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
培育我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发挥好我省生态文明的指挥棒作用研究
加强我省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约束考核研究 进一步支持陕西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研究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研究
壮大我省农民集体经济的途径和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研究
壮大我省“一村一品”和县域经济研究 建立完善扶贫生态补偿新路径研究 建立我省“一条龙”包扶机制研究
进一步加强我省航空、航天、兵器等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我省地方发展转型与国防能力提升双赢研究 健全我省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研究
加强我省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研究 全面实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研究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促进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省中高端消费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研究
新时代我省区域社会发展差异与平衡问题研究 新时代中国超大城市治理的社会学研究以西安为例 新时代中国教育平等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新时代我省工业发展与产业转型研究 关学研究
使用大数据方法开展社会政策评估的探索性研究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基层权力监督研究
陕西省基层政府社区社会工作研究 新时代我省农村新乡贤文化研究
陕西省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路径和方式研究 陕西省农村互助养老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较社会学研究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陕西省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的条件、体制和机制研究 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研究 丝绸之路视域下的汉唐文学与文化文献整理研究 陕西新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迁精神,讲好陕西故事研究 陕西省英烈光辉形象挖掘整理宣传系列研究 健全我省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研究 推进我省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深化我省司法体制改革研究
加强我省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研究
开展我省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研究 推进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研究 提升我省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研究
基础学科研究类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二、党史·党建
三、哲学
四、理论经济
五、应用经济
六、统计学
七、政治学
八、法学
九、社会学
十、人口学
十一、民族问题研究
十二、国际问题研究
十三、中国历史
十四、世界历史
十五、考古学
十六、宗教学
十七、中国文学
十八、外国文学
十九、语言学
二十、新闻学与传播学
二十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二
十二、体育学 二
十三、管理学
第四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连队现实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连队现实问题
——十七队郝刚
我单位在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勤务站修理所,属于一个独立营级单位,承担基地的车辆保养、维修、机械加工、以及维修工的人才培养工作。连队人员士官占了90%,驻地偏远,管理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从当前部队的实际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驻地边远、社情复杂,官兵思想相对活跃;作为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由于基地主要从事国家卫星发射和装备试验,再加上近年来,基地频频亮相,因此受西方国家和台湾关注,敌特分子活动明显增强,敌社情较为复杂。另一方面,部队驻地偏远,当地又属于国家贫困县,加上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强官兵官兵待遇,军民矛盾凸显出来。再次,当地老百姓在驻地周边开店、倒流退伍老兵、官兵亲友到部队驻地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军营处在老板厂和路边店的包围之中,部队管理教育的难度增大。比如,一些官兵与驻地女青年拉拉扯扯,甚至乱搞两性关系;有的官兵协助亲友处理打工经商中遇到的矛盾引起事态的扩大;一些境外人员以办企业、经商作掩护,暗地从事对部队的腐蚀渗透活动,部队的纯洁性和安全也受到威胁。
二是条件艰苦,生活单调,官兵情绪相对低沉;单位驻地在晋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三十几度,条件十分艰苦,有“内陆边疆”之称,在这样的环境下官兵情绪难免波动较大。其次,基地营房改造的春风还没有吹到,所里还是六七十年
代的老房子,唯一的篮球场坑坑洼洼,生活设施简陋,娱乐设施匮乏,业余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打篮球。官兵生活单调,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某些官兵情绪难免低落。
三是兵员成份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连队修理中队是基地为数不多适合战士学习军民两用技术的单位,再则所又是独立营,管理相对宽松,因此能进这里的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所谓的关系兵,另一种就是花钱买进来的。这些人中一部分是自己不愿来,但是家里给硬塞过来的。一部分是这里士官相对好转,有利于他长期呆在部队,还有一部分看中了这里相对宽松的环境,过来混混日子退伍在地方上找个好工作的,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四是任务单一,独立性强,机关指导相对薄弱。中队主要负责基地车辆保养、修理以及基地维修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业务部门是基地通装处,独立性强,机关下来指导工作的机会很少,机关指导相对比较薄弱。
上述新问题给部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要把管理工作做好,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连队远离站机关,也属于小远散单位,着眼“小”的特点,小中见大对症抓。一是要克服“小”的观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小”单位,不能因为“小”而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对于“小”单位要从全方位管理抓起,从抓一日生活“四个秩序”的落实做起,认真组织区域性综合治理,严格规范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两
防”工作的要求,加强正规化管理力度,使个别好动的官兵不能为。二是要抓住“小”的特点。要通过分研究、释疑,认真抓好针对性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进行“清淤”,使个别人不敢为、不愿为。三是要抓住重点。要自始至终针对官兵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失时机地连续不断地组织学习“条令条例”、“百日安全竞赛”、“保密安全教育”活动,使管理教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增强官兵良好的日常养成和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二、针对小远散单位“远”的特点,化虚为实经常抓。一是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由于“远”,容易产生“山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因此,首先从自身把握好这个关口,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官兵树好形象,带好头,引导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抓好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要通过制度管理,使官兵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要改进管理方式。要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规律,克服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把握不准,不愿动脑筋,不联系本单位实际,简单地照抄照搬的教育模式。要紧紧结合单位所人事的工作、所担负的任务、所面临的形势,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见什么菩萨烧什么香”,把教育工作随时地落到实处。四是要长抓不懈。抓教育管理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虎头蛇尾,流于形式。
三、抓住小远散单位“散”的特点,以点带面跟踪抓。一要做到形散意不散。作为基层领导,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把“散”单位的环境特点、人员状况、突出问题等情况摸准、摸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及时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实现人散心不散。“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散”单位的教育管理工作,尤其要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散”单位的官兵大多人数少,许多情况下都需要自己单独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散”单位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注意培养官兵的“慎独”能力,提高他们遵守条令条例的自觉性。三是要注意统筹兼顾。针对“散”的特点,防止把不住中心,分不清主次,重了管理忘了教育,抓了教育轻了管理的倾向,努力把“两防”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周密运筹,合理安排,使教育和管理全面发展、稳步提高。
第五篇:《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学习心得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学习心得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并在随后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写入宪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前行,中国社会在迈向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路以及新部署。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成为了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高效率的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成果的益友与助手。该书讲解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的历史使命与重大任务。现就该书其中的一些内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个国家走向法治之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人民的心理行为等等相契合,简单的“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不仅行不通,还会引发更大问题。对于当代的中国来说,我们要通过依法治国让我们的国体与政体更完善、更有效。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重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基本原则和要义,也就是“五个必须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三大“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行政权力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运行,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对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即在于完善这种外部监督机制,如人大的预决算审查制度、质询制度和法院的行政诉讼等制度。可见,政府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依法办事,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严格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的重要保障。执法者在履行职责时,不践踏法律、不徇私枉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执行程序,真正通过办好每个案件来体现公平正义,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自己身边。同时,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让司法机构在阳光下办事,预防和减少腐败,赢得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支持。而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是推进公正司法的重要保证。我国司法监督体系已基本形成,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司法机关内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等在促进公正司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影响着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效果的问题和方面。四中全会中提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主要有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建立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制度等举措。司法公开应在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建设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建设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前提是让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和用法。人民群众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标准。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要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让法治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实惠,这样不仅能够让群众知法、守法,还能够用法律来监督政府、监督各级公务人员。
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和用法的基础则是在人民群众内心培养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民群众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习近平同志指出,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可能培养法治意识,不可能使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和用法,不可能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更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全体公民广泛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注重对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培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其次,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要认真做好并不断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自觉依法办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推广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做法,增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最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坚持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保证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律知识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组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把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只有这样才能让法治教育深入民心,让法治教育不会成为一个口号、一句空话,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心里认同法律、法规,从而推进法治意识的培养,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监督制度中更好地扮演监督员的角色,促进法治社会的到来。
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具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理想信念。如果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守住的底线,那么,对于各级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来讲,无疑要成为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模范。这样必然会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风尚、树立起法治信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